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就是這樣成佛: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五個錦囊
商品資訊
系列名:佛法與活法
ISBN13:9786269710270
出版社:眾生文化
作者: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比丘丹增.嘉措; 比丘尼圖丹.卻准
譯者:林姿瑩
出版日:2023/10/06
裝訂/頁數:平裝/488頁
規格:22cm*17cm*2.7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踏上五道十地的菩薩道,漸次捨斷煩惱障,
最後以金剛喻定焚盡所知障的乾薪,
我們渡越輪迴苦海的生死波瀾,
抵達涅槃的彼岸。
我們精進修行的究竟目標即是解脫生死輪迴而成佛,但是要如何修持,才能證得佛果呢?本書以菩薩行的六波羅蜜多、根本乘的八地與五道、大乘的五道與十地、佛果等主題,來說明從凡夫至聖者的修行歷程。
在第一部「在生活中實踐悲心——菩薩的波羅蜜多」中,達賴喇嘛尊者介紹了菩薩六波羅蜜多的事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與般若,第六項的般若波羅蜜多又可包含方便、願、力、智等四項,而成十波羅蜜多。六波羅蜜多可說是菩薩的主要修行,能讓自己與他人的心成熟。所有六波羅蜜多都可歸攝於任一項波羅蜜多的修行之中。
在第二部「三乘與三乘之果」中,尊者解釋根本乘與大乘修行者在朝著各自的阿羅漢果與佛果前進時,一路上所成就的「道」與「地」次第。首先,闡述巴利語與梵文傳統中關於聲聞、獨覺的五道與八地;接著,闡述菩薩的五道與十地,強調菩薩於「道」與「地」上進展時,不僅與根本乘修行者同樣要捨斷煩惱障,還要捨斷所知障,進而證得正等正覺,並且具足超勝於阿羅漢的功德。最後,則述及最終的目標——佛果,其中闡釋了佛與佛聖者的差別,以及以九個譬喻闡明九種佛事業,還有諸佛智慧法身清淨功德的二十七種事業。
密勒日巴尊者說:「最重要的修行,是審視我們的內在世界——自己的心。」如果我們想要成佛,就要思惟菩薩聖者永無疲厭的行願,發起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心,如是發願,如是行持,即使在成佛所需三大阿僧祇劫的長遠時間裡,此心永不退轉,將來必定成佛。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本名丹增.嘉措,1935年生於青海省安多,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1959年流亡印度,在達蘭薩拉(Dharamsala)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至今。達賴喇嘛為中藏和平奮鬥,於198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此外,他更放眼世界,關懷地球,致力提倡慈悲、寬恕、包容、知足與自律等以佛教為本的價值觀,促進世界各大宗教傳統之間的和諧,為人類的心靈幸福不斷地努力。曾三度來台弘法,在台也擁有廣大具信弟子。
|達賴喇嘛相關著作|
眾生出版:《達賴喇嘛說金剛經》、《收拾書包成佛去!》、《如來藏,藏如來》、《達賴喇嘛說止觀》、《菩提心起》
比丘尼圖丹.卻准(Thubten Chodron)
比丘尼圖丹.卻准是達賴喇嘛的美籍弟子,1977年成為佛教比丘尼,經年在美國各地巡迴弘法。她成長於美國洛杉磯,197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之後在南加州大學擔任研究員。在亞洲、歐洲、美國進行多年的研究與傳授佛法之後,她在華盛頓州創立舍衛精舍(Sravasti Abbey),並且擔任住持。她是一位廣受歡迎的演說者,以實際可行的方式,說明如何把佛教的法教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成為數本暢銷書的作者,其中包括《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Buddhism for Beginners),同時也是堪蘇爾.蔣巴.德卻(Khensur Jampa Tegchok)的著作《洞見空性》(Insight into Emptiness)的編輯。
若欲取得更多關於比丘尼圖丹.卻准的資訊,請參見:sravastiabbey.org 與 thubtenchodronbooks.org。
