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滿額折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00 元
優惠價
90450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大乘起信論》為一本能夠引起眾生「信仰大乘」的重要典籍,尤其經法藏大師以《義記》及《別記》二書,加以深入發揮闡述,益見大乘正知正見之發露。
◎藍傳盛醫師再援引法藏大師二書對《大乘起信論》做現代研究與詮釋,能引導現代初學進入大乘佛法。

《大乘起信論》對漢傳佛教影響巨大,
主要闡述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
對中國八大宗之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禪宗等影響至為深遠,
同時也提出與唯識宗不同的心識看法及熏習見解,
另外,也體現了部分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見性成佛」的宗旨。

《大乘起信論》歷代註疏甚多,其中
唐朝法藏法師又稱賢首國師、華嚴三祖,
其所著《起信論義記》與其餘二書被合稱為《起信論三疏》,
為研究《大乘起信論》必讀必修。

今藍傳盛醫師將其研究心得,
以白話曉暢的語言,對重點提綱挈領,
對您進入《大乘起信論》與大乘佛教頗有助益。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51174.pdf

作者簡介

藍傳盛,一九五四年生,台灣高雄市人。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高雄醫學院內科學講師。
現任藍傳盛診所院長、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全球校友總會輔導理事長。
曾任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高雄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監事、台灣家庭醫學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公餘之暇,獵涉佛學凡二十年,對佛學研究興趣盎然,每每佛書一卷在手,終日啃讀。對佛教各宗均有獵涉,本書即對法藏大師所撰「大乘起信論義記及別記」二書作深入研究及探討。

本書「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全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華嚴宗法藏大師所著「大乘起信論義記」之釋文。
第二部分同為法藏大師「大乘起信論別記」之釋文。
第三部分為作者對大乘起信論原著及法藏之義記及別記二書,加以綜合會通所衍生之問題,進行問題之探討研究。
大乘起信論的作者為馬嗚菩薩,譯者為真諦三藏。對於作者及譯者,法藏認同上述說法,不過作者及譯者之真偽迄今仍有爭議,本書於問題研究中有加以探討。
大乘起信論全書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正宗分有五分,分別為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勸修利益分。
序分以「歸敬頌」起頭;流通分以「流通頌」結尾。
正宗分有五分。
一、因緣分:述及造論的理由有七種。
二、立義分:談及大乘的法及義。法即眾生心;義指體相用三大。
三、解釋分:探討包括真如;生滅心(阿梨耶識、覺不覺、本覺始覺、根本枝末不覺);生滅因緣;生滅相狀;染淨互熏;義大;真生不二;對治邪執;分別發趣道相。
四、修行信心分:討論四信包括真如、佛、法、僧;五行包括施、戒、忍、進、止觀;及彌陀易行。
五、勸說利益分:總說利益,及以聞思修三慧別說利益。並舉出誹謗之罪。最後結勸。
關於本書第一部分,「大乘起信論義記」一書之釋文。
全書共有七卷,法藏以十門解釋此論,包括一辨教起所因、二諸藏所攝、三顯教分齊、四教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註宗趣、七釋論題目、八造論時節、九翻譯年代、十隨文解釋。
卷一即解釋上十門之第一至第九門,見本書文中說明。
卷二從第十門隨文解釋起,迄不空言說真如。文中解釋「大乘起信論」有三分,依序分、正分、流通分三分解釋。
卷三從心生滅起,迄覺之四種體相。
卷四從不覺義起,迄分別粗細生滅相。
卷五從四種法熏習義起,迄觀察知心無念隨入真如門。
卷六從對治邪執起,迄眾生心有垢法身不現。
卷七從修行信心分起,迄最後流通分之流通頌。
關於本書第二部分,「大乘起信論別記」釋文。
別記共分三十五段分,從第一、釋題目,迄至第三十五、四謗義。各段分詳見本書別記部分之釋文。
關於本書第三部分之「問題研究」,共分十四段分,包括探討大乘起信論的真偽、真如緣起三大難、無明有無厚薄、起信論的地位及其影響、起信論的註疏、體相用三大論、法數與修行位階、熏習論、心識論、生滅與不生滅論、真如與如來藏、佛三身論、智論、四信五行之修行等。
尤其對止觀深入探討,並比較各宗及各經對止觀之看法,兼探討小乘之禪法。
最後探討念佛法門,包括生西之條件;如何修持才能生西,及一些淨土宗的爭議問題。
大乘起信論不管其真偽如何,確是一本難得一見的好書,言簡意賅,文辭優美,無論佛法正知見及實踐修行均有深入探討。本書主張一心(眾生心);二門(真如與生滅門);三大(體相用三大);四信(真如、佛、法、僧);五行(施、戒、忍、進、止觀)。文中尤其指出一些法數如生住異滅四相、五意、三細、六粗、六染心等與修行位階的明確配對。
大乘起信論的理論及其思想對中國八大宗之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禪宗等影響至為深遠。
起信論同時也提出與唯識宗不同的心識看法及熏習見解。
作者愚見以為「大乘起信論」確為一本能夠引起眾生「信仰大乘」的重要典籍,尤其經法藏大師以「義記」及「別記」二書,加以深入發揮闡述,益見大乘正知正見之發露。
作者爰此著作本書:「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一書,除饗讀者,並期能引導初學進入大乘佛法。
佛法如斯浩瀚,作者管見恐有未逮,尚祈各方賢達大德不杏匡正是幸。

