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滿額折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善良不是沒有界限的「討好」,迴避衝突也只會更「委屈」。
你的人生,不該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
★知名心理師武志紅專文推薦!★

◎我要表現優秀,爸媽才會開心 !
◎努力迎合他的要求,才不會跟我分手!
◎只有常常加班工作,老闆才會幫我加薪。
◎配合參加聚會,他們才會把我當朋友。
在生活場景中,我們為了生存,為了贏得疼愛,為了獲得美好的評價,我們慣性的選擇了「討好」的行為反應。我們討好了自己,討好了別人,卻沒有換取我們想要的一切。現實是失去自我的討好行為,得到的是永無止境的情緒泥沼。跟著專家心理師一起戒掉「討好」的行為模式,建立穩定的自我!學會以成年人的姿態,與他人平等相處!

──────|理解與看見討好背後的情緒問題|──────
因為討好,我們時常陷入恐懼、焦慮、羞恥、委屈、憤怒與內疚等糾結的情緒。本書從五組情感反應入手,精準深刻地描述了討好型人格會經歷的各種感受,由此,從五組探討了討好型人格的關係模式,看見自己的情緒,找到自我療癒的入口。
◆恐懼vs.焦慮:過度的恐懼與焦慮,降低了我們對生命的創造性與自主性。
◆羞恥vs.委屈:壓抑真實的自己,不斷活在委屈中。
◆憤怒vs.內疚:總是在付出,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陷入憤怒與內疚的惡行循環中。
◆悲傷vs.無力:出讓自我,對自己無能為力,過著瀰漫著悲傷的日子。
◆孤獨vs.空虛:內心嚴重的匱乏感,選擇用付出來留住愛。

──────|覺察與思考討好行為模式的思維|──────
為什麼會有討好的行為反應,是迎合、順從、想靠近又想逃離的邏輯思維,與原生家庭的教養、內在小孩的形塑有密切的關係。
◆迎合vs.順從:來自暴力型家庭的創傷,越恐懼,就越順從。
◆進入vs.逃離:成長於苛責型的家長,習慣貶低自己,卻又想逃離關係的約束。
◆付出vs.補償:活在高期待型的家庭中,一直過度付出,卻沒有享受回饋。
◆失去vs.獲得:受到控制型家庭的影響,在幻想中,拒絕別人就會被拋棄。
◆存在vs.消失:因為忽略型家庭的童年創傷,認為我們不分開,我就永遠不會孤獨 。

──────|改變與療癒,發展穩定自我的核心力|──────
為自己改變,善用決定、方法、界線、愛與支持、陪伴、哀悼與扎根的力量,讓自己不驚、不懼、不悔、不怨的生活著。
◆決定的力量:為了自己,選擇改變
◆方法的力量:四步驟培養「均勻懸浮注意」
◆界限的力量:確立人我邊界及建立時間與空間邊界
◆ 愛與支持的力量:停止受害者的自我催眠
◆陪伴的力量:讓自己與世界建立更多連接結
◆哀悼的力量:四個階段走向光明未來X 六個關鍵讓你勇往直前
◆扎根的力量:五個方式讓自己盛情綻放,走過黑夜,迎向黎明
──────|特別收錄 戒掉討好練習|──────
本書作者在十多年的心理諮商生涯中,特別挑出「討好型」的行為模式,整理出心理諮商中經常出現的「討好行為」,從重建自我秩序、重新扎根出發,提出了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和觀點。而21個篇末的「戒掉討好練習」附錄,鼓勵讀者透過直視內心的書寫方式,學習自我對話,自我修復創傷,找回穩定的自我,勇敢重啟人生。
‧尋找內在的安全基地 ‧對恐懼與焦慮的體驗 ‧與羞恥和委屈對話
‧憤怒和內疚的情感體驗 ‧書寫悲傷與無力的感受 ‧書寫孤獨與孤單的感受
‧體會討好者的損失與獲益 ‧迎合vs.順從 ‧寫下迎合與順從的經驗
‧思考自己在關係中的感受 ‧反思關係中高期待付出與補償的模式
‧在關係中不能「說不」時的內心感受 ‧如何應對分離 ‧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均勻懸浮注意的實際操作‧紀錄人生最風光的時刻 ‧給恐懼的一封信
‧想對「親愛的過去」所說的話 ‧形容失去時的感受 ‧想像成一棵大樹的扎根練習