【譯者簡介】
林姿瑩
普賢法譯小組成員。邱陽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如是,我能見真實》、《簡單,我有平常心》與《圓滿,我來到起點》審定;譯有確吉尼瑪仁波切《中陰指引──修習四中陰法教的訣竅》與《當下了然智慧:無分別智禪修指南》等書。
【審譯者簡介】
楊書婷
普賢法譯小組發起人(官網 http://www.decode.org.tw/),譯作包括《椎擊三要:噶千仁波切大圓滿頓悟法》、《照亮解脫道之炬:前行法之次第導引》與《直顯心之奧秘:大圓滿無二性的殊勝口訣》等。
序
實踐波羅蜜多,修菩薩行
文/比丘尼圖丹.卻准
「智悲文庫」系列叢書主題
尊者與我非常高興能為諸位讀者帶來「智悲文庫」的第六冊——《菩薩就是這樣成佛的》(Courageous Compassion),本書詳盡介紹了菩薩(梵bodhisattva)的事業。菩薩是為了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益他人而希求正等正覺(梵samyaksaṃbodhi)的大悲者。本書延續第五冊《菩提心起》(In Praise of Great Compassion)的主題,後者解釋了生起大悲心的方法,以及菩提心(梵bodhicitta)的利他意樂。這兩本既實用又啟發人心的書籍,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想像,而有別於許多現代人時常陷入的慣性模式——一方面讓人感到無聊、焦慮,好像沒太大意義;另一方面,又太過汲汲營營,想要努力實現自己或他人對成功不切實際的幻想。
如同第五冊提到的,菩提心的生起需要仰賴皈依真實的修道導師——佛(buddha)、法、僧三寶。關於發菩提心,以及佛教修行的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等主題,則已詳述於第四冊《達賴喇嘛說止觀》(Following in the Buddha’s Footsteps)之中。
為了要追隨佛陀,我們必須熟悉自己在輪迴(梵saṃsāra)裡的現狀,那是由無明(梵avidyā)、煩惱(梵kleśa)、有漏業(梵karma)所推動且令人永不滿足的生死輪轉;同時也要熟悉其他的選項,也就是解脫(梵mokṣa;藏thar pa)與正等正覺。這當中的核心,在於要瞭解第三冊《如來藏,藏如來》(Samsāra, Nirvāna, and Buddha Nature)所介紹的四聖諦(梵catvāry āryasatyāni)。假使能了知我們的佛性——自心的根本清淨,對於自己能成就涅槃(梵nirvāṇa)的心靈自由,也會更具有信心。
瞭解苦(梵duḥkha;巴dukkha;在輪迴中感受到的不滿足)與苦因其中的一個重要條件,即是要瞭解業力與因果法則,也就是自身行為的純正與否,會如何影響自己的投生與目前的生命體驗,而此事又奠基於能否珍視這個具有機緣可值遇、學習、修行佛陀解脫教法的寶貴人身。然而,如此的機緣為時相當短暫。因此,身為凡夫的我們,必須明智地決定自己的優先事項,以便使生活富有意義。無論是道(梵mārga;巴magga;藏lam)上的初修或老參,都要把重點放在懂得如何選擇能在道上引導自己的優秀上師,以及知道如何與上師建立健康的關係,好讓自己能夠領受上師的法教。這些主題都詳述於第二冊《收拾書包成佛去!》(The Foundation of Buddhist Practice),其中也解釋了依靠正理來檢驗法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並規畫每日的禪修。
由於「智悲文庫」的目標讀者不見得是在佛教環境中長大的人,因此第一冊《尊者達賴喇嘛開示成佛之道》(Approaching the Buddhist Path)書中,探討了佛教對生命、心(梵citta;藏sems)與情緒的看法,為我們闡述佛法(梵Buddhadharma)起源與流傳的相關歷史背景,同時介紹了系統化的修行道路。此外,書中還提及道上採用的工具、如何評估進展、如何處理情緒,以及如何運用佛教觀點處理現代的問題。
本系列叢書還有更多冊數即將問世。後續將深入探討實相的本質、自性空,以及密宗的甚深修持。現在,讓我們一起進入本書——《菩薩就是這樣成佛的》。
略說《菩薩就是這樣成佛的》
前幾冊的序言中,曾提及當初開始撰寫「智悲文庫」的因緣。在此,我想分享一些關於本書的準備情形,包括向尊者所諮詢的一些特定主題。曾有一說,在具有極高了證功德的瑜伽士眼中,我們的世界即是淨土。我在某次訪談中提出這個問題,尊者轉而詢問在場的四位格西與仁波切,激起了一段活力四射的長時間藏語討論。過了一會兒,他們一起哄堂大笑。尊者一邊開心地輕笑,一邊對我說:「我們不知道。也許是這個,也許是那個。」
