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賈伯斯評價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
◆美國LOGO設計教父最精闢、犀利的經典言談
◆從商標設計到好設計的標準,道盡設計人該懂的所有事
◆瑞士新浪潮平面設計運動之父 Weingart 撰序
◆所有設計人不能錯過的大師開講
◆最一針見血的思考與經驗談
保羅.蘭德(Paul Rand)為美國當今乃至全球,最傑出的logo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他為IBM、ABC、UPS、西屋所設計的商標無人不識,蔚為經典。他對設計的見解犀利,深信好設計的力量,為業界所尊崇,是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與教育家。
1995年2月,亞利桑那大學傑出學人計畫(ASU Eminent Scholar Program)邀請保羅.蘭德到此客座講學,帶領學生思考設計前該知道的所有事。這本書的內容便是這段講學期間的摘錄。從平面設計初學者該懂的事、該看的書,電腦對設計的幫助,與客戶的溝通,到設計是什麼,透過精闢的問答,道出最一針見血,最直指核心的答案,機鋒處處卻有深富教育性與啟發性,讓人不得不佩服大師的智慧。
大師開講 Q&A
Q:設計的定義是什麼?
A:設計是一種關係,一種比例。
Q:對大學設計系的學生來說,教設計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A:必須給所有詞彙下定義。學生必須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Q:這一代設計人最應該研究什麼?
A:了解情況。
Q:初學者應該學什麼?
A:運用雙手非常重要。那正是你和母牛以及電腦操作員不同的地方。
Q:用電腦的好處?
A:你不會因為有了電腦就變成創意天才。
Q:可以做出完美的設計嗎?
A:除非你是上帝,否則不可能有完美的設計。
Q:設計有過時的問題嗎?
A:設計只有好與壞的差別,不必擔心夠不夠新。
Q:我們如何判斷好設計與壞設計?
A:這問題無法回答。
Q:設計商標時要注意什麼?
A:不能從「多大」的角度去思考,要從「多小」去考量。
Q:設計過程的第一要務?
A:思考。你要怎麼做,而不是你要做什麼。
Q:如何與客戶溝通?
A:如果確定你的想法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接受或拉倒。
Q:要如何才能為你工作?
A:為我工作是最糟的,因為你永遠不會有機會做設計。
關於保羅.蘭德(Paul Rand,1914.8.15-1996.11.26)
.當今美國乃至全球,最傑出的logo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賈伯斯讚譽他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設計理念源自包浩斯倡導的現代主義美學,所設計的IBM商標無人不識,蔚為經典。
.本名Peretz Rosenbaum,為避免本名過於猶太風格,增強姓名的辨識度,將名字縮短為Paul,改用舅舅的姓氏Rand,創造了前後都是四個字母的新名字。
.父親不相信做設計能養活人,1929-1932間,白天讀普通高中,晚上到Pratt Institute上課。之後兩年間,又陸續讀了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和the Art Student League。
.在五年有限的學習中,設計專業大半來自自學,透過歐洲雜誌認識Cassandre和Moholy-Nagy等人的作品,並深受德國包浩斯風格和設計師Gustav Jensen的影響。第一份工作是幫報章雜誌設計備用圖庫。
.初出茅廬的他,免費幫Direction雜誌設計封面,以換取全然的自由空間,在業界奠定了所謂的”Paul Rand look”,受到全球的矚目。
.1936年,22歲時得到第一份全職工作,設計Apparel Arts雜誌的專刊,並獲邀擔任Esquire Coronet廣告公司的藝術指導。因為覺得自己資歷未達,婉拒藝術指導一職,一年後才正式走馬上任。
.1941-1954擔任廣告設計,奠定豐富的平面設計經驗與紮實的基礎。
.1954年起,開始參與企業形象識別設計。他的logo設計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包括美國廣播公司(abc)、西屋電器(Westinghouse)、UPS快遞、IBM、耶魯大學(Yale)及賈伯斯創辦的NEXT電腦公司。
.1946年於Pratt授課,1956年起於耶魯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擔任教授,教授平面設計。
(原書名:《設計是什麼?: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啟蒙課》)
◆美國LOGO設計教父最精闢、犀利的經典言談
◆從商標設計到好設計的標準,道盡設計人該懂的所有事
◆瑞士新浪潮平面設計運動之父 Weingart 撰序
◆所有設計人不能錯過的大師開講
◆最一針見血的思考與經驗談
保羅.蘭德(Paul Rand)為美國當今乃至全球,最傑出的logo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他為IBM、ABC、UPS、西屋所設計的商標無人不識,蔚為經典。他對設計的見解犀利,深信好設計的力量,為業界所尊崇,是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與教育家。
1995年2月,亞利桑那大學傑出學人計畫(ASU Eminent Scholar Program)邀請保羅.蘭德到此客座講學,帶領學生思考設計前該知道的所有事。這本書的內容便是這段講學期間的摘錄。從平面設計初學者該懂的事、該看的書,電腦對設計的幫助,與客戶的溝通,到設計是什麼,透過精闢的問答,道出最一針見血,最直指核心的答案,機鋒處處卻有深富教育性與啟發性,讓人不得不佩服大師的智慧。
大師開講 Q&A
Q:設計的定義是什麼?
