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涅槃(上冊)
滿額折

涅槃(上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真正學佛之人,首要即是見道,由見道故方有涅槃之實證,證涅槃者方能出生死,但涅槃有四種:二乘聖者的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以及大乘聖者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佛地的無住處涅槃。大乘聖者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入地前再取證二乘涅槃,然後起惑潤生捨離二乘涅槃,繼續進修而在七地心前斷盡三界愛之習氣種子,依七地無生法忍之具足而證得念念入滅盡定;八地後進斷異熟生死,直至妙覺地下生人間成佛,具足四種涅槃,方是真正成佛。此理古來少人言,以致誤會涅槃正理者比比皆是,今於此書中廣說四種涅槃、如何實證之理、實證前應有之條件,實屬本世紀佛教界極重要之著作,令人對涅槃有正確無訛之認識,然後可以依之實行而得實證。本書共有上下二冊,每冊各四百餘頁,對涅槃詳加解說,每冊各350元。預定2018/11出版下冊。

作者簡介

平實導師,甲申(一九四四)年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父祖皆三寶弟子。作者早年游於世務,厭惡迷信。中年歸命三寶,矢志求道,自成念佛功夫。未幾復探驪龍,額下得珠,發明智慧。遂發悲勇,誓願度眾,護正法眼,創辦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佛教正覺講堂。著有無相念佛等書問世。

