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醫學專家的老年慢療八階段:用三十年照顧老大人的經驗告訴你,如何以個人化的照護與支持,陪伴父母長者的晚年旅程。
商品資訊
系列名:眾生
ISBN13:9789869799829
替代書名:My Mother, Your Mother: Embracing "Slow Medicine," the Compassionate Approach to Caring for Your Aging Loved Ones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作者:丹尼斯‧麥卡洛
譯者:林資香
出版日:2019/08/17
裝訂/頁數:平裝/376頁
規格:22cm*16.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適性閱讀分級:628【十年級】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慢療」是老年照護的新選擇!
慢療,是一項承諾,以一種我們希望自己也能被這樣照料的方式,去理解、支持、療癒、照顧我們所愛之人。
內容簡介▎
作者丹尼斯‧麥卡洛醫學博士(Dennis McCullough, M.D.)即以「慢療」為核心精神,在書中提出了在生命晚年旅程中八個獨特而明確的「站點」(包括:穩定、妥協、危機、康復、衰退、死亡的序幕、死亡、悲痛/遺贈),帶領我們去體會老年人及家人們在每一站不同的生命情感;同時也預先告訴我們,在陪伴老年家人走向人生終點的旅程中,可能會遭遇的特別問題與新的機會,以及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一起努力的。
麥卡洛博士是老年醫學專家,同時也是一位兒子,在書中他不僅分享了自己陪伴母親「慢療」晚年生活的心路歷程,也提出了在醫護專業方面的悉心提醒。無論是情感上的支持與依循(以「人」的立場),或者現實面的考量與建議(就「醫」的角度),本書都將提供最全面、最同理、最細膩、也最實際的幫助。
書裡說的不只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也是你我未來人生的選擇!透過本書,我們能幫助老年父母更為妥善、更安心、也更人性地度過他們的晚年時光,也為自己的下一個人生旅程拉開序幕──不是等到老了那刻才著手,而是從現在起,擁有一個更早的老年教育,開啟我們未來的無限可能。
感動推薦▎
──丘引/老年學專家
「慢療不是萬靈丹,卻是一種選擇。生命有其侷限,老人的限制更多,『慢療』無疑是家有長者的人可以考慮的方向,給自己一個更安心或心安的未來。」
──鄭栗兒/心靈女作家
「對於老年來講,最完美的療癒結果並非毫無意義地延長壽命,而是能夠在家人耐心陪伴下,細細回顧一生的風景,明白此生存在的意義,理解生命所教導的智慧。」
──丹尼爾‧費德曼(Daniel D. Federman, M.D.)/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
「本書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富於同情、可信賴、善解人意且適如其分的幫助。」
──《聖彼得堡時報》(St. Petersburg Times)
「書中的同情慈悲以及詳盡細節,令人深感寬慰。」
慢療,是一項承諾,以一種我們希望自己也能被這樣照料的方式,去理解、支持、療癒、照顧我們所愛之人。
內容簡介▎
作者丹尼斯‧麥卡洛醫學博士(Dennis McCullough, M.D.)即以「慢療」為核心精神,在書中提出了在生命晚年旅程中八個獨特而明確的「站點」(包括:穩定、妥協、危機、康復、衰退、死亡的序幕、死亡、悲痛/遺贈),帶領我們去體會老年人及家人們在每一站不同的生命情感;同時也預先告訴我們,在陪伴老年家人走向人生終點的旅程中,可能會遭遇的特別問題與新的機會,以及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一起努力的。
麥卡洛博士是老年醫學專家,同時也是一位兒子,在書中他不僅分享了自己陪伴母親「慢療」晚年生活的心路歷程,也提出了在醫護專業方面的悉心提醒。無論是情感上的支持與依循(以「人」的立場),或者現實面的考量與建議(就「醫」的角度),本書都將提供最全面、最同理、最細膩、也最實際的幫助。
書裡說的不只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也是你我未來人生的選擇!透過本書,我們能幫助老年父母更為妥善、更安心、也更人性地度過他們的晚年時光,也為自己的下一個人生旅程拉開序幕──不是等到老了那刻才著手,而是從現在起,擁有一個更早的老年教育,開啟我們未來的無限可能。
感動推薦▎
──丘引/老年學專家
「慢療不是萬靈丹,卻是一種選擇。生命有其侷限,老人的限制更多,『慢療』無疑是家有長者的人可以考慮的方向,給自己一個更安心或心安的未來。」
──鄭栗兒/心靈女作家
「對於老年來講,最完美的療癒結果並非毫無意義地延長壽命,而是能夠在家人耐心陪伴下,細細回顧一生的風景,明白此生存在的意義,理解生命所教導的智慧。」
──丹尼爾‧費德曼(Daniel D. Federman, M.D.)/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
「本書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富於同情、可信賴、善解人意且適如其分的幫助。」
──《聖彼得堡時報》(St. Petersburg Times)
「書中的同情慈悲以及詳盡細節,令人深感寬慰。」
作者簡介
丹尼斯‧麥卡洛醫學博士Dennis McCullough, M.D.
