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關係,與更好的我自己:與傷道別,與真實相遇,再一次勇敢的療癒練習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療癒,從關係結束後開始
含淚跟過去說掰掰,哭哭笑笑,背過身又是新的人生!
*何妤玟Winnie HO首本文字創作*
人生下半,重回單身,獻給在關係與自我中迷惘人們的真心告白。
一本陪伴你走過低潮的勇敢宣言!
離婚不難,但要坦然地面對真實,才難!
當童話裡的公主遇到王子之後,然後呢?
從此幸福快樂的生活?或是和我們一樣,必須面對所有關係中的衝突與爭執?
即使大部分人期待擁有一段完美長久的關係,但我們深知,完美的關係並不存在。
每一段關係都是一趟未知旅程──
「原生家庭的傷痕」、「愛情中的脆弱與勇敢」、「在媽媽的角色之外我是誰」……
想在婚姻與自我中找到平衡、想繼續期待愛情,迎來的卻可能是期待落空,
於是在一場不完美的關係中,有人學會了接納,有人學會了忍耐,也有人學會暗自療傷。
◇如果勇氣有形狀,何妤玟一筆一劃寫出關係中的美麗與哀愁,眼淚與笑容 ◇
童年在單親家庭中長大,長期夾在雙親冷漠和母親單方面的強勢中,經歷演藝圈的五光十色和起起落落,她的心中對於幸福家庭總有一種美好的想像與期待。
這份幸福藍圖在35歲成真,她相信自己選擇的婚姻能擺脫童年的成長陰影。但是當全心全意投入家庭後,這份關係卻隨著時間而逐漸失衡。面對有著優秀另一半和兩個可愛孩子的「完美婚姻」,她卻選擇誠實的面對自己,「這不是我想要的幸福」。
◇這是一個接納不完美的故事,也是一個面對真實,療癒自己的故事 ◇
關係結束後,她用了大半年的時間療癒自己。為了能適應偶爾的孤獨,她在離婚前開始練習在外獨自過夜;為了保有心靈的安定,她向內重新認識自己,用旅行、瑜伽和內觀安定身心;為了讓孩子快樂長大,她與前夫經歷無數溝通和努力,讓兩人走出離異的衝突,成為一對能協助彼此的友善父母……。
能白頭到老的婚姻,或許是許多人嚮往的人生目標,但無論單身、戀愛、已婚或離婚,何妤玟想告訴你,當我們無法改變其他人時,我們最終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幸福,在你能真正接納並喜愛自己時,就會源源不絕的向你湧來。
這一次,她將電視上的何妤玟卸下,與你聊婚姻、聊分離,也聊聊真實的自己
全書12篇文書寫,一場中年婦女的溫柔自白。
在邊哭邊笑中寫下關於婚姻,關於孩子,關於女性,關於痊癒的點點滴滴。
● 婚姻很神聖,但它沒有比較特別
「婚姻契約就跟人生中的任何一個契約一樣重要,大家也不會沒事去違背與他人的承諾。但是,只要是簽訂契約就會有但書。假設你和公司簽訂了一份工作合約,但是當你生重病的時候還是得跟公司請假,如果碰到職場性騷擾或霸凌事件,也是會想馬上辭職閃人的吧!」
●關係裡的「將就」,與「不將就」
「 有一次和姐妹們聚餐,大家紛紛抱怨自己的先生家事不做、小孩不顧、只顧著工作應酬打電動,突然一個姐妹大嘆一口氣說:『什麼都不重要,我老公只要有拿錢回來就好。』語畢,大家笑成一團,卻笑得有點心酸。有了孩子後的穩定婚姻,如果只是要為了「維持婚姻」而拋棄自己的對愛情、對另一半、對婚姻的需求與期待,這不是將就,什麼才是?」
● 不要期待改變別人,人最終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人與人之間不會只有黑與白,中間還有很多柔軟的灰色地帶,若我們可以從各自的極端往前跨一步,多在這個灰色地帶交會融合,找到彼此的相似之處,那麼所有的關係將會變得更美好。」
「用夫妻關係打個比方,如果我們跟另一半的感情出現了分歧,常常爭吵,但如果你還想跟對方繼續在一起,那麼你不應該回到自己的純白,也不要跟隨他的極黑,你必須在黑與白之間的灰色地帶,找到彼此的共識與平衡,讓這個地帶充滿更多的友善、愛與和平。」
如果你也在一段關係中迷惘,何妤玟想要跟你說:
◆結束一段關係,需要的不單是勇氣,更多的是「準備」
尋求可以成為情感支柱的家人朋友、專業心理資源、保持穩定的經濟來源,當身、心、靈都做好準備後,給自己6個月以上的時間,你一定可以跨過這一個坎。
◆不要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這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值得被愛
