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滿額折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設計改變台灣1000 Days of Design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90432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台灣設計研究院自2020年成立至今已邁入第一千天。回顧過去,設研院不僅成功促成跨部會、跨地方的合作,更是讓設計力融入中央和地方的共同施政價值中。同時透過跨國合作,將台灣設計力推向國際舞台,打造出 DIT(Designed in Taiwan)的國際形象。
過去,我們談論的設計,通常是指外觀與產品的功能加值,但丹麥曾提出將設計分為不同層次,其中「無設計」是第一層;「外觀造型」是第二層;「設計應用於流程的改善」,例如公司產銷、管理的 SOP是第三層;「將設計做為一種戰略,創造產業生態系統」則是第四層。設研院以設計階梯第四層作為核心策略,協助台灣社會打造更多元的環境。
作為一個國家級的設計單位,設研院以設計思維和方法為基礎,透過不斷創新和探索,為社會打造更好的產品、服務和公共政策,並實現真正的社會價值。設計不僅是一種美學的追求,更是促進社會進步和創新的重要手段。設研院成功將設計力融入各個領域,包括社會創新、教育、城市美學和循環設計等,不僅推動產業升級和提升公共服務品質,更推動社會環境的永續發展。
本書透過各關係人的觀點訪談,刻劃出設計作為戰略的設計實證,並彰顯設計在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設計改變台灣 1000 Days Of Design》將以五個章節,呈現這一千天的設計力成果。
① 以設計形塑城市文化:沿著字裡行間,走逛台灣設計展等大型展會,看見設計如何改變城市風景。
② 以設計促進公共創新:從校園改造到衛生所再設計,讓習以為常的大小事,有了正向改變的契機。
③ 以設計驅動價值升級:將設計力與永續概念融入醫療、零售、農業等各行各業,為產業價值再升級。
④ 培育與壯大設計力:從金點設計獎到新一代設計展,為島嶼設計能量蓄力。
⑤ 設計如何引領價值:以設計研究、國際合作,陪伴設計產業往前路邁進。
書中將向大家展示設計在各個面向的應用,我們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對設計的關注和重視,為台灣設計產業的發展注入更多的動力。

 

作者簡介

台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DRI)
「設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全球,它在國家經濟、文化、社會當中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性與日俱增,且越來越多其他產業將設計視為核心競爭力,藉由設計能量驅動企業,帶動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因此政府於2020年成立國家級設計研究院「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DRI)。 TDRI將運用「設計力」整合政府跨部會的資源,讓設計成為我國重要施政價值與國家戰略,期許引領產業和社會永續發展,並增進國民生活價值。TDRI將協助政府擬定國家設計政策,提升政府施政效能,同時透過跨領域的知識整合,讓政府導入設計思維,以設計驅動企業賦能,在臺灣打造設計領先型企業。

 

目次


p.4 序言
p.5 總編輯序言

Chapter0 . Origin 一千個日子的起點
p.10 當設計成為前進策略,為產業、地方與日常帶來改變:專訪設研院董事長林全能
p.16 在生活的微小觀察中,找尋設計的可能:專訪設研院院長張基義
p.22 設計進程步履不停,推動台灣的世界影響力:專訪設研院副院長林鑫保
p.28 以跨領域設計,為台灣解決複雜的問題:專訪設研院副院長艾淑婷
p.34 從研究出發,厚植設計軟實力:專訪設研院研發長劉世南
p.40 當設計靈光的孵化所,也成為設計力的最佳實踐:不只是圖書館
p.42 以多元策展,陪伴大眾認識設計脈動:台灣設計館
p44 走逛台灣設計選品店,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連結:設計點
p.46 看見改革路上,那些分進合擊的夥伴:直擊設計台灣隊

Chapter1 . City 以設計形塑城市文化
p.52 打造文創大平台,讓文化與商業成為一體兩面:臺灣文博會
p.60 以設計力推動城市亮點,讓在地與世界同步共感:台灣設計展
p.66 不只轉譯市政內容,更帶領全民想像未來:台北城市博覽會


Chapter2 . Public 以設計促進公共創新
p.72 透過跨領域設計,打造一致且安心的公衛場域:衛生所再設計
p.78 在校園的每個角落裡,埋下設計的可能性: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
p.86 翻轉公運與航運美學,打造觸動人心的移動風景:北花線-回遊號 & 藍色公路
p.90 從美學出發,形塑不一樣的民主風景:選舉公報再設計
p.92 重整既有服務體系,將機能好好收進盒子裡:台北捷運再設計——中山站
p.94 以設計拉近與民眾的距離,讓法院溫暖且富有人性:國民法官法庭空間設計
p.96 擦亮城市門廳,讓老車站煥發新魅力:火車站微改造
p.98 從精研法規到導入設計,讓消防設備融於環境又令人安心:公共消防設備再設計
p.101 DESIGN X PUBLIC

Chapter3 . Industry 以設計驅動價值升級
p.104 為產地賦予力量,創造未來的模樣:T22 計畫
p.112 以設計述說永續,打造共好的生活場域:家樂福影響力概念店
p.116 用設計與品牌思維,陪伴台灣農產品牌走出國門:TGA品牌好農計畫
p.120 當循環設計成為緩解疫情的及時雨:MAC WARD
p.126 在講求快速的電商世界裡,以設計傳遞產地溫度:ACO農產電子商務包裝及品牌輔導計畫
p.128 以設計力打造循環願景,讓玻璃產業跟上世界脈動:春池玻璃
p.130 以循環設計為理念,構築美妝業的零碳經濟:歐萊德
p.132 天光照亮老市場,讓傳統獲得新生:鹽一市場
p.137 DESIGN X INDUSTRY