自 序
常見外道、斷見外道等邪見滲入佛門已久,若欲促令佛門四眾廣得實證涅槃而復興佛教者,當務之急即是教育佛門四眾普皆捨棄常見、斷見等邪見,不墮五陰十八界有中,方能生起智慧,爾後欲求三乘菩提之實證,斯可期冀。是故解說涅槃之種種義,令當代佛門四眾周知而生起真實了知涅槃之聞慧,而後如理作意思惟,方可生起正確之思慧,遠離不如理作意之思惟;爾後修學三乘菩提時方有實證之因緣,此乃本書寫作之初因。
二者,無智之人不知涅槃,解脫知見嚴重短缺,何況能證?乃至號稱為導師之台灣佛門有名法師,竟於書中宣稱涅槃是不可知、不可說的,下焉者又何有稍知涅槃正理之可能?則證涅槃之緣即告斷絕。今者平實欲令末法時期佛門四眾皆具正見、知涅槃故,促使助人解脫生死之 釋迦如來正法得以久住,廣利人天,自應寫作此書以廣利之。無智之人謂佛門凡夫也,世俗法中之一切凡夫則屬此書之所不論。然而末法時代佛門之中今已凡夫處處,大眾既已歸投佛門之中,上焉者,則我實證涅槃之菩薩當令諸人滅愚生智,此世得證大乘本來涅槃;下焉者,則能因斷我見故得聲聞初果,未來無量世中常離三惡道,最後終得解脫生死,以此第二因緣寫作此書。
然而縱使能知涅槃之理,能否實修而證之?端賴各人離苦之意願與了知離苦之道,然後付諸實修,方能證得涅槃。復次,若是心躁不止之人,性障深重而未曾實修五停心觀,莫說定力未充,其實本無絲毫定力;雖然依此書中正理精心實修,以無伏障得止之故,至多只得乾慧而無證涅槃、獲解脫之實質,於初果之實證依舊絕緣,更恐其犯下大妄語業而致下墜三塗,以是緣故另立專節強調定力之重要。乃因眾生我見、我執、我所執等煩惱極為深重,單憑智慧無以實證初果解脫,更不能得證涅槃,是故經中明載「先以定動,後以智拔」,是之謂也。若是無智之人及以懈怠之者,即無實證涅槃之分,殆無論矣!
譬如《別譯雜阿含經》卷一說:「爾時,世尊即說偈言:我涅槃法,終不為彼,懈怠無智,之所獲得。猶如良馬,上大丈夫,斷除愛結,盡諸煩惱;除祛四取,獲于寂滅;能壞魔軍,住最後身。」由此證知必須實修獲得定心以為依憑,然後斷除見結、有結,方能實證初果解脫乃至二乘無餘涅槃,並非聞已而知或觀已而知即得謂證,是故本書中特地說明:必須對三乘菩提所說涅槃,得有證轉之能力與功德,方名實證。證轉者,謂已調心而生定力,證得三乘菩提時方能運轉所證智慧而得涅槃。
又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上所說:「今為有情結習所蔽,敬受邪教、誹毀大乘,於『空、有』經如言計著,隨印所解互生厭希。設希出要,親依善友,由各迷方邪亂授學,懼廣文海,初不趣求;雖樂略經而不能了,於真、俗諦競說有無,心、境法中遞生取捨。」已屬像法時代之常態,何況今值末法之際,更屬常事。凡此類人,皆屬聰明伶俐之人,世間學問亦佳,然而並未發起菩薩性,仍非菩薩種姓之人,是故今時諸方大師於空經、有經妄生謬判,錯將如來演述法空之唯識增上慧學經教,誤判為有經;於心有境無、心無境有等說競相諍論,至今未得決定之說;故於涅槃之中道法性屢生誤會而爭空有,尚不解涅槃之為何法,何況證之?是故每墮想像之中而強行解義,誤人無數。
又佛菩提道中之涅槃正義及其實證之理,乃我佛 世尊為菩薩種姓者說,不為聲聞人說,更非為不肯一一實修六度之未發起菩薩性者說。三十年來,每見末法時期之大師,率以學羅漢作為學佛,亦以聲聞解脫道誤認為佛菩提道;諸多學佛人迷於大師之世俗名聲等表相而盡信之,錯將凡夫大師所知之聲聞羅漢道誤認為佛菩提道;復因諸大師悉以錯會之羅漢道誤認為正確之解脫道,致諸學人連解脫道之修學都落入錯知錯修中,更何況佛菩提道而能實證?皆坐假名善知識之誤導所致,非關學人。但學人之廣被誤導,實亦廣有自過;以要言之,則迷信諸方假名大師所營造之名聲、道場、僧相,又復自身多劫以來不曾廣修福德、不曾親近真善知識所致,是故 窺基大師責之:「今為有情結習所蔽,敬受邪教、誹毀大乘,於『空、有』經如言計著,隨印所解互生厭希。設希出要,親依善友,由各迷方邪亂授學,懼廣文海,初不趣求;」意謂有情多被情執繫縛,追隨邪師而「敬受邪教」,於是踵隨邪師而「誹毀大乘」之時,仍自以為正在大力護持大乘正教;於是將地上菩薩方能實修之法空經唯識增上慧學,謗為說一切法實有之假經,又將演說諸法本母等常住法之《般若經》等真常經典,謗為一切法空經;於是錯執於有、錯執於空,雙方互不認同,互相攻訐,便成為佛教凡夫大師之間經常發生的「空有之爭」;於實證的二乘聖人與大乘菩薩之間,則是自古至今都不曾發生空有之爭。
設或有人稍微知道如是真相,不願再依從這二類凡夫大師之諍論,卻只是投入淨土門中而求往生極樂淨土,都不肯自己試著讀經,也不肯試著閱讀不同說法的真善知識論著,只願依循弘法者的僧身表相而追隨諸方有名大法師受學;於是學之日久,距離涅槃之實證愈遠,永無可期;盡其一生所學所修,悉皆唐捐其功,苦哉!其間縱有稍具世間智慧,已知諸師所言悉皆依文解義復又錯說,是故自己研經覓論而求;於是「雖樂略經而不能了」,隨後則是「於真、俗諦競說有無,心、境法中遞生取捨」。如是之事,古時窺基大師已曾言之,遞至今時,於況益烈,幾不可救。然而菩薩由自悲憫心性前導,雖見如是諸事,仍當知其不可為而屢為之,冀能救護末法學人於萬分之一;縱使有智信受、願意受學之人極寡,仍當世世為之,以契悲心,是即此書繕造之三因也。
