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星雲大師致力推動人間佛教,弘揚佛法於全球五大洲,深獲學界、教界人士肯定。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自2013年起,分別與大陸南京大學、上海大學舉辦「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學術研討會」,邀請兩岸學者發表研究成果,並出版成書,作為當代研究人間佛教之參考文獻。2021年第八屆研討會以「人間佛教與文明交流互鑑」為核心主旨議題,共收錄7篇主題演講及35位學者論文發表,今已結集付梓,提供學術界研究人間佛教參考之用,並期能帶動人間佛教研究之學術風潮。
作者簡介
程恭讓: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專長學門:人間佛教;中國近現代佛教思想史及哲學思想史;中國哲學史;梵、漢佛教文獻對勘與比較研究;印度哲學。學術代表著作:《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2000,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抉擇於真偽之間:歐陽竟無佛學思想探微》(2000,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華梵之間》(2007,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2015,台灣佛光文化)。
妙凡法師:財團法人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南華大學佛教研究所碩士。歷經寺院弘法、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曾任 南華大學佛教研究所助理教授、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佛光山圓福寺住持、《人間福報》專欄作家,致力於僧伽教育以培養佛教人才,授課 領域有天台宗思想、大乘佛教思想、人間佛教等。與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自二○一三年起,合力編輯《人間佛教叢書》系列,以探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為主。著有《人生是過堂》。
妙凡法師:財團法人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南華大學佛教研究所碩士。歷經寺院弘法、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曾任 南華大學佛教研究所助理教授、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佛光山圓福寺住持、《人間福報》專欄作家,致力於僧伽教育以培養佛教人才,授課 領域有天台宗思想、大乘佛教思想、人間佛教等。與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自二○一三年起,合力編輯《人間佛教叢書》系列,以探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為主。著有《人生是過堂》。
序
推薦序
從原始佛教對於疫疾問題的理解,談後疫情時代人間佛教的思想方向
──兼序《202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程恭讓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這次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海內外許多學者已經提出各種各樣的反思。《紐約時報》專欄作者、《世界是平的》作者湯瑪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於2020 年3 月17 日就已發表文章―〈新冠肺炎是新的歷史分期的起點〉。他文中正式提出「前新冠」(BC)、「後新冠」(AC)的概念,認為應當充分正視這次疫情對於人類政治、經濟格局的空前巨大影響。