三十年來始終是「第一線」的家庭醫師與老年醫學專家,畢業於哈佛學院與哈佛醫學院,並於達特茅斯醫學院(Dartmouth Medical School)的社區與家庭醫學系擔任教職員,亦為美國老年病學會(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家庭醫學教師協會(Society of Teachers of Family Medicine)以及美國醫學指導協會(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的成員,除本書外,還與凱倫‧格希曼(Karen Gershman)合著《老年醫學的黑皮小書》(The Little Black Book of Geriatrics)一書。他與詩人妻子潘蜜拉‧哈里森(Pamela Harrison)定居於佛蒙特州的諾威治。
譯者簡介
林資香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廣告碩士。曾任職於廣告公司與航空公司,目前為文字工作者,專職翻譯、編輯與寫作,譯有《西藏禪修書》、《西藏心瑜伽2》、《與靈共存》、《希望之翼》、《什麼樣的業力輪迴,造就現在的你》、《我嫁到不丹的幸福生活》、《昆達里尼瑜珈》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慢療,讓老年父母更自在 /丘引(老年學專家,著有《四捨五入:讓50歲後的歲月更健康美好!》、《後青春:優雅的老》、《與快樂共老:15個後青春提案》等二十三本書。)
在慢食、慢活和慢城的風潮席捲全球後,慢療也如雨後春筍的在醫療體系冒出來。本書作者丹尼斯‧麥卡洛醫生(Dennis McCullough, M.D.)更針對老年醫學的領域進行慢療,讓身心老化的年長者得以擁有更人性化的醫療,在人生最後一段旅程更加舒適自在,以劃下完美的人生句點。
在二十一世紀的工業化時代,一切都是快、快、快,就像Google 一樣,在幾秒鐘之間,就能提供非常多的訊息,但瞬間要分辨其真偽,就算底子厚,也不易。也由於快慣了,人們要慢下來,要回歸到農業化時代的一切都慢慢來,都綠化、有機,都可資源回收,都很人情味,似乎是往事只能回味,很不可能了,得顛覆想像才行。但很多證明顯示,不論是慢食、慢活、慢城或慢療,都讓人活得更健康自在。
慢療的重點在於過程,就像慢食和慢活一樣,是在地的、個別的與關係的,說穿了,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一切都急不來,就像燉鍋煮東西,也像交朋友一樣,都需要時間。書中提到,「『慢療』可減少三成急診案例:那是醫療不足所引起的。」、「不被過度熱心的外科醫生或媒體廣告的快速療法所左右而動搖了你的決心。」即是麥卡洛醫生為什麼要以慢療方式用在老年醫療上的緣故。
麥卡洛醫生在義大利村莊的廣場上看到當地的老者和人家閒聊,也有人會幫老者買東西;就像台灣早期村莊的廟埕和雜貨店,是村莊人們聚集聊天的地方,也是老者們如今相聚打發時間之處──這些都是作者麥卡洛醫生心目中慢療的方式。麥卡洛醫生說著,住在加勒比海地區的人在媽媽老了後,把媽媽送到她的一個女兒家,讓媽媽睡在鋪在地板上的床墊,以降低睡在床上跌倒的機率──這是麥卡洛醫生另一個慢療的智慧源頭。「許多醫生並不甚了解社交模式強大的力量與可貴的價值,然而,這個模式正是一個家庭實行『慢療』的基石。」這是麥卡洛醫生自己從義大利和加勒比海的實際經驗中得來的慢療智慧,也正是我們所能參與的老年父母慢療的基礎,亦即回歸到人和社交的價值上。因此,麥卡洛醫生說,「慢療的第一個階段往往並非利用藥物或醫療程序,而是動員所有的照護者,包括家人、朋友、鄰居、當地與非專業的照護提供者;熟悉的面孔可以幫助老年人保持他們個人的身分認同感。」
我建議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採取以「慢讀」的方式進行讀書,原因如下:
一、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若以快讀或速讀的方式,將消化不良。
二、這本書的讀者群設定在其父母已進入老年、甚至是老老年的中年人士或輕老族上,由於此讀者群的身心靈尚未老化到那種程度,很難體悟老年父母的需求或實際所需。因此,「慢讀」對你了解老年父母或將本書的一些過程、方法應用到自己父母身上裨益良多。
