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先知書導論
商品資訊
系列名:華神/舊約
ISBN13:9789579337250
替代書名:An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Prophets
出版社:橄欖文化
作者:傅理曼
譯者:梁潔瓊
出版日:1986/12/01
裝訂/頁數:平裝/406頁
規格:21cm*14.8cm (高/寬)
定價
:NT$ 420 元優惠價
:90 折 378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當前以福音派立場著述的最新先知書導論著作。其內容分為二部分:『先知體系』及『先知書導論』。
前者包括:先知體系的起源與發展、先知的功能、意識、啟示與靈感、真假先知、預言的語法、彌賽亞預言、舊約預言的終止與新約的預言。
後者則詳論先知書各卷特性、校訂著作年代、說明歷史背景、評論先知其人、探討該卷難題,並以大綱作結束,為研讀舊約先知書不可或缺的教科書。
前者包括:先知體系的起源與發展、先知的功能、意識、啟示與靈感、真假先知、預言的語法、彌賽亞預言、舊約預言的終止與新約的預言。
後者則詳論先知書各卷特性、校訂著作年代、說明歷史背景、評論先知其人、探討該卷難題,並以大綱作結束,為研讀舊約先知書不可或缺的教科書。
序
原序
撰寫本書的動機有二:第一,雖然先知書的註釋不勝枚擧,對舊約聖經的學生而言,一本按卷硏究先知書,提供充份保守派立場的『導論』,仍付之厥如。類似的課本必須詳論各卷的歷史背景、一般性質,分析先知的信息,考慮先知本人,嚴格處理各卷的日期、作者、及主要的批判性問題。在作者敎授舊約硏究這範疇的年日中,屢盼有一本類似的近代資料著作。本書是作者授課講義的一個自然結果。
其次,在這個充塞著神學思想極端,新正統思潮及非聖經假設的消極批判主義的時代中,也急需重申聖經的預言觀(或先知的體系〔prophetism〕)。
因此,在本書的第一部份,作者願着手討論『先知的體系』,綜覽舊約預言的性質與以色列的先知制度,繼而爲各卷先知書撰寫導論。
筆者要感謝那些鼓勵本書完稿的友人。尤其是Wheaton學院的J. Banton Payne博士,他對以賽亞書某些年代問題,提供相當的助益。也要感謝Trinity神學院的Robert D. Culver博士,他建設性地批閱但以理書的文稿。作者更衷心感激他的夫人,她是最後校閱和打字的忠實同伴。本書中的經文引自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但將神的約名『耶和華』一律改爲希伯來文的雅威(Yahweh)。
傅理曼(Hobart E. Freeman)
撰寫本書的動機有二:第一,雖然先知書的註釋不勝枚擧,對舊約聖經的學生而言,一本按卷硏究先知書,提供充份保守派立場的『導論』,仍付之厥如。類似的課本必須詳論各卷的歷史背景、一般性質,分析先知的信息,考慮先知本人,嚴格處理各卷的日期、作者、及主要的批判性問題。在作者敎授舊約硏究這範疇的年日中,屢盼有一本類似的近代資料著作。本書是作者授課講義的一個自然結果。
其次,在這個充塞著神學思想極端,新正統思潮及非聖經假設的消極批判主義的時代中,也急需重申聖經的預言觀(或先知的體系〔prophetism〕)。
因此,在本書的第一部份,作者願着手討論『先知的體系』,綜覽舊約預言的性質與以色列的先知制度,繼而爲各卷先知書撰寫導論。
筆者要感謝那些鼓勵本書完稿的友人。尤其是Wheaton學院的J. Banton Payne博士,他對以賽亞書某些年代問題,提供相當的助益。也要感謝Trinity神學院的Robert D. Culver博士,他建設性地批閱但以理書的文稿。作者更衷心感激他的夫人,她是最後校閱和打字的忠實同伴。本書中的經文引自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但將神的約名『耶和華』一律改爲希伯來文的雅威(Yahweh)。