以色列歷史學家、《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長文〈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他指出人類現在正面臨全球危機,也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危機,因此各國政府現在的行動和作為,將決定我們今後地球的命運。北京一份學術雜誌《文化縱橫》2022 年4 月的新刊發表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應《觀點報》的訪談,法蘭西斯.福山是美國當代著名學者,他的著作《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被認為是美國新自由主義的一部重要哲學經典。但是福山在這次《觀點報》的訪談中,明確承認「新自由主義」「已經死了」。還有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包括我們中國人在內,全世界這幾代人都熟悉的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博士,4 月3 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題為「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的專欄文章。季辛吉在文中指出,新冠病毒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猛烈程度對人類發起襲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但它所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盪可能會持續幾代人。
以上我們所列舉的僅僅是目前學界反省中的一小部分。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目前學界對疫情的反思主要還是集中於政治學、國際政治或政治哲學的領域。今後的學術反思肯定會不斷引向縱深,乃至引向文化傳統及人類文明的層次。中國有句古話:「人窮則返本。」在大災大疫的形勢和困境下,我們當然應該更加重視從文化傳統中去學習和思考。因為事實上人類每一次大的災難,都與人類的愚痴和驕傲不無關係,所以我們現在應當放下愚痴和驕傲,重新傾聽傳統。
後新冠時代是我們重新學習、重新理解人類文化傳統,從而重新理解人類自身的良機。由於近期奧密克戎(Omicron)這種新冠病毒的變種還不斷反復再起,現在談「後新冠時代」,似乎還為時尚早。不過,通過近3 年來人類與新冠病毒戰鬥的經驗,可以肯定的是,人類在不久的將來即將戰勝這種新冠病毒!雖然人類為此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無論如何,現在都是我們深入地反思這次全球性的病毒流行帶給人類深重的經驗和教訓的時候。(節選)
從原始佛教對於疫疾問題的理解,談後疫情時代人間佛教的思想方向
──兼序《202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程恭讓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這次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海內外許多學者已經提出各種各樣的反思。《紐約時報》專欄作者、《世界是平的》作者湯瑪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於2020 年3 月17 日就已發表文章―〈新冠肺炎是新的歷史分期的起點〉。他文中正式提出「前新冠」(BC)、「後新冠」(AC)的概念,認為應當充分正視這次疫情對於人類政治、經濟格局的空前巨大影響。