──────|寵愛自己‧寧靜富足 關鍵句|──────
開始學會:說「不」是對自己最基本的保護,也是對抗自己無力感的重要策略。可以維護你作為一個主體的存在感,我們要有自己內心的「規則」。
‧討好,不是一種錯,更不是一種罪過。
‧每個討好行為的背後一定有需要你去維護的、你認為更重要的東西。
‧憤怒、悲傷,不要強迫自己馬上走出來,因為這真的需要時間。
‧帶著傷痛往前走,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才走下一步的。
‧哀悼失去需要時間,時間會慢慢撫平創傷。
‧每當情緒失控、歇斯底里的時候,試著按下暫停鍵,不要往前,也不要後退。
‧請記住,你不是神,你不可能搞定所有的事情。
‧用溫柔的方式讓自己平靜下來。對它說:「我看見你了。來,請坐到我旁邊來。」
‧愛自己,就請停止對自己的苛責。
‧一個人如果力量足夠強大,就沒有必要逃離,自然會選擇面對。
‧人生很長也很短,活得勇敢一些,不要懼怕自己的攻擊性。
‧每一個奮不顧身的人,內心都有一個希望。
‧即使一次又一次踩坑,也一次又一次爬起來繼續往前,這就是生命的力量。
‧不要懼怕當自己領地的「國王」,你的力量一直都在。
‧從現在開始,不再討好,為你自己而活,忠於自己的內心,活出自己的優秀。
‧當你寵愛自己時,你將變得寧靜富足。


●最實用的心理療癒工具書,跟著作者的提問與解答,每個人都是自己最棒的諮商師。
●誠實且直接的看見、理解與接納關係中的負面情緒,找到改變的動機。
●立論清楚的分析,破除討好型人的思維邏輯,找到療癒的切口,開啟修復的旅程。
●提供操作容易且實用的心理諮商練習,一步一步地學會包紮傷口,走出情緒的低谷。

作者簡介

武志紅心理諮商工作室諮商師,心理學工作者;擁有十餘年心理諮商從業經驗,諮商時長近10000小時;主講的「攻擊」主題課程,學習人次超過190萬。 對攻擊性、討好型人格等主題有深入研究,作品十分深刻且具有療癒性,已出版作品:《你的善良,也許只是軟弱》。

名人/編輯推薦

武志紅(知名心理師)專文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劉仲彬(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
螺螄拜恩(人氣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推薦序】討好是一個人禦寒的外衣
武志紅(資深心理諮商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
這本書的內容源自黃玉玲老師和我們「看見心理」平臺合作的一個訓練營課程,如今見到這本書出版,我很開心,也重新細細地讀了一遍。這本書的繁體字版書名為《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活出自信,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在我心裡,黃玉玲老師非常適合探討這個議題,因為她是一個敢愛敢恨,卻也能讓關係健康、暢快、融洽的人,同時也是我們平臺最資深的諮商師之一。

在人際關係中,你能表達「好」,也能表達「壞」,這是完整的。當你只能在關係中表達「好」的時候,你就成了「好人」。我看到太多的「好人」,他們的情商並不低,在普通關係中,他們會自然捍衛自己的利益,但在親密關係或親子關係中就做不到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在「我在意的親近關係」中,即「我和自己人的關係」中,只能表達「好」,不能表達「壞」。

我們生活在一個把「忍與讓」作為一種為人處世美德的文化環境中,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多為他人著想」、「吃虧是福」,這並不是說做「好人」有什麼問題,而是說我們不能只會做「好人」。

有太多的好人,他們只是維持了一個好人的外殼,而他們的內在,是一個沒有成形的自我。「自我」這個詞,我給它做了一個新的界定。所謂自我,就是我們的精神生命。自我沒有成形,意味著一個人的精神生命尚未誕生。你只要稍一思考,就會發現,這個議題太嚴峻了。

那麼,是誰、是什麼力量在破壞自己,讓自己的精神生命不能誕生?追問這個問題時,我們最容易去怪罪身邊的關係,而在關系中習慣討好的人,就是在用「只有好沒有壞」的行為模式拼命地說:「不是我,不是我,別怪我。」翻看黃玉玲老師這本探討討好型人格的書,我同樣看到了這個邏輯:當孩子不敢拒絕
父母、不能做自己的時候,他們就是在害怕成為那個「壞人」。因為一旦成為「壞人」,就要承受愧疚的折磨,遭受被懲罰甚至被家族遺棄的風險,這是最讓孩子恐懼的。為此,「我」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抑制生命深處「精神自我」的生長。

