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的教會:巴默爾談與陌生人做朋友
商品資訊
系列名:Open書系
ISBN13:9789861986876
替代書名:The company of strangers : Christians and the renewal of America's public life
出版社:校園書房
作者:巴默爾
譯者:張韞
出版日:2020/08/01
裝訂/頁數:平裝/212頁
規格:21cm*14.8cm*1.5cm (高/寬/厚)
商品簡介
守護世界,從與陌生人做朋友開始
如果因為工作或聚會的緣故而必須夜歸,你會如何防身?根據經驗,若是不幸遇見歹徒尾隨,有機會快跑是上策,最好的是能有警察及時介入。然而現代人習慣在包包放一罐防狼噴霧,儘管效果不理想還是會隨身攜帶,因為知道若不想辦法保護自己,恐怕很少有人會幫忙。
社會上的確存在危險,一定程度的自我保護非常必要。但事實上,避免危險的根本方法,並非更具防護力或攻擊力的裝備,而是營造安全的生活空間,也就是陌生人之間有機會彼此交集,投入關心共同的生活環境。只有如此,社會才能不再只是危險的代名詞,而是擁抱美好願景的生命共同體。
本書作者巴默爾觀察到,在社會的這個急迫需要上,教會能做出獨特的貢獻,因為自從信心之父亞伯拉罕開始,神的子民就已經在操練如何款待陌生人了!無論在神學、組織或群體經驗上,教會都具有強大的動能來幫助社會上的眾人建立關係。這份關係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世界的多元差異化為一份寶貴的禮物,見證上帝所應許的合一。讓我們一起來接受這份賜給世人的厚禮!
※讚譽※
巴默爾在本書中描繪願景、啟發想像力、激發運動的產生。希望透過此書重建美國社會的公眾生活……豐富的心理、社會、信仰洞見源自他的社群及禱告經驗,獨到見解貫穿全書。清晰的手法挑戰讀者思考,避免性別歧視的語言,以優雅的文字呈現觀點。──《美國》(America)雜誌
若你每個主日都講道,或者希望更新教會的宣教計畫,《公共的教會》將會是一本寶貴的參考書籍。──《太平洋神學評論》(Pacific Theological Review)
這無疑是我過去一年來讀過最好的書……本書的宗旨正面又富有創意,並且提供了許多實踐上的建議。──《門諾會週刊》(Mennonite Weekly Review)
這是一本既富有理想又非常實際的書,強力推薦。──《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只有那些相信末日下一刻就會臨到的人,要避免拿起這本書。其他所有仍心懷一點盼望的人,都會從本書充分的解釋及敏銳的社會分析中,清楚得見那股盼望。──《證道》(Homiletic)雜誌
巴默爾在《公共的教會》中告訴我們,可以再次把信心與盼望投注在彼此之間,並透過愛將陌生人變成朋友。──《貴格會期刊》(Friends Journal)
當教會被塑造成為一個單面向的群體,就必然無法也無力去面對公共生活;正如作者在結語中期盼因著神的應許、公義、與愛的烈火,我們將有勇氣面對衝突與分裂,如此我們才能看見公共生活的盼望!──王文基
巴爾默像是上帝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所預備的導遊般,帶領著讀者走過百貨公司的櫥窗,進入聖經敘事的真實現場,在巴爾默的時空交錯中,我們逐漸從中心走向邊緣,逐漸從封閉迎向開放,也逐漸領悟到「陌生人」對我們信仰所帶來的核心意義。──莊信德
就一本有關基督徒靈性的書而言,這本書發出既新又非常富有創見的聲量。巴默爾超越了我所有讀過的作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挑戰我們,探索內在追尋及公共服事之間的關聯性。──盧雲(Henri Nouwen)
這是一本清新、鮮明、引人入勝的書……超越了牟敦,對於公共責任的培養提出多種方法。──史提爾(Douglas Steere)
本書恰逢其時……以富有創意的方式,讓讀者重拾公眾生活的重要性。──邁克菲布朗(Robert McAfee Brown)
作者簡介
巴默爾Parker J. Palmer
一九三九年在芝加哥出生,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社會學博士後,投身社群組織工作,也於大學任教。後來因在各方面感到身心俱疲,遂與家人加入一個貴格會的共同生活群體,沒想到一待就是十一年,在當中操練個人靜默、禱告,也學習過群體生活。這段期間成為巴默爾生命中相當重要的轉折點,避世的內在靈性探索,反倒使得他更深連結於上帝以及外在世界,重新獲得在社會中行動的力量。本書中在在可見,群體的經驗如何形塑了巴默爾對公眾生活與教會的異象。