以色列歷史學家、《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長文〈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他指出人類現在正面臨全球危機,也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危機,因此各國政府現在的行動和作為,將決定我們今後地球的命運。北京一份學術雜誌《文化縱橫》2022 年4 月的新刊發表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應《觀點報》的訪談,法蘭西斯.福山是美國當代著名學者,他的著作《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被認為是美國新自由主義的一部重要哲學經典。但是福山在這次《觀點報》的訪談中,明確承認「新自由主義」「已經死了」。還有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包括我們中國人在內,全世界這幾代人都熟悉的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博士,4 月3 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題為「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的專欄文章。季辛吉在文中指出,新冠病毒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猛烈程度對人類發起襲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但它所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盪可能會持續幾代人。
以上我們所列舉的僅僅是目前學界反省中的一小部分。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目前學界對疫情的反思主要還是集中於政治學、國際政治或政治哲學的領域。今後的學術反思肯定會不斷引向縱深,乃至引向文化傳統及人類文明的層次。中國有句古話:「人窮則返本。」在大災大疫的形勢和困境下,我們當然應該更加重視從文化傳統中去學習和思考。因為事實上人類每一次大的災難,都與人類的愚痴和驕傲不無關係,所以我們現在應當放下愚痴和驕傲,重新傾聽傳統。
後新冠時代是我們重新學習、重新理解人類文化傳統,從而重新理解人類自身的良機。由於近期奧密克戎(Omicron)這種新冠病毒的變種還不斷反復再起,現在談「後新冠時代」,似乎還為時尚早。不過,通過近3 年來人類與新冠病毒戰鬥的經驗,可以肯定的是,人類在不久的將來即將戰勝這種新冠病毒!雖然人類為此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無論如何,現在都是我們深入地反思這次全球性的病毒流行帶給人類深重的經驗和教訓的時候。(節選)
目次
002總序 星雲大師
004序 從原始佛教對於疫疾問題的理解,談後疫情時代
人間佛教的思想方向―兼序《202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程恭讓
主題演講
024世界佛教史視域下的「佛教中國化」及其「海外本土化」 張志剛
026文明交流視角下的猶太教與儒家孝道 傅有德
034大國宗教與大國宗教學 徐以驊
036人間佛教與佛教在人間 業露華
044生權成則佛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社會思想宗旨 李向平
062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芻議 黃夏年
098藏傳佛教的生態環保理念―我讀星雲大師所思所感 桑吉扎西
人間佛教與文明交流互鑑
104現代人間佛教的交流性 程恭讓
142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與人類宗教文明的交流互鑑
―比較宗教學的視角 廖 楊
160以清淨智慧 促進文明交流互鑑 鄧子美
176生態文明視域下人間佛教宗教實踐意義探析 夏廣興
192君子與善人―儒家倫理視域下的「三好」說 李海波
208人間佛教與文明交流互鑑―以星雲大師的儒釋道三教觀為中心 林 嘯
228法水長流五大洲―佛光山比丘尼的國際弘法 李玉珍