嚴重的討好行為,源自嚴重的被拋棄創傷。如果說社會有一個底色,那麼我想討好至少是底色之一,因為有太多的人陷在嚴重的被拋棄創傷中。

日本文學名著《人間失格》,是作者太宰治直刺人心的類自傳,如此描繪這種心理:「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討好別人。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我靠滑稽這條細線,維繫著與人類的聯繫。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可心裡頭,卻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鈞一髮的高難度下,汗流浹背地為人類提供最周詳的服務。

而且,無論我被家人怎樣責怪,也從不還嘴。哪怕只是戲言,於我也如晴天霹靂,令我為之瘋狂,哪裡還談得上還嘴︙︙只要被人批評,我就覺得對方說得一點都沒錯,是我自己想法有誤。因此我總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擊,內心卻承受著瘋狂的恐懼。」太宰治說的「瘋狂的恐懼」,就是對被拋棄的恐懼。這種恐懼壓倒一切,他為了避免這種恐懼可以付出一切。討好算什麼,滑稽又算什麼,只要不被拋棄就可以。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作家男友,撞火車自殺前留遺言「生而為人,對不起」,這也是太宰治真實的自殺遺言。這本小說的名字─《人間失格》,也經典地反映了有嚴重被拋棄創傷的人的感受。若嬰幼兒時未被看見,自己感覺都沒有在人間存在的資格。

有這種感覺做底子,那麼,隨便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即那些偶爾能與別人建立哪怕再鬆散的連結方式,都會極度執著。

恐懼被拋棄的不只是太宰治和松子的作家男友,更有無數個渴望愛卻不曾體驗愛,也不知道愛為何物的普羅大眾。本書正是在深度剖析這個有些悲情的文化現象與情感模式。但我相信,如果你能夠沉浸地閱讀它,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本書的書名叫作《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戒掉討好,活出自信,建立有界限的穩定自我》。我非常喜歡這個書名,其中的「不」字有著堅定做自己的力量感,這也是一個人「精神自我」的獨立宣言。

不再討好,意味著一個人曾經嘗試討好。現在,當你被題目吸引並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你的內心其實已經有了思考這個主題的種子。如果你有「討好」相關的行為反應模式,那麼我相信這也是一本幫助有著某種內在「虛弱感」的自我重建秩序、重新扎根的書。如果你已經決定要告別過去的模式,那麼我相信這本書的結構及練習可以為你提供助力。

我研究原生家庭和心理發展多年,相關的著作,從學術論文到暢銷書都看過不少。要把原生家庭問題說得深入淺出,非常考驗諮商師的學術功力和日常觀察,以及系統寫作的能力。

這本書,我願意稱它為原生家庭的主體性寫作。一個人的人際關係模式起源於原生家庭,黃玉玲老師是我們團隊中一位專業非常扎實的諮商師。關於原生家庭對討好的形成和影響,她有著非常精彩到位的觀察與思考,且對應每一個情感反應的描述,也令我讚歎。情感是關係流動的基礎,理解是療癒的基礎。

我相信,當她把這一切梳理成文字,呈現給大家的時候,其獨特與深刻的理解能讓大家獲得共鳴。

最重要的是,書中提到的構建個人主體性這一成長方向,相當於鋪設了一條非常清晰、踏實的希望之路,雖然這條路非常漫長,也甚為艱難,但一想到我們被壓抑的「精神生命」,這種共生帶來的絕望感,也許會讓我們行動起來,不再那麼畏懼。

我們做很多過分的努力,例如用權力壓制別人、討好等,其背後都藏著一種渴望─希望事情能按照我們的意願發展。有時這份意願非常直接粗暴,如權力狂;有時這份意願很委婉,甚至都難以看到,例如嚴重的討好型人格。當深究背後的動力時,我們可以看到藏在這些模式背後的強烈自戀性動力─我都這樣了,你們怎麼還不按照我的意願行事。

放下這種自戀性的強烈渴望,尊重一個基本事實:我是我,你是你,尊重人性,尊重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然後好好地修自己的身和心,我們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在強烈的自戀動力這一維度,我也看到黃玉玲老師有非常深入且多維的解讀。這也是在本書第二部分中呈現最多的內容,其中大部分挑戰的是人的自戀思維。書中把思維想法、內心活動寫得非常生動,且簡單易懂,這類似於在心理諮商中,諮商師「言說」出個案的無意識困境,使這個無意識意識化,於是難以言說的痛苦變成了「有人懂,有人理解」。這也可以看出一個成熟諮商師的功力。同樣,被困在無法言說的孤島裡的人,將會因為被理解而獲得溫暖。

