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西漢郊廟禮制與儒學
滿額折

西漢郊廟禮制與儒學

定  價:NT$ 580 元
優惠價:9052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西漢郊廟禮制與儒學》,曾獲國科會九十八年「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補助,經作者改寫出版。書中提出「學術史楔」的研究進路,透過制度史、思想史、經學史三個層次,鉤稽中國學術史上從「先秦諸子」轉變到「兩漢經學」的發生條件。作者一方面掃除學界對於漢代學術「沒落」、「衰亂」、「黑暗」、「邪說」等負面批判,重新衡定當時學術活動的價值與意義;另方面揭示經學內部「往復論辯」的話語形態,鉤稽其中「詮釋學循環」的結構特徵。自是以降,新的經說正是在這種形態特徵持續運作中,得以不斷繁衍化生。在此意義上,西漢學術不只起著典範作用,更具備本體論性質。

作者簡介

張書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現任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漢代經學、先秦兩漢諸子、出土文獻思想。撰有專書《漢書五行志疏證》,以及期刊論文十餘篇。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近人研究成果述評
壹、研究動機
所謂「郊廟」,是「郊祀」和「宗廟」的合稱,前者為祭天地之名,後者為祭祖先的宮室。古代帝王藉由祭天的郊祀儀式,宣揚「奉天承運」的政治權威,是國家制度中最隆重的祭祀典禮,所謂「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是也。至於宗廟的設立,反映傳統「祀乎其先」、「追養繼孝」的孝道精神,因此歷代帝王莫不「分地建國,置都立邑,設廟祧壇墠而祭之」, 以營造都邑與宗廟為開國首要工作,可見宗廟禮制對於專制王朝的重要性。若由學術性質而言,兩者均是禮學的一環,在漢代以後隸屬經學範疇;就建構禮制的學者身份來看,大體以儒生為主,為西漢儒學的重要內容。

而「郊祀」和「宗廟」基本上包涵制度史、學術史兩大領域,為認識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學術文化的關鍵課題,因此引起海內外學者對於歷朝郊祀、宗廟禮制的高度興趣。然而,當學者結合出土文物與傳世典籍,力求還原殷周郊廟制度的原貌時;或是細膩地探討歷朝郊廟禮制的變革,以及其間所反映的思想衝突、禮學辯論時; 關於西漢郊廟禮制的探討,特別是制度、學術之間的聯繫方面,卻相對受到忽略。事實上,就先秦制度而論,於「秦火項焚」之後,西漢儒者首先整理上古史料典籍,力求還原古代禮制;對於後世制度來說,西漢儒者歸結出來的許多儀式、禮義,亦反覆出現在各朝相關制度或禮學辯論之中。職是可知,無論在制度史或學術史方面,西漢郊祀、宗廟制度的內涵,實具有承先啟後的研究價值。因此,筆者以「西漢郊廟禮制與儒學」為題,藉由考察西漢郊廟禮制的嬗變過程,探究當時儒學、經學的思想內涵、論述特徵,進而說明儒學興盛、經學成立的原因與條件。

貳、近人研究成果述評
學術研究欲有所突破,大抵取決於兩種途徑:一是新證據、新材料的發現,使過去的討論得以證成或修正。二是新方法、新觀點的提出,讓舊有的論題有機會在不同的立場上重新被思
考,並賦予更豐富的意義。關於本書所涉及的範圍,近期並沒有發現太多新的證據,因此筆者擬將重心放在研究方法的思索上。由於郊廟禮制跨越制度史、學術史的範圍,筆者亦據此分作「制度史」、「學術史」兩部份,分別介紹前賢關於西漢郊祀、宗廟制度,以及儒學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夠發現綜合研究西漢郊廟禮制和儒學的可能方向,以提出本書的研究進路。

