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的反叛
商品資訊
系列名:Success 成功講座
ISBN13:9789863925026
出版社:海鴿文化
作者:何塞‧奧特加‧加塞特
譯者:徐文臻
出版日:2023/08/30
裝訂/頁數:平裝/208頁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平庸的人聯合起來,以大眾的名義佔據了最高社會權力
★ 西方剖析大眾行為的經典著作
★ 《泰晤士報》評為:「二戰以來影響世界的100本書之一」
★ 英、法、德、義、葡、荷、俄、日等多國語言版本暢銷全球
■ 一部剖析大眾行為的經典之作
作者闡述的是20世紀歐洲社會奇異現象:一些確知而且滿足自己平庸的人,不但拒絕提昇自己,反而聚集其他同樣平庸的人,以大眾的名義來干涉諸如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等,需要有深度知識、敏銳判斷力、強烈責任心才能勝任的事務。
■ 「大眾的反叛」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作者認為當時歐洲社會是由兩種類型的人構成的,他們分別是少數精英和大眾;那麼,「少數精英」是誰?「大眾」又是誰?奧特加進一步解釋說,那些具備特殊資質的人就是少數精英,不具備特殊資質的人就是大眾,二者不是固定屬於某個階級,在各階級中,都存在著精英和大眾。
可是,就「大眾」這個詞本身的含義來講,大眾連把握自己個人生活的能力都不具備,更不用說做這個世界的統治者了。所以,這一新現象的出現,實際上代表了歐洲正面臨新的危機;這一危機會導致民不聊生、國勢衰敗,甚至還會導致文明沒落。這種危機已經在歷史上不止一次的出現過了,所以,人們已經瞭解並熟悉了它的面貌、特徵及其產生的嚴重後果;這一現象被稱之為「大眾的反叛」(the rebellion of the masses)。
★ 西方剖析大眾行為的經典著作
★ 《泰晤士報》評為:「二戰以來影響世界的100本書之一」
★ 英、法、德、義、葡、荷、俄、日等多國語言版本暢銷全球
■ 一部剖析大眾行為的經典之作
作者闡述的是20世紀歐洲社會奇異現象:一些確知而且滿足自己平庸的人,不但拒絕提昇自己,反而聚集其他同樣平庸的人,以大眾的名義來干涉諸如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等,需要有深度知識、敏銳判斷力、強烈責任心才能勝任的事務。
■ 「大眾的反叛」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作者認為當時歐洲社會是由兩種類型的人構成的,他們分別是少數精英和大眾;那麼,「少數精英」是誰?「大眾」又是誰?奧特加進一步解釋說,那些具備特殊資質的人就是少數精英,不具備特殊資質的人就是大眾,二者不是固定屬於某個階級,在各階級中,都存在著精英和大眾。
可是,就「大眾」這個詞本身的含義來講,大眾連把握自己個人生活的能力都不具備,更不用說做這個世界的統治者了。所以,這一新現象的出現,實際上代表了歐洲正面臨新的危機;這一危機會導致民不聊生、國勢衰敗,甚至還會導致文明沒落。這種危機已經在歷史上不止一次的出現過了,所以,人們已經瞭解並熟悉了它的面貌、特徵及其產生的嚴重後果;這一現象被稱之為「大眾的反叛」(the rebellion of the masses)。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何塞•奧特加•加塞特
(西班牙語:José Ortega y Gasset,1883年5月9日―1955年10月18日),是二十世紀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現代大眾社會理論的先驅,也是卡繆口中「尼采以後歐洲最偉大的作家」。其哲學思想主要是存在主義、歷史哲學和對西班牙文化的批判。
著有《唐吉訶德沉思錄》、《沒有脊梁骨的西班牙》等大量著作,其思想對當時的西班牙共和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其代表性著作《大眾的反叛》更為奧特加在大眾社會理論研究領域奠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譯者簡介
徐文臻
現為自由譯者,喜歡旅行,愛好文學、藝術,翻譯經驗豐富,目前從事圖書策劃和編寫工作,曾翻譯多部英文經典著作。
何塞•奧特加•加塞特
(西班牙語:José Ortega y Gasset,1883年5月9日―1955年10月18日),是二十世紀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現代大眾社會理論的先驅,也是卡繆口中「尼采以後歐洲最偉大的作家」。其哲學思想主要是存在主義、歷史哲學和對西班牙文化的批判。
著有《唐吉訶德沉思錄》、《沒有脊梁骨的西班牙》等大量著作,其思想對當時的西班牙共和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其代表性著作《大眾的反叛》更為奧特加在大眾社會理論研究領域奠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譯者簡介
徐文臻
現為自由譯者,喜歡旅行,愛好文學、藝術,翻譯經驗豐富,目前從事圖書策劃和編寫工作,曾翻譯多部英文經典著作。
目次
譯者序
第一部分:大眾的反叛
第一章:大眾時代的來臨
第二章:歷史水平線的上升
第三章:時代的高度
第四章:生活的改善
第五章:一項統計事實
第六章:大眾人剖析
第七章:高貴的生活與平庸的生活,或勤奮與懈怠
第八章:為什麼大眾要干涉一切,而且總要訴諸暴力?
