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大時代脈動二部曲,潘卡吉‧米什拉雙子星巨作書盒典藏版:從帝國廢墟中崛起+憤怒年代(共二冊)
商品資訊
系列名:Pankaj Mishra作品集
ISBN13:4711132388039
替代書名:From the Ruins of Empire: The Revolt Against the West and the Remaking of Asia、Age of Anger: A History of the Present
出版社:聯經
作者:潘卡吉‧米什拉
譯者:黃中憲;葉佳怡
出版日:2019/10/21
裝訂/頁數:盒裝/832頁
規格:21.8cm*15.3cm*6.2cm (高/寬/厚)
重量:116克
商品簡介
這是一場所有人對抗所有人的戰爭。是近百年的世界,也是現在的世界──我們的世界。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
1905年,日本艦隊在對馬海峽大敗俄羅斯海軍。這個被美國羅斯福總統稱為「世界史上最重大的現象」,不但使東方知識分子自信心大增,更扭轉了東方國家「垂死」、「生病」的形象。過去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西方人主筆的世界史,終於被東方衝擊、改寫。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一書以宏大的視野,呈現自19世紀起始的現代亞洲改造過程,以哲馬魯丁‧阿富汗尼與梁啟超二位為主,描述東方思想家們在西方之手伸進他們所處社會時是如何觀察、反應?面對有形與無形的物質、經濟與知識、精神領域的入侵時,他們如何理解自身的歷史與社會?而這些對時代的回應又推動了哪些改革與變化?
日俄戰爭、中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鄂圖曼現代化、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興起,這些連串的關鍵事件共同決定了今日亞洲的格局。在多次掙扎、痛苦的衝撞與變革中,東方看似終於脫離西方的掌控,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現代歷史,用自己的方法擺脫傳統框架、重塑亞洲,但隨之而來的衝突與日俱增,甚至落入了仿效西方而喪失自身文化的危機。
被西方船堅砲利與資本擊潰的東方文明核心,究竟在這百年來的痛苦掙扎與不斷自我質問之中;在痛恨西方卻又不得不向西方學習,甚至僅能以此方式復興亞洲的過程中,變成了什麼樣子?現今的我們又找到解方了嗎?
潘卡吉‧米什拉梳理出了一條寫滿矛盾、衝突,映照著西方世界的東方歷史脈絡,書寫這些重要的思想家如何在亞洲帝國的廢墟中奮起,帶領眾人重構足以支撐二十一世紀亞洲的新思想。
《憤怒年代:共感怨憤、共染暴力的人類歷史新紀元》
《憤怒年代》將現代社會發展至今的脈絡,上推回喜迎個人主義、現代性,投身資本市場不遺餘力的伏爾泰,與識破現代性落空、虛偽、淺薄且並無根基的盧梭二人,並深且廣地論析近代法國、德國、義大利、印度、波蘭、英國、中國的關鍵問題,指出憤怒是小及個人、大至世界、上溯過去且注定擺布未來,這年代的關鍵宿命難題。
18世紀,西方啟蒙運動中知識階級興起,新的商業社會逐漸成形。由少數人發起的改革計畫挑戰教會傳統,講求理性、自由、個人主義,突破階級的個人欲望累積成對社會不平等的猛烈抨擊,造成了真正的革命,破壞了君主獨裁制,讓世界往民主的方向疾奔,影響了全世界。
世界歐洲化了,人人彷彿真的生而平等,但由上而下運作的現代化並未如眾人所想的造就平等新世界,反而讓先來者占盡了便宜,後到者則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追求不可能達到的美夢。人們頹敗在物質至上造就的巨大不平等之前,各地的傳統文化也受西化衝擊,喪失了權威,外在物質與內在心靈、文化上的落空世代積累,種下燎原之火。「模仿」西方「現代化」成了後起之秀東方國家的有利工具,但在由上而下暴力式西化、現代化的過程中,人們在物質與文化上皆產生了被排除、傷害的感受,讓小至個人大至文明都深受其苦。一個不屬於西方、不屬於東方、沒有傳統,情感、知識、環境皆衝突的世代就這樣誕生,數十億人找不到在這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所在,被現代化過程擊垮而喪志,這些「被剝奪者」、「多餘者」成了憤怒年代狂暴的源頭。
這是一個憤怨穿越歷史、怒意跨越國界、仇恨如烽火台連綿點燃的世界,是現在的世界、我們的世界。
潘卡吉‧米什拉提醒我們:追求西化的現代社會帶來的,除了人人有機會擺脫階級與出身的光明面,更重要的也許是看似公平榮景之外那些被拋在後頭的人事,導致了人們失根、自我憎恨、燃起報復的怒火,它們不只禍延今日,還會延燒未來的每一個世代。
作者簡介
