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 巴曼尼得斯篇
商品資訊
系列名:經典名著文庫
ISBN13:9786263436152
替代書名:Parmenides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柏拉圖
譯者:陳康
出版日:2023/09/28
裝訂/頁數:平裝/336頁
規格:21cm*15cm*1.6cm (高/寬/厚)
重量:470克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古代辯證法最偉大的藝術作品――黑格爾
-------------------------------
本對話的主要角色有四人:年輕時的蘇格拉底、巴曼尼得斯、他的哲學好友齊諾(現在亦譯「芝諾」、「季諾」)、亞里斯多德(是與知名哲學家同名的另外一個人),是柏拉圖批判理型論的關鍵文本。
本譯本是早期的希臘哲學專家陳康先生對《巴曼尼得斯》篇做注釋性翻譯,進行文字的勘校、詞句的釋義、歷史的考證和義理的研究。本書另邀請學者鄭義愷教授校訂並撰寫導讀,為讀者作詳細的評析。
------------------------------------------
柏拉圖哲學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相」(坊間多稱之為「理型論」)。……《巴曼尼得斯》篇不但一開始就討論相,而且似乎還是貫串整篇對話的主軸。稍微誇張點說,要搞懂柏拉圖,就不得不閱讀《巴曼尼得斯》篇。
……讀《巴曼尼得斯》篇不單純只是為了想知道柏拉圖本人的思想,事實上,更深一層的理由是為了挖掘哲學史中尚存的理論可能,並確實理解被拋棄的理論之優劣。
------陳康與巴曼尼得斯篇 / 鄭義愷
-------------------------------
本對話的主要角色有四人:年輕時的蘇格拉底、巴曼尼得斯、他的哲學好友齊諾(現在亦譯「芝諾」、「季諾」)、亞里斯多德(是與知名哲學家同名的另外一個人),是柏拉圖批判理型論的關鍵文本。
本譯本是早期的希臘哲學專家陳康先生對《巴曼尼得斯》篇做注釋性翻譯,進行文字的勘校、詞句的釋義、歷史的考證和義理的研究。本書另邀請學者鄭義愷教授校訂並撰寫導讀,為讀者作詳細的評析。
------------------------------------------
柏拉圖哲學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相」(坊間多稱之為「理型論」)。……《巴曼尼得斯》篇不但一開始就討論相,而且似乎還是貫串整篇對話的主軸。稍微誇張點說,要搞懂柏拉圖,就不得不閱讀《巴曼尼得斯》篇。
……讀《巴曼尼得斯》篇不單純只是為了想知道柏拉圖本人的思想,事實上,更深一層的理由是為了挖掘哲學史中尚存的理論可能,並確實理解被拋棄的理論之優劣。
------陳康與巴曼尼得斯篇 / 鄭義愷
作者簡介
柏拉圖﹝Plato﹞ (Plato,Πλάτeων, 西元前427年―西元前347年)
古希臘人,原名為亞里斯多克勒斯(Aristocles)是取名恰當之意(well-named),後來因其強壯的身軀而被稱為柏拉圖。跟隨蘇格拉底學習,創辦雅典學院。
是哲學家,也是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圖與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
其創造或發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圖思想、柏拉圖主義、柏拉圖式愛情等。柏拉圖的主要作品為對話錄,其中絕大部分對話都有蘇格拉底出現。
古希臘人,原名為亞里斯多克勒斯(Aristocles)是取名恰當之意(well-named),後來因其強壯的身軀而被稱為柏拉圖。跟隨蘇格拉底學習,創辦雅典學院。
是哲學家,也是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圖與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
其創造或發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圖思想、柏拉圖主義、柏拉圖式愛情等。柏拉圖的主要作品為對話錄,其中絕大部分對話都有蘇格拉底出現。
序
這裡是一本在教課之餘經八九個月的時間草成約二十萬言的小冊子;它的內容正如它的標題所表示的:柏拉圖《巴曼尼得斯篇》的翻譯和注釋。注釋約為譯文的九倍。「柏拉圖」這個名字在國內已流傳得相當的普遍了。若人談論到柏拉圖的著作,幾乎異口同聲的皆舉出《國家篇》(所謂《共和國》或《理想國》!)來,彷彿這篇「談話」是他的思想的代表,甚至是他的思想的大成。如若在很少幾個讀過柏拉圖全集的人中還有未全忘記了《巴曼尼得斯篇》的,他至少不將這篇舉出,彷彿它的位置遠在《國家篇》之下一樣。這本小冊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問世,它和世俗關於《巴曼尼得斯篇》的評價顯然背馳,於是我們不能無所解說。以下的解說乃依次回答這四個問題:(一)何以譯,(二)何以註,(三)如何譯,(四)如何註這篇「談話」。
一
(甲)國內的哲學研究現在顯然有兩派,一乃不和西洋哲學接觸、依著中國固有的哲學的路徑研究的,一乃在西洋的哲學研究方式裡研究的。前一種研究在學術上自成一個區城,非我們所敢論說。在後一種研究裡近幾年來產生了一個趨勢;它探取了萬有論的方向。在這趨勢裡已創成了不同的玄學系統;然而將來的研究比較已往的創造尤其使得我們關心。因此我們拋棄了關於後者的評價而來為前者做一些基本的工作。我們相信,總會有人贊同我們的話:即在《純粹理性批判》產生以後建設一種萬有論至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誠然不必默守一家言;化康德為「劇場偶像」倒反違背批判的精神。建設新的萬有論並非原則上不可能;然而兩個基本條件必先滿足:即《純粹理性批判》的了解和《純粹理性批判》以前萬有論的了解。純理性批判在西洋哲學研究區裡彷彿一座關隘。關後儘可有方向分歧的路徑,但人既至關口必先過關;此外並無一條非危機四伏的道路可以領導至那將來的路線。因此《純粹理性批判》的了解是必須的。再者,萬有論是西洋上古、中世哲學的中心,其勢力直達一七八一年《純粹理性批判》問世以前。如若人了解了康德這書,並且又超出了他的範圍,然而僅此仍然不能建設新的萬有論。人必須認識一七八一年以前的萬有論:它的問題和問題的解答。最能滿足這個需要的在柏拉圖的「談話」首推《巴曼尼得斯篇》。從問題認識裡上古中世萬有論的優點和劣點始瞭然可見,後者亦即是它所以中斷的原因。承受以前未解決的問題,加以前人所未見的問題,繼續研究,採取前人的優點,避免他們的覆轍,這乃是有成功希望的正常方法。在這個條件未備以前,在西洋哲學研究的方式裡作萬有論的嘗試不僅多是「數典忘祖」,而且必然是徒勞無功。人跳不出歷史;研究哲學問題不能不先認識哲學史。為了供給後之來者一些關於西洋古代萬有論的基本知識,因此譯《巴曼尼得斯篇》。