三、慢療的其中一個關鍵是「承諾」。如作者所言,「我們承諾會以更加慎重的過程來做出醫療的決定,不被過度熱心的外科醫生或媒體廣告的快速療法所左右而動搖了你的決心;考慮到老年人已然磨損不堪的健康網絡,展開考慮欠周的檢驗、藥物、或是醫療程序,都可能比完全不採取任何行動所產生的威脅更大。」要做出這樣的承諾,雖然需要很大的勇氣去面對醫療權威,卻能保護老年父母不被過度醫療所傷害。
四、如果您本身就是在年長者行列的讀者,您更需要慢讀本書,因為攸關到您自己的健康和舒適度,以及人性或人權(甚至是人道權益),您當然希望自己是被以「人」的方式和態度處理,而非醫療專業的固有思維訓練。您要的無非就是「按照自己意願行事的權利:治療的選擇取決於你。」也就是秉持「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而非任「醫」或任「商」宰割。
五、透過本書對父母的了解及付諸行動時,也為你自己的下一個人生旅程拉開了序幕,擁有一個更早的老年教育,對你的老年該如何進行,你的內心將有一個底。
六、慢讀本書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讀,不只是讀 ;讀,還得思考;讀,甚至得付諸行動──結合了閱讀、思考與行動,過程中不斷的和自己討論甚至是辯論,透過慢讀所能獲得的,會是過去讀書時未曾得到的收穫。
七、慢讀本書,並且和老年父母的團隊,包括你的兄弟姐妹、父母的外籍看護、醫生護士……等商榷討論,再問問父母,他們的決定。
老,不是病,是人生的過程之一。但在中文世界裡,「老病」常常被連在一起,甚至被劃等號,只因為老了,一些疾病就在那時候到來,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某日我和我的一個一百零一歲的美國朋友瑞士客 (Cappy Risks)聊天,他除了行走時有一根拐杖同行,其他的都非常的常人,和你我一樣,不顯老態。「我愛吃什麼就吃什麼。我每天閱讀,我的家裡有個很大的圖書館。我服用的藥物只有保護心臟的藥,以及一種維他命。我的房間在二樓,所以,我每天上下樓梯走很多次。還有,我有一隻狗,是我的最佳夥伴。」也許,你會認為瑞士客是幸運的老人,但你該了解的是,瑞士客和我聊天時,全程都是站著,而非坐著,這也印證了本書所說的,「久坐不動使我們變慢,不是衰老使我們變慢。」瑞士客是退休的醫生,他自己本身就沒有許多老年人每天服用很多藥物的慣性,那是因為每個專科的醫生都給藥,卻沒有一個醫生負責檢視所有的藥物是否重複或者相衝突,「在美國,一個老年人拿到的藥有十四到二十六種,但若檢視後,其實只需要四、五種藥物。」由此可見,老年人過度使用藥物本身,常常就是危機之一。
書中將老年分成八站,有如搭火車一樣,每一站有各自的風景與特色。慢慢的讀,細細的咀嚼,想想看,你的老年父母是否也如此?也許是文化的關係,或是保險體系不同,平均而言,台灣人住院的時間比美國還長很多,因為美國的醫療非常昂貴,美國的保險公司不會讓客戶住在醫院很久,而且美國有許多復健中心,讓出院的人立即轉往復健中心,並且住在那兒一段時間做復健的工作,療癒的成效往往比住在醫院還高,因為復健中心更具人性、也更舒適。我的一個九十五歲朋友瑞內因摔倒住院手術兩天就出院,接著在復健中心住了三星期,每天復健,就痊癒了,之後還是一如往常,健步如飛。我去復健中心探視瑞內的經驗,讓我看到美國復健中心的積極作用,是花錢比醫院少、效果比醫院好,又更人性的一種過程。
慢療不是萬靈丹,卻是一種選擇。生命有其侷限,老人的限制更多,「慢療」無疑是家有長者的人可以考慮的方向,給自己一個更安心或心安的未來。而《慢療老後時光》則提供了不同面向的思考,以及作者麥卡洛醫生不只是站在醫生的立場與分享他從醫的經驗而已,每一站並且都有他的老年媽媽作引子,在親情的牽引下,麥卡洛醫生得拋棄醫生的角度,重新從「人」的角度出發,陪著自己的老年媽媽走過每一步,直到終點。書裡說的不只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也是你我未來人生的選擇,不是等到老了那刻才著手,而是從現在起,幫助老年父母度過他們的晚年時光,也開啟我們未來的無限可能。
