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380 元優惠價
:90 折 342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布里斯特博士以理論舖陳和個案分析,展述牧養關顧的理念時,既有聖經和神學的堅固基礎,亦有提供受關顧者的心靈狀態和存在實況的描述,以及教牧需具有的文化和國際視野,使教牧、長執、神學生等教會領袖皆能從中獲益。
序
前言
教會必然是永遠在建造中,一再腐爛,又一再被重建起來。
──艾略特,The Rock
何神學的範疇,無論是聖經、歷史、系統、倫理或是教牧神學,都是與人類的經驗相互交織,反映一個世代與文化,回應塑造當代思想的力量,修正謬誤,堵塞從前世代的漏洞,並處理當代的議題。使我們仍然懷抱希望的是,神學家們仍然為歷史的現代思潮、錯綜複雜的宗教與道德議題、人類良知的深層改變,及日常生活的難題等發言。健康的宗教必須涵蘊生活的所有部分,包括整個宇宙,同時又是非常關乎個人的。而出現在這個時代的各種概念的交織與新的典範,聽來似乎更像詩,而不是神學。
不管是基督教的牧師、神父、拉比、神學家,或是臨床教育學者、機構院牧、教會同工、專職輔導員、宣教士,還是想要回應人們艱困處境的信徒,凡是從事關顧這門藝術的人都會發現,當我們進入新千禧年的時候,我們正面對重要的轉機。生命的事實正變得「愈來愈……」的趨勢:愈來愈向全球性思維擴張;愈來愈跨越文化隔閡;在人們極可能以失去人性的殘忍、怪異行徑彼此冒犯,表現得愈來愈醜惡;生命帶來的關注、風險及爭議性愈來愈顯得錯綜複雜;對於人們因為偶然、環境促成、被迫或自主的選擇等因素,而誘人掉入陷阱的景況愈來愈敏感;在一個無須戰爭也能轉眼間將世界毀於一旦的時代愈來愈有盼望;在關注健康、研究挽救生命的先驅及醫學診療形態等方面愈來愈能勝任;對地球的使用愈來愈適度;愈來愈謙卑地認同救恩只來自上帝,而非來自人間的政治、科技、教育或社會,縱然這些都不可或缺。面對這種「愈來愈……」的處境,關顧者得明白實踐牧養關顧時要付上的代價。
修訂這本《教會中的牧養關顧》的主要目的,是為新一代的神學生及教牧人員闡釋牧養關顧的意義。這一版次包含了導引性的一章,論到在複雜多變的世代有智慧地傳遞信仰的處境。本書的用詞反映了對女性作為接受及付出牧養關顧角色的涵蓋及尊重。在討論一些重要議題時,我在原有版本的討論之上,也加進了近期的研究成果以作為對話。此外,我也引介了新的臨床資料及註釋。本書旨在處理普遍的人類經驗,並提供跨越國籍、種族及文化限制的指引。本書也涵蓋了關乎關顧的重要領域,為想要真誠地回應人生困境的關顧者提供導引。
基督教牧養關顧的歷史包含多個不同的傳統,但並非全都可以互補。《教會中的牧養關顧》從聖經層面,也從臨床牧養的層面探討牧養職事。它以舊約與及新約聖經中關於信徒相互祭司職分(mutual priesthood)的教導為基礎,提出了一個整體會眾執行牧養行動的嶄新視野。本書承認基督教在西方國家的影響正日漸式微,而宗教多元的面貌也日漸浮現。深願本書能成為地圖,指引基督教事奉者、政策制定者以及關顧者,在一個多變的時代中如何面對混亂的要求、冒險的交會、情感透支、無盡的期望、不公的批評、日復一日的勞苦,甚至在法律上遭遇對抗。
在今天的宗教事業裏面,其中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是缺乏牧養的模範。在專職牧養工作中,對於男女事奉人員來說,這都是事實。當充滿熱忱的關顧者與他們的信仰搏鬥、找尋出路、尋求順服自己領受的「從天上來的異象」所顯示自己如何被上帝視為有用時,會眾正面對焦慮的時刻。在馬拉慕德(Bernard Malamud)的小說《天生好手》(The Natural)裏面,其中一位人物說,當我們失去英雄的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可以走多遠。」教會在各種情況之下都需要適當的引導,包括尋求智慧和技巧來塑造事奉中的伙伴關係,學習分享權力,處理種族及性別對傳統符號的影響,關注有獨特連結及不同生活型態的家庭,面對非正統的道德觀及文化實踐,處理重要宗教領袖的不道德行為帶來的後果,經驗多元的宗教傳統──包括在神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前衛與保守派雙方之間的分裂。面對當前美國宗教多元主義的重組,以及基督教宣教與服事的重新建構,我們需要興起新一代有智慧的領導者。為了在一個衝突的世界裏面讓關顧得以永續下去,我們需要有新的委身深度。在本書裏面,我嘗試探討這些議題。
我得到幾位好友及學生給我寶貴的意見,對本書的構思帶來不少影響。特別感謝以下幫助我完成本書的人士,包括:Emory University附屬Candler School of Theology的杭特(Rodney J. Hunter)、Colgate-Rochester Divinity School的保寧(James Poling)、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聶士萊(James N. Lapsley)。丹佛市(Denver)Iliff School of Theology的Larry Kent Graham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書目。其餘曾經協助本書寫作的有:來自利比亞蒙羅維亞(Monrovia)的Nancy Ellett Allison、路易斯安那州Pineville 第一浸信會的牧者N. Larry Baker、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Shreveport) Broadmoor Baptist Church的牧師、我的兒子Mark A. Brister、德克薩斯州沃思堡(Fort Worth)Mount Pisgah Missionary Baptist Church的牧師Nehemiah Davis,還有我在西南浸信會神學院的同事Douglas Dickens、伊利諾州倫巴底(Lombard)北美浸信會神學院(Nor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的Emma J. Justes、在委內瑞拉Los Teques作宣教士的Steve Lyon,及德克薩斯州達拉斯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附屬Perkins School of Theology的David K. Switzer。也感謝我的研究學生Karl F. Fickling協助整理索引。
我能夠完成本書,乃受惠於西南浸信會神學院(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提供的安息年假,以及學院圖書館豐富的藏書;我在此任教超過三十年,在此向行政部門及董事會的每一位董事致以萬分謝意。幫我整理手稿的是從維吉尼亞州移居來的Deborah Jones小姐,她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秘書。
最後,特別要為我妻子葛羅莉亞(Gloria)長久以來的鼓勵、智慧、謹慎、挑戰與陪伴而感謝她。
布里斯特博士(C.W. Brister)
德克薩斯州沃思堡
教會必然是永遠在建造中,一再腐爛,又一再被重建起來。
──艾略特,The Rock
何神學的範疇,無論是聖經、歷史、系統、倫理或是教牧神學,都是與人類的經驗相互交織,反映一個世代與文化,回應塑造當代思想的力量,修正謬誤,堵塞從前世代的漏洞,並處理當代的議題。使我們仍然懷抱希望的是,神學家們仍然為歷史的現代思潮、錯綜複雜的宗教與道德議題、人類良知的深層改變,及日常生活的難題等發言。健康的宗教必須涵蘊生活的所有部分,包括整個宇宙,同時又是非常關乎個人的。而出現在這個時代的各種概念的交織與新的典範,聽來似乎更像詩,而不是神學。