然而為免重複,節省學人時間,所說涅槃之法不應多有重複;前已曾在別書中敘述之法,除非必要者,於此書中即不再重引而說,著重於實證涅槃之理而非實修之方法。實修涅槃之方法論,已經散見於拙著諸書之中,是故二乘法中之四念處觀、七覺支、五陰之無常、苦、無我等觀行內容,六念、五停心觀、一切處觀……等,皆不在此書中說,唯直述涅槃之理,令得遠離邪見、導歸正道。讀者若欲深入瞭解實修之法者,應當另於《阿含正義》、《識蘊真義》、《心經密意》與《宗門正眼》等公案拈提諸書,及於《念佛三昧修學次第》、《禪─悟前與悟後》……等書中所說之方法論,依於修學次第付諸實修;或於平實未來另造餘書之中閱讀、思惟、觀行、取證,初入手之要門則是先修學基本定力,靜坐中修得堅固之未到地定,或是依無相念佛行門修得動中未到地定力。
至若大乘法中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實證,般若智慧之發起,種智之進修與實證,同皆不在此書中說;故於此書中唯論三乘聖者所證涅槃之正理,旁及現代佛門中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者息息相關之大乘見道內涵,欲令佛門四眾各生正見而得建立實證之正確方向,是故少說實證之方,非欲令四眾讀之即得實證涅槃。謂涅槃要須實修,非唯具足涅槃之正見者即是親證涅槃也,是故實證三乘涅槃之法,已於拙著諸書中別說,欲求實證涅槃之學人,皆應先修定力然後另行廣閱拙著諸書而實修之;至若定力之實修,則以無相念佛最為快速而且得力,是動中相應之定力故,於三乘菩提觀行之動態中最為相應故。
復次,欲求實證二乘涅槃之人,應當先自審視:親證涅槃法之前,所應先有之種種次法是否已曾先修並得滿足?若不樂修梵行而廣貪諸欲,亦未發起聲聞種性或菩薩種性,本身尚不屬於聲聞種姓、菩薩種姓,亦不信不解涅槃之真實理,只願信受五蘊或意識為真實法之人,則讀此諸書已,縱有定力,仍不得實證涅槃;乃至更將引生煩惱而致毀謗,自造口業已,捨世之後難免墜入三惡道中。修學二乘涅槃者已是如此,修學大乘涅槃者更是如此,末法時代佛門四眾於此悉應引以為鑑。
例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七所載:「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繫心,不畏慎,不隨他自在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儀足者,無有是處!不備威儀,欲令學法滿者,無有是處!學法不滿,欲令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無有是處!解脫知見不滿足,欲令得無餘涅槃者,無有是處!』」余所謂次法者即上開經文中所說威儀,謂持五戒乃至菩薩戒等威儀,亦謂勤修十善等威儀,亦謂善擇真正善知識而受學次法:「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實證未到地定或初禪。於此等次法不欲受學、不欲實修,而言求證三乘涅槃欲有所獲者,無有是處。
若在大乘法中求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者所應有之威儀,則應更增「廣行菩薩道、救護眾生」而修六度波羅蜜等事,藉此實修以發起菩薩性而入菩薩種姓之中。若不修如是相應之次法而欲具足應有威儀,欲證聲聞或菩薩涅槃者,無有是處。復次,次法之初,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若於 釋迦如來所說如是三論內涵,心中生疑不信者,於布施之未來世可愛因果、持戒得解脫之因果、修習十善業及禪定得生諸天之因果,心中都無大信,則亦不能理解三界不同層次之境界,自無出離三界生死之智慧,則屬於不信因果者;是故對於布施所得因果及持戒所得因果等,心中都無所信,當知無有可能信受三界不同境界;是人不具信受三界境界之信根、信力,修行之後若非墮入欲界即是墮入色界,若非墮入色界即是墮在無色界而自以為實證涅槃,都無出離三界生死之可能,難離大妄語業而致下墜。
次法之末所應修學者,即是「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然後才為學人演說解脫之法。是乃一切求證三乘涅槃之學人都應留心者,今於此序文之中苦口說之,都屬「老僧」常談而不易實行之理。然而 世尊度眾之時每說此等道理,說為諸佛常法;是故凡有親近 世尊學法者,世尊都依如是次第而為說法,即是《阿含經》中常常可以讀到的開示:「時,婆羅門取一小座於佛前坐,世尊即為婆羅門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汙,上漏為患,出要為上。』演布清淨。爾時,世尊知婆羅門心已調柔、清淨、無垢,堪受道教,如諸佛常法,說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諦。」
願我佛門四眾悉能體悉佛意而實行之,普當專心作意於次法之修學;然後求證涅槃,斯可期冀。於繕造此書之前,觀察時勢因緣,發抒感慨而書此文,即以為序。
佛子 平 實 敬序
公元二○一二年初秋,於竹桂山居

