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滿額折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七個篇章,揭露歷史文物的身世流轉與滄桑,漢寶德文物論述精彩集結,
透過獨特的「漢氏觀點」,一同心醉神馳,千迴百轉也不倦的藝術文明之旅!

「在古代器物中找到中國古文化精神的代表,除了玉器之外,就是青銅器了。古人把青銅器稱為金,所以用『金玉滿堂』這句話來描寫富貴的氣象。到了後世,金指的是黃金,金、玉合起來,就顯得滿俗氣的,與漢代以前的文化已有相當距離了。如果說中國是玉的文化,同樣也可說是青銅的文化。玉為中國人所獨鍾,發展出的器物,代表中國人所特有的價值觀,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與思想觀念。同樣的,青銅並非中國獨有的材料。在比中國更古老的文化中,青銅早就被發現,可是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像中國人一樣地喜愛青銅,發展出那麼多采多姿的器物,成為人類史上獨樹一格的,很難超越的藝術品。」——漢寶德

建築大師暨博物館公眾美學的先驅──漢寶德,亦是文物資深玩家,他不以珍奇貴重為尚,不汲營於市場價值,而要以獨特的漢氏觀點,探尋古玉、青銅器、碑柱、陶瓷等華夏文物的淵源與品賞趣味,生動再現骨董文物橫亙古今、令眾生癡迷的種種情貌與故事。

作者簡介

漢寶德(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編者簡介】黃健敏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碩士。
文化部及台北市等多縣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國美館及北美館諮詢委員。曾任教於中原大學、東海大學、北藝大、北科大等校。
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著書撰文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2002年1月至2004年7月出任《建築師》雜誌副社長兼主編,致力推動建築文化活動,策畫建築師公會與台北市文化局共同舉辦33場「世界都市建築」演講系列。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著作:《貝聿銘的世界》、《建築藝術卷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藝術,盡在街頭:美國東部城市藝術公共空間導覽》、《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探索貝聿銘》等。
■編作:1999-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2016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專輯》、2001-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
■策畫:「ARCHI‧建築」叢書(典藏藝術家庭)等書。

〈編後記——溫玉吉金話文物緣〉
2000年之際,我為漢先生的《為建築看相》一書配圖,繼而展開一系列的共同書刊出版計畫,因此我倆常有機會討論一些相關事宜。有一回漢先生特別提到《金‧玉緣》與《認識中國建築》兩本小書。這是為了紀念故世的師母蕭中行女士所刊行的叢書,委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印刷暨發行。這兩本書的印刷數量不多,流通不廣,因此漢先生表示有意重新編輯刊行。當時我並未將此兩書列在計畫之中,關鍵在於不像建築專書,《金‧玉緣》所需之圖片非我所長所有,以致編輯《金‧玉緣》一書暫時延宕。所幸如今賴資訊公開,許多美術館的圖片得以引用,本書圖片凡標示©者,皆取材自各個美術館之網站,餘者則是我參觀美術館之際所拍。

2014年漢先生故世,出版的計畫暫停了一段時日,2018年與「典藏藝術」合作重啟漢寶德系列書刊,於是將《金‧玉緣》納入。《金‧玉緣》原書有〈玉與中國文化〉、〈中國的青銅文化〉與〈明清銅爐展的文化意義〉3篇文章與22張圖片。為了符合系列書刊的體例需求,乃特選了漢先生所撰寫的〈青銅器中的童趣〉、〈石破龍出畫碑首〉與〈一只宋枕中所見的文化精神〉等,編輯完成《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1994年10月9日至1995年4月9日舉辦「認識古玉展」,配合展覽出版了《認識古玉》一書。〈玉與中國文化〉是漢先生為展覽與書所撰的專文,書首有一篇〈何謂古玉〉的短篇引文,與一篇〈揭開古玉的神祕面紗〉序文,本書特將此3篇文章悉加編入。