不管是基督教的牧師、神父、拉比、神學家,或是臨床教育學者、機構院牧、教會同工、專職輔導員、宣教士,還是想要回應人們艱困處境的信徒,凡是從事關顧這門藝術的人都會發現,當我們進入新千禧年的時候,我們正面對重要的轉機。生命的事實正變得「愈來愈……」的趨勢:愈來愈向全球性思維擴張;愈來愈跨越文化隔閡;在人們極可能以失去人性的殘忍、怪異行徑彼此冒犯,表現得愈來愈醜惡;生命帶來的關注、風險及爭議性愈來愈顯得錯綜複雜;對於人們因為偶然、環境促成、被迫或自主的選擇等因素,而誘人掉入陷阱的景況愈來愈敏感;在一個無須戰爭也能轉眼間將世界毀於一旦的時代愈來愈有盼望;在關注健康、研究挽救生命的先驅及醫學診療形態等方面愈來愈能勝任;對地球的使用愈來愈適度;愈來愈謙卑地認同救恩只來自上帝,而非來自人間的政治、科技、教育或社會,縱然這些都不可或缺。面對這種「愈來愈……」的處境,關顧者得明白實踐牧養關顧時要付上的代價。
修訂這本《教會中的牧養關顧》的主要目的,是為新一代的神學生及教牧人員闡釋牧養關顧的意義。這一版次包含了導引性的一章,論到在複雜多變的世代有智慧地傳遞信仰的處境。本書的用詞反映了對女性作為接受及付出牧養關顧角色的涵蓋及尊重。在討論一些重要議題時,我在原有版本的討論之上,也加進了近期的研究成果以作為對話。此外,我也引介了新的臨床資料及註釋。本書旨在處理普遍的人類經驗,並提供跨越國籍、種族及文化限制的指引。本書也涵蓋了關乎關顧的重要領域,為想要真誠地回應人生困境的關顧者提供導引。
基督教牧養關顧的歷史包含多個不同的傳統,但並非全都可以互補。《教會中的牧養關顧》從聖經層面,也從臨床牧養的層面探討牧養職事。它以舊約與及新約聖經中關於信徒相互祭司職分(mutual priesthood)的教導為基礎,提出了一個整體會眾執行牧養行動的嶄新視野。本書承認基督教在西方國家的影響正日漸式微,而宗教多元的面貌也日漸浮現。深願本書能成為地圖,指引基督教事奉者、政策制定者以及關顧者,在一個多變的時代中如何面對混亂的要求、冒險的交會、情感透支、無盡的期望、不公的批評、日復一日的勞苦,甚至在法律上遭遇對抗。
在今天的宗教事業裏面,其中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是缺乏牧養的模範。在專職牧養工作中,對於男女事奉人員來說,這都是事實。當充滿熱忱的關顧者與他們的信仰搏鬥、找尋出路、尋求順服自己領受的「從天上來的異象」所顯示自己如何被上帝視為有用時,會眾正面對焦慮的時刻。在馬拉慕德(Bernard Malamud)的小說《天生好手》(The Natural)裏面,其中一位人物說,當我們失去英雄的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可以走多遠。」教會在各種情況之下都需要適當的引導,包括尋求智慧和技巧來塑造事奉中的伙伴關係,學習分享權力,處理種族及性別對傳統符號的影響,關注有獨特連結及不同生活型態的家庭,面對非正統的道德觀及文化實踐,處理重要宗教領袖的不道德行為帶來的後果,經驗多元的宗教傳統──包括在神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前衛與保守派雙方之間的分裂。面對當前美國宗教多元主義的重組,以及基督教宣教與服事的重新建構,我們需要興起新一代有智慧的領導者。為了在一個衝突的世界裏面讓關顧得以永續下去,我們需要有新的委身深度。在本書裏面,我嘗試探討這些議題。
我得到幾位好友及學生給我寶貴的意見,對本書的構思帶來不少影響。特別感謝以下幫助我完成本書的人士,包括:Emory University附屬Candler School of Theology的杭特(Rodney J. Hunter)、Colgate-Rochester Divinity School的保寧(James Poling)、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聶士萊(James N. Lapsley)。丹佛市(Denver)Iliff School of Theology的Larry Kent Graham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書目。其餘曾經協助本書寫作的有:來自利比亞蒙羅維亞(Monrovia)的Nancy Ellett Allison、路易斯安那州Pineville 第一浸信會的牧者N. Larry Baker、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Shreveport) Broadmoor Baptist Church的牧師、我的兒子Mark A. Brister、德克薩斯州沃思堡(Fort Worth)Mount Pisgah Missionary Baptist Church的牧師Nehemiah Davis,還有我在西南浸信會神學院的同事Douglas Dickens、伊利諾州倫巴底(Lombard)北美浸信會神學院(Nor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的Emma J. Justes、在委內瑞拉Los Teques作宣教士的Steve Lyon,及德克薩斯州達拉斯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附屬Perkins School of Theology的David K. Switzer。也感謝我的研究學生Karl F. Fickling協助整理索引。
我能夠完成本書,乃受惠於西南浸信會神學院(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提供的安息年假,以及學院圖書館豐富的藏書;我在此任教超過三十年,在此向行政部門及董事會的每一位董事致以萬分謝意。幫我整理手稿的是從維吉尼亞州移居來的Deborah Jones小姐,她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秘書。
最後,特別要為我妻子葛羅莉亞(Gloria)長久以來的鼓勵、智慧、謹慎、挑戰與陪伴而感謝她。
布里斯特博士(C.W. Brister)
德克薩斯州沃思堡
目次
目錄
作者序/5
推薦序/7
前言/9
導言:事奉的處境/13
第一部 牧養關顧的基礎
第一章 從神學角度看牧養關顧/33
第二章 牧養關顧與人類的本質/67
第三章 牧養關顧的預備/95
第二部 教會服事的形態
第四章 教會的牧養行動/127
第五章 講道與敬拜的牧養層面/155
第六章 牧者關顧的面向/178
第三部 牧養關顧的程序與困難
第七章 關顧對話的動力/213
第八章 分享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248
第九章 在危機中成為支持者/285
作者序/5
推薦序/7
前言/9
導言:事奉的處境/13
第一部 牧養關顧的基礎
第一章 從神學角度看牧養關顧/33
第二章 牧養關顧與人類的本質/67
第三章 牧養關顧的預備/95
第二部 教會服事的形態
第四章 教會的牧養行動/127
第五章 講道與敬拜的牧養層面/155
第六章 牧者關顧的面向/178
第三部 牧養關顧的程序與困難
第七章 關顧對話的動力/213
第八章 分享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248
第九章 在危機中成為支持者/285
書摘/試閱
第一部
牧養關顧的基礎
第1章
從神學角度看牧養關顧
師,「為會眾提供道德上的帶領、屬靈的指導及鼓勵的人」,這是歷代定義基督教牧師近乎典範的觀念。自從耶穌選召若干門徒,又「分派(他們)去結果子」的時代,牧養關顧就成了基督教會必須活出的生命和使命。所有被基督的愛包圍的人都要去愛別人,因那為他們受死的基督之故,在信仰上彼此激勵,並且牧養那些在人生風暴和挫折之中受傷的人(約十五12-17)。這些關注並非衍生自個人內心焦慮的情緒,更非祈克果(Sφren Kierkegaard)所說,對人生慘劇產生的「恐懼」;乃是超越自我、關心別人。這種慷慨的情操,不管被接納或被壓抑,在不同層面的人際關係中都與基督教的憐憫相近;可說是在人生處境之中活出上帝的恩慈和良善。
