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有件事做得很爛,真是棒透了:允許自己不擅長,就不會拿追求完美當作不敢嘗試的藉口
滿額折

有件事做得很爛,真是棒透了:允許自己不擅長,就不會拿追求完美當作不敢嘗試的藉口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79300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是一個「渴望成功思覺失調」的時代,
目標導向、報酬誘因、成就績效……
人體的內建程式告訴我們,追求完美、效率至上是一種天性,
所以,我們遇到事情就想「征服」,征服不了就想「放棄」,
不得不接受失敗事實,就「焦慮、退卻、充滿屈辱感」,
於是,硬生生限縮了自己的人生。

那麼,如果有一件事做得很爛呢?
大大恭喜!
因為你等於為自己開啟了更多可能!


▌ 歡迎踏出「願意不擅長」的第一步
對一件事情不擅長其實是件好事。當然,這不是要人故意搞砸,而是勇於嘗試(寧願搞砸),也好過一輩子從不行動。凱倫以過去十多年始終堅持在做,但始終連嫻熟也沾不上邊的衝浪經驗為例,告訴我們,真心想做一件事,就別考量成敗,專心沉浸於其中就好。有時看似反直覺的行動,反而能讓人獲得真正的自由(和進步)。

▌ 前提是,這件事得對你有意義
對一件事情不擅長,並不是壞事,當然,這件事得對你有意義才行,否則若一開始就不重視,終究會不了了之。你必須「在乎」,才能「放棄想把這件事做好的欲望」,如此便不會以「追求完美」為盾牌(例如看起來超蠢、很浪費時間、會被人嘲笑等等),做為「害怕失敗而不願嘗試」的藉口。

▌ 然後,學著別把自己太當一回事
18世紀的詩人曾說:「人唯有在玩耍時,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玩耍就像不擅長做一件事一樣,必須放下主導局面的欲望,屈服於自然發生的事。當我們忙著被功成名就綁架時,還記得怎麼玩耍嗎?不妨學學孩子,如果和大人一樣多算計,怎能玩著玩著就呵呵笑成一團。所以,去他的好棒棒,享受不那麼完美的時刻吧!

▌ 而且,別肖想能控制一切
做任何事都有風險,無論你有多小心。凱倫曾因衝浪為自己多開了個屁眼(是真的),也曾在罹癌、切除乳房、多次化療後,拖著孱弱的身體,重返初學者姿態,費力衝上渴望已久的浪。脆弱總是不斷上演,看起來似乎很糟糕,但換個角度想,創傷既是災難,也是重建的契機。生活無法精準控制,不如學著「接受」,感受好與壞帶來的新的領悟。

▌ 最後,允許自己「不擅長」而不感到羞恥
再次重聲,失敗不等於世界末日,努力過後而不得,更是人生常態,沒什麼好丟臉的。某件事做得很爛,正是以積極正向的方式重寫大腦程式,讓人學會謙卑與感恩的機會。當然,在熟能生巧下,會讓自己稍微沒那麼不擅長,但永遠要記得,總有更高級的關卡在前方等著。重點是,降低對完美的期待、欣賞不擅長之美,心會更自由。

擁抱自己的缺點,欣賞不擅長之美,就是一種心的修練――
能讓人更有膽識和耐心,學會謙卑與感恩,體驗真正的自由。
人生不只是要參透的,更是要「體驗」的,
是要成功,也是要「搞砸」的。
現在就開始冒險(一起搞砸)吧。

★反直覺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陳子楹│「愛書人陳子楹」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凱倫.里納迪(Karen Rinaldi)

從事出版業超過二十年,於二〇一二年創立HarperCollins旗下的Harper Wave出版社。電影《NY單身日記》(Maggie’s Plan)是依據凱倫的小說The End of Men改編。凱倫的文字作品散見《紐約時報》、Oprah.com、《時代雜誌》、Literary Hub等媒體。現與家人同住紐約與紐澤西。

譯者簡介

龐元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聯合專業考試及格,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在大腦外思考》、《打造100倍全球大市場》、《終結空氣汙染》、《聽見音樂的靈魂》、《跟以色列人做生意,和你想的不一樣!》、《客戶一直來一直來》、《揭密風暴》、《第一探長的最後正義》、《法律,不只是法律》、《白蟻之魂》、《時間漩渦》、《獅子與我》、《查理桑莫的走騙人生》、《我繼承了一座莊園》、《少了你,我該怎麼辦》等數十部作品。
譯稿賜教:theresakitty6907@yahoo.com.tw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好評★
「凱倫‧里納迪的著作,不僅是一本自我成長書,更像是發起一種運動……這本書詼諧生動,也有誠懇的自省。想傳達的精神能帶給你力量,毫無虛假做作。」――《華盛頓郵報》

「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敢於失敗,告別完美主義,喜樂與成長就會隨之而來。」――《華爾街日報》

「凱倫‧里納迪寫了一本不凡的反自我成長書,深情、聰敏又幽默。我敢說,你一定會受到這本書感召,從此敢於做不擅長的事。這本書立意新穎,必將成為經典,我太喜歡了。」――蘇珊娜.卡哈蘭(Susannah Cahalan),《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一個全球熱議的醫療案例》(Brain on Fire)作者