目次

序言

第一部分 大乘起信論義記
第一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一
第一節、法藏序文
第二節、開十門
1.初教起因者
一、依何智者
二、示何法者
三、云何示者
四、以何顯者
五、依何本者
六、藉何力者
七、為何義者
八、以何緣者
九、由何起者
十、幾何益者
2.明藏攝分齊者
3.顯教分齊者
4.教所披機
5.能詮教體者
一、隨相門
二、唯識門者
三、歸性門者
6.所以詮宗趣者
7.釋論題目者
一、境大性
二、行大性
三、智大性
四、精進大性
五、方便善巧大性
六、證得大性
七、果大性
8.造論時節者
9.翻譯年代者
第二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二
第一節、開十門
10.隨文解釋者
10.1.三歸頌之佛寶
一、明諸論有無
二、歸敬之意
三、能歸異相
四、顯所敬勝相
五、釋文
1、歸指趣向義
2、歸是敬順義
10.2.三歸頌之法寶、僧寶
10.3.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
第二節、說有五分
(一)初說因緣分
(二)次說立義分
(三)解釋分
(1)一心法有二種門
(2)真如門
1.如實空
2.如實不空
第三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三
第一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第二節、不生滅與生滅和合
1.以本從末
2.攝末同本
3.本末平等
第三節、覺與不覺
(1)覺
(2)本覺
(3)始覺
(一)生相
(二)住相
(三)異相
(四)滅相
(4)不覺
(5)本覺
第四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四:顯示正義
第一節、不覺三種相
第二節、境界緣復生六種相
第三節、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第四節、覺與不覺的同相、異相
第五節、心、意、意識
(1)心意意識
(2)意有五種名
第六節、無明
第七節、染心
第八節、生滅相
(1)生滅相有粗細二相
(2)心相滅,非心智滅
第五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五研究
第一節、四種法熏習
(一)染法熏習
1.妄境界熏習
2.妄心熏習
3.無明熏習
(二)淨法熏習
1.妄心熏習
2.真如熏習
第二節、真如自體相及真如用
(一)真如自體相
(二)真如用
第三節、隨順入真如門
第六章、大乘起信論義記研究
第一節、對治邪執
(1)我見有二種
(2)人我見有五種
(3)法我見
(4)一切法從本以來畢竟不可說相
第二節、分別發趣道相
(1)發心有三種
A.信成就發心
1.四種修行方便
a.行根本方便
b.能止方便
c.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d.大願平等方便
B.解行發心
C.證發心者
(2)一切種智
(3)為何世間多不能見諸佛有自然業
第七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七
第一節、修行信心分
(一)四種修行信心
(二)修行有五門
1.施門
2.戒門
3.忍門
4.進門
5.止觀門
(三)如何修行止観
(1)一行三味
(2)廣辨魔事
(3)真如三味
(4)十種利益
(四)止觀俱行
(五)專念西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第二節、勸修行利益分