矛盾之處在於,我們人類的傾向是與受傷的心靈保持一段安全距離而旁觀之。我們自然的意願是拒絕受傷者的求助,繞道而行。今日是一個「自我肯定與自我關愛」等觀念備受高舉的世代,當人們以至國家只願意幫助那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作出回報的人的時候,為別人的緣故犧牲自我是荒謬的。相對於對無助者抱持接納的態度,今日的人們因偏見而關上體諒的門,因對「他人」的恐懼而制定謹慎的政策,過著自我保護的生活。即便好心人的眼目,也因全神貫注於自己看重的事情所蒙蔽,看不見需要被照顧的潛在個人對象。再者,後現代的社會對於教會或牧者的關顧行動普遍只有懷疑而無感激,有一些甚至徹底地予以回絕。
對於久被「淡化了的宗教」安撫而變得漠然的現代人來說,要以認同別人的需要來突顯自己的信心是困難的。然而上帝透過道成肉身的基督,彰顯祂對於受造萬物的關愛,仍然是難以壓抑的。新約聖經鮮明地將基督耶穌犧牲的慷慨,與我們只關切自己需要的對比呈現出來(例如林後八1-15)。那些作為上帝手中的器皿、將神恩典帶給人的事奉者,為自己的緣故,也為上帝的緣故珍惜「他人」。事實上,世上絕望的、無依無靠的人並非歸向牧者,而是歸向神;祂是人們透過我們,或甚至無須透過我們,所希望尋見的那位。
本書以一位更正教牧師的經驗作引子,這位牧師聯同他會眾中的成員,分擔了一個家庭的重擔,直到這個家庭能重拾生活的任務。我認為這樣的牧養關顧是基督徒之間彼此互相的關懷,也是對於基督代死的世人的關注(加六2-10)。雖然牧師有獨特的社會角色與教會的職位,他卻無法獨攬教會整體的關顧工作。萊勒斯家的牧者史帝芬牧師承認,「博匯教會的弟兄姊妹在這事上承擔的工作比我所做的重要得多。」知道普遍與特定牧養服事的分別之後,讓我們思考關顧的標準、助人者真正的身份,以及基督教關懷的範圍。
I. 牧師工作的標準
已故的丹尼爾‧威廉斯(Daniel Day Williams)在利其蒙聯合神學院擔任講師時曾經說過:「對於每一位牧師和每一位基督徒而言,牧養的工作是回應上帝看重靈魂的奇妙恩典,而與人分享他經歷上帝醫治大能的非常知識。」1 這段話顯示了深度的智慧:其一,基督徒向受傷者提供的是上帝的醫治大能;其二,超越的神引發牧者牧養的動機,而非僅僅由於人們的需要;其三,只有先在上帝恩手運行下被醫治的人,才能成為祂大能真正的管道。再者,一份助人的渴望必須配合對他人有見識的了解,才不至使我們的屬靈工作徒勞無功。
兒子因刑事罪行而入獄的一位醫生傷感地反應道:「有時,為人父母者以為他們正按著自己所知道的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但他們的竭力仍有不足。」顯然,我們不需要新的心靈修補匠,也不需要聰明的人來操縱人類的命運;在世俗世界裡的成人們需要的深度智慧,是那些能夠將上帝醫治的大能帶給他們的人才能夠給予的。
我們發現,對個別基督徒(如萊勒斯家)提供牧養關顧只是今日教會多元牧養職事的其中之一。今日的牧養策略,是在適當的時候提供養料,但卻必須做得合宜。就像一位熟練的外科醫生要進行一項精細的眼科手術或縫合一個傷口,所承擔責任之重大使他必須用盡平生所累積的經驗、智慧和技術來控制雷射手術儀器。照樣,當一位牧者進行心靈的修補工程時,也必須擔承神學上以及實務上的責任。現代的牧者必須知道怎樣履行多功能的職務,也必須知道自己擔任牧職的原因,以及自己所作的究竟是怎樣的事情。這樣,牧者就必須先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對各種幫助人的技巧能夠掌握,以及在神學方面接受充分的訓練。這是否表示未能達到這些要求的人士,就必得被拒之於門外、不得牧養他人呢?當然不是!這祇表明我們必須探討有關牧養的一些基本標準,對這項工作作深入的反省;這就帶領我們進入教牧神學的討論了。
1. 牧養的動機
從初代教會到現在,上帝使人和好的與支持的愛一直推動著人們奉祂的名開展屬靈的服事(詩六七1-2,約十五17,林後五14-20)。2 使徒約翰宣告:「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裏面呢?……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4,16-18)每一位基督徒都被賦予恩賜成為激勵別人的人,並非只有一些被按立為牧師的基督徒才有這個身分。如此的目的就是要每一位基督徒都參與在教會使人和好以及屬靈引導的使命之中。基督呼召教會執行關顧的行動,祂同時也召喚世人作出信仰上的回應。這種交流雖然不能以科學方式來量化,施予和接受的雙方是同時運作的。
試想,你為甚麼會去造訪一位醫院病人或一位基督徒呢?是由於職責所在嗎?是習慣使然?是你所屬的小組或團契的期望?是因為你曾經起誓?是教會的要求?抑或是病者家人或朋友對你發出的邀請?牧者和會眾的行動,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回應上帝對人類痛苦的關注。當一個關注行動展開,信仰社群中一些敏感於人類苦難的基督徒自然會起來參與;就在某特定的時空裏,他們成了上帝用來施予恩惠和憐恤的工具(來四16)。
基督的憐憫是引發牧者真正願意努力事奉的首要原因。害怕在事奉中犯錯而被牽連,甚至要付上法律責任,會窒礙這些事奉。此外,對其他事物熱切的追求、但求自保地生存,也會將「他人」推到一旁,置別人的需要於不顧。我們對別人的關心,不但能夠提升我們的有限,也使我們調整關懷的行動以符合對方心靈的需要。然而,牧養關顧的事件不應該被用來當作躲避其他牧養服事的擋箭牌。牧者也不應該藉著與他人分享來控制性格軟弱的人,或窺探人們心底的秘密。瑪莉.佛頓(Marie Fortune)論到牧養的親密關係裏「忠誠」的特質時提醒我們:牧者與基督徒之間在性方面很有可能出現行為偏差的事件。3 因為「深淵與深淵響應」的關係具有神秘的力量,很容易驅使一個真誠的牧者與尋求協助的對象,在永恆的角度裏展開真誠的對話。
讓我們以自己的經驗來理解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路十30-37)。有時候,人生境遇使我們扮演故事裏面不同的角色。我們都知道,基督徒在生命旅途之中不會倖免於任何災難,我們也有瀕臨垂死邊緣的可能。有一次,一位神學生半夜裏遇上一個搭乘「順風車」的人,他答應送對方一程。誰知那人是個搶匪,甫一上車隨即用手槍指著他的頭,強令交出他的皮包和車鑰,用手槍打了他的臉,把他從車上推出,然後駕車揚長而去。這位原本願意慷慨助人的,到頭來在震驚之中被撇在路旁,落得半死不活;苦難不知道什麼叫偏袒,它侵入人們的私生活中,無論是義人或是不義的人都一樣。然而某些時候,教會人士對受傷的人不聞不問,就像那祭司和利未人一樣;不少人會因為敏感度不足、過於審慎的猶疑、不願意聆聽、心存偏見、追求屬世的需要,或是被個人的掛慮牽絆,而置生命受傷的、孤寂的人於不顧。也有一些時候,仁慈的信徒主動擔當好撒瑪利亞人的角色,隨時幫助一些困苦、迷途的人。一些願意接待人的信徒就像那店主,為傷者提供一個暫時棲息和療養的地方;基督徒醫生、學校輔導員、社會工作者,和那些敢於關懷別人的人,都是那位店主。在這個比喻裏面,我們有些時候是伸出援手的,有些時候卻是接受幫助的一方。
牧養的呼召與人們的需要,此二者使牧養關顧因此而產生;但這要透過屬靈的動力來維持的。對人類苦難產生關注的心懷,是部分基督徒的恩賜,他們需要其他信徒的培養支持。但正如主提醒西門彼得,唯有成熟的愛,才可以維繫這樣的事奉至終生(約廿一15-17)。
2. 神學上的責任
我們在引言之內提到萊勒斯家的個案,當安.裴爾女士(Ann Pearl)中風時,她的家人向牧師提出的問題,基本上是神學的問題。
(1)當迫切的需要產生,而人們不知道如何處理,他們可以怎樣面對?
(2) 當使用科技來維持生命時,我們怎樣解決道德上的兩難?當照顧重病或無能力的所愛之人,我們該如何處理一些可能的醫療倫理問題?
(3)今日新紀元運動者正極力提倡死者轉世之說,而明瞭人類的有限本質與死亡真相的我們,該如何看待身體復活的事呢?