(乙)柏拉圖的著作之中不但《國家篇》是在國內最為人所知道的,而且唯一發生影響的也就是《費都篇》―《國家篇》這一時期中的「相論*」。這個「相論」的主要點乃是以一個和事物「同名」的「相」解釋個別事物;如若我們用一句話來代表它的精義,那就是《費都篇》裡的「由於美,一切美的美」(《費都篇》100d7-8)。《費都篇》―《國家篇》時期中的「相論」誠然是西洋哲學史上幾則影響很大的思想之一,它近傳至亞里士多德(今譯亞里斯多德),遠播至僕羅丁(今譯普羅提諾,普羅丁),甚至間接的支配了整個的中世紀;然而它在近代的初年已一蹶不振,「相」的地位為自然律所代替。(這個現在即在歐洲也少有人知道的變遷我們這裡從略,只暗示以下一點,即它回溯至中世紀的一個阿刺伯的哲學家。)但首先放棄這個學說的不是任何其他的人,乃是那偉大的,勇於自新的柏拉圖自己;他在老年以一種範疇論代替了那個「同名」的「相論」。這個範疇論的認識不僅對於研究西洋哲學史的人重要,而且那個學說自身在系統哲學方面至今仍有其價值。這個範疇論即存在《巴曼尼得斯篇》中。欲使後之來者辨別柏拉圖哲學中的精華與糟粕,以資問題研究時的借鑑,因此譯《巴曼尼得斯篇》。
二
(甲)柏拉圖的著作已幾乎每篇是一個謎,或每篇至少包含一個謎了;然而《巴曼尼得斯篇》乃是一切謎中最大的一個。研究柏拉圖哲學的人對這篇「談話」有兩個不同的態度:一即努力猜這個謎,一即認它是個謎而畏縮。猜謎的工作始自新柏拉圖派,經過了一千數百年至今尚無一人猜透。畏縮不前的人呢,他們幾乎對這篇「談話」不能卒讀。這是一位對於柏拉圖研究並非毫無貢獻的人 Otto Apelt 所敘述人讀這篇「談話」的情形,而且還得了另一個曾負盛名的柏拉圖學者 C. Ritter 的同意。這樣,如若僅將這篇「談話」迻譯為中文,不加解釋,最好的結果是介紹一個希臘的謎,甚至為這篇「談話」增添些不能卒讀它的人。這樣,我們的翻譯只是徒勞;我們所以翻譯的目的完全不能達到。所以翻譯以外必加注釋。因此註《巴曼尼得斯篇》。
(乙)然而這篇談話的注釋絕不只是為了那些畏謎退縮的人的,尤其是為了那些猜這個謎的人的。後一種人在現代大多數同時是古文字學家**或在這一學科裡有深厚基礎的人。在他們關於這篇「談話」所有的各各不同的全部解釋裡我們未能尋得一個可以同意的,然而他們的部分工作裡有些我們採取,有些我們反對。關於後者如若我們希望能說服他們,以及使其他嘗試解釋這篇「談話」的人不採取那些意見,那絕非空泛的言論所可奏效。我們必須和他們立於同一基礎上,採用同一方法,這樣方可免去無聊的爭辯,是非始可昭白。再者,我們關於全篇「談話」的解釋亦必以這樣的工作為基礎;否則只是在已有的許多私見之中
再增添一個,彼此陷於混戰狀態中,永不能得一普遍同意的結果。最適合於上述工作的性質的不是數十萬言縱橫不羈的長篇論文,乃是一條一條各自獨立,然而不失其集腋成裘效果的注釋。因此註《巴曼尼得斯篇》。
三
(甲)關於翻譯,嚴幾道(嚴復)提出「信」,「達」,「雅」三個條件來。「信」可說是翻譯的天經地義:「不信」的翻譯不是翻譯;不以「信」為理想的人可以不必翻譯。「達」只是相對的。所謂「達」,從客觀方面看,乃指人從譯文裡可以順利的得到原文中的意義。完成這一點,譯筆的巧拙固然很有關,然而此外還有更重要的因素。它們是原文的內容和譯文讀者關於了解這個內容的準備。黑格耳(今譯黑格爾)《論理學》(今譯《大邏輯》)(Wissenschaft der Logik)的翻譯,無論文筆怎樣高妙,對於在哲學方面缺乏嚴格訓練的人必然是「不達」,因為對於同一人原文也是晦澀的。反之,紐約的街頭某日某時兩輛汽車相撞這一類報紙新聞的翻譯,無論文筆怎樣低劣,對於一般人必皆是「達」意的。所以譯文的「達」與「不達」,不能普遍地以一切可能的讀者為標準,乃只相對於一部分人,即這篇翻譯的理想讀者。也只有這些人方能評判,譯文是否滿足了這「達」的條件。「雅」可目為哲學著作翻譯中的脂粉。如若這類書籍的翻譯是忠實的依照原來的思想線索介紹一個本土所無的學說,那麼「雅」與「不雅」只是表面上的問題。事實上只有內容不充的方借助於外表的修飾。而況「雅」與「信」又時常是不能並存的(其故詳後)。
如若我們再統觀這三個條件,我們可以發現,這裡有一個緘默的假設。這個假設事實上不只是嚴幾道一個人私有的,乃是許多人共有的;即翻譯只是為了不解原文的人的。無問題的,翻譯是為了不解原文的人的,然而不只是為了不解原文的人的;反之,在學說方面有價值的翻譯同時是了解原文的人所不可少的。凡是稍微懂得些西洋古代哲學研究中校勘一部分的人,皆將毫不遲疑的贊同這話。試問:誰校勘柏拉圖或僕羅丁的著作不參考 Ficino 的翻譯呢?中國最古的翻譯是佛經翻譯。那些翻譯大師過去了以後,其他的人只敲著木魚唸經,不再想從原文去研究佛經中的意義。因此一般人關於理想的翻譯在校勘方面的價值絲毫不能想像。
理想的翻譯對於了解原文的人的功用還不僅在校勘方面。古代希臘文裡文句的組織不似現代歐洲文裡文句組織的有定規。因此往往一字和同句中這字還是那字聯合頗成問題。和不同字的聯合產生不同的意義,甚至影響對於整個思想的看法。如若一種翻譯在學說方面是有價值的,凡遇著這一類問題時,讀者皆可從它看出,譯者的看法是怎樣。如若一種翻譯在學說方面是無價值的,凡遇著這一類問題時,譯者盡其躲避的能事,結果使人看不出來,他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是怎樣,也許他自己對此並無一定的解答,甚至不知此處有問題。我們固然不勞譯者為我們解答問題,然而卻希望他對我們表示,他對一問題的看法,以擴充我們的眼界,以便自動的解答問題。有學術價值的能做到這點,無學術價值的不能。因此前者對於了解原文的人也同時有大的功用。現在或將來如若這個編譯會裡的產品有能使歐美的專門學者以不通中文為恨(這絕非原則上不可能事,成否只在人為!)甚至因此欲學習中文,那時中國人在學說方面的能力始真正的昭著於全世界;否則不外乎是往雅典去表現武藝,往斯巴達去表現悲劇,無人可與之競爭,因此也表現不出自己超過他人的特長來。
(乙)對於翻譯哲學著作的普遍意見決定了我們如何翻譯《巴曼尼得斯篇》。「信」是這篇翻譯的不可動搖的基本條件。「達」只相對於在系統哲學方面曾受過不少訓練,關於希臘哲學又有相當了解的人。