一、制度史方面
在郊祀方面,凌純聲〈秦漢時代之畤〉,由形制、功能、語音的比較,認為燕之祖、齊之社、秦之畤、武帝甘泉宮中的臺觀,為異時異地對於同類宗教建築的稱呼。楊天宇〈秦漢郊禮初探〉則考察秦漢郊祀的對象、場所、時間,點明中國郊祀制度於秦漢時期正處於創制階段,至西漢末年到東漢初期才基本上形成定制。小島毅〈郊祀制度の變遷〉,雖歷述西漢末年到明代的郊祀制度,但主要集中在唐、宋、明三代關於配侑帝、天地合祭分祭的問題,西漢部份僅是簡略提及,不過已注意到郊祀許多重要禮論,如祭天南郊和祭地北郊對偶成組的說法,是首發自西漢成帝時匡衡的奏議,並非出自先秦儒家經典。岩野忠昭的研究,指出《春秋繁露》中〈郊語〉到〈祭義〉等篇,與西漢成帝以降儒臣如貢禹、匡衡、杜鄴、王莽等議論內容相近,認為各篇乃當時儒者所作而附益於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目黑杏子分析武帝甘泉泰畤建築形制,發現泰畤的三陔結構,乃是由太一、五行、八方等所組成的宇宙架構,皇帝透過的祭祀活動,以祈願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甘懷真透過分析西漢郊祀禮制中,前期神祠信仰到後期儒家禮制觀念的轉變,以說明西漢郊祀禮的成立,見解頗為精闢。殷善培〈漢武帝的郊祀改制與郊祀歌〉,則詳細考證《漢書‧禮樂志》所載〈郊祀歌〉十九首,說明其整體結構與個別祭祀對象。

至於和郊祀密切相關的封禪典禮,木村英一從思想發展的脈絡,以為《史記‧封禪書》所記管仲論封泰山、禪梁父者共七十二家一段,乃是推闡《管子‧小匡》中葵丘之會的相關段落,將桓公是否「拜胙」敷衍成是否「封禪」,因而成篇。福永光司則從秦漢時期方士之說的思潮風氣,申論封禪說與神僊說的關係。凌純聲考察漢武帝泰山封禪的明堂形制,詳細說明其中「複道」、「崑崙丘」等設施的作用與意義。阮芝生〈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分別論及司馬談、司馬相如、司馬遷與武帝封禪的關聯,並提出封禪的四個條件:「受命」、「功至」、「德洽」、「暇給」。江明翰則先歸納學界關於封禪說的解釋,共有「祭祀說」、「巡狩說」、「方士儒生說」、「其他說法」等,最後提出「西王母說」,以為封禪起於西王母信仰中有關長生不死的追求。劉宗迪〈泰山封禪考:從觀象授時到祭天告成〉,採取天文學的角度,認為封禪起於上古「觀象授時」的天文觀測活動。池田雅典則考察武帝、光武帝的封禪儀式,闡明封禪典禮中「封土」的性質與功能。

在宗廟禮制方面,早期有藤川正數〈前漢時代における宗廟禮說の變遷とその思想的根底〉,敏銳觀察到西漢晚期儒生廟議中「尊尊」、「親親」兩項核心課題,並將二者對立起來,成為當時辯論的正反兩方,再依此說明古、今文學的派系分裂。日後日本學者許多相關討論,大抵沿襲藤川氏的論說框架,進而發展成「尊尊、今文、故事」和「親親、古文、古制」兩種經學立場的對立、辯論。高明士從治統、道統的宏觀視野,討論秦漢到隋唐的廟制系統,說明其在皇帝制度下的功能與限制。焦南峰、馬永嬴根據近期西漢都城陵寢的考古成果,配合相關文獻資料,說明西漢宗廟的種類、功用、管理、禁忌,以及廢立過程等,其中有關宗廟的分類與位置部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鷲尾祐子的〈前漢祖宗廟制度の研究〉著重探討賈誼提出「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政治背景與學說理據,以及受到帝王的認同實施,成為漢家典制的理由和經過。貝克定(Timothy Baker)則是首位完整研究《漢書‧韋賢傳》所記的宗廟辯論的學者,其目的是要藉由討論儒生廟議的內容,觀察其中所反映的制度傳統(institutional trandition)與個人信仰(personal belief)之間的關聯性,闡釋皇帝的宗廟制度,同時具備私人家族的、社會群體的兩種性質。林聰舜則就統治制序與禮制革新的角度,闡述西漢郡國廟和政治形勢的關聯,並據此深入郡國廟興廢的原因。郭善兵的《中國古代帝王宗廟禮制研究》,歷述商周到隋唐的皇帝宗廟制度,西漢部份有注意到成帝、哀帝廟制變革與政治、學術的關係。