書中有許多接地氣的例子。比如,孩子以為自己做得完美就可以獲得他想要的愛,妻子以為自己成為丈夫的賢內助就會獲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一切都建立在讓他人滿意的基礎上,在這種關係裡,自我不見了。以父母為中心的,還沒有完成與家庭的分離;總是以別人為中心的,更可悲,一直沒有活出自己。

很多人讀了本書可能會覺得案例中的人物身上也有自己的影子。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就是發生了一些認同。藉由這個認同的通道,反倒能夠為自己打開一扇理解和改變的大門。

回避衝突,討好別人,永遠都只是在強迫性重複,唯有真正直接面對才會帶來新的可能。我驚喜地看到在本書最後一部分,黃玉玲老師以更加耐心、細膩的語言給我們呈現了療癒的藍圖。透過不同的力量練習,我們得以建立自己的主體感,滋養自己的「精神生命」。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扎根,活在自己的土壤裡,成為自己的主人,無需再討好他人。

本書每篇章末尾都有「練習」的附錄,用心去書寫,對我們非常有幫助。尤其是最後部分那些帶著光的練習,非常溫暖又有力量,適合反覆嘗試。

我曾經也是一個資深「老好人」,好幾年前的一個早上,我走在路上,突然間有了一種難以言說的平靜感。體會這份感覺,頓悟自己總算脫掉了討好型人格的那層外衣。原來,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腦海裡總喧囂著別人的聲音。現在,不要邀請這些聲音進來了,不要再妄想著對別人的責任與義務了,今後只要尊重自己的感覺。終於,我收穫了平靜。相信有一天,你也會收穫這份平靜。

愛所愛的人,但不是討好他們,這也是在表達你對這個人的信任,相信每個人都有取悅自己、擺脫困境的能力。愛需要你拿出你的主體感,用你的真實自我,與所愛的人真實、深度碰撞。

最後,我想引用一段來自個案的話,與大家共勉:人生由幾百、幾千乃至幾萬個大大小小的選擇構成,等你老了,回顧一生的時候,你發現最虧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這一生,就白活了。
願你不負此生!

目次

【推薦序】 討好是一個人禦寒的外衣─武志紅
【自 序】 選擇站起來,選擇表達自己
【導 讀】 真正的優秀,是為自己而活

【Part 01】情感篇:看見與接納,深入內心的五組情緒
01理解,是深深地看見
02恐懼與焦慮:被放大的死亡威脅
03羞恥與委屈:求求你看看我,我很好
04憤怒與內疚:我做了這麼多,你得滿足我
05悲傷與無力:不必苦求丟失的愛
06孤獨與空虛:用犧牲換取虛假的溫暖

【Part 02】思維篇:思考與覺察,讀懂關係中的五組邏輯
07討好模式的損失與獲益
08迎合與順從:如果你高興,我就是可愛的
09進入與逃離:我不配擁有更好的生活
10付出與補償:被苛責過,卻一直過度付出
11失去與獲得:在幻想中,拒絕別人就會被拋棄
12存在與消失:如果我們不分開,我就永遠不會孤獨

【Part 03】力量篇:改變與療愈,發展穩定自我的七個核心
13決定的力量:為了自己,選擇改變
14方法的力量:四步驟培養「均勻懸浮注意」
15界限的力量(上):確立人我邊界
16界限的力量(下):建立時間與空間邊界
17愛與支持的力量:停止受害者的自我催眠
18陪伴的力量:讓自己與世界建立更多連結
19哀悼的力量(上):四個階段,走向光明未來
20哀悼的力量(下):六個關鍵點,讓你勇往直前
21扎根的力量:五 個方式,讓自己盛情綻放

【結語】 討好不是錯,願你給自己愛和寬容

書摘/試閱

【內文】
●理解,就是深深地看見
成為真實的自我,意味著我們要承認自己的需求,承認我們對他人的需要,以及對失去他人的恐懼。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回內在的力量。
未被觸碰的情緒是一種內在的禁忌,是我們努力想要迴避但又渴望被療癒的課題。只有當我們能看見自己內在的創傷、匱乏與動機時,我們才能深深地理解自己。在理解中,我們將啟動療癒的力量。