(4)病患的家人應當怎樣處理心中因責任引起的羞愧和罪疚感呢?
(5)生者如何走過哀傷,重新投入人際關係、重拾社會和家庭責任?
史帝芬牧師在實踐牧養關顧時,從行動的層面轉向反省的層面;他從回應醫院裏面的呼喊,轉向更深入瞭解中風對患者帶來的後果,以及病者家人受牽連的程度。即使不存康復的盼望,我們仍須回應病者和家人的需要。當死亡臨近時,盲目宣告盼望或給予虛假的期望都是不智的。一個家庭總錯覺地以為他們的成員可以永不離開,惟有當他們體會生死之間奧妙的平衡時,才有所轉變。史帝芬牧師在那段時間裏面與萊勒斯家一同高度敏感地分享,讓他們明白失去了母親會使他們的家庭面對怎樣的前景。
牧養事奉裏面的真誠,需要有神學上和醫學上的智慧,一顆憐憫的心懷更是不可缺少。一位講道者須明白學習理論、釋經原則以及溝通技巧,以致他能夠幫助人們進入敬拜。一位教會管理人員須對管理系統、財務、宗派規章、當地法律,以及在混亂中維持秩序的技巧有所認識,以致他能夠作出適當的決策。而當一位牧師反省上帝創造的方式、思索人類在上帝面前存在的奧秘,他同時也是一位神學家。教牧神學的範疇就是:為著對個別基督徒或家庭的關懷,在基督信仰的亮光之中作出具判斷性的神學反省。
神學的前設是上帝主動將祂的屬性啟示讓人知道。然而神話語的啟示,始終先於人們的經驗。聖經啟示和歷代基督徒詮釋而得出的各項教義都與人們的生活交錯地出現。牧者在教牧輔談的過程之中可能會發現信徒對於上帝的屬性、上帝的旨意、罪的形成、罪疚與寬恕等課題有錯誤的理解。這些發現也許正好作為一個教導的時刻,讓牧者或基督徒透過會談時遇上的問題,校正一些錯誤的觀念。另一方面,會眾也可能會因他們的牧師對教會的使命、對家庭或群體生活的各方面,以及對上帝的旨意都有深邃的智慧而讚嘆;我們總可以從別人身上有所學習。故此,加拿大的威廉.胥密特(William Schmidt)說:「不管如何定義,神學囊括了上帝的故事及其與人的故事相遇的再現。」4 神學反省必須包括我們將上帝作為終極對象及主體的經驗以及人類自己的故事。
做神學,表達一套神學思想,是每個基督徒的權利和義務。每一位按著神的形像被造的人,都應該對歷代見證信仰的先賢懷有敬意,在一個有宗教的世界觀之下談論當代的信仰(羅十四12;彼前二9)。雖然「以神學角度詮釋聖經是一項極端複雜的任務」5,聖經的真理總不會改變。人們對於終極真理和對於自身存在的理解是時有轉變的,事實上這些方面的反思是沒有止境的。然而神學思想家們對上帝的談論並非絕對的真理,只有上帝才是絕對的真理。故此,每一位牧者都有實踐性和神學性的使命。他要有自己的立場,「常作準備」,好回答自己心中盼望的緣由(彼前三15)。每個信徒社群──也就是教會也同樣具有這責任:對它的信心、生命與牧養的服事有所回應,以致能夠將他們的信仰與世人分享。6 不過,上帝是超越於人類知識範疇之上的,祂也會對人類有限的知識作出審判。透過聖靈,祂將持續地引導基督徒進入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3)。
在進行教牧神學反省時,部分學者會從教義方面著手,然後將結果應用到教牧的處境之上。聖公會的馬丁.嵩頓牧師(Martin Thornton)在這觀點上有這樣的見解:「教牧神學如今或許可被稱為應用教義學。」7 因此,他的神學方法就比較接近歐陸的教導傳統,而非當代教牧實務的智慧。其他的學者以人或事件為起始點,然後才推展知識層面的資料。其中一個例子是派頓(John Patton),他的神學方法就不是以上帝為起點的。他透過關顧事件、象徵性重構和神學反省這一個三段進程,提倡以想像的方式將焦點集中於一個「世界的特定角色和需要」之上。8 他這個路線是跟隨愛德華.法雷(Edward Farley)在《教會角度的反省》(Ecclesial Reflection)一書中所提及的方法,並且被認為是教牧神學家在特定處境之下可行的方法。但這些學者的建議都不是我所理解的牧養神學;我所理解的牧養神學是一個以牧養的角度來「做」神學的進程。
牧養工作的神學思想必須先於牧養事件裏面具創意的思維、曾受專業訓練的想像力,以及對一己信仰傳統的喜愛。按照耶穌基督的教導,對人們的關懷比宗教傳統和實踐更重要,但也將這兩者包含在內(可二27)。牧養關顧神學是從描述性、規範性以及實踐的數據這三重角度來處理人們的傷害、需要和衝突等含糊的處境。9 下面提供的牧養方法對人類最終的關懷,是受基督教的信仰,和以人為先的信念所啟發的。
3. 一個神學反省的方法
牧養關顧的神學塑造一種可行的方法論方向,同時也受其塑造。缺乏一個全面的工作方式,牧者就像在配備不足的情況下掙扎地事奉,而且容易被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所拖垮。這樣的事奉人員面對複雜的輔導處境會感到力有不逮。他們甚少記錄關顧的經驗,也鮮有時間就他們的牧養關係作神學反思。顯然引導一個關懷的信仰群體成形,是教牧工作的首要任務,而接著就是對個人牧養工作的反省。有這樣整全的行動和反省過程,牧養神學就得以形成。
臨床牧養關顧運動正是為了回應社會對適切牧養方法的需求而生。這個運動的領袖們為我們對教牧神學的認知付出極大的努力。「臨床牧會關顧教育」(CPE)的主要創辦人──安東.波新(Anton T. Boisen),在1920年代所作的先驅性研究,對宗教心理學與牧養實踐就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看重柏氏的研究並且率先運用他的「第一原則」作為牧養關顧神學重點的主要人物,包括喜爾德納(Seward Hiltner)、保羅.強森(Paul Johnson)、魏恩‧奧茨(Wayne E. Oates),和衛斯(Carroll A. Wise)。喜爾德納在《教牧學導論》(Preface to Pastoral Theology)一書就重點地指出:牧養的工作在適切的監督之下,能夠將基督教的信仰有效地應用出來。他強調要在教會各項事工和功能之中彰顯出牧養的精神,主要指的就是「牧養關顧」;這見解為二十世紀中葉的教牧神學帶來建設性的影響。錫爾特納透過個案研究,展示以實驗的方法能夠建構有系統的教牧神學,即醫治、維持,和指引。10 他的書名如實地道出,他的構思只是「前言」(Preface),還需有更多的探討。
近代美國的教牧學研究趨向較多元化的發展,端視研究人員本身的神學信念,以及他努力研究時的處境。白朗寧(Don S. Browning)、唐納.卡普斯(Donald Capps)、詹姆士.狄特斯(James E. Dittes)、鄂頓(Thomas C. Oden)及詹姆士.波林(James N. Poling)都在各人所處的學術氛圍之下,對於神學與牧養實踐相互之間的關係,各有不同的發現。11 而喜爾德納在教牧學的構思對拉普斯黎(James N. Lapsley)、查爾斯.葛金(Charles V. Gerkin)、約翰.派頓(John Patton)以及羅德尼.杭特(Rodney Hunter)有較大的影響力。至今,教牧學作為「關於如何生活的信仰智慧,特別著重在如何關懷別人」,仍然在成形的過程當中。12 教牧學學會(The Society of Pastoral Theology)於1985年成立,並每年出版教牧學學刊以鼓勵學術研究及交流。
當本書向新一代讀者介紹以基督新教為立場的牧養關顧之際,其他一神信仰的社群(猶太教和天主教)的反省早已見諸文字材料。例如瑞吉斯.達菲(Regis A. Duffy),他就引用歷史上天主教傳教士著重聖禮的宣教工作,作為他論到「後梵諦岡第二時期」(Post-Vatican II)牧養關顧的神學模式。他的主張是以教理問答(Catechumenate)作為根據;教理問答是天主教徒加入教會的長期過程,先於水禮和信徒成長班。他說,在羅馬教廷的傳統之內受洗或得醫治的,都是被釋放去「做基督的工作」。13 聖禮作為基督真正與教會同在的標記,使人們清楚知道人類存在的意義和方向。