第二部分 大乘起信論別記
一、釋題目 332
(一)辨名有四 333
(二)明體性有二:無分別智及真如為體
(三)業用有二
(1)心境門中
(2)體用門中
二、頌中敬意
三、佛寶中義
四、法寶中藏義
五、用大唯善義
六、覺不覺義
(一)開義:
(1)本覺有三義
(2)不覺亦三義
(二)由起者
(三)諸義相由(和合)
七、隨染二相義
(一)此二相各受染
(二)此二相俱隨自染而起
(三)二相俱隨他染
八、釋本覺義
(一)覺察義
(二)覺照義
九、本有修生義
十、生滅因緣中七科義
十一、生滅中一科義
十二、染法熏中四科義
十三、淨法熏中七科義
十四、略科文
十五、分別發趣中四種發心義
十六、科釋正行義
十七、色心不二中一義
十八、釋賴耶識有惑義
十九、如來藏中恒沙功德義
(一)建立者。曲有四義
1、依真如上義
2、對染義
3、為因義
4、依持義
(二)顯義分齊門
(三)以因屬果
二十、生滅、不生滅和合成梨耶義
(一)分相門
(二)融攝門
二十一、九相義
(一)釋名者。有業相、能見相、能現相、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
(二)言體性者
1、當相出體
2、窮源辨體性
(三)生起次第者
(四)約識分別者
(五)約惑者
(六)滅位者
(七)配攝者
二十二、真如二義
二十三、智淨不思議相義
(一)釋名者
(二)出體者
(三)約體用分別者
(四)約染淨分別者
(五)約二利分別者
(六)三身分別者
(七)四智分別者
(八)二智分別者
(九)本末者
(十)因緣所起分別者
二十四、覺體相中四鏡義
(一)釋名
(二)出體者
(三)生起次第者
(四)約染淨分別者
(五)約因果分別者
(六)相對分別者
(七)對智淨等分別者。本覺隨染有智淨及不思議業
(八)以約三佛性分別者
(九)約喻分別者
(十)約體相用三大分別者
二十五、始本相依文
二十六、染法熏習中無明妄心各有二義
(一)無明細者
(二)無明粗者
(三)染心粗細各二義。准無明取之
(四)妄境界
二十七、淨分緣起中有四句義
二十八、生滅門中真妄緣起義
(一)真如四義者
(二)無明四義者
一、約分相門
二、本末不二門
二十九、法身義
(一)初釋名者
(二)體性者
1.依佛地論
2.或唯約智
3.亦智亦境
4.境智雙泯
5.此上智境四句,合為一無礙法身,隨說皆得
6.此上總別五句,相融形奪,泯並五說,逍然無寄,以為法身。此上單就境智辨也
7.通攝五分(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勸修利益分)及悲願等諸行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證理故,融攝無礙,如前智說
8.通收報化色身相好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
9.通攝一切三世間故
10.總攝前九為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自在法身之義
(三)生因者
(四)業用者
三十、真妄心境四句義
(一)約「情有」心境。情有「遍計所執」去執有無。情有即是妄心,所對的境當然是妄有無
(二)約「法有」心境。法有即依法之「法性」看有無。法有即是真如心,所對的境當然是真如境
(三)以「情就法」說。雖以情執之心觀境,但其所觀境是「理無」
(四)以「法就情」說。雖境是「理無」,但卻情執為「理無」
三十一、二諦無礙義
(一)約喻者
(1)兔亦二義。兔表眾生生死
(2)巾亦二義。巾表真如如來藏
一、非異者有四句:巾喻真如如來藏;兔喻眾生生死
二、非一義者,亦有四句
(二)就法說者
三十二、諦義
(一)開合者
(1)開者
(2)合者
(二)理事相即不相即
三十三、染淨義
(一)不善法雖違真,也不見得全是幻不善
(二)又三細六粗,應作四句
(三)又約三細六粗相配者
(四)又交絡作四句
三十四、如來藏
三十五、四謗章
(一)增益謗
(二)損減謗
(三)相違謗
(四)戲論謗

