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滿額折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去相合:自此產生藝術與暢活

定  價:NT$ 250 元
優惠價:90225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40多年來,法國哲學家、希臘學學家和漢學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運用了中國語言的思想資源,重新審思並拓展歐洲思想。迄今,他出版了40多本論著,這些書已被譯成25種語言。他所建構的哲思概念已在法國、歐洲以及歐洲域外產生影響,不僅在思想領域,也在其他領域:藝術創作、企業管理、精神分析等等……引發了眾多迴響。


「去相合」藝術與暢活從何而來
在兩邊上,隨著一條不明顯的線,這張圖並沒畫(請看年輕的畢卡索在巴塞隆納所畫的那張小圖)。在歐洲以前的繪畫當中已經有畫家留下沒畫的部分。然而這一次,整幅圖畫相較於它的畫布,顯得有落差:因為按照相合最初的——幾何——定義,線條或者表面是完全恰合的,但是這圖畫不再與畫布相合了(ne coïncide plus)。此處就還相當含蓄地透露了一種新的可能性,使之前的整座繪畫建築物開始衰弱:期待中的合宜銜接被拆解了,某種沒構想的意料之外的東西含蓄地湧現而存在。这就是「去相合」(dé-coïncidence)要開展的大能。
藝術家自此之後就堅持地實踐「去相合」。他們致力拆解「相合」力(coïncidence),這種相合力之前是藝術構作的核心,而首先就拆解「再現」的構作之相合力,揭發「再現」的構作是幻象:尊重形式和比例﹑透視法的要求﹑色彩之再造和一切產生相似的。然而,那不只是導入一個斷裂,從限制和規範裡自我解放出來,做出偏航或者確認某種異議;就是說,那不在於揭發某種因被懷疑是循規蹈矩的「相等」(adéquation)。「去相合」確實是一種上溯到更靠近製造了現代性的「湧距」(l’écart)出發之處的概念,並且在「湧距」的原則上照明了「湧距」。那凸顯出進入完美相等的「相合」是令人滿意的,甚至可以是一項英雄偉蹟;但是行不通的並且究竟是缺乏嚴謹要求的,「相合」既是矯作的也是毫無孕育力的。由此,「去相合」讓人重新聽見「coïncidence」的另一個意思,並且給予它合理性:純偶然的巧遇(「純偶遇」)而且沒有任何事物似乎可證明其合理性。在「coïncidence」那兩種相反的意思──偶遇或符合,偶然的或調整順應的──所打開的「間遊」(le jeu)當中,我們難道沒偵察出那產生藝術與暢活(existence)的更原初的可能性嗎?
正如「去相合」拆解了歐洲以前的藝術賴以建立(並且憩於其上)的「相合」(不過,偉大的畫家們倒是暗地裡感覺到「去相合」及其嚴謹要求,不是嗎?),「去相合」也同樣地拆解了那把真理看作(「物」與「心」)相等的本體論的工作。「去相合」還拆解了「順從大自然而生活」這種聖人之道的道德。現代性的確就安營在這個新起的懷疑之上,就是不再有「大自然」或「存有」作為可能載體和根本秩序。與之不同的,「去相合」乃針對一個不再具有「間遊」和「主動性」的合宜性,打開「湧距」;這是從一種井然有序當中抽身出來,該井然有序因填滿自己而阻擋了多種可能性並且造成貧瘠。相合就是死亡:相合是沈溺萎縮(enlisement),「去相合」反倒是推動(promotion)與脫展(dégagement)。
 那提升為「人」者,早已與人的動物性(「人科」hominidés)從前的種種表現形式有了「去相合」,而且在面對他們之前的調適時(我們也許可以說通過「脫除調適」« ex-aptation »)導入了「湧距」。相合埋藏了人有意識的可能性,與之相反的,人的意識乃因「去相合」而能夠通過除掉附著去開拓它的能力──「禪」也運用這種作用。或者換個說法,那是經由與他所整合入的世界「去相合」來自我推動的主體。如果「ex-ister」正表示「挺身於……之外」(« se tenir hors »),它首先就表示挺身於形成世界的相合之外,亞當和夏娃正是因為被放逐而走出了地上樂園那完美相合的秩序,才開始以作為主體存在並且才可能進入一個歷史過程。如果「只有人可以暢活」,這是只要人可以與世界「去相合」,為了在世界裡面導入主動性或自由的餘地。藝術的任務,不是表達而是實現「去相合」。

作者簡介

朱利安
是哲學家、希臘學學家暨漢學家,是巴黎迪特羅大學特級教授,也是巴黎人文之家基金會世界學研究院他者性講座教授。他是最常被翻譯成外文的當代思想家之一,其論著已經被譯成二十五種語文。
François JULLIEN, philosopher, hellenist, and sinologist, is professor and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Oriental studies at Université Paris-Diderot and chair of alterity at the Fondation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He is one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s most widely translated thinkers.

