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滿額折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數據與人性:當代數據藝術先鋒最深刻的第一手觀察,探索科學、人文、藝術交織的資訊大未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99 元
優惠價
90449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用數據藝術說故事,解構資訊時代的暗黑力量

我數據你;你數據我。他們數據我們;我們數據他們。
~~我們全都數據在一起~~
 

★《紐約時報》首位駐點數據藝術家的嶄新書寫,收錄16幅珍貴數據藝術創作
★利用不同詞彙組合訴說視覺故事,思考數據是什麼、能做什麼
★什麼被蒐集、什麼沒被蒐集,數據蒐集絕非天真無邪
★數據的儲存結構如何影響它們被發現或遺失,故事如何敘述重現
★為事物排序、為是非分類,親睹演算法的神奇與失控
★深入麻省理工學院的Dataland,直擊推動四十年來資料科技的神祕地下室

▌各界好評推薦

王柏偉 ∣ 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
曹筱玥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所專任教授
許素朱 ∣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陶亞倫 ∣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程教授兼主任
黃文浩 ∣ 在地實驗創立者
楊士範 ∣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內容長
劉士達 ∣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中心科技創新組組長
劉光夏 ∣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副教授
蔡遵弘 ∣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駱麗真 ∣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
簡禎富 ∣ 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

▌在數據中活出人性,從龐大的資料量中解讀出全新洞見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數據世界裡,就是不斷讓人搜尋、排序、分類、統計、出售與監視。他人會探勘與處理「我們」的數據,以求獲利、取得權力和政治利益。在本書中,著名數據藝術家傑爾・索普提出這個時代至關緊要的問題:活在數據世界裡的我們,如何才能不再處於被動狀態,而是成為積極主動的公民?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著作,書中提到河馬攻擊事件、造訪冰川和學校體育館的經歷,還參觀了龐大的米堆和仍危機四伏的地雷區,從中串起數據的故事。索普運用數據藝術家的身分,探索我們當前及未來與數據的關係,超越眼前的事實和數字,尋找更新、更具體的方式與數據互動。我們永遠可以創造出新的故事,訴說如何使用數據。

索普在書中運用創意十足、饒富詩意且資訊豐富的影像,不僅重新定義何謂數據,也重新想像數據能如何真正屬於公眾、誰能握有數據發言權,還有該如何運用數據的力量來創造更正義與民主的未來,造福個人和群體。

獻給在某天醒來,思考自己為什麼時時刻刻被手機、社群媒體平台和城市追蹤,並自問如何走到這一步的人!

▌前所未見的數據思考角度,精采的視覺化圖像深入導覽

■ 活在數據裡
進行資料視覺化嘗試設定色彩計畫讓像素自由,利用不同文字組合訴說視覺故事,思考數據是什麼、能做什麼,希望創造以人為本的數據新世界

■ 我數據你,你數據我
探索data的詞源、意義、隨時間的演變,從神學與數學到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從文字數據的呈現,說明詞與詞之間的親疏遠近,探討社會問題

■ 數據的暗物質
從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上的姓名排列演算分析,討論數據的社會網絡;深入分析數據蒐集的議題,探究缺失資料的成因與影響,數據蒐集絕非天真無邪

■ 搭獨木舟與跟隨車隊
學習蒐集數據的倫理原則,思考蒐集的數據會對誰有利、蒐集數據的好處是否多於潛在傷害;資料系統看似在雲端,其實是位於真正的地方並仰賴真正的人

■ 酒精飲料喝到醉
「資料是新石油」,從廣告投放的數據研究判斷你是哪種人,臉部辨識科技把數據整合起來,卻也增加每個資料集的系統不完備性

■ 剪過毛的成羊數
以駐館藝術家身分改善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使用方式,探討數據的儲存結構如何影響它們被發現或遺失,以及故事如何敘述,甚至影響人們活在數據裡的方式。

■ 動作/直到
演算法彷彿巫師的魔咒,為事物排序、為是非分類;演算法的神奇令人驚嘆,演算法的偏誤卻是更危險的暗黑力量

■ 破壞性的煉金術
任何數據呈現都是人類的行動,充滿人的選擇;資料視覺化能啟動溝通、幫助決策、增強人類的認知,從資料觀點來看世界

■ 米秀
活在數據裡的我們,每天都被要求思考大數據,但那些數字對我們的大腦而言都難以追蹤,如何以視覺化方式說服人腦精準估算數量?