256禪對當代文明的啟發―從人間生活禪出發的考察 劉怡寧
276論《人生觀的科學》中太虛大師與梁漱溟的文化理論互動 王若曦
306佛光山海外佛教學院的功能與意義
―以馬來西亞東禪佛教學院為例 官遠程
334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的目的及效果―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 遲 帥
352近現代白話文運動背景下的胡適與星雲大師
―以佛教語言現代化為焦點 樊沁永
370慧遠與鳩摩羅什法身觀新論―以善巧方便溝通證法與教法為視角 孫國柱
390民國時期漢藏佛教交流平台的發展與特點 徐文靜
406人間佛教的審美自覺與人類文明的美美與共―以佛光山為田野點 姜桂芹
004序 從原始佛教對於疫疾問題的理解,談後疫情時代
人間佛教的思想方向―兼序《202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程恭讓
主題演講
024世界佛教史視域下的「佛教中國化」及其「海外本土化」 張志剛
026文明交流視角下的猶太教與儒家孝道 傅有德
034大國宗教與大國宗教學 徐以驊
036人間佛教與佛教在人間 業露華
044生權成則佛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社會思想宗旨 李向平
062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芻議 黃夏年
098藏傳佛教的生態環保理念―我讀星雲大師所思所感 桑吉扎西
人間佛教與文明交流互鑑
104現代人間佛教的交流性 程恭讓
142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與人類宗教文明的交流互鑑
―比較宗教學的視角 廖 楊
160以清淨智慧 促進文明交流互鑑 鄧子美
176生態文明視域下人間佛教宗教實踐意義探析 夏廣興
192君子與善人―儒家倫理視域下的「三好」說 李海波
208人間佛教與文明交流互鑑―以星雲大師的儒釋道三教觀為中心 林 嘯
228法水長流五大洲―佛光山比丘尼的國際弘法 李玉珍
256禪對當代文明的啟發―從人間生活禪出發的考察 劉怡寧
276論《人生觀的科學》中太虛大師與梁漱溟的文化理論互動 王若曦
306佛光山海外佛教學院的功能與意義
―以馬來西亞東禪佛教學院為例 官遠程
334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的目的及效果―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 遲 帥
352近現代白話文運動背景下的胡適與星雲大師
―以佛教語言現代化為焦點 樊沁永
370慧遠與鳩摩羅什法身觀新論―以善巧方便溝通證法與教法為視角 孫國柱
390民國時期漢藏佛教交流平台的發展與特點 徐文靜
406人間佛教的審美自覺與人類文明的美美與共―以佛光山為田野點 姜桂芹
書摘/試閱
以清淨智慧 促進文明交流互鑑
鄧子美 / 江南大學宗教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係〈以人工智慧為例,證諸法自性空〉1 之續篇,繼該文以「空」義闡發「化煩惱為菩提」、轉識成智之後,闡解轉染成淨,尤其是智慧及淨智與文化交流文明共鑑的獨特連繫。知識的原創性及其增長作為重中之重,在當今已不言而喻,然而知識與智慧增長的異同則常被忽略,因此,以何為佛法獨特之「淨」,與之相對的多種「染」,及由染向淨的轉化路徑闡發為前提,並著重於個體分析,指出智慧又是儲備著的知識、經驗在靜觀或思考中被啟動,以便應用的狀態。知識是客觀的,智慧則是內在的、主觀的;知識基於確定性,智慧則在把握確定性因素之外,還要儘量估計到尚不確定的因緣。個體智慧增長,與廣泛的交往閱歷、與陌生人、與不同的想法交流之間則存在著親緣性。「淨智」不離「世智」,正因廣泛吸取世智,故能成就最大。淨智之吸取世智,當然也離不開文化交流,文明互鑑。史實證明,淨智的誕生與擴散承傳都獲益於文明互鑑。清淨智慧亦當以其獨特性促進文明共鑑。