想想每天早上跑來叫你起床的小孩、想安慰又不知道怎麼開口的家人、三更半夜願意接電話的閨密,還有會叫我們美女帥哥的早餐店阿姨……,現在的你只是暫時沒有愛情而已,但能給予我們「愛」的人卻非常非常多。
◆療傷沒有時間表,不需要問自己多久能復原
身體受傷的時候,大家知道要聽從醫生的叮囑,療養復健;但是心裡受傷的時候呢?你不能因為眼睛看不見,就覺得沒問題。
失婚或失戀的傷痛就像一隻摔斷的腿,一開完刀是沒辦法馬上恢復原狀,健步如飛的,你催它也沒有用,我們必須接納與這個狀態(情緒)共存一段時間,把康復要花多久時間的問題拋在腦後,專注在每一個活著的當下,把這個當下過好,因為如果你沒有把握現在復健(療癒)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根本不用去想未來能康復得多好。
本書特色
本書將陪你訴苦,陪你重新整理關係中的自己,陪你在關係結束後療傷。
這一次,何妤玟不是何妤玟,而是跟你我一樣的平凡人,
想要用自己喜歡的姿態存在,想要活出不辜負自己的人生;
願這份真實誠摯地分享,能夠成為你療癒路上的溫暖陪伴,陪你走過一段需要勇氣的旅途。
真心勇敢推薦 (依姓氏筆畫)──
亞 瑟 AWE情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林靜如 律師娘
李佩甄 台灣好媳婦
林可彤 知名藝人
郁 方 知名藝人
高山峰 知名藝人
吳淡如 知名作家
許嬰寧 諮商心理師
黃瑽寧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賴佩霞 身心靈導師
謝哲青 知名節目主持人
作者簡介
何妤玟
16歲出道,從事演藝工作28年,長期活躍於電視圈與媒體界。2021年開設YouTube頻道,以犀利直白風格深入人心,發展多元,著有《何妤玟心瑜伽》一書。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vewinnieho
官方Instagram:www.instagram.com/winnie0104/
官方YouTube頻道:www.youtube.com/c/何妤玟Winnie Ho/
藍屋WHITE YOGA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ovewhiteyoga
16歲出道,從事演藝工作28年,長期活躍於電視圈與媒體界。2021年開設YouTube頻道,以犀利直白風格深入人心,發展多元,著有《何妤玟心瑜伽》一書。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vewinnieho
官方Instagram:www.instagram.com/winnie0104/
官方YouTube頻道:www.youtube.com/c/何妤玟Winnie Ho/
藍屋WHITE YOGA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ovewhiteyoga
目次
目錄
推薦序 生命中遇到困境,面對了才能走過去 ── 許嬰寧
推薦序 保有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很快樂 ── 林靜如
各界真‧心‧勇‧敢‧推薦──
作者序 希望我的真實,帶給你們更多勇氣 何妤玟
CHAPTER 1 婚姻這條路,踏上了也不一定會走完
01 觸礁又怎樣,人生的船還沒有沉,就可以繼續航行
02 當女人有了家庭後:「在好媳婦、好媽媽、好妻子之外,我是誰?」
03 坦承,是療癒的第一步
04 擺脫「以愛之名」的過度期待:當我能接受真正實的自己,才能真正的接受他人
CHAPTER 2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停下休息
05 先做完整的自己,才會有快樂的孩子
06 結束一段關係,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07 讓我們成為一對友善的父母
08 所有生命都一樣珍貴,所有性別都應該平等
CHAPTER 3 療癒沒有時間表,不催促自己快快好起來
09 躲起來不難,「面對」才是真正的課題
10 離婚怎麼辦?當然是先保命再說!
