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全彩圖解古文觀止
滿額折

全彩圖解古文觀止

定  價:NT$ 499 元
優惠價:9044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9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古文觀止》成書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吳楚材、吳調侯叔姪選編而成。「觀止」二字出自《左傳》,意思是:讀了這些盡美盡善的文章,就無需再去閱讀別的文章了。該書選文上起先秦、下迄明代,所選兩百餘篇千古名著,廣收博采,內容涉及歷史、哲學、文學、政治、宗教、藝術等領域,反映先秦至明末散文發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讀來有含英咀華之享受。
正是《古文觀止》具有的這些鮮明的特點,使之在問世後,經常作為私塾及學堂的啟蒙讀本。時至今日,其通俗性、權威性仍難以動搖,依舊是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更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必備讀物。

目次

前 言
卷一 周文
《左傳》
鄭伯克段於鄢/周鄭交質/石碏諫寵州吁/臧僖伯諫觀魚/鄭莊公戒飭守臣/臧哀伯諫納郜鼎/季梁諫追楚師/曹劌論戰/齊桓公伐楚盟屈完/宮之奇諫假道/齊桓公下拜受胙/陰飴甥對秦伯/子魚論戰/寺人披見文公/介之推不言祿/展喜犒師/燭之武退秦師/蹇叔哭師
卷二 周文
鄭子家告趙宣子/王孫滿對楚子/齊國佐不辱命/楚歸晉知罃/呂相絕秦/駒支不屈於晉/祁奚請免叔向/子產告范宣子輕幣/晏子不死君難/季札觀周樂/子產壞晉館垣/子產論尹何為邑/子產卻楚逆女以兵/子革對靈王/子產論政寬猛/吳許越成
卷三 周文
《國語》
祭公諫征犬戎/召公諫厲王止謗/襄王不許請隧/單子知陳必亡/展禽論祀爰居/里革斷罟匡君/敬姜論勞逸/叔向賀貧/王孫圉論楚寶/諸稽郢行成於吳/申胥諫許越成
《公羊傳》
春王正月/宋人及楚人平/吳子使札來聘
《穀梁傳》
鄭伯克段於鄢/虞師晉師滅夏陽
《禮記》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曾子易簀/有子之言似夫子/公子重耳對秦客/杜蕢揚觶/晉獻文子成室
卷四 秦文
《戰國策》
蘇秦以連橫說秦/司馬錯論伐蜀/范雎說秦王/鄒忌諷齊王納諫/顏斶說齊王/馮客孟嘗君/趙威后問齊使/莊辛論幸臣/觸讋說趙太后/魯仲連義不帝秦/魯共公擇言/唐雎說信陵君/唐雎不辱使命/樂毅報燕王書/諫逐客書
《楚辭》
卜居/對楚王問
卷五 漢文
司馬遷
五帝本紀贊/項羽本紀贊/秦楚之際月表/高祖功臣侯年表/孔子世家贊/外戚世家序/伯夷列傳/管晏列傳/屈原列傳/酷吏列傳序/遊俠列傳序/滑稽列傳/貨殖列傳序/太史公自序/報任安書
卷六 漢文
《漢書》
高帝求賢詔/文帝議佐百姓詔/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武帝求茂才異等詔
賈誼
過秦論(上)/治安策
晁錯
論貴粟疏
鄒陽
獄中上梁王書
司馬相如
上書諫獵
李陵
答蘇武書
路溫舒
尚德緩刑書
楊惲
報孫會宗書
《後漢書》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馬援
誡兄子嚴敦書
諸葛亮
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卷七 六朝唐文
李密
陳情表
王羲之
蘭亭集序
陶淵明
歸去來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
孔稚珪
北山移文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王勃
滕王閣序
李白
與韓荊州書/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華
弔古戰場文
劉禹錫
陋室銘
杜牧
阿房宮賦
韓愈
原道/原毀/獲麟解/雜說一/雜說四
卷八 唐文
師說/進學解/圬者王承福傳/諱辯/爭臣論/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與于襄陽書/與陳給事書/應科目時與人書/送孟東野序/送李愿歸盤谷序/送董邵南序/送楊少尹序/送石處士序/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祭十二郎文/祭鱷魚文/柳子厚墓誌銘
卷九 唐宋文
柳宗元
駁〈復仇議〉/桐葉封弟辨/箕子碑/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梓人傳/愚溪詩序/永州韋使君新堂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城山記/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王禹偁
待漏院記/黃岡竹樓記/李格非/書《洛陽名園記》後
范仲淹
嚴先生祠堂記/岳陽樓記
司馬光
諫院題名記
錢公輔
