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滿額折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全面探研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
以期圓滿「實踐大悲心起」的學習系統,
使人人都能深探其理,
並於日用中學習心靈環保。

聖嚴法師畢生致力於將佛法轉化為當代社會可運用的反思與提醒,而吾人是否可從其提出之「古老智慧現代語彙」詮釋過程中,透過思索如何提昇心靈價值,並嘗試轉化或平衡此世界物質過度發展的失衡現象?

如與四種環保,亦即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及自然環保等之對話,重新反思實踐倫理的意義,從生命價值與生命教育中,學習如何深切關懷人間與萬物。

本書試圖探討心靈環保「學」究係何指?如非僅只是「口號」、「品牌標語」,其內涵如何把握?

其為達致非佛教徒皆可產生作用而採取的現代化語言,是否能回應關乎「去宗教化」帶來的質疑?如其確實於法師所處時代對人心產生作用,能否可以在被視為時代啟蒙者的宗教師辭世之後,仍具備跨世代的影響力?

◆心靈環保30週年出版
心靈環保,不只回應時代環保議題,
更是禪的精神、禪的教育、禪佛教、禪文化。
‧收錄近百張心靈環保系統圖表

作者簡介

辜琮瑜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專任教師(前學程主任),兼「大願.校史館」主任。財團法人中華點亮生命教育協會常務理事、法鼓山佛學課程弘講教師,並參與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居家安寧靈性關懷。研究領域:生命教育、生死學、安寧照顧與臨終關懷、聖嚴法師思想與當代應用、漢傳佛教、禪宗思想等,並於法鼓文理學院開設生命教育研究、生死教育、禪的理論與方法、自我覺察與成長、實踐倫理學、對話與詮釋方法等課程,及主持「哲學家咖啡館」活動。主要著作:《聖嚴法師的禪學思想》、《生死學中學生死》、《根本沒煩惱》、《哪兒飄來這些雲》、《活著活著就笑了》、《西藏密教之父──阿底峽尊者》等。

一條走了三十年的路

揣想一個情境,如果在一個心靈環保三十週年的「產品發表會」上,要來說明何謂「心靈環保」?會如何去論述?雖然一開始著手探研此一課題時,尚未思及這個時間點。甚至在二十週年時,參與了法鼓山文化中心所企畫執行的一個十二集的《心靈環保心視野》訪談節目,但那時,似乎也尚未感受到做這樣一個研究的必要性,或者說,曾經對此具備了內在強烈的驅動力。

至於從什麼時候開始,啟動需要好好整理「心靈環保」概念的動機?應該是法鼓文理學院開設了一堂必修課「心靈環保講座」,並於二○一六年負責講述心靈環保的內容而肇端於心。記得當時只是先整理心靈環保的方方面面,就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意識,而那也是累積很久的疑惑。

經常在法鼓山大普化教育活動中分享佛法,每每問及在場的參與者:「何謂心靈環保?」常會得到許多模糊或不確定的答案,一種瞠目結舌無法回應,卻又焦急說出「十分受用」的感慨。似乎是內化了、運用了,卻又言語無法明之。然而,心靈環保不是法鼓山的核心理念嗎?不是經常出現在活動或課程中的名稱嗎?問及校內學生,何謂心靈環保?一樣會得到相類似的回應,而,心靈環保不是這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嗎?

於是在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每一年的心靈環保講座,以此為題做了不同面向的探索與彙整,愈發開始感受到,連自己都不是那麼深刻地體解聖嚴法師倡議心靈環保的整個內涵與意義了。於是在二○一九年聖嚴教育基金會研究案申請期間,楊蓓老師催生了這個研究,並且直指,這應該是撰寫一本專書的事。

然後因為疫情,研討會延期,一直到二○二一年發表了書的梗概,至完整地送出到即將出版,竟莫名地進入三十週年的此刻,成為一個對自己更大的反思。為什麼?以及如何形構了這本書?將別人口中幾句話就好像可以帶過的心靈環保,寫成了一個稱為「心靈環保學」的內容。將一個像是運動、活動、標題、標語、口號或品牌般的內容,當作一個研究議題,並也完成了一本專書,這個對自己而言最深切的問題意識,究竟是什麼?(當然做為研究,書中另有研究上的問題意識回應之)

會不會是,連自己都對說出心靈環保是什麼,也感到不踏實,不確定?如果是這樣,那麼好好地投注心力,將聖嚴法師那一句「我的一生就在從事心靈環保」的心靈環保整理清楚,即使是企圖而不一定做到的「全面性整理」,其實是更深切地對自己的交代。而那個交代,緣起於一個未竟的願。