「雅」,只在不妨害「信」的情形下求其完備。此外最注意的:乃是在譯文中明白的表示,關於原文裡每一句的構造我們的看法。這樣的翻譯,若用已成的名詞表示,乃是直譯。直譯不但常常「不雅」,而且還會有「不辭」的危險。凡遇著文辭和義理不能兼顧的時候,我們自訂的原則是:寧以義害辭,毋以辭害義。「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誠然是歷史上已經驗證了的名言,然而我們還要補充以下兩句話,即:文勝其質,行遠愈恥。漢、魏、六朝的著作前人已目之為文章之衰:這可以為我們這兩句話作佐證。然而另一方面我們絕對的避免矯情動俗的伎倆:凡變通言詞於義無礙的時候,則我們即放棄「不雅」,「不辭」的直譯。極求滿足「信」這個條件的翻譯不但時常「不雅」和「不辭」,而且有時還不能避免不習慣的詞句;翻譯一事的本性造成這樣的情形。翻譯哲學著作的目的是傳達一個本土所未有的思想。但一種文字中習慣的詞句只表示那在這種文字裡已產生了的思想,而且也只能表示它。因此如若一個在極求滿足「信」的條件下做翻譯工作的人希望用習慣的詞句傳達在本土從未產生過的思想,那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在這樣的情形下若人不犧牲文辭,必犧牲義理;不犧牲義理,必犧牲文辭。這絕不是主觀的偏見,史事可為我們證明。如若我們以佛經翻譯中的某某部分和它同時代的文章比較,我們會發現它們所用的詞句有好多完全不同。如若後者是當時的標準著作,前者即無可諱言的在當時是「不通」。佛經的譯文到現在已普遍的流傳了千百年,經過了千百年間的諷誦對於我們仍然是不習慣;當它初問世時,它給那時代的人在文字方面一種甚麼印象,我們不難想像了。
在以下的翻譯裡「不雅」,「不辭」,以及不習慣的詞句皆有,其故乃在它極求滿足「信」這個條件。最受人攻擊的將是在第二部分中常常出現的兩句:「如若一是」和「如若一不是」。無可諱言的,它們不是中文裡習慣的詞句,因為自從有了中國語言文字以來,大約還未有人講過這樣的兩句話。其所以還未有人講過它們,是因為還未有人這樣思想過。正因為還未有人這樣思想過,所以我們纔翻譯這篇「談話」;否則又何必多此一舉?誠然,我們可以將這兩句話講得合乎中文的習慣些,譬如講:「如若有一」和「如若沒有一」。這兩個句子雖然仍不能普遍的為人了解,但困難不是它們不合乎造句的習慣,乃是它們的內容仍嫌太抽象。假設我們不講「如若有一」,卻講「如若有錢」,那麼這句的意義即盡人皆知了。然而兩句的構造相同;彼此間的差異只在內容的抽象與否。代替「如若一是」和「如若一不是」我們還可講得既合乎中文裡的習慣,又可以普遍的了解,譬如說:「如若一存在」和「如若一不存在」。這大約是兩句投合一般人的口味的譯文,然而它們所表示的不是原文中的意義(其詳見註中)。因為極端的遵守「寧以義害辭,毋以辭害義」的原則,我們採取了這兩個不習慣的詞句。這樣的選擇必不能免於那些對於翻譯是甚麼從未仔細思考過然而即有所主張的人的指責。然而這樣的指責不是可怕的。最可怕的乃是處事不忠實;為了粉飾「文雅」不將原文中的真相,卻更之以並不符合原義的代替品轉授給一般胸中充滿了愛智情緒而只能從翻譯裡求知識的人們,那是一件我們不敢為―且不忍為―的事!
** 參看附錄一註三
** 參看附錄一註一
注中所引希臘字在底稿中皆係原文,排印時已無希臘文字模,乃一一以拉丁文字母轉
寫,以成此非驢非馬之形狀。此種變通,純粹由於事實上之困難。後之讀者,幸能體
會今日之情形,勿為求全之毀!
陳康 又識
一
(甲)國內的哲學研究現在顯然有兩派,一乃不和西洋哲學接觸、依著中國固有的哲學的路徑研究的,一乃在西洋的哲學研究方式裡研究的。前一種研究在學術上自成一個區城,非我們所敢論說。在後一種研究裡近幾年來產生了一個趨勢;它探取了萬有論的方向。在這趨勢裡已創成了不同的玄學系統;然而將來的研究比較已往的創造尤其使得我們關心。因此我們拋棄了關於後者的評價而來為前者做一些基本的工作。我們相信,總會有人贊同我們的話:即在《純粹理性批判》產生以後建設一種萬有論至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誠然不必默守一家言;化康德為「劇場偶像」倒反違背批判的精神。建設新的萬有論並非原則上不可能;然而兩個基本條件必先滿足:即《純粹理性批判》的了解和《純粹理性批判》以前萬有論的了解。純理性批判在西洋哲學研究區裡彷彿一座關隘。關後儘可有方向分歧的路徑,但人既至關口必先過關;此外並無一條非危機四伏的道路可以領導至那將來的路線。因此《純粹理性批判》的了解是必須的。再者,萬有論是西洋上古、中世哲學的中心,其勢力直達一七八一年《純粹理性批判》問世以前。如若人了解了康德這書,並且又超出了他的範圍,然而僅此仍然不能建設新的萬有論。人必須認識一七八一年以前的萬有論:它的問題和問題的解答。最能滿足這個需要的在柏拉圖的「談話」首推《巴曼尼得斯篇》。從問題認識裡上古中世萬有論的優點和劣點始瞭然可見,後者亦即是它所以中斷的原因。承受以前未解決的問題,加以前人所未見的問題,繼續研究,採取前人的優點,避免他們的覆轍,這乃是有成功希望的正常方法。在這個條件未備以前,在西洋哲學研究的方式裡作萬有論的嘗試不僅多是「數典忘祖」,而且必然是徒勞無功。人跳不出歷史;研究哲學問題不能不先認識哲學史。為了供給後之來者一些關於西洋古代萬有論的基本知識,因此譯《巴曼尼得斯篇》。
(乙)柏拉圖的著作之中不但《國家篇》是在國內最為人所知道的,而且唯一發生影響的也就是《費都篇》―《國家篇》這一時期中的「相論*」。這個「相論」的主要點乃是以一個和事物「同名」的「相」解釋個別事物;如若我們用一句話來代表它的精義,那就是《費都篇》裡的「由於美,一切美的美」(《費都篇》100d7-8)。《費都篇》―《國家篇》時期中的「相論」誠然是西洋哲學史上幾則影響很大的思想之一,它近傳至亞里士多德(今譯亞里斯多德),遠播至僕羅丁(今譯普羅提諾,普羅丁),甚至間接的支配了整個的中世紀;然而它在近代的初年已一蹶不振,「相」的地位為自然律所代替。(這個現在即在歐洲也少有人知道的變遷我們這裡從略,只暗示以下一點,即它回溯至中世紀的一個阿刺伯的哲學家。)但首先放棄這個學說的不是任何其他的人,乃是那偉大的,勇於自新的柏拉圖自己;他在老年以一種範疇論代替了那個「同名」的「相論」。這個範疇論的認識不僅對於研究西洋哲學史的人重要,而且那個學說自身在系統哲學方面至今仍有其價值。這個範疇論即存在《巴曼尼得斯篇》中。欲使後之來者辨別柏拉圖哲學中的精華與糟粕,以資問題研究時的借鑑,因此譯《巴曼尼得斯篇》。
二
(甲)柏拉圖的著作已幾乎每篇是一個謎,或每篇至少包含一個謎了;然而《巴曼尼得斯篇》乃是一切謎中最大的一個。研究柏拉圖哲學的人對這篇「談話」有兩個不同的態度:一即努力猜這個謎,一即認它是個謎而畏縮。猜謎的工作始自新柏拉圖派,經過了一千數百年至今尚無一人猜透。畏縮不前的人呢,他們幾乎對這篇「談話」不能卒讀。這是一位對於柏拉圖研究並非毫無貢獻的人 Otto Apelt 所敘述人讀這篇「談話」的情形,而且還得了另一個曾負盛名的柏拉圖學者 C. Ritter 的同意。這樣,如若僅將這篇「談話」迻譯為中文,不加解釋,最好的結果是介紹一個希臘的謎,甚至為這篇「談話」增添些不能卒讀它的人。這樣,我們的翻譯只是徒勞;我們所以翻譯的目的完全不能達到。所以翻譯以外必加注釋。因此註《巴曼尼得斯篇》。
(乙)然而這篇談話的注釋絕不只是為了那些畏謎退縮的人的,尤其是為了那些猜這個謎的人的。後一種人在現代大多數同時是古文字學家**或在這一學科裡有深厚基礎的人。在他們關於這篇「談話」所有的各各不同的全部解釋裡我們未能尋得一個可以同意的,然而他們的部分工作裡有些我們採取,有些我們反對。關於後者如若我們希望能說服他們,以及使其他嘗試解釋這篇「談話」的人不採取那些意見,那絕非空泛的言論所可奏效。我們必須和他們立於同一基礎上,採用同一方法,這樣方可免去無聊的爭辯,是非始可昭白。再者,我們關於全篇「談話」的解釋亦必以這樣的工作為基礎;否則只是在已有的許多私見之中