義田記
李覯
袁州學記
歐陽脩
朋黨論/縱囚論/釋祕演詩集序
卷十 宋文
梅聖俞詩集序/送楊寘序/五代史伶官傳序/五代史宦者傳論/相州晝錦堂記/豐樂亭記/醉翁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瀧岡阡表
蘇洵
管仲論/辨奸論/心術/張益州畫像記
蘇軾
刑賞忠厚之至論/范增論/留侯論/賈誼論/晁錯論
卷十一 宋文
上梅直講書/喜雨亭記/凌虛臺記/超然臺記/放鶴亭記/石鐘山記/潮州韓文公廟碑/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前赤壁賦/後赤壁賦/三槐堂銘/方山子傳
蘇轍
六國論/上樞密韓太尉書/黃州快哉亭記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贈黎安二生序
王安石
讀《孟嘗君傳》/同學一首別子固/遊褒禪山記/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誌銘
卷十二 明文
宋濂
送天臺陳庭學序/閱江樓記
劉基
司馬季主論卜/賣柑者言
方孝孺
深慮論/豫讓論
王鏊
親政篇
王守仁
尊經閣記/象祠記/瘞旅文
唐順之
信陵君救趙論
宗臣
報劉一丈書
歸有光
〈吳山圖〉記/滄浪亭記
茅坤
《青霞先生文集》序
王世貞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袁宏道
徐文長傳
張溥
五人墓碑記

書摘/試閱

宮之奇諫假道
【題解】
西元前659年,晉國第二次借道虞國去攻打虢國。虞國大臣宮之奇向虞君痛陳利害關係,勸說虞君不要執迷於宗族觀念,寄希望於神靈保佑。虞侯不聽,晉軍在滅虢之後順便將虞滅亡。「假道滅虢」成為中國古代軍事謀略的一個重要內容,而「輔車相依,脣亡齒寒」的思想更具有恆久不變的深刻戰略意義。
【原文】
晉侯復假道①於虞②以伐虢。宮之奇③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④車⑤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⑥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⑦。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⑧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⑨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⑩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冬,晉滅虢。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
【注釋】
①假道:借路。
②虞:國名,在今山西平陸北。
③宮之奇:虞國大夫。
④輔:指面頰。
⑤車:指牙床。
⑥昭:宗廟裡神主的位次。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之左方,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右方,稱「穆」。
⑦盟府:掌管盟誓典策的官府。
⑧桓、莊:桓叔、莊伯,分別為晉獻公的曾祖和祖父。
⑨繄:語氣詞。
⑩臘:年終大祭,這時放縱官民飲酒作樂。
【譯文】
晉獻公再次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宮之奇向虞公勸諫道:「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虞國必定會跟著滅亡。晉國的野心不可助長,別國的軍隊不可輕忽。借道一次就已經很過分了,難道還可以再來一次嗎?俗話說:『面頰與牙床互相依靠,嘴脣沒有了,牙齒就要受寒』,這就像虞國和虢國互相依存的關係一樣。」
虞公說:「晉國與我是同一個祖宗的後代,難道會加害於我嗎?」宮之奇回答道:「太伯、虞仲都是周始祖太王的兒子,太伯不從父命,因此沒有繼承王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兒子,做過文王的大臣,有功於周王朝,他們獲得功勳的記錄還藏在盟府之中。現在晉國既然連虢國都想滅掉,對虞國又有什麼可愛惜的?況且虞國與晉國,能比桓、莊兩族與晉國更親近嗎?晉君愛護桓、莊兩族嗎?桓、莊兩族有什麼罪過,卻遭殺戮,不就是因為近親的勢力威脅到自己嗎?親族由於受寵而對自己產生了威脅,尚且要殺害他們,更何況我們是一個國家呢?」
虞公說:「我祭祀鬼神的祭品豐盛而乾淨,神靈一定會保佑我的。」宮之奇回答道:「我聽說,鬼神不會隨便親近哪一個人,只有對有德行的人才去依附。所以《周書》上說:『上天沒有偏愛,只幫助那些有德行的人。』又說:『祭祀用的黍稷不算是芳香的,只有美好的德行才是芳香的。』又說:『人們進獻的祭品相同,而鬼神只享用有德之人的祭品。』如此看來,非有道德,則百姓不能和睦,鬼神就不會享用祭品。鬼神所依附的,只在於德行罷了。如果晉國攻取了虞國,用發揚美德的方式來使祭品真正地發出芳香,鬼神難道還會吐出來嗎?」