自從二○○二年完成並出版了博士論文《聖嚴法師的禪學思想》之後,未曾認真思考過還要進行進階版聖嚴法師思想的整體探研,期間雖曾零星發表了幾篇短論,卻總有些未竟之憾。尤其回觀出版當時的時間二○○二年,到法師捨報圓寂之間,法師不僅有幾部重要的新著,如《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等,更立「中華禪法鼓宗」,並提出法鼓山的四大堅持,明確指出理念、三大教育、四種環保以及漢傳禪佛教四個主軸,此些重要的元素環環相扣,且似乎形構了一個如法師所言之「承先啟後」的脈絡。

故而一邊有人陸續提起,一邊自己心中時而泛起惴惴不安的漣漪,亟思進一步深探此中內蘊。只苦於系統龐大,似乎不是一人所能為之。此外也反思,如若欲進行禪學思想的延續性研究或整理,當以何為主題?故而一路延宕至今。這個延宕,也形成了心中的未竟之願。

而隨著講座,陸續整理了心靈環保的「心地圖」、「心視野」,及「心靈環保生命教育芻議」、「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與整體教育觀」、「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與終身學習」等主題,並於一次研討會中發表〈聖嚴法師大願興學之研究初探〉一文時,找到法鼓大學籌備處一支共識營中的影片,聖嚴法師曾到場關懷(二○○七年八月四日),並說了一段心靈環保與禪的關係,而逐漸將以一本書深探心靈環保視為隱藏的願。

法師指出,心靈環保與禪是一件事,不是兩個概念。心靈環保就是禪的教育,就是禪佛教,就是禪文化,就是禪的精神,是以心出發回到心,以及前述「我的一生就是從事心靈環保」。於是以「心靈環保」做為整理法師整體思想的入處,以完成聖嚴法師禪學思想的續編,如此也有了更重要的內在線索。而探研過程中,更發現其中有深刻的佛法脈絡,有應世、化世的古老智慧與當代語彙之轉換,能系統地彙編、也有超越系統的開放與開展,故而完成這本試圖以「心靈環保」做為介面與平台,契入法師思想的全面探究。

如前所述,時任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的楊蓓老師為此書的催生者,叮囑以此研究專案,完成一本專書,故而首先就幾次講座內容重新架構、整理、論述,從中發現除原本的整理,有更多內涵與論述需深入探討,方能對應不同範疇的連結,也希望更周全回應時人對「心靈環保」的誤解或簡化。

至於何以用四個化-脈絡化、應用化、系統化與超越系統化,以及詮釋化做為研究的主要方向,亦來自相應的因緣。二○一九年七月赴澳門分享聖嚴法師的禪學思想,當時便思考,博士論文《聖嚴法師的禪學思想》至法師圓寂之間的空白,似乎應該增補,因而有了四個化的構思,也從而有了本書的四個主軸。

研究、整理與撰寫的過程中,愈發體會法師思想的如海智慧,實非一本「心靈環保學」得以承載,於是退而以概論之想為之,方能停止忐忑的心,而能暫時停筆交出文稿。至於深刻的底蘊與完備的內容,則有待未來以不同主題繼續探研,如中華禪法鼓宗、漢傳禪佛教之理論的深化整理暨應世實踐學習系統的開展,皆為畢生戮力為之,亦不一定能完成的重大標的。

自一九九二年,聖嚴法師倡議心靈環保迄今,正式進入第三十年,雖然以此做為三十年的整理與回應,並非全然足矣,但也是一個時間上的偶然與巧合,一個心念上的深切感懷。以此為記,感念二十二歲與師相遇於課堂的緣起,並畢生受用之終身教導。

辜琮瑜
2022年1月6日

目次

當代漢傳佛教論叢總序 
自 序 一條走了三十年的路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釋題名 
一、心靈環保學 
二、心靈環保之「意義」與「開展」 
第二節 心靈環保背景簡述 
一、聖嚴法師生平簡述――「我的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 
二、聖嚴法師人間實踐思想系統 
三、法鼓山 

第二章 研究與提問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反思 
一、整理心靈環保概念的必要性為何? 
二、為何須以「心靈環保」為對應時代的語彙? 
三、心靈環保會因為現代化的詮釋,而成為俗化的佛教嗎?其與佛法的究竟解脫精神是否相應? 
四、心靈環保是封閉而有絕對定義的系統嗎?抑或具備未來開展性?如何可能?
五、為何提出心靈環保學? 
第二節 研究面向 
一、溯源之「脈絡化」:時空背景梳理 
二、實踐之當代「應用化」:實踐與應用於當代情境與場域
三、「詮釋化」∕「系統化」與超越系統:心靈環保的心法與開展 