第九章:野蠻主義與科技
第十章:野蠻主義與歷史
第十一章:志得意滿的時代
第十二章:專業化的野蠻主義
第十三章:最大的危險―國家
第二部分:誰統治這個世界?
第十四章:誰統治這個世界?
第十五章:我們遇到了真正的難題
第一部分:大眾的反叛
第一章:大眾時代的來臨
第二章:歷史水平線的上升
第三章:時代的高度
第四章:生活的改善
第五章:一項統計事實
第六章:大眾人剖析
第七章:高貴的生活與平庸的生活,或勤奮與懈怠
第八章:為什麼大眾要干涉一切,而且總要訴諸暴力?
第九章:野蠻主義與科技
第十章:野蠻主義與歷史
第十一章:志得意滿的時代
第十二章:專業化的野蠻主義
第十三章:最大的危險―國家
第二部分:誰統治這個世界?
第十四章:誰統治這個世界?
第十五章:我們遇到了真正的難題
書摘/試閱
第一章:大眾時代的來臨
無論其結果好壞,大眾開始佔據最高社會權力這樣一個極端重要的事實,已經在當代歐洲的公共生活中日益顯現出來。可是,就「大眾」這個詞本身的含義來講,大眾連把握自己個人生活的能力都不具備,更不用說做這個世界的統治者了。所以,這一新現象的出現,實際上代表了歐洲正面臨新的危機;這一危機會導致民不聊生、國勢衰敗,甚至還會導致文明沒落。這種危機已經在歷史上不止一次的出現過了,所以,人們已經瞭解並熟悉了它的面貌、特徵及其產生的嚴重後果;這一現象被稱之為「大眾的反叛」(the rebellion of the masses)。
為使人們理解這一讓人感到不安的現象,我們從一開始就應當從更寬泛的意義來理解諸如「反叛」、「大眾」、「社會權力」之類詞的含義,而避免為它們加諸絕對的或首要的政治性含義。因為,公共生活不僅涉及政治活動,還涉及智識方面、道德方面、經濟以及宗教等其他諸多方面的活動,它不光包括了我們的一切生活習慣,還包括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因此,把著眼點放在我們這個時代所呈現出的最明顯的方面上,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視覺經驗上來,也許就是考察這一歷史現象的最好方法。
這一事實分析起來很難但描述起來卻很簡單,我稱其為「凝聚」的事實或「充足」的事實。這一事實就是今天處處人滿為患:城鎮中住滿了居民,旅店中塞滿了旅客,列車上裝滿了乘客,公園裡人頭攢動,馬路上熙熙攘攘,醫院裡擠滿了病患,劇院裡一座難求,玩耍和游泳的人密佈整個海灘。現在,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難題就是那件在過去不能稱之為難題的事情――怎樣尋求一片生存的空間。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這個事實在現實生活中是再簡單不過的了。透過這個一覽無餘的事實表象,我們看到了一股噴湧而出的清泉:讓我們感到驚異的是,在這裡,再普通不過的白光都會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光芒。
我們到底看到了什麼景象讓我們這樣驚異?讓我們驚異的是大眾,每一塊被文明所開拓的空間,每一件文明所創造的工具,都已經為他們所佔據。經過進一步的思考,我們覺得,自己完全沒必要驚訝:這不就是理想中的事物狀態嘛,這一現象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劇場裡就應該座無虛席,公共設施理所當然就應該為人們服務。沒錯,事實就應該是這樣。但問題是:以前使用這些設施時從來沒有出現過人滿為患的現象,更不用說有些人甚至還被拒之門外。雖然這一事實看起來非常清晰、合理,但我們必須承認:前所未有的事情現在卻發生了。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在慢慢發生變化,新的事物也開始慢慢出現。而這種變化和革新恰恰證明了我們最初的驚奇是合理的。
無論驚奇還是詫異,都意味著理解的開始。理解是知識份子所獨有的一種特徵,他們喜歡用好奇的目光來審視這個世界,他們對世界萬物都感到陌生而新奇。這種好奇的天性帶給了他們無窮的樂趣,這種樂趣絕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到的,它讓知識份子們將一生的時間都投入到那個虛幻的世界。一雙好奇的眼睛築就了知識份子的特殊品性,因此,我們的先民為智慧女神米娜瓦(Minerva)配置了一隻雙眼炯炯有神的貓頭鷹。
為什麼這種過去並不多見的凝聚現象會在當今社會中俯仰可見呢?