「想擁有快樂人生,必須生活在成長的氛圍中,要感覺自己在學習、教導、幫助、創造。但生活在成長的氛圍,往往也代表要懂得接受……我們有不擅長的事情!凱倫‧里納迪寫了一本發人深省,讓人欲罷不能的好書,告訴我們只要允許自己嘗試、不擅長、玩耍,人生就會更美好,更充實。」――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The Happiness Project)、《這樣開始也不錯,擺脫束縛的一年》(Outer Order, Inner Calm)作者

「凱倫‧里納迪不擅長的事情很多,但絕對不會不擅長寫書。這本書是最擲地有聲的呼籲:想要真正的快樂,就要踏出舒適圈,離得越遠越好。細緻又風趣的文字,傳頌的是『不怕失敗,放膽去做』的人生智慧。深受激勵的我,找了好多沒試過的事情盡情搞砸。這本書也大聲疾呼,要我們別落入追求完美的陷阱,大家千萬要聽(所以我才不要校對我寫的這篇推薦文)。」――賈各布斯(A.J. Jacobs),《紐約時報》暢銷書《我的聖經狂想曲》(The Year of Living Biblically)、《幸福,從謝謝這一杯咖啡開始:一場更接近幸福的感恩之旅》(Thanks a Thousand)作者

「逗趣的文字流露人生的真理,告訴我們要懂得欣賞自身的熱忱,而非才華,『不舒適』為何是件好事,『追求實用價值之外的東西』又為何能提升我們的人生……想要改變自己的讀者,看完凱倫‧里納迪精采絕倫的人生領悟,學會『樂於接受混亂與不完整』,必將有所收穫。」――《出版者周刊》(星級評等)