虞公不聽勸告,答應了晉國使臣的要求。官之奇便帶領他的族人離開虞國,臨行前說:「虞國等不到年終的祭祀了。虞國的滅亡,就在晉軍的這次行動中,晉國用不著再次發兵了。」這年冬天,晉國滅掉了虢國。回師途中,駐軍於虞國,於是乘機滅掉了虞國,捉住了虞公。
【寫作賞析】
宮之奇一開始便直接點出「虢亡,虞必從之」的道理,這樣就在開篇處布了一個險境,有渲染氣氛的作用。當虞君說出與晉國同宗的理由以後,情勢稍緩,但宮之奇以一句「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將險絕的氣氛再次烘托出來。對於虞君「神必據我」的謬論,宮之奇引用《尚書》的典故,指出人君要敬鬼神而遠之、重仁德而親民,這樣虞君的藉口便顯得蒼白無力了。但是,虞君到底是沒有聽宮之奇的勸告,宮之奇說:「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也。」這是一句委婉的話,雖然沒直接說晉國就要滅虞國了,但字字都透露著殺機,也對應了後面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可見宮之奇有先見之明。此文先論勢,次論情,再論理,層次井然。
馮客孟嘗君
【題解】
孟嘗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以善於招攬人才聞名於世。手下的人才大都有一技之長,經常在他身處困境時伸手相助,馮諼正是其中之一。馮諼剛入孟嘗君門下時,孟嘗君和眾門客並不看好他。不過,他憑著過人的才智,幫孟嘗君「市義」、「西遊於梁」,最終幫助孟嘗君復位,做了幾十年的齊相。
【原文】
齊人有馮諼①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②孟嘗君③,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④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
後孟嘗君出記⑤,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⑥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⑦於憂,而性懦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馮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⑧,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⑨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
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終日。孟嘗君顧謂馮諼曰:「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梁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齎⑩黃金千斤,文車二駟⑪,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⑫,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注釋】
①馮諼:孟嘗君的門客。諼,音同「軒」。
②屬:通「囑」,囑託。
③孟嘗君:姓田名文,曾任齊國相國。與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因廣聚人才、禮賢下士而被合稱為「戰國四君子」。
④鋏:音同「夾」,劍柄。
⑤記:文書、文告。
⑥責:通「債」,債務。
⑦憒:心亂。
⑧矯命:假造命令。
⑨拊:通「撫」,安撫、撫慰。
⑩齎:音同「基」,持物贈人。
⑪駟:古代以四馬駕一車。
⑫祟:災禍。
【譯文】
齊國有個叫馮諼的人,因貧困而過不下去,便託人請求孟嘗君,希望在他門下當食客。孟嘗君問:「你有什麼愛好?」回答道:「沒有什麼愛好。」孟嘗君又問:「客人有什麼能耐?」回答道:「沒有什麼能耐。」孟嘗君笑著同意了,說:「好吧!」
孟嘗君的隨從們因為主人不把馮諼當回事,便給他吃些粗劣食物。過不久,馮諼靠著柱子彈著劍,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吃飯沒有魚!」左右的人把這事告訴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魚吃,照吃魚的門客那樣款待他。」又過不久,馮諼又彈起了他的劍,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左右的人都恥笑他,又把這事告訴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車馬,照有車的門客那樣對待他。」於是,馮諼乘著車,舉著他的劍,去訪問他的朋友,說:「孟嘗君把我當客人看待。」過了一段時間,馮諼又彈起了他的劍,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沒有什麼可以養家糊口啊!」左右的人都厭惡他了,覺得他貪得無厭。孟嘗君問道:「馮先生有親人嗎?」左右的人回答說:「有個老母親。」孟嘗君派人供給她吃用,不讓她覺得缺少什麼。於是馮諼就不再唱歌了。