大眾成員一直就在我們周圍,而並非從天而降,十五年前的人口數量就已經相當可觀了:實際上,在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口的數量應該有所減少。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與第一個極其重要的現代因素不期而遇:組成大眾的個人很早以前就存在,但並非以大眾的形式存在,他們散居於世界各地,以小群體的方式生活,也有的離群索居;他們擁有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過著封閉、與世隔絕的生活;每一個小群體各守一方,佔據著原野、農村、城鎮或是大城市的一個角落。
但是,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現在居然聚合為一個整體,以群眾的身份突然崛起,縱觀四周,我們視線所及的範圍內看到的全是大眾。那麼,大眾是無所不在的嗎?不,更確切地說,他們是出現在那些洋溢著現代文明氣息的地方,那些最令人嚮往的地方。總之,原先那些只允許少數精英踏足的地方,現在也有了大眾的身影。
大眾非常突然的展現在世人面前,並且佔據了優越的社會地位,但是在過去,就算它曾經存在,也從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它充其量只是社會舞臺上的渺小背景,毫不起眼。但是,現在它卻走到舞臺的中央,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主角;大眾儼然已經成為了社會舞臺的主人公。
「大眾」這一概念的著眼點是在數量上或視覺意義上,若在保留原意的前提下把它轉換成社會學術語,最合適的莫過於「社會大眾」這一概念。社會是一種由兩部分人構成的動態平衡,這兩部分人包括少數精英與大眾:那些具有特殊資質的個人或群體被稱為少數精英,那些不具備特殊資質的個人所組成的群體被稱為大眾。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地把大眾理解為「勞動階級」,實際上,大眾指的就是普通人。由此,大多數人、群眾,這一原本是純粹的數量上的概念就轉變成了一種品質上的限定:它代表了一種一般的社會屬性,這種人從表面上看與其他人完全相同,但他卻是一種普通原型的再現。從這種數量到品質的變化中,我們得到了一些啟示:經過瞭解品格的內涵,可以理解數量的根源。這個含義很好理解,那就是:群眾往往是由個人欲望、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一致的個人組成的。可能有人會說,對於任何一個社會群體來說,無論他認為自己是多麼卓爾不凡,這種現象的存在都是無法避免的。表面上看來確實是這樣,但實際上,二者卻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
無論其結果好壞,大眾開始佔據最高社會權力這樣一個極端重要的事實,已經在當代歐洲的公共生活中日益顯現出來。可是,就「大眾」這個詞本身的含義來講,大眾連把握自己個人生活的能力都不具備,更不用說做這個世界的統治者了。所以,這一新現象的出現,實際上代表了歐洲正面臨新的危機;這一危機會導致民不聊生、國勢衰敗,甚至還會導致文明沒落。這種危機已經在歷史上不止一次的出現過了,所以,人們已經瞭解並熟悉了它的面貌、特徵及其產生的嚴重後果;這一現象被稱之為「大眾的反叛」(the rebellion of the masses)。
為使人們理解這一讓人感到不安的現象,我們從一開始就應當從更寬泛的意義來理解諸如「反叛」、「大眾」、「社會權力」之類詞的含義,而避免為它們加諸絕對的或首要的政治性含義。因為,公共生活不僅涉及政治活動,還涉及智識方面、道德方面、經濟以及宗教等其他諸多方面的活動,它不光包括了我們的一切生活習慣,還包括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因此,把著眼點放在我們這個時代所呈現出的最明顯的方面上,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視覺經驗上來,也許就是考察這一歷史現象的最好方法。
這一事實分析起來很難但描述起來卻很簡單,我稱其為「凝聚」的事實或「充足」的事實。這一事實就是今天處處人滿為患:城鎮中住滿了居民,旅店中塞滿了旅客,列車上裝滿了乘客,公園裡人頭攢動,馬路上熙熙攘攘,醫院裡擠滿了病患,劇院裡一座難求,玩耍和游泳的人密佈整個海灘。現在,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難題就是那件在過去不能稱之為難題的事情――怎樣尋求一片生存的空間。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這個事實在現實生活中是再簡單不過的了。透過這個一覽無餘的事實表象,我們看到了一股噴湧而出的清泉:讓我們感到驚異的是,在這裡,再普通不過的白光都會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光芒。