再增添一個,彼此陷於混戰狀態中,永不能得一普遍同意的結果。最適合於上述工作的性質的不是數十萬言縱橫不羈的長篇論文,乃是一條一條各自獨立,然而不失其集腋成裘效果的注釋。因此註《巴曼尼得斯篇》。
三
(甲)關於翻譯,嚴幾道(嚴復)提出「信」,「達」,「雅」三個條件來。「信」可說是翻譯的天經地義:「不信」的翻譯不是翻譯;不以「信」為理想的人可以不必翻譯。「達」只是相對的。所謂「達」,從客觀方面看,乃指人從譯文裡可以順利的得到原文中的意義。完成這一點,譯筆的巧拙固然很有關,然而此外還有更重要的因素。它們是原文的內容和譯文讀者關於了解這個內容的準備。黑格耳(今譯黑格爾)《論理學》(今譯《大邏輯》)(Wissenschaft der Logik)的翻譯,無論文筆怎樣高妙,對於在哲學方面缺乏嚴格訓練的人必然是「不達」,因為對於同一人原文也是晦澀的。反之,紐約的街頭某日某時兩輛汽車相撞這一類報紙新聞的翻譯,無論文筆怎樣低劣,對於一般人必皆是「達」意的。所以譯文的「達」與「不達」,不能普遍地以一切可能的讀者為標準,乃只相對於一部分人,即這篇翻譯的理想讀者。也只有這些人方能評判,譯文是否滿足了這「達」的條件。「雅」可目為哲學著作翻譯中的脂粉。如若這類書籍的翻譯是忠實的依照原來的思想線索介紹一個本土所無的學說,那麼「雅」與「不雅」只是表面上的問題。事實上只有內容不充的方借助於外表的修飾。而況「雅」與「信」又時常是不能並存的(其故詳後)。
如若我們再統觀這三個條件,我們可以發現,這裡有一個緘默的假設。這個假設事實上不只是嚴幾道一個人私有的,乃是許多人共有的;即翻譯只是為了不解原文的人的。無問題的,翻譯是為了不解原文的人的,然而不只是為了不解原文的人的;反之,在學說方面有價值的翻譯同時是了解原文的人所不可少的。凡是稍微懂得些西洋古代哲學研究中校勘一部分的人,皆將毫不遲疑的贊同這話。試問:誰校勘柏拉圖或僕羅丁的著作不參考 Ficino 的翻譯呢?中國最古的翻譯是佛經翻譯。那些翻譯大師過去了以後,其他的人只敲著木魚唸經,不再想從原文去研究佛經中的意義。因此一般人關於理想的翻譯在校勘方面的價值絲毫不能想像。
理想的翻譯對於了解原文的人的功用還不僅在校勘方面。古代希臘文裡文句的組織不似現代歐洲文裡文句組織的有定規。因此往往一字和同句中這字還是那字聯合頗成問題。和不同字的聯合產生不同的意義,甚至影響對於整個思想的看法。如若一種翻譯在學說方面是有價值的,凡遇著這一類問題時,讀者皆可從它看出,譯者的看法是怎樣。如若一種翻譯在學說方面是無價值的,凡遇著這一類問題時,譯者盡其躲避的能事,結果使人看不出來,他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是怎樣,也許他自己對此並無一定的解答,甚至不知此處有問題。我們固然不勞譯者為我們解答問題,然而卻希望他對我們表示,他對一問題的看法,以擴充我們的眼界,以便自動的解答問題。有學術價值的能做到這點,無學術價值的不能。因此前者對於了解原文的人也同時有大的功用。現在或將來如若這個編譯會裡的產品有能使歐美的專門學者以不通中文為恨(這絕非原則上不可能事,成否只在人為!)甚至因此欲學習中文,那時中國人在學說方面的能力始真正的昭著於全世界;否則不外乎是往雅典去表現武藝,往斯巴達去表現悲劇,無人可與之競爭,因此也表現不出自己超過他人的特長來。
(乙)對於翻譯哲學著作的普遍意見決定了我們如何翻譯《巴曼尼得斯篇》。「信」是這篇翻譯的不可動搖的基本條件。「達」只相對於在系統哲學方面曾受過不少訓練,關於希臘哲學又有相當了解的人。
「雅」,只在不妨害「信」的情形下求其完備。此外最注意的:乃是在譯文中明白的表示,關於原文裡每一句的構造我們的看法。這樣的翻譯,若用已成的名詞表示,乃是直譯。直譯不但常常「不雅」,而且還會有「不辭」的危險。凡遇著文辭和義理不能兼顧的時候,我們自訂的原則是:寧以義害辭,毋以辭害義。「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誠然是歷史上已經驗證了的名言,然而我們還要補充以下兩句話,即:文勝其質,行遠愈恥。漢、魏、六朝的著作前人已目之為文章之衰:這可以為我們這兩句話作佐證。然而另一方面我們絕對的避免矯情動俗的伎倆:凡變通言詞於義無礙的時候,則我們即放棄「不雅」,「不辭」的直譯。極求滿足「信」這個條件的翻譯不但時常「不雅」和「不辭」,而且有時還不能避免不習慣的詞句;翻譯一事的本性造成這樣的情形。翻譯哲學著作的目的是傳達一個本土所未有的思想。但一種文字中習慣的詞句只表示那在這種文字裡已產生了的思想,而且也只能表示它。因此如若一個在極求滿足「信」的條件下做翻譯工作的人希望用習慣的詞句傳達在本土從未產生過的思想,那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在這樣的情形下若人不犧牲文辭,必犧牲義理;不犧牲義理,必犧牲文辭。這絕不是主觀的偏見,史事可為我們證明。如若我們以佛經翻譯中的某某部分和它同時代的文章比較,我們會發現它們所用的詞句有好多完全不同。如若後者是當時的標準著作,前者即無可諱言的在當時是「不通」。佛經的譯文到現在已普遍的流傳了千百年,經過了千百年間的諷誦對於我們仍然是不習慣;當它初問世時,它給那時代的人在文字方面一種甚麼印象,我們不難想像了。
在以下的翻譯裡「不雅」,「不辭」,以及不習慣的詞句皆有,其故乃在它極求滿足「信」這個條件。最受人攻擊的將是在第二部分中常常出現的兩句:「如若一是」和「如若一不是」。無可諱言的,它們不是中文裡習慣的詞句,因為自從有了中國語言文字以來,大約還未有人講過這樣的兩句話。其所以還未有人講過它們,是因為還未有人這樣思想過。正因為還未有人這樣思想過,所以我們纔翻譯這篇「談話」;否則又何必多此一舉?誠然,我們可以將這兩句話講得合乎中文的習慣些,譬如講:「如若有一」和「如若沒有一」。這兩個句子雖然仍不能普遍的為人了解,但困難不是它們不合乎造句的習慣,乃是它們的內容仍嫌太抽象。假設我們不講「如若有一」,卻講「如若有錢」,那麼這句的意義即盡人皆知了。然而兩句的構造相同;彼此間的差異只在內容的抽象與否。代替「如若一是」和「如若一不是」我們還可講得既合乎中文裡的習慣,又可以普遍的了解,譬如說:「如若一存在」和「如若一不存在」。這大約是兩句投合一般人的口味的譯文,然而它們所表示的不是原文中的意義(其詳見註中)。因為極端的遵守「寧以義害辭,毋以辭害義」的原則,我們採取了這兩個不習慣的詞句。這樣的選擇必不能免於那些對於翻譯是甚麼從未仔細思考過然而即有所主張的人的指責。然而這樣的指責不是可怕的。最可怕的乃是處事不忠實;為了粉飾「文雅」不將原文中的真相,卻更之以並不符合原義的代替品轉授給一般胸中充滿了愛智情緒而只能從翻譯裡求知識的人們,那是一件我們不敢為―且不忍為―的事!
