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獅子.小孩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69855433
出版社:心靈平安基金會奇蹟資訊中心
作者:肯尼斯‧霍布尼克
譯者:林妍蓁;若水
出版日:2020/07/16
裝訂/頁數:平裝/177頁
規格:21cm*14.8cm*1cm (高/寬/厚)
重量:258克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書名出自德國哲學家尼采的代表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的「三段蛻變」──駱駝、獅子、小孩。這則寓言提綱挈領地勾勒出靈性的發展過程,尼采的幾項重要論點,包括強力意志、超人、永劫輪迴,也在肯恩博士精闢的詮釋之下,與奇蹟學員熟悉的抉擇心靈、資深上主之師、小我運作模式等觀念相映成趣。
肯恩博士為奇蹟學員引薦這位十九世紀天才的作品,企盼在大家為了化解分裂與特殊性而陷入苦戰之際,可以由這本書得到鼓舞和啟發。我們終將明白,唯有「一小步又一小步」的前進,從駱駝變成獅子,再進一步蛻變為小孩,不跳過任何一個階段,才能抵達最後的目標。
肯恩博士為奇蹟學員引薦這位十九世紀天才的作品,企盼在大家為了化解分裂與特殊性而陷入苦戰之際,可以由這本書得到鼓舞和啟發。我們終將明白,唯有「一小步又一小步」的前進,從駱駝變成獅子,再進一步蛻變為小孩,不跳過任何一個階段,才能抵達最後的目標。
作者簡介
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 Ph.D. 1942~2013)
為最初與筆錄者海倫共同編輯《奇蹟課程》之人。肯尼斯是臨床心理學博士,深曉傳統心理治療的瓶頸,直到邂逅了《奇蹟課程》,才找到了他安心立命之處,決定終此一生為它服務,創立了「奇蹟課程基金會」,成為《奇蹟課程》的指定教學機構,開始了他講授《奇蹟課程》的生涯。
《奇蹟課程》自七0年代問世以來,逐漸成為超個人心理學的聖經。有人曲解其意,為自己的理念撐腰;有人攀附《課程》,以一代宗師自居;也有人視之為致命威脅,大加撻伐;只有肯尼斯不為各種亂象所動,始終堅持以《奇蹟課程》的話來詮釋《奇蹟課程》,且將形上理念與現實生活熔於一爐,四十年如一日,儼然成為《奇蹟課程》的中流砥柱。
為最初與筆錄者海倫共同編輯《奇蹟課程》之人。肯尼斯是臨床心理學博士,深曉傳統心理治療的瓶頸,直到邂逅了《奇蹟課程》,才找到了他安心立命之處,決定終此一生為它服務,創立了「奇蹟課程基金會」,成為《奇蹟課程》的指定教學機構,開始了他講授《奇蹟課程》的生涯。
《奇蹟課程》自七0年代問世以來,逐漸成為超個人心理學的聖經。有人曲解其意,為自己的理念撐腰;有人攀附《課程》,以一代宗師自居;也有人視之為致命威脅,大加撻伐;只有肯尼斯不為各種亂象所動,始終堅持以《奇蹟課程》的話來詮釋《奇蹟課程》,且將形上理念與現實生活熔於一爐,四十年如一日,儼然成為《奇蹟課程》的中流砥柱。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尼采簡介
顧名思義,本書的要旨就是探討靈性旅程的幾個發展階段。全書借用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代表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的「三段蛻變」這一節,作為討論的主軸。之所以如此安排,我的理由有二,首先,純粹是個人因素。我一向傾慕尼采的清晰洞見和文學風格,故想藉此機會為大家引薦他的學說。第二個(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尼采的寓言提綱挈領地勾勒出靈性的發展過程,和《奇蹟課程》的觀點,可謂若合符節。他的著作不但有助於增進奇蹟學員在心理學、哲學與靈性等領域的了解,即使只對《課程》一知半解的讀者,也能從中得到莫大啟發。它會打開奇蹟學員的眼界,在《課程》問世之前,諸多古聖先賢的教誨中早已提出類似的真知灼見,有些洞見甚至流傳了好幾千年。換言之,《課程》與古老的悠遠傳承基本上是一脈相通的,而非憑空乍現的獨門智慧。因此,對奇蹟理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後,再來閱讀這位十九世紀天才的作品,我們必會為他的珍稀智慧讚嘆不已。
佛洛伊德曾經說過,尼采的自我剖析以及對自我了解之透徹深刻,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尼采的成就最早正是由自我分析起家的,能夠獲得精神分析之父如此非比尋常的評價,實屬難能可貴。佛洛伊德的年紀比尼采小上一輪,年輕時曾大量涉獵尼采的著作,之後便決定束之高閣。用佛洛伊德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尼采「太豐富」了。因為佛洛伊德發現,尼采把自己當年冥冥中的直覺早已抒發得這麼淋漓盡致。另外,佛洛伊德也體認到,縱然他們可能推衍出相同結論,但他必須尊重自己的過程,過度深入尼采反倒會受到干擾。正因為有此體悟,佛洛伊德後來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開展出精神分析學。由這些過往軼事,我們便可清楚得知,儘管佛洛伊德對尼采推崇備至,但他對尼采學說其實未曾真正深入。耐人尋味的是,在1907年(或1908年)所舉行的精神分析大會中,有好幾場是以尼采思想為主的專題研討會,其中一場還安排由佛洛伊德來評論這位自己的同胞先進。
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裡,有一個關鍵概念 id,意思是「無意識」。這個詞是佛洛伊德間接從年輕同事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那兒學來的,而真正的創發者其實是尼采。尼采寫過一些關於無意識的文章,並稱之為它(It),德文是Es。尼采所描述的無意識和佛洛伊德的講法極其相似──狂野、不羈、左右我們生命的一股勢能(force)。佛洛伊德的著作翻譯成英文時,譯者並未將Es譯為It,而是用拉丁文id,據說就是要讓精神分析學看起來更科學一些。