一九九三年,巴默爾獲頒美國獨立院校協會的高等教育傑出成就獎。一九九七年,共同創辦了日後的非營利教育機構「勇氣與更新中心」,至今仍是許許多多專業工作者的重要幫助。一九九八年,全美一萬名教育工作者評選他為高等教育界最具影響力的三十位領袖之一,且名列十年來決定教育議程發展的十大關鍵人物。二○一○年,美國教育出版機構協會及基督教新聞學會頒贈給他卓越成就獎。至今,巴默爾仍持續寫作、演講、使用社群媒體,為全世界無數心靈帶來深刻啟發。
名人/編輯推薦
王文基/基督教宣道會天母堂主任牧師
巴默爾在本書中著力指出基督信仰與公共生活之間的關聯,在一般人自以為知道什麼叫做公共生活中,作者透過對公共生活觀念的重新反思、例證的說明、信仰生活的對照,為我們重塑一個帶著公共本質的教會生活應有的基本面貌。本書作者雖然是以美國社會作為處境例子來說明,然而在原則參照與應用上仍然能夠對我們華人文化社會激發出信仰的反思。
作者一開始在論述中就提出重要的問題意識:如果公共生活不是抽象哲學概念,而是指在生活中與陌生人共享一切,包含思想與情感的交流等,那麼問題是我們現在有過這種生活嗎?作者深感我們目前對公共生活的願景幾已丟棄,隨著公共生活的經驗不斷減少,基督信仰者如何參與並塑造真正的公共生活便成了關鍵問題。
作者在第二章闡述在公共生活中與陌生人互動能產生的十個令人激勵的生命經驗,並且透過公共的空間、心理與神話象徵這三個角度,來為我們鋪陳與思考當教會要傳講公共神學的時候應有之關聯。作者過往不只長期關注社會、教育與群體等議題,他更是一位靈性關顧者,作者在第三章為讀者說明陌生人所帶來的靈性觀點與體驗,透過聖經的敘事與應許的詮釋,很有說服力地提醒我們:陌生人對我們的公共生活是一份來自神的禮物,信仰群體對殷勤款待的操練正是在此培育出來。
我個人觀察到全書最精彩的部分應算是第七章,作者在本章論述教會會眾如何實踐成為一個共同生活的社群。作者小心翼翼地批判了教會被一種「理想化家庭」的意識形態所形塑,無形中正是限制了並失去創意的方式,去理解公共社會中的衝突與權力應用的張力,作者非常擔心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信仰群體很容易變得自我中心,甚至把「他者」排除在外,並破壞了真正的社會多元性,最終無法服事公共社會生活之人。作者建議我們必須重新定義教會,不是將其塑造為與大眾社會抗衡的團體,而是成就公眾生活的應許。
根據筆者多年來在教會牧養的現場觀察,這種美化與和諧式的教會生活有時候反而是充滿著試探,因為會讓人看不見或忽視信仰群體的真貌。如此害怕差異與衝突的信徒心理在當今的教會界實在非常流行,一旦教會失去在上帝面前操練面對差異與衝突的機會,我們又怎能學習說話、聆聽與互相理解呢?當教會被塑造成為一個單面向的群體,就必然無法也無力去面對公共生活;正如作者在結語中期盼因著神的應許、公義、與愛的烈火,我們將有勇氣面對衝突與分裂,如此我們才能看見公共生活的盼望!我衷心期盼各位讀者透過本書開啟基督信仰對公共生活的思考與實踐。
序
前言
馬丁.馬蒂(Martin E. Marty)
沒人能指控巴默爾在鼓勵美國基督徒「公開上市」(go public)一事上的力道不足。如果公眾(public)的概念是種最新的時尚,那麼它也是在其時其地最被忽視的流行概念。假若巴默爾,這位推崇公眾的書寫者,扮演書記官的角色為「時代的精神」做註記,那麼他所書寫的時代已經不像過往的世代,具有我們大多數人可以解讀的徵兆。
「轉為私人」(go private)已經取而代之,成為過去十年、甚至整個世代文化與宗教生活的主流(編按:本書寫成於一九八○年代的美國)。二戰過後的最初十年,在艾森豪(Eisenhower)與甘迺迪-詹森(Kennedy-Johnson)任期中,兩黨的理想主義者都呼籲社會大眾提高對公眾部門的重視。教會方面,無論是在五○年代的復甦,或六○年代初期的社會服務及社會運動中,檯面上都不乏呼籲大眾重視公眾秩序的領導人物。
六○年代中期的混亂過後,年輕一代意識到自己對烏托邦理想的幻滅,社會運動者力量耗盡,而文化警鐘則因為沸騰城市的恐怖,以及道德可疑的海外冒險而不再作響,一種私人風格的時代精神於是成為主流。有一段時間,校園成為當代潮流與思想的最佳指標。在反文化盛行過後,校園開始意識到有必要依據私人旨趣,重新調整學校課程內容與個人生活。針對年輕一輩與大眾的調查指出,美國人大致上對自己的私人生活與展望都是滿意的,卻對於文化憂心忡忡。一個國家遲早必須面對此類調查所呈現的矛盾,畢竟兩者是互斥的:為什麼二億二千萬人口(或至少其中的百分之六、七十)認為個人生活的遠景理想,卻同時覺得經濟、政治、藝術、文學、媒體與教會生活盡都毀壞了呢?
