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 > 10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第二十一章 遵循道的運行規律,人生就會順暢
01 懂得了道的原理,做事就能很從容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道是德的內在動力,德是道的外在體現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是什麼意思?「孔」當大講,「孔德」就是大德。
「孔德之容」的「容」,好多人解釋為形狀、樣子,實際上「容」當「動」講,是運動、動起來的意思。為什麼呢?這麼說是有根據的,比如《禮記》:「有不戒其容止者」,這裡的容止就是指動靜,「容」是動,「止」是靜、停止的意思。所以,「孔德之容」指的是大德的運動。而「唯道是從」是它只是追隨道的運轉,或者是按照道的規律來運轉。
老子在這裡講了道和德的關係,道是德的內在核心,德是道的外在體現。
《道德經》裡一直在講道,很少講德。那麼,道和德是什麼關係呢?
道是我們這個世界內在運行的規律,德是根據道制定出來的規律和法則。
以汽車為例,在製造過程中,道就是工程師關注的,比如液壓怎麼傳遞、電路怎麼傳導、軸怎麼運轉,等等—這是內在的原理。德就是這輛車按照設計圖製造完成交到消費者手裡時,提供消費者的汽車駕駛手冊。它不講液壓怎麼傳遞、電路怎麼傳導、軸怎麼運轉……就講這輛車怎麼駕駛──你向左打方向盤,車輪向左轉;向右打方向盤,車輪向右轉—只要會操作就可以,這就是德。
按照道來做事,周圍的環境都會幫助你
道是每個領導者必須懂的,德是領導者和員工要一起去遵守、去做的。道是內在的原理,德是外在的規範。
如果不講道,大家根本不知道它從何而來,就會質疑它;會產生「憑什麼要我們這麼做」的想法,就會質疑德。
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你如果能達到領導者那樣的境界,按照道的規則做事,時間久了,你周圍不好的環境就會被逐漸扭轉過來,慢慢往善的方向轉化。
比如說在公司裡,有人天天來「黑」我,我要怎麼對待他?我出差回來買點禮物,每個人都有,也有他的份──送禮物給怨恨我的人,目的不是「我送你禮物,你下次別罵我了好不好」,而是「你罵我,我根本不在意」。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你的出發點是好的,能一直對周圍發出善念,你放心,周圍的環境絕對會被逐漸扭轉過來的。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我母親年輕時從農村調到了我們現在居住的城市,學校裡當校醫,有的同事有點瞧不起她的出身,於是對她有些怠慢、刁難。我母親手巧(當年我們家所有人穿的衣服,全是她用縫紉機做的),很多同事就來找她做衣服,那些平時說她壞話的人也來找她做。我母親是這樣的人:你求我做,我就幫你做。別人都問她:「你還幫她做?」她說:「沒問題,我幫她做。」後來,這些原本說我母親壞話的人,全都變成了她的好朋友。為什麼?
因為,人有些觀念的形成是由他當時看問題的角度所決定的,實際上這些人的本質並不壞──人都是好人,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他一旦被你感化了,意識到自己這麼做不對,就會轉變過來。
所以,你懂了道以後就會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和人之間就這幾十年的緣分在一起,百年以後我們都不在了,這段時間難道不值得珍惜嗎?