一、清淨智慧不受「兩障」束縛,乃得以趨向最高最大和圓滿太虛大師認為大智慧就是「具斷二障(之)淨智」,所謂「二障」,便是「我執」(煩惱障)、「法執」(所知障)―兩大束縛本有智慧的障礙。他說「清淨智慧」即由「二障俱斷所成」。 星雲大師指出:須「明白我、法俱空,卻不滯於空。」進而說:「我執四相是墜入『我見』,法執四相是墜入『有見』,空執四相又不免又執取有個『空』可得。」3 因此,「具斷二障」,為清淨智慧打開了趨向最高最大的圓滿通道。
然而何謂「淨」?宗教都講究潔淨,但各宗教所講的潔淨意向不同。
在穆斯林中,潔淨既指衛生習慣也指宗教禁忌,穆斯林不但把清潔視為信仰的一部分,且將這些衛生要求賦予宗教意義並同人們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而觸犯禁忌的「不潔」比不衛生更嚴重。
基督徒的「潔淨」主要有兩類,就是內在的潔淨和外在的潔淨。其內在表現為心靈、思想和意念的「不潔」,如崇拜偶像是汙穢自己的身體,或仇恨、嫉妒、驕傲等。其外在表現為皮膚與疾病,偷竊,淫亂、同性戀等等。而且「不潔」屬於「罪」,需要通過信仰洗滌。基督徒認為耶穌的寶血象徵著最潔淨,水則象徵著內心的聖靈,如「洗禮」意味著由外在的水洗,使人內在起變化。
而佛教以染、淨相對,染並不一定意味「惡」,更不構成「罪」,毋寧說,染更像是影響作出公允或客觀判斷的任何「先入為主」的思惟障礙,集中地體現為「我執」、「法執」。染雖因內在不覺的無明而起,其主體卻為外在之影響。染大體可分為習染、薰染、雜染3 大類。
首為習染,習染又包括習俗、習慣與學習之染。分別說來,習俗之染多為耳濡目染,個體生活在群體之中,群體習俗對個體一生往往有最大影響,如不追隨,個體即被孤立。所以隨大流者眾,能喚起自覺,獨立思考者稀;而認定習俗不可變亦屬法執之一。習慣,不論良好與否,乃主體長期行為的固化,雖其形成還是不免受外界影響。所以,惡習之染宜早察,否則固化為我執、法執之結合,「轉化」就會很難。相反,有利於健康、生活、工作的良好習慣則為開慧之基。學習之染對個人成長有大助,但常人所學多為分別識(各學科知識),少年最善學,雖因尚難消化顯迷濛,經練習運用與反思則可助其至成年時漸轉識成智。然而分別識也往往成法執所起之因。
其次為薰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說明其作用。所以,常年薰習佛法能幫助個體轉染為淨。
最後為雜染,包括惑染、業染、生染3 類。4 惑即煩惱,惑染束縛智慧比較明顯,如僅眼前生計的煩惱就會迫使人不去考慮長遠,甚至明知故犯,貧苦纏身一輩子。其他如戀愛煩惱等也令人深感其愚蠢;業染中大部分為「無記業」,就是其善惡結果一時尚難分辨之業力,而貪瞋痴造成的惡業影響也屬業染,當然善業也能助自身睜大慧眼,也就是打開以往不很了解的視角,擴大心胸,在幫別人想辦法時,更能激起自身智慧迸發;生染指老、病、死,簡言之即將老將死或在病中的恐懼。這種恐懼也是緊縛智慧的染。
由此可見,形形色色之「染」中唯雜染明顯存在著善惡,其中之惡業影響即為汙染。而大部分「染」都只在不自覺中發生影響。
然而隨著知識、見聞的增長,汙染也會擴大。唯識學認為,末那識是迷染的根本,阿賴耶識(藏識)依此而起。5 阿賴耶識蘊藏著的「見分」,即個體獨立見解乃開智所籍,依此才可能理解、品鑑別人的與眾多學說中的智慧,吸收其長,揚棄其短。但此時,乃個體成長、思想成熟過程中的第一階段,此見解大抵還觸境所感,攀外緣旁證,尚屬世智,非淨智。而此時的染,近似已感覺而未能內化的早年所學知識、所感情境等外在影響,即尚束縛著自覺的所緣。此染也會增成我執,如我見(唯我見識高明)、我慢(以我所擁有的東西包括知識才能等輕慢他人)、我痴(成為所崇拜偶像的狂熱粉絲等,若是其所崇拜的學說,即兼生法執)、我愛(自戀、偏愛等)。由此也可見,我執先於法執。
所以,佛法的「清淨」,包括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及三業清淨之果―命清淨。清淨源於寂淨,其核心是意清淨,指思惟儘量不被客塵6 所染,得以突破執見、偏見的束縛,使原被捆著的智慧得以充分放開。只是染、淨乃相對而言。
二、轉染成淨
染淨相對,沿「遍計所執性」的個體獨立見解而上,可達「依他起性」。就此,由如來藏說吸取唯識(法相)學的法界圓覺(法性)學則以水為喻:濁水清水,波濕無殊。清濁雖即由緣,而濁本有;濁雖本有,而全體是清。也就是說,轉染為淨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出於自性,其中末那識為濁之本,更深層的阿賴耶識之究竟為清;自性亦依因緣條件存在,因緣條件消失,自性隨之而寂。在此,空義解析不否認人各有個性,卻並不認為個性就好比一張簡單的易沾染顏色的白紙。相反,得自遺傳的個性多樣而自性空―易變。不但孩子的可塑性強,如果缺乏自覺自律,即使成人在驅使人作惡的環境下也易因汙染而墮落;如果在求菩提的意念驅動下,帶來染的眾緣同樣也可藉以排除開智的障礙―我執、法執,啟迪智慧,繼續向上,轉為全體是清。就究竟而言,人、我之別實為虛妄。那麼,依他―眾緣起性乃至「圓成實」就是轉染為淨的過程。清淨智慧至究竟才圓滿成熟。