經濟系的工商管理碩士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熱門的學位,那就像是快速通往美好生活的票券,而其他高收入的行業也非常吸引人。這些職業本身都沒有不好;任何關心公眾利益的人,都希望能吸引最有天賦與精力的一代。然而,就如同海爾布魯諾(Robert Heilbroner)所觀察的,追求安全保障的人及他們周遭的人,大家所重視的是個人道德修養,鮮少有人關心公共道德;而當一個社會建立在彼此衝突的個人利益之上,很難讓人重新進入公眾領域。
無論是日常生活或者宗教性事務方面,美國社會都轉向極度的私人化。此處,需謹慎進一步判讀:人們總是將宗教異象應用在私人目的上,他們一定會這樣做,也應該這樣做。一般的宗教,特別是基督教,提供了生命意義及認識、提昇生命的經驗。我們的存有並不安穩,面臨種種疑慮、絕望與死亡,若有人聲稱自己有信仰,卻對於私人層面的靈性興趣缺缺,這樣的人大概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然而令人擔憂的是,近來對於私人轉向的偏執。隨著社區結構改變、犯罪率升高、公眾政策議題複雜化,一群人聚集在自己人的小圈圈裡,或甚至只在自己的公寓裡過私下的宗教生活,成了一件難以抗拒的事。機場書報攤上常常看到大量的宗教書籍,講述超自然、神祕教派、長壽養生的方式,好成為一個擁有靈性的人或得到興奮震顫的經驗。電視佈道家觸及昔日的會友,以找出潛在的觀眾和奉獻者,而他們安全地坐在房間的沙發上,房間前的大門深鎖。這種總是急急切切的「個人追尋」,變成千萬人純粹的私人事務,貫穿的光譜遍及福音派市場到主流教會的弟兄姊妹會。
你很可能在想:但情況已經慢慢在轉變,現今的公眾生活中,不是突然崛起了一股新興基督教右派嗎?這股勢力確實透過選舉、修憲、立法程序,以及企圖為媒體設定標準,而出現在公眾的檯面上。這些團體的用心當然值得嘉獎,但是事實上,這些人大部分的舉動純粹打的是政治算盤,而不是出自於關切公眾生活;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巴默爾在接下來的內容也會指出這點。舉例而言,道德多數主義者(Moral Majoritarians)之所以關切美國社會,是因為他們視美國為最後被揀選的福音訓練基地,而他們必須把握時間在耶穌再來之前拯救靈魂,或者因為他們相信,美國是在末日的哈米吉多頓迎戰歌革(俄羅斯)的關鍵角色。所有人都應該能夠選擇自己對聖經的詮釋,而假若這些詮釋導致他們無法理解公眾生活,也不應受到他人的嘲諷。但是,這些人的作為已經劫掠了公眾領域,因為他們並不真正關切公眾領域,也不在乎歸屬於上帝創造與秩序的人民,是否認識上帝之名、是否得救、是否有得救的可能。
這是一場公眾領域的考驗:教會是否僅只對公眾領域進行小規模突襲?或者是否有一種關懷公眾領域的神學或模式呢?教會是不是這樣的一群人,以一種模仿詩人奧登(W. H. Auden)風格所作的諷刺詩口吻,正在說著:「我們全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為的是要拯救其他所有人⋯⋯但其他所有世界上的人是為了什麼,我們可是一點都不懂」?