傅理曼(Hobart E. Freeman)
目次
目錄
原序 Ⅰ
譯序 Ⅲ
第一部先知體系 1
緒論 3
第一章 舊約先知體系的起源與發展 9
第二章 先知的弁? 29
第三章 先知意識 45
第四章 啓示與靈感 69
第五章 眞假先知 97
第六章 先知信息的語法 115
第七章 彌賽亞預言 123
第八章 舊約預言的終止與新約的預言 127
第二部 先知書導論 131
緒論 133
第九章 俄巴底亞書 137
第十章 約珥書 145
第八世紀的先知 159
第十一章 約拿書 163
第十二章 何西阿書 177
第十三章 阿摩司書 189
第十四章 以賽亞書 197
第十五章 彌迦書 223
第十六章 那鴻書 235
第十七章 西番雅書 243
第十八章 耶利米書 249
第十九章 哈巴蔭? 263
第二十章 但以理書 273
第二十一章 以西結書 307
第二十二章 哈該書 339
第二十三章 撒迦利亞書 347
第二十四章 瑪拉基書 363
參考書目 373
主題索引 381
人名索引 387
經文索引 391
原序 Ⅰ
譯序 Ⅲ
第一部先知體系 1
緒論 3
第一章 舊約先知體系的起源與發展 9
第二章 先知的弁? 29
第三章 先知意識 45
第四章 啓示與靈感 69
第五章 眞假先知 97
第六章 先知信息的語法 115
第七章 彌賽亞預言 123
第八章 舊約預言的終止與新約的預言 127
第二部 先知書導論 131
緒論 133
第九章 俄巴底亞書 137
第十章 約珥書 145
第八世紀的先知 159
第十一章 約拿書 163
第十二章 何西阿書 177
第十三章 阿摩司書 189
第十四章 以賽亞書 197
第十五章 彌迦書 223
第十六章 那鴻書 235
第十七章 西番雅書 243
第十八章 耶利米書 249
第十九章 哈巴蔭? 263
第二十章 但以理書 273
第二十一章 以西結書 307
第二十二章 哈該書 339
第二十三章 撒迦利亞書 347
第二十四章 瑪拉基書 363
參考書目 373
主題索引 381
人名索引 387
經文索引 391
書摘/試閱
緒論
舊約先知信息的性質
以色列的宗敎和歷史基本上是啓示式的。根據來一1,舊約的啓示是一種透過先知的啓示。在舊約,『歷史』和『信息』如唇齒相關,因此以色列歷史中的重要事件(如亞伯拉罕蒙召、出埃及、大衞王國的建立、耶路撒冷被毁,以及巴比倫的擄掠),喚起先知的信息和啓示。藉著屬天的靈感,預言自以色列歷史經驗中產生,並在歷史中兌現。以色列的宗敎和它當代的四鄰迥異,是奠基於一種透過史實而呈現的啓示,並非憑形而上的臆測、迷信、或哲學推論◦這就解釋了爲甚麼在希伯來正典中,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等歷史書被稱爲『前先知書』(Former Prophets)。上列經卷的作者和後期先知的見解一致,都認爲以色列歷史的本身,就是一種神的啓示。某位作者錄寫舊約歷史時,他並非純粹關心於史實的報導,而是記錄神在(或藉)這段史實所彰顯的啓示。1在聖經中,先知的信息和神的眷顧攜手並行。
故此,神的話不外乎先知對神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以及將要在歷史中做的事之見證。因此,先知的思想包括一種歷史哲學,解釋它的軌跡,並預吿它的終局。再者,不僅以色列的歷史在神主權的掌管中,列國的歷史也是如此。歷史就是一座舞台,演出神的智慧、能力、和榮耀。摩九7淸楚說明這種觀念。神對犯罪的以色列說:
以色列人哪!我豈不看你們如古實人麼。我豈不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领非利士人出迦斐託、领亞闌人出古珥麼。
神質詢的意義深遠,首先是要以色列正確地評估自己的歷史,因她純粹根據出埃及和從埃及蒙拯救的事件,自信地棲息在一種有保障和免受審判的錯覺上。神在此提醒以色列,除了忠貞地順服外,她的『出埃及』並未給予她任何特權,因爲從某種角度來說,非利士人和亞蘭人也是『出埃及』的民族。2除此之外,這節經文毫不含糊地宣吿說,以色列的神也是人類、列國、萬事之命運的全能主宰,神對外邦列國的審判,以及對以色列的審判,就是這種主宰歷史的證據。在先知的著作中,類似的審判信息不可勝數。以東、摩押、亞捫、非利士、亞蘭、推羅和西頓都必須受到裁判,另外還有世上的帝國,如亞述、埃及、巴比倫等。事實上,先知向所有的民族宣吿審判的信息(賽三四;珥三;亞十二~十四;耶廿五15~29;賽廿四~廿七;彌七11ff.;番1~三)。
然而,神在歷史中的神聖『目的』,明確地勾劃出它的啓示性質。在一般的希伯來思想中,尤其是著作的先知,我們發現一種獨特的歷史觀,和普通的歷史哲學迥異。差異之處在於先知警覺到屬天攝理的支配性,它不斷導引一切歷史事件朝向一個主要的目的。神在歷史舞台攝理作爲的目的,如興起古列,不僅是爲以色列的緣故,也顧慮到一種至終普世性的結果:『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使人都知道除了我以外,沒有别神,我是雅威,在我以外並沒有别神。』(賽四五6)因此,舊約歷史並非純粹歷史,乃是有目的之歷史,而其目的是救贖性的。對有信心者來說,神在以色列歷史中的目的,是全人類歷史的詮鑰。這正是先知的神學重點――神是歷史和攝理的主宰,祂依循一個目的,掌管歷史的問題和動向。先知異口同聲地宣吿,一切歷史被導向的目的,就是建立『神的國』――神在地上至尊的王權和治理:
雅威必作全地的王,那日雅威必爲獨一無二的。他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亞十四9)
因此,預言和歷史緊密相連,難以分割。但聖經的預言,並非如無數高等批判者所主張的,是一種歷史的詮述,即『當今的意義,主要取材於對過往的瞭解和詮釋。』3現代關於聖經預言的批判學說假設,認爲預吿遙遠的將來是不可能的,因此預言中的預吿成份,必須完全排斥,或削減至最低的限度。A. B. Davidson論預言時說:『預吿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成份。我毫不認爲它是其中的要素之一。』4他又說:『一切有思想的人都有某種先知的恩賜。藉著觀察往事,他們大致可以預料未來。』5所以,先知被視爲純粹是昔日敏銳的觀察家。鑑於他們對歷史獨有的道德透視力,以及他們對當代事件的倫理敏感性,他們足以發出相當準確的預吿。Os¬wald T. Allis評論這種觀點時,他的結論是正確的:『按這種見解,先知實際上已被易容爲一位道德哲學家,他的預言也只不過是格言而已……』6消極批判主義建議的這種對預言的淺見,不足以解釋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西結,如何從史實按理推論,具體地預吿在耶路撒冷的西底家王的命運,描述他企圖逃出被困之城時,被蒙住臉眼俘擄到巴比倫(結十二8ff.)。若他僅爲一個詮史家,並且被隔離在巴比倫,他就不可能知道耶路撒冷遭圍困始於那一天(結二四2)。同樣的,耶利米對哈拿尼雅之死的預吿,也是這種批判者的預吿觀所無法解釋的(耶二八16~17)。以此類推的有阿摩司預吿以色列的失陷(摩五27);米該雅預吿亞哈的暴斃(王上廿二);以賽亞預吿耶路撒冷從亞拿基立手中得救的特殊方式(賽三七26~36);他遠在古列出生前就提其名(賽四五1)耶利米預吿七十年被擄與歸回(耶廿五11~12);以及彌迦預吿彌賽亞的降生地(彌五2)等等。