前言/請踏出「願意不擅長」的第一步

假設你沒有不擅長的事情。
首先:你真的誤會了。不過就算你真的樣樣都擅長,我也會讓你明白,樣樣都擅長其實會錯過人生的美好。
在這本書,我要鼓勵你找出不擅長的事,還要擁抱它。我要與你分享,原來不擅長做一件事,原來費盡心力做一件不起眼、沒什麼了不起,也沒有亮眼成績的事,竟能如此美好。事情即使不起眼,你也要心懷熱愛,懷抱著希望去做。要以喜樂的心去做。
我親身體驗過這種喜樂,因為我衝浪,而且技術很爛。衝浪對我來說並不是一時興起的新愛好,也不是短暫的樂子。我剛開始衝浪的時候,並不是處在衝浪的蜜月期,並不是試試看能不能掌握到訣竅,跟衝浪談戀愛。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衝浪是我人生長久以來的重要部分。
十七年來,我每十二個月就有八個月在衝浪(是,各位衝浪愛好者,看到這一段可以儘管嘲笑)。我為自己規劃的中年生活,就是盡可能找機會下水。我刻意選擇讓我有機會衝浪的職業,把辛苦賺來的錢花在衝浪上,還強迫家人過著只有我們這些人才喜歡的生活。然而儘管做了那麼多,我還是不擅長衝浪。但我愛衝浪,而且我覺得衝浪也以自己的方式愛著我。
多年來,我為了衝浪付出很多。但無論我付出了多少,收穫的總是更多。這是不平等的交易,佔便宜的是我,而且與我的才能完全無關。
你也有不擅長某件事情的潛力。只要做自己,拿出一點點勇氣,一種幽默感,願意展開全新的體驗,或是重返過往,再次開始成長,哪怕最終的結果不會載入史冊也無所謂。這本書並不是要教你做哪個領域的大師。
換個角度看,這樣做並不會害你失去某些機會。最近一項發表於《科技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結果顯示,諾貝爾獎得主比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院士,「擁有藝術與工藝的愛好的機率高得多」。而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擁有愛好的機率又比社會大眾高得多。「藝術與工藝愛好」聽起來文縐縐的,我還是翻譯成白話文好了:這些諾貝爾獎得主沒在盯著顯微鏡看的時候,喜歡拉大提琴、編織繩結。而且並沒有人花錢聽他們演奏,沒有人掏腰包買他們編織的壁掛。
那些非常、超級、嚴重成功的人,也有不擅長的事情。他們只是直覺就去做。我們其他人則要自己思考。
那我們為什麼不去做不擅長的事?就只因為「不擅長」是負面招牌,會影響到我們的名聲。對一件事情不在行,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想一想就知道了,如果是壞事,那我們人類怎麼可能學到任何東西?)。但是我們的文化會嘲笑無能,將無能汙名化。我們在人前的生活,常常是忙著隱藏自己的缺點,甚至根本否認自己有缺點。我們將成功與報酬放在第一位,所以沒能在生活當中挪出空間,培養新的才華與興趣。培養新才華、新興趣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失誤。我們很有可能會搞得自己像笨蛋,也會失敗,所以太多人就乾脆不走這條路。
我們接觸到新的東西,似乎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征服它。征服不了就不理它。不理它就解決了一個問題:我們就不會對某件事情不在行。但也會製造另一個問題:縮小了自己的人生。我們在人生中又加入一處空白。成年以後的人生,就變成一直在累積空白。一種策略上的抗生長,四周是我們怕到不敢踏入的領域。就只因為我們不想了解自己控制不了的東西。但我們要是一直逃避新的挑戰,不敢冒險,很快就會變得又老又呆滯。
我覺得之所以該多多嘗試不擅長的事情,還有一個更好的理由。我覺得接受我們不擅長的事情,甚至生活在其中,就能得到快樂。
這並不容易。在發現我們感興趣的東西,以及發現無法精通,而對自己失望的之間的空間,我們都能感受到那種讓我們不舒適的痛苦。不舒適還是最輕微的了。在這本書,我要證明不舒適其實是件好事。乍聽之下可能覺得沒道理,但不舒適的感覺其實蘊藏著很多好東西。都還沒開始就放棄,是一種悲哀。挫折與灰心的另一面,是堅持與希望。我們應該要活在行動當中。從過程中就能得到滿足,成功不該是我們刻意設定的目標。倘若真能成功,我們應該感到謙卑。
在我們不停工作、目標導向,一切以功績論英雄的生活,我們得到了很多,但也失去很多。生活就是一再設定目標,一再追求目標,犧牲了耐心、謙卑,以及自我覺察。
如果暫時不去想不去想我們需要肯定、需要報酬,而是先面對「每個人都有不擅長的事情」的真理,會怎麼樣呢?我們只要對自己夠誠實,就會發現,如果快樂是建築在「自尊能不能得到滿足」,那我們永遠都不會快樂。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不能享受體認自己的才華,欣賞自己的才華的樂趣。
但我們也可以平衡一些。我覺得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炫耀自己的優點,社群媒體就是自賣自誇的大平台。但這對我們的幸福感來說,卻是向下競爭。大家都只分享最美好的一面,我們對於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就很難滿意。
那我們要是改成炫耀自己的失敗呢?或者完全不去炫耀,只是心安理得自處,接受那個不完美、不在行,完整的自己,又會怎樣呢?
事實是:每個人真正在行的事情其實很少。避開不擅長的事情,等於連同人生的很多內容也一併避開。人生除了才能之外還有太多東西。才能當然很實用,很多人也是靠才能謀生。但人生除了實用還有別的。才華能幫助我們培養決心嗎?耐心呢?意志力呢?平靜呢?
能力其實很簡單。真正強大的心靈,做事是為做而做,即使沒有酬勞也會做。
也許這種強大的力量,正是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寫下經典作品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時所倡導的精神。他寫道:「休閒的概念,是『工作者』這種極權概念的正相反。」他在作品中也提倡與所謂的「社會實用性」無關的人類活動。
對我來說,社會實用性最低的莫過於衝浪。我不知道我的沖浪板,是不是唯一介於我與法西斯主義之間的東西,但我覺得我懂皮柏的意思。我的沖浪板,也許就是你的吉他、陶土、輕擊球棒,或是一包乳膠造型氣球。那些器具或是行動,只是我們追求實用價值之外的東西的途徑而已。無論使用什麼工具、什麼方法,我們允許自己有不擅長的事情,對待自己就會有更多耐心,能讓自己漸漸學會真正重要的事情。比方說做個像樣的人。
這是這本書的任務之一。我們要重新思考關於人生基礎的某些觀念,這些人生基礎包括我們的空閒時間、工作時間,以及我們為了討論、理解這些,而發明的不成比例的多的科學原理與詞彙。我們要破除妨礙我們嘗試新事物的一些迷思,例如完美主義、懷舊的妄想、第一次的謊言,以及那些我們賦予意義的小小試金石:「選擇你喜歡的工作,就再也不會覺得像在工作」,以及「勝利不是一切,而是唯一。」
但該領悟的道理還不只如此。我寫這本書,並不是因為衝浪吸引了特立獨行的我。
二〇一三年,我確診乳癌的三個月後,回到衝浪板上,腦袋想的並不是生產力,也不是衝過幾個浪,回到工作崗位就會更有精神。除了出門衝浪,我一無別的想法。這就是這本書的第二項任務:要告訴大家,做看似不重要的事情,反而能創造人生,尤其是在其餘的人生被帶往一個徹底的、勢不可擋的、席捲一切的,沉重的大事的時候。不擅長做某件事情,反而可以重新建構人生最大的難關。
當然,我的衝浪技術後來有所進步,但我再清楚不過,而且也要再強調一次:我還是不擅長衝浪,而且並不是難得成功的時候,我才能感受到衝浪的樂趣。我得到的喜悅來自嘗試。能成功固然很好,但成功並不是我要追求的主要目標。
我覺得我的經驗沒什麼特別。前一陣子,《紐約時報》刊出我寫的文章,題目當然是「不擅長做某事(真好)」。我也同時上傳我衝浪的影片,那是我刻意隱藏多年的影片,因為實在尷尬。你看,無論在職場上,還是在私生活,不少人已經知道我喜歡的娛樂。所以呢,我得讓他們覺得我技術不差,甚至很高明(我花了那麼多時間衝浪,他們當然會認為我很厲害)。上傳影片也有點像是向他們坦白。
你可曾有過這種經驗?朋友光臨你家,而你突然發現,你可能讓這位朋友誤以為你過得比實際情況要好一些?你還暗自責怪自己,今年夏天早該清水溝、早該把要回收的東西拿出去、早該做一百萬件該做的事,現在就不會丟人出醜啦?
這就是我的感覺,只不過我等於是邀請全世界到我家門口,而且我家前門已經生鏽損壞。
這是我許久以來做過最棒的事。我收到好多人的迴響,來自全球各地讀者的迴響,都說我的故事讓他們很高興。不是因為他們喜歡衝浪(而且,哇喔,有些人還挺討厭衝浪哪),而是因為我所說的故事,是一個人坦然面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不覺得羞恥。很多讀者私底下也有不擅長的事,我看見同類的人數增加得那麼快,感覺好開心。但也有很多人告訴我,他們覺得自己做不到,所以不願意嘗試。
現在我想邀請全世界走進我家鉸鏈生鏽的大門,體驗不擅長的快樂。我要邀請大家試試新的事情,不必有必須做得好的壓力。誰知道呢?說不定你會發現自己都不知道的天賦。但這並不是最終目標,因為根本就沒有最終目標,即使是對於往後可能成為專家的人來說也一樣。
我的故事其實沒那麼稀奇,會收到那麼多迴響,我自己也覺得意外。我寫這本書,就是要讓我的故事變得更不稀奇。這才是最大的任務:我要開創一個全新類型的書,一個全新類型的晚餐話題,一個全新的社群。
我們不喜歡把自己不擅長的事情說出來。我覺得這就是那麼多人愛看我的故事的原因。我們跟別人分享的故事,從好萊塢到美容院,全都是成功向上的故事。我們難得分享恐怖的故事,也是當成笑料在說:唉,我不會再到那裡去了……我不會再跟他約會了……我下次去卡拉OK,也不會挑那首歌了。
弦外之音是:真好笑,我的人生在那短暫的片刻,竟然不完美。
我們的人生其實才不完美,除了在短暫的片刻,遇見完美的海浪,你的身心都做好準備,於是你恰好駕馭這個完美的海浪,感覺就像人生的絲綢上的一縷波紋。
其餘的一切,都在海浪下翻騰。但其餘的一切,也就是我們可能採取的無數行動,也有很多值得盛讚之處。我們只要踏出願意不擅長的第一步就好。