■ Paradox核桃
一位生化藝術家在舊金山種了一千株無性繁殖的核桃副本,二十年後去觀察它們如何記錄了自身種植的社會變遷,探討數據如何與人類和地方連結

■ 聖矽醫院與地圖室
藉由1986年誕生於俄亥俄州克里夫蘭的免費網運動,探討數據的公共性,以及開放資料的種種問題

■ 毛利資料主權網
誰有權蒐集監控數據,又該受到哪個國家機構的法律管轄,資料存在一個有實體的所在地,到底該受蒐集地的法律還是儲存地的法律管轄

■ 以what為核心的網際網路
過去三十年來網際網路只關心where不關心what,伺服器是核心,其實應該重新打造一個以what為核心的網際網路

■ 這裡是Dataland
麻省理工學院的地下室有個暱稱Dataland的地方,圍繞著靠遠距資料運作的概念建構,操作者坐在椅子上,推動了接下來四十年的資料科技

▌對本書的讚譽

陶亞倫 ∣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程教授兼主任
當代科技極權主義、科技資本主義,單向性的收集、分析我們的意識、慾望、行動,將肉身化為「數據」。「人」已成為新世界的「生產原料」與「消費商品」,我們已徹底失去成為「自由人」的可能。數據所餵養的人工智能化控制機器,已成為世界的主體,「人」則退位成了客體。面對無所不在的數據機器,我們能否化被動為主動,是否可以再度成為真正的「自由人」,本書將徹底擾動您的大腦,將我們從高度工具理性的世界中拯救出來。

黃文浩 ∣ 在地實驗創立者
這本書提供了我們資訊社會所該了解的自身處境,人類透過數據希望建構更好的社會卻反過來被數據所束縛。當我們了解「他們數據我們」時該如何以對?本書處處發人深省卻又令人不安。身為數位藝術的工作者最令我感到興趣的部分無疑是書中那些以數據為中心的藝術計劃,一種「具有人性的新表演」,正可以給國內的相關藝術工作者借鏡與參考。

史都華・巴特菲爾德(Stewart Butterfield)∣ Slack科技公司執行長
若是由自然寫作高手安妮・迪勒(Annie Dillard)撰寫關於數據的主題,或許就會像這本書。本書見解精闢,讀來愉快,是科技高手之作,又充滿人性關懷。任何曾懷疑我們究竟如何踏進數據的凌亂環境,並思索該如何把自己挖掘出來的人,務必閱讀這本重要著作。

寶拉・安東涅利(Paola Antonelli)∣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建築設計資深策展人
傑爾・索普鎮日埋首於數據中,早已學會如何感受每一次震動。他希望大家都能如此,而非接受數據看似美好的表面價值,或更糟的,以數據當成擋住現實的盾牌。本書並未提供簡單的解套方式,而是說明改變的可能性就在我們身上:在我們具有人性、會犯錯,卻仍抱著希望的內心當中。

艾尼爾・戴許(Anil Dash)∣Glitch軟體公司執行長
每天都會聽人說數據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但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第一次感受到這點。傑爾・索普有程式設計師的技術專業,更有說故事者的靈魂,於是提出如此易懂,甚至讓人激動的觀點,以檢視通常看不見卻形塑我們生活的系統。

邱南森(Nathan Yau)∣美國統計學家、《視覺化說故事》(Visualize This)作者
無論是從個人或整個社會的觀點來看,我們都該思考如何與新的資料流及統計數字共存。接下來幾年,索普的觀點只會越來越重要。

作者簡介

傑爾•索普Jer Thorp

藝術家,作家,教師。全世界最重要的數據藝術家之一,提倡需要道德使用大數據。
《紐約時報》首位駐點數據藝術家,國家地理探險家(National Geographic Explorer),曾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任駐點創新者。以數據為靈感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覽,並刊於《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紐約客》(The New Yorker)、《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連線》雜誌(Wired)等媒體。
紐約大學著名的互動電信計畫(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兼任教授,同校創意研究中心(The Office for Creative Research)創辦人之一。目前與家人及超棒的狗兒Trapper John, MD住在紐約曼哈頓大橋下。本書是他的第一本著作。

譯者
呂奕欣

師大翻譯所筆譯組畢業,曾任職於出版公司與金融業,現專事翻譯。

目次

前言

序言
1 ∣ 活在數據裡
2 ∣ 我數據你,你數據我(我們全都數據在一起)
3 ∣ 數據的暗物質
4 ∣ 搭獨木舟與跟隨車隊
5 ∣ 酒精飲料喝到醉
6 ∣ 剪過毛的成羊數
7 ∣ 動作/直到
插曲
8 ∣ 破壞性的煉金術
9 ∣ 米秀
10∣ Paradox核桃
11∣ 聖矽醫院與地圖室
12∣ 毛利資料主權網
13∣ 以what為核心的網際網路
14∣ 這裡是Dataland
尾聲