老後的陪伴藝術/鄭栗兒(文學作家&靈氣導師)
隨著年輕人的離開,位於基隆後火車站的罾仔寮山已逐漸凋零了,只剩下許多的老人待在舊厝中等待此生終點的一刻,我母親也是。周圍的鄰居老阿姨們一個個都離開了,房子也賣掉了,只剩我母親這最後一盞燈照亮這條山巷的起點。
我母親今年九十,她的丈夫、連同她的兄弟姊妹們,都在這十幾年內一一告別,甚至連看護她十五年的越南外勞也在今年初約滿和她說再見了,現在她的生活起居由我們五個兄弟姊妹們輪流打理,我們每人一個月要排出六天時間照料母親。
說來,是我母親的幸運,她生了五個孩子,都很健康,經濟狀況也都可以;而我們的孩子們也獨立了,所以現在有時間可以照顧她。加上我母親已厭煩被外勞綁手綁腳,且始終有一層隔閡的感覺,她覺得目前這樣輪班很好,但我們知道,終於有一天,她還是會來到一個臨界點。當然,我們隨時都在準備,從我父親帕金森氏症到往生,我們已經有十多年的老後陪伴經驗。
話說回來,也是我們的幸運,我們有五個兄弟姊妹,而且感情都不錯,可以理解溝通,也能夠彼此包容,建立一個支持系統。在我們周圍有太多獨身子女照顧老父母的案例,也有因家人之間無法分擔聘僱外勞費用,只好接老人家一起同住,而造成彼此間的衝突和生活品質的降低。
儘管現代的老年人慢慢已擺脫過去三代同堂的觀念,設法讓自己不依賴孩子而獨立生活,但除非車禍意外或重大疾病,否則我們每一個人都將面臨老後的到來,而我們絕不可能像我母親這麼幸運,有五個孩子可以輪班照顧,還能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因為生育率逐年下降,我們平均最多只有一兩個孩子,有的連孩子都不生,連婚也不結,二十年後,我們即將迎接什麼樣的老年歲月?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的政府準備好了嗎?
目前台灣老年人口(六十五歲以上)已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四以上,在亞洲僅次日本、南韓,而且將在二0二六年超過四成,成為超高齡社會,我們不能再輕忽人口老化以及老年照顧等社會問題。
此書為我們帶來很好的省思與啟發,如果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賽,老後則是一場艱難地慢慢走向死亡的障礙賽,各人遇見的考驗與難題不一,但若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慢療照護系統,一個看似無用,對社會、家庭不再有貢獻的老年人,還是能擁有理想的「老有所終」的對待。
書中談的是如何看護年老的父母與長輩,並訴求以理解、支持、療癒、照顧等「慢療」方式,積極改善老年的生活品質,而非用緊急的醫療去干預或延長原該結束的生命。在某方面而言,也提供我們未來可以選擇的老後人生。
「慢療」的概念源於義大利「慢」的觀念,義大利經典名言:La dolce far niente,在中文意思即是:無所事事的甜美。誠如《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所言:「無所事事是眾所抱持的一個義大利夢想,你愈是閒暇舒適地無所事事,你的生活成就愈高,而且不需要有錢才能體驗。」
「無所事事」帶領著義大利的慢食、慢城、慢活風潮,本書作者丹尼斯‧麥卡洛(Dennis McCullough)也將之延伸為「慢療」陪伴晚年旅程的主軸,因為老年人已無法迅速行動、思考,身體及感官的退化及康復,需要更長久而緩慢的療癒時間。
堪稱老年醫學權威的丹尼斯,從他陪伴母親晚年過程,以及三十多年臨床經驗的累積,以他獨特的觀點,寫成這部深具「慢療」風的晚年之書,他也特別提出老年人生的八個站點:穩定、妥協、危機、康復、衰退、死亡的序幕、死亡、悲痛/遺物,每一站點他都給予案例及見解,做為我們了解年邁父母的情況,同時讓我們能協調出最合適的看護方式,並從容以對。