目次

自 序…………………………………………………………………序001

上冊:
第一篇 聲聞涅槃
第一章 聲聞涅槃之內涵與修證前提
第一節 緒論…………………………………………………………………001
第二節 外道涅槃略說………………………………………………………008
第一目 外道五現涅槃……………………………………………………008
第二目 外道四種涅槃……………………………………………………021
第三目 外道諸種涅槃……………………………………………………047
第四目 外道四空處涅槃…………………………………………………067
第五目 外道無想定涅槃…………………………………………………069
第三節 聲聞涅槃之主要內涵(斷我見、我執,滅盡五陰)…………071
第一目 修習聲聞解脫道的大前提、大方向…………………………071
第二目 欲修習聲聞解脫道者應有的條件……………………………076
第四節 求證涅槃者應學之次法…………………………………………082
第五節 施論…………………………………………………………………097
第六節 戒論…………………………………………………………………102
第七節 生天之論……………………………………………………………111
第八節 欲為不淨……………………………………………………………120
第九節 上漏為患……………………………………………………………125
第十節 出離為要……………………………………………………………132
第二章 聲聞涅槃之聞熏
第一節 二乘四聖諦簡介……………………………………………………139
第二節 苦聖諦………………………………………………………………142
第三節 苦集聖諦……………………………………………………………147
第四節 苦滅聖諦……………………………………………………………154
第五節 先知法住 後知涅槃………………………………………………161
第六節 無餘涅槃是滅盡一切三界有……………………………………195
第七節 無餘涅槃滅盡五陰是斷滅空嗎?………………………………205
第八節 道聖諦………………………………………………………………219
第三章 聲聞涅槃之勸修
第一節 聲聞道之三轉法輪─三轉十二行法輪………………………226
第二節 聲聞解脫道之三轉法輪異於諸佛之三轉法輪…………………234
第三節 三界愛集斷故證慧解脫…………………………………………237
第四節 定境集見斷故,亦修斷故,證俱解脫…………………………254
第五節 證無生………………………………………………………………259
第四章 聲聞涅槃之證轉
第一節 自我檢驗─應證轉之內涵必有定力相應……………………288
第二節 斷三縛結應證應轉─證初果…………………………………319
第三節 薄貪瞋癡應證應轉─證二果…………………………………326
第四節 五下分結斷,應證應轉─證三果……………………………329
第五節 五上分結斷,應證應轉─證四果……………………………333

第二篇 緣覺與獨覺之涅槃
第一章 緣覺涅槃
第一節 獨覺與緣覺之異同………………………………………………339
第二節 緣覺涅槃……………………………………………………………342
第三節 十因緣觀之修習理論……………………………………………345
第四節 十二因緣觀之修習理論…………………………………………356
第二章 十因緣觀與十二因緣觀之關聯
第一節 不修十因緣法則不能證因緣觀…………………………………371
第二節 不修十二因緣法則不能斷我見、我執、我所執……………382
第三節 佛將十因緣法與十二因緣法合說………………………………386
第四節 必須有相應之定力,方證涅槃…………………………………390


第三篇 大乘涅槃
第一章 必須具足四種大乘涅槃方能成佛
第一節 大乘涅槃緒說………………………………………………………399
第二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與證真如之關係……………………………412
第三節 證大乘涅槃前的四加行…………………………………………425

下冊:
第四節 相見道位的加行及入地前的四加行……………………………001
第一目 總說………………………………………………………………001
第二目 相見道位應修非安立諦三品心
─完成三賢位的般若別相智………………………010
第三目 大乘四聖諦四行觀修十六品心
─證阿羅漢果及初分無生法忍……………………018
第四目 新學菩薩對見道與加行的疑惑………………………………024
第五節 與大乘見道相關的其餘疑惑……………………………………028
第六節 無住處涅槃…………………………………………………………063
第二章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第一節 本來自性淨涅槃之本質即是真如………………………………087
第二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非斷滅空……………………………………104
第三節 佛法三乘菩提所說的涅槃都是可以實證的…………………115
第四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如…………………………………………137
第五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現前寂滅境界……………………………150
第六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無我性……………………………………153
第七節 二乘涅槃依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有……………………………174
第八節 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方有般若波羅蜜…………………………181
第九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極難修證,更難轉依………………………189
第十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唯證乃知……………………………………198
第十一節 在末法時代的人間
住持本來涅槃的如來藏妙法極為困難……………206
第十二節 求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者應先發起菩薩性………………210


第三章 釐清大乘涅槃之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等教判淆訛
第一節 入地之前必須實證二乘涅槃……………………………………217
第二節 入地之時還必須有增上意樂……………………………………229
第三節 關於大乘見道疑訛的辨正………………………………………239
第四章 無住處涅槃
第一節 無住處涅槃係諸佛之所證………………………………………319
第二節 略說三德……………………………………………………………329
第三節 證真如後應進修相見道功德……………………………………342
第四節 大乘見道所斷異生性………………………………………………351
第五節 近波羅蜜多、大波羅蜜多………………………………………363
第六節 諸佛的常樂我淨……………………………………………………376
第七節 具足四種涅槃方能成佛…………………………………………382
第五章 有關涅槃的其他辨訛
第一節 涅槃之實證是斷滅空嗎?………………………………………389
第二節 具足四種涅槃之諸佛會入無餘涅槃嗎?………………………396
第三節 唯有佛菩薩住世方能令二乘涅槃繼續弘傳……………………408
第四節 願佛門四眾進求涅槃、得成佛道………………………………419
增一節 關於證涅槃之大妄語……………………………………………42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