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用行動和思想,引發靈命更新契機
人類學家華登(Paul Radin)經過多年觀察,得出一個結論: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行動型的,另一種是思考型的。行動型的人習慣維持行之有效的生活方式,樂觀地跳過心裡的疑惑掙扎。思考型的人,打破沙鍋問到底,有時懷憂自省,不能自拔。
在今天的教會,行動型的信徒遇到現實與聖經之間的鴻溝,通常不會問原因,然後用「信心」跨越到聖經真理的彼岸。思考型的信徒,聽聞學術研究「新發現」,就舉手投降,質疑聖經的真實性。兩種信徒看似各有盲點,但其實是各有靈命更新的契機!
孫寶玲博士新作《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為行動型和思想型信徒啟動靈命更新的契機:
給行動型的契機,新約世界與今天應用的平衡──在第一部「背景」,作者把第一世紀的社會、文化、猶太和羅馬歷史,鮮明活潑地呈現,讓你看到、聽到、摸到新約背後多彩的世界。然後在第三部「新約書卷」,作者介紹新約書卷,勾勒出書卷的神學主旨,並示範如何把這些神學內涵應用在今天的信仰生活裡。
給思想型的契機,學術與培靈的平衡──在第二部「經書與研讀」,作者爬梳聖經研究的發展源流。聖經成典過程、聖經鑑別學等華人教會感到「水土不服」的學問,因著作者的牧養心腸,轉化成結合理性與敬虔的研經工具。
無論你是行動型抑或是思考型的基督徒,《新約聖經研究導論》都能為你引發靈命更新!
作者簡介
孫寶玲,集雙重身分於一身。
學人──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哲學博士,主攻新約。過去二十五年,曾任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新約教授、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院長,現任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客座教授。
牧者──以果敢的筆鋒見證真道,用溫暖的文字牧養信徒,著書逾二十本。《21世紀聖經講道學》(校園,2016)展現他深厚的學養和務實的教牧洞見;《寓道:約翰福音品讀》獲得第七屆香港基督教金書獎(靈修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擲地有聲的華文新約導論
我經常建議已經牧會一陣子的牧師,回學校旁聽開給道碩新生的新約導論課。他們的反應通常是訝異與不解,想要知道為什麼。我認為,孫寶玲博士的這本新約導論,恰恰好可以回答他們的問題。
我很有幸,在近期講授新約導論的課堂上,能夠使用德席爾瓦(David deSilva)經由校園書房出版社翻譯、出版的《21世紀基督教新約導論》。這本相當優秀的導論,英文版發行於二○○○年初,我常常感嘆,從那時起此領域便沒有更新的著作。再者,等到這些來自西方的作品翻譯完畢,學術研究的重心必定已經向前發展。這是為何,我很高興看到一位華人學者肩負起重任,為中文世界引介當前新約研究的最新發展。在本書中,孫博士援引使用許多西方的原始資料。閱讀中文的讀者可以自行查閱中文文獻,但相對來說,英文較不精通的讀者定能從書中孫博士對英語相關研究的概述,以及他與之互動交流中受益良多。此書能帶給讀者與學生的益處,說明如下。
第一,孫博士利用當代的例子來闡釋古時的某些處境。談到聖經的寫作者時,他往往會共同提及他們所處的時代與我們所處的時代。他在這方面的努力恰到好處,沒有讓所舉的例過分延展而顯得不合時宜。對學習新約的學生而言,這很重要,因為我們時常在問:所有的這些資料與現代社會有何關聯?孫博士在本書相當多處揭示出經文如何適用於我們的時代。
第二,孫博士畢生都在研究敘事(narratives)。他將敘事學的取徑引入新約導論整體的研究中,在這種方法之下,他得以看見文本背後的敘述。因而本書不僅僅是探討新約成書的背景,而是將新約每一本書的敘事紋理呈現出來,書信當然也包括其中。藉由這個作法,他企圖幫助讀者理解新約書卷與書卷之間連貫的邏輯,以及共通的情節主線。在這點上,這本書與其他較為傳統的新約概論著作比較起來是較為不同的。舉例來說,他對加拉太書的解讀包含了以下幾種敘事:以色列、加拉太人、上帝和基督。孫博士認為,是這些敘事主題的相互交織產生這封書信。更有甚者,在書中他先是論述每封書信的敘事主題,而後說明當中的神學思想,為的是要顯示敘事主題(narrative themes)如何透過這些書信創造了一種敘事神學(narrative theology)。其中特別有幫助的是他閱讀啟示錄的方式,他仔細研究了文本中關於上帝以及信仰群體的種種敘事。我相信,這種方法在不遠的將來會激發另一波採用文學取徑來研究啟示錄,更但願我們能徹底打破舊有(還往往不怎麼有用)的研經典範。
