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你也能成為影響者
用永續向未來說嗨
社會責任也是大學教育重要的一環,學校除了以身作則,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也希望傳承給年輕學子,讓北醫大精神永續,與世界一起走得更遠。
——張文昌,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要辦好教育,必須從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思維出發,身為大學教育機構也必須從利他的角度,思考如何做對社會有益的事,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李祖德,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教育是為未來而教,現今大學扮演的角色,已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與人才培育,更要積極思考如何為全球、國家與社會各角落提供資源及協助,與世界接軌,善盡大學的社會影響力。
——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是台灣與國際對話的共通語言,也是北醫大與國際接軌的契機。北醫長年關注全球永續發展,從醫學專業出發,與政府部門及社群組織等國內外機構合作,並鏈結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不僅從校園出發、從社會出發,更從世界出發,以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
本書闡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北醫推廣的歷程,以及如何從偏鄉衛教、青銀共居、原住民文化保存、國際醫療等面向發揮影響力,為人類帶來正向改變的力量。
作者簡介
陳慧玲
資深科技產業媒體人。著有《翻轉賽局:贏占全球資通訊紅利》、《方賢齊傳:電信之父、科技推手》等書,合著有《勇闖天涯翻轉人生:寫給年輕人20個築夢踏實的故事》等書。
林惠君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於《遠見雜誌》、中央通訊社、《新新聞周刊》,擔任醫藥與財經記者,合著有《影響力策略:16個永續共榮的企業故事》、《滾動式創新轉型:北醫大如何卓越成長》。現為自由撰稿人。
邵冰如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聯合晚報》、《聯合報》、《美國世界日報》,著有《從沙龍到聯合國: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的綠色模式》,合著有《影響力策略:16個永續共榮的企業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
彭漣漪
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一直在媒體界工作,包括:《天下雜誌》、《中國時報》、《遠見雜誌》,作品得過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SOPA卓越新聞獎,現為自由作家。喜歡研究、分析、解讀世間有趣的人事物,綜整盤根錯節的眾多事實,爬梳出脈絡和意義。
資深科技產業媒體人。著有《翻轉賽局:贏占全球資通訊紅利》、《方賢齊傳:電信之父、科技推手》等書,合著有《勇闖天涯翻轉人生:寫給年輕人20個築夢踏實的故事》等書。
林惠君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於《遠見雜誌》、中央通訊社、《新新聞周刊》,擔任醫藥與財經記者,合著有《影響力策略:16個永續共榮的企業故事》、《滾動式創新轉型:北醫大如何卓越成長》。現為自由撰稿人。
邵冰如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聯合晚報》、《聯合報》、《美國世界日報》,著有《從沙龍到聯合國: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的綠色模式》,合著有《影響力策略:16個永續共榮的企業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
彭漣漪
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一直在媒體界工作,包括:《天下雜誌》、《中國時報》、《遠見雜誌》,作品得過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SOPA卓越新聞獎,現為自由作家。喜歡研究、分析、解讀世間有趣的人事物,綜整盤根錯節的眾多事實,爬梳出脈絡和意義。
序
序
為服務世界做最好的準備
張文昌,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當全球各大學紛紛邁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步伐,臺北醫學大學,身為醫學高等教育機構,除了在二○二一年七月發表《二○二○年社會責任報告書》外,更出版了《與世界一起變好:北醫大實踐SDGs的故事》一書,凸顯北醫大關注全球永續發展、擴大社會影響力的決心。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是台灣與國際對話的共通語言,也是北醫大與國際接軌的契機。北醫長年關注全球永續發展,從醫學專業出發,與政府部門及社群組織等國內外機構合作,並鏈結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不僅從校園出發、從社會出發,更要從世界出發,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
