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79折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79213
促銷優惠
114易可全書系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我們會不會依照道理來做事,其實是根據
每個人內心不同的情感思維標準而行動。

我們應該明白的發現:
提供我們對事情做還是不做的
動力並不是理性,而是情緒、情感、激情、
憧憬等這些「感性」層面的要素。

從小到大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著人生的道理,我們也都非常了解這些道理的涵義,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我們以為這樣的我們,人生將有很好的發展,可是最後,我們卻發現自己的生活好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於是我們發現,懂得了這麼多的人生道理,似乎每次都只當家人朋友做錯事、不如意時,拿來勸誡他們、安慰他們的一種技倆,自己卻是不會跟著道理走。
我們知道賭博百害無一利,卻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賭;我們知道吸煙喝酒有害健康,卻總是戒不掉;我們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卻總是抱著僥倖心理超載、超速、酒後駕駛……。我們每個人似乎一切的道理都懂,都是滿口的仁義道德、人生大道理。但很奇怪的是,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總是不按道理做事,去做了自己都認為不應該做,並且會後悔的事呢?所有的這一切,你是否時常也會遇到呢?
事實上,人獲得的一切物質或精神成就,首先都是由心靈的想像構思而來,然後再依賴於信念去全心運作。可以說,人的行為都是從思想中迸發出來的。因此,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由於人的思路不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不同,產生的行為也就不同。但基本上,人都是會順著自己的本性,也就是內心所感、所受的情感、情緒去做事、去生活。
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人是由「理智」與「情感」分裂的兩部分組成,「情感」是順著自己的本性而發展的,「理智」的道理卻是與人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所以,當人類的情感與理智相衝突時,情感往往都能戰勝理智,因為它更符合我們內心自然的本性。
毫無疑問,當我們自己的情感思維與道理發生抵觸時,我們常常會以我們的情感思維為行為的標準,而放棄道理的依循,因為人類是以情感凌駕於理性的物種。因此,我們會不會依照道理來做事,其實是根據每個人內心不同的情感思維標準而行動的。所以,我們就可能會受自己當時當地情緒和狀態的影響,也就說,其實這種跟不跟道理行事,可能只是當下情緒的一點激賞、一點滿足。
當我們面對自己以外的事件時,「理智」往往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因為與己無關的事情,也就沒有多餘的「情感」可言,這時我們都能夠說出滿口的大道理。然而,當我們面對與自己有關的事件時,理智與情感這兩個部分便時常會出現衝突,當我們的情感勝過理智時,自然會做出不合乎道理的事情了。
由此,我們應該明白的發現:提供我們對事情做還是不做的動力並不是理性,而是情緒、情感、激情、憧憬等這些「感性」層面的要素。所以,道理你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是你自己造成生活中各種問題脫離道理的罪魁禍首。因為,操縱你的是隱藏在內部的情感與思維。
有關專家也提出,人是高級動物,在理想的情況下,我們會認為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可是總有些時候,我們感到力不從心,有不安全感,因而無法激發起內心的動力與激情,讓人更願意選擇現有的東西,而不願意依著道理去改變。但如果我們不懂得以道理為依歸,不懂得將道理做為人生的行動指標,那麼所有的貪婪、懶惰、頹廢、犯罪……等等,將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將無法過好這一生。

作者簡介

出版社特約作家,心理學專業畢業,擅長心理學書籍的寫作,文字練達嚴謹,對人的心理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目次

序:理智與情感的較勁

Part 1 人為什麼總是不按道理做事
1.我們只喜歡用道理勸戒別人,並非約束自己 016
2.我們有時感覺不到做的好處,和不做的壞處 022
3.道理的因果循環太慢,缺乏立竿見影的回饋 028
4.自身的思維與道理產生的結果,存在著衝突 033
5.我們總是會有一套自己不按道理做事的道理 038
6.道理只是一種理解,是否做到是對道理的悟 043