1969年生於印度,新德里尼赫魯大學英美文學碩士,長期為《紐約書評》、《紐約時報》、《衛報》撰寫評論,是小說家、散文家,也是《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提名的「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在第一本著作Butter Chicken in Ludhiana(1995)這本關於印度的社會學研究報告即嶄露頭角,之後更寫出許多重要作品:Temptations of the West: How to Be Modern in India, Pakistan, Tibet, and Beyond(2006)、《從帝國廢墟中崛起》(From the Ruins of Empire, 2012)、A Great Clamour: Encounters with China and Its Neighbours(2013)等書。2008年他被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會員,2012年,《經濟學人》則稱他為「薩依德的繼承者」,將《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列為「年度好書」。新作《憤怒年代》(Age of Anger: A History of the Present, 2017)被《紐約時報》選為當年度最值得注目的書籍,獲Slate、NPR選為年度最佳書籍,並入圍「歐威爾獎」。
黃中憲
政治大學外交系畢,專職翻譯,譯有《明代宦官》、《維梅爾的帽子》、《大探險家》、《帖木兒之後》、《成吉思汗》、《劍橋伊斯蘭史》、《非典型法國》等。
葉佳怡
作家、專職譯者。著有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豐富,有《史東先生與他的騎士夥伴》、《恐怖時代的哲學:與尤根‧哈伯馬斯&雅克‧德希達對話》、《返校日》、《被抱走的女兒》、《憤怒的白人:直擊英國極右派!》、《五天》、《變身妮可》、《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等。
名人/編輯推薦
國際專家學者、各界媒體一致推薦
米什拉以敏銳、博學又有趣的態度呈現亞洲思想家如何回應西方逐漸衰頹的霸權,這位著名的當代印度知識份子是「薩依德的繼承者」。
──《經濟學人》
米什拉反轉了長期由西方角度看東方的視角,呈現了世界上大多數民眾──從土耳其到中國──所感受認同的現代歷史。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文學大師)
一本非常棒且突破創新的著作。這不只是一部卓越的亞洲史,更是一部為亞洲人所寫的生動歷史。
──莫欣・哈密(Mohsin Hamid,美國小說家,貝蒂特拉斯克獎得主)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以極具說服力的言辭,描繪一群亞洲最有教養、最有洞見的知識份子令人好奇且複雜之思想歷程。
──茱莉亞・洛弗爾(Julia Lovell,英國歷史學家,《鴉片戰爭》作者)
富有深入的研究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創性……任何想了解今日我們處在怎麼樣的環境的人,都應該將這本具洞察力又令人不安的書放在必讀書單上。
──約翰・格雷(John Gray,《獨立報》專欄作家)
繼薩依德的經典著作《東方主義》後,《從帝國廢墟中崛起》提供另一種令人振奮的現代歷史觀點。米什拉相當博學……是善於抓住讀者目光的敘事者。
──汪暉(北京清華大學思想史教授)
米什拉機敏且幽默地結合被忽略的歷史材料,傳達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展乃是亞洲的知識覺醒和政治覺醒」的重要主張。
──哈里‧昆茲魯(Hari Kunzru,《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米什拉是診斷我們所處當下境況的最佳著述者……在《憤怒年代》一書中,他對那些自覺被遺忘與被剝奪者作了迫切的分析,挑戰了我們認知的關於世界現況的一切。
──《洛杉磯書評》
極度重要、廣納海川……
──《紐約時報書評》
米什拉試圖釐清這個讓我們困惑的世界,提出了具說服力、豐富的案例,指出全球化以及收入不平等現象是如何無可避免地迎來反作用力。
──NPR
米什拉在本書的表現像個極度出色的自學者,讓許多覺得自己盡責讀了指定讀本,卻錯過其中熾熱烈焰和敏銳洞見的乖乖牌學生蒙羞。
──《新共和雜誌》
在精簡的篇幅中海納了知識的歷史……幾乎每一頁都在說明當下的政治趨勢。
──Slate
在尋找今日憤怒狂潮源頭時,米什拉觸及了真相。他將我們現在的憤怒情緒往回追溯到18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憤怒年代》除了伏爾泰、盧梭和其他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還包括來自伊朗、中國、印度、日本與其他國家思想家者的觀察;他們的觀點補足了米什拉對緊繃的國際情勢的理解。
──《彭博商業週刊》
博學……《憤怒年代》成書於英國脫歐和川普上台之前,這位印度非虛構書籍和小說作家潘卡吉‧米什拉,認為我們目前面對的憤怒狂潮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時代雜誌》(Time)