從校園出發,以書中〈有些事,就是要年輕的你去做〉一章為例,因應超高齡化社會來臨,北醫大自二○二○年起,與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合作,試行「青銀共居」計畫,從文中可以感受到北醫大學生與長輩屋主培養出猶如祖孫般的情誼,學習與長者感同身受,讓服務更有溫度,也打造跨世代的居住想像。
從社會出發,〈問題愈大,愈要從現在開始做〉談到,身為全台學生社團密度最高的大學,北醫大服務性社團利用寒暑假期間,平均每年近一千五百位學生投入醫療服務,足跡遍及台灣偏鄉、離島、山地部落,甚至遠赴柬埔寨、尼泊爾及史瓦帝尼等國,進行義診與衛教工作,從口腔衛生、寄生蟲篩檢、保健營養到水資源議題,一步一腳印,協助當地居民提升衛生習慣,縮短醫療資源不平等的問題。
以全球為目標,發揮善的影響力
從世界出發,〈為生活創造意義,為世界創造價值〉記述的,是北醫大多年來派遣常駐醫療團前往史瓦帝尼、馬紹爾,執行醫療任務、推展衛生策略,除了集結醫學大學與附屬醫院資源,開創海外醫療團新模式外,更是台灣第一個成立海外常駐醫療團的大學。二○二○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北醫大迅速組成防疫專家團,飛抵友邦協助抗疫,成功治癒史國國王及王妃,再次展現台灣堅強的醫衛實力。
我們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做為北醫大發展的定位,社會責任也是大學教育重要的一環,學校除了以身作則,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也希望傳承給年輕學子,讓北醫大精神永續,與世界一起走得更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利他角度思考教育本質
李祖德,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大學的責任,不只是傳播知識,還需要能夠引領年輕學子對自己與社會建立正確的認知,包含他對自我的定位,以及如何看待個人存在的價值,尤其當個人無法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更必須努力在忠於自我與社會價值之間取得平衡。
同樣,擁有醫學專業,可以成為醫者,也可以只是醫匠,其中的差別在於是否擁有人文情懷。北醫大是第一個設立人文學院的醫療教育機構,在這樣的基礎上,相信我們有能力培育出具備人文情懷的醫學生,假以時日更能成為真正的醫者。
涵養醫者胸懷
隨著大學社會責任的格局逐漸擴大,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產生鏈結,醫學生也應該要把眼光從台灣放大到整個世界,協助醫療環境相對落後的地區改善國民健康,縮小因貧富差距等因素造成的教養落差與階級固化。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無法完全從書本中學到,必須透過生活中的實踐,才能逐漸發現不足,從而找到最合適的方向和方法,充實自己的知識與能力。
正因如此,我們格外重視服務學習,書中無論學生、老師、醫師,都是秉持一顆服務的心,走入人群、造福他人;再加上,我們在醫療專業中注入人文情懷,更能用心感受他人的需求,從偏鄉衛教、青銀共居、原住民文化保存、國際醫療……,希望能夠發揮影響力,為人類帶來正向的改變力量。
用專業發揮影響力
二○二○年時,我在北醫大主管共識營中,以「聚焦優勢,榮耀北醫」為題演講,而我們的優勢,就是可以發揮醫療與教育專業,整合學校與附屬醫院的資源、精進人才與各階層主管的培育、強化與全世界學術和醫療專業的連結,做為持續成長的動能與影響社會的善念,提升國際競爭力。
所以,我們整合學術研究與醫院臨床、建立校有事業,帶動產業經濟發展;或者,透過蒐集、分析關鍵數據,推動政策改變;又或者,結合研究、醫療與數據力,改變全世界對於疾病治療的定義與方法……
我始終相信,要辦好教育,必須從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思維出發,身為大學教育機構也必須從利他的角度,思考如何做對社會有益的事,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這是本書所要傳達的理念,也是北醫大一直在做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DGs,我們永遠的承諾
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臺北醫學大學創校超過六十年,以「培養兼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生醫人才」為教育宗旨,並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為發展新定位,積極朝向成為國際一流醫學大學之目標邁進。
多面向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北醫大自創立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愛護與支持鼓勵,所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善盡社會責任為本校核心價值之一;此外,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的理念,融入在教育與校務發展中,將北醫的影響力散播到全球各角落。
多年來,一校六附屬醫院默默奉獻,成果屢獲社會各界肯定,二○二一年獲《天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大學公民調查私立一般大學組第一名;二○二一年獲第二屆《遠見雜誌》大學社會責任產業共創組首獎殊榮。