無論遇到什麼情況,我們都要反思自己平時是怎麼做的,因為沒有一件事是突然爆發的,一定是不斷累積的結果,能扭轉就扭轉,不能扭轉也要靈活應對。
無論外境如何,我們只要按照心中的善念來做事就好
為道、悟道的人,無論遇到好事壞事都不在意,這樣才能圓融無礙。只要按照心中的善念來做事,慢慢你就會發現,周圍的人和環境開始改變了。
如果你不明白道,非要你以德報怨:有人罵你,你要笑臉相迎,再送他點東西……那你肯定會勃然大怒,心想「這是害我吧?我要逆來順受嗎?我要反抗,我要抗爭!」
為什麼會這麼想?因為你還不懂道的原理。如果你懂了道的原理,就能夠從容地體現出德。要知道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一個整體,能夠在一個整體裡生活是不容易的,所以更應該同舟共濟。
當年王陽明以一己之力,僅用了四十多天的時間,就平定了寧王的造反,解決了一場危及大明王朝的叛亂。那些武將得知王陽明一個人就把叛亂搞定的消息都很惱火。為什麼?他們都想為自己的子孫爭點權勢,靠著戰爭撈取點本錢,好能加官進爵,結果被王陽明一個人搶先了。於是,他們到了江西以後,就派了一些兵痞上門去罵王陽明。你想,你一個人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完成了這麼大一個「專案」,把「公司」的危機解決了,結果其他部門的「主管」不但不向「董事長」說你的好話,還派「員工」來罵你,你氣不氣?
但王陽明是悟道之人,他只按照自己心中的善念做事,不在意大家是誇他還是打擊他,所以他不會去跟別人對罵,更不會去跟別人對抗。有士兵來罵王陽明,王陽明出來一看,這麼熱的天,這些士兵這麼費口舌,罵了一上午,就問:「你們上頭給不給獎金?這麼辛苦的工作不給獎金哪行啊?來,拿錢,給獎金。罵了這麼久,口渴了吧?江西天氣這麼熱,你們在太陽底下罵了大半天,一定渴了。來,上酒,喝!喝足了再罵不著急……叫罵的士兵中誰生病了,王陽明還請醫生來為他看病。「治好病你再繼續罵,不要著急,著什麼急?吃飽了,喝足了,拿了獎金,慢慢罵,千萬注意,身體第一。」
為什麼王陽明的德行這麼好?因為人家悟道了,不在意大家做什麼,他看事情的角度完全不同,只看到大家很辛苦。這些士兵想:自己這麼罵王大人,他還對我們這麼好,我們生病了,被太陽曬得暈倒了,王大人還請大夫為我們治病,這王大人是真正愛我們的人—士兵都很感動,還罵得動嗎?後來就全都撤了。這些士兵撤回去後,把那些將領們弄糊塗了:「你們怎麼回來了?」「罵不動了,不得了,真的無法跟王陽明這個人鬥。」
由此可見,王陽明為什麼不跟人爭鬥,因為他看清了這個世界的本質,沒什麼好爭鬥的,爭鬥下去也沒結果。我就按照心中的善念做事,不用在意回報,有了道的原理在心裡,做事自然就不計較得失,也就不在意別人是誇我還是罵我。這種人,就符合老子說的「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所以,「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這句話,老子講的是道和德的關係,以及大德從何而來?如何運轉?它一定是追隨著道去運轉的,道是它內在的核心。所以,這句話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只有明白了道的原理,才能在行為中體現出大的德行來。
學習了老子的這句話後,希望你能做到心中有道,做工作盡量站在德的層面來做,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德行。按照心中善念的指引去做事,不計較別人是誇我還是罵我,一直做下去,這種圓融的狀態就是悟道的狀態。
※ ※ ※ ※ ※ ※
第二十三章 曲則全是成大事者的人生智慧
01 暫時的隱忍,才能換取更大的成功
曲則全
什麼是捨得,什麼事該捨得
「曲則全」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裡面的「曲」當彎曲講。「曲」字是個象形字,它的字形跟「凹」相似,形容的是坐到沙發上陷下去的狀態。古人說「木曰曲直」,說的就是草木的生長有直的時候,也有彎曲的時候。比如它在土裡生長,碰到石頭,它不會直著往上頂,它會先彎曲著長,等避開了石頭,它再繼續直著向上生長。