如何建立「關懷圈」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支持系統,書中提到醫生、護士、其他醫療專業人員,以及老年病患、家人、親密朋友、鄰居等都是關懷圈的一分子,這些群體間的平衡、互相尊重及支持,正是慢療的核心。同時彼此間的正向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正向溝通不僅有助於協助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負面情緒的轉換,也讓各人都能提升內在的愛與信心,彼此肯定是在完成一項有意義的使命,而非只是無奈且滿腹牢騷地送行最後一哩路而已。
作者更提出長者照顧的差異性,這是非常可貴的一個論點。每一個初生的孩子像是張白紙,你對他都願意付出愛心去照顧,讓他發展成自己的樣貌;而每位老人卻是寫滿各種生命故事的稿紙,他們花了一輩子養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往往許多看顧者會忽略老人們的靈魂差異,一律視之為吃喝拉撒的退化老人而已。即使是他們正處於包尿布或者插管等醜陋不堪的晚年處境,我們都不能忘記這位長者的智慧與閱歷,作者提到:「為一個退休女服務生所量身訂製的長期個人化照護,截然不同於一位退休學院院長所適合的照護。」在此沒有階級之分,重點在於「量身打造」,因為「兩者都不僅僅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而已」。
尊重與同理心,是我多年來傳授心靈及靈氣能量療癒的首要秘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身體、心靈和靈魂,療癒有其需要的時間,有時我們播下一個療癒的種子,可能這一世都還看不到預期的開花結果,我們只能學習放下的藝術,讓療癒自己去發生。我們不預期療癒的結果,但願意持續給予愛和祝福,對於老年來講,最完美的療癒結果並非毫無意義地延長壽命,身體卻是插滿各種的管子,全身器官和皮膚逐漸潰爛,也無法進食;而是能夠在家人耐心陪伴下,細細回顧一生的風景,明白此生存在的意義,理解生命所教導的智慧──「平靜地死亡」本身即是一份來自無限的愛與祝福。
優雅地老去、死去,不僅是你我的權利,也是一份認知。期待您翻閱本書時,能夠更深入「慢療」領域,也能支持、提倡「慢療」的建立。有一天當我們關閉生命迴圈時,我們並不是孤獨等死,而是能繼續享受人間的關愛,發光發熱。
在慢食、慢活和慢城的風潮席捲全球後,慢療也如雨後春筍的在醫療體系冒出來。本書作者丹尼斯‧麥卡洛醫生(Dennis McCullough, M.D.)更針對老年醫學的領域進行慢療,讓身心老化的年長者得以擁有更人性化的醫療,在人生最後一段旅程更加舒適自在,以劃下完美的人生句點。
在二十一世紀的工業化時代,一切都是快、快、快,就像Google 一樣,在幾秒鐘之間,就能提供非常多的訊息,但瞬間要分辨其真偽,就算底子厚,也不易。也由於快慣了,人們要慢下來,要回歸到農業化時代的一切都慢慢來,都綠化、有機,都可資源回收,都很人情味,似乎是往事只能回味,很不可能了,得顛覆想像才行。但很多證明顯示,不論是慢食、慢活、慢城或慢療,都讓人活得更健康自在。
慢療的重點在於過程,就像慢食和慢活一樣,是在地的、個別的與關係的,說穿了,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一切都急不來,就像燉鍋煮東西,也像交朋友一樣,都需要時間。書中提到,「『慢療』可減少三成急診案例:那是醫療不足所引起的。」、「不被過度熱心的外科醫生或媒體廣告的快速療法所左右而動搖了你的決心。」即是麥卡洛醫生為什麼要以慢療方式用在老年醫療上的緣故。
麥卡洛醫生在義大利村莊的廣場上看到當地的老者和人家閒聊,也有人會幫老者買東西;就像台灣早期村莊的廟埕和雜貨店,是村莊人們聚集聊天的地方,也是老者們如今相聚打發時間之處──這些都是作者麥卡洛醫生心目中慢療的方式。麥卡洛醫生說著,住在加勒比海地區的人在媽媽老了後,把媽媽送到她的一個女兒家,讓媽媽睡在鋪在地板上的床墊,以降低睡在床上跌倒的機率──這是麥卡洛醫生另一個慢療的智慧源頭。「許多醫生並不甚了解社交模式強大的力量與可貴的價值,然而,這個模式正是一個家庭實行『慢療』的基石。」這是麥卡洛醫生自己從義大利和加勒比海的實際經驗中得來的慢療智慧,也正是我們所能參與的老年父母慢療的基礎,亦即回歸到人和社交的價值上。因此,麥卡洛醫生說,「慢療的第一個階段往往並非利用藥物或醫療程序,而是動員所有的照護者,包括家人、朋友、鄰居、當地與非專業的照護提供者;熟悉的面孔可以幫助老年人保持他們個人的身分認同感。」
