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每當我們乘著雅興吟誦蘇東坡的偉大詞篇《念奴嬌‧赤壁懷古》之際,就會聯想到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聯想到叱吒風雲於那個時代舞臺的無數英雄豪傑。
世世代代,我們的祖先無不重視三國時代的歷史經驗,但是像本書這樣,從用人角度讀三國、議三國者,在國內恐怕不多。如是說,並不是認為前所沒有研究過三國時代用人藝術的學者,而是說,專門而又系統地從三國史料中挖掘出某些有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的材料,結合現實用人上的利弊得失,一事一議,很有系統地一針見血的見解,實在很少。
記得小時候,讀過一本叫《讀三國,講哲史》的書,書中以三國故事為由,引發出不少引人入勝的哲理,作者侃侃而談,如行雲流水,讀者也於聽故事般的享受中明白了深奧的哲理。這本書在形式上繼承了以上議論體裁的形式,讀來輕鬆自如,通過不長的篇幅很自然地汲取了有價值的觀點。這本書的出版一定能夠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之所以持這樣的觀點,是因為在這個「人人都很忙」的時代裡,「小就是好」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重視。試想:忙碌的現代人,天天有幹不完的工作,多數人哪有時間捧讀「磚頭」?不知別人是怎麼讀書的,一本刊物到手,總是喜歡首先翻檢一遍,先挑短文來讀。長篇嚇人的文章,對不起,往後邊等著點。總感到言簡意賅的短文,費時少,收益大,並不一定比那些長文章質量次。這麼說,並不是排斥一切長文,而是說,類似這樣凝煉的短文,倒更為喜歡。
筆者的文章不落俗套,是放出自己的眼光,把歷史讀活的人。提到三國,人們沒有一個不會想到諸葛亮的;提到諸葛亮,人們沒有一個不極口稱讚的。自古至今,像「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或「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之類的讚美之詞,不知唱過多少。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書中在諸葛亮用人的論點上,一反紛紜之眾口,道出了這位「智多星」用人失誤的原委由來。類似這樣的新意,書中並不少見。這是可貴的,足以使人耳目一新!
目次
第1章 曹操用人術
第2章 諸葛亮為什麼事必躬親?
第3章 司馬懿的智慧與謀略
第4章 領導者是責任者
第5章 領導者不能失去民心
第6章 信任―—最大的精神鼓勵
第7章 關羽是大意失荊州嗎?
第8章 張飛並非粗人,他愛惜人才
第9章 去私才能任賢
第10章 孫權用人的特色
第11章 魏延是真的有反骨嗎?
第12章 馬謖是個倒楣英雄
第13章 首先選好管官的官
第14章 更應用好管官的官
第15章 曹操痛定思痛
第16章 內耗最傷神
第17章 過度自我膨脹的危機
第18章 曹氏一族與建安文學的發展
第19章 謙虛謹慎辯
第20章 伯樂不能走
第21章 為人擇官者亂
第22章 小圈子搞不得
第23章 當退則退者勇
第24章 當看主流和大節
第25章 注意不善上官者
第26章 從「彝陵之戰」看情緒控制
第27章 孫權何不讓張昭當宰相
第28章 勿忘扶己上馬人
第29章 狂才難用
第30章 傲才難信
第31章 劉備定蜀怎麼用人?
第32章 為周瑜說句公道話
第33章 忍辱負重的魯肅
第34章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第35章 談談諫的藝術
第36章 授權的藝術
第37章 孫權的氣度—―用人不疑
第38章 知人善任點石成金
第39章 不善用人的下場
第40章 且看吳下阿蒙怎成才
第41章 為呂蒙的品德再補上一筆
第42章 有感於黃蓋治文吏
第43章 假如呂布落在劉備的手裡
第44章 要注意身邊人這個盲點
第45章 劉禪用人小議
第46章 忌人者必毀人
第47章 書生拜大將的啟示
第48章 劉備與諸葛亮的用人互補和相抵
第49章 劉備事實上是制心術高手
第50章 了不起的趙子龍
第51章 莫讓老實人吃虧
第52章 正身的力量
書摘/試閱
‧曹操用人術
博大的胸懷,恢宏的氣度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每讀毛澤東的這闕詞,就彷彿看到了三國時代的曹操「揚鞭催戰馬,逐鹿在北南。」
曹操的大名,對國人來說,那是太熟悉了。一提起他,不少人就想起戲劇舞臺上的那個白臉奸相。其實,歷史上的曹操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身於宦官家庭,在東漢末年的朝政日甚一日腐敗中度過了前20年,在軍閥蜂起,天下大亂之際登上了政治舞臺。
他的著名詩句,「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抒發了他對戰亂給人民帶來災難的悲哀和由此產生的平定天下的願望。他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達了他為實現政治理想要延攬天下人傑的思想:山不嫌棄塵土亂石才稱其為高,海不嫌棄涓涓細流才稱其為深,我只有像周公那樣,「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史記‧魯世家》),才能把天下所有人都統一在我的麾下。
歷史上的曹操,正是從一兵一卒抓起,從一官一吏用起,用了19年的時間,將長江以北的局面扭轉過來,實現了中國大半個版圖的統一。
談曹操用人,當首先談他的氣度。
曹操這個人,政治抱負宏大,在用人上,氣度很是不凡。這在他與袁紹起兵的對話中,就充分表現出來了。「初紹與公共起兵,紹問公曰:『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公曰:『足下意以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三國志‧武帝紀》)
任天下之智力,爭天下之歸心,曹操最想任想爭的是劉備和孫權。劉備是三國時蜀國的創立者,他在羽翼未豐時,曾一度與曹操合作。那時的劉備雖然勢孤力單,但在曹操看來,這是個可與自己打天下,也可與己爭天下的屈指可數的英雄人物。「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因此,他對劉備十分敬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三國志‧先主傳》)總想把劉備納入自己的陣營。
可是劉備當然不甘在曹操之下,表面上應付著曹操,實際上另有己圖,他與曹操翻臉後,一次被曹兵打得大敗,妻子和大將關羽都被生俘。在這前後,曹操的謀士程昱、郭嘉等,幾次提醒乘機殺掉劉備,可曹操的回答只是一句話:「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心,不可。」(《三國志‧武帝紀》)明知劉備是勁敵,也有機會殺他,但只要有一絲爭取的希望,也不肯下手,這是何等的氣量!惟恐殺一,丟掉一片,這又是多麼的高明!