後來,我又提出佛陀如何感知的話題,又引起另一段澎湃激昂的長時間藏語辯論,最後以笑聲落幕,並總結到:「我們所有人都必須成佛才能曉得這一點。」後來,尊者與桑東(Samdhong)仁波切出於悲心,再次解釋了一些重要論典對佛陀的感知的看法。正如讀者將在第十一章中所見的,尊者的珍寶導師尼瑪老師(Gen Nyima-la,「Gen」表示老師,「la」為敬語)認同:「只有佛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在尊者提出「智悲文庫」的概念時,他強調此系列叢書必須與眾不同,不應只著重藏地所修習的佛教。他希望大眾(特別是他的弟子)能同時熟悉巴利語與梵文這兩種傳統,以及梵文傳統中所修習的藏傳與漢傳佛教,進而對佛陀法教能有廣博的知識,以及因知識所產生的欣賞。尊者的目標,是希望以對彼此宗義(梵siddhānta;藏grub mtha’)與修行的瞭解為基礎,強化各種傳統之間佛教徒的相互合作。讀者在閱覽本系列叢書的過程中,將瞭解所有佛教傳統共有的基本前提,以及各個傳統的獨特解釋。
第一部:菩薩的修行與事業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包含菩薩的修行與事業,第二部包含聲聞乘、獨覺乘與菩薩乘,以及其對應的果——阿羅漢果與無上正覺。
第一部首先介紹菩薩的修行,在此,菩薩是指發菩提心並修菩薩行的大悲者。儘管我們現在可能還不是菩薩,但仍然能像他們一樣修行,從而熟悉悲憫與智慧的事業。菩薩的事業可概括為六波羅蜜(或稱「六度」)——布施(梵dāna;巴dāna;音譯「檀那」)、持戒(梵śīla;巴sīla;音譯「尸羅」)、忍辱(梵kṣānti;巴khanti;音譯「羼提」)、精進(梵vīrya;巴viriya;音譯「毗梨耶」)、靜慮(梵dhyāna;巴jhāna;音譯「禪那」)與般若(梵prajñā;巴paññā)。這六波羅蜜的修行也可說是十波羅蜜,而後四波羅蜜屬於第六的般若波羅蜜。另外的四波羅蜜是方便(梵upāya,音譯「漚波耶」)、願(梵praṇidhāna;巴panidhāna;音譯「鉢羅尼陀那」)、力(梵bala;音譯「波羅」)與智(梵jñāna;巴ñāṇa;音譯「若那)。梵文傳統對十波羅蜜的解釋,請參見本書的第二章與第三章。
第四章鼓勵我們透過善巧方便與悲心,與他人分享佛法。本章的內容主要來自1993年在達蘭薩拉(Dharamsala)所舉辦,尊者與一群西方佛教導師的座談。西方佛教導師與尊者分享了他們在西方佛法中心的活動,以及佛法在西方傳揚的情形。由於佛教對西方國家來說是新興的事物,自然會遇到許多挑戰與問題。此外,對於如何教學、儀軌的作用、西方學生與亞洲師長的關係,以及西方教師與佛弟子的關係等,也容易讓人有所困惑。
尊者在這次會議與其他場合,以及本系列叢書的採訪中,分享了他的想法。尊者明確表示,他並沒有制定相關的政策。達賴喇嘛的地位與教皇不同,對於藏傳佛教組織或教師並無制度上的掌控權。尊者反倒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與建議,認為大家可以自由決定是否要接受這些建議。有關尊者給予的上師行為準則相關建議,收錄在《收拾書包成佛去!》的第四章與第五章。
許多人並不清楚巴利語傳統中也闡述菩薩道。《菩提心起》第八章解釋了巴利語傳統的菩提心與菩薩,本書第五章則解釋巴利語傳統中,由法護尊者(Dhammapāla)於六世紀所寫《所行藏注》(Cariyāpiṭaka-aṭṭhakathā)其中闡釋的菩薩修行。法護尊者的釋論與梵文傳統的解釋相輔相成,兩者都為我們的心開啟了一條如何身處世上的嶄新道路。
第二部:三乘與三乘的果
第二部則深入探討三乘與三乘的果,並解釋根本乘(Fundamental Vehicle)與大乘修行者在朝著各自的阿羅漢果與佛果前進時,一路上所成就的地道次第。關於聲聞(梵śrāvaka;巴sāvaka)、獨覺(梵pratyekabuddha;巴paccekabuddha;緣覺)等根本乘修行者的「道」與「地」(梵bhūmi),本書第六章當中闡述了巴利語傳統的看法,第七章則描述梵文傳統的主張。後續幾章則是梵文傳統的觀點,包括:第八章討論菩薩的五道;第九章與第十章闡述菩薩見道與修道對應的菩薩地(bodhisattva ground),這些菩薩的成就實在不可思議又令人欽佩。第十一章與第十二章則述及最終的目標,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果。