第三章 心靈環保探討之議題 
第一節 心環外部課題探討:心靈環保與環保意識的對話 
一、對話與反思:環境保護從改變心開始 
二、佛法的環保觀 
第二節 心環內部課題探討 
一、人的品質之提昇與人間淨土之建設 
二、關於人品的提昇 
三、人間淨土之建設 

第四章 心靈環保之溯源─脈絡化理解 
第一節 立足整體佛教的法義溯源 
一、佛教所詮重要論點 
二、大乘經典與大乘三系 
三、中國佛教(漢傳佛教) 
四、漢傳佛教中的禪佛教 
五、法鼓山中華禪法鼓宗 
第二節 《金剛經》、《維摩經》與心靈環保 
一、《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二、《維摩經》與心靈環保 
第三節 禪修體驗與心靈環保 
第四節 小結:心靈環保之溯源與開展脈絡 

第五章 心靈環保的應用化─當代實踐與開展 
第一節 
心靈環保發展歷程:以法鼓山理念發展時間軸為主 
一、重要發展時程 
二、主軸理念與整體架構 
第二節 心靈環保之核心精神與境界 
一、核心精神:慈悲與智慧 
二、境界 
第三節 心靈環保之內涵:理論與實踐 
一、心靈環保整體架構之系統化與超越系統 
二、小結 
第四節 心靈環保的實踐與開展 
一、自我的實踐 
二、整體的推展 
三、跨界、跨領域,世界的心靈環保 
第五節 心靈環保之具體推展:三大教育 
一、大學院教育 
二、大普化教育 
三、大關懷教育 

第六章 心靈環保學的詮釋系統 
第一節 總論與回應:系統與超越系統 
第二節 心靈環保的內修與外化系統 
一、內修之自我成長歷程――提昇品質 
二、外化之普及化育――建設淨土 
第三節 心與境三層次論 
一、基本概念與說明 
二、三層次的各自轉化與提昇 
三、與佛法的連結 
四、心與境之關係:心靈環保為心轉化的過程 
五、系統統整圖彙編 

結論 
第一節 題名與研究目的、研究限制 
第二節 
回應書中提問:「心靈環保」一詞的必要性與作用 
第三節 對本書研究歷程中所指的四個化,予以概括式整理 
一、脈絡化 
二、應用化、系統化、超越系統:心靈環保之當代實踐 
三、系統化與超越系統:層次分明圓融無礙 
四、詮釋化:心境三層次之意義與開展 
第四節 學習系統之建構 

附錄 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 
參考書目 
一、聖嚴法師《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參考書目 
二、聖嚴法師非《法鼓全集》書目 
三、其他作者 