至若綜合討論西漢郊祀、宗廟的論著,可以金子修一、張寅成、王柏中為代表。金子修一自1970 年代開始,便致力於中國皇帝制度的研究,尤其是郊祀、宗廟等祭祀禮制,欲由此探究「皇帝」在帝國政治中的性質與地位,相關論文最後匯編成《古代中国と皇帝祭祀》一書。然其討論的時代,雖可上溯到西漢時期,但由於其專攻是在唐代禮制,在漢代部份僅有概略陳述,並無太多發揮。張寅成則作《西漢的宗廟與郊祀》,對於西漢郊廟制度的性質及變遷過程,有詳盡的剖析、敘述。不過禮制中有關秦制、方士、儒生的理論立場,以及彼此間論禮勢力的消長原因及經過,未能在制度史的研究基礎上,有更深一層的申論。王柏中對於兩漢郊祀、宗廟、社稷,以及各種祭祀禮儀等方面,有詳盡且全面的研究,可惜未能深入到儀式所反映的思想內涵,亦無涉及禮制變遷所蘊藏的學術史意義。

總結來說,目前學界對於西漢郊廟禮制的研究,在個別議題上,例如凌純聲、黑目杏子有關甘泉泰畤、泰山明堂的形制討論;高明士、鷲尾祐子、貝克定、林聰舜等對於宗廟在帝國制度的功用、其中所反映的祖宗意涵和信仰觀念,以及郡國廟的興廢緣由等,均獲得很高的成就,具有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但限於論文主題或篇幅,尚未對西漢郊廟禮制作出全面性考察,不能為制度改革的過程,梳理出整體的變遷脈絡。另外,在楊天宇、小島毅、岩野忠昭、甘懷真、郭善兵等學者的論文中,已或多或少注意到西漢郊廟禮制與儒學之間的關係,值得循其思路作進一步的探索。以藤川正數為首的宗廟研究,更是深入到廟制辯論和經學思想的聯繫,惟逕以今、古文學劃分「尊尊」、「親親」兩種主張,似乎又稍嫌簡略,未能曲盡其實。綜上所論,就制度史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可根據《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漢書‧韋玄成傳》所記的西漢制度沿革,探討郊廟禮制的思想根源、象徵意義以及成立緣由。另方面,可實際以禮制變遷為基礎,進一步討論其背後可能蘊藏的學術轉折及經過,尤其是西漢後期受到儒學主導的郊廟禮制,究竟在什麼樣的條件與原因之下,能夠取代西漢前期以秦制、方術為主的祭祀內容。由於關涉到西漢儒學的課題,以下再進一步回顧西漢儒學的研究概況,以便思索如何在郊廟的議題上,有效綰合制度與學術兩個領域。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近人研究成果述評
壹、研究動機
貳、近人研究成果述評
一、制度史方面
二、學術史方面
第二節 研究方法:學術史楔的研究進路
壹、史楔的功能與目的
貳、史楔的步驟和方法
一、郊廟制度的沿革
二、方術思想的發展
三、話語形態的構成
四、禮學內涵的論辯
第二章 西漢郊祀禮制沿革
第一節 西漢初期的郊祀禮制
壹、 雍畤與戎俗
貳、封禪與八神
第二節 武帝時期的郊祀禮制
壹、汾陰后土的地理觀
貳、甘泉泰畤的天地觀
參、泰山封禪的神僊觀
第三節 西漢後期的郊祀禮制
壹、宣帝以後的郊祀沿革
貳、西漢儒臣的郊祀理論
結 語
第三章 西漢宗廟禮制變遷
第一節 西漢前期的宗廟禮制
壹、西漢宗廟的建制
一、高帝廟
二、惠帝廟
三、文帝廟
四、景帝廟
五、武帝廟
六、昭帝以後宗廟
七、皇廟
貳、宣帝以前的宗廟禮制
一、陵旁立廟
二、生前作廟
三、郡國設廟
第二節 西漢後期的宗廟禮制
壹、元帝以後的宗廟改革
貳、郡國廟制的廢止歷程
第三節 儒生廟議的論辯核心
壹、祖宗廟的內涵與存毀
貳、親考廟的爭論與立廢
結 語
第四章 方士理論的融攝與運用
壹、思想史的提問
貳、「終始論」考辨
第一節 「主運說」的結構與內涵
第二節 「終始說」的創造與發展
第三節 「堯後」、「火德」與王朝正統
壹、漢為火德
貳、漢家堯後
結 語
第五章 儒學話語的構成與形態
第一節 悠謬迂誕的方士話語
壹、儒生、鄒子之徒、海上方士
貳、海上方士的話語形態
一、敢為大言、驗方立信
二、虛實錯摻、以今傅古
第二節 從鄒衍過渡到董仲舒
壹、鄒子之徒的中介色彩
貳、由終始論到災異說
第三節 崇古尊經的儒生話語
壹、訴諸經典
貳、徵於實驗
參、施於可行
結 語
第六章 古代禮制的重建與詮釋
第一節 漢初禮儀與禮學授受
壹、高堂生與《禮經》的編纂
貳、后倉及其禮學內容
第二節 郊廟改制與戴氏禮學
壹、韋玄成的宗廟禮議
貳、匡衡等人的郊祀禮議
第三節 禮學話語的循環特徵
壹、禮制的協商
貳、義理的誤解
參、派系的爭論
結 語
第七章 結 論
第一節 回顧與統整
壹、制度史的回顧
貳、思想史的回顧
參、經學史的回顧
肆、各層次的統整
第二節 循環與典範
徵引文獻