「道」與「地」的教導通常不包括在道次第(藏lam rim)的教材當中,而是另外獨立教授的。然而,尊者希望學生也能夠學習到出家眾(monastic)的課程中,有關義理研究的重要教導,因此「智悲文庫」也收錄了「道」與「地」的教導,以及許多其他的主題。尊者經常提醒我們,我們應當禪修自己學到的一切,而非認為某些經典是研究之用,或是以為較簡短的指南才是禪修之用。
書中每一章都有「反思」的段落,鼓勵讀者一一思惟。這些反思,不僅回顧了書裡的一些要點,同時也為讀者提供機會能實踐這些教導,轉化自心。
本書用語說明
雖然這套系列叢書是以合著的方式編寫,但主要都來自尊者的教導。我則研究並撰述關於巴利語傳統的內容,也編寫一些其他的段落與「反思」的章節。為了便於閱讀,書中省略了大多數的敬語(編按:本書均保留尊稱),但這不減損我們對最卓越的聖賢、博學智者、學者與修行者的深深敬重。
第一次出現的外文術語,會以斜體(編按:本書採正體形式)加上括號表示。除非是附有「巴」或「藏」分別表示巴利語或藏語的名相,否則括號內的拼音斜體字(編按:本書採正體字)皆為梵語。如果同時列有兩個斜體術語,則第一個是梵語,第二個是巴利語(編按:本書以「梵」表示梵語,以「巴」表示巴利語)。為了保持一致性,除了引用自巴利語經典的摘述外,其他如「nirvāṇa」(涅槃)、「Dharma」(法)、「arhat」(阿羅漢)、「ārya」(聖者)等梵語與巴利語的常用術語,皆採用梵語拼寫。
為了保持段落的閱讀流暢,不見得都會在術語第一次出現時加上注釋,故而於書末附錄「詞彙解釋」。「Sūtra」(經)通常指「Sūtrayāna」(經乘),「Tantra」(續)則對應「Tantrayāna」(密乘)。而當這兩個拼音的首字未大寫時,代表的是「經部」、「續部」這兩類典籍。在此,「大乘」(梵Mahāyāna)主要是指梵文傳統所說的菩薩道。一般而言,所有義理方面的相關術語含義,都依照中觀應成派(Prāsaṅgika Madhyamaka)的宗義解釋。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書中的「我」指的都是達賴喇嘛尊者。
目次
【緣起】一座智慧與慈悲的橋梁
【序言】實踐波羅蜜多,修菩薩行/比丘尼圖丹.卻准
【致謝詞】頂禮以大悲心教導佛法者/比丘尼圖丹.卻准
【導言】打開心,慈愛他人/達賴喇嘛
略語表
【第一部 在生活中實踐悲心——菩薩的波羅蜜多】
第一章 六波羅蜜多
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
菩薩的主要修行——六波羅蜜多
六波羅蜜多的基礎、本質、必要性與作用
六波羅蜜多與其他修行的關係
持續修習,達至純熟
第二章 菩薩行(一):布施、持戒、忍辱波羅蜜多
布施波羅蜜多
持戒波羅蜜多
忍辱波羅蜜多
前三項波羅蜜多的差異
第三章 菩薩行(二):後七項波羅密多
精進波羅蜜多
靜慮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
三種智慧
空三摩地與如幻三摩地
止觀雙運
勝觀的重要性
方便波羅蜜多
願波羅蜜多
力波羅蜜多
智波羅蜜多
勝義菩提心
結語
第四章 法布施
藏傳佛教:攝受徒眾的四種攝事
巴利語傳統:與人友好的四種能攝力
漢傳佛教:菩薩的四攝善法
給西方佛法老師的建議
佛法的本質與其文化形式
弘揚佛法
在西方要教導什麼?
因材施教
翻譯與儀軌
饒益眾生的多種方法
保持謹慎
崇敬佛法
亞洲的佛法
佛法中心
第五章 巴利語傳統的十波羅蜜
波羅蜜
布施波羅蜜
持戒波羅蜜
出離波羅蜜
智慧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
真實波羅蜜
決意波羅蜜
慈波羅蜜
捨波羅蜜
十波羅蜜的次序
十波羅蜜歸納入四住處
如何圓滿波羅蜜?
修持波羅蜜的利益與果
【第二部 三乘與三乘之果】
第六章 巴利語傳統的現觀涅槃
三乘的覺者
禪那與漏盡
神通、遍知與現證
四雙八輩之聖者
兩類聖弟子
清淨與觀智
解脫處
證得阿羅漢果的四種補特伽羅
心解脫與慧解脫
涅槃與阿羅漢
如來與阿羅漢
第七章 梵文傳統根本乘的「道」與「果」
現證四諦
三乘——方便與智慧之道
「道」、「地」與現觀
向道者與果住者
根本乘八地
根本乘五道
獨覺
各種勝解與根性
大乘五道
第八章 菩薩道
大乘五道
菩薩資糧道——法現觀
菩薩加行道——義現觀
菩薩見道——諦現觀
菩薩修道——隨現觀
三個特定的時刻
第九章 菩薩地
各菩薩地的不共功德
初地——歡喜地
第二地——離垢地
第三地——發光地
第四地——焰慧地
第五地——難勝地
第六地——現前地
第七地——遠行地
第十章 菩薩三清淨地
第八地——不動地
第九地——善慧地
第十地——法雲地
總攝十地
菩薩是否受生輪迴三有?
菩薩如何修行?
