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兩種上帝:我們該信什麼,該怎麼活?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與文學家路易斯的終極辯論
滿額折

兩種上帝:我們該信什麼,該怎麼活?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與文學家路易斯的終極辯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80 元
優惠價
90522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究竟人們需不需要信仰?
◎沒有信仰,我們要怎麼抵禦來自死亡與意義感的鐵拳?
 
出身猶太家庭的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如何成為堅定的無神論者?
自認死硬派無神論者的文學家路易斯,如何下跪禱告、皈依上帝?
 
精神分析創始人佛洛伊德,和《納尼亞傳奇》的作者、英國文學巨擘C.S.路易斯,兩位絕頂聰明的大人物從未真正見過面,卻在本書中鮮活對話,辯論人生關鍵議題:快樂、性、愛、失去、受苦、死亡、信仰……
 
《兩種上帝》改寫自哈佛大學數十年的超人氣課程。兩位大師都認為,上帝存在與否是人生最重大的問題,他們的觀點卻大不相同。佛洛伊德嚴肅謹慎,對信仰有諸多質疑,揭露宗教神聖帷幕下的偽善和自欺;路易斯則歷經憤世嫉俗的青年時期,一生飽受艱難,最後卻超然開朗,擁抱生命,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信仰代言人。
 
本書以兩人的作品為經,以兩人生命軌跡為緯,透過大量書信、口述歷史等材料,在思辨的交鋒之處呈現了兩位觀點迥異的思想家對終極議題真切的探求。無論是無神論者佛洛伊德,還是信仰者路易斯,他們的生命故事都是「對超越的回應」。
 
作者尼科利並不預設哪種觀點是正確的,而是鼓勵讀者自己決定哪條人生道路。即便主張不同,但佛洛伊德與路易斯生命中走過的離合悲歡、愛與痛苦,都為我們徬徨無所依憑的人生提供了可以參照的意義與方向,帶給我們接納生命、懷抱希望的勇氣。

「這本書是給那些自認沒有信仰的人讀的,也是給那些自認擁有信仰的人讀的。無論您在光譜的哪一邊,請來看看兩位偉大的前輩思想家如何用一生的時光來認識和剖析這個問題,而他們又活出了什麼模樣。」――鐘穎
 
本書特色
 
★改寫自哈佛大學和哈佛醫學院(HMS)三十五年人氣課程,聆聽兩位大師畢生功力精華與生命故事,為正在經歷人生難關的人們指引一個可以依循的意義和方向。
 
★美國公共電視台(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受到本書啟發,製作四小時的同名電視節目,挑戰並鼓勵觀眾尋找自己對生命終極問題的答案。
 
★本書從實際臨床經驗出發,作者並從佛洛伊德主治醫師得到第一手口述歷史資料,佐以少有人知的私人信件,是一部有著人性溫度、又極有歷史價值的著作。
 
★本書是著名舞台劇「佛洛伊德的最後一會」(Freud's Last Session)的創作靈感來源。改編電影即將上映,由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佛洛伊德。
 
真誠推薦
 
朱全斌|傳播學者、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陳秉華|靈糧宣教神學院牧靈諮商科兼任教師、宇宙光全人關懷輔導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許德謙|私人執業精神分析師、靈修導師
許明輝|大隱心理諮商所所長、台灣團體關係小組創辦人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資深諮商心理師、哲學諮商師、社工督導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鐘 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愛智者書窩主持人、諮商心理師
(按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阿曼德.尼科利(Dr. Armand M. Nicholi, Jr., 1927-2017)
 
尼科利曾在哈佛醫學院擔任臨床精神病學副教授,並於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從事臨床工作,臨床主要對象是失去父母的兒童和青少年,研究專長與關懷亦在探討父母缺席對兒童和青少年情感發展的影響。曾共同編輯、撰寫第三版《哈佛精神醫學指南》(The Harvard Guide to Psychiatry)。此外,他還是基督教非營利遊說組織「家庭研究委員會」的創始董事會成員,也為政府機構、民間企業和職業運動員長期提供諮詢服務。
 