繼「認識古玉展」之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1995年8月1日起至10月31日,與上海博物館交流舉辦「認識古代青銅器展」,計有63件作品蒞台展覽。配合展覽有專刊出版,惟漢先生所撰的〈中國的青銅文化〉一文,因為籌備期間職務更迭,他轉任台南藝術學校籌擘建校任務,以致文章未能用上,不過他為展覽的專刊所撰寫了一則短序,今配合本書的編輯,特將該序文編為「中國的青銅文化」之附錄,誌記這段因緣。

〈青銅器中的童趣〉一文曾收錄於漢先生另一本文物書《收藏的雅趣》,可惜當時只附了一張鶚卣的小照片。2007年漢先生擔任宗教博物館館長之時,賀歲的卡片是一款極可愛的豬尊,這張卡片連同其他我在網站搜尋的一些相關照片,共同為〈青銅器中的童趣〉增添具體的閱讀趣味。

〈石破龍出話碑首〉係1977年為龍年之應景文,發表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在當時戒嚴的時代,報紙只有兩大張,合計僅8頁,這篇占了一整頁的文章可說是極珍貴的大作。〈石破龍出話碑首〉刊出時附有8張小小的照片,由於印刷效果欠佳,實在難以配合文章的內容讓讀者清晰地了解碑首的奧妙。這8張照片,按漢先生所言是從日人研究之書所翻拍的。我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留學時,校內研究生圖書館二樓的東方圖書室,在館藏的中、日、韓文書籍中,我發現了日本建築學者伊東忠太的《支那建築裝飾》,合計5卷。當年兩岸阻隔,對於中國傳統建築的學習只能透過前輩們的研究成果,眼見這5大卷書,真是遇到瑰寶,當下我就翻拍了一些資料,未料竟在多年之後編輯本書之際派上用場,誠乃一段奇妙之因緣……。

在日本,除了伊東忠太,另有竹島卓一、常盤大定與關野貞等學者專研中國傳統建築,他們的著作皆是極有價值的檔案文獻。寫下這段歷史謹做為漢先生《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一書的註腳。祈盼本書編輯的圖片能將漢先生所撰的宏文增添藝境光彩!

黃健敏
2020 / 9 / 8

目次

1.玉與中國文化
2.揭開古玉的神祕面紗
3.中國的青銅文化
4.青銅器中的童趣
5.石破龍出話碑首
6.一只宋枕中所見的文化精神
7.明清銅爐展的文化意義
■編後記:溫玉吉金話文物緣