我們到底看到了什麼景象讓我們這樣驚異?讓我們驚異的是大眾,每一塊被文明所開拓的空間,每一件文明所創造的工具,都已經為他們所佔據。經過進一步的思考,我們覺得,自己完全沒必要驚訝:這不就是理想中的事物狀態嘛,這一現象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劇場裡就應該座無虛席,公共設施理所當然就應該為人們服務。沒錯,事實就應該是這樣。但問題是:以前使用這些設施時從來沒有出現過人滿為患的現象,更不用說有些人甚至還被拒之門外。雖然這一事實看起來非常清晰、合理,但我們必須承認:前所未有的事情現在卻發生了。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在慢慢發生變化,新的事物也開始慢慢出現。而這種變化和革新恰恰證明了我們最初的驚奇是合理的。
無論驚奇還是詫異,都意味著理解的開始。理解是知識份子所獨有的一種特徵,他們喜歡用好奇的目光來審視這個世界,他們對世界萬物都感到陌生而新奇。這種好奇的天性帶給了他們無窮的樂趣,這種樂趣絕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到的,它讓知識份子們將一生的時間都投入到那個虛幻的世界。一雙好奇的眼睛築就了知識份子的特殊品性,因此,我們的先民為智慧女神米娜瓦(Minerva)配置了一隻雙眼炯炯有神的貓頭鷹。
為什麼這種過去並不多見的凝聚現象會在當今社會中俯仰可見呢?
大眾成員一直就在我們周圍,而並非從天而降,十五年前的人口數量就已經相當可觀了:實際上,在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口的數量應該有所減少。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與第一個極其重要的現代因素不期而遇:組成大眾的個人很早以前就存在,但並非以大眾的形式存在,他們散居於世界各地,以小群體的方式生活,也有的離群索居;他們擁有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過著封閉、與世隔絕的生活;每一個小群體各守一方,佔據著原野、農村、城鎮或是大城市的一個角落。
但是,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現在居然聚合為一個整體,以群眾的身份突然崛起,縱觀四周,我們視線所及的範圍內看到的全是大眾。那麼,大眾是無所不在的嗎?不,更確切地說,他們是出現在那些洋溢著現代文明氣息的地方,那些最令人嚮往的地方。總之,原先那些只允許少數精英踏足的地方,現在也有了大眾的身影。
大眾非常突然的展現在世人面前,並且佔據了優越的社會地位,但是在過去,就算它曾經存在,也從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它充其量只是社會舞臺上的渺小背景,毫不起眼。但是,現在它卻走到舞臺的中央,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主角;大眾儼然已經成為了社會舞臺的主人公。
「大眾」這一概念的著眼點是在數量上或視覺意義上,若在保留原意的前提下把它轉換成社會學術語,最合適的莫過於「社會大眾」這一概念。社會是一種由兩部分人構成的動態平衡,這兩部分人包括少數精英與大眾:那些具有特殊資質的個人或群體被稱為少數精英,那些不具備特殊資質的個人所組成的群體被稱為大眾。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地把大眾理解為「勞動階級」,實際上,大眾指的就是普通人。由此,大多數人、群眾,這一原本是純粹的數量上的概念就轉變成了一種品質上的限定:它代表了一種一般的社會屬性,這種人從表面上看與其他人完全相同,但他卻是一種普通原型的再現。從這種數量到品質的變化中,我們得到了一些啟示:經過瞭解品格的內涵,可以理解數量的根源。這個含義很好理解,那就是:群眾往往是由個人欲望、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一致的個人組成的。可能有人會說,對於任何一個社會群體來說,無論他認為自己是多麼卓爾不凡,這種現象的存在都是無法避免的。表面上看來確實是這樣,但實際上,二者卻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