令人獲益良多且具立即見效的顛覆性。
──英國政治哲學家,約翰‧格雷(John Gray)
這本書是一記打中要害的重擊……米什拉的視野非比尋常地寬廣,有足夠的包容力和反抗力量去釐清一切。《憤怒年代》是這世界現正需要的書……和我們正目睹的全球不滿情緒密切相關。
──《金融時報》
米什拉同時擁有對西方與非西方的深入知識與歷史的了解,不同於之前的所有人,他掌握了這些危險時代的關鍵材料。這是我這幾年來讀到最令人驚訝、最具說服力,也最令人不安的書。
──戰地漫畫家,喬‧薩科(Joe Sacco)
在這個迫切、深刻而切合現況的時代研究中,米什拉跟隨像以撒‧柏林、約翰‧格雷、馬克‧里拉(Mark Lilla)等人的腳步,揭示我們當代的困境,當這世界上被忽視和被剝奪的人們帶著尼采的怨憤之情中突然崛起,會改變我們所知的世界。
──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愛爾蘭作家,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
《憤怒年代》提供了民粹主義風潮在世界各地的宏觀研究和在背後支撐這股力量的脈絡。本書如醍醐灌頂、精闢且充滿挑釁,可能是至今診斷我們社會現狀的最野心勃勃的嘗試了。憑藉淵博的知識和洞察力,本書解釋了為什麼由下往上的運動會在期待獲得上層獎勵的情況下,把未來託付給權威型煽動群眾者。
──《國家雜誌》
序
米什拉以敏銳、博學又有趣的態度呈現亞洲思想家如何回應西方逐漸衰頹的霸權,這位著名的當代印度知識份子是「薩依德的繼承者」。
──《經濟學人》
米什拉反轉了長期由西方角度看東方的視角,呈現了世界上大多數民眾──從土耳其到中國──所感受認同的現代歷史。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文學大師)
一本非常棒且突破創新的著作。這不只是一部卓越的亞洲史,更是一部為亞洲人所寫的生動歷史。
──莫欣・哈密(Mohsin Hamid,美國小說家,貝蒂特拉斯克獎得主)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以極具說服力的言辭,描繪一群亞洲最有教養、最有洞見的知識份子令人好奇且複雜之思想歷程。
──茱莉亞・洛弗爾(Julia Lovell,英國歷史學家,《鴉片戰爭》作者)
富有深入的研究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創性……任何想了解今日我們處在怎麼樣的環境的人,都應該將這本具洞察力又令人不安的書放在必讀書單上。
──約翰・格雷(John Gray,《獨立報》專欄作家)
繼薩依德的經典著作《東方主義》後,《從帝國廢墟中崛起》提供另一種令人振奮的現代歷史觀點。米什拉相當博學……是善於抓住讀者目光的敘事者。
──汪暉(北京清華大學思想史教授)
米什拉機敏且幽默地結合被忽略的歷史材料,傳達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展乃是亞洲的知識覺醒和政治覺醒」的重要主張。
──哈里‧昆茲魯(Hari Kunzru,《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米什拉是診斷我們所處當下境況的最佳著述者……在《憤怒年代》一書中,他對那些自覺被遺忘與被剝奪者作了迫切的分析,挑戰了我們認知的關於世界現況的一切。
──《洛杉磯書評》
極度重要、廣納海川……
──《紐約時報書評》
米什拉試圖釐清這個讓我們困惑的世界,提出了具說服力、豐富的案例,指出全球化以及收入不平等現象是如何無可避免地迎來反作用力。
──NPR
米什拉在本書的表現像個極度出色的自學者,讓許多覺得自己盡責讀了指定讀本,卻錯過其中熾熱烈焰和敏銳洞見的乖乖牌學生蒙羞。
──《新共和雜誌》
在精簡的篇幅中海納了知識的歷史……幾乎每一頁都在說明當下的政治趨勢。
──Slate
在尋找今日憤怒狂潮源頭時,米什拉觸及了真相。他將我們現在的憤怒情緒往回追溯到18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憤怒年代》除了伏爾泰、盧梭和其他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還包括來自伊朗、中國、印度、日本與其他國家思想家者的觀察;他們的觀點補足了米什拉對緊繃的國際情勢的理解。
──《彭博商業週刊》
博學……《憤怒年代》成書於英國脫歐和川普上台之前,這位印度非虛構書籍和小說作家潘卡吉‧米什拉,認為我們目前面對的憤怒狂潮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時代雜誌》(Time)
令人獲益良多且具立即見效的顛覆性。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作者,約翰‧格雷(John Gray)
這本書是一記打中要害的重擊……米什拉的視野非比尋常地寬廣,有足夠的包容力和反抗力量去釐清一切。《憤怒年代》是這世界現正需要的書……和我們正目睹的全球不滿情緒密切相關。
──《金融時報》