書摘/試閱

二、學術史方面
近代學者對於西漢儒學的解讀,大抵有「經學」、「史學」、「思想」三種面向的討論,分別申述於下:

(一)經學的面向
漢代儒術獨尊、經學興盛,成為中國文化的骨幹,是以經學家對於兩漢儒學往往推崇備至。劉師培《經學教科書》是近代中國經學史的開山之作,原是作為教材所編撰,以提綱挈領的方式,概述中國經學史的源流。書中指出歷代治經學咸隨世俗之好尚為轉移,故「西漢侈言災異,則說經者亦著災異之書。東漢崇尚讖緯,則說經者亦雜災異之說。」皮錫瑞的《經學歷史》則分別以「昌明」、「極盛」稱讚西漢武、宣時期及元、成至後漢的經學活動,正足以代表經學家的立場。然而,清代重啟西漢末年以降的今、古文學之爭,使得早期經學家評述漢代學術,不免帶有門戶之見,在此風氣下,皮氏亦未能超脫自身的派別,將經學分歧的發生原因、變遷過程等,作出公允恰當的記述。異於皮錫瑞的偏頗,馬宗霍的《中國經學史》持論便相對平實,並旁及齊學魯學、師法家法等現象,可視作經學入門讀物。另外,日本學者本田成之亦著《中國經學史》,書中立論反映日本漢學的獨到見解,但在兩漢經學的論證思辨上,略顯混亂夾雜。至於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則詳盡梳理中國經學史的初期發展,尤其是「西漢經學的傳承」部份,是了解西漢各經授受的重要參考。

晚近的經學史著作,在前賢基礎上開始注重學術思想淵源、演變的歷程,譬如李威熊有《中國經學發展史論》,欲從發展的角度,作一番「史」的探討,藉以掌握歷代經學變遷的大要,可惜在西漢部份僅有「經書的復原」、「經學博士的設立」、「經書的獨尊」三節的篇幅。大陸方面,先後有吳雁南、姜廣輝主編的經學史著作,內容相當豐富,研究亦較深入,但前者論西漢今文經學,以董仲舒的公羊學為主,對於《詩》、《書》、《易》、《穀梁》等著墨不多;後者則分章以某人或某書為準,缺乏縱向源流及橫向關聯的探討。

斷代專著方面,夏長樸的《兩漢儒學研究》,由兩漢儒學發展以及經學與政事關係兩條線索,作簡明扼要的探究,惟郊祀、宗廟部份申述不多,筆者所論範圍,恰可起補充的作用。大陸部份,章權才《兩漢經學史》以封建地主的統治思想,定調漢代經學的本質,帶有階級鬥爭的色彩。湯志鈞主筆的《西漢經學與政治》,分別挑選「獨尊儒術」、「五經博士」、「宗廟禮議」等重要事件,說明經學對於政治的影響,論證十分精當。王葆玹的《西漢經學源流》及《今古文經學新論》,在甄別當時經學門派、討論學術變遷等經學課題上,探賾索隱,頗多創獲,其言大體可從。