11 療癒自己,學會跟生命SAY YES
12 孩子與我,我們是彼此的良藥
13 為了愛,我願意反擊這個世界
推薦序 生命中遇到困境,面對了才能走過去 ── 許嬰寧
推薦序 保有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很快樂 ── 林靜如
各界真‧心‧勇‧敢‧推薦──
作者序 希望我的真實,帶給你們更多勇氣 何妤玟
CHAPTER 1 婚姻這條路,踏上了也不一定會走完
01 觸礁又怎樣,人生的船還沒有沉,就可以繼續航行
02 當女人有了家庭後:「在好媳婦、好媽媽、好妻子之外,我是誰?」
03 坦承,是療癒的第一步
04 擺脫「以愛之名」的過度期待:當我能接受真正實的自己,才能真正的接受他人
CHAPTER 2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停下休息
05 先做完整的自己,才會有快樂的孩子
06 結束一段關係,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07 讓我們成為一對友善的父母
08 所有生命都一樣珍貴,所有性別都應該平等
CHAPTER 3 療癒沒有時間表,不催促自己快快好起來
09 躲起來不難,「面對」才是真正的課題
10 離婚怎麼辦?當然是先保命再說!
11 療癒自己,學會跟生命SAY YES
12 孩子與我,我們是彼此的良藥
13 為了愛,我願意反擊這個世界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02當女人有了家庭後:
「在好媳婦、好媽媽、好妻子之外,我是誰?」
這兩年國內外疫情肆虐,演藝圈也不平靜,好幾對名人藝人夫妻檔離婚的新聞,讓許多網友在社群媒體上紛紛崩潰:「連某某某都離婚了,我不再相信愛情了」、「公主和王子的愛情真的存在嗎?」
不只一次有讀者私訊我:「妤玟,你離婚後,還會相信這世界上有公主和王子的愛情嗎?」
「公主和王子的愛情?」
嗯……
我的回答是,相信。
但是在投入愛情前,我們必須要先認清:公主王子和你我一樣也是平凡人,會有自己的個性、嗜好、小怪癖或地雷和需求。這些好與不好的面向,不會因為戴上皇冠穿上華服,就被仙女的魔法棒一點,消失無蹤。
所以,那些公主或王子都是我們因為對於愛情的期待,自己幫對方掛上了濾鏡,但說穿了,我們都是平凡人。
而對我這個平凡人來說,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是誰,努力的忠於自己、實踐自己。
社會的「價值」不該成為人生的準則
從懷孕第一胎開始直到大女兒出生後,能全心全意期待一個新生命並且親自生下她、看著她在我們的呵護下長大,對我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非常珍貴且難得的一段時光。
那一兩年,我很專心地在家帶小孩,這也讓我回想到自己的成長經驗,因為不想讓孩子重蹈覆轍我的童年。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擁有一個和樂又健全的家庭,婚後我也很努力去做到社會對完美母親的期待:以孩子、先生為主。
但是有一天,當我全然投入在家庭裡的時候,卻發現縱使家庭帶來的快樂再多,我依舊無法忽視內心對於「自我實現」的渴望。
從十六歲進入演藝圈開始半工半讀,工作從未離開過我的生活,演藝工作是我的興趣,也是我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所以當我全心全意為了成為某人的太太、某人的媽媽而放下工作走入家庭時,在孩子的笑容和先生的愛背後,我還是隱隱約約感覺到內心的失落。
這一股變化讓我感到迷惘。
經過那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當我把對職場的熱情全部轉而投注在活生生的嬰兒和另一半身上時,他們似乎也會承受了過多來自於我的壓力。
舉例來說,為了善盡一個媽媽的責任,那一兩年我規定自己每天都要幫小孩做副食品,心裡總有一個聲音跟我自己說:「這樣才是好媽媽。」雖然我是喜歡烹飪沒錯,但對一個高齡產婦加新手媽媽來說,要每天下廚壓力真的很大!所以一旦有機會出去跟社會上其他「真實」的人類交流時,只要有一個媽媽跟我說她沒有每天做副食品,我就會覺得「天啊,原來不是只有我沒做到」而鬆了一口氣。
又比如,在家帶孩子的時間多了,少了來自工作上的成就、觀眾的肯定,我變得很需要另一半的讚美和關注。雖然我也常對自己信心喊話,肯定自己的付出、照顧自己的情緒,但這跟工作上帶來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以及人際社交的往來,與同事之間互動的滿足感不太一樣……當這些事物全數被尿布、奶瓶、做不完的家事掩蓋的時候……
有一天我突然反問自己:「如果婚前我對一個好妻子、好媽媽的想像是如此,那為什麼當我像其他網路上、媒體上或身邊的太太媽媽們一樣,安於在家庭中相夫教子,洗手作羹湯的時候,我卻感到有些失落呢?」
是我比較奇怪嗎?