◎看見自己的辛苦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時刻,付出了很多努力,好像還是無法融入想進入的社交圈子;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沒有讓自己得償所願。「沮喪」、「失望」、「脆弱」是這個時候出現最多的詞語。很多人就這樣因為無法「討好」、「適應」這個環境而慢慢抑鬱了。
在我看來,每個人的內心都有美好的願望。只是,很多人在走向美好的路上時很容易偏了方向,覺得自己應該做得很好;做不到的時候,就會對自己非常苛刻。對自己苛刻,這其實是我們對自己的攻擊,就好像自己應該是那個最強大的、最完美的人,做不到就是自己不對。你有沒有看到,其實自己已經很辛苦了,很努力了呢?
做不到的時候,本來已經很脆弱,很沮喪了,這時有人對你說「你就是不好,你就是很笨」,那種感覺就是雪上加霜。每個人內心有強大的部分,也有弱小的部分,但強大部分並不怎麼喜歡,甚至有點討厭我們內心脆弱的那部分。它們想方設法地苛責我們內心的脆弱,試圖讓它快點改變、快點消失。
雖然脆弱的部分一直很努力,可它總是達不到標準,無法很快做出改變。我們內心的兩個陣營都覺得很挫敗、很矛盾、很難繼續共處。如果我們看不見這種衝突,就會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們會覺得自己很不好,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同時,為了達到要求,我們拼命努力,把自己弄得像個機器,沒有情感,沒有想法,沒有需要。今天達到這個目標,明天還會有更高的目標。永遠有目標,永遠看不到盡頭。
社會心理學的先驅,心理學家卡倫.霍妮(Karen Horne) 曾表示,在追求強迫性的成功與完美的過程中,我們內在會有一股強大的驅動力,高舉著「應該」和「不應該」的旗幟,對自己能力的評估過於理想化,想要不停地實現自我超越。
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學會在壓力中生存,他們看起來過得更滋潤了;而有些人則在這場自我提升的大戰裡,逐漸停滯、枯萎,覺得生活沒有意義。如果你時常情緒低落、疲憊、覺得生活沒有樂趣,甚至莫名其妙地發火,那麼需要思考一下,自己能在壓力下堅持多久,以及是否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思考到底為什麼而活。
當你把自己當作一個人時,你會體諒自己正在經歷的辛苦,也許你會對自己手下留情,而不是一味地鞭策自己。

◎看見自己的勇敢
被很多情緒淹沒就仿佛被捲入巨大的旋渦,會令人產生一種很深的痛苦。在畏懼面對現實、害怕陷入情緒時,很多人會選擇性地忽略自己的痛苦。對於內在,否認、壓抑、情感隔離等心理防衛機制會在意識層面把我們的感受與情緒隔離開;對於外在,我們也能找到很多理由忽略痛苦,譬如,把它當作禁忌,閉口不談。
不少參加過課程的朋友對我說,家裡如有年輕一輩的親人因為某種原因離世,家人不准大家談論自己的悲傷,認為這不吉利。
神秘力量的暗示通常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因為擔心對家人不好,很多人選擇將痛苦埋在心裡。
不被觸碰、未被處理的痛苦不會被人的潛意識遺忘,它們可能會攪得人心神不寧,煩躁失眠;它們可能在心裡生根發芽,日益影響我們的生活,讓人無法忽視它們。
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安娜.佛洛依德(Anna Freud) 曾提出「否認」的防衛機制概念。它表現為直接拒絕接受現實,阻止自己對某個事實產生認知。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難以應對的事情,人很有可能會拒絕感知或否認它的存在。
這種心理防衛機制是極其常見的。人在痛苦時,這個防衛機制會自然而然地打開。「否認」只是為了保護我們在當下免受更加強烈的衝擊,但如果我們一直處在否認中,就相當於一直活在幻想中,這永遠無法讓我們真正地面對現實。
不要忘記,事實就是事實,是無法被潛意識否認的。它會在我們有一點心理空間的時候悄悄浮現,促使我們面對。面對,就是去看見;不想看見,就永遠過不了這個坎。
成長總是伴隨著疼痛。這些疼痛包括幻想的破滅、舊的價值觀與信念的坍塌、真實世界的挑戰,以及令人難以忍受的不確定性。這些都會不可避免地激發我們內在的情緒感受。很多人會勇敢的「看見」這些情緒,他們冒著被負面情緒吞噬的危險,蹚進一條條情感的河流,他們不恐懼嗎?
當然不是,他們也很恐懼,但這並沒有使他們停下腳步。他們帶著恐懼往前走,呈現生命渴望成長和自由的力量。
心理分析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 認為,人是可以持續成長的,一個人終將成為他自己,完成一種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於他人的發展歷程。
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你也有這個力量。你沒有放棄成長,你明知前路迷茫,但是,你還是選擇了上路。
請相信自己,你的內在潛意識也會帶領你穿越黑暗,到達黎明。願你能看見自己的勇敢。
◎看見自己的無力
我們常常會感到憤怒、焦慮,但只在極少的情況下感到無能為力。事實上,一個人的終極憤怒是指向自己的,即對自己無能為力的憤怒。
人類有自戀的需要,要發展並增強對世界的掌控感,但是,人類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基本事實:很多事情,自己搞不定。譬如,過去的一分一秒,你沒有能力把它們找回來,重新來過。又如,你的孩子因為一件事情大喊大叫,你做了你能做的一切,但他還是不聽話,你無法讓生氣的情緒消失,情緒來了就是來了。
卡倫.霍妮(Karen Horney)表示,當我們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時,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脆弱、卑微,並為此感到羞恥、恐懼。為了抵抗這種對脆弱與卑微的恐懼,我們便想追求「報復性的勝利」。現代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這也讓我們更加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心越來越難以平靜。
具備討好型特質的人就是這樣,他們經歷了很多覺察、反思、嘗試,但還是不斷地掉進坑裡,一次次對自己憤怒,一次次恨自己無能為力。
許多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甚至會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讓別人開心而懊惱。這也是恐懼自己無能為力的一種表現。對自身無能的憤怒反映的是對失控的恐懼。如果可以駕馭自己的恐懼,又何必討好別人?
一些人失戀後會不斷翻查對方在社交媒體裡的訊息,明明知道,即使雙方和好,也是傷害自己或相互傷害,但就是忍不住想和對方聯繫。「忍不住」就是對自己思念之苦的無能為力。
這些情緒當然需要被我們看見,如果選擇性地忽略它們,那麼你會發現,眞正的踏實感始終無法到來,眞實的力量也無法住進自己內心。