** 參看附錄一註三
** 參看附錄一註一
注中所引希臘字在底稿中皆係原文,排印時已無希臘文字模,乃一一以拉丁文字母轉
寫,以成此非驢非馬之形狀。此種變通,純粹由於事實上之困難。後之讀者,幸能體
會今日之情形,勿為求全之毀!
陳康 又識
目次
陳康與巴曼尼得斯篇/鄭義愷
凡例/陳康
序/陳康
緒論
巴曼尼得斯篇
附錄 「少年蘇格拉底」的「相論」考
參考文獻──陳康引用著作
古代人名、書名著作對照表
索引
柏拉圖年表
凡例/陳康
序/陳康
緒論
巴曼尼得斯篇
附錄 「少年蘇格拉底」的「相論」考
參考文獻──陳康引用著作
古代人名、書名著作對照表
索引
柏拉圖年表
書摘/試閱
緒 論
一
凡是讀過柏拉圖全集的人都知道,在這位哲學大師的著作中《巴曼尼得斯篇》是最難了解的一篇「談話」。這篇著作的結構尚比較的簡單;除了引論而外它包含量和質兩方面皆不平均的兩部分,即單從表面上看去,已可知全篇的重心在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誠然已經不易了解,但最困難的還是在了解第二部分。這裡我們遇著兩個問題:即(一)第二部分裡所講的究竟是甚麼?(二)它和第一部分的關係是甚麼?這兩個問題皆發現已久。關於第一個問題在古代即已有兩種不同的解答,所謂論理的解釋和玄學的解釋。前者以為這篇「談話」的第二部分只是形式論理學方面的訓練,後者以為這裡面卻包含著柏拉圖的玄學系統。這兩種解釋直至現在仍各有其代表。主張前說的大約皆是些系統哲學方面的訓練不豐,以致不能深入的研究這篇「談話」的人;主張後說的乃是那些不根據文字探求義理,卻反根據成見以曲解文字的人;古代的代表是新柏拉圖派,在最近幾年中是 Max Wundt(Platons Parmenides, Stuttgart 1935)。
然而這兩種解釋在它們所有的缺點以外也還有它們的優點;一種解釋的缺點卻正是另一種的優點。論理的解釋正確的認清了第二部分中推論的懸擬性質,卻疏忽了其中的哲學思想;玄學的解釋努力在第二部分裡探求哲學思想,卻忘了推論的懸擬性質。無論古代的新柏拉圖派或當代的 M. Wundt 皆以為:第二部分中每一組推論皆同樣的有一積極的結果;這些結果合併起來即是柏拉圖的玄學系統。這裡有一個如若指明出來使人失笑的疏忽,懸擬判斷中的結果(Folge)客觀有效與否須視其前提客觀有效與否。全篇「談話」中無一處肯定,各組推論的前提是同樣的客觀有效的。因此各組推論的結果在柏拉圖自己的眼中並非皆是斷定的(kategorisch)。既然如此,這些結果的合併如何能構成柏拉圖的玄學系統?
關於以上所舉的兩個問題中的第一個,柏拉圖學者直至現在未給人一個滿意的解答。關於那第二個問題,即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關係是甚麼,情形也同樣的使人失望。後一問題受了以下兩點的影響不能得到正當的解答。(1)自十九世紀以來的研究希臘學說的學者造成一個至今仍有勢力的傳統意見:即柏拉圖主張「相」的分離;而且他們以為這樣的意見是直接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記載的。因此《巴曼尼得斯篇》中的「少年蘇格拉底」被認為代表柏拉圖自己。(2)柏拉圖學者又以為這位哲學家不能敘述他人對他自己的批評,除非他已知道如何反駁那些批評。這樣,以下的解釋就產生了,即本篇「談話」中第二部分乃是反駁第一部分中所加於「少年蘇格拉底」的批評的。這是大多數柏拉圖學者對於以上所舉的兩個問題中的第二個的解答。然而這個解答只建築在傳統的意見上,並不以事實為基礎。在本篇「談話」的第二部分中第一部分裡的論證誠然有許多重複出現,但並未遭遇反駁。而且這種解釋所根據的傳統意見,即依據亞里士多德的記載柏拉圖主張「相」的「分離」,也與事實不符合。關於這一點以下一書中有詳細的考證:Chung-Hwan Chen, Das Chorismos-Problem bei Aristoteles, Berlin 1940 (S. 5-10)。這是從新柏拉圖派直至現在一千幾百年間西洋關於本篇「談話」研究的結果:即以上所舉的兩個問題無一得到正當的解答。這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即人不能安於這個困難的境地;反之,人必謀一出路。最簡易的辦法是將這篇「談話」的兩部分分開,以希冀它們之間相互關係問題不解自解。這乃是智窮力盡的表現;然而事實上確有人取此途徑,並且明白的表示,其目的乃在避免以上所舉的第二個問題。然而真實的困難絕不任人這樣躲避。我們且暫容忍那些採取簡易途徑的學者,假設這篇「談話」的第二部分原來是一篇單獨的著作;第一和第二兩部分以後始合併為一篇,即現在所流傳的《巴曼尼得斯篇》。除非人能為我們更進一步證明:這樣的合併不由於柏拉圖自己;否則我們仍須問:何以柏拉圖合併它們?如若人能指出兩部分合併的關鍵來,人即也可以解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何關係。這樣,簡易的途徑事實上卻是迂遠的;它只將問題推遠了一步,並未解決它。
這是關於本篇「談話」在西洋研究的狀況;爽直地講,這篇值得人類驕傲的偉大奇著至少從古代新柏拉圖派以來還未有人了解。這是我們後進的責任,時時想念著前人的失敗重新努力去了它。這種努力的成功我們似乎可以期望於所謂「歷史的解釋」,然而事實上卻不然。A. E. Taylor 在他的《巴曼尼得斯篇》的英文翻譯中足註裡所為的絕非理想的方法。他心中念念不忘當時希臘數學方面的困難,於是斷章取義來湊合這事實。即使他的每一解釋皆無問題(但事實上卻往往與此相反),我們是否即能因此了解全篇「談話」?而且他所解釋的只是全篇數十分之一,那些他無法和上述事實湊合的又將如何?Die Wahrheit ist das Ganze〔真理即整體〕[1]。「歷史的解釋」一變而為斷章取義!正當的了解我們如何能期望於它?再者,據說 Cornford 關於本篇「談話」的書亦高揭「歷史的解釋」的旗幟;他以為第二部分乃辨別字的歧義。原書未見,不敢多言;然而僅就這點看,恐怕他未免以白水更換醇酒吧!