圖目錄
圖1-1:心靈環保學論述歷程與面向 
圖1-2:心靈環保學探討之「意義」與「開展」 
圖1-3:聖嚴法師「學思養成」五階段主題與時間軸 
圖1-4:聖嚴法師「弘化初期」兩階段主題與時間軸 
圖1-5:聖嚴法師「發願興學」三階段主題與時間軸 
圖1-6:聖嚴法師「開山立宗、傳法捨報」時間軸 
圖1-7:聖嚴法師學思自述 
圖1-8:聖嚴法師的思想與人間開展簡圖 
圖1-9:「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之一:綜述 
圖1-10:「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之二:印度到中國天台 
圖1-11:「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之三:中國的華嚴 
圖1-12:「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之四:禪宗教理與方便 
圖1-13:集大成為禪的佛法傳承宗派 
圖1-14:聖嚴法師傳承脈絡――漢傳禪佛教 
圖1-15:聖嚴法師之創造――中華禪法鼓宗 
圖1-16:聖嚴法師人間實踐――心靈環保理論與實踐系統 
圖1-17:聖嚴法師人間實踐――心靈環保日常實踐 
圖2-1:聖嚴法師「我們時代需要的佛教」 
圖2-2:聖嚴法師「心五四的基本精神」 
圖2-3:聖嚴法師對於淡化宗教色彩的意義與區辨 
圖3-1:心靈環保問題意識――環保課題的反思與深化 
圖3-2:心靈環保問題意識――環保課題的反思與對照 
圖3-3:迷界眾生「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的時空安立層次 
圖3-4:佛法環保觀之「自我內在環境」分析 
圖3-5:佛法環保觀之「人間社會環境」分析 
圖3-6:佛法環保觀之「物質自然環境」關懷面向 
圖3-7:聖嚴法師經常介紹與指導的禪修觀念與禪修方法 
圖3-8:人間淨土溯源一――佛陀與早期信仰的淨土 
圖3-9:人間淨土溯源二――由經典依據形塑之人間淨土理論基礎 
圖3-10:人間淨土溯源三――由宗派與祖師之主張形塑人間淨土觀
圖3-11:人間淨土溯源四――當代思想傳承之人間淨土觀(歷史背景)
圖3-12:聖嚴法師整理、詮釋之太虛法師人間淨土觀之一 
圖3-13:聖嚴法師整理、詮釋之太虛法師人間淨土觀之二 
圖3-14:聖嚴法師整理、詮釋之印順法師人間佛教 
圖3-15:聖嚴法師所詮釋之一――人間淨土觀 
圖3-16:聖嚴法師所詮釋之二――人間淨土觀 
圖4-1: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心地法門汲取之法源對照圖 
圖4-2: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一――佛教所詮重要論點 
圖4-3: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二――大乘經典與大乘三系 
圖4-4:聖嚴法師心靈環保簡要定義 
圖4-5: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三――中國佛教(漢傳佛教) 
圖4-6: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四――漢傳佛教中的禪佛教 
圖4-7: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五――法鼓山中華禪法鼓宗 
圖4-8:《金剛經》對應心靈環保之觀念與方法 
圖4-9:《維摩經》心靈環保之原理 
圖4-10:《維摩經》對心淨的定義――心淨已度諸禪定 
圖4-11:《維摩經》調心原理―菩薩如何調伏其心 
圖4-12:《維摩經》以六度淨心之一――前五度 
圖4-13:《維摩經》以六度淨心之二――第六度智慧 
圖4-14:《維摩經》普化原理―菩薩如何度眾 
圖4-15:從禪到心靈環保――由禪者的內外世界觀之 
圖4-16:以禪心轉凡心,達致內外相應、內外一如 
圖5-1:法鼓山理念發展時間軸 
圖5-2:法鼓山理念發展時間軸與整體發展結構示意 
圖5-3:心靈環保核心理念:「慈悲與智慧」對應《金剛經》與禪修體驗 
圖5-4:心靈環保的修行境界 
圖5-5:心靈環保開展之系統架構簡圖 
圖5-6:心靈環保目的:提昇人品,建設淨土 
圖5-7:實踐心靈環保之內在狀態與外在呈現 
圖5-8:心靈環保的修心方法―淨化、防禦與轉化 
圖5-9:以禪修淨化心的身心鍛鍊 
圖5-10:落實心靈環保的觀念 
圖5-11:落實心靈環保普遍而隨時可行的方法 
圖5-12:推動心靈環保對個人、世間與世界的意義 
圖5-13:心靈環保推動的精神:世界的心靈環保 
圖5-14:心靈環保的跨界開展 
圖5-15:心靈環保與三大教育――三大教育總論 
圖5-16:心靈環保與三大教育――大學院教育 
圖5-17:心靈環保與三大教育――大普化教育 
圖5-18:心靈環保與三大教育――大關懷教育 
圖6-1:心靈環保的內修與外化系統 
圖6-2:心境三層次與佛法的連結與對應關係 
表目錄
表3-1:推動心靈環保的第一類對象與內容
表3-2:推動心靈環保的第二類對象與內容
表5-1:法鼓山理念發展時間表與重要內容列舉
表5-2:心五四運動提出五種知行並重的心靈環保主張
表6-1:內修自我歷程對應表
表6-2:心境三層次之各自轉化與提昇表
表6-3:詮釋脈絡系統圖彙編

書摘/試閱

【第一章】緒論

九○年代,當全球暖化、極端氣候、極地融冰等環境重大現象對世界產生「蝴蝶效應」的危機還未被大多數人類意識到,而有關「環境保護」議題也才逐漸為人所熟悉,甚且才開始出現或激烈或溫和的環保運動之際,卻已有一位宗教師,以其敏銳而深刻的反思,剴切指出環境保育的關鍵並非僅在於對環境或生態資源施以種種保護作為,更直指人心的淨化與防護方為核心要旨,亦即須以此為基礎,方能真正對世界形成整體的護惜,故而呼籲發起「心靈環保」的運動。

此位宗教師,即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為將此概念深化且持續產生影響力,而展開了系列的行動。其時法師接受報章雜誌專訪、與相關人物對談、舉辦大型演講,同時也引起多家媒體關注與報導。故如欲理解最初推動的重要議題與相關討論,可從一九九四年正中書局選輯發行的《聖嚴法師心靈環保》一書中找到線索。該書由法師親自從一百五十餘篇與人間淨土、心靈環保相關的文稿中,收錄四十五篇文稿,內容涵蓋專訪、報導、訪談與對談整理等。另四篇附錄,為他人眼中的聖嚴法師,時間則從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三年成書為止。