Part 2 人為什麼難以做到這些道理
1.害怕道理產生的結果與期望的不符 050
2.羞恥感往往可能誘導我們偏離正道 055
3.趨利避害追求安全感是人性的傾向 061
4.人性的習慣,有時會讓人略過道理 066
5.說歸說、做歸做,這也是人之常情 072

Part 3 知道做不到,都是心態惹的禍
1.為了私慾不惜違背做人的道理 080
2.錯誤的目標,使道理背道而馳 087
3.追求快感的心態讓道理無法跟上 093
4.追求優越感會使我們放棄道理 099
5.自以為是,把自己凌駕於道德上 105
6.對事總有僥倖心理,看輕道理 111

Part 4 情緒失控也會使你逆道而行
1.心情煩躁,容易使人做錯決定 118
2.心情不爽時,便容易意氣用事 124
3.仇恨的心,會讓生活掉入地獄 131
4.心生妒忌,易使思想走向偏激 137
5.當情緒失控時就容易一錯再錯 143

Part 5 有些道理做不好就無法過好這一生
1.總是無法滿足,生活就永遠痛苦 150
2.關係處裡不好,人生又如何過好 157
3.家庭不和諧,人生哪有幸福可言 163
4.無法控制脾氣,快樂就毫無意義 169
5.生活總愛比較,就無法過好自己 176

Part 6 如何突破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1.清除許多道理做不成的負面性格 184
2.學習並積累經驗,擴大領悟道理 190
3.培養用理智主導行動的思維習慣 197
4.不要總讓最不值錢的面子干擾做法 204
5.隨時調整言行不一的心態與想法 210
6.培養意志力,持續堅持的練習 216

Part 7 依循道理,更要嚴守道德
1.道德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222
2.離開道德的慾望會使人走錯道路 228
3.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上帝 234
4.切莫讓良心接受靈魂的審判 239
5.小心誘惑背後隱藏的「毒蛇」 243
6.地獄與天堂的分別在於人心 248

書摘/試閱

人為什麼總是不按道理做事

一切的道理都懂,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可是到了關鍵時候,卻總是不按道理做事,去做了自己都認為不應該做,並且會後悔的事呢?所有的這一切,你是否時常也會遇到呢?