第三部分 問題研究
一、大乘起信論的真偽
(一)作者的真偽
(1)中國的懷疑
(2)日本的懷疑
(二)譯者的真偽
(1)中國的懷疑
(2)日本的懷疑
(三)印順大師的觀點
二、真如緣起的三大難
(一)真妄別體之難
(二)真前妄後之難
(三)悟後卻迷之難
三、無明厚薄有無論
四、大乘起信論的地位及其影響
(一)大乘起信論的地位
(二)大乘起信論對中國佛教各宗的影響
(1)對天台宗的影響
(2)對華嚴宗的影響
(3)對禪宗的影響
(4)與唯識宗略有不同
(5)與淨土宗之關係
五、大乘起信論的註疏
(一)印度
(二)中國
(三)日本
六、大乘起信論的體相用三大論
(一)體大: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
(二)相大: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
(三)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善因果
七、本論法數與修行位階
(1)本論有五分
(2)造論八因緣
(3)立義分總說摩訶衍,有二義:法及義
(4)摩訶衍體相用
(5)解釋分有三種
(6)心真如門:離言真如、依言真如
(7)修行位次
(8)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
1.一心
2.二門
3.三大
4.四信
5.五行
(9)三定聚
(10)始覺四位
(11)根本不覺、枝末不覺、本覺、始覺
(12)真如的體相用
(13)本覺有隨染及性淨二種
1.隨染本覺有二種相
2.性淨本覺:本覺的體相
(14)不覺生三種細相
(15)有境界緣(外六麈境及內我法執惑)生六種粗相
(16)生住異滅四相
(17)心、意、意識
(18)始覺四相
(19)染心有六種
(20)真如根本智與世間自然業智
(21)分別生滅相有粗細二種
(22)四種法熏習
(23)真如的自體、相、用
1.六種真如自體相、如來藏、法身
2.真如用
(24)對治邪執分:離於我則無邪執
1.人我見
2.法我見
(25)分別發趣道相分
(26)粗細惑與我法執
1.我執
2.法執
(27)三種發心: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證發心
1.信成就發心
2.解行發心:十行、十迴向。
3.證發心:十地
(28)信成就發心發三種心:直心、深心、大悲心
(29)發心修行四種方便行
(30)菩薩發心有三種心微細相:真心、方便心、業識心
(31)根本智、後得智、一切種智
(32)修行信心分
1.四種信心
2.五門修行
(33)真如三味與一行三味
(34)修行三味之十種利益
(35)止觀之缺失
(36)止觀並用
八、大乘起信論的熏習
(一)與唯識宗熏習之異同
(1)唯識宗的熏習
(2)真如凝然不受熏
(二)染法熏習
1無明熏習
2.妄境界熏習
3.妄心熏習:有淨法及染法二種妄心熏習
(三)淨法熏習
1.真如熏習
2.妄心
九、大乘起信論的心識論
(一)眾生心
(二)心、意、意識
1.本論缺少第七識
2.五意的配對
(三)與唯識宗心識論之不同
(四)與其他各宗心識論之比較
(五)阿賴耶識的染淨
(1)攝論宗:以阿賴耶識為染識
(2)地論宗:南道以阿賴耶識為淨識
(3)華嚴宗:三界唯是一心所造
(4)天台宗:一念無明法性心
(5)三論宗
(6)唯識宗
(7)本論:阿賴耶識為染淨和合識
十、大乘起信論的生滅與不生滅論
(一)不生滅
(1)眾生心
(2)真如
1.真如與生滅
2.真如與不生滅
(3)生滅心
1.阿梨耶識
2.覺與不覺
3.本覺與始覺