三乘之「道」與「地」的關鍵要點
密乘的「道」與「地」
漸修與頓證
第十一章 佛果(一):無學道
佛身
智慧法身
自性法身
色身
報身
化身
佛陀、佛聖者與眾生
諸佛的了知是什麼?
第十二章 佛果(二):佛事業
佛事業九喻
法身二十七種事業
阿難的斷疑
各別眾生,同做一事
與佛陀有關的疑問
如來三密
見佛
【附錄】詞彙解釋
書摘/試閱
第九章 菩薩地
各菩薩地的不共功德
菩薩地的定義
聲聞乘分為預流者、一來者、不還者、阿羅漢的四向道者與四果住者等八地;菩薩道則分為十個菩薩地,十地是從見道開始,直到修道之末而結束。正如龍樹菩薩所說:
如聲聞乘中,說聲聞八地,
如是大乘中,說菩薩十地。(RA 440)
於聲聞乘〔的經典〕中,
教示聲聞八地,
在大乘中亦然,
教導菩薩十地。
月稱論師在《入中論自釋》如此定義菩薩地(CTB 131):
菩薩無漏智為大悲心攝持者,得名曰地,是功德所依故。(CTB 131)
結合大悲心的菩薩無漏智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即稱為「地」,因其為菩薩功德的所依(基礎)。
諸地皆是勝義菩提心,即菩薩聖者融合悲心的無分別證空慧。這種空性根本智是無漏的,不受無明或其習氣所染。在後得位期間,前七地菩薩的心依舊會受無明、無明種子與習氣所染,這是因為無明仍然可能起現行,諸法依然可能生起實有現。而在第八地之後,後得位的菩薩心已捨斷無明與其種子,只受無明的習氣所染。如此看來,此時菩薩便類似於已捨斷煩惱障但仍有所知障的阿羅漢。
月稱論師所界定的,是菩薩地的整體定義。雖然菩薩聖者並非時時刻刻都無分別地現觀空性,但他們的心一直與這份了悟相連。菩薩聖者在後得位與他人往來時,不會衰損或忘失他們的證空慧,因此即使[與證空慧的連結]不若根本定中那樣顯明,他們的心也總是與勝義菩提心相結合。
十地主要是以空性的根本智而作界定,不過,並非菩薩聖者的每一種心都是菩薩地。菩薩聖者的慈心、悲心,以及前九項波羅蜜多也會在這十地中生起,但這些並不屬於證空慧,而菩薩聖者本身的根識或心識可憶念過往,也不被認為是菩薩地。菩薩在前七地時,可能還會生起實執,但很快就能將其調伏,不會使之壓倒自心。即使可能還有一些煩惱現行,但那常常轉變成菩薩的修行。例如,在菩薩想要產下能利益他人的孩子時,此刻便有貪愛現行。
另一個公案是關於一位本身是菩薩聖者的船長,他曉得船上有人要殺死其他五百名乘客,因此以悲心殺死對方,以免其傷害他人並造下殺生的惡業。有些學者認為,雖然這位船長的動機出自於悲心,但若要真正殺害一個生命,在從事此行為的同時,一定有剎那的瞋怒或憎恨,否則無法奪走一條性命。不過,這點仍有爭議。有其他學者主張,如果此行為的前行、正行與結行都是以悲心而為,便不會有煩惱現行。還有另外一些人認為,菩薩在最初二地作此行為時,當下可能仍然有些瞋怒,但在第三地以上則否,因為此時他們已證得最勝忍辱波羅蜜多。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煩惱都已不能傷害菩薩聖者。這就好比一個從病中康復的人,體內雖然還留有殘存的病毒,但已經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菩薩聖者的無漏根本智是無二智。此處的「無二」,並不是凡夫修習正見時所說的離於「斷」、「常」二邊。相反地,這裡是指「能取」、「所取」的顯現無別,不存在兩個相異、有別的實體,也就是沒有世俗諦(veiled truths;梵saṃvṛtisatya)的顯相,也沒有自性有的顯相。待菩薩達至第十地時,如此的無二智首先清淨其心中的煩惱障,接著再清淨所知障。一旦這些遮障皆已盡除,光明心即能相續不斷,並於此證得佛果。
雖然聲聞聖者與菩薩聖者都同樣現觀空性,但其中仍有一些顯著的區別,因此他們的智慧並非菩薩地。菩薩聖者的證空慧結合了大悲心與菩提心,並具有十二類不共功德。此外,菩薩聖者的證空慧,源自於菩薩資糧道與加行道的空性觀修,他們運用各種正理來了悟空性的義理。
