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滿額折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文明的躍昇:人類文明發展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90432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最後的文藝復興人
最早的人類大歷史

從已知用火到地球未來
十三堂橫跨百萬年的的文明大講堂

七○年代BBC傳奇科學節目、當代科普書先驅
布羅諾斯基不朽名著

建築大師漢寶德經典譯作
復刻重現

「最後的文藝復興人」這個比喻已成為陳腔濫調,
不過在極少數的情況下,這詞若能完美描繪事實,我們也願欣然接受,
說到「最後的文藝復興人」,大概非本書作者布羅諾斯基莫屬了。
有哪位科學家能與布羅諾斯基一樣,不僅能天衣無縫地在作品中
交織自身的科學知識與歷史、藝術、人類學、文學、哲學等豐厚素養,
同時又闡述得如此輕盈,毫不費力,且不淪於自我誇耀?

本書每一頁都有值得引述、妥善珍藏的格言,
也可貼在門上昭告天下,甚至能夠當成偉大科學家的墓誌銘。
如此震撼人心的文字,不需要依靠提高的聲調,或是浮誇的眼淚裝飾。

布羅諾斯基筆下文字的魅力,來自他冷靜、仁慈、樸實的語調,
以及他直直望向鏡頭時,口中發出的迷人捲舌R音,
耀眼的閃光燈如同無垠黑夜中的烽火。

科學中確實存在魔術,能為人類帶來幫助的那種魔術,同時也存在詩意,
而本書的每一頁都洋溢著這種魔術般的詩意。

――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本書特色】

★當代人類文明史、大歷史類「科普書先驅」,全球暢銷數百萬冊!
★本書電視版獲英國電影協會評為「世界百大電視節目」!
★一代建築教育家漢寶德代表譯作,絕版多年,全新編校,經典復刻重現!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推薦序!
★全書搭配五十幅經典圖像,還原人類文明精采時刻!

【內容簡介】
一九七三年,BBC推出共十三集的電視紀錄片《文明的躍昇》,由學者布羅諾斯基撰寫腳本、錄製旁白,為當代讀者描繪科學發展背後的歷史與社會背景,剖析人類文明與科技間的互動。節目在當時蔚為創舉,更曾獲英國電影協會評為「世界百大電視節目」。節目播出後,BBC亦將腳本整理成本書《文明的躍昇》,暢銷多年,獲占「科普書先驅」的經典地位。書中十三章內容與各集影片對應,兼具數學家、科學史家身分的布羅諾斯基,細密梳理自「已知用火」的原初之世、漁獵遊牧、農業文明,直到工業革命、二十世紀上半的科學與文明進程,由石器時代談到幾何學、由農業興起直通遺傳學、再由鍊金術推及相對論,逐步展現人類如何嘗試理解、掌握自然法則的宏大進程,風格深入淺出,深受觀眾與讀者歡迎。布羅諾斯基認為,人文與科學的「兩種文化」對立勢態對知識之推進戕害甚巨,特以此書擊破界限,成就「人文科普」的一代名著。建築大師漢寶德彼時深受感召,特於七○年代譯介國內,以期突破文藝界與科學界的智識隔閡,是為當年的旱漠之花,啟發無數讀者,迴響廣大。新版採用漢先生的經典譯本復刻,重新校訂,願將作者與譯者的時代精神延續無窮。

作者簡介

布羅諾斯基(Jacob Bronowski, 1908-1974)
英國數學家、科學史學家,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榮譽院士。一九○八年生於波蘭猶太家庭,一戰期間隨家人移居德國,一九二○年起定居英國,於劍橋大學完成學業。一九六四年起移居美國,至一九七四年離世為止,都在索爾克生物研究所任職。他不僅投身科學研究,也撰寫藝術、文學相關書籍,並參與廣播節目製作。因一九五○年代參與BBC科普節目《智囊團》(The Brains Trust)而為人熟知,成為流行文化中的學者形象代表。他亦撰寫許多節目腳本,其中《文明的躍昇》的製播內容,最終集結為本書出版,攀上「科普先驅」的巔峰地位。

【推薦序】
【代序】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最後的文藝復興人」這個比喻已成為陳腔濫調;不過在極少數的情況下,這詞彙若能完美描繪事實,我們也願欣然接受。說到「最後的文藝復興人」,大概非本書作者布羅諾斯基莫屬了。擁有同等深厚人文知識的科學家並不難找,或者,舉實例來說,就有學者享有科學界的聲望,同時又是中國史權威。但有哪位科學家能和布羅諾斯基一樣,不僅能天衣無縫地在作品中交織自身的科學知識與歷史、藝術、文化人類學、文學、哲學等豐厚人文素養,同時又闡述得如此輕盈,毫不費力,且不淪於自我誇耀?錦上添花的是,布羅諾斯基書寫的語言還是英文,這甚至不是他的母語,如同一位技藝精湛的畫家,運用他的畫筆,一路從巨型帆布揮灑到精細的微型肖像畫。

