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達賴喇嘛說喜樂與開悟
滿額折

達賴喇嘛說喜樂與開悟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世界上最偉大的精神領袖之一――達賴喇嘛思想集錄。
書中包括達賴喇嘛與科學家、政治家、學者、企業家及藝術家的各界意見交流,集結佛教與現今社會各領域的精采對話,並闡述他對此一支離破碎、多災多難世界之所思、所言及所教。
是達賴喇嘛佛教哲學與世俗哲學的完美指引,更是學習達賴喇嘛精神的修行之道。

覺醒無有際涯,無有登峰造極,無有瞬間頓悟。
修行之路沒有捷徑。
喜樂與開悟的追求沒有週末,沒有速成,沒有短線。
過程與目的一體,投注其上的時間無他,
便是不斷開展的「當下」。


從慈悲出發,直到一切苦止息
本書為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尊者普世責任基金會編著,介紹達賴喇嘛與科學家、政治家、學者、企業家及藝術家的各界意見交流,集結了佛教與現今社會各領域的精采對話,並闡述他對此一支離破碎、多災多難世界之所思、所言及所教。

達賴喇嘛認為,人之所以有苦,其根源在於對人生問題的大哉問――生活的目的為何?――未能有解。尊者為我們提供了思考的依據:生活的目的就是快樂。想做到避苦趨樂,就要求得心的平安,而只有「愛與慈悲的開展能為內心帶來最大的平靜」。

愛與慈悲的最大障礙則是嗔怒與仇恨,這兩樣都是極端強大的情緒,確實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能量,需要堅強的心性與確實的修行來加以管束,否則其盲目的本質足以將人心完全壓倒,妨礙愛心的追求,斷絕快樂之路。

要怎麼做才能不為嗔怒與仇恨所蒙蔽?第一步便是培養慈悲心。尊者於文中詳細說明如何在生活中培養慈悲的修行方法,同時也提出關於擴大快樂的「利他」論述,指出個人的快樂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全面改善也可以提供深遠有力的貢獻,希望每一位有志修行者,都能思考個人與社會的互利互惠人我關係。

此外,尊者也以個人「言教必落實於言行」提供修行方針,針對心的轉化、禪修之道、業報法則、生死意義等題目加以闡述,並為讀者導讀修心八偈,簡論佛法的精髓,透過其充滿智慧的話語,引領讀者淺探「佛教是什麼?」。最後,更以宏觀的角度闡明修行者的普世責任,同時提出佛法與科學兩者其本質的共通之處。本書主題面向豐富,內容深入淺出,讀之有感,行之不迫,是學習達賴喇嘛精神的親切易讀之作。

作者簡介

作者|第14世達賴喇嘛 丹增嘉措 Tenzin Gyatso
1935年生於西藏安多,1959年中共接管西藏後,他在印度達蘭沙拉成立流亡政府,是西藏的精神與政治領袖。精通藏傳佛教各宗派教義,並致力於推廣佛法到西方,成為舉世聞名的精神導師。他是個奮戰不懈的和平工作者,所倡導的普世與個人責任觀也備致推崇,於198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2011年宣布為推進民主制度,將一切政治權力移交由流亡藏人投票產生的領導人噶倫赤巴洛桑森格。

編者|拉吉夫.梅赫羅特拉 Rajiv Mehrotra
達賴喇嘛普世責任基金會理事暨祕書,隨達賴喇嘛學習達25年。

名人/編輯推薦

導言
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尊者普世責任基金會(The Foundation for Universal Responsibility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 Tenzin Gyatso ])謹以欣喜、祝福、崇敬之情簡單為文,介紹尊者現身說法,闡述他自己對此一支離破碎、多災多難世界之所思、所言及所教。

丹增嘉措出身農家,自稱「區區一介比丘」,洞燭人心世事,了知苦痛之源,深悉喜樂之道,廣為世所景仰。而這一切,則是源自於持續不斷修持,深入人類史上最精微奧妙的精神法門有以致之。

對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來說,他是信仰的化身,是人類至高的嚮往;對他們來說,他是一尊菩薩,甘願化身人形―承受不可避免的老病死之苦―只為了要教導並服務人類。