[1] 校者注:陳康是引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開頭的名言,但恐怕記錯了,黑格爾寫的是Das Wahre ist das Ganze。兩句都可理解為「真理即整體」。
凱法勞斯
(註―二)柏拉圖的「談話」普通分二大類,其一是戲劇式的,另一是報告式的,所謂報告式的乃是柏拉圖讓參加這談話的一人報告這段談話(譬如國家篇),甚至讓另外一人報告,其人並未參加這談話(譬如會飲篇)。所謂戲劇式的乃是不借用這樣的一人,柏拉圖自己敘述某人某人的談話(譬如曼諾篇),正像希臘戲劇家的劇本。這兩種形式柏拉圖又常常在同一篇談話裡夾著使用(譬如本篇)。(關於柏拉圖的「談話」從形式方面分類一問題Hans Raeder在他的Platons Philosiphische Entwickelung一書中S. 44 ff.分析細密;然而我們尚須補充以下一點,那是他所未提及的:「談話」體創始於柏拉圖:但「談話」體中的不同形式乃淵源於希臘的悲劇和喜劇,抒情持以及史詩(參看國家篇II 392 C-394 D)。)
本篇「談話」是以報告式開始的。報告者是凱法勞斯。至於凱法勞斯是何人,參看(註―四)。
當我們既從家裡,從克拉瑣買那也抵達了雅典,在市場上遇著了阿大也們套斯和葛老柯。阿大也們套斯握著我的手,說:凱法勞斯,你好呵!如若你在這裡需要一些甚麼,而那是我們所能的,請你說吧。
我說,我正是為了這個在此,我對你們有個要求。
他說,請說你的要求。於是我就講:你們的同母弟的名字是甚麼?因為我不記得了。當我前次從克拉瑣買那也到這裡作客時,他只不過是個小孩子;現在去那時已久了,他的父親的名字我想是畢律郎派斯。
他說,誠然。
但他自己的名字卻是甚麼?
盎提豐。但你為何特別詢問?
我說:這裡幾位是我的同鄉,很愛智慧的人,他們聽到這位盎提豐常常和齊諾的朋友某某畢陀朵羅斯往來,又往往從這人聽到蘇格拉底,齊諾,巴曼尼得斯昔日所談的言論,因而保存在記憶裡。
他說,你講的真確。
我說,我就要從頭至尾的傾聽這些言論。
他說:然而不難,因為當他還是個青年人時,關於那些言論他很透澈的留意過,雖熊他現在像那和他同名的祖父消費大部份的時間在騎術上。但是如若必需,讓我們到他那裡去,因為他剛才從這裡回家;他住的靠近,在買律抬。
(註―三)126A「克拉…那也」―克拉瑣買那也是在伊俄利阿的一個城,在Smyrna 的西邊。它是哲學家Anaxagoras 的故鄉(Diog. Laer. II 6)。
(註―四)126A「當我…那也」―本篇中的人物有許多和國家篇中的同名,譬如凱法勞斯是其一(I 327B)。但
這兩篇中的凱法勞斯不能是同一個人,因為本篇中的凱法勞斯是克拉瑣買那也的人,國家篇中的凱法勞斯是Lysias和Polema chos 的父親
(I 327B 328B),家世出於錫勒苦斯(在意大利半島)。
(註―五)126A「阿大…勞柯」―據Diog Laer III 4 柏拉圖有兩位哥哥,一位姐姐。前兩人乃是阿大也們套斯和葛老柯,後一人乃是Speasippos 的母親。
(註―六)126B「同母弟」―「同母弟」指母親再醮後所生的兒子。
(註―七)126B「畢律……派斯」」―畢律郎派斯是Perikles 的朋友和擁護者,柏拉圖幼年喪父他的母親再嫁於畢律郎派斯,生盎提豐。
(註―八)126B「盎提豐」―盎提豐是柏拉圖的同母弟(參看註―七)
(註―九)126B「這裡幾…的人」―Auguste Dies在他的巴曼尼得斯篇校刊本的緒論裡(頁八)說這些來自克那瑣買那也的愛智慧的人「在這裡是伊俄利阿思想的象徵代表」。但關於這些人不僅通篇只有這一句內容貧乏的話,而且全篇所講的和伊俄利阿的哲學思想無直接關係,不知Dies何所據而作以上的言論。克拉瑣買那也是Anaxagoras的故鄉︹(見(註―三)︺,那地方的人愛好智慧本是一件平常的事。不必故為解釋。解釋本篇「談話」容易犯兩個毛病:一是失於粗淺,一是失於附會。Dies在此即犯了第二個毛病。
(註―一○)126C「畢陀…羅斯」―柏拉圖(?)在Alkib. I 119 A裡講:「畢陀朵羅斯從齊諾學,納一百「姆拉」(按:希臘錢幣名),「成為智者並負盛名」。又據Thukydides IV 65畢陀朵羅斯於紀元前四二五―四二四年為雅典人放逐。
(註―一一)126B-C「這位…憶裡」―凱法勞斯領導著他的同鄉到雅典來,訪盎提豐,為了要聽蘇格拉底和齊諾以及巴曼尼得斯的談話,從這裡看起來,柏拉圖欲我們以盎提豐為這次談話的唯一保存人。然而我們知道盎提豐是柏拉圖的同母弟「參看(註―八)」,據Apoilodoros(apud Diog. Laer. III 2)柏拉圖生於八八。一次奧林限亞,相當於紀元前四二八―七年。畢陀朵羅斯被逐出雅典時︹參看(註―一)︺,柏拉圖始三歲,盎提豐至多不得過兩歲,也許還未生。這樣,他怎樣能常從畢陀朵羅斯聽得那個談話呢?唯一的可能乃是:假設放逐畢陀朵羅斯的案以後取消了,這人回到雅典來(如A. E. Taylor, The Parmenides of Plato, P 44所設想的)。但關於這點沒有古代的記載為我們證明。
這個事實方面的困難告訴我們,這裡所敘述的並非史事,只是柏拉圖的著作方面的技術。蘇格拉底和齊諾以及巴曼尼得斯的談話想像為在本篇「談話」著作前幾十年已產生了。現在假託盎提豐為畢陀朵羅斯和凱法羅斯的中介以溝通這幾十年的時間。
(註―一二)126C「買律抬」―買律抬是雅典城西的一個地方。據Taylor, ibid., p. 44, 2見Pausanias II 125-6。
講完這話,我們就走,在盎提豐的家裡遇著盎提豐,他正在給銅匠某個轡頭做。當他離開了那個人,他的弟兄們告訴他我們到那裡去的目的。從我前次的居留他仍認識我,並且和藹的接待我。
當我們要求他歷述那些言論時,他起初尚遲疑―他說:因為那是繁重的事―然而後來他詳細講了。他說畢陀朵羅斯講:有一次齊諾和巴曼尼得斯來過潘雅典拉也亞大節。巴曼尼得斯已經是年歲甚高的人,頭髮很白,但儀容秀美,約六十五歲;那時齊諾將近四十歲,身材碩大而美觀,人講他已變成巴曼尼得斯所鍾愛的了。盎提豐說,他們在畢陀朵羅斯家裡解轡,在城牆外面的凱拿馬也靠斯。蘇格拉底,還有其他許多人同著他,也到那裡去,欲聽齊諾的著作―因為那時這些著作才初次由他們帶來―那時蘇格拉底還很年輕,於是齊諾自己為他們誦讀,巴曼尼得斯剛巧是在外面。