米什拉同時擁有對西方與非西方的深入知識與歷史的了解,不同於之前的所有人,他掌握了這些危險時代的關鍵材料。這是我這幾年來讀到最令人驚訝、最具說服力,也最令人不安的書。
──戰地漫畫家,喬‧薩科(Joe Sacco)
在這個迫切、深刻而切合現況的時代研究中,米什拉跟隨像以撒‧柏林、約翰‧格雷、馬克‧里拉(Mark Lilla)等人的腳步,揭示我們當代的困境,當這世界上被忽視和被剝奪的人們帶著尼采的怨憤之情中突然崛起,會改變我們所知的世界。
──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愛爾蘭作家,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
《憤怒年代》提供了民粹主義風潮在世界各地的宏觀研究和在背後支撐這股力量的脈絡。本書如醍醐灌頂、精闢且充滿挑釁,可能是至今診斷我們社會現狀的最野心勃勃的嘗試了。憑藉淵博的知識和洞察力,本書解釋了為什麼由下往上的運動會在期待獲得上層獎勵的情況下,把未來託付給權威型煽動群眾者。
──《國家雜誌》
序(節錄)
面對這場普世危機,本書採取的觀點非常不同,也不會再將解釋危機成因的荒謬重擔放在伊斯蘭及宗教極端主義身上。本書認為這些史無前例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失序,早在十九世紀的歐洲就已隨著工業資本主義經濟興起,並因此引發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世界戰爭、極權政權以及大屠殺,只是現在造成負面影響的區域更廣,受災人口也更多:亞洲及非洲大部分區域一開始透過歐洲帝國主義接觸到現代性,此刻也正陷入西方經歷現代性時的災難性歷程。
這種普世危機的規模比恐怖主義或暴力問題更為廣泛。那些定期在全球引爆的文明衝突,包括伊斯蘭槓上西方,以及宗教及理性的對峙,都無法解釋許多政治、社會和環境方面的病灶。就連這些「衝突」論的闡述者或許都會發現,若能正視在層層疊疊的類宗教論述底下的另一種關聯性,將能獲得更多啟發,也就是說,伊斯蘭國這個哈里發國中俗麗的伊斯蘭狂熱分子,其實和鄧南遮及其他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同樣浮誇的世俗激進分子之間,在知識及心理上有著深層且親密的關係:他們都是歌頌戰爭、厭女且擁有縱火癖好的唯美主義者,是指控猶太人和自由主義者無根式世界主義的民族主義者,而且稱頌非理性暴力;他們也是虛無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及恐怖主義者。面對各大洲出現的政商聯盟權貴、慘痛的經濟危機及可憎的不平等問題,他們的陣容愈來愈壯大。
為了理解我們自己的憤怒年代,得先回顧之前那段時間所經歷的動盪。曾有法國人在十九世紀晚期轟炸音樂廳、咖啡館和巴黎證券交易所,另外還有法國無政府主義者的報紙呼籲「摧毀」那座「巢穴」(里昂的一座音樂廳),只因為那裡過了午夜後還聚集著「布爾喬亞階級及商界的嬌貴花朵」,但我們討論後會發現,二○一五年十一月,那些受伊斯蘭國啟發而在巴黎的搖滾演唱會、酒吧及餐廳屠殺近兩百人的年輕歐洲公民,其實和之前那些法國人之間有許多共通處,而且比我們原本意識到的更多。
我們有許多跟十九世紀共通的經驗。早在「(伊斯蘭教)聖戰」(jihad)這個說法進入大眾的日常語彙前,德國和當時的義大利民族主義者就曾在一個世紀前要求發起「聖戰」(holy war),整個十九世紀,許多歐洲年輕人決心爭取自由或尋求一死,於是參與了在世界遙遠彼端的政治長征。許多俄國學生對羅曼諾夫王朝(Romanov)的殘酷及虛偽感到卻步,於是普遍決定擁抱革命彌賽亞主義,他們迫切希望藉此尋求一種全球性的絕對解方,並將同黨之人視為真正的信徒,而革命領袖則是一半帶有神性的英雄。然後到了今日,許多人普遍深受傲慢又狡詐的菁英羞辱,這種感受則使人們產生民族、宗教及種族的各種分裂。
然而,此刻雖有許多事件延續自過往,卻遠稱不上歷史重演。在這個狂熱講究個人主義的全球時代,我們擁有的苦難不只獨特,也更深沉,造就的危險更滲透每一個角落,且後果更難以預測。
二十世紀初的歐洲,自詡首先動員了人民集體力量的群眾運動包括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及共產主義,同時也是這些運動導致後續的戰爭、大屠殺和獨裁政權興起。而在西方及俄國,人們本渴望透過公共力量及政府權力創造完美社會,此刻也已氣力耗盡。更重要的是,在像是中國和印度這類「新興」強權內部,這項理想的影響力非常薄弱,而且因為自拍式個人主義(selfie individualism)更顯疲弱難振,就連那些在中東狂熱建造哈里發國的人們也不例外。
全世界正出現大幅度且不討喜的變動,在這段過程中,就算人們不至於像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一樣極端地認定「『社會』這種東西根本不存在」,卻也將身處公眾領域中的自己首要理解為具有權利、欲望以及利益需求的個體。打從一九四五年以來,世界大多地方的主權國家選擇透過計畫性、保護性的經濟成長,來大幅提升國力,並用來推動像是性別平等之類的特定目標。柏林圍牆倒塌後,全球化年代曙光乍現,然而人們為了個人的自由及滿足提出無止盡的要求,導致政治場域變得喧騰嘈雜。