我建議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採取以「慢讀」的方式進行讀書,原因如下:
一、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若以快讀或速讀的方式,將消化不良。
二、這本書的讀者群設定在其父母已進入老年、甚至是老老年的中年人士或輕老族上,由於此讀者群的身心靈尚未老化到那種程度,很難體悟老年父母的需求或實際所需。因此,「慢讀」對你了解老年父母或將本書的一些過程、方法應用到自己父母身上裨益良多。
三、慢療的其中一個關鍵是「承諾」。如作者所言,「我們承諾會以更加慎重的過程來做出醫療的決定,不被過度熱心的外科醫生或媒體廣告的快速療法所左右而動搖了你的決心;考慮到老年人已然磨損不堪的健康網絡,展開考慮欠周的檢驗、藥物、或是醫療程序,都可能比完全不採取任何行動所產生的威脅更大。」要做出這樣的承諾,雖然需要很大的勇氣去面對醫療權威,卻能保護老年父母不被過度醫療所傷害。
四、如果您本身就是在年長者行列的讀者,您更需要慢讀本書,因為攸關到您自己的健康和舒適度,以及人性或人權(甚至是人道權益),您當然希望自己是被以「人」的方式和態度處理,而非醫療專業的固有思維訓練。您要的無非就是「按照自己意願行事的權利:治療的選擇取決於你。」也就是秉持「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而非任「醫」或任「商」宰割。
五、透過本書對父母的了解及付諸行動時,也為你自己的下一個人生旅程拉開了序幕,擁有一個更早的老年教育,對你的老年該如何進行,你的內心將有一個底。
六、慢讀本書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讀,不只是讀 ;讀,還得思考;讀,甚至得付諸行動──結合了閱讀、思考與行動,過程中不斷的和自己討論甚至是辯論,透過慢讀所能獲得的,會是過去讀書時未曾得到的收穫。
七、慢讀本書,並且和老年父母的團隊,包括你的兄弟姐妹、父母的外籍看護、醫生護士……等商榷討論,再問問父母,他們的決定。
老,不是病,是人生的過程之一。但在中文世界裡,「老病」常常被連在一起,甚至被劃等號,只因為老了,一些疾病就在那時候到來,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某日我和我的一個一百零一歲的美國朋友瑞士客 (Cappy Risks)聊天,他除了行走時有一根拐杖同行,其他的都非常的常人,和你我一樣,不顯老態。「我愛吃什麼就吃什麼。我每天閱讀,我的家裡有個很大的圖書館。我服用的藥物只有保護心臟的藥,以及一種維他命。我的房間在二樓,所以,我每天上下樓梯走很多次。還有,我有一隻狗,是我的最佳夥伴。」也許,你會認為瑞士客是幸運的老人,但你該了解的是,瑞士客和我聊天時,全程都是站著,而非坐著,這也印證了本書所說的,「久坐不動使我們變慢,不是衰老使我們變慢。」瑞士客是退休的醫生,他自己本身就沒有許多老年人每天服用很多藥物的慣性,那是因為每個專科的醫生都給藥,卻沒有一個醫生負責檢視所有的藥物是否重複或者相衝突,「在美國,一個老年人拿到的藥有十四到二十六種,但若檢視後,其實只需要四、五種藥物。」由此可見,老年人過度使用藥物本身,常常就是危機之一。
書中將老年分成八站,有如搭火車一樣,每一站有各自的風景與特色。慢慢的讀,細細的咀嚼,想想看,你的老年父母是否也如此?也許是文化的關係,或是保險體系不同,平均而言,台灣人住院的時間比美國還長很多,因為美國的醫療非常昂貴,美國的保險公司不會讓客戶住在醫院很久,而且美國有許多復健中心,讓出院的人立即轉往復健中心,並且住在那兒一段時間做復健的工作,療癒的成效往往比住在醫院還高,因為復健中心更具人性、也更舒適。我的一個九十五歲朋友瑞內因摔倒住院手術兩天就出院,接著在復健中心住了三星期,每天復健,就痊癒了,之後還是一如往常,健步如飛。我去復健中心探視瑞內的經驗,讓我看到美國復健中心的積極作用,是花錢比醫院少、效果比醫院好,又更人性的一種過程。