注解
致謝

書摘/試閱

加拿大的弓冰川(Bow Glacier)有約750公尺長的冰,宛如舌頭般,從華普達冰原(Wapta Icefield)伸出。過去曾有巨大的冰河往東流,切出同名的廣闊河谷,而弓冰川是殘存的一段。冰川在顛峰時期深度超過1公里。兩萬兩千年前,冰川從洛磯山脈往東延伸,進入山麓,短暫接觸到今日卡加利所在的大平原。
如果你在春天讀到這段文字,這時融水正開始從冰層流到湖裡,自幾處瀑布滾落。水帶著塵土,那是從岩床上刮下來的岩石微粒,證明冰川在劇烈運動。在溪流中,這種「岩粉」讓河水看起來像稀釋的乳品。到了湖泊,顆粒聚集在一起,將湖水染成美不勝收、令人難忘的綠松色。湖水在東南邊流入弓河(Bow River),這條河蜿蜒流經露易絲湖(Lake Louise)、班夫(Banff)、坎莫爾(Canmore)、科克倫(Cochrane)和卡加利,流向哈德遜灣。今天在卡加利喝杯水,有五成的機率會嘗到冰川的滋味。要是一輩子住在這座城市,你的身體會充滿那些藍色的石灰岩分子。山脈就在你的骨子裡,毫不誇張的說法。
冰川的水流到城市需要一些時間。若在星期天早上將一艘小玩具船放到弓湖,而這艘船如果夠幸運,沒在半途卡住或沉沒,那麼你在星期三傍晚可走上卡加利的和平橋,看著它從你腳下漂流而過。若你沒那麼有耐心,就把船放到你的車上,從礫石路肩出發,開到冰原公路,然後從湖泊往東南方駛向城市。如果路況不差,只要兩個半小時。
我有一張弓冰川的黑白照片,將近一百年前拍的。照片中一名男子站著,雙手插口袋,凝視著湖面和高處的冰。他旁邊有個大大的圓錐形帳篷,搭在礫石島上。在前景中,帳篷和部分山景倒映於寧靜的水面上,畫面美極了。照片中的弓冰川相當壯闊,左右兩邊的山峰似乎根本無法阻擋它,它以三條巨大的河道注入下方河谷。林線上方,一切都刮得乾乾淨淨,被數千年的冰沖刷殆盡。
這張照片的布局是當時自然攝影的典型做法,對攝影師拜倫・哈蒙(Byron Harmon)來說也是日常慣例。他的探險隊有七匹馬、三名嚮導,以及《國家地理雜誌》作家、曾任戰地記者的路易斯・弗里曼(Lewis Freeman)——一行人在前一天下午很晚的時候才抵達湖邊。他們沒能找到適合馬匹的糧草,被迫穿過厚厚的積雪前行,終於在天黑前找到一些草和可用的營地。隔天早上,他們沿著原路返回,在濕漉漉的礫石上搭起圓錐帳篷,開始等待。洛磯山脈天氣狂暴,難以預測。哈蒙常得耗上一整天,等待光、雪、寒霧配合。對他來說,連一張照片都沒拍就離開也不稀奇。在這奇特的早晨,雲消散了三十分鐘,哈蒙拍下這張照片。
1903年,哈蒙從奧勒岡州來到班夫。過去二十年間,他的工作室經營得很成功,除了製作旅遊明信片,也為鎮上的富裕居民拍肖像。多年來,他的夢想是為華普達冰原上數十條冰川的每一條拍照,也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對象——弗里曼。弗里曼剛結束從芝加哥搭船經五大湖到紐約的行程,在1924年夏末來到班夫。準備幾天之後,他們出發了。這趟旅程相當艱辛。他們為此行準備了好幾個月,餵養馬匹,讓牠們休養生息,第二天晚上卻有三匹走失了。替代的馬匹不適應整天穿過厚厚積雪的嚴酷徒步行程,總是筋疲力竭、未能飽足。兩天後,他們在一次倒楣的渡河過程中,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補給品和另一匹馬。
渡河過程中並未遺失的兩個箱子,或許最能展現出弗里曼和哈蒙的性格,也透露出這次探險的整體意向。其中一只箱子裡裝的是無線電器材,這在當時是很新穎的裝置,重量超過一百磅。另一箱則是八隻信鴿。弗里曼想要證明,洛磯山脈並非如專家預測的無線電「死角」,而哈蒙則想看看這些信鴿備受稱讚的導航能力,是不是能克服這一帶高峰與蜿蜒谷地帶來的挑戰。無線電發揮功用了。幾週後,他們收到警告,早期暴風雪將來襲,決定提早結束探險,這時他們已在山區待了七十天,走了超過8046公里。哈蒙拍了四百張靜物照,以及逾2100公尺的膠卷。至於鴿子雖然綁著打在油紙上的訊息(弗里曼還為這項特殊任務打包了打字機),但沒有再回來班夫。

