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商品資訊
系列名:基督宗教與東亞研究叢書
ISBN13:9789863504399
替代書名:Changing Christians, Changing Churche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Christianity in Taiwan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作者:伊慶春; 林文旭; 林常青; 施奕任; 郭貞蘭; 黃克先; 楊文山; 熊瑞梅; 蘇國賢
出版日:2021/04/01
裝訂/頁數:平裝/496頁
規格:21cm*14.8cm*2.6cm (高/寬/厚)
版次:初
商品簡介
基督教在臺灣雖是外來的宗教,但其起源與發展與西方基督教有很大的差別,並不一定適合放在西方宗教社會學的學術脈絡中來討論。然而,臺灣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因長期以來受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的影響,比較缺乏本土歷史的關照。且過去宗教社會學的本土經驗研究,大多集中在新興民間佛教、傳統的民間宗教等本土宗教,對基督教的研究相對缺乏。
本書結合社會、人口、經濟與宗教學者,針對2012與2017年二次全國性基督教調查,以及2015年臺灣基督教傳道人調查所蒐集之資料,分別從教會、傳道人、基督徒三種視角呈現臺灣基督教會的發展樣貌。以宗派作為分析範疇,並以社會人口學視角,檢證不同宗類別於信仰觀念、實踐、認同的差異,進而串聯起鉅觀(全球化、臺灣政經演變、歷史進程)、中層(教會、跨教會網絡、神學院等組織團體層次)及微觀(信徒)的連結。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依姓氏筆畫序)
伊慶春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國際社會學會執行理事以及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專長為家庭和青少年研究,多次主持並參與大型調查研究計畫。
林文旭
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專長為風險行為研究、青少年發展和統計方法。
林常青
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曾任成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專長為應用計量經濟學與法律經濟學。
施奕任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專長為全球暖化與環境議題、性別與東南亞政治。
郭貞蘭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專長為家庭社會學、社會人口學、性別與勞動。
黃克先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兩岸三地基督教發展、政教關係、新興宗教現象、貧窮。
楊文山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臺灣人口學會理事長、亞洲人口學會理事,為人口統計和社會調查專家,多次主持並參與國內外大型調查研究計畫,為臺灣少數對電話民意調查有經驗的社會學者。
熊瑞梅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名譽教授,曾任政大社會學系主任、臺灣社會學會理事長,為社會網絡和經濟社會學研究專家,多次主持並參與大型調查研究計畫。
蘇國賢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曾任臺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臺大社會學系主任,為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組織社會學和社會網絡及研究方法專家,多次主持並參與國內外之大型學術研究計畫。
目次
序╱伊慶春
作者簡介
圖表目次
第Ⅰ部分
第一章 導論: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宗教社會學分析╱蘇國賢、伊慶春
壹、前言
貳、本書分析架構
叁、基督信仰調查簡介
肆、本書之學術貢獻
第二章 臺灣基督教會發展與社會變遷:兼談教會分類╱黃克先
壹、前言
貳、傳統本土教會: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聖教會
叁、傳統國語教會:傳統差會、國語禮拜堂、召會
肆、新銳教會的出現:向內改造,跨宗派結盟,向世俗宣戰
伍、結論與討論:「宗派」的未來與處境化的臺灣教會分類
第三章 職份、呼召或專業?臺灣基督教傳道人的專業化╱蘇國賢
壹、前言
貳、研究方法
叁、誰是教會領導人?
