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滿額折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90 元
優惠價
90441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北大教授葛曉音的唐宋古文導讀,適合大眾讀者的古文今譯選本;
從題解、原文、註釋、譯文,四部分完整導讀欣賞經典古文。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時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和蘇轍。八大家散文代表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典範成就,他們的若干篇章成為了經典名篇。
在這本小書中,葛曉音教授著重論述唐宋八大家在古代文風發展中的作用,並選取和釋譯了八位散文大家的經典篇章。這個選本在參考各家選本的基礎上,精選了若干最膾炙人口的名篇以饗讀者。讀者可通過欣賞這些最精彩的篇章,窺知八大家不同的風采,理解古代優秀散文對今天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葛曉音
1946年生於上海,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82年獲北大中文系中國古典文學碩士學位後留系任教。1989年起任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著作有《八代詩史》《漢唐文學的嬗變》《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山水田園詩派研究》《唐宋散文》《中國名勝與歷史文化》《古詩藝術探微》《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鑒要》等。

 

目次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1

韓愈 67
原毀 67
師說 73
進學解 79
張中丞傳後敘 90
雜說 其四 102
送李願歸盤谷序 104
藍田縣丞廳壁記 110
祭十二郎文 116

柳宗元 127
段太尉逸事狀 127
捕蛇者說 41
三戒 147
鈷鉧潭西小丘記 155
小石潭記 159

歐陽修 163
朋黨論 163
五代史伶官傳序 170
醉翁亭記 176
秋聲賦 180
瀧岡阡表 186

蘇 洵 198
六國論 198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節錄) 204

曾 鞏 211
墨池記 211

王安石 216
答司馬諫議書 216
讀孟嘗君傳 221
遊褒禪山記 223

蘇 軾 229
留侯論 229
潮州韓文公廟碑 237
答謝民師書 250
石鐘山記 256
赤壁賦 263
後赤壁賦 270
記承天寺夜遊 275

蘇 轍 277
上樞密韓太尉書 277
黃州快哉亭記 283

書摘/試閱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唐宋八大家」是我國唐宋時期八個著名的散文大作家的合稱。他們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和蘇轍。八大家文代表着我國古代散文史上的第二個高峰—唐宋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中國古代散文的第一個高峰是先秦兩漢時期。《尚書》向來被視為我國散文的一個重要源頭。這部記載虞、夏、商、周歷史的典籍,有典、謨、訓、誥、誓、命六種文體,載言記事質樸典要,但文字古奧難懂。到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動盪、政治的急速變化和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促進了散文的全面繁榮。出現了《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敘事詳博的歷史散文,以及《老子》《論語》《墨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等豐富多彩的諸子散文。它們語言平易、邏輯嚴密、文氣流暢、說理透闢,形成了既適宜於實用又富有文學價值的新文體。兩漢時期,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記載史事以描摹人物為中心,成為我國紀傳體史書的開山祖,標誌着記敘散文的高度發展。與此同時,兩漢的政論文由先秦的雄辯誇張變為淳厚切實,其中有不少名篇成為後人效仿的範文。
 從東漢時起,文章中出現了句式整齊、文辭對偶的傾向。魏晉南北朝時期,駢體文逐漸形成。「駢」是並列、對偶的意思。這種文體全篇以雙句(又稱儷句、偶句)為主,最多見的是用四字、六字排比或間隔交錯,叫作駢四儷六。並且講究聲律、對仗、辭采華美和使用典故。由於南北朝時文學觀念發生變化,對文學形式和藝術技巧的探索更加深入,駢文便逐漸取代了散文。先秦兩漢時期,文學、哲學和史學沒有分家,還沒有出現純文學的散文。南朝文人提出要把應用文章和文學作品區分開來,一部分駢文尤其是序文、書啟中便產生了一些抒情寫景的文學作品。後來絕大多數應用文也都趨向駢儷化。散文只能在少數歷史地理著作中保留一點自己的地盤。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盛唐初。
 唐代的駢文更加盛行,又大多用來歌功頌德、粉飾太平,變得愈來愈空洞浮誇。這時有一部分文人認為這種浮華的文風對於政治十分有害,便主張對文體來一次革命。初盛唐已有少數政治家改用散文給皇帝上奏疏,其中陳子昂所寫的政論文樸實平易,成為散文復興的先導。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由極盛急轉為極衰。不少文人認為國家動亂的根本原因是儒家古道的衰落,而儒學衰微又是因為浮靡文風流行,所以紛紛起來反對「儷偶章句」,提倡三代兩漢的文風。李華、元結、蕭穎士、獨孤及、梁肅、柳冕等人寫下了大量議論散文,闡述他們改革文風、復興儒學的主張。但他們推崇的古文,主要是以上古的典誥之文作為最高標準。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種文體既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無法在文學性和藝術表現上與駢文爭奪優勢,這就使他們本人的散文成就受到局限。加上當時從事散文創作的人大多缺乏創新的能力和過人的才華,所以儘管散文數量已大大增多,卻還沒有形成一種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足以勝過駢文的新體散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韓愈和柳宗元意識到要復興古道,首先必須對古文自身進行革新,並自覺地擔當起創造新體散文的歷史使命。這種精神又為歐陽修等宋代散文大家所繼承。歐陽修所領導的北宋古文運動以學習韓柳散文為號召,同時又批判了唐末宋初古文中的不良傾向,將宋代散文引上了正確的軌道。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在精神上一脈相承,又各具鮮明的藝術風格。它們繼承了先秦兩漢散文的優良傳統,帶動了唐宋散文的全面繁榮,又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歷來被奉為古代散文的典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