名畫〈蒙娜麗莎〉使布羅諾斯基如此點評創作者達文西――他堪稱是史上第一位、也是史上最偉大的文藝復興人,而他筆下的人類胚胎,也催生了《文明的躍昇》電視紀錄片版:
人之獨一無二,並不在於他有科學,或他有藝術,而是因為科學與藝術同樣地表達了心靈令人驚異的可塑性。〈蒙娜麗莎〉是很好的例子,因為達文西一生究竟做了些什麼?他畫了些解剖圖,如同溫莎城堡中皇家收藏的嬰兒在子宮中的圖解。腦部與嬰兒卻正是人類行為的可塑性所開始之處。

接著布羅諾斯基話鋒一轉,馬上不著痕跡的從達文西的畫作談到塔翁嬰兒,也就是人類古老祖先南方古猿的模式標本,兩百萬年前成了巨型猛禽的爪下亡魂(我們現在已知其死因,但布羅諾斯基在一九五0年測量分析這個迷你頭骨時,還沒聽說過此推論)。

本書每一頁都有值得引述的格言,值得好好珍藏,也可以貼在門上昭告天下,甚至能夠當成偉大科學家的墓誌銘,例如:「知識......是一種向不確定邊緣的無盡的探索。」如此格言當然讓人振奮,也無庸置疑令人深受啟發,但在行文中閱讀,更能理解其震撼人心之處,因為我們接著會發現墓碑下埋著的,其實是歐洲世世代代傳承的學術智識,在希特勒和他的黨羽迫害下近乎毀於一夕:
歐洲對想像力再也不歡迎了,不只是對科學的想像力如此,整個文化的觀念在撤退中:人類的知識原是個人的、責任的,一種向不確定邊緣的無盡的探索的這觀念都被揚棄了。大家啞口無言,如伽利略大審後之情形,偉大人物都逃到受威脅的世界中。波恩、薛丁格、愛因斯坦、佛洛伊德、托瑪斯・曼、布萊希特、托斯卡尼尼、華爾特、夏卡爾。

如此震撼人心的文字,不需要依靠提高的聲調,或是浮誇的眼淚裝飾,布羅諾斯基筆下文字的魅力,是來自他冷靜、仁慈、樸實的語調,以及他直直望向鏡頭時,口中發出的迷人捲舌R音,耀眼的閃光燈如同無垠黑夜中的烽火。

上述的段落,是這本充滿光明、振奮人心的書籍中,少數晦暗的段落,閱讀本書時,我們不僅能在文字中聽見布羅諾斯基獨特的嗓音,也能看見他豐富的手勢起起落落,劃開複雜的脈絡直取重點。布羅諾斯基站在亨利・摩爾偉大的雕塑作品〈刀刃〉之前,向我們娓娓道來:
手乃心之刀刃。文明不是一堆已完成的製品的集合,而是過程的精煉。到頭來,人類文明之邁進就是手的行動的精進。在人類的成長中最有力的推動力是他對自己的技巧感到樂趣。他喜愛他能做好的工作,他喜歡做得更好。在科學上就是如此。在他雕刻、建造的富麗中是如此:那種愛護、歡欣、誇耀的心情。這些紀念建築原是為懷念國王、宗教、英雄、教條而建,但到頭來它們憶念的是那建造者。

布羅諾斯基是一位理性主義者,從不盲從傳統,也並不沉溺於科學既有的成就之中,而是一直試圖質疑、挑戰、推進知識的疆界。

這就是科學的真髓。問一個有效的問題,你就可以得到一個有效的答案。
這個道理不只適用於科學,也能擴及所有學科,而對布羅諾斯基來說,則是體現在世界上最古老也最著名的德國哥廷根大學校園中:
大學是那些沒有確定信仰的學生的麥加。學生帶來些與他們的學習無關的無賴漢、赤腳漢,是很重要的;他們來此不是對已知者崇拜,而是懷疑。