2017年5月,直升機把我和一支小團隊送到可以在哈蒙的照片中看見的雪地上,就位於冰川南緣的山峰旁。我們大半個早上搬運數百磅重的電池和其他設備,搬到一年前找到的崎嶇石灰岩山脊上。我們倚靠在能擋風的岩石旁快速吃午餐,之後設法鑽出一些夠深的錨栓孔,蓋好感測站的框架。
然後,暴風雪降臨。
正如哈蒙和弗里曼所熟知的,高山天氣瞬息萬變,原本晴朗多風的天氣說變就變。風帶來雨,雨變成雪。在冰川淨白山脊上方翻滾的雲朵,和岩石一樣呈深灰色。任何大雪都會讓我們面臨雪崩危機,加上能見度差,讓工作變得困難又危險。我們盡快把裝備收納在篷布和防潮箱裡,然後展開九十分鐘的雪鞋徒步旅行,到達一座空蕩蕩的高山小屋。這棟建物剛映入眼簾,暴風雪就席捲了我們。
接下來兩天,我們都待在室內。我望向窗外,柴堆上有厚厚的積雪。狂風怒吼。我們玩骰子遊戲「快艇骰子」(Yahtzee),設法分配隨身攜帶的那少得可憐的威士忌。隨著分分秒秒過去,我越來越緊張。我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獲准在公園安裝設備,而那張許可文件一點彈性都沒有。再過一天半,無論能運作的感測站是否已經建好,直升機都會來接我們。只要暴風雪稍微減弱,我就會用小小的紅色衛星追蹤器,猛發訊息給紐約的團隊,但沒有收到回覆訊息。
我徹夜難眠,滿腦子是最壞的情況,心想雪會繼續下,又得再困在小屋一天。我們會錯過直升機到來之前的空檔;雪剛下,徒步返回冰川山脊太危險。我們的感測站會和哈蒙的鴿子一樣在嚴苛地理環境中失效,只不過昂貴許多。正以為自己輾轉難眠時,我醒了。陽光流瀉進入窗戶。
我們吃了早餐,收拾行囊;經過兩小時小心翼翼的雪鞋慢行之後,回到站點。山脊的風吹走了雪,一切都和當初離開時一樣。我們趕緊動工,焊接、連線、安裝、測試,設法把三天的工作量擠在一天完成。隔天一早,我們就透過無線電橋,送出第一則數據到建在6公里外山下的第二處無線電站。我用紅色追蹤器發文字訊息給在紐約市的團隊,幾分鐘後收到回覆。來自冰川的數據送上了雲端,透過我們的API傳輸。我從感測站複製貼上一大塊數據,寫程式碼把數據繪製到筆電螢幕上。沒有多少東西可看,只有長條圖,但無疑是有訊號的。這不是電視雜訊的隨機數字,而是更結構化的東西,感覺⋯⋯嗯,好像是活的。山上沒風的時候,一片詭異的純然寂靜。然而,看著數據在螢幕上捲動,我明白冰並非表面的模樣;表面上的靜止掩蓋了快速而持續的運動。兩小時後,直升機出現來接我們。
我們在冰川旁建立的感測站有三個感測器,稱為地震檢波器,會沿著不同軸(北/南、東/西、上/下)測量岩床的運動。石灰岩的移動會推動懸吊在每個設備內線圈中的微小磁體,這種運動轉換成電,再轉換為數位訊號。感測站的數據透過無線電橋發射4公里,傳送到弓湖邊緣的松貂旅館(Num-Ti-Jah Lodge),然後透過衛星上傳。五分鐘內,冰的碎裂和移動被轉化成聲音,傳送到布魯克菲爾德大樓(Brookfield Place)前的廣場。這棟光鮮亮麗的辦公大樓有五十六層樓高,加拿大最大石油與天然氣業者之一西諾沃斯能源公司(Cenovus)的總部。建築物的入口,一組高大的七個LED陣列,把冰川的數據轉化為一片扭動的彩色線條。到了晚上,燈光投射到廣場的石頭上,那裡有大約七千塊獨特的花崗岩,如此切割是為了描繪冰川冰原的地質力量。在冬日,初雪讓聲音和光線變得柔和。