我們有三大任務:
一、 積極追求不擅長:了解做自己熱愛的事,是多麼振奮人心,同時也了解我們的大腦並不是為偏癖而生,而是要體驗精彩紛呈的人生。
二、 沒有成效地不擅長:了解刻意的失敗,對我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特別影響,尤其是因為這世界似乎總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只關注人生的不幸。
三、 大家一起不擅長:聽見別人不擅長某事的故事,還要開始分享你自己不擅長的事。

我是在學會衝浪之前,就在訓練自己不擅長,這也是我一輩子喜歡當個半吊子,在工作上也致力做個半吊子的好處。身為編輯,我依靠別人發揮專業,深入研究主題,我再接過研究結果,製作成書。身為出版者,我將製作好的出版品發行到全世界。能有機會結交最具聰明才智的人才,是一項永遠不會過時的殊榮。我在這一路上,對於許多不同的主題懂了些皮毛,也略涉獵了人生的諸多謎團。甚至可以說,不擅長已經變成我的專業。
一顆好奇又好學的心,驅使著我不斷追求新領悟、新冒險,還有恍然大悟的時刻。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天天都有新領悟、新冒險,天天恍然大悟。這本書是個歡樂的大雜燴,裡面有我(希望)最擅長的事,也有我最不擅長的事。在這本書中,我探索科學、哲學、文學、歷史、文化的神奇之處,訪問這些領域的專家,逐一解開謎團。我不擅長衝浪這件事,反而變成一種基礎,在我的大腦陷入混亂之際,讓我得以腳踏實地(你所選擇的任何愛好,都能充當這樣的基礎)。最後,我希望能從我們的經驗歸納出一些道理,衍生出新的觀點。也許我們還能把自己當成笑料,大笑一場。
但在我們衝向海浪之前,我想先解釋,我為何會對這個觀念如此著迷。一切都從一個單純到不行的問題開始。我的兒子洛可當時八歲。在他學校外面的接送區,我跟約翰聊天,這位約翰也是格林威治學校的學生家長。他問我:「那個,洛可今年在學校還好吧?」
這個話題始終盤據在我的心頭。新的學年一開始,我們已經開始一年一度的檢測,檢測的內容是洛可低落的精細動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s),以及我們後來發現的感官知覺(sensory perceptions)問題。這些障礙展現在生活的各方面,其中之一是他無法用筆或鉛筆寫字,至少寫出來的字他自己都看不懂,別人更不必說了。照理說以他的年紀,寫出來的字應該能讓人看懂,但他就是做不到。他用鍵盤打字不成問題,用紙筆寫字卻是難如登天,寫作業對他來說簡直是折磨,老師也難以批改他寫的作業。
洛可一到寫作業的時間就頭大。有一天晚上,我們坐在餐桌上,賣力想完成他的作業。他對我說,他寫字會很難受,一難受就無法思考。我們知道洛可了解作業的內容,但就是無法將想法付諸文字。他經常灰心落淚。
我對約翰說:「喔,他寫字有點困難。」當時洛可就站在我身邊。他並不覺得尷尬。他很清楚自己的問題,聽到我的話也點頭表示認同。我接著說:「他正在努力,但他一寫字就會感到壓力,所以寫功課對他來說是苦差事。」
約翰一字不漏聽完,對著我兒子微笑,雙手深深插進外套口袋,抬頭仰望著天空。他感嘆地說:「洛可啊,不擅長做一件事情真是太好了。」
洛可焦慮的表情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微笑著,我能懂他臉上綻放的表情,那是一種了然、釋然,是你深愛的一件舊東西,本以為丟失了,卻突然從衣櫥深處掉出來,落在你手上的感覺。
洛可缺乏精細動作技能,並不是出於自願,但他接受自己的缺陷,而且一時引以為傲,就有了往前走的自由,以真實的自己往前走,而非他以為他該成為的自己。
閱讀這本書自然會收穫的好處,就是能了解,自己如果再怎麼努力,就是不擅長某些事情,那又該怎樣才能不再責難自己。但這並不是這本書主要的目的。我希望能鼓勵大家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哪怕不擅長也沒關係,只要能開心就去做。將不擅長當成一件能通往自由的好事。
過去十年來,我發現很多人若有機會暢談自己重大的失敗經歷,往往會願意坦露心靈。坦露心靈總能成就動人的對話。我希望這本書能鼓勵更多人展開動人的對話,打開我們都渴望走進的接受的大門。最重要的終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我們唯有先與自己親近,才可能與他人親近。
回到我接兒子放學的那個改變命運的午後,我後來發現約翰說得對。但遠遠比這重要的是,洛可聽進去了。他寫字還是一塌糊塗,但十年後,寫字沒人看得懂的他,是他就讀高中畢業班的畢業生致詞代表。