4.根本不覺與枝末不覺
5.覺與不覺的同異
(4)生滅因緣
1.二重生滅因緣
2.性起
3.二重能所(三細之現識心及所對境;與意識心及所對境)
4.真如、無明、梨耶的關係
(5)生滅因緣的體相
1.緣起的三要素
2.九相、五意、六染、生住異滅四相、生滅的粗細相等的比較
(6)生滅的相狀
(7)真生不二
十一、大乘起信論的真如與如來藏
(一)離言真如與依言真如
(1)離言真如
(2)依言真如
1.如實空
2.如實不空
(二)真如的體相用
(1)真如體
(2)真如相:自體的功德相
(3)真如用
1.應身
2.報身
(4)唯識宗的真如說
1.七真如與六無為
2.唯識三十頌第二十五頌
3.成唯識論卷二的真如詮釋
(5)華嚴宗的十真如
(三)真如與如來藏及法身
(1)如來藏亦名法身
(2)楞伽經的真如、如來藏說
(四)真如與不覺、本覺、始覺
(1)本覺即是法身
(2)本覺
(3)始覺
(4)本覺、始覺之不同:
(五)真如與無明
(1)起信論的無明: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
(2)其他宗的無明
(3)真如與無明的關係
(六)真如與佛性
十二、大乘起信論的三身論
(一)起信論的三身說
1法身
2.報身:如前述
3.應身:如前述
4.眾生何以不見諸佛法身
(二)其他各宗的三身看法
1.楞伽經:
十三、大乘起信論的智論
(一)起信論的智論
1.根本智
2.後得智
3.一切種智
(二)唯識宗的智論
(1)唯識三十頌
(2)成唯識論
十四、大乘起信論的修行
(一)四信心
(二)三種發心
(1)信成就發心
(2)解行發心
(3)證發心
(三)五行
(1)施:財施、無畏施、法施
(2)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3)忍:他不饒益忍、安受忍
(4)進:勤勇精進、難壞精進、無足精進
(5)止觀
(A)起信論止觀
(B)其他宗之止觀
(B1)華嚴宗
(B2)天台宗之止觀
(B3.)唯識宗
(B4.)三論宗
(B5.)涅槃經四智觀
(B6.)圓覺經止觀
(B7.)解深密經的止觀
(B8.)禪宗的止觀
(B9.)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止觀
(B10.)淨土宗
(B11.)小乘禪法
(四)念佛法門
一、起信論的念佛法門
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探討
三、如何修行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四、三輩往生後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修持
五、淨土宗的爭議問題
(一)可以帶業往生嗎?
(二)禪、教、淨需兼修嗎?
(三)其他各種爭議問題
(1)「往生論註」的問答釋疑有那些?
(2)什麼是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前五疑)?
(3)什麼是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後五疑)?
(4)什麼是永明延壽的西方六重問答?
(5)什麼是蓮池大師的「淨土疑辯」?
(6)什麼是曇鸞大師的安樂淨土九問答?
(7)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的內容及六大綱要是什麼?
(8)「彌陀要解」中什麼是善根福德因緣?
(9)實賢大師的「西方發願文註」,其中的二十八問是什麼?