無漏根本智構成菩薩十地
菩薩聖者無漏根本智,可分為前際與後際,並構成了菩薩十地。正如大地為生命之基,每一地也都是特定功德之基。此一無間智慧的劃分,是根據四種特性的差異,這是指:十二類功德的數量、[修治]力量強度、最勝的特定波羅蜜多修持,以及轉生的果報。十地的界定,並非根據菩薩如何現證空性,或根據其空性所緣境而劃分的。
然而,十地在根除各品遮障而逐漸獲得的「見滅諦」(見得寂滅空性)上,各有其差異。所有這些滅諦即為該心的寂滅(空性),亦即制伏了一定程度的遮障。對於現觀空性的心而言,這些無異於自性空的體驗。不過,由於各滅諦所依的心,是漸漸變得清淨的,所以教法中說,如果證得愈多的滅諦,該心的空性也將愈為清淨。
換言之,這能讓十地當中連續的無間道力量增強,有更大的能力克服更細微的雜染,並使得接踵而來的解脫道有愈多的滅諦,也愈能解脫雜染。初地菩薩現證他們已證得的滅諦,上位菩薩則是能現證過去已證得以及於該地所證得的滅諦。龍樹菩薩以逐漸盈滿的月相來比喻這個漸進的過程。《法界讚》(Dharmadhātustava)說:
猶如見初月,剎那剎那增,
如是登地眾,逐次見增長。
上弦之十五,月亮變盈滿,
如是地究竟,法身亦圓明。(Dharmadhātustava 75-76)
猶如月初時的月相,逐日慢慢地增長,
登地菩薩的境界也同樣逐步增長。
從上弦月一路至十五日,月亮變得極為豐盈圓滿,
菩薩地也是如此,從初地而臻至圓滿光明的究竟法身。
以下四種特性能讓我們辨別,此一究竟無間智慧所劃分出的十地:
一、菩薩特有的十二類功德增長:
(一)初地菩薩能於一剎那間觀見百佛;
(二)得百佛加持;
(三)遊百佛剎土;
(四)放光照亮百剎土;
(五)震動百世界;
(六)住世百劫;
(七)以[宿命]通智知過去與未來百劫之事;
(八)出入百三摩地;
(九)開演百種法門;
(十)成熟百位有情;
(十二)化現百身、每一身有百位菩薩眷屬圍繞。
以上十二類功德是在初地的後得中生起。
這十二類功德的數量於每一地隨之增長。菩薩在第二地擁有的十二類功德增長為一千倍;第三地為十萬倍;第四地為十億倍;第五地為百億倍;第六地為一一兆倍;第七地為一京倍;第八地等同十億世界的微塵數;第九地,等同百京世界的微塵數;第十地時,等同於無量佛土的不可數微塵數功德。
二、力量增長:每一地在清淨各品遮障與升進至上地的力量,都比前一地更為強大。初地時,捨斷分別煩惱,第二地至第七地依序捨斷上上品至中下品煩惱。於第八地最初時,捨斷下上、下中、下下品煩惱。第八、第九、第十地捨斷所知障,並於大乘無學道最初剎那,徹底捨斷一切遮障。
三、菩薩在每一地增長最勝的特定波羅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方便、願、力與智。菩薩主要依靠智慧的力量,來制伏這些修持過程中的障礙現行,而有該項波羅蜜多增勝。成辦波羅蜜多能使菩薩的身、語、意更為完善。以精進為例,菩薩會在其中一地證得最勝精進波羅蜜多,但在先前或後續的菩薩地,菩薩也同樣地持續修習精進波羅蜜多。此外,在後續的每一地,即使不是該地所證成的最勝特定之波羅蜜多,其他波羅蜜多也全都變得更為超勝。
四、菩薩在後續的每一地,都能選擇是否轉生善趣,讓他們具有更多饒益眾生的力量。菩薩的轉生並不是因為尋求名聲、財富或權力,而是要利益為數愈益廣大的眾生。
雖然每一地根本智的所緣與行相都相同,但應當瞭解,每一地除了無漏根本智之外,同時也都包含其後得智的特質。而由於上述四種特性的差異,每一地無漏智所具備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十地經》說:
如空中鳥跡,難說不可見;
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說聞。
我但說一分,慈悲及願力,
漸次非心境,智滿如淨心。(CTB 136)
正如智者無法述說或展示空中的鳥跡,
十地真義也同樣無法言詮。
如此又豈能聽聞到呢?