目次

前言/請踏出「願意不擅長」的第一步

第1道浪:你該追求的是「不完美」
反直覺,就是進步的開始!
第一次的美好,往往被誇大
寧願搞砸,也不要一輩子從不行動
馭浪而行!一種戒不掉的快感
降低對完美的期待,心會更自由
真心想做的,做得再差都無妨
你是追求完美?還是害怕失敗?

第2道浪:玩耍才是正事!向孩子學習吧
對於真正喜歡的事,別想著要控制
世界再危險,都值得一闖
時而屈服時而掌控――衝浪下的人生啟示
玩樂要認真,不然可就慘了
你也被「功成名就」綁架了嗎?
不要對抗海浪,而是與之合而為一

第3道浪:允許自己不擅長,反而開啟更多可能
搞砸沒那麼嚴重,就當累積了經驗值
快樂就是快樂,而不是得到了多少
只有會說故事的人,才會有故事
疼痛是個訊息,無論是身體或心靈
與其因失敗感覺屈辱,不如「接受」它
回歸故事的力量

第4道浪:不是要你好棒棒,而是要你不在意什麼叫好棒棒
「順應」生命的意外浪潮
柳暗花明又一村?
災難就像一場冒險,誰說不會迎來光明?
脆弱很糟糕?也許並不是
好與壞總是相偕而來
感恩練習:全然接受的人生之道
真正的酷,是不假掰自己很酷

第5道浪:重點不是宗教,而是信念
做錯也罷,好過不願嘗試的一片空白
人人都有被看見的渴望
你該學的是克服恥辱,而非隱藏脆弱
一種合而為一的自然秩序
信念,才是成功的關鍵
直面極限,用謙卑迎戰畏懼

第6道浪:任何事都可能發生,重點在於接受
即使在天堂,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
意外難以避免,但要練習擱置恐懼
失敗也要體面──成熟大人的處世指南
問題無法改變,但心態能
「一切都是必經之路」

第7道浪:沒有不擅長,就沒有希望
重點不是舒適,而是不舒適
深切的渴望自在的衝突
欣賞不美,就是全新的美
痛苦能減輕痛苦
心的修練:感受悲傷也感受美

致謝

書摘/試閱

▌ 你是追求完美? 還是害怕失敗?