書摘/試閱

第一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一

第一節、法藏序文
原文:「夫真心廖廓。絕言象於筌蹄。沖漠希夷。亡境智於能所。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緣而起滅。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靜謐虛凝。未嘗乖於業果。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殊。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其猶波無異水之動。故即水以辨於波。水無異動之津。故即波以明於水。是則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淨槃。夷齊同貫。但以如來在世。根熟易調。一稟尊言。無不懸契。大師沒後。異執紛綸。或趣邪途。或奔小徑。遂使宅中寶藏。匿濟乏於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貧於傭作。加以大乘深旨。沉貝葉而不尋。群有盲徒。馳異路而莫返。爰有大士。厥號馬鳴。慨此頹綱。悼斯淪溺。將欲啟深經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見之顛眸。令歸正趣。使還源者可即。返本非遙。造廣論於當時。遐益群品。既文多義邈。非淺識所闚。悲末葉之迷倫。又造斯論。可謂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茲悟入者矣。然則大以包含為義。乘以運載為功。起乃對境興心。信則於緣決定。往復折徵。故稱為論。故云大乘起信論。餘義下當別辨。」
*研究:
什麼是「真心」,真心是寂寥廓明,真心即起信論所謂的「一心」,約等同於佛心。真心是寂寥的,是本寂之意,但又廓明,是本覺之意,真心是空性,但不是空無一物的無,空是指自性空,而且它又是明覺的,即有不空的明性、覺性。
絕言象於筌蹄,筌是捕魚竹器,蹄是補兔網,意即工具、手段。它的實現不是言語可以表象的,也即是不可說。
沖漠希夷是意深奧難知。
-亡境智於能所:已無能所,對境之識已轉依為智。能是能觀心,所是所觀物,要達到亡失能所,必須菩薩初地以上。要達到識轉智,菩薩初地可以初步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要成佛才能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前5識為成所作智。
-非生非滅:真心是不生滅與生滅和合,是超生、滅、亦生亦滅、非生非滅四句的。是本來即有,不生不滅的。
-四相之所不遷:沒有生住異滅之四相遷變,即是無為的。
-無去無來:中論的六不: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指的就是佛心、真心、佛的境界。
-三際莫之能易: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金剛經之三心不可得,即即過、現、未三者都是虛幻的,都是不可得。
-但以無住為性: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是無所依、無所著,心內一片無雲晴空,是佛的境界。
隨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緣而起滅,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
雖然有派別的分岐,迷悟的升沉,因緣的起滅,繁興鼓躍,這顆「徹源的真心」凝然不動,也只有真心、佛心才能由假入空,不受世間的雜染法所動。
-靜謐虛凝,未嘗乖於業果,致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殊:本論的一心有二門,心真如門及心生滅門。真如有不變隨緣及隨緣不變兩特性。
不變隨緣指它的不變性可以隨緣生起,所以遇緣也會產生業果,遇緣也會生起染淨法。
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真如也有隨緣不變的功用。遇緣可以即體即空,將妄緣即體轉真,所以凡聖其實是同具真如體。以佛而言,凡聖無差。以眾生而言,凡聖雖有相用上的差別,但均為真如體。只要轉迷成悟,凡聖也是無差。