譯者簡介 
卓立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巴黎索邦第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2000年代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和臺灣文學(其論文收入France – Asie, un siècle d’échanges littéraires, 2001 ; Orient – Occident : la rencontre des religions dans la littérature moderne, 2007 ; Les belles infidèles dans l’empire du milieu. Problématiques et pratiques de la traduction dans le monde chinois moderne, 2010),近年來將其翻譯工作與研究結合,探究概念性詞彙的翻譯問題,特別以法國哲學家、古希臘學學家和漢學家朱利安為研究課題(其論文見於Des possibles de la pensée. L’itinéraire philosophique de François Jullien, 2015 ; François Jullien, L’Herne, 2018)。她所出版的多種翻譯作品當中有文學性的(如謝閣蘭的《古今碑錄》Stèles、佛樓定的《作家們》Ecrivains、舞鶴的《餘生》之法文版Les Survivants)、精神分析專論(如侯碩極的《犧牲:精神分析的里程碑》Le Sacrifice. Repères de la psychanalyse)、朱利安的哲學論著(如《淡之頌》、《山水之間》、《從存有到生活》等8種),以及多位法國漢學家的漢學專論的中文翻譯。除了在法蘭西學院漢學研究所圖書館任職之外,她也是巴黎人文之家「他者性講座」的合作研究員,並且負責「朱利安哲學基金會」(Fonds philosophique François Jullien)的聯絡工作。

目次

致讀者
I. 拆解
II. 偶然或適應
III. 「生活」是去相合
IV. 起初是去相合
V. 意識來自「去相合」
VI. 反面性如何推動暢活存在
VII. 一種「去相合」的倫理
VIII. 相合的墳墓
IX. 現代性
作者出版書目