打從一九九○年代開始,一種充滿野心的民主革命橫掃全世界,而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曾在十九世紀初深感不祥地目睹了類似的革命。這類革命讓人們除了追求穩定及滿足的一般欲望之外,即便在處境最缺乏希望之時,都還多了對財富、地位和權力的渴望。擁抱平等主義的野心打破了舊社會的封建階級,包含印度的種姓制度和英國的貴族階級。個人主義文化成為普世概念,其方式就連托克維爾或首先將個體追求私利的「商業社會」理論化的亞當‧斯密都始料未及。
由於強調個體權利,針對社會歧視及性別不平等的意識也隨之抬頭;在今日許多國家,人們對於不同性取向的接受度大幅提升。然而,這項革命性的個人主義更廣泛的政治意涵仍可謂曖昧不明。近幾年的危機更顯示,無止盡的經濟擴張及創造私人財富的理想已大幅失敗。大部分新近才被創造出來的「個人」,都在靠想像拼湊出來的社會、政治社群及(或)主權正在衰退的國家中備受拖磨。他們深受托克維爾在談及其他議題時所描述的處境折磨:「傳統的連結、支持及限制,連同一個人對自我價值及認同的篤定信心都遭到拋棄」,此外,隨著後殖民國族建構意識的衰落及喪失,他們的孤絕變得更為強烈,同時也因為遍布全球的技術專家治國論菁英拋棄了社會民主主義。
因此,儘管每個個體擁有不同過去,卻都發現自己被資本主義及科技成群結隊地趕入共同的此時此刻,而令人髮指的財富及權力分配不均,創造出羞辱人的全新階級分層。這種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緊密狀態,或是漢娜‧鄂蘭所謂的「消極連帶」(negative solidarity),更出現了幽閉恐懼症式的惡化,原因正是數位通訊技術,再加上彼此嫉妒、怨恨的比較能力提升,以及到處都是個人必須追求特色及獨特性的常見現象(但又因為常見而失去意義)。
在此同時,動態經濟系統內部出現毀滅性的衝突,這情況首先出現於十九世紀歐洲,當時原本一波波爆發的科技創新及成長,其成效被系統化剝削及廣泛的貧困化問題抵銷,而此刻這項衝突更在全球各地現身。這就是現代性帶來的衝擊,其中許多衝擊曾被代代相傳的「家庭」及「社群」這類社會建構及國家福利網所吸收,但時至今日,所有個體都得在立基不均的賽場上面對愈來愈激烈的競爭,等同直接暴露在衝擊之下,因此很可能感覺根本沒有所謂的「社會」或「國家」可言,只覺得必須投入一場所有人都是敵人的戰爭。
生存、自由和安定都是看似再自然不過的權利,這些權利原本就因為根深柢固的不平等而受到挑戰,現在就連政治失能及經濟停滯的問題也對其造成威脅,此外,在深受氣候變遷影響的所在,前現代經濟生活特有的資源稀缺及苦難也會造成問題。結果正如鄂蘭所恐懼,「人與人之間的仇恨急遽升高,普遍而言,所有人都能輕易被任何人激怒」,又或者可以直接描述為「怨憤」(ressentiment)。那是針對他人存有(being)的一種存在憎惡,其中混和了強烈的嫉妒、受辱及無力感,而隨著這種怨憤揮之不去、逐漸深化,公民社會就會遭到憎惡的毒害,政治自由基礎遭到侵蝕,而全球也因此正轉而追求威權主義以及各種有害的沙文主義形式。
目次
前言
第一章:亞洲臣服
埃及:「一連串大災難的開始」
印度、中國的緩慢受創
新全球階層體系
第二章:哲馬魯丁‧阿富汗尼的奇異旅程
一個穿粗布衣的小人物
印度與阿富汗的覺醒
歐洲「病夫」和其危險的自我療法
埃及:辯論家出現
自強之外:泛伊斯蘭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起源
歐洲插曲
在波斯:最得意的時刻
金籠子:阿富汗尼在伊斯坦堡度過的晚年
餘波久久未消
第三章:梁啟超的中國和亞洲的命運
令人欣羨但舉世無雙的日本興起
頭幾波改革衝動
日本與流亡之險
拳亂:又一些得自挫敗的教訓
泛亞洲主義:世界主義之樂
梁啟超與美國的民主
獨裁與革命的誘惑
第四章:一九一九年,「改變世界史」
美國與其自決承諾
自由主義的國際主義或自由主義的帝國主義?
使世界有害於民主制度
西方的沒落?
第五章:泰戈爾,亡國之民,在東亞
第六章:亞洲再造
出人意表的結局:泛亞洲主義與軍事去殖民化
知識去殖民化:新傳統派的興起
伊斯蘭世界的反現代
民族國家的勝利:病夫土耳其重振雄風
「中國人站起來了」
「他者」的興起
結語:含糊不明的報復
參考書目淺談
中英對照
註釋
《憤怒年代:共感怨憤、共染暴力的人類歷史新紀元》
推薦序 思想史側寫:不平等世界的元凶、幫凶和模仿犯╱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前言
第一章 序幕:被遺忘的關鍵事件
第二章 清出思考空間:歷史的勝利者及他們的妄想
我們那條通往進步的高速公路
後果嚴重的歷史健忘症
現代性的先行者:啟蒙暴發戶
好的野蠻人
違背自身意志的激進分子
現代性的遲到者:那些心懷憎恨的落伍者
絕不能落後於瓊斯家
彼此彼此
第三章 透過他人愛自己:進步及其諸多矛盾
富裕的普遍社會
有趣的瘋子
進步的兩種觀點
開始喜歡那些暴君
建立合作網絡的知識分子
良好(但非常嚴苛)的社會
道德優越性帶來的刺激
第四章 失去我的宗教:伊斯蘭、世俗主義和革命
現代的共同命運
製造敵人:穆斯林對上西方
大鬍鬚對上清爽的下巴
將非歐洲人文明化
現代的頭,哥德式的身體
一個軍事知識階層
模仿者
一隻想要學鷓鴣走路的烏鴉
大眾的神聖起義,還是更廣泛的國家效仿?