-其猶波無異水之動,故即水以辨於波。水無異動之津,故即波以明於水:水就像真如體,風是無明,風吹起水波是生滅現象。
波也是水,只是水被風吹動,水之動而形成波。
水若無風吹動,就沒有波。
不動的水就是心真如門,波就是心生滅門,風就是無明。只要斷了無明,停了風,水波就恢復為水,波不見但水還在。
所以無明斷了,生滅沒了,但真如依舊存在。
-是則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
所以只要斷了無明(風),生死(波)即涅槃(水)。因為波也是水。
真俗雙融指真諦(萬法都是自性空),俗諦(萬法都是假名的假法),也可以視真諦是水,俗諦是波,風是緣起。所以只要認識緣起是性空,真俗二諦即可相融。
-但以如來在世,根熟易調,一稟尊言,無不懸契:如來在世時,若眾生根機成熟,只要領受世尊言教,就能契機有成。
-大師沒後,異執紛綸,或趣邪途,或奔小徑,遂使宅中寶藏,匿濟乏於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貪於傭作:世尊死後約百餘年,因大天五事而造成上座與大眾兩部的分裂。其後二百年初大眾部一再分裂。其後三百年初,上座部也分裂為十一部。即所謂異執紛綸。
或趣邪途,約有96種外道。或奔小徑,印度佛教約世尊沒後前5百年小乘興盛,中五百年大乘興盛,後五百年密乘興盛。
-加以大乘深旨,沉貝葉而不尋,群有盲徒,馳異路而莫返:印度佛教大乘概有三系:依印順大師有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
中國佛教大乘有八宗。
對於真如、如來藏、佛性、法界、唯識、中觀、緣起等,各宗見解亦稍有出入。
本論之唯識見解與玄奘等之唯識宗也稍有出入不同之處。以後會一一討論。
-爰有大士,厥號馬鳴,慨此頹綱,悼斯淪溺,將欲啟深經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見之顛眸,令歸正趣,使還源者可即,返本非遙:本論提出一心(眾生心)、二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三大(體大相大用大)、四信(信真如、佛、法、僧)、五法(施、戒、忍、進、止觀)。尤其一心、二門、心性本覺、體用不二、真如無明互熏、色心不二、真如緣起、念處無念及止觀雙運之修為方法、性相圓融等,均有獨到之見解。
尤其對中國佛教如華嚴宗、天台宗、禪宗等之影響鉅大。
-造廣論於當時,遐益群品,既文多義邈,非淺識所闚,悲末葉之迷倫,又造斯論,可謂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茲悟入者矣:
本論的最大優點是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皆可得悟入。不像有的論典是大部頭,不易卒讀,有的論典深邃,非淺識所能了解。
-然則大以包含為義,乘以運載為功,起乃對境興心,信則於緣決定,往復折徵,故稱為論,故云大乘起信論:
讀了本論,可以引起對大乘之篤信。
大是包含和合之義,乘是可以乘載入佛地,起信是可
以引發對大乘佛法的淨信。
印度佛教的傳播有南傳佛教及北傳佛教。南傳佛教主要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高棉族、寮國族及中國泰族聚居地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阿魯納恰爾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大小乘佛教的主要不同在於小乘以追求個人的涅槃解脫為主,重自利,修行以破人我空、見思煩惱的小乘四果為主。有聲聞、緣覺兩乘。前者主修四諦觀,後者主修十二因緣觀。大乘則以追求自覺、覺他為主的菩提道。重利他兼自利。修行以破人我空、法我空的大悲行菩薩及斷盡無明煩惱的無上佛果。有菩薩乘及佛乘。前者主修六度四攝,後者主修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本論屬如來藏系的真常唯心派論典,以如來藏緣起為主,不同於小乘的業感緣起,唯識的阿賴耶緣起。
影響及華嚴宗的法界緣起及性起。天台宗的真如緣起。天台湛然的不變隨緣。及襌宗五祖的一乘即一心。六祖慧能的自見本性,本性即本覺及無念為宗。及禪宗北宗神秀的離念門。