總而言之,經學家對於漢代儒學大都抱持肯定態度,近期學者亦逐漸擺脫清代今、古文學的門戶之見,以客觀、公允的角度探討各派的變遷、異同、利弊。並且越說越密,後出轉精,對於學術與制度的關聯,以及諸經儒生之間的互動等,作出詳實、清晰的梳理。可惜的是,經學家大致將漢代儒學視為實然對象,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上的貢獻雖大,卻未能發掘漢代儒學的積極面,例如吸收陰陽五行的背景與意義,今、古文學分派的緣由及價值等。於是漢代儒學不免落入「傳經之學」的窠臼當中,削弱了其應有的學術地位。

(二)史學的面向
近代對於兩漢儒學用力最深的史學家,莫過於顧頡剛。就顧氏的研究進路看,因為漢代學者是第一批整理中國歷史資料的人,後世凡研究中國上古史和先秦諸子的學者必須要根據漢人的基礎,所以漢代學術享有極崇高的權威地位。然而,經過清代漢學深刻的研究結果,發現漢代今文學者宣稱的「微言大義」未必是孔子真意,古文學者又偽造《左傳》、《周禮》等古文經典,加上兩者都受到陰陽五行、讖緯之說的影響。因此,顧氏以為所謂權威的漢代學術,大部份建立在宗教迷信上,自認指出當時儒學的黑暗內幕。

在此前提下,顧氏提出「層累造成的古史說」,並作〈五德終始說下的歷史和政治〉、〈三皇考〉等長篇論文,抽絲剝繭地分析秦漢時期眾說紛紜的帝王譜系,詳盡地揭示當時造作古史的歷史真象,在古代史的廓清方面獲得極高的成就。在此基礎上,進而追問:為什麼有今文家?為什麼有古文家?他們出現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條件是什麼?最終歸結出儒生和方士的結合是造成兩漢經學的主因。

相對於顧頡剛大刀闊斧地破壞、揭露漢代儒學的黑暗面,錢穆則在傳統立場上為漢儒作辯護,特別是關於指責古文學家偽作經典的部份,這部份的論著主要可見《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中所收的四篇論文。不過,由於兩位大師往返論辯的文章中,都能秉持理性實證的態度,因此雙方非但沒有重蹈今、古文學之爭的覆轍,反而在許多細節上有互相補充的功效。

站在史學家的責任與歷史研究追求真相的立場而言,顧氏漢代儒學的研究上無疑作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尤其是揭發、挖掘其中錯誤、矛盾、妄誕、荒謬的思想成份,引領日後學者能夠承認漢儒論學的限制。然而,以學術史的觀點來看,在認清漢儒的造作,以及古史乃是層累地造成的事實後,應當繼續深入探討的是:漢儒融攝方術過程反映出怎樣思想史意義?儒生、方士為何最終走向分歧?又在何種條件下儒生和方士能辨清彼此的分際?漢代經學的產生對後世學術造成如何影響?除了時序上最接近上古外,漢學如何取得權威地位,成為中國學術的典範?事實上,在顧氏的研究計畫中,並非沒有涉及上述問題,在《古史辨‧自序》中,便以「戰國秦漢人講古籍講錯了的地方及在此錯解下所造成的史事」,當作其研究漢學的最後步驟。只是由於當時廓清古史、辨析漢學的工作剛剛起步,顧氏不免感慨:「就是這破壞一方面,可做的工作也太多了,竭盡我個人的力量做上一世,也怕未必做得完。」因此,不當苛責顧氏只破壞不建設的研究取向,反而應在其破壞的基礎上,重新衡定漢代儒學的價值,以完成顧氏未竟之業。

(三)思想的面向
異於經學家將焦點集中在五經師承授受,漢代思想的學者則旁及漢代道家、法家、史家等面向,成為漢代諸子學的研究。正因如此,對於兩漢哲學思想的討論,往往以個別人物、典籍交錯的形式,按照時間順序敘述,於未盡之處,再補充特殊的學術思潮。優點是對於個別的哲學體系能有深入解析、評介,但較難掌握整體學術發展的脈絡,且儒學僅為諸子之一,又常以其受到陰陽、道法等思想影響的角度討論,不能突顯漢儒的學術價值。此類著作在臺灣有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周紹賢《兩漢哲學》、黃錦鋐《秦漢思想研究》、龔鵬程《漢代思潮》、趙雅博《漢代思想批判史》、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等。