你的認同出現漏洞
第五章 重拾我的宗教
一、被解放的民族主義
為甘地的刺客們行宣福禮
那隻最冰冷的冰冷怪物
婆羅洲的路易威登
第一位憤怒的年輕民族主義者
製造文化民族主義(及其內建的各種矛盾)
採取防禦的哥德人
鄉下的靜默絕望
診斷疏離
精神性的政治話
排外主義的誘惑
對進步的迫不及待
神的各種替身
該如何發展德意志風格?
找出內部敵人
憎恨現代,但熱愛人民
菁英的認同政治
二、彌賽亞式的願景
屢敗屢戰的至上主義
向布爾喬亞的平庸宣戰
超人入門手冊
如何成為「新(男)人」
在海上及加爾各答閱讀馬志尼
向野蠻人學習(同時消滅他們)
回到未來?
第六章 找尋真正的自由及平等:虛無主義遺緒
孤狼和他的狼群
尋找人性
一場大師的相會
最後這批「末人」
來自地下室的先見之明
全球伊斯蘭聖戰的第一階段
地下室的人爬出地面
第七章 尾聲:尋找真實
末人的擴散
內心世界的戰爭
數位療法
一切都與「我」有關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富裕的普遍社會
一七三六年,伏爾泰出版了《俗世之人》(Le Mondain),那是一首歌頌好日子的雄辯之詩,構思大膽且充滿原創性。這首哲學性的詩作完全預示了道德革命的到來,而且這場革命不但會改變西方文化的特質,最終還會形塑出現代世界的樣貌。
畢竟現在這個時代,是追溯至中世紀的生活理念支配了我們的生活,當時的人身處黃金時代,雖然過著貧窮的田園生活,抱持的卻是古典信仰。追求財富的行為招來公民及宗教道德家的撻伐,更別提財富所帶來的享樂。然而,伏爾泰卻大無畏地將基督教的過去視為一段充滿無知、偏見和剝奪的漫長暗夜。
他敦促人類對此刻及未來抱持期待。他主張,黃金時代就是他所身處的時代,那是一個感官勃發的烏托邦,其中「各種必要的多餘事物出現了」。他稱讚世界貿易、物質繁榮以及消費主義帶來的文明化效應。實際上,伏爾泰使生活的奢華與舒適看來不但合理,甚至是必要的政治及經濟目標,而且透過全球商業及消費最能達成這項目標:
瞧那支艦隊,鼓著帆布翅膀,
從特塞爾、波爾多,和倫敦前來,
快樂的商人為我們岸邊帶來,
所有印度河及恆河畔的物品;
而法國,刺穿土耳其防線的法國,
蘇丹們醉飲法國豐美的紅酒。
伏爾泰大膽地對炫富型消費示愛,對盧梭認定富人有義務「永遠不讓人意識到財富不平等」的格言不屑一顧。但接著,這名向上流動的平民感覺到,自己確實站在「普世進步」正確的那一方。他不孤單,觀點也不完全錯誤。
到了十八世紀中期,人們已開始用我們現今視為傳統方法的方式去劃分時期:古典時代、中世紀和現代,而社會似乎也擺脫了戰爭及排外主義,走向以貿易、相互包容,和精緻文化定義的國際大都會。傳統上的「財富」無論就數量或定義都以不動產為主,之前會忙著賺錢的也只有商界人士。舉例來說,蒙田就以為在貿易中,一個人只可能在占到別人好處時才能獲利。然而在十八世紀,透過貿易及商業賺錢開始比舊有形式的財產更吸引人。
就在亞當‧斯密《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 1776)出版前二十年左右,孟德斯鳩已在《論法的精神》中讚許地寫過,政治家「只跟我們談製造業、商業、金融、財富,甚至是奢華」。盧梭也在《論科學與藝術》(Discourse on the Arts and Sciences, 1750)中語帶抱怨地呼應他的說法,他寫道:「古代政治家不停談論道德及德行,而我們的政治家只談商業及金錢。」更讓盧梭不敢苟同的是,知識分子似乎也成為新商業社會的鼓吹者(同時熱切保護自己崇高的地位)。伏爾泰在一六九四年出生時,哲學家代表的是一種隱居的角色,必須遠離朝廷虛華,然而等到他於一七七八年過世時,哲學家指的是積極塑造社會的人。正如伏爾泰強調:「這個世紀的精神,已經讓文人不只適合研究,也適合投入社會;正因如此,他們比過去數世紀以來的哲學家更強悍。」
德國哲學家兼神學家赫爾德就抨擊過法國哲學家的傲慢,後來許多強盛國家的知識分子也展現出類似傲慢;他們認定自己身處於最棒的世界中,而強盛國家正是一切甜美及燦爛的源頭:
在多數情況下,哲學家若以無比的信心盼望扮演上帝,並無比篤定地對世界能夠如何完美做出判斷,全心相信根據他對德行及幸福的理念,一切都能沿著筆直路線推展下去,之後的世世代代也能透過線性進程逐步抵達完美,那他就跟一個渾蛋沒兩樣。同樣渾蛋的是他總覺得自己就是終極真相(ratio ultima),是存有之鍊(chain of being)中最後、最高的一環,是一切積累的結局。「只要注意這個世界轉而走向什麼樣的啟蒙思想、德行和幸福就知道了!嘿,瞧這兒呀,我這可不是在擺錘的頂端嗎?是世界之秤指出刻度的那只鍍金舌頭!」
不過當赫爾德在政治紊亂國家內寫下這段話時,他只是名鮮為人知的居民。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是郊區織工的兒子,一七八八年,年僅十幾歲的他也一樣沒沒無聞,只是幻想著要針對推崇奢華的新理想寫出辛辣諷刺的評論。隨著十八世紀結束,歐美西方的知識分子大肆稱頌商業風氣,若古板基督教及公民共和主義者強調,經濟自我主義及感官放縱會帶來道德淪喪時,這些知識分子也表示反對。
一種全新領域的人類活動展開了,並且迅速取得至高的價值地位;也就是現在我們透過「經濟學」及「經濟」這些詞彙所理解的活動。這種活動的推廣者堅稱,所有個人利益之間絕不像蒙田所稱的彼此對立,而是能透過貿易取得和諧,更驚人的是,這種私人取得的利益完全等同公眾福祉。亞當‧斯密曾預見這種開放性全球系統的貿易出現,背後是由人們對富人的嫉妒及崇拜所推動。他推論指出,人們想要效仿並與其爭勝的本能,可以透過一種稱為「隱形之手」的機制,轉化為一種具有建設性的道德及社會力量。孟德斯鳩認為商業能讓「多餘的事物產生功用,有用的事物變得必須」,而這點能夠「療癒破壞性偏見」並推動「民族之間的交流」。狄德羅在《布干維爾之旅補述》(Supplement to the Voyage of Bougainville, 1772)中曾幻想過一種大膽享受感官的全新男人,他就彷彿一名鑑賞行家:
(他懂得)社會中的樂事。他愛女人、戲劇和精美的食物。他在面對社會紛擾時表現優雅,正如面對令人生顛簸的不確定元素時,所展現的那種姿態。他很友善、無憂無慮。他是真正的法國人,一方面在著作中算微積分,一方面環遊世界。
如果說狄德羅將抱持世界主義的知識分子,稱頌為世間最文雅的男子,甚至就像身為情聖又揮霍的詹姆斯‧龐德(James Bond)的原型,伏爾泰則是在《哲學書簡》(Philosophical Letters, 1773)中稱頌足跡遍布全球的商人,宣稱他們「使國家富有,從自己的會計交易處發號施令到蘇拉特和大開羅,並對世界福祉做出貢獻」。
伏爾泰本人則是加入一間進出口公司,在一個全球菁英網路中成為雇員,那間公司從北非進口穀物到馬賽,接著再重新出口到義大利和西班牙。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他將位於瑞士的工廠出產的手錶出口到俄國和土耳其,另外也到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尋求銷售機會。他過世時非常有錢,因為版稅、皇室贊助、房地產、金融投資、買彩券、借錢給王公貴族和製錶,累積了不少財富(他也幹過一些不怎麼體面的勾當:比如曾在柏林為他工作過的德國作家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就認為他處理財務的手腳並不乾淨)。
當時在法國,許多和伏爾泰同階級的平民總是強烈感覺,自己的個人價值遠大於既存秩序給他們發揮能力的空間。不過伏爾泰去世時,已把被法國有錢人爪牙擊敗的恥辱遠遠拋在腦後了。他能和王公貴族及長官平起平坐地商討事務。他以個人經驗作為例子,證明在新生的世俗社會中,真正的英雄是創業家,也就是那些有知識又有商業頭腦的人。
有趣的瘋子
盧梭為了跟這種道德革命對抗發起反革命,他希望扭轉歐洲社會去基督教的趨勢,也希望避免人們透過財富以及知識詭辯,有意識地在地球上進行建造天堂的異教徒計畫。確實,我們這樣說也不算太戲劇化:一七四九年十月的一個下午,這位「天才中的拾荒者」走在巴黎外的一條鄉村道路上,就這麼開啟了對抗現代性最具當代代表性的叛變行動,其發揮的影響力逐漸增加,甚至比水晶宮對世界各地造成的震盪還強。
根據這種激進觀點,十八世紀出現的全新商業社會,主要特徵就是階級隔閡、不平等,以及出現情感麻木的菁英,而這個社會因價值觀前提就是財富、虛榮及賣弄,導致其中成員變得腐敗、虛偽,而且冷酷。在進入這種社會之前,人性本善,但接觸到無止盡使人心志衰弱的改造,以及令人困惑的複雜性之後就變了。人類被迫永無休止地改變,還被剝奪了內心的平靜與穩定,因此無法在私底下感到幸福,也無法成為積極主動的公民。