成為真實的自我,意味著我們要承認自己的需求,承認我們對他人的需要,以及對失去他人的恐懼。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回內在的力量。
◎看見自己的希望與愛
如果你還在挑剔自己,我要先恭喜你,至少你對自己還有希望。但是,如果你過度挑剔自己,那麼你有可能正在以傷害自己的方式熄滅自己的希望。
事實上,如果我們用心去看一件事情,就總能發現藏在它背後的積極的願望。每個討好行為的背後一定有需要你去維護的、你認為更重要的東西。這就是我們要看到的。
接下來,你會看到不同的故事,我會闡述我對它們的理解。在這些故事裡,我們能看到當事人的艱難,更能看到他們的英勇,因為,所有行為背後都有希望在。
正因為不想一拍兩散,才和對方妥協。正因為太恐懼關係破裂,才會暫時委屈自己。正因為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羞恥,才要求自己把一切都做好,讓別人無可挑剔。
我們奮力保護的是一個個生存下來的希望,愛的希望。
人類是需要情感連結的。每個人都生活在關係裡,沒有人可以脫離關係而完全獨立存在。關係必然包含愛。愛有多重要?如果說,食物滿足了人們身體的需求,那麼愛就滿足了人們情感的需求。沒有愛,人的心靈之湖就會乾涸。
來找我做心理諮商的人,無一例外,都想被愛,也想去愛。我想,不僅僅是他們,所有人的內心都需要被愛、被回應、被看見。
武志紅老師曾說:「自我成長與真愛,總是互為鏡像。當你越是成為自己,愛越容易出現,愛累積越多,你越容易成為自己。」
而這一切都可以先從愛上不完美的、動態的、成長中的自己開始。看向自己的內心,就是在給予自己愛;看見自己的痛苦,就是在愛自己;對自己的感覺更好一些,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更包容一些,就是在愛自己;看到動態成長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堅強與努力,看到自己的侷限與脆弱,也是在愛自己。
我們是不可能不改變的。隨著社會的變遷、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情變多,我們都會改變。當我們有能力愛一個動態的自己時,我們才有能力給予他人更高層次和穩定的愛,從而更舒適地享受愛與被愛的關係。
懷著這種心情和內在生命力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讓你活得更好─有尊嚴,體面,有愛,有希望。
現在開始我們的心靈之旅,準備好,我們一起前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