周、曾二氏原是為了授課所編的教科書,適合當作入門讀物。龔氏則撿擇幾樣議題,如儒家星象與曆數政治、太平道與遊民社會等,碰觸較多元的面向,可視作對一般兩漢哲學史的補充。徐氏所著共三卷,篇幅最大,用力最深,為同類專著的佳作,書中以「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為首卷,詳盡剖析專制政治對於漢代學術的所造成的陰影,以及儒者為箝制君權無限擴張所作的種種努力,說明了漢代政治與學術的互動關係。

大陸方面,有金春峰《漢代思想史》、祝瑞開《兩漢思想史》、王鐵《漢代學術史》、周桂鈿《秦漢思想史》等。這些著作除了有前述的優缺點外,又常以唯心、唯物,神學、非神論等簡單分類加以評述。事實上,如此作法原無可厚非,問題在於,學者作出分類的判斷後,又常據其所斷回頭指責漢儒的矛盾。例如金春峰分析董仲舒的「天」有「神靈之天」、「道德之天」、「自然之天」三種意義,再以此批評董仲舒沒有將三者統整成一個體系,而存有內在的混亂。然而,在詮釋過程中,若遭遇到研究對象的矛盾之處,似乎應當反過來調整詮釋者的理解觀點,或可以對象正在發展理論的角度,梳理其學說的前後變化,而非逕據所分以貶斥其說。

前舉學者儘管各有主見,褒貶亦未必一致,但畢竟還是對漢代儒學的研究作出貢獻。除此以外,以牟宗三、勞思光為代表的學者,站在宋明心性體系的立場上,對漢儒表現出否定的態度。就牟氏而言,未有專門哲學或思想史的著作,其《才性與玄理》、《佛性與般若》、《心體與性體》等,可視作一系列斷代思想史,而《中國哲學十九講》為其課堂講稿,內容通論中國各期哲學概要,較有哲學史的意味。不過,眾多著作中,唯獨忽略漢代思想:在《才性與玄理》涉及漢代者,僅有王充一人,且是為了引起魏晉玄學人物才性的討論。《心體與性體》中以為漢儒「對于孔子之生命以及其所立之教之本質未能有所確定」,前文所謂「傳經之儒」,即為牟氏的評判。《中國哲學十九講》則言「先秦之後是兩漢。但兩漢經學之中較少哲學問題,因此我們略過不提。」由此可知,牟氏對於漢儒即便沒有嚴厲的抨擊,但多少也帶有輕蔑的意味。至於勞思光,則認為兩漢四百餘年,非但沒有大哲學家出現,此一階段更是學統大亂,偽說疊出,「思想及學術均陷入極端失常之狀態中」,而以「沒落」、「衰亂」等強烈措辭極力貶責漢代哲學。

綜合說來,牟、勞二氏的哲學史,特別是儒家部份的研究,都建立一種角度上,即「以起源為判準」。這樣的角度源遠流長,自先秦時期「儒分為八」,到漢、魏時期的今、古文學之辨,鄭學、王學之爭,乃至於清代漢學、宋學的分歧,其爭辯的焦點與評判的依據,即:誰才是「真儒」?換句話說,誰才合乎先秦儒學的真諦?承其餘緒,牟宗三雖未明確提及其撰作立場,由前文所舉的段落,以及其著作趨向來看,頗有相同的預設。勞思光則直接提出「基源問題研究法」,以先秦儒家的心性論作為「設準」,用來約束整個中國儒學思想的發展主軸。這種縱貫、宏觀的哲學史觀,事實上隱涵了以下立場:學者對於先秦思想原鄉式的回歸,整個中國哲學史、思想史便在此大前提下加以演繹推論。進而形成儒學思想史解釋上的兩種特徵:一、「排斥性」,不曾在先秦儒學出現過的內容,即非正統; 二、「目的性」,整個儒學的發展是以恢復先秦儒學為目標。在此「以起源為判準」的角度下,由於兩漢儒學夾雜大量的陰陽、五行學說,故被判定為「沒落」;因為兩漢學術發展出災異、讖緯,所以是「衰亂」。漢代儒學的積極意義,亦因此遭到誤解、埋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2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