A:設計是一種關係,一種比例。
Q:對大學設計系的學生來說,教設計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A:必須給所有詞彙下定義。學生必須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Q:這一代設計人最應該研究什麼?
A:了解情況。
Q:初學者應該學什麼?
A:運用雙手非常重要。那正是你和母牛以及電腦操作員不同的地方。
Q:用電腦的好處?
A:你不會因為有了電腦就變成創意天才。
Q:可以做出完美的設計嗎?
A:除非你是上帝,否則不可能有完美的設計。
Q:設計有過時的問題嗎?
A:設計只有好與壞的差別,不必擔心夠不夠新。
Q:我們如何判斷好設計與壞設計?
A:這問題無法回答。
Q:設計商標時要注意什麼?
A:不能從「多大」的角度去思考,要從「多小」去考量。
Q:設計過程的第一要務?
A:思考。你要怎麼做,而不是你要做什麼。
Q:如何與客戶溝通?
A:如果確定你的想法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接受或拉倒。
Q:要如何才能為你工作?
A:為我工作是最糟的,因為你永遠不會有機會做設計。
關於保羅.蘭德(Paul Rand,1914.8.15-1996.11.26)
.當今美國乃至全球,最傑出的logo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賈伯斯讚譽他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設計理念源自包浩斯倡導的現代主義美學,所設計的IBM商標無人不識,蔚為經典。
.本名Peretz Rosenbaum,為避免本名過於猶太風格,增強姓名的辨識度,將名字縮短為Paul,改用舅舅的姓氏Rand,創造了前後都是四個字母的新名字。
.父親不相信做設計能養活人,1929-1932間,白天讀普通高中,晚上到Pratt Institute上課。之後兩年間,又陸續讀了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和the Art Student League。
.在五年有限的學習中,設計專業大半來自自學,透過歐洲雜誌認識Cassandre和Moholy-Nagy等人的作品,並深受德國包浩斯風格和設計師Gustav Jensen的影響。第一份工作是幫報章雜誌設計備用圖庫。
.初出茅廬的他,免費幫Direction雜誌設計封面,以換取全然的自由空間,在業界奠定了所謂的”Paul Rand look”,受到全球的矚目。
.1936年,22歲時得到第一份全職工作,設計Apparel Arts雜誌的專刊,並獲邀擔任Esquire Coronet廣告公司的藝術指導。因為覺得自己資歷未達,婉拒藝術指導一職,一年後才正式走馬上任。
.1941-1954擔任廣告設計,奠定豐富的平面設計經驗與紮實的基礎。
.1954年起,開始參與企業形象識別設計。他的logo設計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包括美國廣播公司(abc)、西屋電器(Westinghouse)、UPS快遞、IBM、耶魯大學(Yale)及賈伯斯創辦的NEXT電腦公司。
.1946年於Pratt授課,1956年起於耶魯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擔任教授,教授平面設計。
(原書名:《設計是什麼?: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啟蒙課》)
作者簡介
作者
麥可‧克魯格(Michael Kroeger)
˙美國專業設計師,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校。
˙1993至1996年間曾任美國平面設計協會(AIGA)鳳凰城支部主席。
˙現任聖約瑟夫山學院助理教授。
菲力•波頓(Philip Burton)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藝術設計學院平面設計教授。
˙曾任教於休士頓、萊斯和耶魯大學。
˙1975-1996年間,是耶魯大學平面設計暑期研習計畫的核心教師之一。
潔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專欄作家和平面設計講師,設計顧問公司冬屋工作室(Winterhouse Studio)的合夥人。
˙認為平面設計是「結合了平衡與和諧、.色彩與光線、層次與張力、外形與內容的視覺語言」。
著有《保羅•蘭德:美國現代主義者》(Paul Rand: American Modernist, 1998)等書。
史戴夫•蓋斯柏勒(Steff Geissbuhler)
˙美國當代最傑出的平面設計師之一,出生於瑞士。
˙巴塞爾設計學院畢業,受教於魯德和霍夫曼。
˙1969年同學肯•海伯特擔任費城藝術學院平面設計系系主任時,邀請蓋斯柏勒等人一起進行課程改革,打破打當時瀰漫於美國廣告圈的偏見:「我們把一整套瑞士設計哲學引進到這裡,少即是多,以及字體編排、色彩和圖畫的重要性。」