1.我們只喜歡用道理勸戒別人,並非約束自己
從小到大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著人生的道理,我們也都非常了解這些道理的涵義,每當家人朋友做錯事、不如意時,我們也都會拿出一些人生道理來勸誡他們、安慰他們,但很奇怪的是,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滿口人生大道理的我們,卻又無法跟著道理走。
比如,當我們聽到孩子撒謊時,都會怒氣沖沖的開始責罵孩子,勢必要以最嚴厲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撒謊的嚴重性,然而,自己卻可能三天說一小謊、五天編一大謊的過著生活;又比如,有些做父母的在聽到朋友抱怨自己孩子功課不好、學習很差時,時常會勸誡朋友說,孩子的考試分數並不重要,孩子只要健康、快樂成長,只要有良好的品格,將來能夠自食其力就好了,所謂行行出狀元,現在功課不好並不代表以後發展就不好啊!可是,一回到家,面對自己孩子學習不好時,卻又是破口大罵,無法接受自己孩子不好的學習成績。
我們總是勸脾氣不好的人要修練脾氣,自己卻也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暴跳如雷;我們總是勸別的父母要培養孩子獨立,自己卻事事替孩子代勞;我們總是勸別人多讀書多充實自己,自己卻從來不曾買過一本書;許多官員們總是勸別人要潔身自愛,自己卻又貪贓枉法;總是勸別人不要虛榮,自己卻名牌滿身……,為什麼我們總只是喜歡用道理勸戒別人,並非約束自己呢?因為,「懂道理」是我們都有足夠的智慧分辨道理的是分,自己「做不到」卻又是我們人類內心無法平息動盪不安的情緒快感。
事實上,古人也常說:「看的破,忍不過。」「看的破道理」是學問,你懂得這個道理,清楚這個緣由。「忍不過」是擺脫慾望快感境界,境界達不到,功夫不到家,光知道沒用,還需要修練。
⊙⊙⊙⊙⊙⊙⊙⊙⊙⊙⊙
《醒世恒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當官的,姓薛,他有一天睡著了做夢,夢到自己變成了鯉魚,在水裡面游來游去,正好遇到漁夫垂釣,他明明知道魚餌在鉤上,如果一吃肯定就沒命了,但是肚子餓啊,看看魚餌,那叫一個香啊,於是管他三七二十一就一口咬上了,結果可想而知,就上鉤了,這時候他一下子驚醒了,還好是個夢,他回想起夢裡的事,不禁感歎:「眼裡識的破,肚裡忍不過!」明明知道吃了就會上鉤,還是禁不起美食的誘惑,這就是「看得破,忍不過」。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看的破,卻忍不過」的事。比如,吸煙。大家都知道吸煙危害健康這個道理,可依然有很多的煙民們癡迷於吸煙。另外,最常見的事情還有喝酒。人人都明白喝酒誤事,喝酒不但會影響工作,而且很多人會因為酒後胡言亂語,甚至很多人因為醉酒駕車釀成交通事故的各種悲劇。這些醉酒後的危害,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就是抵達不住美酒誘惑的快感,一旦遇到酒局就開始把持不住。
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人是由「理智」與「情感」分裂的兩部分組成,當我們面對自己以外的事件時,「理智」往往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因為與己無關的事情,也就沒有多餘的「情感」可言,這時我們都能夠做到「看的破」的道理。然而,當我們面對與自己有關的事件時,理智與情感這兩個部分便時常會出現衝突,當我們的情感勝過理智時,自然會出現違背道理「忍不過」的行為了。
⊙⊙⊙⊙⊙⊙⊙⊙⊙⊙⊙
我們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靈魂。而且,人都會很順其自然的依照自己靈魂的本性去生活。什麼是人的本性?自文藝復興以來,眾多的思想家們都把人的自然性視為人的本質,他們之中有的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自然應當依照人的需求方式去生活,盡情享受現世生活。比如海鳥,牠在海邊的時候,在水邊吃小魚,在那裏活動著,等人來的時候,牠就走了,人一離開的時候,牠又來了,這就是牠的生活方式和動作方式,是天然而然的,是自然如此的,不是強迫牠如此的。
人也是如此,都是在自己靈魂的意志中選擇自己的生活,這可以說是人的一項根本行為準則。也就是說,人基本上都會順著自己的本性,也就是內心所感、所受的情感、情緒去做事、去生活。
「情感」是順著自己的本性而發展的,「理智」的道理卻是與人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所以,當人類的情感與理智相衝突時,情感往往都能戰勝理智,因為它更符合我們內心自然的本性。

我們只喜歡用道理勸戒別人,並非約束自己。這就是因為面對與己無關的事,我們能拋開情感,理智的用道理來看待事情;但面對自己有關的事時,理智的道理反而會成為我們情感的束縛,約束我們自然的本性。

 