世界上的人口已經逼近八十億。能有多少個「天下第一」呢?而且除了那些天下第一,我們這些其他人該怎麼辦?
坦白說,我超討厭完美主義這種概念。我的討厭帶點情緒的成分,因為我知道,我有時會被完美主義迷惑。完美主義實在太好用了。我跟別人談起,不擅長做一件事情是多麼美好,就常聽見完美主義這種藉口。追求完美其實是個美化的說法,真正的意思是「害怕」。害怕自己看起來很蠢。害怕要從某個地方開始。害怕搞砸。
我很快就發現,有一部分的問題,是很多人把完美主義視為一種美德,但完美主義其實只是對抗脆弱的另一種自衛機制而已。完美主義還是廣告文案的靈感來源。某個生產豪華汽車的歐洲汽車公司,最近推出這樣一檔廣告:熱門的新款車,在彎曲的道路高速行駛,配樂響著,旁白說道:我爸常跟我說,「這輩子做什麼都沒關係,但要做到最頂尖。」喔,當然,我想所謂的最頂尖,就是買下這台要價六萬美元的汽車。
你我既然要一起研究如何不擅長做某件事,那就得一起打破完美主義這個迷思的大門。我們要直指完美主義的本質:恐懼。我們也要釐清追求卓越,以及苛求完美之間的細微差異。這兩者的其中之一會促使我們往前走,另一個只會阻礙我們。
要完成這項任務並不容易。我們複雜的完美主義情節,其實是非常根深柢固的。想了解我們追求完美的根本原因,可以參考個人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學之父,也就是二十世紀初期的維也納醫師艾弗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看法。他的研究重點,是人類所有行動背後的動機,都是想脫離自卑,追求優越。他說,這種追求是「一種永不停息的往高處爬的衝動」。
人類所有行為的原動力,就是追求完美,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阿德勒寫道:「若是沒有這種與生俱來的特質,我們的人生將難以想像。」人類若是沒有追求完美的天性,根本無法存活。
阿德勒表示,我們從嬰兒時期就開始追求完美,嬰兒時期的我們有一種無力感、自卑感。我們終其一生都會追求完美,這種天性驅使著我們一直向前、向上,哪怕永遠都不會達到目標。從務實的角度看,這種機制是合理的。
學步的幼兒要是不追求完美,就永遠不能學會走路、溝通、閱讀。嬰兒、幼兒,以及青少年,其實非常擅長失敗。不過他們會一再嘗試,直到能把事情大致做好。阿德勒稱之為「並非不情願地追尋真理」,也認為與完美的概念有關。他說:「之所以不停追尋人生各種問題的答案,永不滿足,就是因為這種對於完美的渴望。」從思考該如何綁鞋帶的學步幼兒,到研究宇宙起源的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人人都在追尋某種真理,想解決一個問題。
儘管如此,阿德勒依舊認為,完美是一種永遠無法真正實現的理想。他也認為,他所謂的不正常追求完美,與正常追求完美是不同的。所謂的神經質或是不正常的追求完美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顧自己(這也可以稱為自我)。正常追求完美,則是受到常識驅使,追求的是阿德勒所謂的「全人類的理想共同體,社會演進的終極實現」。阿德勒膽敢奢望社會演進,大概是個荒唐的樂觀主義者,不過他能把人類的正常追求完美,當作一種良性的力量,也的確令人振奮。
對於有完美主義這個毛病的人來說,需要擺脫的是神經質地追求完美。我以前划水出去,心裡想的可能是要追到完美的浪。現在我划水出去,就只是划水出去。即使遇見巨浪,我也懶得去想浪的等級。
阿德勒學派的心理學家蘇菲.拉扎斯菲爾德(Sophie Lazarsfeld)表示,「健康地追求完美,與神經質地追求完美」是不同的。她說,心理治療讓人「學會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不完美需要勇氣。」近年的研究也證實,不接受自身的不完美,可能會引發低自尊與憂鬱症。這是一種陷阱。而且「不完美」引起的缺陷感,與不擅長做某件事情無關。所謂缺陷感,就是相信自己應該達成一個高得離譜,其實根本不值得努力達成的標準。
完美主義者永遠不會滿意。他們有「內建」的防禦模式,因此無論是工作還是玩耍,都無法樂在其中。如果做事情的終極目標是做到完美,那怎麼可能會有樂趣,會感到滿意?這樣做事注定要失敗,不會有第二種結果。
我們若依照阿德勒率先提出的假設,去思考完美主義,就會漸漸了解,追求完美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特質,是一種想要精益求精的很自然的衝動。我們若能接受自己永遠無法做到完美,永遠無法成為「最頂尖」,也許在人生過程中苦幹實幹,就會感到更快樂。最起碼我們不會再用「無法達到完美」,當作永遠不去嘗試的藉口。在現實人生也是一樣,要實現小小的進步,其實容易得很。