書摘/試閱

明清以後的小型飾玉可以說明後期中國的裝飾藝術之特色。自小型頑石雕出來的形狀,作為佩戴之用,是中國人最喜歡、最流行的玩物。其主題以人物與動物居多,除了生肖動物自然為人所喜歡之外,很多雕刻都是有寓意的,雖然內容十分通俗。舉例說,數量較多的童子,大多有「連生貴子」之類的含意,形象為一童子手執蓮花,如以蓮花表示「連」的意思,有些較複雜的雕刻,有兩個童子,一童執一荷花,另一童提一竹盒,乃有「和合二仙」的含意。和與合是家庭中的基本人際關係的原則,蓮花與荷花沒有分別,在此處蓮花要看作荷花,來象徵和諧了。
自古玉的紋飾來看,玉文化對中國人的表達方式之神祕莫測的性格,早已顯現出來了。遠古的玉工在刻製那些紋飾的時候,必然享受那種交結、複雜的造型關係的創作,後代的中國人則幾乎沉醉在模稜兩可、指桑罵槐的表達方式中,成為心智的遊戲。到後來,連高級的藝術如繪畫,都成為寓意性的創作了。
◎溫潤與圓融
以古代的文獻來看玉的價值,最重要的是溫潤。古人說,玉有五德,像人格的五德,就是仁、義、智、勇、潔。把溫潤的手感視為仁,把紋理內外一致視為義,把聲音清脆視為智,把質地堅硬視為勇,把角稜尖銳視為潔。這五種性質確實是玉器的特點,但到了後代,中國人真正喜歡的就是玉的溫潤了。玉有五德是最流行的說法,其實對玉之德說法很多,《禮記‧聘義》中,舉出十一德之多,義禮智忠信,甚至天地道法無所不包。《管子‧水地篇》,舉出了九德,除了仁義智之外,與《禮記》所載並不相同,可見古人喜歡玉,比類於德行則因人而異。到了漢代,玉德的說法就漸縮小了。《說苑》中舉出玉有六美,與古說未盡相同。《五經通義》始有玉有五德之說:仁義禮智信,已經是公認的五德了。但內容的比類與古說並不相同,如溫潤而解釋為智,今人所引為《說文》中的說法;《詩經‧秦風》中有「言念君子,其溫如玉」的話,是後來比德於玉的根據。
說起來難以相信,玉的幾種性質,應該是相矛盾的,卻能存乎一體。以潤來說,應該是一種柔軟的物質之特色,可是玉卻十分堅硬,刀刃不能傷。一般物質如果有潤澤之感,通常不會光亮,玉卻可兼而有之。後人特別喜歡玉的溫潤,是在其他性質之上的溫潤,故覺其十分難得。古人說:「能柔能剛,能抑能揚,能斂能彰,而能備精麤之美,以全天下之道者,玉之為物也。」
中國玉是軟玉,發出刺眼光澤的翠,不能被視為玉。因為軟玉的組成對光線有擴散的作用,所以其質地雖可達到六度,可琢磨到十分光亮,卻仍有潤澤。玉雖可為禮器、陪葬品,但亦可為隨身之飾品。故「潤」字上手後就有溫的感覺。其實溫是體溫經過把握後傳達到玉上的感覺。玉質近石,能吸收溫度,保持溫度。與金屬器相比,冷天不冷,熱天不熱,故近人。也許是這個原因,後代的玉器遂以小型的佩飾器為大宗了。
玉之溫潤感,有一個來源是其半透明的特質。其實玉的透明度尚達不到半透明的程度,它只是透光而已。一個物質如果完全透明,如玻璃或上好的水晶,就有冰冷的感覺,明亮潔淨而流麗卻不近人。如果完全不透明,如頑石,就有粗糙的感覺,混濁而拙笨,不討人喜歡。玉之為物,質純而透光,渾厚而不失靈性。好玉者講究「透」,實即背面有光源,可顯現微亮,使玉之質地美呈現出來,而且有光采內蘊之感,含有深度、含蓄等特質。玉如果太薄而至於透明見物,其溫潤感就完全消失了。這就是後期痕都斯坦的玉製器物,雖十分精巧,總不能為中國人接受的真正原因。
中國儒家的君子形象就是如此。一位理想的儒者,有豐富的學養但不急於顯露,只在行為上很謙和地使人感受到,這就是光采內蘊。真正的讀書人沒有稜角,不會霞光四射,令人不敢仰視,而是很容易接近的。因此古人才說渾潤代表仁。自字義上看,溫潤是溫和、柔潤。色和為溫,性和也是溫。所以溫與和字幾乎同義。在溫度上,溫的意思是不冷不熱,也有和字的意味。古代溫文並稱,即溫的個性與文采、文雅相關。