Chapter4 . Talent 培育與壯大設計力
p.140 打造華人設計圈的最高榮耀:金點設計獎
p.148 不只概念先行,更讓創意落地:新一代設計展
p.152 多領域共同合作,為設計思維帶來突破:故宮X台達電子
p.157 DESIGN X TALENT

Chapter5 .Value 設計如何引領價值
p.160 建立具體評估系統,量化設計的價值:設計指標
p.162 掌握台灣設計產業能量,洞察未來趨勢發展:設計力調查
p.166 藉由設計研發,促進設計產業的數位轉型:設計的前瞻與研發
p.170 設計研究工具開發 X 數據共創未來台北
p.172 產業應用設計加值 X 技術法人設計共創
p.174 創新情境設計共創 X 元宇宙應用情境的沙盤推演
p.176 從設計出發推動永續思考,打造循環經濟新模式:循環設計
p.178 將設計作為國際語言,從島嶼出發與世界對話:國際合作X產品開發
p.180 以設計為載體,讓台灣的價值與主張影響國際:國際合作X展會行銷
p.182 從設計出發,拓展國際夥伴關係:國際合作X組織鏈結
p.185 DESIGN X VALUE

p.186 一千個日子大事紀

 

書摘/試閱

城市——
臺灣文博會
打造文創大平台,讓文化與商業成為一體兩面
2010年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前身)為了刺激文創外銷成績,推出「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以下簡稱臺灣文博會),以商展形式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文創產業。隨著時移世異,即將邁入第12屆的臺灣文博會一次次的轉型過程中,逐步涵括文化策展概念,成為台灣近十年文化內容的縮影。在此過程中,從2014至2022年推動臺灣文博會的設研院(及其前身台創中心)扮演關鍵角色,也讓臺灣文博會觀展人數從2010年的6.4萬人次提升到2022年的50.7萬人,產值更從2010年的1.6億元成長至2022年的10.7億元,增幅近6.7倍。
打造文化創意大平台
負責臺灣文博會專案推動的設研院人文創新組副組長何英碧表示:「過去臺灣文博會以單一展會的形式於南港展覽館舉行,設研院在2014年接手後,緊接著提出『城市即展場,展場即生活』的主張,希望臺灣文博會深入到城市巷弄之中,也規劃出『文化概念展區』華山文創園區、『文創品牌展區』松山文創園區、『IP授權展區』花博爭艷館三大展區,並舉辦許多店家串聯。」隨著展會一屆屆舉辦,設研院合作角色也越來越多,包含總策展人、分策展人、地方政府、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等,「相較於其他展覽,臺灣文博會一大特色是高度『複合』。它不是純粹的商展,也不是純粹的文化展,而是肩負著複合任務,接觸各式各樣的人。設研院則在其中扮演整合者的角色,透過大量的串聯、整合、協調、溝通,讓臺灣文博會成為文化創意的大平台。」
以展會扣連文化與商業
而在臺灣文博會肩負的多重任務裡,其中一個重要的子項便是文化倡議。從2017年設研院邀請格式設計展策總監王耀邦(格子)擔任總策展人,推出「我們在文化裡爆炸」年度主題開始,如何為臺灣文博會提出總體論述,便是設研院的重要使命。到了2021年後,如何讓三大展區彼此互文,且「商中有策,策中有商」,以文化帶動產值,更是關鍵任務。
以2021臺灣文博會為例,時任總策展人的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林昆穎與設研院攜手,讓華山文創園區「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松山文創園區「匯聚宮」、花博爭艷館「萬神殿」概念一體成型、形式環環相扣。像是萬神殿呼應「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主題,以App蒐集觀展民眾偏好,最終將分析結果回饋給參展品牌,讓品牌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粉絲輪廓;華山文創園區中以策展規畫推導出的觀眾獨屬展品也與匯聚宮中文創品牌商品相扣連。
到了2022年,商策合一的命題依舊,更進一步南移高雄,並且在年度主題「群島共振RESONANCE ISLAND 」下,以「文化循環」的觀點嫁接不同的生態圈,啟動文創產業的互聯動能。
摸索出大型展會策畫方法論
然而,舉辦大型展會實屬不易,在大型展會中包裹多個子展區,挑戰更是嚴峻;既提出文化主張,又滾動商業、影響產業,更遠遠超越單純商展或藝文展覽的策展邏輯。2021、2022年臺灣文博會總策展人林昆穎指出,總策展人與設研院之間如何互為助力、往同一個目標前進,便是左右展會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主要作為策展方向的提出者,設研院則是同時理解創意人與公務流程的角色,並以院內的設計流程,讓一切逐步發生。」
何英碧補充,「設研院中負責籌劃臺灣文博會的團隊約有十幾人,我們依據合作對象來分工,像是有對公部門、地方政府、文創品牌、IP授權業者及國內外買家的專案經理,並以此分工為基底,建構出工作流程與溝通模式。也因為跟品牌、策展人之間都有專人負責溝通整合,在長期經營下,我們對於不同合作者的需求也有更高的掌握度,更能做好整合的角色。」
林昆穎更進一步指出,想讓龐大的籌備團隊一起動起來實屬不易,彼此「共事」的過程也是「共識」的過程。而在這樣的旅途中,逐步建立起展覽基礎架構與流程、奠定明確的籌辦方法論,找到屬於臺灣文博會的思維方針,讓臺灣文博會真正達成國家級博覽會的規格,更是在為期十天的展會之後、在創造十億產值之餘,所奠基出的島嶼能量,更重要的是,讓大家透過參與的過程,看見在臺灣文博會的年復一年裡,過程本身便是意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