更進一步,北醫大就教學、研究、服務、醫療、環境、治理等面向,制定六大永續校務發展策略,包括:培育新世代生醫人才、推動國際領先之研究發展領域、完善北醫醫療健康產業鏈、致力國際醫療服務、建構北醫創新創業生態系,以及加強北醫體系行政支援能量等,從各面向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精神,落實在教職員生日常的學習與工作中。
半世紀以來,北醫大培養了超過四萬七千位校友,在醫療、生技領域默默奉獻,不吝承擔社會責任。
打造和諧共好的社會
累積多年的經歷與成果,北醫與天下文化特別出版這本書,闡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北醫推廣的心路歷程,希望拋磚引玉,喚起社會各界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視,大家共同攜手努力,為全球人類打造和諧共好的社會。
教育是為未來而教,現今大學扮演的角色,已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與人才培育,更要積極思考如何為全球、國家與社會各角落提供資源及協助,與世界接軌,善盡大學的社會影響力。
展望未來,北醫大將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所訂的理想與目標,融入課程和校園氛圍,持續發揮北醫一校六附屬醫院教學與醫療體系的特色,推動優質教學、研究、產學與醫療服務,實踐北醫大「誠樸」校訓,更積極投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力行實踐,以前瞻的眼光、國際的視野、開闊的胸襟,大步向前,邁向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
為服務世界做最好的準備
張文昌,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當全球各大學紛紛邁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步伐,臺北醫學大學,身為醫學高等教育機構,除了在二○二一年七月發表《二○二○年社會責任報告書》外,更出版了《與世界一起變好:北醫大實踐SDGs的故事》一書,凸顯北醫大關注全球永續發展、擴大社會影響力的決心。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是台灣與國際對話的共通語言,也是北醫大與國際接軌的契機。北醫長年關注全球永續發展,從醫學專業出發,與政府部門及社群組織等國內外機構合作,並鏈結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不僅從校園出發、從社會出發,更要從世界出發,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
從校園出發,以書中〈有些事,就是要年輕的你去做〉一章為例,因應超高齡化社會來臨,北醫大自二○二○年起,與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合作,試行「青銀共居」計畫,從文中可以感受到北醫大學生與長輩屋主培養出猶如祖孫般的情誼,學習與長者感同身受,讓服務更有溫度,也打造跨世代的居住想像。
從社會出發,〈問題愈大,愈要從現在開始做〉談到,身為全台學生社團密度最高的大學,北醫大服務性社團利用寒暑假期間,平均每年近一千五百位學生投入醫療服務,足跡遍及台灣偏鄉、離島、山地部落,甚至遠赴柬埔寨、尼泊爾及史瓦帝尼等國,進行義診與衛教工作,從口腔衛生、寄生蟲篩檢、保健營養到水資源議題,一步一腳印,協助當地居民提升衛生習慣,縮短醫療資源不平等的問題。
以全球為目標,發揮善的影響力
從世界出發,〈為生活創造意義,為世界創造價值〉記述的,是北醫大多年來派遣常駐醫療團前往史瓦帝尼、馬紹爾,執行醫療任務、推展衛生策略,除了集結醫學大學與附屬醫院資源,開創海外醫療團新模式外,更是台灣第一個成立海外常駐醫療團的大學。二○二○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北醫大迅速組成防疫專家團,飛抵友邦協助抗疫,成功治癒史國國王及王妃,再次展現台灣堅強的醫衛實力。
我們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做為北醫大發展的定位,社會責任也是大學教育重要的一環,學校除了以身作則,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也希望傳承給年輕學子,讓北醫大精神永續,與世界一起走得更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利他角度思考教育本質
李祖德,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大學的責任,不只是傳播知識,還需要能夠引領年輕學子對自己與社會建立正確的認知,包含他對自我的定位,以及如何看待個人存在的價值,尤其當個人無法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更必須努力在忠於自我與社會價值之間取得平衡。
同樣,擁有醫學專業,可以成為醫者,也可以只是醫匠,其中的差別在於是否擁有人文情懷。北醫大是第一個設立人文學院的醫療教育機構,在這樣的基礎上,相信我們有能力培育出具備人文情懷的醫學生,假以時日更能成為真正的醫者。
涵養醫者胸懷
隨著大學社會責任的格局逐漸擴大,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產生鏈結,醫學生也應該要把眼光從台灣放大到整個世界,協助醫療環境相對落後的地區改善國民健康,縮小因貧富差距等因素造成的教養落差與階級固化。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無法完全從書本中學到,必須透過生活中的實踐,才能逐漸發現不足,從而找到最合適的方向和方法,充實自己的知識與能力。