˙除教學外,蓋斯柏勒設計了許多精采海報,並為許多知名企業設計識別商標,包括NBC公司的孔雀標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紅黑藍標誌以及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的眼睛和耳朵標誌等等。
阿敏•霍夫曼(Armin Hofmann)
˙瑞士知名平面設計師和教學者。
˙1947年開始在巴塞爾設計學院教授版面編排原則,與魯德(Emil Ruder)共同為該學系奠下基礎,他也是所謂「瑞士國際主義風格」的領導人物。
˙霍夫曼以海報設計享譽世界,強調動態平衡與低調簡約的美學,字體與顏色的使用都很精簡。
˙著有《平面設計手冊》(Graphic Design Manual, 1965)等書。
戈登•薩喬(Gordon Salchow)
˙美國現代平面設計教育的先驅者之一,畢業於耶魯大學。
˙1968年負責創立辛辛那提大學平面設計系,對平面設計的相關教學貢獻甚大。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包浩斯人》、《包浩斯關鍵故事100》、《建築的法則》、《好城市的空間法則》、《建築的元素》、《路康談光與影》、《庫哈斯談建築的危險》、《理察.羅傑斯的建築夢想》、《當代建築剖面學》、《譫狂紐約》、《畫建築》等書。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麥可‧克魯格(Michael Kroeger)
˙美國專業設計師,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校。
˙1993至1996年間曾任美國平面設計協會(AIGA)鳳凰城支部主席。
˙現任聖約瑟夫山學院助理教授。
菲力•波頓(Philip Burton)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藝術設計學院平面設計教授。
˙曾任教於休士頓、萊斯和耶魯大學。
˙1975-1996年間,是耶魯大學平面設計暑期研習計畫的核心教師之一。
潔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專欄作家和平面設計講師,設計顧問公司冬屋工作室(Winterhouse Studio)的合夥人。
˙認為平面設計是「結合了平衡與和諧、.色彩與光線、層次與張力、外形與內容的視覺語言」。
著有《保羅•蘭德:美國現代主義者》(Paul Rand: American Modernist, 1998)等書。
史戴夫•蓋斯柏勒(Steff Geissbuhler)
˙美國當代最傑出的平面設計師之一,出生於瑞士。
˙巴塞爾設計學院畢業,受教於魯德和霍夫曼。
˙1969年同學肯•海伯特擔任費城藝術學院平面設計系系主任時,邀請蓋斯柏勒等人一起進行課程改革,打破打當時瀰漫於美國廣告圈的偏見:「我們把一整套瑞士設計哲學引進到這裡,少即是多,以及字體編排、色彩和圖畫的重要性。」
˙除教學外,蓋斯柏勒設計了許多精采海報,並為許多知名企業設計識別商標,包括NBC公司的孔雀標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紅黑藍標誌以及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的眼睛和耳朵標誌等等。
阿敏•霍夫曼(Armin Hofmann)
˙瑞士知名平面設計師和教學者。
˙1947年開始在巴塞爾設計學院教授版面編排原則,與魯德(Emil Ruder)共同為該學系奠下基礎,他也是所謂「瑞士國際主義風格」的領導人物。
˙霍夫曼以海報設計享譽世界,強調動態平衡與低調簡約的美學,字體與顏色的使用都很精簡。
˙著有《平面設計手冊》(Graphic Design Manual, 1965)等書。
戈登•薩喬(Gordon Salchow)
˙美國現代平面設計教育的先驅者之一,畢業於耶魯大學。
˙1968年負責創立辛辛那提大學平面設計系,對平面設計的相關教學貢獻甚大。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包浩斯人》、《包浩斯關鍵故事100》、《建築的法則》、《好城市的空間法則》、《建築的元素》、《路康談光與影》、《庫哈斯談建築的危險》、《理察.羅傑斯的建築夢想》、《當代建築剖面學》、《譫狂紐約》、《畫建築》等書。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序
序
我從1968年開始在瑞士巴塞爾設計學院(Basel School of Design)教排版。保羅.蘭德有次和阿敏.霍夫曼(Armin Hofmann)一起過來。我很榮幸,能在平版印刷系的地下室暗房裡,和一位享譽國際的設計名人碰面,那時我以為,他是來自一個每村每鎮都聳立著摩天大樓的國家。
蘭德一邊和我握手,一邊問道:「阿敏,這就是那個狂人韋格特?」那時我才二十七歲,只有少數圈內人知道我有個「狂人」(crazy man)的外號,但蘭德無所不知,圈內人的所有祕密他都一清二楚。
接下來那二十三年間,我在瑞士布利薩戈島(Brissago)的耶魯大學平面設計暑期研習計畫(Yale Summer Program in Graphic Design)上,遇到過許多學生。每個學生提起他們的蘭德老師,都有一番故事可說。由於這些故事往往彼此衝突,差異頗大,於是我對這位獨一無二的謎樣人物就越來越好奇。