對六百多萬西藏人民來說,儘管有中國持續不斷的滅族威脅,達賴喇嘛卻代表了西藏未來的希望,終有一天,他們將重獲自由,在那兒復興古老的文明,將古代與現代融為一體,使他的願景成真。流亡的歲月中,他不斷宣揚佛法,並致力於西藏的民主化。一再強調,西藏並不是達賴喇嘛的未來,而是西藏內外所有西藏人民權利與自由的未來。今天的流亡政府,有一個民選的自主議會,一名總理,一個司法機構。他一再籲求退位,辭去了西藏運動目前的領導;但以他國際地位之崇隆及其對西藏人民的貢獻,在在說明了他仍然是眾望所歸。

對世間千千萬萬的人來說,他還是他們的「尊者」,熟悉他永遠的笑容,熟悉他慈悲、利他與平安的話語。

一如世上所有偉大的師表,達賴喇嘛的言教必落實於言行。七十多歲的人了,日常修行的功課不輟,每日清晨四時即起,持續好幾個鐘點。他仍然接受其他喇嘛的教導與開示。在他來說,覺醒無有際涯,無有登峰造極,無有瞬間頓悟。弟子雖然奉之為活佛,他卻從不以此自居,而是和佛陀一般,是一個「平凡」人,一如你我,經由修行,循序漸進,全都可以得樂離苦。

尊者尊重多元,認為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各有其需求、出身與觀點。除了他自己的思想與言行,他鼓勵我們學習各家傳統,在學問與人格的成長上,要求我們走出自己的道路。對於師父或學說,他力主最嚴格的檢視,全心投入之前務求謹慎小心,最反對精神上的半調子,修行之路沒有捷徑……喜樂與開悟的追求沒有週末,沒有速成,沒有短線。過程與目的一體,投注其上的時間無他,便是不斷開展的當下。

達賴喇嘛力行中道,心懷眾生,早已經與廣大的世界合而為一,超越了他為西藏人民爭取權利的當急之務,以及身為當代偉大精神導師的地位。他以淵博的思想接觸各個民族與群體,與其他信仰展開真誠的對話,與科學家、政治家、學者、企業家及藝術家交換意見,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能夠攜手同慶「分歧的整合」,而且能夠更深入瞭解如何與自己、彼此、世界及宇宙和諧相處。本書謹此邀請讀者展開一趟旅程,與這位始終如一的精神與宗教導師同行。

目次

導言
1 論快樂
2 佛教是什麼?
3 佛法的精髓
4 業報法則
5 心的轉化
6 禪修之道
7 菩提心
8 修心八偈
9 生死的意義
10 空性入門
11 普世責任
12 科學站在十字路口
致謝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論快樂 On Happiness
人生有個根本的大問題――有的人或許用心想過,有的或許沒有――那就是:生活的目的為何?這個問題,我倒是思考過,十分願意把自己的心得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有些實質的幫助。
依我的看法,生活的目的就是快樂。打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每個人要的都是快樂,不要的則是受苦。這是無論社會制約、教育或意識形態都影響不了的。就存有的核心來說,人之所欲,無非滿足。這整個宇宙,有無以數計的銀河、恆星及行星,是否有著更深層的意義,我說不上來,但說到底,很顯然地,人類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首要之務就是要讓自己過快樂的生活。因此,弄清楚什麼才能夠帶來最大程度的快樂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每一種快樂與痛苦都可以分成兩大類,心理的與生理的。二者當中,於多數人來說,又以心所作用的影響最大。若非病得極為嚴重,或基本需求極度匱乏,在我們的生活中,生理狀況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次要的。身體,只要得到了滿足,往往都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然而,心卻不一樣,不管什麼事,無論多麼細微,心都不會放過。因此,最要努力的,就是要求得心的平安。
以我自己有限的經驗,我發現,愛與慈悲的開展能為內心帶來最大的平靜。愈是關心別人的福祉,自己的內心便愈充實。培養親切熱誠待人的態度,內心自會得到平安,可以消除恐懼或焦慮,產生力量應付任何困難,是使人生得以完滿的究竟本源。
活在世上一日,定會碰到問題。每逢這種時刻,難免失望喪志,失去面對困難的能力。但若換個角度想想,世間並非只有自己這樣,而是者當中,於多數人來說,又以心所作用的影響最大。若非病得極為嚴重,或基本需求極度匱乏,在我們的生活中,生理狀況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次要的。身體,只要得到了滿足,往往都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然而,心卻不一樣,不管什麼事,無論多麼細微,心都不會放過。因此,最要努力的,就是要求得心的平安。
以我自己有限的經驗,我發現,愛與慈悲的開展能為內心帶來最大的平靜。愈是關心別人的福祉,自己的內心便愈充實。培養親切熱誠待人的態度,內心自會得到平安,可以消除恐懼或焦慮,產生力量應付任何困難,是使人生得以完滿的究竟本源。
活在世上一日,定會碰到問題。每逢這種時刻,難免失望喪志,失去面對困難的能力。但若換個角度想想,世間並非只有自己這樣,而是人人皆有苦受,思考此一更為真實的面向,便可增加自己克服困難的決心與勇氣,任何新的障礙都可以視為一次可貴的機會,鍛鍊心志,因此得以逐漸強化自己,更加慈悲,培養真正的悲心,幫助別人解脫苦痛。這樣一來,自己的平安與內在力量也將為之提升。