孫權是三國時吳國的統治者,他比曹操晚生廿七年,當是曹操的後輩。曹操從公元一九○年起兵,到二○八年揮師南下,整整十九年,幾乎是大戰必勝。沒料到在大功眼看告成時,因遇到孫權等人的頑強抵抗而慘敗於赤壁。這一敗,使曹操要達到的政治目標成了泡影,也使他看到了虎虎生風的新一代領袖人物。
「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在後期,不止一次地發出過這樣的感歎,並採取過多種措施,想把孫權拉過來。他讓阮瑀為他起草的《與孫權書》,完全是站在平等立場上講話,從「百姓保安全之福」,孫權也可為天下一統作出更大貢獻的高度,勸導孫權與他合作。在曹操的殷殷招納和劉備的夾擊之下,孫權終於做出了稱臣的表示。如果不是曹操在這種情況下突然死去,他把孫權爭取過來是大有可能的。那樣,三國的歷史就會以一老一少兩位政治家的握手,大江南北的統一而改寫。
三國之主都能用人,但只有曹操思想著把另外兩主用起來。孫權作為後生,對曹操的用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至於御將,古之少有,比之於操,萬不及也」(《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對他來說,保江東是大局,不可能產生如何用曹操的念頭。劉備是曹操的同輩,在曹操設法團結他時,他想的只是如何鑽曹操的空子,搗曹操的鬼,也沒有敢用曹操的奢望。一般來說,在同樣的客觀條件下,用人的氣度與取得的業績是成正比的。天下三分,曹操得二,劉備和孫權各偏安一隅,絕非偶然。
任天下之智力,爭天下之歸心,最值稱道的,還是曹操正確對待反對自己的人,善於將對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為對己有利的力量。曹操起兵時,只有曹氏本家的幾個兄弟和侄子作骨幹,七拼八湊,不足四千兵馬。他想任劉備未獲成功,但在任其他優秀人才上卻收到了奇效,這樣就使他在短短的幾年內,造就了「謀士如雲,戰將如林」的龐大隊伍。
荀彧和郭嘉是三國時大名鼎鼎的智囊人物,都曾是袁紹的幕僚。「彧度紹終不能成大業」,率先棄袁投曹。曹操得荀彧,高興地稱他是「吾子房也。」(《三國志‧荀彧傳》)郭嘉看透了袁紹「未知用人之機,」也跑到曹操營壘,曹操喜而贊之:「真吾主也」(《三國志‧郭嘉傳》)。官渡大戰時,沮授、田豐、許攸都是袁紹的重要謀士,張郃、高覽都是袁紹的大將,除田豐被袁紹忌殺外,都臨陣投降了曹操。
「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原為袁紹記事,替袁紹寫文章,將曹操挖苦得駭然汗流。曹操抓住他後,惜他文采出眾,只教訓了幾句,仍任他做了管文書的官。
曹操對待投降過來的人,一不忌前嫌,二不試試看,與自己原班人一視同仁,量才放手而用,得益甚大。即使對那些降而復變或叛己投敵又被捉到的人,也千方百計再爭取過來。
宛城戰前,張繡投歸了曹操,因曹操要娶他的嬸母,張繡一怒之下打了曹操措手不及,還把曹操的愛子曹昂、心腹戰將典韋等都殺死了。
在一般人看來,曹操記張繡之仇該記一輩子。可是曹操並沒這樣。他在官渡與袁紹打仗時,不由地想起張繡是如何厲害來,很想把他弄到身邊以對付袁紹,於是派人遊說招納。曹操見了張繡,樂不自禁,好像根本沒有前事,不但封他作了楊武將軍,後還與他結為兒女親家。官渡之戰中,張繡果然為曹操立了大功。
魏種原是曹操的故舊好友,袞州戰役曹操敗績,投敵叛曹的人很多,曹操說:「唯魏種不棄孤也。」沒想到,魏種也逃叛而去,這真是大傷了曹操的臉面。不久,魏種被捉到了,有人說,把他殺了算了。曹操思量再三,「唯其才也」,還是「釋其縛而用之」(《三國志‧武帝紀》)。如此對待魏種,感召了其他叛逃的人,紛紛自動返回。
官渡勝利後,下屬搜集到本營中一些人給袁紹寫的欲降信,問曹操如何處理。曹操連看都不看,就把信都燒了,說:在大戰時我自己還有喪失信心的時候呢,更不用說別人了。「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以及「公云: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三國志‧武帝紀及引魏氏春秋》)
曹操這一把火,不知將多少人對曹操動搖的心,燒煉為對他的忠誠。對曹操和袁紹都很瞭解的楊阜,稱曹操「能用度外之人」,真是一點不假(《三國志‧楊阜傳》)。
領導就是用人,用人要有氣度。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士」,才能大業可成,成常人難成之舉。身為現代領導者,實應比曹操的用人氣度更恢宏才是。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