2.我們有時感覺不到做的好處,和不做的壞處

人類大都是現實派的功利主義者,所以,我們做事情之前,時常會判斷一下,做這件事有什麼好處還是有什麼壞處,有好處我們才會積極的去做。因此,即使從小到大我們都接受著大大小小的人生道理的薰陶,一但這些人生道理讓我們感覺不到做了的好處,和不做的壞處時,我們便自然而然的不會有執行的慾望了。
比如,我們都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但是很多青年男女還是天天抱著手機躺在床上玩到淩晨一兩點。因為,在他們年輕人眼裡,一兩天的熬夜他們體力還是負擔的起,對身體不會產生什麼傷害,因此,他們無法感受到不熬夜能帶給身體健康多大到好處,反而是束縛了自己追求玩樂的慾望。
又比如,每天早上起床折好棉被是我們都知道的道理,也是生活應該養成的良好習慣。然而,起床折好棉被到底帶給我們有什麼好處?不折棉被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壞處?事實上這只是一個好習慣,並沒有明顯的好壞差別,於是,當這兩種情況同時起作用,許多人就會有一種感覺,這件事情「不做也不太壞,做了也不見得有多好」,這樣,人也就很難會依循道理去做下去了。
⊙⊙⊙⊙⊙⊙⊙⊙⊙⊙⊙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闆捨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不好的材料,做出的是粗糙的作品,因為在他心裡已經想過了:「我都要走了,房子蓋的再好,對我也沒任何好處。」
房子建好的時候,老闆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他慚愧得無地自容,因為他違背了認真負責的做事基本道理。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
所以,我們人做事時通常都會以心中的「快樂預期」來決定是否做不做,並不一定會跟著我們所理解道理去執行。
人是高級動物,在理想的情況下,我們會認為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可是總有些時候,我們感到力不從心,這是因為我們預期事情的發展並不能達到心中的「快樂預期」,因而無法激發起內心的動力與激情。所以,我們應該明白的發現:提供我們對事情做還是不做的動力並不是理性,而是情緒、情感、激情、憧憬等這些「感性」層面的要素。
比如,非常多的人都在渴望著成功,這世上有非常多的勵志書籍在鼓勵人們追求成功,也有不少方法論告訴你怎樣達到成功。但不管你理智層面上對成功有多麼的渴望,不管你多麼清楚達到成功的步驟,如果你無法發自內心的熱愛這份事業,如果你不能在感性層面上對你所要做的事情充滿激情,那麼你毫無疑問會陷入懈怠和拖延,最終什麼都做不了。
有關專家也提出,我們做與不做的決定中蘊含著:著眼快樂和痛苦的心理特徵。當我們在進行做與不做選擇時,會有一種痛苦和快樂的情感,割捨其一:痛苦,得到其一:快樂。而我們對這些感情相對分量的估計,表現在具體的選擇或決定中。我們從兩條或更多條道路中選擇其中一條,是因為我們對這個選擇具有更大預期的快樂,即期待它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利益和心理愉悅感。
⊙⊙⊙⊙⊙⊙⊙⊙⊙⊙⊙
一個小學生為了和同學去郊外野餐,他會理直氣壯地告訴父母,週末的作業習題他都已經完成了,而事實上他才做了一半。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雖然只進入了一家普通的公司,拿著微薄的薪水,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會誇口說他進了一家聲名顯赫的大公司,一個月的薪水有多少,而事實上他的薪水只有他說的一半。
人類的大腦從接收到資訊到指揮身體各個部位發出資訊的剎那之間,經過了高速而縝密的思維過程,掌握語言中樞的新皮質大腦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分析出最佳的、最有利的策略,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等的情況了。
因此,當依循道理做下去,不能為我們帶來明顯的好處時,「不做」反而是能讓我們內心獲得更多快樂的。
一個國王對乞丐說:「我要給你機會重新做人,但是只有兩種選擇:一個人要整天給予,另一個要整天得到。你要做哪種人呢?」乞丐搶著說:「我當然要做得到的人。」這就是人類普世的價值。人總是希望有所得,以為擁有的好處越多,自己就會越快樂。所以,這人之常情就迫使我們沿著追尋獲得的路走下去。

人都是功利主義者,當道理與實際利益互相衝突時,只要實際利益不違背法律的約束,即使是違反了道理,多數人也會尋求利益而放棄道理,還有少數人只求利益,不惜違背法理做出法理難容的錯事。因此,在許多時候我們不跟著道理去做事,是因為我們感覺不到做的好處,和不做的壞處。

 