肆、傳道人的養成訓練
伍、傳道人的工作服事
陸、牧者的角色與工作
柒、結論與討論
第四章 臺灣傳道人的工作與家庭:衝突和調適╱伊慶春、蘇國賢
壹、前言
貳、傳道人的工作與家庭
叁、研究方法
肆、分析結果
伍、結論與討論
第Ⅱ部分
第五章 臺灣基督徒核心信仰、信仰實踐及其社會參與與態度╱郭貞蘭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
叁、研究方法
肆、分析結果
伍、結論與討論
第六章 臺灣基督教會對外工作輪廓描繪:影響海外宣教及社會服務的因素╱黃克先
壹、前言
貳、海外宣教與社會服務
叁、研究方法
肆、分析結果
伍、結論與討論:臺灣教會事工選擇光譜
第七章 基督徒的捐獻行為╱林常青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
叁、研究方法
肆、資料處理與問題意識
伍、分析結果
陸、結論與討論
第八章 基督宗教與生死:基督信仰對死刑、安樂死及墮胎的影響╱林文旭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
叁、研究問題
肆、研究方法
伍、分析結果
陸、結論與討論
第九章 基督徒類型與兩性關係和同性婚姻態度的差異:2012和2017年的變遷╱熊瑞梅
壹、前言
貳、民眾對性行為和同性戀態度的變遷
叁、研究方法
肆、研究結果
伍、結論與討論
第十章 臺灣的基督信仰與生活福祉之因果分析╱楊文山、施奕任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
叁、研究方法
肆、研究資料與變項
伍、分析結果
陸、結論
附錄
一、2017年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調查問卷
二、2015年傳道人及教會調查問卷
索引
書摘/試閱
導論(摘錄)
蘇國賢(臺大社會系教授)、伊慶春(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
壹、前言
根據美國宗教社會學者的研究,近年來美國宗教最顯著的三大變化為宗教的多元化、基督新教人數比例下降、無信仰者人數持續攀升(Chaves, 2011; Chaves & Eagle, 2015)。美國社會的信仰多元化發生在兩個面向上,一是宗教類別趨於多元,特別是信仰非基督宗教(如佛教、回教、印度教)的人數增加。根據Pew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美國信仰非基督宗教的人口,從2007年的4.7%,持續增加到2014年的5.9%。在基督宗教內,受到移民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從過去信仰基督新教╱基督教(Protestant)的歐洲移民,轉成來自中南美洲的天主教(Catholicism)移民,導致信仰天主教的人數比例上升、新教人數比例下降(Pew Research Center, 2015, pp. 3-4)。
第二層次的宗教多元化發生在日常人際互動上,美國人有愈來愈多跨信仰的社會互動,如友誼、通婚等。由於宗教信仰趨於多元,愈來愈多的家庭中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家庭成員,也有愈來愈多人的朋友圈中包含不同信仰背景者。由於親朋好友的信仰背景趨於多元,人們對於不同宗教信仰的了解及容忍度也隨之增加(Chaves, 2011, pp. 16-35)。個人人際網絡中的宗教信仰趨於多元化,被認為是宗教信仰沒有在美國造成激烈的社會衝突與對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近來美國社會的宗教及種族對立愈來愈明顯,宗教的表面容忍與多元受到媒體的質疑與批評(Posner, 2020)。