書摘/試閱

I. 拆解
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畢卡索博物館裡的前面幾間展廳裡,很可能就像所有前來觀畫的人,我曾經在許多平凡的畫作前面感到很失望。我非常吃驚地看到那些與畢卡索這個偉大的名字不相配的畫作, 那些寫實的畫面或充滿感傷的畫面,只適合掛在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Catalogne)那些相當舒適的飯廳裡櫃子的上方。但是隨後有一張畫使我停下腳步: 一個岸邊、一個小村莊,畫面底部有山嶺,最前面有一隻驢子──又是一張風俗畫。然而,在畫面的上下兩邊,隨著一條不明顯的線條,卻沒畫。在那之前的繪畫當中已經有過畫家留下沒畫的空白,畫就在那空白裡挖深自己。但是這一次,即使只是稍微翻動而已,那整張畫面相較於畫布卻顯得錯開了(décalée):按照 coïncider 這個字的本義來說──也就是說,按照該字最初的也是幾何學上的意涵,當人們把兩條線條或者兩個表面重疊的時候,它們應該是完全符合的──此刻畫面與畫布不符合了。
於是,在那張如此平板、如此學院式的畫面當中某個東西頓然含蓄地消失了。由於畫面與畫布不完全符合,某個東西卻沒有宣告就湧現了,也許沒被人注意到,但是已經打開了一個缺口──人們不知道在什麼上面打開了缺口。覆蓋的功能此處突然被拆解了,那很可能不是有意做出的,或許那是一種嘗試(又或者那只是偶然得出的),造成的結果是,繪畫的符合功能也被拆解了:好像那張小畫在它的邊緣,不是藉由溢出而是通過縮減,找到了某種意外的開放可能性,也因此找到了某種沒料到的解脫方式。此刻一條小路拐彎抹角地稍稍顯露,但已確實地開始拆解了藝術及其符合性在那之前所形成的整棟建築。第一個錯開(décalage),極其微小, 我們不會對它加以注意,然而該小小的錯開卻發動了將要發生的地震。因為那個不再完全符合、不再「黏貼」的方式豈不也透露出一個更根本性的「去附著」嗎(désadhérence)?或說,如果不是通過之前的符合當中的裂開,如何能發動新的事物呢?就是在事物的結合當中出現了一條裂縫,或說人們所期待的那個功能性的結合意外地被拆解了,從而湧現出一個間距,自此之後不再符合,某個前所未聞的、前所未見的東西就意外地綻放了:就是說某個還沒有名稱的東西開始自我抽離出來,可以開始從不可指定的可能性當中被萃取出來,踏進現實裡面並且開始「存在」。
大家都知道畢卡索及其同時代的畫家們在十九和二十世紀之交都有方有法地努力實踐著我們整體上所稱作的「去相合」(dé-coïncidence);此後,「去相合」就成了往各個方向發展的必然做法。那些藝術家們致力地拆解從前處於「再現」及其要求的核心的相合能力,亦即「相似」(ressemblance);就 是說,再現既尊重形式和比例,也尊重透視法和視角一致性的要求,它複製了所見的事物(自以為「捕捉」了「真相、真理」,德文:Wahrnehmung),它也遵守了所要表現的母題。那不只是要──這點很重要──彰顯某種斷裂、把自己從規範和限制裡面解放出來、推翻眾所同意的或者眾所期待的事物。「去相合」不是要註冊某種偏離,為了讓發明能力自由地發揮。就是說,「去相合」不只是要拆除某種符合狀態,由於符合被懷疑是來自某個已經建立的因而結束了的秩序。「去相合」讓人感覺到「更有要求」,因為符合了的「相合」(coïncider)肯定讓人感到滿意,卻是行不通的(pas viable),也活不下去的(pas vivable),總之是不可靠的。所以只能看到那些畫家們在世紀之交做出了許多旁敲側擊, 以便把繪畫從它的舒適裡甚於從它的慣例裡抽取出來,以便使繪畫離開膚淺的想法,就是以為人們可以與「現實」相合,或以為真實、真理就在符合之中;這想法就使繪畫在人們眼前取得了合理性,並且讓繪畫保証了其自身的工作。回過頭來看與之相反的冒險想法,亦即「現實」是通過與自己「去相合」或者通過間距而湧現的,並以此推展自己;這點甚至是在事實被看到之前就有的。該冒險性的想法認為「符合、相符」(adéquation)在其完成當中反而遇到了自己的極限,換句話說,遇到了阻擋它的擋塊,因此逐漸貧瘠了。
