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岑朗天,作家、影評人、文化策劃;電影及劇場編劇;大學客席講師;鮮浪潮國際短片節董事;曾任台灣金馬獎、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香港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屆評審。著有《村上春樹與後虛無年代》、《後九七與香港電影》、《行者之錯步:誤解老子.悟解老學》、《永遠不能明白的經典電影》、《懺者其誰——感觸莊子心靈自由》、《香港有我:主體性與香港電影》、《五十自述——真實的理想主義》、《反復:本體論易學之建立》、《反復:易經新寫》近三十部作品。
序
寫在前面
本書文字大部分源於2008-2022年間,在《文化現場》、《明報》、《無形》、「虛詞」等刊物刊登過的書評、書介及思潮文章,再經改寫、增補而成現在的面貌。
相傳當年鄂蘭(Hannah Arendt)找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學習思考,後者對她說:「思考是不需要教導的。」(大意)人與思考的聯繫,本是先驗之事;人之所以為人,人之異於禽獸,無論在於道德實踐,抑或符號運用、價值追求,都涉及思想進程和思維結構,無奈當前太多世事在在顯示,思考經常缺席,甚至愈來愈多人視思考為苦差,樂於反智,奢言放空。近年努力發明及推廣觀念,乃輾轉而有此書。
書副題為「當代哲思十八家」,唯內容引介的只有十七家,剩下一家,期許由本書的潛在讀者,躍而奮發,蔚然成就。而我身為記憶的回歸者,願以這次「前花園書寫」,獻給仍在為真理潛行的人們。
岑朗天
2022年12月
目次
【目錄】
代序:巴迪歐與阿甘本論真實
世紀哲人李維史陀
文化牧民德勒茲
耐不下去時看鮑曼
歸來的行動者亞蘭.杜漢
因地之名德里達
後現代明燈詹明信
永遠的左翼大衛.哈維
重建真理和主體的巴迪歐
美學政治人洪席耶
迎接交換模式的柄谷行人
出入例外狀態的阿甘本
當代文化守門人伊格爾頓
恐慌文化達人富里迪
傾斜地觀看的齊澤克
認為女人不存在的巴特勒
廢墟來的人奎齊立
不穩定大師塔雷伯
書摘/試閱
文化牧民德勒茲
面對不合理、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最大的問題當然不是視而不見,而是明明看見了,感受到了,仍然有意無意地找到一個可以袖手旁觀,安坐不動的位置。不是壞事不存在,而是即使發生了,它也不會與我有關。師奶找到的,是「客觀」、「持平」、「懂得為別人設想」的角落;容祖兒找到的,是「凡事都可向好的一面想」。兩者同樣把自己變成一個隱形的人。不是Invisible Man(隱形客)的隱,而是Hollow Man(透明人魔)的透明。
所謂「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換另一個說法,便是無法讓一個自我以至自甘隱形的人挺身而出抗議去——暴政請繼續,便當我透明好了!
健康的社會運動會讓人們終於看到一群之前覺得政治事不關己的人,因切膚之痛而站出來發聲。然而,真正的政治難題可能並不在要令人民明白世界原來和他們多麼相關,說服他們如果今天還不行動還不爭取的話,明天可能便再沒機會之類;真正的政治難題,可會是如何令他們不再傾向尋找一個虛擬安全島及主觀避難所,或想像自己可以處於風暴的中心,「笑看風雲」,秋毫無犯?
自從巴迪歐走紅,要對抗上述自我催眠和政治心理自我保衛機制,漸多人向之取經,如喚起及建立本土主體意識、鼓動參與生產真理程序,重新擁抱左翼理想等。在巴迪歐思想指導下,人們開始傾向等待、尋找、確認和創造那改變認知地平線,改變世界的「事件」。
對一個城市來說,那些「事件」是否便是特定的社會運動,沒有人可以斷言。但為何社會運動一直無法在特定城市達到一定程度的共識?有人歸之於政權從未停止過的分化工作,有人歸因於一城一地主體性的積弱難產,有人則引用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 ,認為異識(dissensus)才是當然的政治行動起點,沒有共識是正常的。
不過,論者開始有一些「反動」的想法:處理事件和主體,也許單用巴迪歐、洪席耶、齊澤克(Slavoj Žižek)一夥的說法是不足夠的。美國中阿肯色大學宗教研究及思想史學者克羅基(Clayton Crockett)所寫的《巴迪歐之外的德勒茲:本體論、多樣與事件》(Deleuze Beyond Badiou: Ontology, Multiplicity and Event),裡面便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我們不妨回到德勒茲(Gilles Deleuze)去!