我曾經在大英國協聯邦國家如英格蘭、肯亞、紐西蘭和澳洲唸書及教學,對於這些國家學者們的活力,和他們推動牧養關顧的熱誠感到欣慰。14 在更多不同國家的學者繼續參與研究的將來,教牧神學必然更多被瞭解和掌握。
這樣,我們又當怎樣以神學的角度來理解牧養事件呢?從反面來說,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首先、儘管教牧神學應當被分別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卻不能與傳統的神學完全分割;我們不可能單單從牧養實踐就可以創立一套完整的教義架構。再者,教會在世上有她要完成的任務,不容許任何一位牧職人員或任何一個信仰社群將所有時間花在默想、反省,而忘記履行那更大的異象和使命;神學反省不能代替了信仰的實踐,兩者必須並行。此外,單單以敘事形式複述個別的牧養關顧事件,不應該被理解為嚴格的神學研究。教牧輔導個案需要有完整的存檔,並不是要將受虐兒、破碎家庭、悲痛、精神病、抑鬱等個案當作蠻荒探險記那樣地閱讀;將這些事件記述下來是要作為學習的工具。審視另一位牧者的工作,不是出於好奇的心態,而是為使自己提高警覺,在牧養的服事上有所改進。
正面來說,基督教的關顧工作應該被一個從歸納而得的神學思想所導引。留意下面三個階段中,前兩個與第三個階段的層次是不同的。
(1) 在任何牧養關顧處境,無論是教會、醫院、或是學校也好,要描述牧養的事件,就得先對人們的故事作反省和詮釋。鑒於以人為先的考慮,加上現實生活常有的含糊性,人們所敘述事情發生的重點,大都未經過詳細的研究。關鍵性的事件可能由於歷史性的改變、意外、衝突、對抗、傷害、疾病、自然災害、虐待、暴力、沈溺性行為、或多樣性的原因導致其出現。在此,派頓所建議的創意的想像就可以派得上用場。
(2) 人類的故事可以與聖經的故事並列,作為指引日常生活的標準。理想的教牧神學既面向聖經教導的「應然」(ought-ness),同時亦面向現實生活的「實然」(is-ness),以致人類能夠充份地自知,又能夠與那位神聖的實體親密地契通。象徵性來說,人類的歷史事件為上帝拯救的事件提供了一個小小的舞臺。
(3) 透過描述牧養工作的意義和過程,神學實踐的實際觀察就被記錄下來。這樣具創意的反省,能夠為教會裏面的牧養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引,也可能為傳統的神學展現新的視野,使傳統的教義有新的發現和表達。
除了以基督教神學來做為教牧學的導引之外,其他的文化學科也是不可忽略的。要認識人性的深層,要掌握宗教之間互動的對話、明白敬拜符號的象徵意義、知道罪性和敵意的成因,還有要關懷被扭曲的生活所折磨的人的心靈,全都要求今日的牧者對不同的學科有所涉獵和有智慧地擷取。
後面幾章談到的牧養方式包含了在行為科學以及神學範疇的發現。合乎聖經的人類學(有其自身的過去、現在及將來的形態),能夠與其他文化學科互相對話,從而為研究人類與社會的關係提供新的思維,也為彼此開展了新的合作模式。我們不可以忽視人類行為的心理因素,但它卻不應該成為生活的焦點和規範。哲學家艾彌爾.凱利特(Emile Cailliet)雖然對於科學性地探究實體的深層並且發現新的觀點感到高興,但他提醒我們,教牧人員要「以基督的眼光審視文化的言論」;他繼續說道:「要與文化打交道卻從不認識它,那是匪夷所思的……對信仰的認識不能取代了對所處文化中的學術或人的認知」。15
神學家與科學家需要在一個互相尊重的氣氛之下作學術交流。我們都知道上帝透過聖經的啟示,並沒有抹殺科學的研究和發現。假如正確地看待,科學可以成為基督信仰的工具而非敵人。在上帝的設計裏面,科學就如其他人文學科那樣,是神聖的工具。然而科學的發現,儘管對人類有著極大裨益,卻不應被極化成為一個新的信仰,因為科學的發現只是描述、接近真理而已,科學絕非那終極和絕對。對於神學的批判同樣適用於科學,人類所有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而且都需要面對上帝的審判。即使科學的至高成就糾正了人類一些錯誤的觀念,又為我們的生活添上無限姿彩,但科學本身卻不能獨自支援人類在永恆的範疇裏面生活。因為那是信仰的領域。
前面所提到的第三方面,對於基督徒關顧者的神學任務至為重要。透過對關顧事件和個案的反省,此中必須同時從上帝以及從人兩方面得到屬靈的啟發或感想,實踐性的神學智慧於是在牧養的工作上得到累積。不過從前面提及那個因家人中風帶來哀傷的個案已經顯示,憑想像而作的反省也可以應付不同的牧養需要。然而讓我們謹慎思量一下,即使信仰經驗的某些方面可以被仔細研究,但這個過程的成果不會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說的實驗性的或科學性的神學。上帝的保守、恩典、愛和公義不可被簡約為客觀的環境。基督教信仰遠遠超越人對於真理奧秘的掌握和敘述;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說出「關於上帝與人類經驗的關係,並從這關係帶來釋放行動的策略」。16
在這個關係裏面,也許效法富希士(P. T. Forsyth)在《The Person and Place of Jesus Christ》一書裏面所作的,將「作為上帝話語一部分的神學」,與「從上帝話語產生的神學」兩者分別開來是明智的做法。17 這與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所說「啟示」與「從屬啟示」的分別有異曲同工之妙。田立克這樣寫道:「一個啟示就是一個在這個星球存在、而在其之前沒有出現過的啟示……在教會的歷史裏面也有一些延續的啟示,但那些只可算是從屬啟示。」18 聖經作為「啟示」,成為上帝在歷史中施行救贖行動的獨一無二的記載。這是上帝話語的真實。本於基督教的生活和工作,而又在聖靈光照下進行的神學反思,就是從上帝話語產生的神學。這裏所說的「從屬啟示」,是教牧神學思想家和學員要在宗教經驗上不斷開發的範疇。
在牧養關顧以及神學建構方面訂立了若干標準之後,我們有必要回答兩個在這神學觀點上很重要的問題:一、牧者最重要的神學立場是甚麼?二、在聖經神學的啟發之下,關顧的社群首要關注的是那些方面?面對今日人們對教會和她的職事有著多元化觀點的現實,基督教的牧養關顧有需要重新確定它的標準和規範。
牧養關顧的基礎
第1章
從神學角度看牧養關顧
師,「為會眾提供道德上的帶領、屬靈的指導及鼓勵的人」,這是歷代定義基督教牧師近乎典範的觀念。自從耶穌選召若干門徒,又「分派(他們)去結果子」的時代,牧養關顧就成了基督教會必須活出的生命和使命。所有被基督的愛包圍的人都要去愛別人,因那為他們受死的基督之故,在信仰上彼此激勵,並且牧養那些在人生風暴和挫折之中受傷的人(約十五12-17)。這些關注並非衍生自個人內心焦慮的情緒,更非祈克果(Sφren Kierkegaard)所說,對人生慘劇產生的「恐懼」;乃是超越自我、關心別人。這種慷慨的情操,不管被接納或被壓抑,在不同層面的人際關係中都與基督教的憐憫相近;可說是在人生處境之中活出上帝的恩慈和良善。