美國社會中宣稱自己沒有特別信仰認同的人數也快速增加。在1957年時,美國僅有3%的人說自己無宗教信仰(Chaves, 2011, p. 19)。但根據Pew研究中心2017年的調查顯示,自認為不屬於任何宗教信仰者,從2007年的16.1%增長到2014年的22.8%,且這個數據持續在上升中(Pew Research Center, 2015, p. 3)。這些自認為不屬於任何宗教團體者,並不全是無神論者,其中無神論者僅占3.1%,不可知論者4%,其他15.8%的人認為自己「沒有特別的信仰」(Pew Research Center, 2015, p. 4)、「不屬於任何宗派或教會」或「有信仰但無宗教認同」(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Chaves, 2011, pp. 39-41)。無信仰認同者從1990年開始大幅成長,從美南浸信會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SBC)的Jerry Falwell與Pat Robertson等牧師透過媒體大力宣揚保守基督教立場,包括反對墮胎、反女性主義、反演化論與反同性戀等,使得部分持自由派立場的基督徒開始感覺信仰與價值認同的矛盾。美國學者認為無信仰人數上升的原因,主要因教會愈來愈趨於保守的政治立場,使得本來就不是很虔誠、在政治上持中間或自由立場的基督徒,以宣稱自己「不屬於任何教會」或「沒有特定的信仰立場」來與保守基督教會劃清界線,表達他們與保守基督徒的不同立場(Fischer & Hout, 2006, pp. 193-194)。許多人認為表明自己是基督徒,等於是說自己是一個保守的共和黨(Chaves, 2011, pp. 81-93)。
美國的宗教版圖變化,指出一個當代宗教社會學的重要轉向,即宗教信仰的多元化與競爭,從過去強調政教關係的討論,漸漸轉向重視教會與社會關係的研究,包括宗教的世俗化與市場化現象、教會與社會不平等的關係、教會宗派(denominations)間的競爭、信徒與非信徒的關係、宗教組織與其他社會制度間的關係等(Chaves & Gorski, 2001; Sherkat & Ellison, 1999)。Melissa Wilde & Lindsay Glassman(2016)兩位學者指出,過去強調宗教與政治立場的研究忽略了階級、種族、性別不平等與教會的複雜關聯所產生的政治影響。Korie L. Edwards等學者也指出教會在融合種族、整合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強調必須從社會的不平等及階層化的結構中來分析宗教與社會整合的關係(Edwards et al., 2013)。
另外,部分宗教社會學者也不滿於主流學派過度強調世俗化、宗教市場化的理性分析,認為應從文化及制度觀點著手,分析教會組織如何形塑宗教信仰、實踐與宗教的傳播或動員,並從實際宗教行為來分析宗教與宗派之間的競爭,運用文化分析的工具來分析宗教的認同與正當性等問題(Edgell, 2012)。其中亦有學者呼籲宗教社會學的理論與研究太過侷限於美國基督宗教的經驗,缺乏其他宗教與地區的視野(Gorski & Altınordu, 2008; Obadia, 2010; Simpson, 1997),認為美國宗教社會學的研究至今仍是以美國學界為主軸(Cadge et al., 2011),缺乏全球的視野。
基督教在臺灣雖是外來的宗教,但其起源與發展與西方基督教有很大的差別,並不一定適合放在西方宗教社會學的學術脈絡中來討論。然而,臺灣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因長期以來受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的影響,比較缺乏本土歷史的關照(陳杏枝,1999)。且過去宗教社會學的本土經驗研究,大多集中在新興民間佛教、傳統的民間宗教等本土宗教,對基督教的研究相對缺乏。過去國內社會學專業期刊與基督教相關的專著屈指可數。以「基督教」搜尋《臺灣社會學刊》和《臺灣社會學》兩個主要社會學期刊過去二十年所發表的論文,僅找到一篇黃克先於2017年所發表關於中國大學生基督教的研究。趙星光(2004)回顧過去本土基督教的研究,發現相當多基督教相關論著累積在未正式發表的學位論文中。相對地,國外學者對於臺灣基督教的研究反而不少,如Carolyn Chen(2008)對臺灣移民改宗(conversion)過程的專書Getting Saved in America: Taiwanese Immigrat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以及李鎮邦與Myungsahm Suh(2017)對於臺灣與韓國基督教不同發展路徑的歷史比較研究,都是以臺灣或臺灣人作為經驗對象的重要宗教社會學作品。