愛的需求

追根究柢,愛與慈悲之所以會帶來最大的快樂,無非是因為這兩者本來就是人的最真實本性。愛的需求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是人與人之間高度互賴的結果。任何人,不論其天賦與能力如何高超,任其單獨一人便無法存活。一個人,正值人生最興旺發達的時期,無論何等意氣風發,多麼獨立自足,一旦病倒,不論其為年少年老,就不得不有賴於他人照顧。
互賴者,自然之本質。不僅較為高等的生命形式,許多最為微小的昆蟲也都是社會性的存有,縱使沒有任何宗教、法律或教育這類體制,其生存無不是基於互為一體的本能認知,相互合作有以致之。即使是物質界的最細微層次,同樣也受互賴法則的支配。事實上,一切現象――無論其來自於海洋、雲霧或森林――其發生都是細微能量相互作用的結果。若無彼此恰到好處的互動,所有這一切都將瓦解崩潰。
正因為人類的生存有賴於他人的協助,所以,愛的需求乃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因此,人人都需要具備真正的責任感,真誠關懷他人的福祉。
生而為人,就必須認真思考人之所以為人。人並非造化所生。若僅止於造化的產物,那麼,單單造化本身就可以解除一切的痛苦,滿足所有的需求。正因為人類不僅止於物質所造,把一切的快樂都只放在外在的追求上,那就是不對的。相反地,應該要思考人的源起與本質,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以及人生而為人的真正需求。
放下宇宙創造與演化的複雜問題不談,大家至少都同意,人都是父母所生。一般來說,懷孕的發生,除性慾之外,這中間還涉及父母想要擁有孩子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則是建立在責任與利他的基礎之上,亦即父母承諾照顧孩子,直至其可以自立為止。因此,從懷孕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愛便直接參與了創造。更重要的是,從成長的最初期開始,孩子就完全依賴母親的照顧。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孕婦的心理狀態,無論其為平靜或不安,都會對腹中的孩子造成直接的生理影響。
出生的時候,愛的表達也很重要。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吸食母奶,很自然地想要貼近母親,而母親定然要心懷慈愛才能好好哺乳,若是生氣或不耐煩,乳汁便無法順利分泌。接下來,從出生到至少三或四歲,是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時候,身體的親密接觸是孩子正常成長最重要的要素。孩子如果不抱不摟,不貼不親,發育就會受損,大腦無法健全成熟。
等到孩子逐漸長大,進了學校,孩子所需要的支持就要由老師來滿足。老師不僅傳授知識,還有責任教導孩子的生活,學生信任並尊敬老師,所學到的才會常記在心。對學生的整體福祉,若未能表現出真正的關心,所教是無法維持長久的。
今天,有許多孩子成長於不快樂的家庭。孩子小時候得不到愛,長大以後跟父母不親,也就很難去愛別人。這實在可悲。
同樣地,人若病了,住進醫院,碰到的醫師親切而富有人情,自能安心養病;醫師盡心盡力治病是做醫生的本分,醫術如何則另當別論。但換一個情形,醫師若是缺乏人情,態度冷淡,沒有耐心,偶爾還漫不經心,縱使醫術一流,診斷無誤,處方正確,還是不免令人擔心。不可避免地,病人的心情會使復原及痊癒的品質大不相同。
縱使在日常生活的平常談話中,言談親切,聽的人自然歡喜,回應起來也親切;整個談話就會變得愉快起來,即使談的只是小事瑣事亦然。但換個情況,言談若是冷淡嚴厲,就會令人覺得不自在,恨不得趕快結束談話。事情無論輕重,對人友善尊重,是讓自己愉快的關鍵。
最近在美國會見一群科學家,他們說,在他們的國家,心理疾病發生率約佔全民的百分之十二。一路討論下來,事情也就清楚了,沮喪的主因並不在於物質的缺乏,而在於得不到關愛。所以,在我寫的東西裡面,一向以來都強調,人打從一生下來,不論自己是否清楚意識到,天生就需要別人的關愛。即使關愛是來自於一隻動物,或平常以為的敵人,無論小孩或大人,很自然地都會受其吸引。
我認為,生下來就不需要愛,無人能夠。從這個角度看,人是無法單以物質來加以界定的,儘管有些現代思想學派有這樣的主張。任何物質客體――無論多美或多有價值――都無法使人感受到愛,因為,人的深層認同與真性情皆在於心這個主體。