▌ 搞砸沒那麼嚴重,就當累積了經驗值

被衝浪板尾鰭打中,也是衝浪的一部分。每一個衝浪客,遲早都會去急診室報到,這還得運氣夠好,能找到急診室才行。去急診室是縫針,讓骨頭歸位,在最嚴重的情況,則是救回小命。海浪的力量比我們大,衝浪板也可以是奪人性命的武器。衝浪板尾鰭有各種堅硬的材質,大多數是模製的複合材料,或是多層玻璃纖維製成,經過細細打磨,能穿透海水。
衝浪板尾鰭運作的原理,跟海豚還有鯊魚的鰭差不多,是提供阻力與平衡,方能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控制切穿海水,不過還是要取決於衝浪板尾鰭的類型,還有衝浪板有幾個尾鰭。我們人類有個生理缺陷,自己身上並沒有鰭,所以衝浪板上必須有個人造的鰭。
多年來我也聽了不少恐怖故事,什麼耳朵斷裂、少了一個睪丸,還有一個人真的給自己多開了一個屁眼。有個男孩頭皮被掀開,一隻腳的腳後跟撕裂。最駭人聽聞的倖存故事,是蘇珊.凱西(Susan Casey)的著作 The Wave 的精彩故事,講述布雷特.利可(Brett Lickle)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驚險經驗。
他在一百英尺高的浪上,拖進來的衝浪板那鋒利的尾鰭,割開了他的小腿後側。當時幸好有超人衝浪搭檔萊爾德.漢密爾頓(Laird Hamilton)在一旁,將身上的保溫潛水服扯下,當成止血帶為利可止血,直到將他送往安全的地方。利可的身邊要是換成別人,只怕他要在狂暴的夏威夷海域失血至死。萊爾德那天是游泳上岸,光著身子跑去求救。一個赤身露體的海神,救了好友的性命。
每一則衝浪意外的故事,總是伴隨著高尚的勇氣。在布雷特.利可的故事,他與萊爾德當時是想騎行史上最大的浪。衝浪這項國王的運動的兩位最傑出衝浪者,想反向登上大山一樣的海水,是人與大自然的對抗。大自然勝出的時候,我們向那些似乎無畏的靈魂致敬,敬佩他們敢於挑戰我們的惡夢或夢想的內容。惡夢來自恐懼,夢想來自渴望。
根據機率法則,任何人只要經常衝浪,遲早都會受傷。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職業衝浪手,誰都逃不過這個定律。但我每次受傷,就會深陷自我懷疑與自我批評。我左膝的半月板撕裂,小腿肌肉也裂傷,斷過一根手指,幾次在衝浪軌道撞到頭,弄成腦震盪,有一次在聖地牙哥的海洋沙灘(Ocean Beach)歷經一次特別慘烈的歪爆,整個人往後彎折成兩半,整個身體右側麻木。
我是因為雙腳打到自己的後腦勺,才發現自己彎折成兩半。而且一發現自己的身體扭曲成這種奇怪的模樣,不由得一陣噁心。我浮出水面,回到岸上,跟我一起衝浪的朋友牢牢記住整個經過,還有我害自己深陷險境的愚蠢舉動,當成接下來幾天茶餘飯後的材料。
為了避免有人罵我把不擅長說得太美好,太盲目樂觀,我還是要說清楚:受傷是難免的。你會被拋來甩去,還會被敲頭。但你在工作,或是做你擅長的事時也會這樣。差別在於:你在工作上犯錯,後果是很嚴重的。喔,你可能有個佛心老闆,貴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也很陽光,但你每搞砸一次,未來能再搞砸的機會就少一次。稀缺定律在這裡也適用。
你做不擅長的事,搞砸也無所謂。是會難受,但也就只有難受而已。並沒有更重大的意義,而且沒有限制。不需要依循時間表。而且搞砸反而會讓你更強大。因為你每一次在海浪上搞砸,等於是在練習在工作上進度落後,或是犯了需時幾週才能匡正的錯誤。所謂不擅長,是有限度的失敗與跌倒。你走過這一趟,就能體會搞砸並不是世界末日,也會更有能力處理日後更多的搞砸。