國內宗教社會學對於基督教的研究不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基督教人口比例不高,研究其他主流宗教的學術影響力較大;另一方面也因缺乏具系統性的實證資料,降低了研究者投入研究的意願。「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雖每五年都會針對宗教議題進行調查,但由於每期調查到的基督徒樣本太少,因此分析上經常無法細緻地針對基督徒的屬性進行分類,問卷設計也很少針對基督教的相關變數進行測量,因此現有的全國性調查資料,對於基督教研究的幫助相當有限。是故從事基督教研究的學者,必須設法自行蒐集資料,無法仰賴既有的調查資料進行研究。
過去關於國內基督教的相關社會學研究,大多集中於微觀的田野調查研究或歷史文獻檔案分析二類型,少有基於全國性調查的鉅視分析。關於本土基督教的理論發展,也因受限於少量的研究發現,無法提出具實證基礎的理論命題與論述。本土基督教研究要往前邁進,除神學及歷史的分析外,亦需宗教社會學的觀察。此外來宗教信仰如何與本土文化、社會結構產生互動,及其間相互影響的演變過程,須奠基於長期、嚴謹的實證研究,才有可能與當前宗教社會學的理論進行對話(蘇國賢,2014)。除了調查資料不足外,缺乏本土的理論視野與關懷,也是基督教宗教社會研究未能在本地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理論發展與實證研究的累積需相互關聯,礙於宗教社會學觀點的本土基督教研究相對匱乏,目前累積的文獻尚不足以提出具本土觀點的理論命題。再者,由於缺少特定的理論關懷或理論命題,宗教社會學者從事基督教研究的動機也不高,導致惡性循環的理論停滯。
本書在理論上,主要承襲古典宗教社會學的觀點,強調韋伯(Max Weber)對物質世界與信念之相互親近性(elective affinity)的分析方法,一方面分析宗教內涵(content)對於行為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分析承載宗教信念的社會制度與結構對於宗教的影響(Giddens, 1971; Weber, 1933)。我們認為宗教與社會兩者之間的關聯會隨著所處的特定時空脈絡而改變,必須放在特定的歷史文化脈絡之下,不斷檢視其間的互動才能有正確的理解。可惜的是,因近年來宗教社會學為世俗化理論(secularization theory)及市場理論(market theory,或稱為宗教經濟模型﹝religious economies model﹞)這兩大理論所支配,韋伯的這個古典理論洞見,即強調信仰內涵的行為實踐與表現,以及宗教信念與組織制度在歷史脈絡中的動態變化關係,並未特別引起學者的注意。直到接近二十世紀末,隨著宗教在世界各地的復興及其對政治的影響加劇,宗教社會學者才開始對基督教研究的全球化及在地關懷的相關問題,給予高度的重視Edgell, 2012)。Philip S. Gorski & Ateş Altınordu(2008)認為過去三十年全球的宗教復興為傳統的世俗化理論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將宗教置於全球化的脈絡下來看,宗教不但對於一國的政治、政策、社會運動的動員、公共論述的影響日趨明顯,在日益頻繁的跨國流動與國際貿易之下,宗教也愈來愈難從單一國家之內來進行分析(Levitt, 2007)。有鑑於此,宗教社會學者開始呼籲應從全球的視野,重新思考宗教、社會、國家三者的關係(Gorski & Altınordu, 2008),信徒與非信徒的道德倫理衝突(Baker & Smith, 2009),並試圖了解宗教與各種形式的認同之間的交互影響(Edgell, 2012)。
肆、本書之學術貢獻
本書兩大部分,分別就不同的實證資料來源分析——臺灣基督徒信仰調查、臺灣基督教會與傳道人調查——而提出十篇研究。我們先從基督宗派談起,簡述本土宗派的歷史發展、當代演變後,提出適合分析本地教會的三大教會類型之理想型。繼而,從宗教的實作與宗教延伸影響力之不同面向,採用體制理論中的制度邏輯觀點作為分析視角,配合嚴謹的實證資料與分析,呈現臺灣教會面對來自不同制度面向的挑戰時,在信仰與社會文化的調適上所呈現的多元發展路徑及不同樣貌,以此回應世俗化理論及市場理論過度依賴西方教會經驗的偏狹視野。