矛盾之處在於,我們人類的傾向是與受傷的心靈保持一段安全距離而旁觀之。我們自然的意願是拒絕受傷者的求助,繞道而行。今日是一個「自我肯定與自我關愛」等觀念備受高舉的世代,當人們以至國家只願意幫助那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作出回報的人的時候,為別人的緣故犧牲自我是荒謬的。相對於對無助者抱持接納的態度,今日的人們因偏見而關上體諒的門,因對「他人」的恐懼而制定謹慎的政策,過著自我保護的生活。即便好心人的眼目,也因全神貫注於自己看重的事情所蒙蔽,看不見需要被照顧的潛在個人對象。再者,後現代的社會對於教會或牧者的關顧行動普遍只有懷疑而無感激,有一些甚至徹底地予以回絕。
對於久被「淡化了的宗教」安撫而變得漠然的現代人來說,要以認同別人的需要來突顯自己的信心是困難的。然而上帝透過道成肉身的基督,彰顯祂對於受造萬物的關愛,仍然是難以壓抑的。新約聖經鮮明地將基督耶穌犧牲的慷慨,與我們只關切自己需要的對比呈現出來(例如林後八1-15)。那些作為上帝手中的器皿、將神恩典帶給人的事奉者,為自己的緣故,也為上帝的緣故珍惜「他人」。事實上,世上絕望的、無依無靠的人並非歸向牧者,而是歸向神;祂是人們透過我們,或甚至無須透過我們,所希望尋見的那位。
本書以一位更正教牧師的經驗作引子,這位牧師聯同他會眾中的成員,分擔了一個家庭的重擔,直到這個家庭能重拾生活的任務。我認為這樣的牧養關顧是基督徒之間彼此互相的關懷,也是對於基督代死的世人的關注(加六2-10)。雖然牧師有獨特的社會角色與教會的職位,他卻無法獨攬教會整體的關顧工作。萊勒斯家的牧者史帝芬牧師承認,「博匯教會的弟兄姊妹在這事上承擔的工作比我所做的重要得多。」知道普遍與特定牧養服事的分別之後,讓我們思考關顧的標準、助人者真正的身份,以及基督教關懷的範圍。
I. 牧師工作的標準
已故的丹尼爾‧威廉斯(Daniel Day Williams)在利其蒙聯合神學院擔任講師時曾經說過:「對於每一位牧師和每一位基督徒而言,牧養的工作是回應上帝看重靈魂的奇妙恩典,而與人分享他經歷上帝醫治大能的非常知識。」1 這段話顯示了深度的智慧:其一,基督徒向受傷者提供的是上帝的醫治大能;其二,超越的神引發牧者牧養的動機,而非僅僅由於人們的需要;其三,只有先在上帝恩手運行下被醫治的人,才能成為祂大能真正的管道。再者,一份助人的渴望必須配合對他人有見識的了解,才不至使我們的屬靈工作徒勞無功。
兒子因刑事罪行而入獄的一位醫生傷感地反應道:「有時,為人父母者以為他們正按著自己所知道的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但他們的竭力仍有不足。」顯然,我們不需要新的心靈修補匠,也不需要聰明的人來操縱人類的命運;在世俗世界裡的成人們需要的深度智慧,是那些能夠將上帝醫治的大能帶給他們的人才能夠給予的。
我們發現,對個別基督徒(如萊勒斯家)提供牧養關顧只是今日教會多元牧養職事的其中之一。今日的牧養策略,是在適當的時候提供養料,但卻必須做得合宜。就像一位熟練的外科醫生要進行一項精細的眼科手術或縫合一個傷口,所承擔責任之重大使他必須用盡平生所累積的經驗、智慧和技術來控制雷射手術儀器。照樣,當一位牧者進行心靈的修補工程時,也必須擔承神學上以及實務上的責任。現代的牧者必須知道怎樣履行多功能的職務,也必須知道自己擔任牧職的原因,以及自己所作的究竟是怎樣的事情。這樣,牧者就必須先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對各種幫助人的技巧能夠掌握,以及在神學方面接受充分的訓練。這是否表示未能達到這些要求的人士,就必得被拒之於門外、不得牧養他人呢?當然不是!這祇表明我們必須探討有關牧養的一些基本標準,對這項工作作深入的反省;這就帶領我們進入教牧神學的討論了。
1. 牧養的動機
從初代教會到現在,上帝使人和好的與支持的愛一直推動著人們奉祂的名開展屬靈的服事(詩六七1-2,約十五17,林後五14-20)。2 使徒約翰宣告:「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裏面呢?……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4,16-18)每一位基督徒都被賦予恩賜成為激勵別人的人,並非只有一些被按立為牧師的基督徒才有這個身分。如此的目的就是要每一位基督徒都參與在教會使人和好以及屬靈引導的使命之中。基督呼召教會執行關顧的行動,祂同時也召喚世人作出信仰上的回應。這種交流雖然不能以科學方式來量化,施予和接受的雙方是同時運作的。
試想,你為甚麼會去造訪一位醫院病人或一位基督徒呢?是由於職責所在嗎?是習慣使然?是你所屬的小組或團契的期望?是因為你曾經起誓?是教會的要求?抑或是病者家人或朋友對你發出的邀請?牧者和會眾的行動,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回應上帝對人類痛苦的關注。當一個關注行動展開,信仰社群中一些敏感於人類苦難的基督徒自然會起來參與;就在某特定的時空裏,他們成了上帝用來施予恩惠和憐恤的工具(來四16)。
基督的憐憫是引發牧者真正願意努力事奉的首要原因。害怕在事奉中犯錯而被牽連,甚至要付上法律責任,會窒礙這些事奉。此外,對其他事物熱切的追求、但求自保地生存,也會將「他人」推到一旁,置別人的需要於不顧。我們對別人的關心,不但能夠提升我們的有限,也使我們調整關懷的行動以符合對方心靈的需要。然而,牧養關顧的事件不應該被用來當作躲避其他牧養服事的擋箭牌。牧者也不應該藉著與他人分享來控制性格軟弱的人,或窺探人們心底的秘密。瑪莉.佛頓(Marie Fortune)論到牧養的親密關係裏「忠誠」的特質時提醒我們:牧者與基督徒之間在性方面很有可能出現行為偏差的事件。3 因為「深淵與深淵響應」的關係具有神秘的力量,很容易驅使一個真誠的牧者與尋求協助的對象,在永恆的角度裏展開真誠的對話。
讓我們以自己的經驗來理解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路十30-37)。有時候,人生境遇使我們扮演故事裏面不同的角色。我們都知道,基督徒在生命旅途之中不會倖免於任何災難,我們也有瀕臨垂死邊緣的可能。有一次,一位神學生半夜裏遇上一個搭乘「順風車」的人,他答應送對方一程。誰知那人是個搶匪,甫一上車隨即用手槍指著他的頭,強令交出他的皮包和車鑰,用手槍打了他的臉,把他從車上推出,然後駕車揚長而去。這位原本願意慷慨助人的,到頭來在震驚之中被撇在路旁,落得半死不活;苦難不知道什麼叫偏袒,它侵入人們的私生活中,無論是義人或是不義的人都一樣。然而某些時候,教會人士對受傷的人不聞不問,就像那祭司和利未人一樣;不少人會因為敏感度不足、過於審慎的猶疑、不願意聆聽、心存偏見、追求屬世的需要,或是被個人的掛慮牽絆,而置生命受傷的、孤寂的人於不顧。也有一些時候,仁慈的信徒主動擔當好撒瑪利亞人的角色,隨時幫助一些困苦、迷途的人。一些願意接待人的信徒就像那店主,為傷者提供一個暫時棲息和療養的地方;基督徒醫生、學校輔導員、社會工作者,和那些敢於關懷別人的人,都是那位店主。在這個比喻裏面,我們有些時候是伸出援手的,有些時候卻是接受幫助的一方。
牧養的呼召與人們的需要,此二者使牧養關顧因此而產生;但這要透過屬靈的動力來維持的。對人類苦難產生關注的心懷,是部分基督徒的恩賜,他們需要其他信徒的培養支持。但正如主提醒西門彼得,唯有成熟的愛,才可以維繫這樣的事奉至終生(約廿一15-17)。
2. 神學上的責任
我們在引言之內提到萊勒斯家的個案,當安.裴爾女士(Ann Pearl)中風時,她的家人向牧師提出的問題,基本上是神學的問題。
(1)當迫切的需要產生,而人們不知道如何處理,他們可以怎樣面對?