菲力.波頓(Phiip Burton)是我在巴塞爾設計學校最早的學生之一,1986年,他在耶魯大學教授版面編排和平面設計,於是,我有機會在那年4月,去耶魯開了一個禮拜的課――對象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保羅.蘭德無法出席我的首堂講座,因為眼睛的關係,開車一事對他變得越來越困難。
不過,波頓收到一個令人驚喜的邀約:蘭德竟然邀請我和波頓去他位於康乃狄克州衛斯頓(Weston)的家裡,為他和妻子瑪莉安(Marion)開一堂私人講座。那棟房子是蘭德設計的,1952年起他便在那裡工作,直到過世。那個夜晚結合了美妙的餐點,在那晚的課程結束後,我腦中與蘭德家族有關的所有故事,全都變得無關緊要。我們的友誼自此展開,並一直維持到1996年11月,蘭德在諾沃克(Norwalk)的住家附近與世長辭,那是一棟高樹環繞的安靜居所。
我們定期在美國或瑞士碰面。在他少數幾次造訪巴塞爾期間,我們有幸兩度邀請他和瑪莉安到學校,與我排版課上的學生共聚一堂。他那機智而幽默的講座,讓這一切達到高潮。
經過這些年的交往,我們發現彼此對童書有著共同的熱愛。蘭德在1956到1970年間,為童書界的傳奇編輯瑪格麗特.麥艾德麗(Margaret McEldery)設計了四本書並繪製插圖,四本書都是由Harcourt Brace and World出版,分別是:《我知道很多事》(I Know A Lot of Things, 1956)、《火花與陀螺》(Sparkle and Spin, 1957)、《小1》(Little 1, 1962)以及《聽!聽!》(Listen! Listen!, 1970)。負責撰寫內文的,都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安(Ann)。我也為約旦和巴基斯坦的小孩們創作了好幾本童書。
湯姆.布倫(Tom Bluhm)是蘭德的學生,也是多年好友,他不時會來我這走走,帶些蘭德為不同公司撰寫和設計的簡報小冊給我。其中一本小冊,描述他如何一步步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NeXT Computer(位於加州帕羅奧圖 [Palo Alto])發展出公司商標。他利用這些小冊幫助各個公司了解他如何研究不同的字體,然後將這些字體轉變成最後的標誌。他的解釋總是那麼清晰、簡潔、周全,教我印象深刻。即便是用我的菜英文,也能看懂每一個句子。
蘭德對於未來的設計發展以及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所提出的種種諍言,在我看來,是當前最強烈也最重要的呼聲之一。他的態度坦率而直接。我相信他必須說的那些,我們也分享了許多看法。1996年11月初,蘭德在麻省理工學院發表了他的最後一場講座(由前田約翰 [John Maeda] 籌劃)。當天,演講廳擠得水洩不通,蘭德以清晰連貫的口氣,談論藝術與設計中的形式和內容,那也他最後一本書《從拉斯科到布魯克林》(From Lascaux to Brooklyn, 1996)的關注焦點。
──沃夫岡.韋格特(Wolfgang Weingart)
我是在瑞士的布利薩戈島第一次碰到蘭德並和他一起做研究,那是1981年夏天,一場為期五週的研討會,那次研討會還包括四場個別講習,一場為期一週,講師分別是菲力.波頓、阿敏.霍夫曼、赫伯.馬特(Herbert Matter)和沃夫岡.韋格特。蘭德班上的指定作業是:以畫家米羅(Joan Miro)為主題,構思一件視覺語義(visual semantics)方案。設計的目標是:利用文字和字母描繪出某個概念或激發出某個意象――說得更明確點,就是利用MIRO這四個字母,讓人聯想起這位畫家的作品。我的解決方案之一,是一個有趣的設計,利用米羅的名字做出一隻貓的模樣。Figure 1是我的最後定稿,蘭德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我很高興能在1995年2月,蘭德訪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時,有機會跟他簡短會談,並和他與夫人瑪莉安共進午餐。亞利桑那大學傑出學人計畫(ASU Eminent Scholar Program)贊助蘭德到設計學院客座,帶領學生針對平面設計方案進行班級討論和授課。我們也讓他看了一些學生的作品,包括湯瑪斯.狄崔(Thomas Detrie)教授的字母造型班和我的視覺傳達班。蘭德對學生作品的評語是:和他造訪過的「其他設計學院不分軒輊」,我把這當成是一種恭維。
對談涵蓋的主題相當多樣,但焦點聚集在「設計」以及當時我正在個人網頁上進行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平面設計教育的基本方針〉(Graphic Design Education Fundamentals)。其他重點還包括:平面設計、設計哲學,以及設計教育。本書的內容便是這幾次聚會的摘錄。
我從1968年開始在瑞士巴塞爾設計學院(Basel School of Design)教排版。保羅.蘭德有次和阿敏.霍夫曼(Armin Hofmann)一起過來。我很榮幸,能在平版印刷系的地下室暗房裡,和一位享譽國際的設計名人碰面,那時我以為,他是來自一個每村每鎮都聳立著摩天大樓的國家。
蘭德一邊和我握手,一邊問道:「阿敏,這就是那個狂人韋格特?」那時我才二十七歲,只有少數圈內人知道我有個「狂人」(crazy man)的外號,但蘭德無所不知,圈內人的所有祕密他都一清二楚。