這完全是孤獨、無根流亡者眼中的世界觀;這種詮釋必須跟盧梭及許多失根男人的人生及個性放在一起解讀,這些男人發現若要克服失敗,努力去適應這個社會的穩定生活時,就得加入那個對所有人類不公義的行列。盧梭出生於一七一二年,是日內瓦一名製錶師傅的孩子,童年及青少年時期乏人照看。他失去了母親,十歲時,父親把他丟到冷淡的親戚家後離開城裡。十五歲時,他逃離監護人的家中跑到薩伏依(Savoy),在那裡很快成為一名法國貴婦的小男寵。她後來成為他的一生摯愛,也介紹他接觸各種書籍與音樂。盧梭始終在尋找母親的替身,所以稱她為「媽媽」(maman)。
一七四○年代中期盧梭抵達巴黎,當時他剛出社會,已在歐洲浪遊了好一陣子,而且做過許多辛苦又得受人使喚的工作:他在日內瓦當過雕刻匠的學徒、在杜林當過挑夫、在里昂當過家教,也在威尼斯當過祕書。一七四五年,他在巴黎開始和一位幾乎不識字的女裁縫師同居,她為他生了五個孩子,也是在那個階段,他開始一次次嘗試加入城市內的沙龍,這些沙龍的焦點都是法國啟蒙運動,也就是能自由思考的男人(另外還有少數幾個女人)將商業社會理論化後進一步推廣的源頭,結果,盧梭發現自己很難在其中找到容身之處。
他在巴黎最先熟識的其中一個人是狄德羅,他也來自鄉下,不過決心要盡情利用那個知識氛圍相對自由的十年。盧梭很常為《百科全書》寫稿,總共刊出將近四百篇文章,其中許多都跟政治及音樂有關,看似在法國參與了這個正興起的野心階級的集體奮鬥。然而,盧梭比其他暴發戶更能感覺到物質匱乏、階級隔閡,以及社會不公正的問題,於是針對他們提倡的美好生活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觀點。
一七四九年十月的那個下午,盧梭正踏上探望狄德羅的旅程。狄德羅當時因為寫了一篇質疑上帝是否存在的短文,被拘禁在巴黎外一座位於萬塞訥(Vincennes)的堡壘中。他在途中閱讀一份報紙,注意到一個有獎徵文比賽的廣告,標題寫著:「科學及藝術的進步究竟是更使道德敗壞,還是使其更為提升?」在盧梭的自傳《懺悔錄》(Confessions)中,他回憶到:「就在讀到這兒的那一刻,我瞧見了另一個宇宙,成為了另一個男人。」他宣稱自己必須坐在路邊,之後整整一小時神遊天外,整件外套都被淚水浸濕。
這個頓悟時刻或許沒那麼戲劇化,畢竟盧梭或許早已在腦中構思自己的異端邪說。不過,他在那篇投稿參賽並得獎的文章中大膽指出,儘管啟蒙思想家宣稱進步會帶來文明化及自由化效應,他卻認為只會帶來一種全新形式的奴役。他在文章中寫道,藝術和科學只是「壓垮我們的鎖鏈上的花環」,而事實上,「我們的心靈已經開始」隨著人類知識提升的程度等比例「腐敗」。他論證指出:「文明化的人,一出生就注定死為奴隸。嬰兒被包在襁褓布中,屍體被釘在棺材內。人一輩子都被我們的體制囚禁。」
這不只是強者剝削弱者的問題;沒有權力的人本身就很容易因為嫉妒而模仿強者,但試圖讓自己更好的人往往最後開始支配他人,希望逼迫他們待在較為劣等、屈從的位置。位居頂端的少數人不停接觸到落敗者的嫉妒與惡意,因此也始終沒有安全感。畢竟後者會採取各種手邊能用的方法,去實現他們未竟的渴求,但同時又確保一切被掩蓋在一場文明大戲之下,甚至表演出仁慈的姿態。
盧梭眼前的未來一片荒蕪:「所有人之中不再存在真摯友情、誠懇敬重,以及完美自信。嫉妒、懷疑、恐懼、冷漠、壓抑、仇恨和欺騙人的謊言總是被隱藏在那一致化的外觀底下。」這種病態的內在生活具有毀滅性,是商業社會核心存在的「隱藏性矛盾」,因此將進步這股寧靜水流轉化為急遽渦流。
根據他的預測,人類最後會因為現代社會中的疏離感到畏縮,並絕望地回頭呼求上帝,就希望能重拾他們的「無知、純真以及貧窮,因為只有這些好處能讓我們幸福,是在的眼裡極寶貴的」。之後二十年,盧梭會進一步詳述在前往萬塞訥路上閃現的這道刺目靈光,並透過憤怒、挖苦又輕蔑的語調,深入批評我們這些「無視於心中不協調性的受害者」直到現在仍遵行的生活方式。又或者說,是那種「死時如同沒有活過」的生活方式。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