所謂「轉染成淨」,基於兩大理論前設,其一為由繼承早期佛教傳統而來的大乘空義:空指變化及揚棄,而非虛無―包括由佛陀首先揭示的、較之肯定萬象變化有依軌運行之常(法則)更高而無限的「無常」,以及否定存在著因緣聚散之外的「我」,由龍樹加以完善的超越有無、生滅等範疇的「中道」,由僧肇等萃取中華文化積極入世精神而豐富的「不真空」、「不遷」等義,圓熟清淨智慧立於這些基石之上。其二為人區別於其他眾生的特質,在於擁有超越性的追求、能力,人本身亦「自性」空,故能突破「兩障」,不斷向上超越。在此,主要討論個體的這項能力。
如習俗之染轉淨,就需了解其他民俗之長處與不足,不以自身所居在的民俗為當然、為最良,而嗤笑其他民俗。如應依有利於健康、工作與生活,養成優良習慣,不沾壞習氣,有些戒律也為此而設。這是習慣的由染轉淨。再如學習之染,即便數學,也應去「我執」之縛,例如人們對數學運用中也存在盲點―其運用雖廣泛,但分配上若存你多我少的計算,數學也解決不了無盡人際糾紛。各門自然科學皆為觀察宇宙的多視角之一而已,不察此之。
鄧子美 / 江南大學宗教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係〈以人工智慧為例,證諸法自性空〉1 之續篇,繼該文以「空」義闡發「化煩惱為菩提」、轉識成智之後,闡解轉染成淨,尤其是智慧及淨智與文化交流文明共鑑的獨特連繫。知識的原創性及其增長作為重中之重,在當今已不言而喻,然而知識與智慧增長的異同則常被忽略,因此,以何為佛法獨特之「淨」,與之相對的多種「染」,及由染向淨的轉化路徑闡發為前提,並著重於個體分析,指出智慧又是儲備著的知識、經驗在靜觀或思考中被啟動,以便應用的狀態。知識是客觀的,智慧則是內在的、主觀的;知識基於確定性,智慧則在把握確定性因素之外,還要儘量估計到尚不確定的因緣。個體智慧增長,與廣泛的交往閱歷、與陌生人、與不同的想法交流之間則存在著親緣性。「淨智」不離「世智」,正因廣泛吸取世智,故能成就最大。淨智之吸取世智,當然也離不開文化交流,文明互鑑。史實證明,淨智的誕生與擴散承傳都獲益於文明互鑑。清淨智慧亦當以其獨特性促進文明共鑑。
一、清淨智慧不受「兩障」束縛,乃得以趨向最高最大和圓滿太虛大師認為大智慧就是「具斷二障(之)淨智」,所謂「二障」,便是「我執」(煩惱障)、「法執」(所知障)―兩大束縛本有智慧的障礙。他說「清淨智慧」即由「二障俱斷所成」。 星雲大師指出:須「明白我、法俱空,卻不滯於空。」進而說:「我執四相是墜入『我見』,法執四相是墜入『有見』,空執四相又不免又執取有個『空』可得。」3 因此,「具斷二障」,為清淨智慧打開了趨向最高最大的圓滿通道。
然而何謂「淨」?宗教都講究潔淨,但各宗教所講的潔淨意向不同。
在穆斯林中,潔淨既指衛生習慣也指宗教禁忌,穆斯林不但把清潔視為信仰的一部分,且將這些衛生要求賦予宗教意義並同人們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而觸犯禁忌的「不潔」比不衛生更嚴重。
基督徒的「潔淨」主要有兩類,就是內在的潔淨和外在的潔淨。其內在表現為心靈、思想和意念的「不潔」,如崇拜偶像是汙穢自己的身體,或仇恨、嫉妒、驕傲等。其外在表現為皮膚與疾病,偷竊,淫亂、同性戀等等。而且「不潔」屬於「罪」,需要通過信仰洗滌。基督徒認為耶穌的寶血象徵著最潔淨,水則象徵著內心的聖靈,如「洗禮」意味著由外在的水洗,使人內在起變化。
而佛教以染、淨相對,染並不一定意味「惡」,更不構成「罪」,毋寧說,染更像是影響作出公允或客觀判斷的任何「先入為主」的思惟障礙,集中地體現為「我執」、「法執」。染雖因內在不覺的無明而起,其主體卻為外在之影響。染大體可分為習染、薰染、雜染3 大類。