接下來那二十三年間,我在瑞士布利薩戈島(Brissago)的耶魯大學平面設計暑期研習計畫(Yale Summer Program in Graphic Design)上,遇到過許多學生。每個學生提起他們的蘭德老師,都有一番故事可說。由於這些故事往往彼此衝突,差異頗大,於是我對這位獨一無二的謎樣人物就越來越好奇。
菲力.波頓(Phiip Burton)是我在巴塞爾設計學校最早的學生之一,1986年,他在耶魯大學教授版面編排和平面設計,於是,我有機會在那年4月,去耶魯開了一個禮拜的課――對象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保羅.蘭德無法出席我的首堂講座,因為眼睛的關係,開車一事對他變得越來越困難。
不過,波頓收到一個令人驚喜的邀約:蘭德竟然邀請我和波頓去他位於康乃狄克州衛斯頓(Weston)的家裡,為他和妻子瑪莉安(Marion)開一堂私人講座。那棟房子是蘭德設計的,1952年起他便在那裡工作,直到過世。那個夜晚結合了美妙的餐點,在那晚的課程結束後,我腦中與蘭德家族有關的所有故事,全都變得無關緊要。我們的友誼自此展開,並一直維持到1996年11月,蘭德在諾沃克(Norwalk)的住家附近與世長辭,那是一棟高樹環繞的安靜居所。
我們定期在美國或瑞士碰面。在他少數幾次造訪巴塞爾期間,我們有幸兩度邀請他和瑪莉安到學校,與我排版課上的學生共聚一堂。他那機智而幽默的講座,讓這一切達到高潮。
經過這些年的交往,我們發現彼此對童書有著共同的熱愛。蘭德在1956到1970年間,為童書界的傳奇編輯瑪格麗特.麥艾德麗(Margaret McEldery)設計了四本書並繪製插圖,四本書都是由Harcourt Brace and World出版,分別是:《我知道很多事》(I Know A Lot of Things, 1956)、《火花與陀螺》(Sparkle and Spin, 1957)、《小1》(Little 1, 1962)以及《聽!聽!》(Listen! Listen!, 1970)。負責撰寫內文的,都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安(Ann)。我也為約旦和巴基斯坦的小孩們創作了好幾本童書。
湯姆.布倫(Tom Bluhm)是蘭德的學生,也是多年好友,他不時會來我這走走,帶些蘭德為不同公司撰寫和設計的簡報小冊給我。其中一本小冊,描述他如何一步步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NeXT Computer(位於加州帕羅奧圖 [Palo Alto])發展出公司商標。他利用這些小冊幫助各個公司了解他如何研究不同的字體,然後將這些字體轉變成最後的標誌。他的解釋總是那麼清晰、簡潔、周全,教我印象深刻。即便是用我的菜英文,也能看懂每一個句子。
蘭德對於未來的設計發展以及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所提出的種種諍言,在我看來,是當前最強烈也最重要的呼聲之一。他的態度坦率而直接。我相信他必須說的那些,我們也分享了許多看法。1996年11月初,蘭德在麻省理工學院發表了他的最後一場講座(由前田約翰 [John Maeda] 籌劃)。當天,演講廳擠得水洩不通,蘭德以清晰連貫的口氣,談論藝術與設計中的形式和內容,那也他最後一本書《從拉斯科到布魯克林》(From Lascaux to Brooklyn, 1996)的關注焦點。
──沃夫岡.韋格特(Wolfgang Weingart)
我是在瑞士的布利薩戈島第一次碰到蘭德並和他一起做研究,那是1981年夏天,一場為期五週的研討會,那次研討會還包括四場個別講習,一場為期一週,講師分別是菲力.波頓、阿敏.霍夫曼、赫伯.馬特(Herbert Matter)和沃夫岡.韋格特。蘭德班上的指定作業是:以畫家米羅(Joan Miro)為主題,構思一件視覺語義(visual semantics)方案。設計的目標是:利用文字和字母描繪出某個概念或激發出某個意象――說得更明確點,就是利用MIRO這四個字母,讓人聯想起這位畫家的作品。我的解決方案之一,是一個有趣的設計,利用米羅的名字做出一隻貓的模樣。Figure 1是我的最後定稿,蘭德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我很高興能在1995年2月,蘭德訪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時,有機會跟他簡短會談,並和他與夫人瑪莉安共進午餐。亞利桑那大學傑出學人計畫(ASU Eminent Scholar Program)贊助蘭德到設計學院客座,帶領學生針對平面設計方案進行班級討論和授課。我們也讓他看了一些學生的作品,包括湯瑪斯.狄崔(Thomas Detrie)教授的字母造型班和我的視覺傳達班。蘭德對學生作品的評語是:和他造訪過的「其他設計學院不分軒輊」,我把這當成是一種恭維。
對談涵蓋的主題相當多樣,但焦點聚集在「設計」以及當時我正在個人網頁上進行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平面設計教育的基本方針〉(Graphic Design Education Fundamentals)。其他重點還包括:平面設計、設計哲學,以及設計教育。本書的內容便是這幾次聚會的摘錄。
目次
序 Preface
對話一
設計是什麼?
對話二
怎麼想設計?