慢療不是萬靈丹,卻是一種選擇。生命有其侷限,老人的限制更多,「慢療」無疑是家有長者的人可以考慮的方向,給自己一個更安心或心安的未來。而《慢療老後時光》則提供了不同面向的思考,以及作者麥卡洛醫生不只是站在醫生的立場與分享他從醫的經驗而已,每一站並且都有他的老年媽媽作引子,在親情的牽引下,麥卡洛醫生得拋棄醫生的角度,重新從「人」的角度出發,陪著自己的老年媽媽走過每一步,直到終點。書裡說的不只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也是你我未來人生的選擇,不是等到老了那刻才著手,而是從現在起,幫助老年父母度過他們的晚年時光,也開啟我們未來的無限可能。
老後的陪伴藝術/鄭栗兒(文學作家&靈氣導師)
隨著年輕人的離開,位於基隆後火車站的罾仔寮山已逐漸凋零了,只剩下許多的老人待在舊厝中等待此生終點的一刻,我母親也是。周圍的鄰居老阿姨們一個個都離開了,房子也賣掉了,只剩我母親這最後一盞燈照亮這條山巷的起點。
我母親今年九十,她的丈夫、連同她的兄弟姊妹們,都在這十幾年內一一告別,甚至連看護她十五年的越南外勞也在今年初約滿和她說再見了,現在她的生活起居由我們五個兄弟姊妹們輪流打理,我們每人一個月要排出六天時間照料母親。
說來,是我母親的幸運,她生了五個孩子,都很健康,經濟狀況也都可以;而我們的孩子們也獨立了,所以現在有時間可以照顧她。加上我母親已厭煩被外勞綁手綁腳,且始終有一層隔閡的感覺,她覺得目前這樣輪班很好,但我們知道,終於有一天,她還是會來到一個臨界點。當然,我們隨時都在準備,從我父親帕金森氏症到往生,我們已經有十多年的老後陪伴經驗。
話說回來,也是我們的幸運,我們有五個兄弟姊妹,而且感情都不錯,可以理解溝通,也能夠彼此包容,建立一個支持系統。在我們周圍有太多獨身子女照顧老父母的案例,也有因家人之間無法分擔聘僱外勞費用,只好接老人家一起同住,而造成彼此間的衝突和生活品質的降低。
儘管現代的老年人慢慢已擺脫過去三代同堂的觀念,設法讓自己不依賴孩子而獨立生活,但除非車禍意外或重大疾病,否則我們每一個人都將面臨老後的到來,而我們絕不可能像我母親這麼幸運,有五個孩子可以輪班照顧,還能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因為生育率逐年下降,我們平均最多只有一兩個孩子,有的連孩子都不生,連婚也不結,二十年後,我們即將迎接什麼樣的老年歲月?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的政府準備好了嗎?
目前台灣老年人口(六十五歲以上)已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四以上,在亞洲僅次日本、南韓,而且將在二0二六年超過四成,成為超高齡社會,我們不能再輕忽人口老化以及老年照顧等社會問題。
此書為我們帶來很好的省思與啟發,如果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賽,老後則是一場艱難地慢慢走向死亡的障礙賽,各人遇見的考驗與難題不一,但若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慢療照護系統,一個看似無用,對社會、家庭不再有貢獻的老年人,還是能擁有理想的「老有所終」的對待。
書中談的是如何看護年老的父母與長輩,並訴求以理解、支持、療癒、照顧等「慢療」方式,積極改善老年的生活品質,而非用緊急的醫療去干預或延長原該結束的生命。在某方面而言,也提供我們未來可以選擇的老後人生。
「慢療」的概念源於義大利「慢」的觀念,義大利經典名言:La dolce far niente,在中文意思即是:無所事事的甜美。誠如《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所言:「無所事事是眾所抱持的一個義大利夢想,你愈是閒暇舒適地無所事事,你的生活成就愈高,而且不需要有錢才能體驗。」
「無所事事」帶領著義大利的慢食、慢城、慢活風潮,本書作者丹尼斯‧麥卡洛(Dennis McCullough)也將之延伸為「慢療」陪伴晚年旅程的主軸,因為老年人已無法迅速行動、思考,身體及感官的退化及康復,需要更長久而緩慢的療癒時間。