布羅諾斯基以同理心和全然的理解,來詮釋原始人最初如魔術般靈光乍現的想像力,但最後:
......魔術只是一個字眼不是答案。魔術不能解釋什麼。

科學中確實存在魔術,能為人類帶來幫助的那種魔術,同時也存在詩意,而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洋溢著這種魔術般的詩意。自然是真實的詩歌,如果布羅諾斯基沒有說過一模一樣的話,他也很有可能說出類似的話。布羅諾斯基是一位能言善道的博學之士,同時也是一位溫和的哲人,而他展現的智慧與聰穎,恰恰代表人類在文明躍昇的過程中,所淬煉出的最美好本質。

【譯者自序】
多年來我一直從事一點專門性的翻譯,而且出版過幾本譯書。憑良心說,並不是自己的英文好,中文好,或對翻譯有特別的興趣。而是很拙笨的辦法,逼自己精讀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把自己在智識的大海裡揀來的這一點東西,與國內本行的朋友們共賞。

翻譯這本《文明的躍昇》在心情上略有不同。這是一本在美國暢銷了半年多,到今天仍在暢銷書單子上的著作,而其內容又是很嚴肅的人類文化的宣言。這一點說明原作者不但是有心人,而且是能深入淺出,又能廣徵博引的寫作家。我隨便翻譯原著的內容,立刻發生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的動筆了。因為我覺得在我國,像這樣跨越專門知識的界域,廣面的以人類文化的成就互相闡釋、互相發明的著作實在太需要了。所以我翻這本書的目的是給國內大多數人看的,我希望在讀書的青年朋友們能看看這本書,對人類文明的成長,及年輕一代的文化責任有一全面的了解。

我特別提到青年朋友們,因為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是非常偏頗的,整個中學與大學在一種膚淺的專門教育的觀念籠罩之下,在職業主義的支配之下,青年朋友要長成為有眼光、有識見,以天地為心,對人類之前途有見解的胸襟廣濶的知識份子,是相當困難的。在專門教育之上,如果沒有廣大的人文精神的準備,知識與人都是一些工具,都會為野心家所利用,或為自身的慾望所驅策,混混噩噩的在社會裡鑽營而不知所為。

我國的文化原是一種安心立命的文化。非常使人感動的是,通過科學的發展,西方的文明也要走上這一步。布羅諾斯基是一位大數學家,是一位科學的人文主義者,由他來解釋這一觀點,不但生動、鮮活,而且有一種悲壯的生命的感覺。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今天,我毫不猶豫的說,中國知識分子應該接上西方的追索精神,自傳統的退縮的人文精神,走上樂觀、進取的人文主義精神;自知識中,自知解中了解人生之意義,以求心安命立。我覺得自這一方向看,未來的世界就不再是東方、西方世界的對立,而是全球一致努力於人文精神的發掘。讀了這本書,使我回想王陽明先生格竹致病的故事。也許我們的先賢不能自外在的現象中求得生命之意義,乃缺少了顯微鏡,缺少了認識生命的基本知識,缺少了自外界知識中認識自我的信念:一種更堅強的信念。

通過這種角度來觀察人類文明的成長,實即知識領域的擴展,精神領域的開拓。所以科學只有在藝術、生活背景的襯托下,才能顯出它的光輝,才能成為人類成長的支柱。所是無可諱言的,科學知識是一種人類精神的脊椎。布羅諾斯基在這裡發揮他的想像力,在多方面為我們於藝術、文學與科學間建立了橋樑。所以我誠心的希望,我國在文藝界的朋友也能抽暇讀讀這本書。因為在現時代中,我覺得知識界的隔閡不是單方面的。有時候,科學孤立於社會的情況,尚不如文藝界自絕於科學知識那樣嚴重。文藝界必須負起知識界與廣大社會間媒介的責任。

也許由於這是一本暢銷書,一本稀有的主題嚴肅的暢銷書,我在翻譯時,盡量使用字通俗,希望不會有難於盡讀的感覺。這一點我只能盡力,卻有點力不從心。同時,為了盡量減少歐化的文法,我沒有逐句推敲,雖然自信尚能傳達原意。我希望一般的讀者,即使對科學與文化這等大題目沒有興趣,至少可以自通俗的解說中,了解人類進步的艱苦歷程,把它當做一種故事來看。希望讀者能分享我在翻譯中所得到的樂趣。這本書涉及的範圍很廣,自考古學到生物學幾乎無所不包,雖然談問題都在一般了解的範圍內,在翻譯工作上,仍不能不有一些困難,為此曾請教幾位教授先生在名詞與僻字的翻譯上幫忙,特別在這裡表示謝意,但譯書中仍有甚至為專家所不能首肯的翻譯方法,自然仍由我負責,因時間與才學所限,錯謬難免,尚請讀者賜教。