事實上,尼采帶來的影響極其廣泛而且相當深遠,不僅是佛洛伊德,歷來受尼采啟發的人不計其數,尼采也因此被尊為存在主義之父。1960至1970年間的顯學、時至今日仍常聽到的「上帝已死」之說,正是出自尼采之口。
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尼采的簡要生平。尼采生於1844年,卒於1900年,他的父親以及祖先幾代都是路德教派的牧師。尼采四五歲時喪父,但在父親和家族傳統的潛移默化下,他早年不僅信仰虔誠,也潛心研究過神學。從各種資料顯示,他是一個非常乖巧聽話的小孩,從來不會違逆大人的意思。這種絕對服從的特質,由底下的小故事可以一窺端倪。尼采曾經上過一所校風嚴謹的私立學校,校方要求學生,上下學途中必須按照某種特定的節奏,徐徐穩穩地踏步前進。某一天,突然下了一場雷陣雨,當時學生正好都在放學返家路上,我們這位小朋友竟不慌不忙地在雨中踩踏著規定的步伐,既沒有加快速度或轉為小跑步,也不曾尋找遮風躲雨之處,回到家時已經淋成落湯雞。尼采對校規唯命是從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然而,這類行為模式與他日後種種驚世駭俗的言行舉措,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反差與對比。
顧名思義,本書的要旨就是探討靈性旅程的幾個發展階段。全書借用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代表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的「三段蛻變」這一節,作為討論的主軸。之所以如此安排,我的理由有二,首先,純粹是個人因素。我一向傾慕尼采的清晰洞見和文學風格,故想藉此機會為大家引薦他的學說。第二個(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尼采的寓言提綱挈領地勾勒出靈性的發展過程,和《奇蹟課程》的觀點,可謂若合符節。他的著作不但有助於增進奇蹟學員在心理學、哲學與靈性等領域的了解,即使只對《課程》一知半解的讀者,也能從中得到莫大啟發。它會打開奇蹟學員的眼界,在《課程》問世之前,諸多古聖先賢的教誨中早已提出類似的真知灼見,有些洞見甚至流傳了好幾千年。換言之,《課程》與古老的悠遠傳承基本上是一脈相通的,而非憑空乍現的獨門智慧。因此,對奇蹟理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後,再來閱讀這位十九世紀天才的作品,我們必會為他的珍稀智慧讚嘆不已。
佛洛伊德曾經說過,尼采的自我剖析以及對自我了解之透徹深刻,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尼采的成就最早正是由自我分析起家的,能夠獲得精神分析之父如此非比尋常的評價,實屬難能可貴。佛洛伊德的年紀比尼采小上一輪,年輕時曾大量涉獵尼采的著作,之後便決定束之高閣。用佛洛伊德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尼采「太豐富」了。因為佛洛伊德發現,尼采把自己當年冥冥中的直覺早已抒發得這麼淋漓盡致。另外,佛洛伊德也體認到,縱然他們可能推衍出相同結論,但他必須尊重自己的過程,過度深入尼采反倒會受到干擾。正因為有此體悟,佛洛伊德後來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開展出精神分析學。由這些過往軼事,我們便可清楚得知,儘管佛洛伊德對尼采推崇備至,但他對尼采學說其實未曾真正深入。耐人尋味的是,在1907年(或1908年)所舉行的精神分析大會中,有好幾場是以尼采思想為主的專題研討會,其中一場還安排由佛洛伊德來評論這位自己的同胞先進。
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裡,有一個關鍵概念 id,意思是「無意識」。這個詞是佛洛伊德間接從年輕同事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那兒學來的,而真正的創發者其實是尼采。尼采寫過一些關於無意識的文章,並稱之為它(It),德文是Es。尼采所描述的無意識和佛洛伊德的講法極其相似──狂野、不羈、左右我們生命的一股勢能(force)。佛洛伊德的著作翻譯成英文時,譯者並未將Es譯為It,而是用拉丁文id,據說就是要讓精神分析學看起來更科學一些。
事實上,尼采帶來的影響極其廣泛而且相當深遠,不僅是佛洛伊德,歷來受尼采啟發的人不計其數,尼采也因此被尊為存在主義之父。1960至1970年間的顯學、時至今日仍常聽到的「上帝已死」之說,正是出自尼采之口。
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尼采的簡要生平。尼采生於1844年,卒於1900年,他的父親以及祖先幾代都是路德教派的牧師。尼采四五歲時喪父,但在父親和家族傳統的潛移默化下,他早年不僅信仰虔誠,也潛心研究過神學。從各種資料顯示,他是一個非常乖巧聽話的小孩,從來不會違逆大人的意思。這種絕對服從的特質,由底下的小故事可以一窺端倪。尼采曾經上過一所校風嚴謹的私立學校,校方要求學生,上下學途中必須按照某種特定的節奏,徐徐穩穩地踏步前進。某一天,突然下了一場雷陣雨,當時學生正好都在放學返家路上,我們這位小朋友竟不慌不忙地在雨中踩踏著規定的步伐,既沒有加快速度或轉為小跑步,也不曾尋找遮風躲雨之處,回到家時已經淋成落湯雞。尼采對校規唯命是從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然而,這類行為模式與他日後種種驚世駭俗的言行舉措,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反差與對比。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