提起德勒茲,香港理論工作者誰人不曉?典型法式才子,以無數新穎觀念(變向動物、無器官的身體、根莖、皺摺、遊牧、反伊底帕斯、千高原⋯⋯)撼動人心,成就九十年代的思潮顯學。然後在1995年,當時七十歲的他突然從巴黎寓所的窗口躍下,頓時星河沉寂,今天他的東西早被新左翼視為反動和過時。
我很早便聽說過德勒茲和巴迪歐之間曾頻密通信論學;德勒茲受歡迎時,巴迪歐的主體哲學是文化界的笑話,讀他書的大學生會被同學目為「怪人」。德勒茲死後不久,巴迪歐以他們的通信內容為基礎,出版了一本狠批德勒茲的作品:《德勒茲:存在的喧囂》(Deleuze: The Clamor of Being),把對方判為未能掙脫總體性(totality)的哲學家。克羅基這本著作,正是不惜與當時的思想新貴巴迪歐,以至他的盟友齊澤克一辯,好為德勒茲平反。
克羅基的眼光很宏觀,例如他一開始便指出當代歐洲哲學主流是由所謂「語言學的轉向」(the linguistic turn)和「對總體性的回應」構成;巴迪歐和德勒茲的相似點正好是:不被語言學轉向所動,繼續專注本體論問題,同時各在自己的崗位向總體性宣戰。
不少理論家均把法西斯、大屠殺、極權主義、共產主義的變質、資本主義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宰制等制度及意識形態之惡歸咎於總體性思維,所以巴迪歐對德勒茲的蓋棺論定,可說極之嚴厲。克羅基認為,巴迪歐之所以把一直強調多樣多元和差異性的德勒茲曲解至此,固然有故作負面詮釋的成分,但也與左翼強調非此即彼的鬥爭路線選擇有關。巴迪歐主張的多元主體,建構真理,擁抱實在價值;德勒茲的多樣,則是在不斷遊牧過程中頭起頭沒,若現還隱的一個個「點」。前者強調實,後者強調虛;前者是「或」(or),後者則是「和」(and),不排除兼取。
有別於巴迪歐傾向提供答案,德勒茲更關注哲學如何(不斷)提問。他實在不想,也無法停下來。這種永遠不定於一尊的思想,是否反而無力掙脫總體宰制,我們當然可以細心考量,但克羅基的苦心十分明顯,在人皆稱頌巴迪歐時,他急於提醒大家,德勒茲並不該簡單地列為反面教材,相反,他很多觀念仍可用來補充新左固有說法。
面對隱形的人,除了想方法為他們注入主體力度,充權顯影(這方面的阻力實在不少),另一條可行的途徑,難道不是從消失中的他們那裡,抽取德勒茲式的感性事件嗎?人們情願不被看見,安心「沉淪」,有時的確不妨讓他們變成被「流」通過的「點」,這種不現之現便宛如用白粉灑向隱形人魔,粉末本身不是他,然點點分明,連其自身也察覺無所遁形。
假如要列舉德勒茲開人腦洞的貢獻,人人不同,對我來說,大抵有三:
第一就是對心理分析的消化和資本主義的批判。「資本主義是一場精神錯亂」,出自他和心理分析師瓜達里(Félix Guattari)合著的金句,面對種種誤置,他們發明了各種遊牧概念和方法,協助我們不斷以「部分」、「非限定」、跨界、越界的策略兩邊打,抗衡資本主義和相應心理迷思下生活的「雙重束縛」。這種「遊牧的」、「多聲音的」連結操作一度成為後現代文化人趨之若鶩的抗爭,同時是逃逸方略,直接間接指向了,同時定義了自由。其中無器官身體(the body without organs)的提法絕對發人深省,它一方面是令我們受困受苦的意識形態和資本,但也是我們可以創造,藉此抗爭的可能出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德勒茲令我們明白遊牧何以複合。
第二,正是德勒茲令我明白哲學(包括思考和評論)的工作不是反思或其他,而是創造理念;理論家正是發明家,同時是藝術家。
第三,德勒茲對電影深刻的思考,帶我們進入作為時間結晶(crystals of time)的電影。電影如夢似詩的特徵,人所共見,但究竟是電影的詩,還是詩的電影?通過德勒茲,我們自有體會。
電影是時間結晶,但當然不是所有電影都是。根據德勒茲在《電影Ι:運動—影像》(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e)和《電影ΙΙ:時間—影像》(Cinema 2: The Time-Image)的說法,電影起初由「活動—影像」(movement-image)主導,戰後新寫實主義和歐洲新浪潮冒起,電影影像才進入「時間—影像」(time-image)主導的階段。「活動—影像」慣用長鏡頭交代感官接收、特寫表達情感、中鏡捕捉行動;被拍攝的角色行動及其處境彼此過轉生成,推動故事發展;然而,「時間—影像」擺脫了上述成規,它是直接用聲音和畫面產生意義;假如說以往觀察在銀幕看到的是活動本身,戰後大家便能上電影院直面時間了。
正是新浪潮之後,觀眾才不斷被鼓勵尋找那時間的結晶。光影構成回憶,光影組成夢境,但回憶影像和夢幻影像都是以結晶影像為中軸繞出的迴路(circuit)。最常見的相關例子便是閃回,作為閃回的回憶或夢境影段,就像繞一大圈,然後回來再接上現實影段,而引發及接回這些迴路的聲畫基點,便是所謂結晶影像,時間的結晶。
德勒茲簡介
德勒茲生於1925年1月18日,百分百巴黎人。納粹佔領巴黎期間,兄長參加反抗義軍被捕殺。他起初研究休謨(David Hume),旋即轉向鍾情斯賓諾沙(Baruch Spinoza),後者成為他一生尊崇愛戴的哲人。
德勒茲是又一個被「六八風雲」模造也模造「後六八」的知識份子,起初,他也熱衷馬克思主義和心理分析,後來對二者均感失望。一本《差異與重複》(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1968出版,但1994才有英譯),足以奠定他哲學大師的地位,不過真正令他聲名大噪的,是他在巴黎第八大學(Université Paris 8 Vincennes-Saint-Denis)退休後,與瓜達里合著的幾本著作,包括《甚麼是哲學?》(What Is Philosophy?,1991)、《反伊底帕斯》(Anti-Oedipus,1972)、《千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1980)、《卡夫卡:邁向少數文學》(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1975)等。這些書以顛覆性強、政治色彩濃厚稱著,也令德勒茲研究一度成為後現代及文化研究的顯學。
他一生都被呼吸系統疾病困擾,1995年他不堪折磨,從自己寓所跳樓自殺,享年七十歲。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