尼科利在哈佛大學和哈佛醫學院(HMS)教授佛洛伊德和C.S.路易斯相關課程達 35 年以上之久,深受學生歡迎,課堂幾乎場場爆滿。值得一提的,如本書所述,尼科利曾經直接向當時深諳佛洛伊德病情的專科醫生菲力克斯.德伊奇(Felix Deutsch)和佛洛伊德晚年的主治醫生馬克思.舒爾(Max Schur)請益,因此能夠以更全面細緻的視野來了解當時的佛洛伊德,使這本書不僅僅只是比較心理學家與文學家兩造觀念的理論書,更是在實際臨床經驗基礎上撰寫的一部有著人性溫度,又極有歷史價值的著作。
 
譯者簡介
 
鄧伯宸
 
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輯、編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曾獲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附設胡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獎,現專事譯作。譯有《影子大地》、《鄂圖曼帝國三部曲1300-1923》、《哭泣的橄欖樹》(立緒)、《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一日浮生》、《寫,在燦爛的春天》、《成為我自己》、《死亡與生命手記》(心靈工坊)等作品。

推薦序一
 
一個能與自己和解的人,也是與神取得和解的人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我們有百千種不同的生命哲學,有千萬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要用一個比較簡便的劃分法來做區分,或許可以這麼說:有信仰的,跟沒有信仰的。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有信仰的人比較快樂。但在這個傳統宗教破敗的時代,多數人對信仰變得不置可否。但這並不意味著信仰正從我們身旁消失,剛好相反,對信仰的需求從未消失,它所意味的,是我們必須努力,才能找到真正的信仰。
 
佛洛伊德便是那個在信仰中苦尋不得,從而憂鬱且常感絕望的代表人物。而 C.S.路易斯則反是,他早年雖然也否定信仰,但最後他卻找到了上帝,信仰因此讓他改頭換面,從類似佛洛伊德那樣的憂鬱狀態中成為自在而安樂的人。
 
這本書所探討的正是這兩種不同的態度在人生不同面向所反映出來的差異。
 
我在這裡一直避免使用無神論與有神論這樣的詞彙,為什麼?因為多數讀者可能不清楚,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宗教,在其草創之初,其創教者與教徒也都曾被攻擊為不信神的無神論者。
 
佛陀、耶穌、與穆罕默德都是如此。佛教說一切無常,既沒有不滅的靈魂,自然也沒有不死的鬼神。世間萬物都是因緣結合所生,六道眾生(包含神鬼)都在輪迴,成神根本不是修行者的目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致力於撲滅偶像崇拜,前者對聖人崇拜與天使崇拜時允時禁,後者的宇宙觀裡除了阿拉外,更無其他鬼神(而用精靈來替代),這使穆罕默德創教之初相當艱難。
 
在他們倡議改革的年代,同樣受到當地的傳統宗教抨擊為無神論者。再想想蘇格拉底的罪名:不信神。想想孔子的名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其背後所反映的,其實都是軸心時代全新的人文精神。
 
但兩千年後,他們當時的「無神言論」卻重新成為了教條,再次受到了大眾的反感與批判。因此人們真正厭惡的究竟是信仰,還是教條呢?
 
作為佛洛伊德曾經最器重的學生,榮格這麼評論他的老師,他認為佛洛伊德一直是理性、開放的人,但只要談到性,他就會臉色大變,不准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言下之意,佛洛伊德並非沒有信仰,性就是他的信仰。他一直念茲在茲的,是使精神分析成為抵禦神祕主義(佛洛伊德將其稱為黑色浪潮)的堡壘。
 
有趣的是,佛洛伊德想要守護什麼?精神分析想要取代什麼?知名的心理學家佛洛姆在《佛洛伊德的使命》一書中這麼評論:這位心理學的摩西想要創立的不只是一門新科學,而是一門新教派。反對基督教的他卻經常以摩西自況,這不是很令人玩味的現象嗎?
 
讓我們再次回頭思考這個問題:究竟人們需不需要信仰?一個沒有信仰的人要如何挺過生命各種現實的要求,或者說,抵禦來自死亡與意義感的鐵拳呢?
 
這本書,詳細討論了兩位思想家對性、愛、苦難、死亡、宗教、與生命的觀點。一個找到信仰的人,和一個自稱沒有信仰的人。而他們同樣值得尊敬。
 
在你往下翻這本書之前,我想跟你分享一段往事,那是一次我和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簡短對話,他就是一個標準的無神論者。他並不反對宗教,但他並不相信有超越人類的存在。
 
歐文.亞隆這幾年歷經了幾位重要親人的離世,我曾詢問他,他對宗教的觀點是否有所改變?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沒有。
 
我祝賀他的勇敢,但我明白,這樣的勇敢並不適合每個人。榮格認為,信仰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無論我們是否接受,都應思考我們在對抗什麼,又想從中獲得什麼?
 