畢陀朵羅斯說,所誦讀的著作還剩了很短的一段了,當他自己從外面進來的時候,並且巴曼尼得斯和後來變為三十人之一的亞里斯多德同著他。他們還同聽了那著作的一小段。然而畢陀朵羅斯自己不只聽了一個段,但他以前已聽過齊諾了。
──〈巴曼尼得斯篇〉節錄
一
凡是讀過柏拉圖全集的人都知道,在這位哲學大師的著作中《巴曼尼得斯篇》是最難了解的一篇「談話」。這篇著作的結構尚比較的簡單;除了引論而外它包含量和質兩方面皆不平均的兩部分,即單從表面上看去,已可知全篇的重心在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誠然已經不易了解,但最困難的還是在了解第二部分。這裡我們遇著兩個問題:即(一)第二部分裡所講的究竟是甚麼?(二)它和第一部分的關係是甚麼?這兩個問題皆發現已久。關於第一個問題在古代即已有兩種不同的解答,所謂論理的解釋和玄學的解釋。前者以為這篇「談話」的第二部分只是形式論理學方面的訓練,後者以為這裡面卻包含著柏拉圖的玄學系統。這兩種解釋直至現在仍各有其代表。主張前說的大約皆是些系統哲學方面的訓練不豐,以致不能深入的研究這篇「談話」的人;主張後說的乃是那些不根據文字探求義理,卻反根據成見以曲解文字的人;古代的代表是新柏拉圖派,在最近幾年中是 Max Wundt(Platons Parmenides, Stuttgart 1935)。
然而這兩種解釋在它們所有的缺點以外也還有它們的優點;一種解釋的缺點卻正是另一種的優點。論理的解釋正確的認清了第二部分中推論的懸擬性質,卻疏忽了其中的哲學思想;玄學的解釋努力在第二部分裡探求哲學思想,卻忘了推論的懸擬性質。無論古代的新柏拉圖派或當代的 M. Wundt 皆以為:第二部分中每一組推論皆同樣的有一積極的結果;這些結果合併起來即是柏拉圖的玄學系統。這裡有一個如若指明出來使人失笑的疏忽,懸擬判斷中的結果(Folge)客觀有效與否須視其前提客觀有效與否。全篇「談話」中無一處肯定,各組推論的前提是同樣的客觀有效的。因此各組推論的結果在柏拉圖自己的眼中並非皆是斷定的(kategorisch)。既然如此,這些結果的合併如何能構成柏拉圖的玄學系統?
關於以上所舉的兩個問題中的第一個,柏拉圖學者直至現在未給人一個滿意的解答。關於那第二個問題,即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關係是甚麼,情形也同樣的使人失望。後一問題受了以下兩點的影響不能得到正當的解答。(1)自十九世紀以來的研究希臘學說的學者造成一個至今仍有勢力的傳統意見:即柏拉圖主張「相」的分離;而且他們以為這樣的意見是直接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記載的。因此《巴曼尼得斯篇》中的「少年蘇格拉底」被認為代表柏拉圖自己。(2)柏拉圖學者又以為這位哲學家不能敘述他人對他自己的批評,除非他已知道如何反駁那些批評。這樣,以下的解釋就產生了,即本篇「談話」中第二部分乃是反駁第一部分中所加於「少年蘇格拉底」的批評的。這是大多數柏拉圖學者對於以上所舉的兩個問題中的第二個的解答。然而這個解答只建築在傳統的意見上,並不以事實為基礎。在本篇「談話」的第二部分中第一部分裡的論證誠然有許多重複出現,但並未遭遇反駁。而且這種解釋所根據的傳統意見,即依據亞里士多德的記載柏拉圖主張「相」的「分離」,也與事實不符合。關於這一點以下一書中有詳細的考證:Chung-Hwan Chen, Das Chorismos-Problem bei Aristoteles, Berlin 1940 (S. 5-10)。這是從新柏拉圖派直至現在一千幾百年間西洋關於本篇「談話」研究的結果:即以上所舉的兩個問題無一得到正當的解答。這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即人不能安於這個困難的境地;反之,人必謀一出路。最簡易的辦法是將這篇「談話」的兩部分分開,以希冀它們之間相互關係問題不解自解。這乃是智窮力盡的表現;然而事實上確有人取此途徑,並且明白的表示,其目的乃在避免以上所舉的第二個問題。然而真實的困難絕不任人這樣躲避。我們且暫容忍那些採取簡易途徑的學者,假設這篇「談話」的第二部分原來是一篇單獨的著作;第一和第二兩部分以後始合併為一篇,即現在所流傳的《巴曼尼得斯篇》。除非人能為我們更進一步證明:這樣的合併不由於柏拉圖自己;否則我們仍須問:何以柏拉圖合併它們?如若人能指出兩部分合併的關鍵來,人即也可以解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何關係。這樣,簡易的途徑事實上卻是迂遠的;它只將問題推遠了一步,並未解決它。
這是關於本篇「談話」在西洋研究的狀況;爽直地講,這篇值得人類驕傲的偉大奇著至少從古代新柏拉圖派以來還未有人了解。這是我們後進的責任,時時想念著前人的失敗重新努力去了它。這種努力的成功我們似乎可以期望於所謂「歷史的解釋」,然而事實上卻不然。A. E. Taylor 在他的《巴曼尼得斯篇》的英文翻譯中足註裡所為的絕非理想的方法。他心中念念不忘當時希臘數學方面的困難,於是斷章取義來湊合這事實。即使他的每一解釋皆無問題(但事實上卻往往與此相反),我們是否即能因此了解全篇「談話」?而且他所解釋的只是全篇數十分之一,那些他無法和上述事實湊合的又將如何?Die Wahrheit ist das Ganze〔真理即整體〕[1]。「歷史的解釋」一變而為斷章取義!正當的了解我們如何能期望於它?再者,據說 Cornford 關於本篇「談話」的書亦高揭「歷史的解釋」的旗幟;他以為第二部分乃辨別字的歧義。原書未見,不敢多言;然而僅就這點看,恐怕他未免以白水更換醇酒吧!