3.道理的因果循環太慢,缺乏立竿見影的回饋

我知道發脾氣不好,但我現在還是要發脾氣;我知道拖延不好,但我現在依然不想馬上做;我知道不努力將來不會有好結果,但我還是想要先休息……為什麼道理都懂,卻做不到呢?
在現代社會中,往往一些人犯錯以後,老人、家長、上司、朋友等總會講一大推道理來予以教訓,希望下不為例。很多人往往也都懂這些道理,但下次他依然會繼續犯錯,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道理所帶來的影響往往不是及時的,他是對很久以後的「未來」才會產生的影響。當遵循道理卻無法得到道理及時的回饋時,人性就很容易產生倦怠,也就形成了道理都懂,就是很難做下去的原因了。
⊙⊙⊙⊙⊙⊙⊙⊙⊙⊙⊙
明明論文沒寫完,卻禁不住同學的要求去旅遊了;知道自己應該減肥,但是對美食完全沒有抵抗力;在月初就花光所有的錢,後半個月靠舉債過日子;發誓自己再也不買衣服了,可是卻在放假的日子裡把信用卡刷爆……。
我們人有時是很奇怪的,對於一個月後甚至一周後的自己而言,我們都把這個「未來的自己」當做是「別人」,我們並不會很在乎一周後沒完成任務,沒寫完稿子,沒完成計畫的那個「自己」有多痛苦。我們總想的是只要「現在」的自己爽、能夠輕鬆就足夠了,反正一周後的痛苦、挨罵、自責又不是「現在」的自己承受。所以何必要努力呢?何必要承受痛苦呢?
努力了,改變了,痛苦的是「現在」的自己,而享受好處的卻是「未來」的自己。我們對於「未來的自己」這個概念其實很模糊,從心理上就將「未來的自己」與「自己」分割開來,所以無法切實的體會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就好像找工作這件事,所有的書籍及教育都告訴我們,找工作時不能緊緊盯著薪水的高低來衡量,步入職場若眼中盯住的只有報酬,關心的是什麼時候報酬才能漲,其實這樣做的結果是因小失大,必須清楚知道,若是能從工作中學到的越多,「未來的自己」就會賺得越多。但事實上,所有的人都還是會盯著薪水的高低作衡量,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只關心「現在的自己」,希望付出就有回報,看不到回報的事情就不願意去做。
我們以減肥、健身這些事為例吧。減肥、健身之所以讓人們容易半途而廢的原因,也是因為健康的減肥和健身都是循序漸進的效果,他並不是立竿見影的,而人們都是喜歡看到「立即見效」的快感。因此,錯誤的節食、強效的減肥藥所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便成了減肥人士的首選。
因此,當我們不能及時看到「道理」產生對「現在的自己」有一個好結果時,我們總會認為「道理」離我們太遙遠了,而不願去做它,我們寧可去做那些即時見效的事情所帶來的快感刺激。
⊙⊙⊙⊙⊙⊙⊙⊙⊙⊙⊙
人類為什麼會有如此短視的思想行為呢?因為人都是守舊的。人有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讓人更願意選擇現有的東西,而不願意改變。比如,很多人和心理諮詢師聊過之後,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就是「如果我跟著做了,還不能改變結果怎麼辦?」所以,即使道理千好萬好,很多人卻不去試著做一下,就是因為做了之後不知道有什麼結果。甚至還有人擔心,做了也沒用,還甚至是產生更不好的結果,自己反而是吃了更大的虧了。所以,這種對付出沒有回報的恐懼,也是很多人明知道理的千萬個優點,卻不去做的原因。

缺少及時的回饋,「現在的自己」做事情的時候就容易點到為止,很多人之所以不去努力,就是因為他們得不到及時的回饋。所以,明明道理你都懂,但是你卻總是做不到。因為,我們都是快感取向的物種,我們沒法等待時間去驗證它,這一分鐘做的事我們巴不得下一分鐘見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1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