由於本書各章作者大多為社會學專業背景,因此整體論述主要反映社會學的立場與特色,間接展現個人專業所屬之次領域,如家庭人口學、組織社會學、宗教社會學、社會網絡等領域內的不同視野。然全書在理論上有共同的關懷,內容所根據的數據也皆採自研究小組建構的調查結果,解釋與說明則同時參考國內外其他相關社會調查的發現,希望藉由調查所反應的客觀事實,提出本土基督教研究的重要議題及觀點,以提供臺灣基督教研究的相關學者,一共同交流的平臺。綜合以上討論,我們整理出本書的學術貢獻至少包含以下幾方面:
1. 提出臺灣基督教宗派分類作為本土基督教研究的分類範疇
臺灣基督教研究關於宗派的分類及其差異比較相對匱乏,本書提出臺灣基督教宗派的分類方法,並以嚴謹的實證資料驗證此基於本地教會發展的歷史脈絡所歸類的基督教宗派範疇,對於解釋教會間及信徒間的差異,都具有一定的分析效力。
2. 提出適合本地基督教會的理論分析架構
本書從信仰的日常實踐、宗教的延伸影響力來分析基督教在臺灣的現況與發展,比傳統從宗教理念或宗教經驗的分析,更能捕捉宗教與本地的文化、制度脈絡之間的辯證關係。本書認為世界宗教的變化或世俗化的過程,會以多樣的表現形式出現在不同宗教及社會脈絡中,是一種文化及歷史特定的過程,應置於不同的信仰傳統、時空、制度脈絡之下來檢視。本書也認為華人的宗教信仰比西方更強調信仰的日常實踐,因此不能單純從信徒的宗教信念、經驗或宗教性來理解。本書分析臺灣的基督教會及信徒,在面對臺灣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的急速變化下所進行的調適及改變,呈現與西方教會十分不同的面貌,提供宗教社會學研究的文化轉向一個非西方的重要案例。
3. 描繪臺灣基督教傳道人的專業化歷程及教會組織之差異臺灣基督教研究以傳道人或教會為分析單位者尚不多見,從教會領導者及教會組織的角度來理解傳道人、信徒、宗教組織三者之間的關係,此與傳統僅從信徒本身來理解宗教信仰的研究十分不同。本書之研究不但有助於理解傳道人的專業與呼召,也可從教會領導者身上獲得關於教會組織全貌的相關資訊,對於信徒如何組成教會,教會如何影響信徒,以及傳道人在信徒、教會與上帝之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與功能,提供了不同於傳統的分析視野。
4. 從信仰的內、外觀點探討臺灣基督徒的信仰經歷與宗教行為
本書對於基督徒的宗教信念、信仰實踐有十分深入的描述與分析,涵蓋了過去西方宗教調查的主要內涵,舉凡基督徒的內在屬靈經驗、對核心信仰的認知,以及敬拜、聚會、靈修、教會服事、宣教等信仰實踐,可相當程度地反映當前臺灣基督徒之信仰輪廓。此外,從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樣本的比較分析中,也可理解一般民眾對於基督宗教和其他宗教的看法及信任感。
5. 比較臺灣基督徒、非基督徒對社會議題態度與慈善行為之差異
兩次的基督信仰調查都涵蓋當前重要之社會議題。研究小組以備受關注的家庭議題建構一系列題組,應用在兩次調查中,並比較臺灣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對不同議題的看法。除了家庭及性別議題外,對慈善利他行為、生命相關議題、生活福祉的感受等也進行比較分析,有助於了解基督信仰之可能影響。
簡言之,從分析架構和研究發現觀之,本書至少具備三重比較架構:(1)比較不同宗派的傳道人和基督徒在核心信仰、信仰實踐及社會議題態度的異同;(2)比較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在生命態度、信仰行為和對社會議題態度的異同;(3)比較2012至2017這五年間,上述信仰內容與社會態度的可能變化。
最後,研究小組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一方面增加研究不同宗教信仰之宗教社會學者之間的對話,也能和其他社會學專業領域,如組織理論、文化研究、傳播行為與社會網絡、人口與家庭等學者,進行跨領域的對話。另一方面,除了社會學的學術理論知識外,本研究也希望能對神學研究、教會歷史、教會實務有些許助益。宗教是人類對於其自身存在的一種集體敘事,寄望本書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處境並提出超越現代的反思。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