這種預吿,不能解釋爲純粹是對當代道德和政治情況敏銳透視的推論,因爲在阿摩司時代的以色列,及耶利米時代的猶大,物質和政治的局面,並未給這些先知暗示了一幅極度悲觀的景像,但這種思想充塞在他們的信息之中。除了屬天的啓示外,再沒有令人滿意的解釋了。此外,希伯來的先知和異敎的卜士不同,前者絕不爲滿足閒懶的好奇心而預吿未來,更不是爲了吸引人的注意。有關未來的預言,絕不會是一篇孤立的宣言,倒是因它和神未來的國度及彌賽亞的關係,產生了深遠的意義。
另一方面,認爲先知的信息僅局限於開啓未來,這不是聖經的觀黙。『聖靈指示先知的,可以論及過去、現在和將來。』7先知本人是受靈感的傳道者。實際上,對同時期的人來說,他們是屬靈宗敎中,强調道德和倫理的傳道者。因此,阿摩司向那些認爲僅憑外在遵從祭禮,罪便得蒙赦免的以色列人,宣吿神的指責:
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悦你們的嚴肅會。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悦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爲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唯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摩五21~24;參赛一)
先知堅決地指責罪惡,揭發政治敗行、欺壓、偶像膜拜,和道德墮落。他們是公義的傳道者、改革家、屬靈宗敎的復興者,也是預吿未來審判或祝福的先知。他們是危機時代被興起的人物,爲的是要敎導、指責、警吿、和安慰以色列。但和他們的倫理與道德敎訓交織成一片的,是無數有關將來以色列、列國、和彌賽亞國度事件的預言。
希伯來預言不是一些可以漫不經心下定義,或濃縮成一個簡單的模式,把它當作是近東文化共有現象的一部份。相反的,我們絕對需要正確瞭解舊約先知信息的性質,方足以察覺先知信息的資料,雖然往往和先知當代的歷史背景相關,卻擁有超自然的源頭。它不是源於觀察、推理、猜測、天賦的敏銳力、或想像力,乃是神啓示的結果。有足夠的證據顯示,以色列的先知體系具有屬天的淵源和獨特性。無論它在外貌上和其它宗敎有何類似之處,都足以證明是表面和非基要性的。根據申十八我們知道,自以色列先知體系的最早期,希伯來的先知體系和以色列異敎鄰邦盛行的風習,有其明顯的分别。
十九和廿世紀,考古學的成就和經文鑑別的結果,在舊約投下了相當多的亮光。以色列及其近鄰的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和宗敎史,甚至米所波大米的歷史,都已受啓迪到某個程度,即以色列當時的世界知識已相當普遍。因此,目前若明瞭以色列發展和先知傳道時的文化和宗敎環境,不僅有助於解釋他們的信息,更增添我們對以色列先知體系獨特性的鑑賞力。
舊約先知信息的性質
以色列的宗敎和歷史基本上是啓示式的。根據來一1,舊約的啓示是一種透過先知的啓示。在舊約,『歷史』和『信息』如唇齒相關,因此以色列歷史中的重要事件(如亞伯拉罕蒙召、出埃及、大衞王國的建立、耶路撒冷被毁,以及巴比倫的擄掠),喚起先知的信息和啓示。藉著屬天的靈感,預言自以色列歷史經驗中產生,並在歷史中兌現。以色列的宗敎和它當代的四鄰迥異,是奠基於一種透過史實而呈現的啓示,並非憑形而上的臆測、迷信、或哲學推論◦這就解釋了爲甚麼在希伯來正典中,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等歷史書被稱爲『前先知書』(Former Prophets)。上列經卷的作者和後期先知的見解一致,都認爲以色列歷史的本身,就是一種神的啓示。某位作者錄寫舊約歷史時,他並非純粹關心於史實的報導,而是記錄神在(或藉)這段史實所彰顯的啓示。1在聖經中,先知的信息和神的眷顧攜手並行。