堪稱老年醫學權威的丹尼斯,從他陪伴母親晚年過程,以及三十多年臨床經驗的累積,以他獨特的觀點,寫成這部深具「慢療」風的晚年之書,他也特別提出老年人生的八個站點:穩定、妥協、危機、康復、衰退、死亡的序幕、死亡、悲痛/遺物,每一站點他都給予案例及見解,做為我們了解年邁父母的情況,同時讓我們能協調出最合適的看護方式,並從容以對。
如何建立「關懷圈」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支持系統,書中提到醫生、護士、其他醫療專業人員,以及老年病患、家人、親密朋友、鄰居等都是關懷圈的一分子,這些群體間的平衡、互相尊重及支持,正是慢療的核心。同時彼此間的正向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正向溝通不僅有助於協助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負面情緒的轉換,也讓各人都能提升內在的愛與信心,彼此肯定是在完成一項有意義的使命,而非只是無奈且滿腹牢騷地送行最後一哩路而已。
作者更提出長者照顧的差異性,這是非常可貴的一個論點。每一個初生的孩子像是張白紙,你對他都願意付出愛心去照顧,讓他發展成自己的樣貌;而每位老人卻是寫滿各種生命故事的稿紙,他們花了一輩子養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往往許多看顧者會忽略老人們的靈魂差異,一律視之為吃喝拉撒的退化老人而已。即使是他們正處於包尿布或者插管等醜陋不堪的晚年處境,我們都不能忘記這位長者的智慧與閱歷,作者提到:「為一個退休女服務生所量身訂製的長期個人化照護,截然不同於一位退休學院院長所適合的照護。」在此沒有階級之分,重點在於「量身打造」,因為「兩者都不僅僅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而已」。
尊重與同理心,是我多年來傳授心靈及靈氣能量療癒的首要秘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身體、心靈和靈魂,療癒有其需要的時間,有時我們播下一個療癒的種子,可能這一世都還看不到預期的開花結果,我們只能學習放下的藝術,讓療癒自己去發生。我們不預期療癒的結果,但願意持續給予愛和祝福,對於老年來講,最完美的療癒結果並非毫無意義地延長壽命,身體卻是插滿各種的管子,全身器官和皮膚逐漸潰爛,也無法進食;而是能夠在家人耐心陪伴下,細細回顧一生的風景,明白此生存在的意義,理解生命所教導的智慧──「平靜地死亡」本身即是一份來自無限的愛與祝福。
優雅地老去、死去,不僅是你我的權利,也是一份認知。期待您翻閱本書時,能夠更深入「慢療」領域,也能支持、提倡「慢療」的建立。有一天當我們關閉生命迴圈時,我們並不是孤獨等死,而是能繼續享受人間的關愛,發光發熱。
目次
推薦序一 慢療,讓老年父母更自在/丘引
推薦序一 老後的陪伴藝術/鄭栗兒
序言
首要之務:一種新的家庭理解之基礎
老年人生的八個站點
第一站:穩定
「親愛的,一切都很好。」──媽媽
第二站:妥協
「媽媽有點小毛病。」──爸爸
第三站:危機
「我不敢相信她住院了。」──姐妹
第四站:康復
「她會跟我們待上一段時間。」──復健護士
第五站:衰退
「我們不能期望過高。」──探訪護士
第六站:死亡的序幕
「我感覺她的精神有了變化。」──長期照護的護士
第七站:死亡
「你最好馬上過來。」──臨終關懷的護士
第八站:悲痛/遺物
「我們做了對的事…」──兄弟
後記
附錄I:慢療網站
附錄II:慢療讀物
附錄III:慢療電影
謝辭
參考文獻
推薦序一 老後的陪伴藝術/鄭栗兒
序言
首要之務:一種新的家庭理解之基礎
老年人生的八個站點
第一站:穩定
「親愛的,一切都很好。」──媽媽
第二站:妥協
「媽媽有點小毛病。」──爸爸
第三站:危機
「我不敢相信她住院了。」──姐妹
第四站:康復
「她會跟我們待上一段時間。」──復健護士
第五站:衰退
「我們不能期望過高。」──探訪護士
第六站:死亡的序幕
「我感覺她的精神有了變化。」──長期照護的護士
第七站:死亡
「你最好馬上過來。」──臨終關懷的護士
第八站:悲痛/遺物
「我們做了對的事…」──兄弟
後記
附錄I:慢療網站
附錄II:慢療讀物
附錄III:慢療電影
謝辭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