後來,孟嘗君發出一個文告,問門下的各位客人:「誰擅長算賬收錢,能替我到薛地收債?」馮諼簽上名,說:「我行。」孟嘗君看了,感到奇怪,問:「這是誰呀?」左右的人回答道:「就是唱『長劍啊!咱們回去吧』的那個人。」孟嘗君笑道:「客人果然有些能耐,我怠慢了他,還沒和他見過面呢!」於是把馮諼請來見面,向他道歉說:「我被這些瑣事纏擾得疲憊不堪,因為憂慮而感到心意煩亂,再加上生性懦弱愚笨,陷在國事中無法脫身,因此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以為羞辱,真的有意為我到薛地去收債嗎?」馮諼回答:「願意前往。」於是準備車馬,收拾行裝,裝上債券契據準備出發。辭行的時候問孟嘗君:「收債完畢之後,該買些什麼東西回來?」孟嘗君說:「您看我家裡缺什麼就買什麼吧!」
馮諼驅車到了薛地,派官吏召來應該還債的百姓,悉數核對債券。等債券全部核對完畢,馮諼假傳孟嘗君的命令,把債款都賞賜給了百姓,燒掉債券,百姓齊聲歡呼萬歲。
馮諼馬不停蹄地趕回齊國,大清早就去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對他這麼快就回來感到奇怪,穿戴整齊後去見他,問道:「債都收完了?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馮諼回答道:「收完了。」「買了些什麼回來?」馮諼回答道:「您說『看我家裡缺什麼就買什麼』,我私下盤算,您的府裡堆滿了珍寶,畜舍裡養滿了狗馬,又有眾多美女居於後宮。您府裡所缺少的東西,只是仁義啊!我自作主張為您買回了仁義。」孟嘗君問:「你如何為我買仁義?」馮諼說:「現在您擁有這個小小的薛地,不把那裡的百姓當作自己的子女一樣愛護,還在他們身上做生意牟利。我自作主張假傳您的命令,把債款都賞給了百姓,因而燒掉債券,百姓們都歡呼萬歲,這就是我為您買義的做法。」孟嘗君聽了很不高興,說:「好!您先去休息吧!」
過了一年,齊王對孟嘗君說:「我不敢以先王用過的大臣作為自己的臣下。」孟嘗君只好前往他的封邑薛地。走到離薛地還有一百多里的地方,百姓們扶老攜幼,在大道上迎接孟嘗君,整整有一天的時間。孟嘗君回頭對馮諼說:「先生為我買回的仁義,今天總算見到了!」
馮諼說:「聰明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僅能自保。現在您只有一個洞穴,還不能高枕無憂。請讓我為您再去建造兩個洞穴吧!」孟嘗君給他五十輛車、五百斤黃金,西去梁國遊說。馮諼對梁王說:「齊王把他的大臣孟嘗君放逐到諸侯國去了,首先迎接到他的國家就會國富兵強。」梁王於是空出相國的位子,讓以前的相國擔任將軍,派遣使者帶著千斤黃金、百輛車子去請孟嘗君。馮諼搶先驅車回到薛,提醒孟嘗君說:「黃金一千斤,是很貴重的聘禮;車一百輛,說明使者的等級很高。齊王大概已經聽說了吧!」梁國的使者往返了三次,孟嘗君都堅決推辭,不肯前往赴任。
齊王聽到這個消息後,君臣上下都很恐慌,於是派太傅送來了黃金千斤、彩車兩輛、佩劍一把,並寫了一封信向孟嘗君道歉,信上說:「都是寡人不好,受宗廟鬼神的作祟,又為那些阿諛奉承的小人所迷惑,得罪了您。寡人實在是不值得幫助的,希望您念在先王宗廟的分上,姑且回來治理萬民吧!」馮諼又提醒孟嘗君說:「希望您向齊王請求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廟。」宗廟建成後,馮諼回來向孟嘗君報告說:「三個洞穴都已經建造完成,您暫且可以高枕無憂了。」
孟嘗君在齊國為相幾十年,沒遭受一點災禍,全是因為馮諼的計謀啊!
【寫作賞析】
本文多處埋有伏筆。首段寫孟嘗君問馮諼「客何能」,馮諼回答「客無能」,給讀者留下一個疑問,既然「無能」,他為何要自薦呢?次段寫馮諼三次彈鋏要求改善待遇,表現他的特立獨行,也為寫他後來做出市義、遊說梁國等行為做好了鋪墊。後又寫馮諼去薛地收債,不但沒收債款,還把債券燒掉,把債款分給薛地百姓,為後來孟嘗君受到薛地百姓擁戴埋下伏筆。文中埋藏伏筆有利於銜接文章內容,使其緊湊不亂,同時也給讀者留下懸念,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文史知識
戰國四君子
戰國時代,出現一個特殊的階層-「士」,即知識分子。他們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能文能武,且懂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為各國統治者效力,往往有特別的作用,可以左右各國的政策,處理各國的外交,指揮各國的軍隊,如著名的縱橫家蘇秦與張儀幾乎操縱了戰國時代各國的外交關係。這些士人投奔到權貴門下以謀生活,稱為門客或食客,而貴族也都大量收養門客,以顯實力和威勢。其中門客最多、名聲最盛的是戰國四君子(又稱「四公子」)。這四位是: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齊國公子孟嘗君田文,趙國公子平原君趙勝,楚國公子春申君黃歇。各個收養了數千門客,對內維護自己的勢力以對付政敵,對外與敵國做政治、軍事上的鬥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9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