(2) 當使用科技來維持生命時,我們怎樣解決道德上的兩難?當照顧重病或無能力的所愛之人,我們該如何處理一些可能的醫療倫理問題?
(3)今日新紀元運動者正極力提倡死者轉世之說,而明瞭人類的有限本質與死亡真相的我們,該如何看待身體復活的事呢?
(4)病患的家人應當怎樣處理心中因責任引起的羞愧和罪疚感呢?
(5)生者如何走過哀傷,重新投入人際關係、重拾社會和家庭責任?
史帝芬牧師在實踐牧養關顧時,從行動的層面轉向反省的層面;他從回應醫院裏面的呼喊,轉向更深入瞭解中風對患者帶來的後果,以及病者家人受牽連的程度。即使不存康復的盼望,我們仍須回應病者和家人的需要。當死亡臨近時,盲目宣告盼望或給予虛假的期望都是不智的。一個家庭總錯覺地以為他們的成員可以永不離開,惟有當他們體會生死之間奧妙的平衡時,才有所轉變。史帝芬牧師在那段時間裏面與萊勒斯家一同高度敏感地分享,讓他們明白失去了母親會使他們的家庭面對怎樣的前景。
牧養事奉裏面的真誠,需要有神學上和醫學上的智慧,一顆憐憫的心懷更是不可缺少。一位講道者須明白學習理論、釋經原則以及溝通技巧,以致他能夠幫助人們進入敬拜。一位教會管理人員須對管理系統、財務、宗派規章、當地法律,以及在混亂中維持秩序的技巧有所認識,以致他能夠作出適當的決策。而當一位牧師反省上帝創造的方式、思索人類在上帝面前存在的奧秘,他同時也是一位神學家。教牧神學的範疇就是:為著對個別基督徒或家庭的關懷,在基督信仰的亮光之中作出具判斷性的神學反省。
神學的前設是上帝主動將祂的屬性啟示讓人知道。然而神話語的啟示,始終先於人們的經驗。聖經啟示和歷代基督徒詮釋而得出的各項教義都與人們的生活交錯地出現。牧者在教牧輔談的過程之中可能會發現信徒對於上帝的屬性、上帝的旨意、罪的形成、罪疚與寬恕等課題有錯誤的理解。這些發現也許正好作為一個教導的時刻,讓牧者或基督徒透過會談時遇上的問題,校正一些錯誤的觀念。另一方面,會眾也可能會因他們的牧師對教會的使命、對家庭或群體生活的各方面,以及對上帝的旨意都有深邃的智慧而讚嘆;我們總可以從別人身上有所學習。故此,加拿大的威廉.胥密特(William Schmidt)說:「不管如何定義,神學囊括了上帝的故事及其與人的故事相遇的再現。」4 神學反省必須包括我們將上帝作為終極對象及主體的經驗以及人類自己的故事。
做神學,表達一套神學思想,是每個基督徒的權利和義務。每一位按著神的形像被造的人,都應該對歷代見證信仰的先賢懷有敬意,在一個有宗教的世界觀之下談論當代的信仰(羅十四12;彼前二9)。雖然「以神學角度詮釋聖經是一項極端複雜的任務」5,聖經的真理總不會改變。人們對於終極真理和對於自身存在的理解是時有轉變的,事實上這些方面的反思是沒有止境的。然而神學思想家們對上帝的談論並非絕對的真理,只有上帝才是絕對的真理。故此,每一位牧者都有實踐性和神學性的使命。他要有自己的立場,「常作準備」,好回答自己心中盼望的緣由(彼前三15)。每個信徒社群──也就是教會也同樣具有這責任:對它的信心、生命與牧養的服事有所回應,以致能夠將他們的信仰與世人分享。6 不過,上帝是超越於人類知識範疇之上的,祂也會對人類有限的知識作出審判。透過聖靈,祂將持續地引導基督徒進入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3)。
在進行教牧神學反省時,部分學者會從教義方面著手,然後將結果應用到教牧的處境之上。聖公會的馬丁.嵩頓牧師(Martin Thornton)在這觀點上有這樣的見解:「教牧神學如今或許可被稱為應用教義學。」7 因此,他的神學方法就比較接近歐陸的教導傳統,而非當代教牧實務的智慧。其他的學者以人或事件為起始點,然後才推展知識層面的資料。其中一個例子是派頓(John Patton),他的神學方法就不是以上帝為起點的。他透過關顧事件、象徵性重構和神學反省這一個三段進程,提倡以想像的方式將焦點集中於一個「世界的特定角色和需要」之上。8 他這個路線是跟隨愛德華.法雷(Edward Farley)在《教會角度的反省》(Ecclesial Reflection)一書中所提及的方法,並且被認為是教牧神學家在特定處境之下可行的方法。但這些學者的建議都不是我所理解的牧養神學;我所理解的牧養神學是一個以牧養的角度來「做」神學的進程。
牧養工作的神學思想必須先於牧養事件裏面具創意的思維、曾受專業訓練的想像力,以及對一己信仰傳統的喜愛。按照耶穌基督的教導,對人們的關懷比宗教傳統和實踐更重要,但也將這兩者包含在內(可二27)。牧養關顧神學是從描述性、規範性以及實踐的數據這三重角度來處理人們的傷害、需要和衝突等含糊的處境。9 下面提供的牧養方法對人類最終的關懷,是受基督教的信仰,和以人為先的信念所啟發的。
3. 一個神學反省的方法
牧養關顧的神學塑造一種可行的方法論方向,同時也受其塑造。缺乏一個全面的工作方式,牧者就像在配備不足的情況下掙扎地事奉,而且容易被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所拖垮。這樣的事奉人員面對複雜的輔導處境會感到力有不逮。他們甚少記錄關顧的經驗,也鮮有時間就他們的牧養關係作神學反思。顯然引導一個關懷的信仰群體成形,是教牧工作的首要任務,而接著就是對個人牧養工作的反省。有這樣整全的行動和反省過程,牧養神學就得以形成。
臨床牧養關顧運動正是為了回應社會對適切牧養方法的需求而生。這個運動的領袖們為我們對教牧神學的認知付出極大的努力。「臨床牧會關顧教育」(CPE)的主要創辦人──安東.波新(Anton T. Boisen),在1920年代所作的先驅性研究,對宗教心理學與牧養實踐就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看重柏氏的研究並且率先運用他的「第一原則」作為牧養關顧神學重點的主要人物,包括喜爾德納(Seward Hiltner)、保羅.強森(Paul Johnson)、魏恩‧奧茨(Wayne E. Oates),和衛斯(Carroll A. Wise)。喜爾德納在《教牧學導論》(Preface to Pastoral Theology)一書就重點地指出:牧養的工作在適切的監督之下,能夠將基督教的信仰有效地應用出來。他強調要在教會各項事工和功能之中彰顯出牧養的精神,主要指的就是「牧養關顧」;這見解為二十世紀中葉的教牧神學帶來建設性的影響。錫爾特納透過個案研究,展示以實驗的方法能夠建構有系統的教牧神學,即醫治、維持,和指引。10 他的書名如實地道出,他的構思只是「前言」(Preface),還需有更多的探討。
近代美國的教牧學研究趨向較多元化的發展,端視研究人員本身的神學信念,以及他努力研究時的處境。白朗寧(Don S. Browning)、唐納.卡普斯(Donald Capps)、詹姆士.狄特斯(James E. Dittes)、鄂頓(Thomas C. Oden)及詹姆士.波林(James N. Poling)都在各人所處的學術氛圍之下,對於神學與牧養實踐相互之間的關係,各有不同的發現。11 而喜爾德納在教牧學的構思對拉普斯黎(James N. Lapsley)、查爾斯.葛金(Charles V. Gerkin)、約翰.派頓(John Patton)以及羅德尼.杭特(Rodney Hunter)有較大的影響力。至今,教牧學作為「關於如何生活的信仰智慧,特別著重在如何關懷別人」,仍然在成形的過程當中。12 教牧學學會(The Society of Pastoral Theology)於1985年成立,並每年出版教牧學學刊以鼓勵學術研究及交流。