很多時候,如果你能委屈自己、放低自己,放棄一些所謂的名譽、地位、尊嚴,反而能夠保全大局,成就更大的事業。所以「曲則全」是一種人生智慧,誰能修練到這種境界,誰就能做成大事。
老子特別告訴大家,要放棄虛名,放低自己。你把事情做好,最後成就自己的事業,這才是真正應該做的。
所以,凡事要有所取捨。捨的是什麼?捨的是那些虛幻的、沒什麼用的東西;得的是什麼?是成就大家、成就事業。
漢朝的皇帝劉邦,開國之初的國力並非十分強盛,不但不強,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窮。窮到什麼程度呢?一般皇帝出門,拉車的馬都是同色的,以此來彰顯皇家的富有。劉邦出門,馬的顏色各式各樣。為什麼會如此?難道天下真的無馬嗎?其實,是因為劉邦知道連年征戰,老百姓已經沒有錢了。他雖然貴為天子,但是把自己放得很低,他不忍心徵召老百姓的馬,因為馬可以幫助百姓工作。
劉邦去世以後,他的妻子呂后掌權,這時國力依舊不足,但匈奴開始劫掠邊境。後來,匈奴的單于寫了封信給呂后,信裡說:「我進入你們漢朝的土地,就像出入我們家院子的前後門一樣來去自如。此外,劉邦剛死,我太太也剛死,你乾脆嫁給我,不然你一個女人要這大漢江山做什麼?」
這信裡的內容充滿了挑釁和侮辱,就是不把漢朝的天下放在眼裡,激起了大家的強烈反彈,眾將領紛紛請纓:「給我十萬將士,我去掃蕩匈奴……」
呂后這個人很不簡單,面對匈奴輕佻的言語,她沒有勃然大怒,立刻派兵去平定匈奴。她知道時機不對,這個時候如果再征戰,極有可能會讓漢朝的江山全部崩塌。所以呂后回了封信給單于:「我已年老色衰,確實跟你不太合適。我為你在宮中挑選一位和你相匹配的公主,再帶些禮物一併送去。」
這叫報怨以德,無論你如何羞辱我,我都平淡處理,以和親與送禮的方式從容應對。
匈奴的單于收到回信後,當時就意識到這不是一般人,人家做事的水準太高了,感到非常慚愧,於是下令撤兵,又選了一些禮物回贈給呂后。這場邊境的糾紛就這樣得以妥善解決,換得了國家暫時的和平與百姓的安樂。
老子講「曲則全」,指的是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我們要稍微委屈一下,才能換取更大的成功,乃至整個局面的改變。
與大家共贏,才會換來更大的收穫
杭州西子奧的斯老闆王水福在一九九七年與美國人合辦電梯廠的初期,雙方簽訂的協議是美方占西子奧的斯30%的股份,王水福占70%的股份。
沒想到合作五年後,美方突然提出控股:「我們美方要80%的股份,給你們中方20%。」這不是欺負人嗎?原來是占70%的大股東,現在就只給你20%了,這事情能做嗎?一般人遇見這種事,立刻就會勃然大怒:「大不了我們不合作了!」但是王水福懂得「曲則全」的道理,他想如果美國人占大頭,就會覺得這是他們自己的公司,他們一定會把世界上最先進的電梯生產線拿到這裡來,既可以引進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全廠的人也能因此學習到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司規模一定會遠超過現在。於是王水福就同意了。
不出他所料,美國人果然把全世界最大的手扶梯生產線帶到中國了,企業因此得到了迅速發展,規模也迅速增長。王水福雖然只拿20%的股份,收益卻比原來拿70%的股份多出了無數倍。
西子奧的斯為什麼能夠占據中國手扶梯第一品牌的位置?因為王水福懂得「曲則全」的大智慧。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是放棄了一些利益,實際上卻讓大家共贏,不僅帶來了更大的格局,也得到了更大的收穫。
可見,有些時候你越為自己爭取,可能越爭取不到,反而是為大家帶來一些利益,與大家共贏,才能換來大家的支持與更開闊的局面。
實際上人生的很多事都是如此,如果你懂得了「曲則全」的道理,你就會恰當地處理很多事,這是一種人生境界。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