一張像《農人》(1906,比《亞維農的少女》早了一年的畫作)如此令人驚訝的畫,並不尋求斷裂或引起轟動,而是企圖安排普遍化的去相合,甚至大膽至極地要「呈現」去相合。在《農人》畫面上, 畢卡索使形象懸置並交纏、誇大某些成分並縮減其他的成分、使畫面層層相疊以使物形解構而不按序排列,因而導致畫面整體上不一致;此做法就是處處使相符不可能達成,更準確地說,使相符毫無用處。然而,與其在該畫作裡看到某個武斷性的要求, 或看到創作者反抗的姿態或告發已設想的「被看見的事物」,我們倒不如把它看作對後面這種不安的表達:製造出相合的藝術──就均衡、形象、比例、構圖等等而言──不是受到懷疑的規範化,而是在更上游之處背叛了藝術的興發飛揚及其可能性(然而只有藝術會如此嗎?)。所謂的藝術作品,正是通過拆掉那變成功能性的相符以發揮作用。我們有理由在這樣的覺醒裡看到現代性的某個特點。去相合正因它釋放出新的可能性而具有創造力,我們難道沒在現代性之前的繪畫當中(至少在最重要的大師的作品裡,如老年的提齊安諾[Titien, 1488-1576]或林布蘭[Rembrandt, 1606/07-1669])就已經看到了那種運作的蛛絲馬跡嗎?我們在他們的作品裡豈不已經看到,在必須遵守(被強制的)相符命令之下,已在布局上出現微妙的反抗做法,就是克制自己不去達成相符狀態,由於相合本身或許只是一種適應而已?
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比斷裂(rupture)還更深層而觸及斷裂底部的概念,就是說事實上是一個更上游之處的概念。一個不僅能回溯它的出發過程還能指出它的源頭的概念,特别能從内部去闡明它的可能性,就是從它本身出發去自我說明:該概念會凸顯出在斷裂之前已有的含蓄甚至秘密的「運動」(mouvement),此運動同時也從内部展開其運作邏輯。因為「斷裂」(「革命」)在聳人駭聞的突發事件式的表象之下,其實只是結果性的爆發之舉。就像我們上文中所提出的,如果現實是通過間距(parécart)展開的(或說思想是通過間距發展的),我們就必須說出「間距來自何處」:亦即說出那種拉開距離的可能性出於何處,該距離導致分開並且使一個新的可能性可以湧現,那之後間距所產生的張力就可發揮作用而帶出活力。「去相合」這個詞闡明了上述那個過程的貫通道理:亦即因為「符合」滿意自己,所以它在與自己的關係當中逐漸地拆解自己。「去相合」不是援引某個外面的因素這種因果性的(解釋性的)模式去說明,而是通過内在性的臨現(avènement immanent)去進行說明。因為「去相合」既是生成性的也是邏輯性的概念,它就說出了哪種(符合的)秩序層面的斷裂起著作用,但那是通過自我開拓的方式說出的。「去相合」上溯到分裂的開端而且同時讓人理解到那個偏離自己的内在理由,從該偏離出發以推動一個「新己」的可能性。「去相合」恰好就在穏定之後而變成貧瘠、在調整自己以適應之後而變得沒有動力的「符合」的内部,導入了一種對自身的分解,因此促使「符合」拆解自己的規範性而重新打開某個變成(un devenir) 的可能性。
「去相合」的概念因此非但指出了藝術(art)而且──首先──就指出了「存在」(existence)。如果「去相合」表示脫離某個「自我」的「符合」, 脫離該自我對世界的適應,並且這個運作是由己而出,這就是 exister 的本義。如果 ex-ister 字面義表示「置身於……之外」(se tenir hors,ex-ister 源自神學拉丁文:ex-sistere),那首先就意謂置身於「符合-適應」(adéquation-adaptation)之外,這個符合適應一旦被滿足了就被阻塞了,一旦被填飽了就不再「成」了也不再發明自己了。一方面,「存有」思想(la pensée de l’Être)的目標是在本質性和同一的穏定性裏面的靜止;另一方面,「生活」思想(la pensée de la vie)可能被限制在新陳代謝的更新裡面。只有「暢活存在」思想(la pensée de l’existence)能強調使某個自我的符合裡(就是自己與自己符合、自己適應自己) 出現裂縫的「去相合」,並重新打開内部的分裂而不是分解,因此能再次釋放出主動性。人之所以「活」,乃因他能與自己「去相合」,亦即在生存所取得的規範性當中(在生存被認可的功能性當中) 挖開了一個缺口。總而言之,只有當人敢於生存當中打開「間距」,他才能拆掉每一個會變成本質的可能性以推展自己成「人」,而且暢然地發展並提高自己的品質。
人們不是早已為了與自己去相合、脫離對其環境的適應,就如大家所說的「更新自己」,會出門旅遊(渡假)嗎?如果說我今晚離家,這乃是為了走出生活、風俗、思想上的符合狀態,我身不由己地讓自己關閉於該符合裡,這符合狀態阻礙我挺立於生活、風俗、思想的限制之外,我甚至不再看見它們了。我離家乃為了開始感到自己真的存在著;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為何離開(partir)?或甚至為何自我脫離(se départir)?普魯斯特的小說《在少女們的身旁》的敘述者說:關於那個總在那兒的老舊中國花瓶,「我把它包裹起來,習慣上我從來都不看它;抛開它至少有一個好處,就是讓我認識它」。不過,只提到「習慣」,像普魯斯特所做的, 這說法不準確,不管如何,那是不夠的,由於只從心理層面去說明必須脫離已定位的符合狀態,然後脫離主體對該狀態所做的適應,以便讓主體能真的「看見」。在生活中、風俗方面、思想上實踐(冒險做出)去相合,這並不在於彰顯主體的獨立性或者要帶著攻擊性地去震撼人們,而是要凸顯出那是「暢活存在」的唯一方式。假若我們不從「圈子」裡、團體裡、群隊裡脫離出來,包括從圈內人的互助和殷切好客(例如星期日的餐會)裡抽身出來; 假若我們不脫離團隊當中那隱而不言的協同,就是說假若我們不質疑那個產生該「附著狀態」的事物,假若我們不懂得「離開」,我們將會放棄「暢活存在」的要求。