是我比較不適合當媽媽嗎?
還是其他的媽媽也會如此,只是你沒說我沒說,大家都沒說呢?(社會叫我們不要談論這塊呢?)
拋開性別標準,問我想問的、做我想做的
婚姻裡的夫妻關係,有時很像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角力。
雙方是否了解彼此之間的文化(個性)差異與需求,將決定關係裡的平衡與和平。
今年剛向媒體公開宣布,與先生比爾蓋茲結束長達三十年婚姻關係的梅琳達,就曾經在一篇報導裡提到,她認為自己全心全力對家庭的付出,並不亞於她先生對公司的付出。她也曾在二○一九年出版的《女性的時刻》(The Moment of Lift)中坦承,與丈夫同台時,她有時會覺得自己被忽視了,「當我站在比爾旁邊說話時,我一直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她在書裡這樣描述,「這讓我很難被別人聽到。」
社會上對於性別,尤其是婚姻中的男女雙方總有一套隱形標準。
我們好像無法擺脫對爸爸養家、媽媽顧小孩的潛在期待,而忽略了每個人生來是多麼的與眾不同:有些人內向、有些人外向,有些人喜歡但不擅長料理家務,有些人則是對事業充滿企圖心……。
如果能將性別褪去,每個人不再受到傳統社會的影響,會不會在外打拼事業的可以是媽媽,在家照顧小孩的是爸爸。爸爸是不是也可以很大方的跟朋友說:「沒錯,我老婆真的很會賺錢,錢的事情交給她就好了。」
當大部分女性走進所謂的婚姻關係裡,成為一個妻子的時候,就算她對家庭的付出是全年無休的,就算她是職業婦女,事業跟先生一樣成功,一樣發光發亮,但在外人面前、跟先生站在一起的時候,她卻總是退居後方的那一位,大家也還是會說:「女人(太太)就是應該要幫男人(先生)做面子啦!」
這是一股看不見的氛圍,在走進婚姻後,便得為了這個角色多少壓抑住原本的自己,可能是對職業的熱情、對旅遊的狂熱、對興趣的投入……,都得選擇性的放下。但是當我們感覺自己是在「犧牲自己」,成就家庭的時候,當我們不自覺讓自己去迎合這套隱形標準的時候,這份伴侶關係就會逐漸失衡。
曾經有一個朋友跟我抱怨:「為什麼我跟另一半的財務各自獨立、我們各自提撥一樣的金額負擔家裡的支出,但為什麼,為什麼家事就是不能一人一半,一起分擔?」
其實不只女性,社會對於男性也有一套隱形標準。
布萊德‧彼特在離婚後接受採訪時談到,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有「情緒障礙」的爸爸,他不知道該如何主動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事實上,我們對於這樣的男性樣貌也都不陌生,身邊或許就有很多同樣的例子,像是我們的父親、兄弟或是丈夫。他們在社會的傳統價值下長大,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告訴他們「男人不能哭」、「男人不能輕易表露情感」……社會為男性塑造的形象讓他們認為自己必須是堅強的、成功的、陽剛的,甚至不做家事的……。
隱形標準就像一雙不合腳的鞋子,但如果那雙鞋子是一雙人人稱羨的昂貴美鞋時,你會選擇脫下還是穿上?