第三,孫博士沒有迴避具有爭議性的主題。他放膽地在書中探討保羅新觀,這在西方已經是普遍的作法,但在華人教會圈還不那麼盛行。此外,他使用後現代的視角討論某些經卷,而這幾本書在傳統論及後現代的解讀上,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他指出「讀者回應」(reader response)以及「文化鑑別」(cultural criticism)對閱讀啟示錄造成的深刻影響,尤其這一卷書歷來於華人教會中只剩下深奧和難以理解一種面貌。孫博士恰如其分地與不同觀點對話,同時也將它們各自的優點容納於他自身的詮釋之中。
第四,孫博士在書中提供自己對新約每一本書神學上的理解和看法,由此看得出他與最新的神學詮釋趨勢保持同步。在每一章的末尾,他逐一闡述每位作者所談論的神學主題,藉此勾勒出個別作者與其他作者的不同,從而讓同一個文本在神學上產出相當豐富多樣的解讀。敘事閱讀法有助於他塑造神學結構,這對敘事取徑有興趣的讀者和學生也很有幫助,可以在釋經的時候仿效孫博士的作法。
至此,我已經指出這本新約導論的各樣好處。有沒有可能將之與德席爾瓦的舊作結合起來使用?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德席爾瓦的書提供許多相當好的練習機會,學習如何在實際詮釋中應用批判方法,而孫博士的著作則完美地與之互補,因為後者更關注神學論題,這和知道如何使用批判方法同樣重要。有幾位牧會了一段時間的牧師,確實採納我的建議,回到學校旁聽新約導論,他們幾都認為這門課程的內容和構想與幾年前第一次接觸時完全不同──這是因為知識會發展與進化。毫無疑問,這也是為何我們需要閱讀孫博士的這本新書。
曾思瀚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特約教授
序
基督徒都尋求神的旨意,我也不例外。多年前,我卻漸漸體會神的旨意並非只有某個標準答案的填充題。畢竟,填對了答案,也不見得活得像樣;填寫不合宜答案者,也不見得就灰飛煙滅。神的心胸比我們寬、看得比我們遠,祂比我們以為的答案大。再說,填對了答案的我們,生命裡攙雜不同動機、種種慾望、矛盾和計算,我們嘴裡說的「神的旨意」,其實並非我們以為的確鑿準確。
二○一六年六月,我從新加坡服事的崗位退下來,那是因為心裡有好些想法,也是一直以來的禱告。半年下來,發覺那些想法和禱告都是出於真誠的思考,只是生活╱生命並不如我所想,幾個月不到,我體重輕了十多公斤。在猶豫的時候,想起二○一五年與台灣神學院陳尚仁院長相遇……這件事得從二○一五年初,陳院長因公務到新加坡的一個星期六下午說起。經友人介紹,陳院長伉儷探訪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那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彼此一見如故,就神學教育交換了一些經驗和心得。二○一五年九月,我在高雄領會,陳院長從台北下來,在我下榻的地方聊了將近多個小時,邀請我加入台神的教學團隊。那時的我很清楚自己的「領受」,就婉拒陳院長的好意。陳院長比我年輕,卻比我有智慧,他說:「先不要說不嘛,我們禱告看看。不然,先教一年看看,有需要或是不適應的話,還是可以調整的。」在那個時候,我總不能說:「不必禱告,我已經很清楚神的旨意。」我只好禮貌地回答說:「對,我們禱告看看。」
二○一六年底,大概家人也覺察我的「情況」,當我談到去台神「訪問」一年的可能性,他們都很體諒。二○一七年七月,就在離開新加坡一年後。我帶著複雜歉咎的心情到台神,開始「客座」的身分。我在生命這一站填上我的答案,心裡知道並不能也不應輕易說這是神的旨意;我只想珍惜這個機會做我能做的事……。