故此,神的話不外乎先知對神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以及將要在歷史中做的事之見證。因此,先知的思想包括一種歷史哲學,解釋它的軌跡,並預吿它的終局。再者,不僅以色列的歷史在神主權的掌管中,列國的歷史也是如此。歷史就是一座舞台,演出神的智慧、能力、和榮耀。摩九7淸楚說明這種觀念。神對犯罪的以色列說:
以色列人哪!我豈不看你們如古實人麼。我豈不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领非利士人出迦斐託、领亞闌人出古珥麼。
神質詢的意義深遠,首先是要以色列正確地評估自己的歷史,因她純粹根據出埃及和從埃及蒙拯救的事件,自信地棲息在一種有保障和免受審判的錯覺上。神在此提醒以色列,除了忠貞地順服外,她的『出埃及』並未給予她任何特權,因爲從某種角度來說,非利士人和亞蘭人也是『出埃及』的民族。2除此之外,這節經文毫不含糊地宣吿說,以色列的神也是人類、列國、萬事之命運的全能主宰,神對外邦列國的審判,以及對以色列的審判,就是這種主宰歷史的證據。在先知的著作中,類似的審判信息不可勝數。以東、摩押、亞捫、非利士、亞蘭、推羅和西頓都必須受到裁判,另外還有世上的帝國,如亞述、埃及、巴比倫等。事實上,先知向所有的民族宣吿審判的信息(賽三四;珥三;亞十二~十四;耶廿五15~29;賽廿四~廿七;彌七11ff.;番1~三)。
然而,神在歷史中的神聖『目的』,明確地勾劃出它的啓示性質。在一般的希伯來思想中,尤其是著作的先知,我們發現一種獨特的歷史觀,和普通的歷史哲學迥異。差異之處在於先知警覺到屬天攝理的支配性,它不斷導引一切歷史事件朝向一個主要的目的。神在歷史舞台攝理作爲的目的,如興起古列,不僅是爲以色列的緣故,也顧慮到一種至終普世性的結果:『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使人都知道除了我以外,沒有别神,我是雅威,在我以外並沒有别神。』(賽四五6)因此,舊約歷史並非純粹歷史,乃是有目的之歷史,而其目的是救贖性的。對有信心者來說,神在以色列歷史中的目的,是全人類歷史的詮鑰。這正是先知的神學重點――神是歷史和攝理的主宰,祂依循一個目的,掌管歷史的問題和動向。先知異口同聲地宣吿,一切歷史被導向的目的,就是建立『神的國』――神在地上至尊的王權和治理:
雅威必作全地的王,那日雅威必爲獨一無二的。他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亞十四9)
因此,預言和歷史緊密相連,難以分割。但聖經的預言,並非如無數高等批判者所主張的,是一種歷史的詮述,即『當今的意義,主要取材於對過往的瞭解和詮釋。』3現代關於聖經預言的批判學說假設,認爲預吿遙遠的將來是不可能的,因此預言中的預吿成份,必須完全排斥,或削減至最低的限度。A. B. Davidson論預言時說:『預吿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成份。我毫不認爲它是其中的要素之一。』4他又說:『一切有思想的人都有某種先知的恩賜。藉著觀察往事,他們大致可以預料未來。』5所以,先知被視爲純粹是昔日敏銳的觀察家。鑑於他們對歷史獨有的道德透視力,以及他們對當代事件的倫理敏感性,他們足以發出相當準確的預吿。Os¬wald T. Allis評論這種觀點時,他的結論是正確的:『按這種見解,先知實際上已被易容爲一位道德哲學家,他的預言也只不過是格言而已……』6消極批判主義建議的這種對預言的淺見,不足以解釋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西結,如何從史實按理推論,具體地預吿在耶路撒冷的西底家王的命運,描述他企圖逃出被困之城時,被蒙住臉眼俘擄到巴比倫(結十二8ff.)