[1] 校者注:陳康是引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開頭的名言,但恐怕記錯了,黑格爾寫的是Das Wahre ist das Ganze。兩句都可理解為「真理即整體」。
凱法勞斯
(註―二)柏拉圖的「談話」普通分二大類,其一是戲劇式的,另一是報告式的,所謂報告式的乃是柏拉圖讓參加這談話的一人報告這段談話(譬如國家篇),甚至讓另外一人報告,其人並未參加這談話(譬如會飲篇)。所謂戲劇式的乃是不借用這樣的一人,柏拉圖自己敘述某人某人的談話(譬如曼諾篇),正像希臘戲劇家的劇本。這兩種形式柏拉圖又常常在同一篇談話裡夾著使用(譬如本篇)。(關於柏拉圖的「談話」從形式方面分類一問題Hans Raeder在他的Platons Philosiphische Entwickelung一書中S. 44 ff.分析細密;然而我們尚須補充以下一點,那是他所未提及的:「談話」體創始於柏拉圖:但「談話」體中的不同形式乃淵源於希臘的悲劇和喜劇,抒情持以及史詩(參看國家篇II 392 C-394 D)。)
本篇「談話」是以報告式開始的。報告者是凱法勞斯。至於凱法勞斯是何人,參看(註―四)。
當我們既從家裡,從克拉瑣買那也抵達了雅典,在市場上遇著了阿大也們套斯和葛老柯。阿大也們套斯握著我的手,說:凱法勞斯,你好呵!如若你在這裡需要一些甚麼,而那是我們所能的,請你說吧。
我說,我正是為了這個在此,我對你們有個要求。
他說,請說你的要求。於是我就講:你們的同母弟的名字是甚麼?因為我不記得了。當我前次從克拉瑣買那也到這裡作客時,他只不過是個小孩子;現在去那時已久了,他的父親的名字我想是畢律郎派斯。
他說,誠然。
但他自己的名字卻是甚麼?
盎提豐。但你為何特別詢問?
我說:這裡幾位是我的同鄉,很愛智慧的人,他們聽到這位盎提豐常常和齊諾的朋友某某畢陀朵羅斯往來,又往往從這人聽到蘇格拉底,齊諾,巴曼尼得斯昔日所談的言論,因而保存在記憶裡。
他說,你講的真確。
我說,我就要從頭至尾的傾聽這些言論。
他說:然而不難,因為當他還是個青年人時,關於那些言論他很透澈的留意過,雖熊他現在像那和他同名的祖父消費大部份的時間在騎術上。但是如若必需,讓我們到他那裡去,因為他剛才從這裡回家;他住的靠近,在買律抬。
(註―三)126A「克拉…那也」―克拉瑣買那也是在伊俄利阿的一個城,在Smyrna 的西邊。它是哲學家Anaxagoras 的故鄉(Diog. Laer. II 6)。
(註―四)126A「當我…那也」―本篇中的人物有許多和國家篇中的同名,譬如凱法勞斯是其一(I 327B)。但
這兩篇中的凱法勞斯不能是同一個人,因為本篇中的凱法勞斯是克拉瑣買那也的人,國家篇中的凱法勞斯是Lysias和Polema chos 的父親
(I 327B 328B),家世出於錫勒苦斯(在意大利半島)。
(註―五)126A「阿大…勞柯」―據Diog Laer III 4 柏拉圖有兩位哥哥,一位姐姐。前兩人乃是阿大也們套斯和葛老柯,後一人乃是Speasippos 的母親。
(註―六)126B「同母弟」―「同母弟」指母親再醮後所生的兒子。
(註―七)126B「畢律……派斯」」―畢律郎派斯是Perikles 的朋友和擁護者,柏拉圖幼年喪父他的母親再嫁於畢律郎派斯,生盎提豐。
(註―八)126B「盎提豐」―盎提豐是柏拉圖的同母弟(參看註―七)
(註―九)126B「這裡幾…的人」―Auguste Dies在他的巴曼尼得斯篇校刊本的緒論裡(頁八)說這些來自克那瑣買那也的愛智慧的人「在這裡是伊俄利阿思想的象徵代表」。但關於這些人不僅通篇只有這一句內容貧乏的話,而且全篇所講的和伊俄利阿的哲學思想無直接關係,不知Dies何所據而作以上的言論。克拉瑣買那也是Anaxagoras的故鄉︹(見(註―三)︺,那地方的人愛好智慧本是一件平常的事。不必故為解釋。解釋本篇「談話」容易犯兩個毛病:一是失於粗淺,一是失於附會。Dies在此即犯了第二個毛病。
(註―一○)126C「畢陀…羅斯」―柏拉圖(?)在Alkib. I 119 A裡講:「畢陀朵羅斯從齊諾學,納一百「姆拉」(按:希臘錢幣名),「成為智者並負盛名」。又據Thukydides IV 65畢陀朵羅斯於紀元前四二五―四二四年為雅典人放逐。
(註―一一)126B-C「這位…憶裡」―凱法勞斯領導著他的同鄉到雅典來,訪盎提豐,為了要聽蘇格拉底和齊諾以及巴曼尼得斯的談話,從這裡看起來,柏拉圖欲我們以盎提豐為這次談話的唯一保存人。然而我們知道盎提豐是柏拉圖的同母弟「參看(註―八)」,據Apoilodoros(apud Diog. Laer. III 2)柏拉圖生於八八。一次奧林限亞,相當於紀元前四二八―七年。畢陀朵羅斯被逐出雅典時︹參看(註―一)︺,柏拉圖始三歲,盎提豐至多不得過兩歲,也許還未生。這樣,他怎樣能常從畢陀朵羅斯聽得那個談話呢?唯一的可能乃是:假設放逐畢陀朵羅斯的案以後取消了,這人回到雅典來(如A. E. Taylor, The Parmenides of Plato, P 44所設想的)。但關於這點沒有古代的記載為我們證明。
這個事實方面的困難告訴我們,這裡所敘述的並非史事,只是柏拉圖的著作方面的技術。蘇格拉底和齊諾以及巴曼尼得斯的談話想像為在本篇「談話」著作前幾十年已產生了。現在假託盎提豐為畢陀朵羅斯和凱法羅斯的中介以溝通這幾十年的時間。
(註―一二)126C「買律抬」―買律抬是雅典城西的一個地方。據Taylor, ibid., p. 44, 2見Pausanias II 125-6。
講完這話,我們就走,在盎提豐的家裡遇著盎提豐,他正在給銅匠某個轡頭做。當他離開了那個人,他的弟兄們告訴他我們到那裡去的目的。從我前次的居留他仍認識我,並且和藹的接待我。
當我們要求他歷述那些言論時,他起初尚遲疑―他說:因為那是繁重的事―然而後來他詳細講了。他說畢陀朵羅斯講:有一次齊諾和巴曼尼得斯來過潘雅典拉也亞大節。巴曼尼得斯已經是年歲甚高的人,頭髮很白,但儀容秀美,約六十五歲;那時齊諾將近四十歲,身材碩大而美觀,人講他已變成巴曼尼得斯所鍾愛的了。盎提豐說,他們在畢陀朵羅斯家裡解轡,在城牆外面的凱拿馬也靠斯。蘇格拉底,還有其他許多人同著他,也到那裡去,欲聽齊諾的著作―因為那時這些著作才初次由他們帶來―那時蘇格拉底還很年輕,於是齊諾自己為他們誦讀,巴曼尼得斯剛巧是在外面。
畢陀朵羅斯說,所誦讀的著作還剩了很短的一段了,當他自己從外面進來的時候,並且巴曼尼得斯和後來變為三十人之一的亞里斯多德同著他。他們還同聽了那著作的一小段。然而畢陀朵羅斯自己不只聽了一個段,但他以前已聽過齊諾了。
──〈巴曼尼得斯篇〉節錄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