慈悲

我有些朋友跟我說,愛與慈悲雖然很好,很了不起,但真正的關係並不大。他們說,對於我們這個世界,這一類的信念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力,起不了什麼作用。他們聲稱,嗔怒與仇恨才是人性的主體,是它們在主導人心。這種說法,我不同意。
人類以目前的形式存在已經約十萬年,依我看,如果人心果真是由嗔怒與仇恨在主導,整個人口數定然會大幅減少,但時至今日,儘管戰爭不斷,人類的數量卻有增無已,從來沒有那麼多過。這清楚地告訴我,支配這個世界的,是愛與慈悲。
壞事情之所以會成為新聞,原因也在於此;慈悲憐憫慣見於日常生活,總被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大體上都被忽略了。
關於慈悲,到目前為止,主要談的都是心理上的好處,但實際上,慈悲也有益於生理健康。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心理的安定直接關係到生理的健康。無疑地,憤怒與焦慮會使人比較容易致病。心若寧靜且存正念,身體便不易為疾病所侵。
當然,同樣地,人皆有自私之心,而且那是會壓抑愛人之心的。只有寧靜心所帶來的快樂才是真實的,而又唯有慈悲心才能為心帶來這樣的平安,既然如此,要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很顯然地,慈悲無論有多好,光用想是不夠的!定當要身體力行去培養,必須要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上轉化思想和行為才行。
首先,就是要明白慈悲的道理。有許多形式的慈悲心是混雜著慾望及執著的。譬如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就與自己的感情需求有著強烈關係,因此,這種愛並非充分的慈悲。同樣地,在婚姻中,夫妻之愛――特別是一開始,雙方都不真正瞭解彼此的真性情時――也是執著的成分多於真愛。又由於私慾強烈,以致凡是自己所執愛的人都是好的,即使對方明明不好亦然。此外,人都有誇大的傾向,一點點的好就當成了不得的大事,因此,當一方的態度改變,另一方就失望,自己的態度也跟著改變。這說明了愛之發起,基於個人的需求多過於真正對別人的顧惜。
愛並非只是感情的回應,而是建立在理性上的堅定承諾。因此,真正的慈悲心並不會因另一方的負面行為而有所改變。
當然,培養這種慈悲絕非輕而易舉!首先,要這樣思考:人無論美醜、敵友,一如自己,終究都是人類,也和自己一樣,想要得到的是快樂,不要的是痛苦。進一步來說,其避苦趨樂的權利是與自己平等的。
在快樂的追求與取得上,一切眾生的權利一律平等,明白了這層道理,自然就會對其他眾生生起同理心與一體感。心一旦習慣了這種普世的利他主義,自會養成一種利他的責任感,亦即積極助人解除苦難之心。這種心無差別,是普施於一切眾生的。既然眾生感受苦樂一如你我,便沒有理由區分彼此,或在對方行為出現偏差時改變自己的關懷之情。
這裡要強調的是,只要付出耐心和時間,憑一己之力就可以養成這種慈悲。當然,私心之為物――因自以為「我」是獨立自存而生出的強烈執著――基本上是會壓抑慈悲的。事實上,也唯有拿掉了這種我執,才有可能生起真正的慈悲。但現在就開始去做,還是大有可為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