。若他僅爲一個詮史家,並且被隔離在巴比倫,他就不可能知道耶路撒冷遭圍困始於那一天(結二四2)。同樣的,耶利米對哈拿尼雅之死的預吿,也是這種批判者的預吿觀所無法解釋的(耶二八16~17)。以此類推的有阿摩司預吿以色列的失陷(摩五27);米該雅預吿亞哈的暴斃(王上廿二);以賽亞預吿耶路撒冷從亞拿基立手中得救的特殊方式(賽三七26~36);他遠在古列出生前就提其名(賽四五1)耶利米預吿七十年被擄與歸回(耶廿五11~12);以及彌迦預吿彌賽亞的降生地(彌五2)等等。
這種預吿,不能解釋爲純粹是對當代道德和政治情況敏銳透視的推論,因爲在阿摩司時代的以色列,及耶利米時代的猶大,物質和政治的局面,並未給這些先知暗示了一幅極度悲觀的景像,但這種思想充塞在他們的信息之中。除了屬天的啓示外,再沒有令人滿意的解釋了。此外,希伯來的先知和異敎的卜士不同,前者絕不爲滿足閒懶的好奇心而預吿未來,更不是爲了吸引人的注意。有關未來的預言,絕不會是一篇孤立的宣言,倒是因它和神未來的國度及彌賽亞的關係,產生了深遠的意義。
另一方面,認爲先知的信息僅局限於開啓未來,這不是聖經的觀黙。『聖靈指示先知的,可以論及過去、現在和將來。』7先知本人是受靈感的傳道者。實際上,對同時期的人來說,他們是屬靈宗敎中,强調道德和倫理的傳道者。因此,阿摩司向那些認爲僅憑外在遵從祭禮,罪便得蒙赦免的以色列人,宣吿神的指責:
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悦你們的嚴肅會。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悦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爲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唯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摩五21~24;參赛一)
先知堅決地指責罪惡,揭發政治敗行、欺壓、偶像膜拜,和道德墮落。他們是公義的傳道者、改革家、屬靈宗敎的復興者,也是預吿未來審判或祝福的先知。他們是危機時代被興起的人物,爲的是要敎導、指責、警吿、和安慰以色列。但和他們的倫理與道德敎訓交織成一片的,是無數有關將來以色列、列國、和彌賽亞國度事件的預言。
希伯來預言不是一些可以漫不經心下定義,或濃縮成一個簡單的模式,把它當作是近東文化共有現象的一部份。相反的,我們絕對需要正確瞭解舊約先知信息的性質,方足以察覺先知信息的資料,雖然往往和先知當代的歷史背景相關,卻擁有超自然的源頭。它不是源於觀察、推理、猜測、天賦的敏銳力、或想像力,乃是神啓示的結果。有足夠的證據顯示,以色列的先知體系具有屬天的淵源和獨特性。無論它在外貌上和其它宗敎有何類似之處,都足以證明是表面和非基要性的。根據申十八我們知道,自以色列先知體系的最早期,希伯來的先知體系和以色列異敎鄰邦盛行的風習,有其明顯的分别。
十九和廿世紀,考古學的成就和經文鑑別的結果,在舊約投下了相當多的亮光。以色列及其近鄰的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和宗敎史,甚至米所波大米的歷史,都已受啓迪到某個程度,即以色列當時的世界知識已相當普遍。因此,目前若明瞭以色列發展和先知傳道時的文化和宗敎環境,不僅有助於解釋他們的信息,更增添我們對以色列先知體系獨特性的鑑賞力。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