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繼《毓老師講人物志》之後,由蔡宏恩、許晉溢學長筆錄並辛苦整理的《孟子》 筆記將付梓出版。筆者曾於奉元學會、龍顏講堂講說《孟子》,此次學會囑託撰寫序文, 因而不揣學識淺薄,勉力為之。
在《毓老師講孟子》之前,奉元學會已先後出版許學長整理的《毓老師講中庸》、《毓老師講學庸》,以及陳絅學長整理的《毓老師講學庸》、《毓老師講論語》,至此已初步呈現老師於一九九〇年代後期所講授的《四書》内容。對於傳承老師的思想理念、探研奉元之學而言,本書的出版實為重要的里程碑。
本書主要是蔡宏恩、許晉溢兩位學長所記,一九九五年五月三日至廿四日之間,老師在七次的課程中講述《孟子》的內容。蔡學長、許學長筆記的特色與風格,就是詳實記錄老師上課的講話。讀其書,彷彿重回老師課堂,老師講學的神情風采,重新在腦海中激活,進而引人入勝,這是許多毓門弟子的共同感受,本書仍會有相同的影響與效果。
然而,閱讀此書後,可能會引發讀者疑惑,甚至令人感到惋惜。讀者心中或許不解:毓老師講《孟子》為何講得如此簡略?為何許多章句直接跳過不講?筆者藉此代兩位學長略作解釋。大部分的毓門弟子應該知曉,老師認為孟子的思想不夠高明深厚,所以向來不看重《孟子》,講授時大多挑選重要的章句解說。筆者也曾徵詢幾位學長老師過去講《孟子》的情形,得到的結果是老師似乎未曾全本講過《孟子》,幾乎都是挑著講。實際情況雖然仍待繼續探詢,但不免令人遺憾,還請讀者們錞察!
一九九五年五月,老師分七次挑選講述《孟子》,即使未能遍說全書,兩位學長已相當完整地記錄老師當時所述的內容,而且此次講課可能是老師在教學晚期較完整講述《孟子》的一次。既然如此,是否有方法彌補研讀時的缺憾?筆者略陳管見,謹供讀者參酌。其一,先瞭解毓老師提示的《孟子》要點(見本書第一頁),而後仔細研讀毓老師講述的所有內容。其二,毓老師每次講授《孟子》前,必先要求學生在不同的章句前,以圓圈標示其重要性(一至三圈),圈數愈多愈重要;讀者可參考本書所做標示,於研讀《孟子》時順著篇次先讀圈數多的章句,次及圈數少者,進一步玩味體會毓老師所述要點、精選章句所欲傳達的《孟子》要義。
老師講授《四書》的筆記已基本面世,不論奠定研習儒學的基礎,或繼承發揚師說,都更能有所依據。猶記老師曾說:「講書必得有所本,不能臆說」;「我的(講)的《四書》,不也是新的《四書》嗎?但是都有根據。」此正是老師所說「依經解經」的內涵與結果。更重要者,二零零七年老師講課時曾叮囑:「《四書》是入『德』之門,不是入『講』之門。《四書》就是告訴你怎麼做事,問你怎麼行事、臨事。」謹以老師訓誨與學長先進、眾讀者共勉。
二〇一六年處暑蔡嘉麟序於永和舍間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