正因如此,我們格外重視服務學習,書中無論學生、老師、醫師,都是秉持一顆服務的心,走入人群、造福他人;再加上,我們在醫療專業中注入人文情懷,更能用心感受他人的需求,從偏鄉衛教、青銀共居、原住民文化保存、國際醫療……,希望能夠發揮影響力,為人類帶來正向的改變力量。
用專業發揮影響力
二○二○年時,我在北醫大主管共識營中,以「聚焦優勢,榮耀北醫」為題演講,而我們的優勢,就是可以發揮醫療與教育專業,整合學校與附屬醫院的資源、精進人才與各階層主管的培育、強化與全世界學術和醫療專業的連結,做為持續成長的動能與影響社會的善念,提升國際競爭力。
所以,我們整合學術研究與醫院臨床、建立校有事業,帶動產業經濟發展;或者,透過蒐集、分析關鍵數據,推動政策改變;又或者,結合研究、醫療與數據力,改變全世界對於疾病治療的定義與方法……
我始終相信,要辦好教育,必須從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思維出發,身為大學教育機構也必須從利他的角度,思考如何做對社會有益的事,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這是本書所要傳達的理念,也是北醫大一直在做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DGs,我們永遠的承諾
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臺北醫學大學創校超過六十年,以「培養兼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生醫人才」為教育宗旨,並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為發展新定位,積極朝向成為國際一流醫學大學之目標邁進。
多面向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北醫大自創立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愛護與支持鼓勵,所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善盡社會責任為本校核心價值之一;此外,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的理念,融入在教育與校務發展中,將北醫的影響力散播到全球各角落。
多年來,一校六附屬醫院默默奉獻,成果屢獲社會各界肯定,二○二一年獲《天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大學公民調查私立一般大學組第一名;二○二一年獲第二屆《遠見雜誌》大學社會責任產業共創組首獎殊榮。
更進一步,北醫大就教學、研究、服務、醫療、環境、治理等面向,制定六大永續校務發展策略,包括:培育新世代生醫人才、推動國際領先之研究發展領域、完善北醫醫療健康產業鏈、致力國際醫療服務、建構北醫創新創業生態系,以及加強北醫體系行政支援能量等,從各面向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精神,落實在教職員生日常的學習與工作中。
半世紀以來,北醫大培養了超過四萬七千位校友,在醫療、生技領域默默奉獻,不吝承擔社會責任。
打造和諧共好的社會
累積多年的經歷與成果,北醫與天下文化特別出版這本書,闡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北醫推廣的心路歷程,希望拋磚引玉,喚起社會各界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視,大家共同攜手努力,為全球人類打造和諧共好的社會。
教育是為未來而教,現今大學扮演的角色,已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與人才培育,更要積極思考如何為全球、國家與社會各角落提供資源及協助,與世界接軌,善盡大學的社會影響力。
展望未來,北醫大將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所訂的理想與目標,融入課程和校園氛圍,持續發揮北醫一校六附屬醫院教學與醫療體系的特色,推動優質教學、研究、產學與醫療服務,實踐北醫大「誠樸」校訓,更積極投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力行實踐,以前瞻的眼光、國際的視野、開闊的胸襟,大步向前,邁向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
目次
序
為服務世界做最好的準備 張文昌
從利他角度思考教育本質 李祖德
SDGs,我們永遠的承諾 林建煌
01 為生活創造意義,為世界創造價值
02 與世界一起走得更遠
03 為他人創造機會,自己也能登峰造極
04 掌握數據力,才有影響力
05 幫地球恢復應有的風采
06 有些事,就是要年輕的你去做
07 用飲食串連過去與未來
08 問題愈大,愈要從現在開始做
09 他的人生,我們一起翻轉
10 抵達終點比贏在起跑點更重要
結語
你的雙手決定你的命運
為服務世界做最好的準備 張文昌
從利他角度思考教育本質 李祖德
SDGs,我們永遠的承諾 林建煌
01 為生活創造意義,為世界創造價值
02 與世界一起走得更遠
03 為他人創造機會,自己也能登峰造極
04 掌握數據力,才有影響力
05 幫地球恢復應有的風采
06 有些事,就是要年輕的你去做
07 用飲食串連過去與未來
08 問題愈大,愈要從現在開始做
09 他的人生,我們一起翻轉
10 抵達終點比贏在起跑點更重要
結語
你的雙手決定你的命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