然而藉由慈心、悲心與願力,
便得以少分略說
諸地漸次境界[的箇中差異],
其並非思慮心的所行境。
對諸地所做的任何描述,都不會與其真實體驗吻合,因為勝義菩提心是無法言傳的。在此,是根據上述的四個特性,以及在前一地未獲而於該地才證得的滅諦,進而劃分出十地。這些新證得的滅諦,是因為每一地的無間道斷除了部分遮障而生起。因此,心對空性的現量感知變得更加明晰,隨著這份明晰增長,瑜伽士的智慧將能在下一地捨斷下一品的遮障。這些功德的漸次開展,以及心的逐漸清淨,會一直持續到證得無住涅槃之際,屆時將能永斷一切的遮障。
反思
一、一般而言,菩薩十地是一種結合悲心的無漏根本智,此智慧亦分為前際與後際。
二、這種智慧根據以下四種特性的差異而分為十地:十二種功德的數量、其力量大小、最勝的特定波羅蜜多,以及能夠選擇的轉生果報。
三、十地並非是根據菩薩如何現證空性,或是其空性所緣境而界定的。然而,除了上述的四種特性之外,十地在各自所斷的遮障,以及所證得的滅諦等,也有所不同。
憶念僧寶的功德
有幾種方式能思惟菩薩於此十地上的功德。首先,是憶念我們所皈依的僧寶具備了哪些功德。這能幫助我們領會僧寶如何從輪迴中保護我們,以及其引領我們走上正道的能力。如此一來,我們對菩薩聖者與諸佛的信心將能更為增長並變得穩固。
另一個思惟僧寶功德的方法,是將他們視為我們自己在道上漸次修習,並於諸菩薩地逐步升進時,能隨之開展並將證得的功德。這能使我們備受鼓舞且擁有自信,進而能在當下投入修持。這是因為我們對自己能成為怎樣的人、如何為他人的福祉作貢獻,都有更加清晰的願景。
後文中描述每一地的偈頌,皆出自於龍樹菩薩的《中觀寶鬘論》(RA 441-61)。閱讀這些非凡菩薩的功德與了證,能使你的心大開眼界,並且想像擁有這些了證會是什麼樣子。應當曉得,這些並不只是屬於他人的功德,你也能夠加以修習這些功德並且達至圓滿。《十地經》中,闡述了於十地上,一路直到成就正等正覺為止所要修習與圓滿的修行。此外,後文裡的《十地經》經文皆引用自漢文的大藏經。
初地——歡喜地
彼等初歡喜,菩薩歡喜故,
三結永斷除,生如來種姓。
彼所感異熟,施度極殊勝,
能動百世界,作閻浮提王。(RA 441-442)
在這些菩薩地當中,
最初者名為「歡喜」,
原因是菩薩於此斷除〔障礙解脫〕的三結,
並確定生於如來之種姓,故而感受到大歡喜。
初地菩薩以其所感異熟果,
得最勝布施波羅蜜多,
能令百世界震動,
並生作閻浮提(南贍部洲)的轉輪聖王。
捨斷三結而心生歡喜
第一地稱為「歡喜」(梵pramuditā),因為菩薩已經捨斷見道的所斷煩惱,也就是所有的分別煩惱,其中最主要的是身見、戒禁取、疑等三結(分別煩惱)。世親論師在《阿毘達磨俱舍論》中,說明了為何要特別提及此三結:
或不欲發趣,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脫,故唯說斷三。(CTB 141)
[對於入正道與解脫]不起希求、
迷失正途、懷疑正道,
此等皆為趣向解脫的障礙,
因而說應捨斷此三結。
如果我們想從[印度]達蘭薩拉到[美國]舊金山,首先得要有去那裡的願望,接著必須學習正確的路線,最後則是要消除所有關於前去以及所走路線的疑慮。同樣地,為了達到正等正覺,我們首先得要消除分別煩惱的我身見,那會阻礙我們證得正等正覺的心願。這種害怕失去「我」、「我所」的身見非常強烈,讓我們即使有機會修行法道,也會變得躊躇不決、退縮不前。
由於我們對「無我」的認識還不夠成熟,這種恐懼往往表現成懶惰、忙碌或是一大堆的藉口,把自己對學習佛法與修持佛法的抗拒合理化。只要我們克服了這一點,而且懷有強烈求取菩提的正向願求,便需要找到正確的道路,並依循此道來實現自己的修道目標。若要辦到這件事,就必須克服戒禁取見——把不良行為與不當修持視為卓越不凡的見地。否則,有極大的危險會走上歧途,這不但不能引領我們達致證悟,反倒通往了惡趣。
尋找正道時,我們或許不容易得到確信,在這種情況下,重要關鍵在於要遣除搖擺不定的懷疑心,幫助自己有效地修持正道。要是心相續中仍存有懷疑,那麼我們為修行所作的努力,就會宛如使用一根雙頭尖針來縫紉衣物,不可能有任何進展。這三結的分別煩惱會在初地時捨斷,俱生煩惱則是在第二地至第七地時徹底斷除。
粗分的身見,是把「我」與「我所」執著成一個自足且實體有的「人」,再以這種無明為基礎而產生粗分的煩惱。細分的身見則是將「我」與「我所」執為自性有的「我」,再從這種無明產生細分的煩惱。身見的粗分與細分煩惱可分為各種細品,而與之相應的煩惱則於第二地至第七地時逐漸捨斷。於第八地最初之際,這些煩惱則被徹底斷盡。