一開始,我是不敢脫下的。
雖然卡在鞋子裡的腳又腫又痛,我也知道尺寸不對,但當我看到身旁的人都可以繼續忍受穿著不合腳的鞋子時,也讓我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直到原本小小的磨破腳皮,到走路也走不好、腳跟腳趾腫痛難耐時,我才明白一雙不合腳的鞋子,外人是看不出來的。在其他人眼中,我就是幸運的穿上了一雙漂亮的鞋,看起來一切都很完美,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但事實是,腳傷只有自己知道,除非你願意脫下鞋,否則沒人會看見你的痛。
唯有降低對於傳統性別角色的期望,我們才能順應自己天生的性格,讓自己處在舒適自在的狀態。
02當女人有了家庭後:
「在好媳婦、好媽媽、好妻子之外,我是誰?」
這兩年國內外疫情肆虐,演藝圈也不平靜,好幾對名人藝人夫妻檔離婚的新聞,讓許多網友在社群媒體上紛紛崩潰:「連某某某都離婚了,我不再相信愛情了」、「公主和王子的愛情真的存在嗎?」
不只一次有讀者私訊我:「妤玟,你離婚後,還會相信這世界上有公主和王子的愛情嗎?」
「公主和王子的愛情?」
嗯……
我的回答是,相信。
但是在投入愛情前,我們必須要先認清:公主王子和你我一樣也是平凡人,會有自己的個性、嗜好、小怪癖或地雷和需求。這些好與不好的面向,不會因為戴上皇冠穿上華服,就被仙女的魔法棒一點,消失無蹤。
所以,那些公主或王子都是我們因為對於愛情的期待,自己幫對方掛上了濾鏡,但說穿了,我們都是平凡人。
而對我這個平凡人來說,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是誰,努力的忠於自己、實踐自己。
社會的「價值」不該成為人生的準則
從懷孕第一胎開始直到大女兒出生後,能全心全意期待一個新生命並且親自生下她、看著她在我們的呵護下長大,對我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非常珍貴且難得的一段時光。
那一兩年,我很專心地在家帶小孩,這也讓我回想到自己的成長經驗,因為不想讓孩子重蹈覆轍我的童年。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擁有一個和樂又健全的家庭,婚後我也很努力去做到社會對完美母親的期待:以孩子、先生為主。
但是有一天,當我全然投入在家庭裡的時候,卻發現縱使家庭帶來的快樂再多,我依舊無法忽視內心對於「自我實現」的渴望。
從十六歲進入演藝圈開始半工半讀,工作從未離開過我的生活,演藝工作是我的興趣,也是我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所以當我全心全意為了成為某人的太太、某人的媽媽而放下工作走入家庭時,在孩子的笑容和先生的愛背後,我還是隱隱約約感覺到內心的失落。
這一股變化讓我感到迷惘。
經過那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當我把對職場的熱情全部轉而投注在活生生的嬰兒和另一半身上時,他們似乎也會承受了過多來自於我的壓力。
舉例來說,為了善盡一個媽媽的責任,那一兩年我規定自己每天都要幫小孩做副食品,心裡總有一個聲音跟我自己說:「這樣才是好媽媽。」雖然我是喜歡烹飪沒錯,但對一個高齡產婦加新手媽媽來說,要每天下廚壓力真的很大!所以一旦有機會出去跟社會上其他「真實」的人類交流時,只要有一個媽媽跟我說她沒有每天做副食品,我就會覺得「天啊,原來不是只有我沒做到」而鬆了一口氣。
又比如,在家帶孩子的時間多了,少了來自工作上的成就、觀眾的肯定,我變得很需要另一半的讚美和關注。雖然我也常對自己信心喊話,肯定自己的付出、照顧自己的情緒,但這跟工作上帶來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以及人際社交的往來,與同事之間互動的滿足感不太一樣……當這些事物全數被尿布、奶瓶、做不完的家事掩蓋的時候……
有一天我突然反問自己:「如果婚前我對一個好妻子、好媽媽的想像是如此,那為什麼當我像其他網路上、媒體上或身邊的太太媽媽們一樣,安於在家庭中相夫教子,洗手作羹湯的時候,我卻感到有些失落呢?」
是我比較奇怪嗎?