設計師論蘭德
美國平面設計教師︱菲力•波頓(Philip Burton)
專欄作家和平面設計講師︱潔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美國當代最傑出的平面設計師︱史戴夫•蓋斯柏勒(Steff Geissbuhler)
美國現代平面設計教育先驅︱戈登•薩喬(Gordon Salchow)
瑞士知名平面設計師︱阿敏•霍夫曼(Armin Hofmann)
參考書目
Bibliography
對話一
設計是什麼?
對話二
怎麼想設計?
設計師論蘭德
美國平面設計教師︱菲力•波頓(Philip Burton)
專欄作家和平面設計講師︱潔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美國當代最傑出的平面設計師︱史戴夫•蓋斯柏勒(Steff Geissbuhler)
美國現代平面設計教育先驅︱戈登•薩喬(Gordon Salchow)
瑞士知名平面設計師︱阿敏•霍夫曼(Armin Hofmann)
參考書目
Bibliography
書摘/試閱
Thoughts on Paul Rand設計師論蘭德
菲力‧波頓(Philip Burton)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藝術設計學院平面設計教授。
‧曾任教於休士頓、萊斯和耶魯大學。
‧1975-1996年間,是耶魯大學平面設計暑期研習計畫的核心教師之一。
有人曾經請我形容一下保羅‧蘭德,我選了慈悲(compassionate)一詞。我的評語遭到質疑。這和那個素以壞脾氣聞名的保羅‧蘭德,怎麼可能是同一個人?但他真的是個慈悲之人。
保羅在1955年加入我們,成為耶魯大學研究生平面設計專案的教師。他總說,他沒想過他會是個好老師。但我懷疑,凡是被他教過的學生,有哪個想不起深受歡迎的蘭德故事,想不起這些故事如何繼續不斷地啟發他們。他們必須承認,若是沒有蘭德這位老師,他們就不會是今天的模樣。
保羅總是在秋季課程的禮拜五早上授課。每個禮拜的程序都一樣。會議室的桌子上備好了夾式工作燈,十幾枝剛削好的銳利鉛筆和一疊白色證券紙。秋季課程一開始,每位學生都必須提出他或她的作品集。保羅會仔細審閱,明確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後滔滔不絕的說出一大串改進做法。
隨著課程進行,學生必須繳交一份編排企劃,編排的文本選自歐贊方(Amadée)和柯比意(Le Corbusier)合寫的〈論造型〉(Sur la Plastique, 1925),或是保羅自己的〈設計與玩直覺〉(Design and Play Instinct, 1965)。學生將再次聚集到會議室,展示他們的成品。保羅會仔細思考,移動已經編排成形的文字塊。課堂結束之前,總會有兩名、三名有時甚至是四名學生圍著會議桌,秀出他們的製作步驟。保羅會就編排構成提出調整,改善作品的流暢度,做為學生日後設計的參考。課堂結束後,通常是到茉莉小館(Mory´s)享用冰涼的馬德里番茄牛肉湯,火雞三明治,和Jell-O果凍。
1977年,阿敏‧霍夫曼邀請保羅前往他在瑞士布利薩戈小村開設的暑期習營,講學一週。小村位於義大利邊境稍北一點,有座大湖,四周種滿了棕櫚、香蕉和竹林,倒映著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這般詩情畫意的美景,對保羅卻私毫不起作用。他去那裡是為了教學,而他懷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到底能完成什麼。
課堂在當地的小學進行。因為學生放暑假,我們可以把咖啡廳當成教室,總共十一張大桌,每桌坐兩名學生。保羅會拎著一張童軍椅一桌走過一桌,方便他隨時坐下來和每個學生討論他或她的作品。每次單獨指導的時間,都長到足以讓學生走上正確的軌道,另外還會附帶保羅豐富人生中的諸多故事,只要這些故事和當時討論的主題有關。和學生討論的時候,他總是灌注了所有心神。
保羅始終是布利薩戈計畫的核心教員之一,直到1996年底。他很快就確信,這種方式,也就是與個別學生進行密集的互動,是平面設計的最佳教學法。他曾試圖把這種「一星期一專案」的做法移植到耶魯大學,但由於學生同時得承受學院和課外的種種要求,效果始終不彰。
克魯格記錄了保羅(有時還包括瑪莉安)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教師和學生所進行的兩場對談,這兩場對談的內容也可以讓你們確信,保羅正是那個最足以被形容為慈悲之人。
潔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專欄作家和平面設計講師,設計顧問公司冬屋工作室(Winterhouse Studio)的合夥人。
‧認為平面設計是「結合了平衡與和諧、色彩與光線、層次與張力、外形與內容的視覺語言」。著有《保羅‧蘭德:美國現代主義者》(Paul Rand: American Modernist, 1998)等書。