當本書向新一代讀者介紹以基督新教為立場的牧養關顧之際,其他一神信仰的社群(猶太教和天主教)的反省早已見諸文字材料。例如瑞吉斯.達菲(Regis A. Duffy),他就引用歷史上天主教傳教士著重聖禮的宣教工作,作為他論到「後梵諦岡第二時期」(Post-Vatican II)牧養關顧的神學模式。他的主張是以教理問答(Catechumenate)作為根據;教理問答是天主教徒加入教會的長期過程,先於水禮和信徒成長班。他說,在羅馬教廷的傳統之內受洗或得醫治的,都是被釋放去「做基督的工作」。13 聖禮作為基督真正與教會同在的標記,使人們清楚知道人類存在的意義和方向。
我曾經在大英國協聯邦國家如英格蘭、肯亞、紐西蘭和澳洲唸書及教學,對於這些國家學者們的活力,和他們推動牧養關顧的熱誠感到欣慰。14 在更多不同國家的學者繼續參與研究的將來,教牧神學必然更多被瞭解和掌握。
這樣,我們又當怎樣以神學的角度來理解牧養事件呢?從反面來說,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首先、儘管教牧神學應當被分別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卻不能與傳統的神學完全分割;我們不可能單單從牧養實踐就可以創立一套完整的教義架構。再者,教會在世上有她要完成的任務,不容許任何一位牧職人員或任何一個信仰社群將所有時間花在默想、反省,而忘記履行那更大的異象和使命;神學反省不能代替了信仰的實踐,兩者必須並行。此外,單單以敘事形式複述個別的牧養關顧事件,不應該被理解為嚴格的神學研究。教牧輔導個案需要有完整的存檔,並不是要將受虐兒、破碎家庭、悲痛、精神病、抑鬱等個案當作蠻荒探險記那樣地閱讀;將這些事件記述下來是要作為學習的工具。審視另一位牧者的工作,不是出於好奇的心態,而是為使自己提高警覺,在牧養的服事上有所改進。
正面來說,基督教的關顧工作應該被一個從歸納而得的神學思想所導引。留意下面三個階段中,前兩個與第三個階段的層次是不同的。
(1) 在任何牧養關顧處境,無論是教會、醫院、或是學校也好,要描述牧養的事件,就得先對人們的故事作反省和詮釋。鑒於以人為先的考慮,加上現實生活常有的含糊性,人們所敘述事情發生的重點,大都未經過詳細的研究。關鍵性的事件可能由於歷史性的改變、意外、衝突、對抗、傷害、疾病、自然災害、虐待、暴力、沈溺性行為、或多樣性的原因導致其出現。在此,派頓所建議的創意的想像就可以派得上用場。
(2) 人類的故事可以與聖經的故事並列,作為指引日常生活的標準。理想的教牧神學既面向聖經教導的「應然」(ought-ness),同時亦面向現實生活的「實然」(is-ness),以致人類能夠充份地自知,又能夠與那位神聖的實體親密地契通。象徵性來說,人類的歷史事件為上帝拯救的事件提供了一個小小的舞臺。
(3) 透過描述牧養工作的意義和過程,神學實踐的實際觀察就被記錄下來。這樣具創意的反省,能夠為教會裏面的牧養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引,也可能為傳統的神學展現新的視野,使傳統的教義有新的發現和表達。
除了以基督教神學來做為教牧學的導引之外,其他的文化學科也是不可忽略的。要認識人性的深層,要掌握宗教之間互動的對話、明白敬拜符號的象徵意義、知道罪性和敵意的成因,還有要關懷被扭曲的生活所折磨的人的心靈,全都要求今日的牧者對不同的學科有所涉獵和有智慧地擷取。
後面幾章談到的牧養方式包含了在行為科學以及神學範疇的發現。合乎聖經的人類學(有其自身的過去、現在及將來的形態),能夠與其他文化學科互相對話,從而為研究人類與社會的關係提供新的思維,也為彼此開展了新的合作模式。我們不可以忽視人類行為的心理因素,但它卻不應該成為生活的焦點和規範。哲學家艾彌爾.凱利特(Emile Cailliet)雖然對於科學性地探究實體的深層並且發現新的觀點感到高興,但他提醒我們,教牧人員要「以基督的眼光審視文化的言論」;他繼續說道:「要與文化打交道卻從不認識它,那是匪夷所思的……對信仰的認識不能取代了對所處文化中的學術或人的認知」。15
神學家與科學家需要在一個互相尊重的氣氛之下作學術交流。我們都知道上帝透過聖經的啟示,並沒有抹殺科學的研究和發現。假如正確地看待,科學可以成為基督信仰的工具而非敵人。在上帝的設計裏面,科學就如其他人文學科那樣,是神聖的工具。然而科學的發現,儘管對人類有著極大裨益,卻不應被極化成為一個新的信仰,因為科學的發現只是描述、接近真理而已,科學絕非那終極和絕對。對於神學的批判同樣適用於科學,人類所有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而且都需要面對上帝的審判。即使科學的至高成就糾正了人類一些錯誤的觀念,又為我們的生活添上無限姿彩,但科學本身卻不能獨自支援人類在永恆的範疇裏面生活。因為那是信仰的領域。
前面所提到的第三方面,對於基督徒關顧者的神學任務至為重要。透過對關顧事件和個案的反省,此中必須同時從上帝以及從人兩方面得到屬靈的啟發或感想,實踐性的神學智慧於是在牧養的工作上得到累積。不過從前面提及那個因家人中風帶來哀傷的個案已經顯示,憑想像而作的反省也可以應付不同的牧養需要。然而讓我們謹慎思量一下,即使信仰經驗的某些方面可以被仔細研究,但這個過程的成果不會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說的實驗性的或科學性的神學。上帝的保守、恩典、愛和公義不可被簡約為客觀的環境。基督教信仰遠遠超越人對於真理奧秘的掌握和敘述;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說出「關於上帝與人類經驗的關係,並從這關係帶來釋放行動的策略」。16
在這個關係裏面,也許效法富希士(P. T. Forsyth)在《The Person and Place of Jesus Christ》一書裏面所作的,將「作為上帝話語一部分的神學」,與「從上帝話語產生的神學」兩者分別開來是明智的做法。17 這與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所說「啟示」與「從屬啟示」的分別有異曲同工之妙。田立克這樣寫道:「一個啟示就是一個在這個星球存在、而在其之前沒有出現過的啟示……在教會的歷史裏面也有一些延續的啟示,但那些只可算是從屬啟示。」18 聖經作為「啟示」,成為上帝在歷史中施行救贖行動的獨一無二的記載。這是上帝話語的真實。本於基督教的生活和工作,而又在聖靈光照下進行的神學反思,就是從上帝話語產生的神學。這裏所說的「從屬啟示」,是教牧神學思想家和學員要在宗教經驗上不斷開發的範疇。
在牧養關顧以及神學建構方面訂立了若干標準之後,我們有必要回答兩個在這神學觀點上很重要的問題:一、牧者最重要的神學立場是甚麼?二、在聖經神學的啟發之下,關顧的社群首要關注的是那些方面?面對今日人們對教會和她的職事有著多元化觀點的現實,基督教的牧養關顧有需要重新確定它的標準和規範。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