盲目地投入信仰是不對的,因為那經常反映了我們的膽怯和囫圇吞棗的思考習慣。但堅決地否認這個需求也很值得懷疑,這本書裡羅列了佛洛伊德的各種信件與著作,當中清楚可見他的猶豫與痛苦。
 
一個能與自己和解的人,也是與神取得和解的人。
 
且不論這個「神」指的是誰,有什麼名字,在內還是在外?這些形上學的問題先不討論,我們只談經驗。誰不曾對滿天的星空感到敬畏,不曾在親友的葬禮感到焦慮?人對自己的反思,對個人有限性的反思,促使我們追求那終極不變的東西。
 
你可以像哲學家邊沁那樣,在保守的年代將自己的遺體捐給任教的大學,目的是要嘲諷世人對死亡的恐懼。也可以像佛洛伊德與歐文.亞隆那樣,和上帝展開漫長的對決。但我更希望你像 C.S.路易斯,在半生的痛苦及迷惘後,找到了認識上帝的路。
 
當然,不用是上帝,可以是佛陀、可以是道祖,也可以是祖靈,或者其他足以安頓你自己、甚至專屬於你的私人信仰。
 
我相信作者阿曼德.尼科利之所以費心地讓佛洛伊德與 C.S.路易斯做出跨時空的終極辯論,其未說出口的目的便是如此。退一萬步來說,哪怕信仰是一種妄想,我也認為它是理性且健康的妄想。
 
就像每個孩子都需要相信自己很勇敢、自己跑步比爸爸媽媽還快一樣。每個大人也都需要相信希望。
 
這本書是給那些自認沒有信仰的人讀的,也是給那些自認擁有信仰的人讀的。無論您在光譜的哪一邊,請來看看兩位偉大的前輩思想家如何用一生的時光來認識和剖析這個問題,而他們又活出了什麼模樣。

目次

【推薦序一】一個能與自己和解的人,也是與神取得和解的人/鐘穎
【推薦序二】關於神,你怎麼說?/蔡怡佳
前言
第一部 我們應該相信什麼?
一、兩位主角:佛洛伊德與路易斯的生平
二、造物者:有超宇宙的智慧存在嗎?
三、良知:有普世的道德法則嗎?
四、大轉變:哪一條道路通往真實?

第二部 我們應該怎麼活?
五、快樂:人生的至樂來自何處?
六、性:追求享樂是唯一目的?
七、愛:一切的愛皆為性的昇華?
八、苦:人生之苦如何開解?
九、死亡:生命唯一的終結?

後記
附註
參考書目
致謝
索引

書摘/試閱

後記
 
佛洛伊德與路易斯生前可曾謀面?可能性不是沒有。移居英倫後,佛洛伊德住在倫敦西北方的翰普斯特德,去牛津不遠。這段期間,有一年輕牛津教授拜訪佛洛伊德,但身分不明。有可能是路易斯嗎?
 
關於這一點,或許永遠沒有答案。但我們知道,兩家確有微妙關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逃避倫敦轟炸,一位年輕婦人,吉兒.弗勒埃特(Jill Fluett),從倫敦遷居郊區,與路易斯及他陣亡戰友的母親摩爾太太同住。兩人未識之前,路易斯已是吉兒心目中的偶像作家,見面之後,對這位年輕教授更是芳心暗許。路易斯善待吉兒,並在她辭去管家之後,與她保持聯絡多年。後來吉兒婚嫁,夫婿不是別人,正是佛洛伊德之孫,國會議員克萊蒙.佛洛伊德(Clement Freud)。一天,吉兒造訪路易斯,安排兩家共進晚餐,但卻獲悉,路易斯已於當天下午過世。
 
如果路易斯與佛洛伊德確曾見面,那位到佛洛伊德家中造訪的年輕牛津教授也確實是路易斯,那麼,時間應該是在 1938 年六月至 1939 年九月之間,也就是佛洛伊德生前住在英國的十五個月。當時,佛洛伊德已年逾八旬,路易斯還不到他一半的歲數。
 