本書翻譯期間,內人中行不但曾不斷給我鼓勵,而且譯出了圖版的說明,讀過了大部份的譯文。出版期間,高上秦兄曾多方協助,提供意見,並實際幫忙編排了版面。辛勤與盛意,感激之情非言辭所可表達。

漢寶德 一九七五年冬
於 東海大學

目次

編校說明 編輯部
代序 理查・道金斯
譯序 漢寶德

前言

一、天使之下
動物的適應──人類的途徑──開始於非洲──化石之證據──先見之天賦──頭部之發展──人類之拼湊──獵人的文化──跨越了冰期──季節移牧的文化:拉普人──洞穴藝術的想像力

二、季節的收穫
文化演進之步調──游牧文化:巴提雅里族──農業的開始:麥──耶利哥──地震的國度──村農的技術──輪子──動物的畜養:馬──戰爭的遊戲:布茲卡戲──定居的文明

三、岩石中的紋理
來到新世界──移民血型的證據──造型與分解的行動──結構與層次──馬丘比丘城──直線的建築:帕埃斯圖姆──羅馬拱:塞哥維亞──哥德式冒險:漢斯──建築之科學──隱藏的人形──建造的樂趣──不可見的界域

四、潛藏的結構
火,變形的元素──金屬之提煉:銅──合金之結構──青銅之藝術──自鐵至鋼:日本刀──黃金──不能腐蝕者──煉金術之人與自然的理論──化學之始:佩洛塞蘇斯──火與空氣:普利斯萊──拉瓦節:化合作用的量化──道耳頓的原子論

五、球體的音樂
數字的語言──和諧的關鍵:畢達哥拉斯──直角三角形──歐幾里德──伊斯蘭教的興起──阿拉伯數字──空間的圖式:阿爾罕布拉宮──晶體之對稱性──海什木的透視學──隨時間而運動:新動力──變化的數學

六、星星的使者
季節的循環──無指引的天空:復活節島──德東迪天文鐘:托勒密的星系──哥白尼:太陽為中心──望遠鏡──科學方法的開始:伽利略──禁了哥白尼星系──兩種體系的對話──異端審判──伽利略退卻──科學革命的北移

七、高貴的鐘錶
克卜勒定律──世界之中心──牛頓之革新:流量學──光譜之謎──重力與「原理」──知識的獨裁者──嘲諷的挑戰──牛頓的絕對空間──絕對時間──愛因斯坦──旅行家自帶時與空──證明之相對論──新哲學

八、力量的追求
英國的革命──日用技術:布林德利──對特權的反抗:費加洛──富蘭克林與美國革命──新興的鋼鐵工業家──新展望:瑋緻活與月社──無情工廠的驅策──新關注:能量──發明的紛雜──自然的統合

九、創造的梯階
博物學家──達爾文──華萊士──南美之行的衝擊──物種之豐盛──華萊士喪失收集品──天擇說的構想──演化之連續性──巴斯德:左遊與右旋──演化中的化學常數──生命之起源──四基子──可能有他種生命存在嗎?

十、世界中的世界
鹽粒──鹽之成分──門得列夫的牌戲──週期表──湯姆遜分解了原子──新藝術中的結構──原子的結構:拉塞福與波耳──一個理論的生命週期──核子可以分解──中子:查兌克與費米──元素的演化──第二定律與統計學──分層的穩定──模仿自然的物理──波茲曼:原子是真實的

十一、知識或確信
沒有絕對的知識──可見的輻射光譜──精緻的細節──高斯與不確定的觀念──真實的次結構:波恩──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偏差原理:西拉德──科學乃人性

十二、一代又一代
反叛的呼聲──果菜園裡的博物家孟德爾──豌豆的遺傳──立即被遺忘,──非有即無的遺傳法則──魔數「二」:性──克里克與華生的DNA模型──複製與生長──同樣形態的單性生殖──人類多樣性選擇

十三、漫長的童年
人,社會的個體──人之獨特性──腦之獨特發展──手之精確化──語言控制區──決策的遲延──心靈是準備的工具──知識分子的民主──道德的想像力──腦與電腦:紐曼──價值的謀略──知識是我們命運之所繫──人類的承諾