我在耶魯的畢業論文是關於方形的歷史,篇幅很長,學術風格。研究班的所有老師中,只有一位花時間讀了它,那就是保羅‧蘭德。
「潔西卡的論文我才讀了一下,就可以作出結論,它的內容值得推薦」,他在我的書面評語中如此寫道。「不過,那本論文看起來好像是在三天之內設計好的,」他後來告訴我。「它看起來,」他直直盯著我,確定我有聽到,「像個垃圾。」
當然,他是對的:關於它是在三天之內設計出來的這點。(我後來才了解,這是情人眼裡出垃圾。)不過在那時,我一直期待能從我的論文指導教授那裡,得到這類直截了當的看法。「新字體的發展是我們這行的愚蠢量表!」「平面設計不是外科手術!」蘭德是個暴躁、無情、很難忍受的人。把優秀的標準不斷往上拉,是他的小小驕傲。他熱愛形式,痛恨市場調查,深信好設計的力量。他沒法忍受笨蛋,沒法高高興興的忍受這種人。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去他位於康乃迪克衛斯頓的家裡走走,我們會坐在餐桌上聊天。聊天的時候,他會想到有哪些書希望我讀,他會去把它們找出來,常常會帶著一堆他最喜歡的書送我回家――有很多是關於建築、哲學、藝術,甚至是猶太文物的書。我是班上唯一的猶太女孩,當他不在學校課堂上扮演那個難纏傢伙的時候,他對我就像對待孫女一樣,甚至好到讓我有罪惡感。「妳像幽靈般消失無蹤!」他在給我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那時,我大概有一兩個月沒去看他。蘭德跟我的爺爺和外公一樣,一方面是個沉默寡言、謹守原則的父親,但同時又會對最輕微的挑釁發出突如其來的大笑。我帶巧克力給他。他泡茶給我喝。我們會坐上好幾個小時辯個沒完。我熱愛我們相處的每分每秒。
印象中我們談論設計的次數,遠遠不比上談論生活、談論想法、談論書籍。「妳靠觀察學到大部分事情,」他會說,「但閱讀讓妳理解。閱讀讓妳自由。」有一次,他抱怨起他想指定給學生閱讀的一篇文章,就是歐贊方和柯比意1925年合寫的那篇〈論造型〉,他認為當時通用的譯本有很多錯誤。他知道我是在法國長大的,就請我幫他弄一個更好的譯本,我遵命做了。他的法文不錯,可以看出我的翻譯至少就他的目的而言,是個比較好的版本。
不是因為我是個更好的譯者,而是因為在他的指導之下,我已經變成一個更具觀察力的設計學生。我從他那裡學到的最寶貴東西,就是如何全面觀察,徹底領會――深入地看,無情地看,敏銳地看。
幾年後,我結婚了,有次蘭德在費城演講時,我和丈夫比爾正好也那裡。他那時已經八十幾歲,身體虛弱,我們安排好去接他,並在晚上演講結束後送他回旅館。我們扶他下了計程車,他停下腳步,用手摟著我,我們的身高一模一樣,他給我緊緊的一抱。然後,他嚴厲地轉向比爾。「你知道,我不確定你現在是不是配得上她,」他厲聲說道。「但你會做到的。」我感到非常安慰,非常愉快,感謝他在很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的談話中,選擇批評我的丈夫,而不是我的論文。我依然懷念著他。
菲力‧波頓(Philip Burton)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藝術設計學院平面設計教授。
‧曾任教於休士頓、萊斯和耶魯大學。
‧1975-1996年間,是耶魯大學平面設計暑期研習計畫的核心教師之一。
有人曾經請我形容一下保羅‧蘭德,我選了慈悲(compassionate)一詞。我的評語遭到質疑。這和那個素以壞脾氣聞名的保羅‧蘭德,怎麼可能是同一個人?但他真的是個慈悲之人。
保羅在1955年加入我們,成為耶魯大學研究生平面設計專案的教師。他總說,他沒想過他會是個好老師。但我懷疑,凡是被他教過的學生,有哪個想不起深受歡迎的蘭德故事,想不起這些故事如何繼續不斷地啟發他們。他們必須承認,若是沒有蘭德這位老師,他們就不會是今天的模樣。
保羅總是在秋季課程的禮拜五早上授課。每個禮拜的程序都一樣。會議室的桌子上備好了夾式工作燈,十幾枝剛削好的銳利鉛筆和一疊白色證券紙。秋季課程一開始,每位學生都必須提出他或她的作品集。保羅會仔細審閱,明確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後滔滔不絕的說出一大串改進做法。
隨著課程進行,學生必須繳交一份編排企劃,編排的文本選自歐贊方(Amadée)和柯比意(Le Corbusier)合寫的〈論造型〉(Sur la Plastique, 1925),或是保羅自己的〈設計與玩直覺〉(Design and Play Instinct, 1965)。學生將再次聚集到會議室,展示他們的成品。保羅會仔細思考,移動已經編排成形的文字塊。課堂結束之前,總會有兩名、三名有時甚至是四名學生圍著會議桌,秀出他們的製作步驟。保羅會就編排構成提出調整,改善作品的流暢度,做為學生日後設計的參考。課堂結束後,通常是到茉莉小館(Mory´s)享用冰涼的馬德里番茄牛肉湯,火雞三明治,和Jell-O果凍。