若自古人「玉有五德」的觀念來看,古人對於玉的幾種性質,一視同仁,都認為很重要。可是後期的發展卻凸顯出溫潤感此一特點。主要因為其他性質並不是玉所獨有,而只有潤澤是其他物質所不具有的。恰好儒者以仁為主要的道德標準,以玉來象徵儒者就最合適不過了。溫潤既為玉器最重要之特點,到了後代,玉器就向強調溫潤的方向發展,佩飾就變得重要了。佩飾品最接近人體,最能突出形象。尤其到後代,禮器玉雖有《周禮》的記載,早已失傳,陪葬玉則為陶器所取代。佩飾之外是擺設,擺設是置於几案上以供欣賞的。古玉經發掘後,其大型者成為擺設品,其小型者就成為佩飾品。此二者均可為愛玉者把玩,享受其溫潤之感。後代製玉,也就在這兩方面發展了。
玉自溫潤之個性發展為可以把玩的佩戴玉之後,就有另一種個性,為人所稱道,那就是圓融。圓是沒有圭角,豐滿無缺;融是融合、不突出、不顯露、不固執、善調和。圓融是中國社會所喜愛的個性,這種個性雖無法認為是自玉文化產生,但至少可以由玉文化來印證。
把玩玉上手溫潤、柔和,古玉看上去溫潤柔和,都象徵了溫文圓融的人際文化。古人說溫如玉,早就把玉作為溫的德行之代表了。而上手之後,最忌圭角,所以不論造型與雕刻,均宜去角取圓,形成良好的手感。今人「玩」古玉稱「盤」,即以手指經常摩擦,使玉色呈現,圭角圓化。為了減少良好的軟玉過分瑩潔的特色,今人喜歡出土受浸變色的古玉,特別是微帶紅色或咖啡色的東西,因其呈色溫和而不露。宋元之後,甚至於玉上著色,以得到出土的趣味。
玉文化事實上使標準的中國人失掉了剛強的個性。中國的念書人在溫文恭謙的教誨與陶冶下,失去了銳角。自好的一面看,一切以和為貴,以圓為上,社會上充滿了祥和。但卻失去了據理力爭、堅持良知的勇氣。古人論玉,本有勇與潔的德性,可是後人都忽略了,只重視溫潤一德,因此在負面上,創造了一個大醬缸文化。大家都搓圓子、和稀泥。嚴格說來,這怪不得玉德,但玉德之後期發展,至少與中國社會之習性匯為一體了,這恐怕不是古聖先賢在玉與君子的比類時所想像得到的吧!
◎如意的紋樣
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之一是對幸福的期盼,這是非常入世的人生態度。我們在歷史的早期雖然有過一段因尚鬼而產生的嚴厲造型,可是進入周代,工藝的紋樣就趨向於輕鬆與愉快,逐漸改變為美感與幸福的追求了。世上各文明,只有中國人突破了神祕的氣氛,達到這一境界。其損失為失去了悲劇的、威嚴的、藝術的可能性,可是卻使中國人幾千年來,苦中求樂,過著自求滿足的生活。這是因為中國人發明了一個觀念,那就是幸福的定義是如意。
這一名詞的來源,甚難查考,只知道「如意」器物是來自印度,皈之一端加以手杖,用以搔癢。如意的觀念與印度或佛教有無關係,情形尚不明確。可是我們明確地知道,追求幸福的觀念早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了。漢代器物上刻的字跡大多是祈福的字眼,其中充滿了如意的期望。這與玉文化有什麼關係呢?我沒有意思說如意的觀念一定是來自玉文化。我只能說,自玉的紋樣之演變中,可以看到中國人的心靈自恐懼與敬畏,逐漸變為祈求與歌頌的一種歷程。而可以為此證驗的,是如意式紋的出現。如意紋可能是中國所獨有的紋樣。
「如意紋」這個名稱當然是後代加上去的,這並不是一個在學術上有共識的名詞。學者喜歡用「雲紋」,其意是指自然流暢的曲線,兩端以卷曲收頭。我不喜歡雲紋的稱呼,因為太牽強附會,缺乏文化的深意。以為古代的這類曲線是雲的描述是沒有根據的,只能說這種紋樣被後世用做雲的表現法而已。即使如此,稱那種雲為如意雲也比較恰切。
如意紋的產生可以很明確在玉器上看出來。在商代末期,玉器的紋樣上開始出現渦線,並且幾乎完全捨棄直線與折線,偏好半封閉的曲線。為了無法理解的理由,這些渦線或半封閉的曲線,其收頭處為一圓點。這是一種純圖案的發明呢?還是有神明、精靈的意義?今天無可考據,但是卻成為中國式紋樣的重要特色。這是如意紋的開山祖師。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