法師於該書〈序〉中,提到:

從民國七十八(1989)年起,又在國內提倡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響應環境衛生、保育自然生態、珍惜自然資源的號召。同時呼籲發起「心靈環保」的運動。若想救世界,必須要從救人心做起,如果人的思想觀念不能淨化,要使得社會風氣淨化,是非常難的。

除此之外,法師也在《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中援引《大乘起信論》的文本指出:

人類歷史進入第三個千年紀元,充斥於世界各地的現象是戰火頻仍,社會動盪,政治鬥爭激烈,人心苦悶不安。這些現象的根源在於人心。《大乘起信論》云:「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所以,我從一九八九年創立法鼓山,就提倡「心靈環保」作為對治世紀亂象的藥方。

法師亦曾於多處演說或著作中,分別提到在不同的時間依於不同的目的而倡導「心靈環保」:

我在一九九一年開始,積極倡導「心靈環保」,目的是在呼籲社會大眾,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過健康、快樂、平安的生活;人心淨化了,社會才能淨化。

此處所指的目的,強調的是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我們從十六年前,也就是一九九二年開始提倡心靈環保,提倡四種環保。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出發,落實四種環保。

一九九二年所倡議的,則以心靈環保為核心,但已加入了四種環保的概念。

一九九三年我曾提出「心靈環保」這個名詞。當時因為社會脫序,出現了許多的亂象,而環保人士一連串抗爭的結果,非但未能改善環境,反而使得環境更形惡化。因此我就提倡了「心靈環保」的運動。

至一九九三年,法師將法鼓山年度關懷主題定為「心靈環保年」,提出「心靈環保,淨化人心」的主張,並持續於講演、著述中,將心靈環保由最初的一項法鼓山所推行的「運動」,逐漸展開理論與實踐的系統,爾後不僅成為法鼓山的核心理念,更與漢傳禪佛教並列為法師所創立之「中華禪法鼓宗」的重要傳承與創造。

上述提出「心靈環保」出現不同時間的文本,包括在《聖嚴法師心靈環保》一書中指出的一九八九年及之後的一九九一年,主要在於連結法師所提出法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可視為最初的階段,重點在於結合理念。到一九九二年,不僅指出心靈層次的重要,更完整落實於四個範疇,亦即提出四種環保,從心靈、禮儀、生活到自然環保等四個面向的完備成形。一九九三年,更以之為年度關懷主題,正式成為之後法鼓山所推展的重要運動。至於爾後所開展出的其他相關內容,則於本書後面章節中詳述。

上述時間點中,又以一九九二年為代表,該年的四月二十六日,為法師以「心靈環保」名稱與概念發表正式演說之始,其時於紐約東初禪寺舉行週日法會特別講座「禪的心靈環保」,將禪與心靈環保的類別和層次,做了完整的呈現,讓大眾對其所倡議的主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較諸《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書中的專訪、報導、對談而言,更為明確,且於隔年(1993)設為法鼓山年度關懷主題,故其後法鼓山對外即以一九九二年為法師正式對外宣導心靈環保的時間。

然而從最初提出概念,至法師圓寂,歷經約莫二十年的推動,「心靈環保」一詞雖為大多數人所熟知,卻也因為法師每每皆以應機說法方式,即秉持回應時代需求而創造相對應的概念與實踐方法引領大眾,故而心靈環保雖為法鼓山的核心理念,然對一般大眾乃至法鼓山諸多信眾而言,卻成為難以輕易指陳意涵,甚至全面理解其觀念與實踐方法的「一個名詞」。

且由於此一名稱於諸多法鼓山舉辦的活動中廣為運用,以致被視為「品牌」或「標記」,而出現簡化或忽略核心意義及倡議本懷的現象,乃至對人心生發的作用似亦無法達致法師最初論述的目的,或其啟動時的相關動機。

除上述所關切之問題,亦反思處於所謂「後聖嚴時代」,此一關涉法鼓山的核心理念,究竟只餘一簡化名詞的狀態?或可將此曾經的重要關鍵概念,予以全面或系統性的理解?而這個理解的意蘊,或法師倡議「心靈環保」的動機,亦即將佛法轉而為與當代重要議題對話,乃至呈顯出時代語言的詮釋脈絡,對於此時此刻,乃至於未來,是否仍具重要的學習或啟發作用?如果可以,其中的主要元素或機制又可如何理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