初地菩薩具有意生身。意生身的成因,來自於無漏業與無明習氣之基。其中,「無漏業」是指,由「思」(梵cetana,意)心所的細微造作而化現意生身;至於無明習氣之基(base of latencies of ignorance),即是導致細分二元見生起的所知障。我們可以在經典與續典中見到,菩薩在成佛之前已證得類似諸佛化身的色身。
教法中提到,初地菩薩以種性超勝聲聞與獨覺阿羅漢,此處有個王子與大臣的比喻。大臣或許睿智又富有權勢,但永遠不能成為國王;初生的王子雖然年幼,但已具有皇室血統,未來將會登上王位。同樣地,雖然根本乘阿羅漢此時已解脫輪迴,初地菩薩仍未解脫,但這些菩薩未來必定能夠成佛。由於阿羅漢已解脫輪迴,初地菩薩此時的智慧雖然尚未勝過根本乘阿羅漢,但這些菩薩的種性卻勝於阿羅漢。發起大悲心、大願心,具有廣大福德資糧,以及世俗與勝義菩提心的初地菩薩,已生於如來法王家中,不會再落入聲聞乘。總有一天,他們會成為正等覺者。
證得最勝布施波羅蜜多
初地菩薩已證得最勝布施波羅蜜多。他們歡喜布施自己擁有的資具、財富,甚至身體,毫無任何執著或失落感。雖然資糧道與加行道上的菩薩可以自在地布施資具與財富,但想到要布施自己的身體時,他們的心仍會受苦,害怕隨之而來的身體痛苦。加行道上的凡夫菩薩可能會布施自己的身體,但與全然歡喜的初地菩薩相比,前者行此布施需要更多的努力,且生起較少的喜悅。
[初地所感之]果報,是指初地菩薩能夠選擇轉生為南贍部洲的轉輪聖王。依照古印度天文學的說法,南贍部洲即是我們目前所居住的南部大陸。
在《十住經》中,金剛藏菩薩描述了初地菩薩的歡喜:
我轉離一切世間界生歡喜心、
入一切佛平等中生歡喜心、
遠離凡夫地生歡喜心、
近到智慧地生歡喜心、
斷一切惡道生歡喜心、
與一切眾生作依止生歡喜心、
近見一切諸佛生歡喜心、
生諸佛境界生歡喜心、
入一切諸菩薩數生歡喜心、
我離一切驚怖毛竪等生歡喜心。
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得歡喜地,所有諸怖畏即皆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離如是等一切諸畏。
何以故?是菩薩離我相故,尚不貪身,何況所用之事?是故,無有不活畏也。
心不悕望供養恭敬——我應供養眾生、供給所須——是故無有惡名畏也。
離我見、無我相故,無有死畏。
又作是念:「我若死已,生必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墮惡道畏。
「我所志樂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也。
諸佛子!如是,菩薩離諸驚怖毛竪等事。諸佛子!是菩薩以大悲為首,深大心堅固,轉復勤修一切善根。(DBS 46-48)
我已超越一切世間境界,因此生歡喜心;
親近一切諸佛,因此生歡喜心;
遠離凡夫境界,因此生歡喜心;
親近智慧之地,因此生歡喜心;
永斷一切惡趣,因此生歡喜心;
我能作為一切眾生的依止處,因此生歡喜心;
我能親見一切如來,因此生歡喜心;
我能生於諸佛境界,因此生歡喜心;
我能契入一切菩薩真如法性,因此生歡喜心;
我已遠離一切令人怖畏、寒毛直豎之事,因此生歡喜心。
為何如此呢?這些初地菩薩已經證得歡喜地,能遠離一切怖畏之事,這是指「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菩薩已永遠從這些怖畏中解脫。
為何如此呢?初地菩薩已離於我想(有實我的妄想),連自身都不再愛護,又何況是所用的資具與財物呢?因此,菩薩已無「不活畏」。
菩薩不希求他人的供養與恭敬,而心想:「我應布施一切眾生,供給一切所需。」因此,菩薩已無「惡名畏」。
菩薩已離於我見,不再有「我想」。因此,菩薩已無「死畏」。
菩薩又心想:「當我死後,又再轉生,我確定不會離於諸佛菩薩。」因此,菩薩無有「墮惡道畏」。
菩薩亦想:「一切世間當中,沒有能與菩提心的對境以及自己所意樂的事物相匹敵的,更不用說要更加超勝了!」因此菩薩無有「大眾威德畏」。……
佛子!初地菩薩以大悲為首要之務,並擁有深刻又堅定的廣大願心,他們因此更加勤於修習,培養一切善根。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