書摘/試閱

【天使之下】

人是獨一無二的造物,他有一些異稟使之在眾生之中超然特立。所以不同於萬物者,他不是大地中的一物──他是大地塑造者。在生理上、心理上,他都是自然的開拓者,是無所不在的動物,在各大洲生存,不是覓處棲身,而是造屋而居。
據說在一七六九年,西班牙人來到太平洋岸,加利福尼亞的印第安人常說每到月圓,魚類會在海灘上跳舞。誠然,當地有一種魚,一類銀漢魚,跳出水面在高潮線之上生蛋。雌魚先把尾部埋在沙中,然後生蛋,雄魚則繞行四周,使卵受精。為什麼要滿月?因為最高潮水的時間間隔為九至十天,使在沙中受精、孵育不受干擾,等到第二高潮時,海水可把孵化的小魚帶回大洋中。
在天地間,每一個景象無不充滿了此種準確而優美的適應,動物與環境之適應如同齒輪之相契合。冬眠的刺蝟等到春天再行新陳代謝,而回到生命中。蜂鳥拍擊著空氣,把針樣尖的嘴伸到花蕊中去。蝴蝶模仿樹葉,即使有毒的動物也欺騙其掠食者。地鼠鑽洞,好像有人把它設計成機械往復的零件一樣。
因此數百萬年的演變,使此類銀漢魚準確的配合著海潮生育著。但是自然──生物的演化──並沒有把人類配合到某一特定的環境中。相反的,與魚類比較起來,他的生存裝備粗陋;然而──這是人類情態的矛盾──卻給了他一個適合一切環境的裝備。在成千成萬的動物中,爬的、飛的、行走的、游泳的,只有人不為環境所侷限。他的想像力,推理的能力,他情感的敏銳度及堅韌度,使他不接受環境,而要改變環境。而人類世代以來再造環境的一連串的發明,是另一種演化──不是生物的,而是文化的。我把這一系列的光榮文化的頂點稱為「文明的躍昇」。
我使用「躍昇」一字有特別的意思在。人類與萬物之不同在於其想像力的稟賦。他計劃、發明、發現,結合各種天才,他越學著用繁複與親密的方法結合天才,他的發現越發精妙而深入。因此,各個時代各個文化的偉大發現,在技術上、科學上、藝術上,越來越表現出一個更豐盛更繁密的人類造詣的結合,表現他的稟賦上登的梯階。
當然,對於一般人,尤其是科學家,總希望人類最有創造力的成就是最近完成的。我們確實有理由為現代的成就感到驕傲。想想在DNA螺旋中遺傳密碼的闡釋,乃至正進步中的對人類腦子機能的研究,想想自相對論或在原子中物質的微小活動中所得到的哲學識見!
但若只欣賞當代的成就,忽略了過去(或信賴未來)乃是知識上的趣談。因為人類的成就,特別在科學上,不是已完結的博物館。而是一種進程,煉金師們的初步實驗也有其了不得的地位,而中美洲馬雅的天文學家竟為自己發明了很精密的算數,與舊大陸(Old World)無關。安地斯山中的馬丘比丘,與摩爾人治下的西班牙在阿罕布拉宮的幾何。在五百年後的今天看來,乃裝飾藝術中的精美作品。但如果我們欣賞至此,則我們難免把構成這些作品的二大文化的原創性遺漏了。在那個時候,那些文化對當時的人們是非常重要而顯明的,就像今天我們看到DNA的構造一樣。
每一時代均有一轉捩點,一種觀看與確定這世界整體性的新方法。這一觀點被凍結在止住了時間的復活節島的雕像上,凍結在歐洲中世紀的鐘錶上,當時似乎要為天體下一個定論。每一文化都打算把它那想像中的一刻定住;那對自然或人生觀念改變的一刻。但回顧起來,同樣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連續性──那些在文明與文明間流動移轉的思想。在現代化學中沒想到合金會產生新性質,卻是早在基督時代的南美洲就已經發現了,而在亞洲的發現更早。原子的分裂與融合在概念上是自史前的發現中導出來的:石頭及所有物質都有分裂然後重新組合的構造。而人為的生物學發明大約同樣久遠:農業──如野麥的種植──及馴馬騎馬的大膽想法。
在討論轉捩點與文化的連續性時,我大體而不嚴格的遵照時間的順序。因為使我感到興趣的乃人類心靈,展開其多方面天才的歷史。我要把他的思想,特別在科學上的思想,連到人類獨稟的天賦的來源上。我所要寫的,即多年來使我沉潛其中的,乃人類表達思想的方法,而其本然,原是屬於人的。
因此這些章節是貫穿知性歷史的過程,是我個人到達人類成就之高點的旅程。人之成長乃因發覺了自己天賦的完整,他的天才與官能,在此過程中他所創造的,是他了解自然,了解自我的階段中所留下的紀念碑──就是詩人葉慈所說的「不會蒼老的智力紀念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