是故,「去相合」豈非最佳的倫理詞彙嗎?因為我們必須有一種不是放棄生活的苦行式的倫理, 而是「把生活展開成暢然存在」的倫理;或說,「暢活存在」就是該倫理的核心。用一般的說法再說一遍,一個「暢活存在」的主體就是通過「去相合」以走出某個自我和某個世界的藩籬,因而自我「推動」(se promeut)。首先,人的意識乃藉由去相合而湧現:意識只有當它「脫離框圈」(se déboîtant)──脫離它自己也脫離它的環境──,拆掉它的附著狀態,就是說意識真的面對自己那些沉默不言的依賴,它才導入了一個「間距」。隨後,某種自由就通過去相合展開來。如果我們不再相信自由一開始就通過形而上的條件而給了我們,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再想繼續被卡在從前那個如此叫人失望的矛盾裡,亦即在(觀察到的)自然的需要與(假設的)心智的自由之間互相對峙的矛盾裡,我們就想得到一種確實的自由;只有當我們走出我們對某個世界的符合─適應,只有當「我」為自己打開了有所選擇的遊戲餘地,對環境的規範性和功能性保持距離,只有當我(被提升的主體「我」)因此給自己澆灌了主動性,該自由才會被獲得、才會呈現出來。也就是說,唯有「人」能與自己也與其環境做出去相合,因為唯有人「能使自己脫離適應」,他才能在形成世界的整體性裡導入視覺上的退後(即使很微小);所以有句名言說,唯有人「確實存在著」。
在地上樂園裡,亞當和夏娃彼此「相合」:他們過著「快樂的」日子(他們知道嗎?),但是他們並不感到自己存在著。他們(符合「創造」的秩序)全然恰當地活著,毫不懷疑,他們甚至沒想過要懷疑。在那個適應了的完美的世界裡,毫無脫臼, 連最微小的抗議也沒有,他們無法想像有個能讓他們「挺身於之外」的「外面」,容許他們「存在」並進行探險。然而,吃了蘋果之後,他們就在該授予的秩序裡導入了一條裂縫並打開了一個間距,因此使他們從那個世界及其飽滿─滿足當中抽離出來。我們在該故事裡至少可以看到,當他們停止了相合,他們就走上了意識之途(看到自己是赤裸的),並進入了某個「歷史」裡(伊甸園的世界是沒有歷史的),因此把自己推動成主體。換句話說, 有關他們「走出」樂園和他們的流亡的叙述,也可以被想成是他們「走進」存在的歷程。就是說,主體之所以可能湧現,就像意識之所以可能湧現,都是來自人與世界的相合並且適應世界的能力當中出現了裂縫;或說,那曾被推動而提升為「人」的, 乃産生於「造成『拒絕』的不滿足」:既對(因伙伴關係而讓人太安心的)「服從」不滿足,更是對「保持在符合裡的相合」不滿足。那被稱作「人」的,面對萬物調節而做出脫離,從而於其適應世界的過程當中漸漸產生出來的結果。此後,問題將是, 在人們於道德上批判為惡意的形象之下,必得說明那個解放性的不安──此不安是倫理性的──來自何處,並說明它要逃離的事物是什麽。
我們在孩童時期,不管以什麼方式,都聴過後面這個故事。我們都知道這位「聖人」的生平:當他立下豐功偉績,將迎娶公主,如人們給他的應許的時候,當信使前來帶他的時候,當他觸摸到他所殷切期盼的東西的時候,當應許就要實現之際,當一切最終就要相合的時候,當他的欲望與世界完全嵌合的時候;他却離開了。他掉頭走了,他去沙漠或者回去他那卑微的老家村落,或者出家而隱居了。一般說來,要麼,人們從宗教的觀點去頌揚他的行徑,目的乃要教導(神的呼召);要麼,與其相反,人們認為他的心理能力有問題(害怕成功, 因為必須承受功成名就所帶來的壓力)。如果說他逃離了幸福,這可能因為他愛「天」甚於愛幸福, 或者可能因為他沒能力面對該「現實」(造成「失敗者」的倉皇失措:這是將來到的不可避免的失望所引起的倉皇失措,或是不能承擔被引起的倉皇失措)。不過,那既不是前一個因素也不是後一個因素,亦即本義上而言,那不是出於某種超驗性的需要,也不是出於某種缺失,而是出於思考能力的運作:因為他明白那種産生「幸福」的「相合」本身是持守不住的。不是因主體沒有能力挺立於其中, 也不是因其中掩藏著某種幻想,而是因為該符合本身裡就造成死胡同。因此,沒有別的出路,只有確實地清理出某個「去相合」狀態,以脫離自我也脫離他的世界,以便挺立於那種寧靜的合格的「之外」:「暢活存在」(exister)豈不就在這種「抵抗」(résistance)當中表達出來的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