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科舉與官僚制》探討科舉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一般認為科舉作為公平客觀的考試,誰都能借此獲得社會意義上的成功。然而這只不過是從考試制度這一視角所看到的的幻象,《科舉與官僚制》即是通過將科舉置於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構造中重新加以審視,從而揭示科舉的真相。
作者簡介
平田茂樹,1961年生,日本靜岡縣人。2009年獲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專攻宋史。主要著作有《科舉與官僚制》《宋代政治構造研究》等。
吳志宏,1983年生,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博士。譯有《唐代的國際關係》等。
名人/編輯推薦
☆關於科舉制度的科普性讀物
☆推翻科舉是絕對公平的觀點,探索科舉的另一面
☆語言平實,隨附多幅圖片,可讀性強
目次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透過理解科舉的視角
第二章 成為精英之路
第三章 官僚升遷的過程
第四章 皇帝與官僚
第五章 科舉合格後所獲得之物
第六章 科舉的虛構與真實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引言
宋代第三位皇帝真宗在《勸學詩》中曾經這樣說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此外,描寫科舉考生生活的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載有如下故事:範進五十四歲前,參加過二十餘次科舉考試均落第,那天他正在吃飯,突然得知他參加鄉試a中了舉人後,地方士紳們帶著許多錢財前來祝賀。不僅如此,士紳們有送田產的,有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仆,圖蔭庇的。範進的生活由此大為改變。
科舉考試共有三個階段,僅僅是第一階段合格就會有如此大的變化,若是在接下來的會試、殿試中合格,就能成為官僚,其獲得的地位、身份與庶民會有天壤之別,就如同前述真宗的話語一般,得到夢想的所有東西。可見,科舉為讀書人提供了立身出仕的巨大機會。然而,這個機會真的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嗎?
首先,每三年舉行一次的科舉,數十萬考生中,僅有數百名合格,中舉比例極小。由此,假設北宋時期人口一億,以中舉者為中心的官僚階層也僅有數萬人,是超級精英。考生夢想著獲得社會性成功,雖然此後印刷術的發展使書籍得以普及,民間教育機構的發達令登龍門的機會增加,但由於官員和科舉合格者的數量到清代為止依然維持著幾乎相同的水平,因此科舉的競爭仍舊是極其激烈的。
此外,考生為了通過考試,必須博通哲學、文學、史學,這就必須廣泛閱讀並記憶數量龐大的書籍內容。十餘年從早到晚的學習,早則十七八歲,晚則二十歲前後,他們就要準備參加考試。
最初的地方考試合格後,接下來就要在都城停留兩三個月,準備最終考試。從邊境出發到都城有一千公裡以上的路程,需花費數月的時間。這趟旅程即便放在今天依然是極漫長的遠程旅行,路費加上在都城的生活費用,對考生來說,堪稱天文數字。
不僅如此,一次就能高中的情況極為罕見,宋代留存至今的合格者名單(1148 年與1256 年)中,合格者的平均年齡是36 歲。
在沒有義務教育的當時,這十餘年的教育一般是由民間的私塾以及家庭教育承擔。可見良好的教育環境以及考試所需的巨額費用,成為壓在考生家庭上的重擔。
為了通過考試,需要具備以上諸多條件,這樣長年累月下來,究竟有多少家庭可以一直支持考生呢?
像這樣順利突破重重困難成為官僚的精英們,等待他們的使命並非儒家知識分子以德救世(經世濟民)的實踐,而是成為皇帝忠實的仆從。尤其是宋代在完備的官僚機構基礎上,得以實現集中所有權力的君主獨裁制,而這一制度也正是由源源不斷產生忠實仆從的科舉來支撐的。
也就是說,國家給予了人們一種共同幻想:科舉是面向大眾、公平且平等的考試,若能通過,則可以獲得社會意義上的成功。這樣,科舉一方面為屈指可數的合格者們提供了庶民難以企及的財富與權力,另一方面則成為國家實現君主獨裁制的工具。
科舉實現的功能還不僅於此,本書沒有從過往認為科舉是官吏錄取考試的角度,而是從科舉與中國社會諸構造相關、成為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之一的角度,重新審視科舉制度。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