第二節、開十門

1. 初教起因者
原文:「初教起因者。略有十因。一依何智。二示何法。三云何示。四以何顯。五依何本。六藉何力。七為何義。八以何緣。九由何起。十幾何益。初依何智者。謂依論主洞契心源之智。隨機巧妙之辯。十地論云。歎辨才有三種。一真實智。謂無漏智故。二體性。成就無量義辨才故。三者果。字義成就。復是滑利勝上勝字成就故。解云。此初是根本智為依。二是後得智為因。三是言說教為果。是故教起。內依智也。二示何法者。謂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等法。此即是大乘之中起信之法。是所示也。三云何示者。謂以巧便開一味大乘。作法義二種。分一心法。復作二門。析一義理。復為三大。由此善巧而得開示。四以何顯者。謂妙音善字譬喻宗因。方令義理明了顯現。五依何本者。謂佛聖言。及正道理。定量為本。六藉何力者。謂歸命三寶。承力請加。賴彼勝力。有所分別。故能造論。七為何義者。謂助佛揚化。摧邪顯正。護持遺法。令久住世。報佛恩故。八以何緣者。謂緣於眾生。欲令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故造斯論。九由何起者。謂由菩薩大悲內融。愍物長迷。由此造論。法施群品。十幾何益者。略有六種。一未信者。令生信故。二已信者令得聞慧故。三已聞者。令得思慧故。四已思解者。令得修慧故。五已修行者。令證入故。六已證入者。令圓滿故。」
*研究:
明辨教起的原因,大略有十因。
一、依何智者:
依論主洞契心源之智及隨機巧妙之辯。
十地論云,辨才有三種。一真實智,謂無漏智。所謂真實智、無漏智是指根本智及後得智。
無分別智又作無分別心。指捨離主觀、客觀之相,而達平等之真實智慧。即菩薩於初地入見道時,緣一切法之真如,斷離能取與所取之差別,境智冥合,平等而無分別之智。亦即遠離名想概念等虛妄分別之世俗認識,唯對真如之認識能如實而無分別。此智屬於出世間智與無漏智,為佛智之相應心品。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等三種之別:(一)尋思之慧,稱為加行無分別智,又作加行智,乃道之「因」,是見道前四加行所依之智。二)正證之慧,稱為根本無分別智,又作出世無分別智、根本智,乃道之「體」。(三)出觀起用之慧,稱為後得無分別智,又稱後得智,乃道之「果」。另據成唯識論卷十之說,根本無分別智與後得無分別智屬同一種智,惟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則靠後得智方可於世俗世界之認識中發揮功能。
*各種三智之分別:
(一)指大智度論卷八十四釋三慧品所說之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1)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之智。總相即空相。此智乃聲聞、緣覺之智。(2)道種智,又作道種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別相即種種差別之道法。此智乃菩薩之智。(3)一切種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即佛智。天台家認為,此三智為空、假、中三觀所成,即一切智為空觀所成,道種智為假觀所成,一切種智為中觀所成。
又華嚴經疏卷四亦舉出俗智、真智、中道智三智,其中真智即觀照真諦空理之智,相當於一切智;俗智即觀照俗諦諸法差別之智,相當於道種智;中道智不偏真俗二邊,雙遮雙照,相當於一切種智。〔大品般若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摩訶止觀卷三上、觀音玄義卷下〕
(二)指菩薩地持經卷三方便處無上菩提品所說之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1)清淨智。即觀第一義,斷除一切煩惱習,而離障無染之智;此乃如來之第一義智。(2)一切智。即了知一切時、一切界、一切事、一切種等一切法相之智;此乃如來世諦之智。(3)無礙智。又作無滯智。即於上記四種一切法相,發心即知,不假方便,不假思量,了達無礙之智;此乃如來世諦之智。此三智為三種般若中之觀照般若所攝,亦為一切種智所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大乘義章卷十九〕
(三)指楞伽經卷三所說之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1)世間智。即凡夫外道之智。凡夫、外道於一切法種種分別,執著有無,而不能出離世間。(2)出世間智。即聲聞、緣覺之智。聲聞、緣覺修四諦十二因緣,能出離世間。然猶墮自共之相,以為有生死可厭,有涅槃可求。(3)出世間上上智。即諸佛菩薩之智。諸佛菩薩觀一切法寂靜,不生不滅,得如來地,超出聲聞、緣覺之智。
(四)指外智、內智、真智。(1)外智,善能分別明了六根六塵之境、博覽古今、通曉俗事之智。(2)內智,善能滅除無明煩惱、心意寂靜之智。(3)真智,善能通達淨穢同體無別、萬物本自寂靜之智。〔寶藏論離微體淨品〕。
由上知,根本智及後得智即是大智度論中之一切智,即證得法我二空之空性中道智。為菩薩之智。
一切種智即佛智。一心同時證得空性、假法、中道之即空即假即中之智。
二、示何法者:
即一心:眾生心。二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
三大:體大、相大、用大。
四信:信根本(真如)、佛、法、僧
五行:施、戒、忍、進、止觀。
以上五法是大乘起信之法。
三、云何示者:
以巧便開一味大乘。一味大乘即佛乘。二乘即聲聞乘、緣覺乘。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即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
本論的法義主要有一心法、二門、三大。
由此善巧開示法義。
四、以何顯者:
主要顯現法之義理,以妙音、善字、譬喻來顯現宗因。
五、依何本者:
依佛的聖言、正法道理、決定證量為本。


以上內容節錄自《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藍傳盛◎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51174.pdf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