從一九九三年開始教學以來,華語世界外聖經研究快速發展,學術著作如汗牛充棟,中文資料卻嚴重缺乏。對於不諳或畏懼外文的神學生和教者信徒而言,書籍的缺乏是他們未能進深閱讀解釋經文的原因,也是他們不易拾級進修的攔阻。長期下來,神學教育與教會現場之間的距離不僅沒有拉近,反而偶現緊張。神學教育步伐緩慢不前,教會的身量視野不僅有所限制,甚至對神學教育所為何事也不甚了了。前輩先賢如周聯華牧師、馬有藻博士、陳潤棠博士等的貢獻固然重要, 卻也宥於時代的限制,未能為讀者引介豐富的學術討論。同儕黃錫木博士和張略博士將晚近學術討論聚焦在背景文化,殊為可貴,卻未有涉及新約作品的內容。 當然,一直以來不少出版社努力藉翻譯引進西方學者的討論和成果。以新約導論為例,台北的校園出版社和香港的天道出版社,先後將新約學者德席爾瓦(David A. deSilver)、 季納(Craig S. Keener) ,以及卡森和穆爾(D. A. Carson and Douglas J. Moo)等佳作譯成中文, 但西方作者書寫的語境和觀點,總不免時空和文化的距離。無論今日地界各地的距離如何拉近,翻譯始終有其限制,在肯定各地前輩多年編譯的努力和成果的同時,我既鼓勵神學生打學外文基礎,也認為必須有更好的土壤培植本土聖經學人,為華人語境而開花結果。的確,在過去二十年,好些華人聖經學者嘗試為聖經研讀和教會之間架接橋梁,也獲得佳美卻被忽略的成果。黃錫木博士主編的《新約背景文獻選輯》 、黃根春博士主編的《基督教典外文獻》, 都是為了解新約作品極為重要的原典選輯,但相對完整並引介晚近學術研究成果的新約和舊約聖經導論,仍然缺乏。
過去二十多年來許多優秀的青年學者學成歸來,但華人神學教育和教會相互緊扣的現場,並不利於年輕學者在教、研、牧之外再肩負寫作擔子。寫作教科書的責任,應該是我們這即將退下來的一代所能做、也應做的。事實上,「可以為中文語境的神學教育作點什麼?」,是我出版第一本書以來的理念。 二○○九年赴新加坡,由於肩負教務和行政的責任,未能繼續研究,在掌握學術發展動向方面卻落後了少說也有二十年,我只能記錄一些「沉澱」、寫下點滴札記。二○一六年回港後,心中萌生「作點什麼?」的種子,但宥於環境和身心的限制,苦無寸進。二○一七年抵台,台神的圖書館、同僚的研究寫作和講座氛圍、學生的提問和關注,直接或間接地督促我專心閱讀和研究,努力追回失去的歲月。只是體力大不如前,眼睛容易疲累、心緒起伏不平、記憶力衰退,寫作比過去任何時間都艱困。放棄的念頭雖然從來沒有出現過,但「能否完成?」卻是常敲心門的訪客。然而,這是我在人生轉折階段填寫的答案,我只能全力以赴,這是我對恩主的帶領之回應吧?從二○一六年年底,蹣跚起行,寫寫停停,二○一七年到了台神,一章一章地寫。
這本《新約聖經研究導論》是為跨進神學訓練門檻的神學生,提供一個了解新約作品的背景、形成和內容的藍圖,並學術界探討相關問題的發展。全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別從歷史、社會文化、信仰傳統等角度,勾畫新約作品的背景,第二部分是依照順序介紹每卷作品的研究歷史和課題,作品成書的因由(敘事)、及其基礎神學信息。我希望讀者通過這本導論,稍能對新約作品,無論是各卷的內容,還是學者的討論,都有梗概掌握,以利進深的研究和閱讀。至於神學信息部分,是連結學術和生活現場的嘗試,讀者也許會在閱讀過程中找到我其他作品的影子。
這本《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得以面世,除了校園出版社同工的忍耐和鼓勵,我也感謝聖光神學院的謝樂知老師、中華福音神學院延伸部的邱昭文老師,以及奔走世界各地的曾思瀚老師的意見,其中謝樂知老師仔細審閱和提點,助我免於好些錯漏。最後,我感謝為我禱告和守候的摯友們。
孫寶玲
二○一八年五月一日於台北陽明山
目次
推薦序一 給華人教會的新約研究入門專書/陳尚仁
推薦序二 擲地有聲的華文新約導論/曾思瀚
自序
第一部 背景
第一章 人以群分
第二章 宗教、文化、社會
第三章 歷劫滄桑——猶太史
第四章 盛世昇平——羅馬史
第二部 經書與研讀
第五章 經書、群體、正典
第六章 真理與方法——詮釋歷史與方法
第三部 新約書卷
第七章 馬太福音
第八章 馬可福音
第九章 路加福音―使徒行傳
第十章 約翰福音
第十一章 羅馬書
第十二章 哥林多前後書
第十三章 加拉太書
第十四章 以弗所書
第十五章 腓立比書
第十六章 歌羅西書
第十七章 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第十八章 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
第十九章 腓利門書
第二十章 希伯來書
第二十一章 雅各書
第二十二章 彼得前書
第二十三章 彼得後書、猶大書
第二十四章 約翰書信
第二十五章 啟示錄
附錄 歷史耶穌的研究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縮略語表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