首為習染,習染又包括習俗、習慣與學習之染。分別說來,習俗之染多為耳濡目染,個體生活在群體之中,群體習俗對個體一生往往有最大影響,如不追隨,個體即被孤立。所以隨大流者眾,能喚起自覺,獨立思考者稀;而認定習俗不可變亦屬法執之一。習慣,不論良好與否,乃主體長期行為的固化,雖其形成還是不免受外界影響。所以,惡習之染宜早察,否則固化為我執、法執之結合,「轉化」就會很難。相反,有利於健康、生活、工作的良好習慣則為開慧之基。學習之染對個人成長有大助,但常人所學多為分別識(各學科知識),少年最善學,雖因尚難消化顯迷濛,經練習運用與反思則可助其至成年時漸轉識成智。然而分別識也往往成法執所起之因。
其次為薰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說明其作用。所以,常年薰習佛法能幫助個體轉染為淨。
最後為雜染,包括惑染、業染、生染3 類。4 惑即煩惱,惑染束縛智慧比較明顯,如僅眼前生計的煩惱就會迫使人不去考慮長遠,甚至明知故犯,貧苦纏身一輩子。其他如戀愛煩惱等也令人深感其愚蠢;業染中大部分為「無記業」,就是其善惡結果一時尚難分辨之業力,而貪瞋痴造成的惡業影響也屬業染,當然善業也能助自身睜大慧眼,也就是打開以往不很了解的視角,擴大心胸,在幫別人想辦法時,更能激起自身智慧迸發;生染指老、病、死,簡言之即將老將死或在病中的恐懼。這種恐懼也是緊縛智慧的染。
由此可見,形形色色之「染」中唯雜染明顯存在著善惡,其中之惡業影響即為汙染。而大部分「染」都只在不自覺中發生影響。
然而隨著知識、見聞的增長,汙染也會擴大。唯識學認為,末那識是迷染的根本,阿賴耶識(藏識)依此而起。5 阿賴耶識蘊藏著的「見分」,即個體獨立見解乃開智所籍,依此才可能理解、品鑑別人的與眾多學說中的智慧,吸收其長,揚棄其短。但此時,乃個體成長、思想成熟過程中的第一階段,此見解大抵還觸境所感,攀外緣旁證,尚屬世智,非淨智。而此時的染,近似已感覺而未能內化的早年所學知識、所感情境等外在影響,即尚束縛著自覺的所緣。此染也會增成我執,如我見(唯我見識高明)、我慢(以我所擁有的東西包括知識才能等輕慢他人)、我痴(成為所崇拜偶像的狂熱粉絲等,若是其所崇拜的學說,即兼生法執)、我愛(自戀、偏愛等)。由此也可見,我執先於法執。
所以,佛法的「清淨」,包括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及三業清淨之果―命清淨。清淨源於寂淨,其核心是意清淨,指思惟儘量不被客塵6 所染,得以突破執見、偏見的束縛,使原被捆著的智慧得以充分放開。只是染、淨乃相對而言。
二、轉染成淨
染淨相對,沿「遍計所執性」的個體獨立見解而上,可達「依他起性」。就此,由如來藏說吸取唯識(法相)學的法界圓覺(法性)學則以水為喻:濁水清水,波濕無殊。清濁雖即由緣,而濁本有;濁雖本有,而全體是清。也就是說,轉染為淨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出於自性,其中末那識為濁之本,更深層的阿賴耶識之究竟為清;自性亦依因緣條件存在,因緣條件消失,自性隨之而寂。在此,空義解析不否認人各有個性,卻並不認為個性就好比一張簡單的易沾染顏色的白紙。相反,得自遺傳的個性多樣而自性空―易變。不但孩子的可塑性強,如果缺乏自覺自律,即使成人在驅使人作惡的環境下也易因汙染而墮落;如果在求菩提的意念驅動下,帶來染的眾緣同樣也可藉以排除開智的障礙―我執、法執,啟迪智慧,繼續向上,轉為全體是清。就究竟而言,人、我之別實為虛妄。那麼,依他―眾緣起性乃至「圓成實」就是轉染為淨的過程。清淨智慧至究竟才圓滿成熟。
所謂「轉染成淨」,基於兩大理論前設,其一為由繼承早期佛教傳統而來的大乘空義:空指變化及揚棄,而非虛無―包括由佛陀首先揭示的、較之肯定萬象變化有依軌運行之常(法則)更高而無限的「無常」,以及否定存在著因緣聚散之外的「我」,由龍樹加以完善的超越有無、生滅等範疇的「中道」,由僧肇等萃取中華文化積極入世精神而豐富的「不真空」、「不遷」等義,圓熟清淨智慧立於這些基石之上。其二為人區別於其他眾生的特質,在於擁有超越性的追求、能力,人本身亦「自性」空,故能突破「兩障」,不斷向上超越。在此,主要討論個體的這項能力。
如習俗之染轉淨,就需了解其他民俗之長處與不足,不以自身所居在的民俗為當然、為最良,而嗤笑其他民俗。如應依有利於健康、工作與生活,養成優良習慣,不沾壞習氣,有些戒律也為此而設。這是習慣的由染轉淨。再如學習之染,即便數學,也應去「我執」之縛,例如人們對數學運用中也存在盲點―其運用雖廣泛,但分配上若存你多我少的計算,數學也解決不了無盡人際糾紛。各門自然科學皆為觀察宇宙的多視角之一而已,不察此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