基督徒的公眾觀點,要求他們關切那些尚未被拯救,甚至很可能永遠不會被拯救之人的福祉。他們需要關懷文學藝術、生活品質及其相應的文化層面,教育機構及政治形式,即使這些對教會都不會產生直接的益處。聖經以各種方式多處肯認「為那城求平安」,這也是耶和華差遣祂子民去的地方。在神的國度中,波斯王居魯士與以色列(少數)的聖王同等重要,而羅馬百夫長在大部分福音書中的表現都比門徒更傑出。
在這樣的解讀中,公眾之於神的百姓,不是次要的外流人口。公眾不是一個既混亂又難以理解的實體,干擾著神百姓的安適及明確。公眾也是由神所造,即使諸多罪惡橫行也依然如此。基督徒相信,在基督裡舊事「都變成新的了」,新的創造已經出現,只是以偽裝或隱晦的方式顯現,但新造確實已經出現。公眾的概念無法使哀哭的心歡笑、無法拯救靈魂,也無法回答有關存在的一切疑問,但位於人們較熟悉的創造與救贖層面,公眾自有其空間。
將這一切存記在心,我們當中有些人孤獨前行,一路上在具備公眾精神且尋求其完成的基督徒當中找尋公眾關懷的痕跡,那是超越政治範疇的。這些年來,一位同事與我開設了一門課程,探討美國的「公眾宗教」(public religion),其譜系可溯及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與更早期的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透過「公民宗教」可發現,教會對於公共道德的關切,與具有相同關切的公眾當中的「道德性」元素,兩者相互影響。藉著研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與穆雷(John Courtney Murray)有關愛德華滋的著作,對照林肯(Abraham Lincoln)等人的論述,我們呼籲發展一種「公共神學」(public theology)。在更正教的歷史中,我們已經看到「公共政黨」(public party)的發展,隨著宗教私人化的那些年而凋零。之後,基於一些報導直覺、更多是計畫性的盼望,我們當中一些人指出我稱之為「公共教會」(public church)的出現,這是一種新形態的聯合,結合了主流基督教、福音派、天主教基督徒。
你可能會想,為什麼要在介紹別人著作的時候推薦自己的課程與作品呢?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我跟許多人一樣,忽略了上述四項的形容詞「public」;我們對於「公民/公共」的意義沒有足夠的重視,而字典與歷史學都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然而,我們需要一本書,可以明確地帶領我們看到一系列的指標,好讓我們能夠想像修復後的公共秩序,以及可能達致的公共景觀。
我碰巧讀過一篇巴默爾的文章,其中清楚定義了公共的意義,或至少清楚定義了公共之於宗教人士的意義。除了那篇論文之外,有沒有更深入的論述呢?有的,就是本書;文章是預演與引用,讀者在本書中將閱讀到賦予血肉的充實論述。
一本書的前言不該透露書的論據,或洩漏太多線索以致喪失懸疑。將舞台搭建好,前言的作者應該退居一旁,好讓幕起,燈亮。我必須說,巴默爾總是能以清晰明瞭的方式,構思公眾領域的更新輪廓,並且以實際的途徑設想信徒如何在其中生活並強化這些途徑。所以您大可視本書為一齣與公眾有關的戲劇,該在眾人之前上演(或至少閱讀);而我期待這是一群饒富深意的公眾。假設巴默爾有辦法找到夠多的人,造成一種「公共關懷」的時尚潮流,我必定會是莞爾者之一;這不是會心一笑,而是一股出自盼望的微笑。身在八○年代的我們太需要盡可能把握「公共」,而本書就是催化劑。
目次
推薦序一 看見公共生活的盼望/王文基 i
推薦序二 在終末重返公共的呼聲/莊信德iii
致謝vii
前言xi
第一章 與陌生人共同生活:介紹 001
第二章 公眾生活:公眾生活的本質與養成 025
第三章 公眾生活的靈性:陌生人作為靈命導師 055
第四章 私人、公眾,與政治:充滿活力的連結 077
第五章 教導公眾生活(一):短缺與豐盛 105
第六章 教導公眾生活(二):衝突、憐憫、十架道路 127
第七章 實踐公眾生活:會眾成為群體 145
第八章 建造公眾生活:承接使命的會眾 169
第九章 對公眾心懷盼望:個人默想與公之教會 193
附註 211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