是我比較不適合當媽媽嗎?
還是其他的媽媽也會如此,只是你沒說我沒說,大家都沒說呢?(社會叫我們不要談論這塊呢?)
拋開性別標準,問我想問的、做我想做的
婚姻裡的夫妻關係,有時很像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角力。
雙方是否了解彼此之間的文化(個性)差異與需求,將決定關係裡的平衡與和平。
今年剛向媒體公開宣布,與先生比爾蓋茲結束長達三十年婚姻關係的梅琳達,就曾經在一篇報導裡提到,她認為自己全心全力對家庭的付出,並不亞於她先生對公司的付出。她也曾在二○一九年出版的《女性的時刻》(The Moment of Lift)中坦承,與丈夫同台時,她有時會覺得自己被忽視了,「當我站在比爾旁邊說話時,我一直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她在書裡這樣描述,「這讓我很難被別人聽到。」
社會上對於性別,尤其是婚姻中的男女雙方總有一套隱形標準。
我們好像無法擺脫對爸爸養家、媽媽顧小孩的潛在期待,而忽略了每個人生來是多麼的與眾不同:有些人內向、有些人外向,有些人喜歡但不擅長料理家務,有些人則是對事業充滿企圖心……。
如果能將性別褪去,每個人不再受到傳統社會的影響,會不會在外打拼事業的可以是媽媽,在家照顧小孩的是爸爸。爸爸是不是也可以很大方的跟朋友說:「沒錯,我老婆真的很會賺錢,錢的事情交給她就好了。」
當大部分女性走進所謂的婚姻關係裡,成為一個妻子的時候,就算她對家庭的付出是全年無休的,就算她是職業婦女,事業跟先生一樣成功,一樣發光發亮,但在外人面前、跟先生站在一起的時候,她卻總是退居後方的那一位,大家也還是會說:「女人(太太)就是應該要幫男人(先生)做面子啦!」
這是一股看不見的氛圍,在走進婚姻後,便得為了這個角色多少壓抑住原本的自己,可能是對職業的熱情、對旅遊的狂熱、對興趣的投入……,都得選擇性的放下。但是當我們感覺自己是在「犧牲自己」,成就家庭的時候,當我們不自覺讓自己去迎合這套隱形標準的時候,這份伴侶關係就會逐漸失衡。
曾經有一個朋友跟我抱怨:「為什麼我跟另一半的財務各自獨立、我們各自提撥一樣的金額負擔家裡的支出,但為什麼,為什麼家事就是不能一人一半,一起分擔?」
其實不只女性,社會對於男性也有一套隱形標準。
布萊德‧彼特在離婚後接受採訪時談到,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有「情緒障礙」的爸爸,他不知道該如何主動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事實上,我們對於這樣的男性樣貌也都不陌生,身邊或許就有很多同樣的例子,像是我們的父親、兄弟或是丈夫。他們在社會的傳統價值下長大,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告訴他們「男人不能哭」、「男人不能輕易表露情感」……社會為男性塑造的形象讓他們認為自己必須是堅強的、成功的、陽剛的,甚至不做家事的……。
隱形標準就像一雙不合腳的鞋子,但如果那雙鞋子是一雙人人稱羨的昂貴美鞋時,你會選擇脫下還是穿上?
一開始,我是不敢脫下的。
雖然卡在鞋子裡的腳又腫又痛,我也知道尺寸不對,但當我看到身旁的人都可以繼續忍受穿著不合腳的鞋子時,也讓我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直到原本小小的磨破腳皮,到走路也走不好、腳跟腳趾腫痛難耐時,我才明白一雙不合腳的鞋子,外人是看不出來的。在其他人眼中,我就是幸運的穿上了一雙漂亮的鞋,看起來一切都很完美,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但事實是,腳傷只有自己知道,除非你願意脫下鞋,否則沒人會看見你的痛。
唯有降低對於傳統性別角色的期望,我們才能順應自己天生的性格,讓自己處在舒適自在的狀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