班・魯賓(Ben Rubin)是我的長期合作夥伴,也是這項計畫的合作藝術家,他為《使者/預言者》計畫(Herald/Harbinger)寫音訊軟體。這項計畫把冰川的地震訊號流轉化成聲音,成為來自冰川的全天候二十四小時廣播。來自冰川的訊號在十六個環場音效聲道播放,掃過廣場。冰汩汩作響、劈啪破裂、砰的爆裂。卡加利以第七大道上經過的東行卡加利輕鐵聲、滿載垃圾車的轟隆聲、通勤者踩著高跟鞋穿越人行道的咔嗒聲作為回應。在LED陣列上,整座城市的交通模式和穿過廣場的人行步道,與來自冰川的數據共享空間,對話永不停歇。通常我們上班時,冰川會沉寂好一段時間,呢喃的訊號在尖峰時間的噪音背後幾不可聞。其他時候,深夜時分,城市安安靜靜,廣場會突然活絡起來,180公里外的冰瀑聲在街道上迴盪。
班和我花了很長時間在卡加利裝置這件作品。我們坐在第一與第七大道廣場中央臨時的辦公桌前,低頭傾聽冰的聲音。我們在一個不應該存在的地方,那裡既是有六千萬年歷史的山脈、高2450公尺之處,也是加拿大成長最快的城市中心。我們坐在公共空間的一處裂縫中,既是在弓冰川冰層的邊緣,也在眾多玻璃帷幕摩天大樓中間,到處是雄心勃勃的石油天然氣公司主管和礦業工程師。我們一腳在更新世,另一腳在人類世。
有一張弓冰川的照片比哈蒙拍的照片更早,那是1902年一位來自費城的業餘攝影師暨登山家喬治・沃克斯(George Vaux)在度假時拍攝的。這張照片隨興多了,前景什麼都沒有,但眺望點幾乎和哈蒙一樣。那裡有湖,有林線,冰川兩側有兩座山峰,還有那巨大的冰塊。1924年,冰川剛好停在林線上方,只是這張照片的冰川向前傾流,在山谷的低矮之處繼續挖鑿。你可以看到照片右下方有薄薄一片白色,即使在溫暖夏日,冰也幾乎到達湖邊。
這張照片拍攝後幾乎整整百年,喬治的孫子亨利走到這座湖邊,拍下另一張照片,盡量符合先前畫面的角度和取景。這兩張照片非常相似,幾乎可以在Photoshop裡相互疊圖,進行差異化混合——這項技法是把兩張圖中相同的部分全部隱藏起來,只顯示一個世紀以來發生的變化。在如幽魂般的殘留像素中,是一種緩慢、不可逆的消退。
從亨利拍照至今,弓冰川的冰已退得更遠,而在我寫下這段文字到你讀到它之間的時間裡,又會退得更遠。或許冰川現已退落到兩座山峰後方,或許我們的感測器現在遠離任何冰塊,只能記錄到偶爾發生的落石。或許卡加利廣場幽暗沉寂。這是我們的計畫無可避免的結局,也是根本的目的。在數據中見證弓冰川的死亡。不是以低調、隱藏的頻率,而是公開、大聲播放出最後的遺言,讓人人聽見。

終有一日,《使者/預言者》計畫中,仍存在的冰川的聲音會逐漸消失,廣場上又會只迴盪著我們的腳步聲和車輛的轟隆聲。在那之前,這件作品是一場臨終秀。它提醒卡加利人,儘管五十六層閃閃發光的玻璃擋住了山景,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透過他們喝的水和呼吸的空氣,將他們與岩石和冰連結起來。「advocate」(倡言)一詞源自於拉丁文的「advocare」,意思是尋求幫助。《使者/預言者》計畫為冰川倡言(雖然看似徒勞),繼而又想像如何將數據放入公共空間,代替地方、動植物倡言,否則那些事物無法持久發聲。
每一項計畫都延長了我們與數據相處的時間,擴展了我們能從何處、與誰一起聽到數據聲音的想法。藉由讓數據在更大的規模內訴說,並藉由共同傾聽,我們是否可能更理解、更善加處理今天的緊迫議題?氣候變遷、金融不平等、後資本主義,所有這些都發生在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尺度上,即使沒有超越我們想像的極限,也不受限於我們螢幕的邊界。我們需要的或許不只是一次性的論據,而是長久、持續的提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