1977年,阿敏‧霍夫曼邀請保羅前往他在瑞士布利薩戈小村開設的暑期習營,講學一週。小村位於義大利邊境稍北一點,有座大湖,四周種滿了棕櫚、香蕉和竹林,倒映著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這般詩情畫意的美景,對保羅卻私毫不起作用。他去那裡是為了教學,而他懷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到底能完成什麼。
課堂在當地的小學進行。因為學生放暑假,我們可以把咖啡廳當成教室,總共十一張大桌,每桌坐兩名學生。保羅會拎著一張童軍椅一桌走過一桌,方便他隨時坐下來和每個學生討論他或她的作品。每次單獨指導的時間,都長到足以讓學生走上正確的軌道,另外還會附帶保羅豐富人生中的諸多故事,只要這些故事和當時討論的主題有關。和學生討論的時候,他總是灌注了所有心神。
保羅始終是布利薩戈計畫的核心教員之一,直到1996年底。他很快就確信,這種方式,也就是與個別學生進行密集的互動,是平面設計的最佳教學法。他曾試圖把這種「一星期一專案」的做法移植到耶魯大學,但由於學生同時得承受學院和課外的種種要求,效果始終不彰。
克魯格記錄了保羅(有時還包括瑪莉安)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教師和學生所進行的兩場對談,這兩場對談的內容也可以讓你們確信,保羅正是那個最足以被形容為慈悲之人。
潔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專欄作家和平面設計講師,設計顧問公司冬屋工作室(Winterhouse Studio)的合夥人。
‧認為平面設計是「結合了平衡與和諧、色彩與光線、層次與張力、外形與內容的視覺語言」。著有《保羅‧蘭德:美國現代主義者》(Paul Rand: American Modernist, 1998)等書。
我在耶魯的畢業論文是關於方形的歷史,篇幅很長,學術風格。研究班的所有老師中,只有一位花時間讀了它,那就是保羅‧蘭德。
「潔西卡的論文我才讀了一下,就可以作出結論,它的內容值得推薦」,他在我的書面評語中如此寫道。「不過,那本論文看起來好像是在三天之內設計好的,」他後來告訴我。「它看起來,」他直直盯著我,確定我有聽到,「像個垃圾。」
當然,他是對的:關於它是在三天之內設計出來的這點。(我後來才了解,這是情人眼裡出垃圾。)不過在那時,我一直期待能從我的論文指導教授那裡,得到這類直截了當的看法。「新字體的發展是我們這行的愚蠢量表!」「平面設計不是外科手術!」蘭德是個暴躁、無情、很難忍受的人。把優秀的標準不斷往上拉,是他的小小驕傲。他熱愛形式,痛恨市場調查,深信好設計的力量。他沒法忍受笨蛋,沒法高高興興的忍受這種人。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去他位於康乃迪克衛斯頓的家裡走走,我們會坐在餐桌上聊天。聊天的時候,他會想到有哪些書希望我讀,他會去把它們找出來,常常會帶著一堆他最喜歡的書送我回家――有很多是關於建築、哲學、藝術,甚至是猶太文物的書。我是班上唯一的猶太女孩,當他不在學校課堂上扮演那個難纏傢伙的時候,他對我就像對待孫女一樣,甚至好到讓我有罪惡感。「妳像幽靈般消失無蹤!」他在給我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那時,我大概有一兩個月沒去看他。蘭德跟我的爺爺和外公一樣,一方面是個沉默寡言、謹守原則的父親,但同時又會對最輕微的挑釁發出突如其來的大笑。我帶巧克力給他。他泡茶給我喝。我們會坐上好幾個小時辯個沒完。我熱愛我們相處的每分每秒。
印象中我們談論設計的次數,遠遠不比上談論生活、談論想法、談論書籍。「妳靠觀察學到大部分事情,」他會說,「但閱讀讓妳理解。閱讀讓妳自由。」有一次,他抱怨起他想指定給學生閱讀的一篇文章,就是歐贊方和柯比意1925年合寫的那篇〈論造型〉,他認為當時通用的譯本有很多錯誤。他知道我是在法國長大的,就請我幫他弄一個更好的譯本,我遵命做了。他的法文不錯,可以看出我的翻譯至少就他的目的而言,是個比較好的版本。
不是因為我是個更好的譯者,而是因為在他的指導之下,我已經變成一個更具觀察力的設計學生。我從他那裡學到的最寶貴東西,就是如何全面觀察,徹底領會――深入地看,無情地看,敏銳地看。
幾年後,我結婚了,有次蘭德在費城演講時,我和丈夫比爾正好也那裡。他那時已經八十幾歲,身體虛弱,我們安排好去接他,並在晚上演講結束後送他回旅館。我們扶他下了計程車,他停下腳步,用手摟著我,我們的身高一模一樣,他給我緊緊的一抱。然後,他嚴厲地轉向比爾。「你知道,我不確定你現在是不是配得上她,」他厲聲說道。「但你會做到的。」我感到非常安慰,非常愉快,感謝他在很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的談話中,選擇批評我的丈夫,而不是我的論文。我依然懷念著他。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