▌ 欣賞不美,就是全新的美

愛爾蘭詩人暨哲學家約翰.歐唐納休(John O’Donohue)在著作Beauty: The Invisible Embrace寫道:「美並非專屬於光明與美麗的國度,並非全然與對立勢力之間的衝突、對話無關。美的生機與活力,恰恰來自差異之心。」
曾任牧師的歐唐納休是一位神祕主義者,不幸於二○○八年英年早逝,我們就此失去了這個時代的一位思想家。他在最後一次訪談,談到美的內在樣貌,說道:「是一種漸進的豐富,一種更強烈的優雅感,一種更深刻的深度感,也是一種不斷開展的人生的豐富回憶的回歸。」我最近的人生,就像摺好的摺紙作品又展開了一樣。但就在摺紙打開的最艱難的時刻,也就是洛可離開的時候,我遇到的不只是純粹的悲傷。那天的海浪之中也有美,我並沒有視而不見。摺紙逐漸打開,也開啟了出乎我預料的東西,比純粹的失落更為複雜。
我知道有人思考過這個概念,在一個與歐唐納休的西愛爾蘭同樣純樸,同樣喜愛思考的地方。
日本人一千年來不斷琢磨美的概念,以心碎作為美的核心。這個概念化為文字,就是日語的「物哀」,意思是「因無常而傷懷」。從中古時代至今,無常始終是日本主流美學的核心。無論是櫻花的短暫花期,青春的綻放,海浪越過浩瀚的海洋,成熟之後在陸地上消亡,都是一種無常。日本人認為無常是一種美,也珍惜無常的短暫。
中古時代日本法師吉田兼好的著作《徒然草》,闡述了日本早期的美學,這種美學後來發展成一種尊崇無法長久,或是並不完美的事物的文化。吉田兼好認為,最極致的美並不在於完美、對稱、永恆,而是在於期待、想像、意外,以及短暫。吉田兼好寫道:「莫非只看盛開之春花,只賞萬里無雲之月?雨夜盼月,或臥於簾中,不見春去,實乃更為淒美動人。」
這些來自日本的概念,有些在近年流入日本之外地區的大眾意識的邊緣。「寂」(sabi)代表不完美、不完整,或孤獨之美。未見真實的月亮,而憑藉心中的渴望想像的月亮,也許才是最美的月亮。「侘」(wabi)是「潛藏」在看似貧乏、粗略的事物之中的美。這兩個詞通常會放在一起說,例如「侘寂」,意思是懂得欣賞不美的事物,也就是領會醜中之美。「金繼」是看見破損陶器之美。並不是將破損陶器修復至完好如初,而是用金粉做成的亮漆,凸顯破損之處,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美。
我每次洗完澡,看著鏡子中我的上半身,久而久之也就懂得了這種審美。我那曾經美麗,也曾經管用的雙峰,現在滿是傷痕,經過重建,歪七扭八,但我學會欣賞箇中之美。那是面對脆弱的堅忍之美。
我每次想到堅持做一件自己不擅長的事,就會想起這幾種類型的美。我們若能體會不擅長之美,那為了改善所做的努力,雖然表面上看來笨拙,卻體現出一種意志之美。努力做著不擅長的事情的我們,看起來就像一件破損的陶器。等到終於達到優雅的境界,那時的我們,就像以金漆拼接破損的部分。
備受尊崇的日本職人,是畢生只專注做一件事情的師傅,例如打造完美的劍身、壽司米飯,或是陶器作品。對他們而言,過程也是一切。過程連結了過往傳統與現在行動,邁向未來可能實現的卓越。
我的好友,攝影師麥可.馬傑斯(Mike Magers)經常待在日本,多年來忙於一項以職人為對象的攝影計畫。我對他說,這些師傅為何能一生一心一意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他立刻道出不擅長做一件事為何如此困難的主因,從不擅長的相反的角度分析。
麥可說:「我們西方人很難擁有登峰造極的技藝,因為成功與失敗的距離定義得很清楚,所以很多人還沒開始就放棄了。在西方,我們追求的是輕鬆。認為必須要有天賦。職人在意的是精益求精,而不是做到嫻熟。他們追求的是讓昨天的作品,在明天能稍微更好一點。」
與麥可合作的一位陶瓷藝術家對他說:「精通技術需要十年,但我需要一輩子的時間,靈魂與雙手才能合而為一。」職人是別人眼中的大師,但他們自己認為,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如果連大師都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想要擴展人生經驗的我們,當然也能學著接受整個過程,無論結果為何。我們若能看見自身努力的美與意義,就能敞開心胸,擁抱人生賜予的種種。當然難免會有心碎的時候,但修復破碎的心的金漆,是開放的心胸所帶來的喜悅。
藝術作品經常能展現這種互補的概念。從日本人尊崇的不完美,到誕生於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明暗對比技法(chiaroscuro),這種光明與黑暗的組合,我們創造的東西,似乎想蘊含光明與黑暗。就像我們先前探討過的陰陽,兩者必須兼具,才能理解一個人根本的狀況,也許還能洞悉在我們之外,一個在宇宙的狀況。
榮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弗蘭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認為牽涉到意義的問題很難回答,所以他換了另一種問法:「這個世界能否體現美的概念?」他尋找也許能解開宇宙之謎的方程式,在過程當中,發現了互補之美:一件事物可以體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見得是同時體現,而且一個概念還能闡述另一個。例如在粒子物理學,光的特性就體現了互補,有時表現像個波,有時又像粒子。從兩個角度的任一個看,都能更深入理解光,但你不能同時應用不同的理論。
維爾切克說:「互補既是一種物理現實的特色,也是一種智慧……,必須從不同角度看世界,才能看見世界真實的全貌。而且看世界的各種方式可以非常豐富,可以有內在的一致性,可以有各自的語言與規則,但也有可能互不相容。而想看見現實的全貌,兩者都要兼顧。」維爾切克的架構,將物理學的嚴謹,巧妙運用在「互補」這種神祕且崇高的概念。
我想親身實踐這個概念。我不想只知道互補存在而已,我還想運用。正因如此,我才會時時想起法蘭西斯.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的名言:「想知道一個人是否擁有頂尖智慧,就要看看此人是否有能力同時心懷兩種對立的想法,卻仍能正常運作。」他說的簡直就是他自己,還有每一位小說家,所不可或缺的能力。寫小說的人要是缺乏這種能力,很快就會覺得要描寫人物,還要說故事,還真他媽沉悶。
大多數人很難接受這種不一致。大多數人的本能,是尋求簡單的答案、平順的道路。我們喜歡一致,因為一致讓我們感到自在。我們寧願選擇荒誕,也不想懷抱互相衝突的想法。在衝浪界,這種現象很常見,就是小憨憨嚴重高估自己的本事。因為說到底,他們要是不擅長衝浪……那又何必出來衝浪?
嗯,我知道答案。你也知道。因為不擅長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還是很大的一部分。我們確實可以同時做事與失敗。不擅長衝浪,確實讓我接受了快樂與不自在這兩種原應是對立的概念。但我若深陷情緒的亂流,當下又無法立刻前去衝浪,我就會以較為激烈的手段,表露內心的不自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00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