兩人曾有深入的交集嗎?沒錯,多年前,愛因斯坦也曾拜訪佛洛伊德,由於興趣各異,兩人所談不多。在一封給友人的信中,佛洛伊德寫到愛因斯坦的來訪:「他於心理學的理解,一如我於物理學之所知,我們相談甚歡。」
 
路易斯與佛洛伊德,那可就大不相同了,可以談的東西太多了。文學與精神分析是他們的共同興趣,更何況佛洛伊德當時已有新文學評論之父的美名,為路易斯這樣的文學評論家提供了詮釋人類行為的新工具。

他們或許會談到彼此心儀的大作家。佛洛伊德把米爾頓的《失樂園》列入兩本自己的「最愛」(巧的是,另一本是偉大猶太作家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的作品《拉撒路》[Lazarus],所持世界觀與路易斯相同,談的也是聖經故事),而路易斯當時也已經是米爾頓權威,只不過名著《失樂園序》尚未問世──那是三年以後的事了。
 
由於佛洛伊德重病在身,他們也可能聊到受苦的問題,這可是兩人都亟欲了解的議題。一如十年前向朋友交心,訴說自己面對疾病與失親時的消極和絕望,佛洛伊德也有可能會對路易斯說:「身為一個沒有信仰的宿命論者,面對死亡的恐怖,我只有束手就範的份。」
 
基於對長者的尊敬,路易斯或許會避談自己在《痛苦的奧祕》中所提出的許多論點,卻有可能跟他分享自己在信仰上的歷程,以及信仰如何幫助自己走過最黑暗時日的經驗。由於佛洛伊德十分敬重聖保羅,也常引用他的話語,路易斯也有可能會承認,自己的轉變雖然不像聖保羅那樣戲劇化,而是漸進式的,但其轉變之巨大也絕不亞於聖保羅。
 
他們有可能無所不聊,包括性、愛、死亡、快樂,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問題:上帝。無論聊些什麼,若能在場旁聽,想必精彩萬分。可惜的是,此情此景只能出於想像。此書回顧了兩人的書信及大量著作,但願讀者因此得以領略他們對這些問題的想法,雖不能盡意,也算是次佳的選擇了。
 
* * *
 
佛洛伊德與路易斯去世半個世紀之久,為什麼他們的作品對我們的文化仍然有著深遠的影響?原因之一,或許在於,無論我們知道與否,每個人都有某種形式的世界觀,或與佛洛伊德的唯物世界觀相近,或與路易斯的精神世界觀相合。但也或許還有更微妙的原因。或許是他們分別代表了我們內心兩個相互衝突的部分。其一揚聲反對權威,與佛洛伊德同聲一氣,說:「我絕不降服。」另一則如同路易斯,清楚知道,我們內心深處極度渴望與造物主建立關係。

他們兩人都同意,最重要的問題莫過於上帝的存在:有一超宇宙的智慧存在嗎?兩人一生耗費極大心力探究此一問題,因為他們明白,這與我們的人生定位、意義與命運關係至大。
 
但佛洛伊德,以及轉變前的路易斯,都拒絕面對種種跡象。這樣做並不難,轉移注意力,凡事訴諸理性,都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告訴自己,等到年紀大些,有了較多的時間,再來思考這些重大(同時也引發焦慮)的問題,眼前還有更要緊的事情。如同轉變前的路易斯,我們故步自封,「刻意視而不見」,養成一種對「權威根深蒂固的痛恨」,對所謂的「超自然干預」心懷排斥,如同佛洛伊德與路易斯的人生心態:「這是我的事,旁人勿管。」
 
但話又說回來,兩人也都有著強烈的渴望,縈繞心底,經久不去,而且都以德文 Sehnsucht(渴望)這個字來形容這種感覺。六十六歲時,佛洛伊德還不時提到「一種莫名的、隱約的渴望」,如今想起來,「或許是……對另一種生活的渴盼」。對這種渴望的體驗,路易斯則說是他生命的「核心故事」。轉變之後,他才了解,這樣的渴望「只有在將之視為標示,指向外在某種非我的存有」,或視之為指向造物主的「指標」時,才有其價值。這種體驗或許人人都曾有過,不過有些人和佛洛伊德一樣,對之仍然感到困惑,有些人則如路易斯一般,將之視為指標。
 
佛洛伊德與路易斯的文字有助於我們理解,在我們看見指標時經常會碰到的一種滯礙,亦即往往扭曲了上帝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佛洛伊德有一個理論,在臨床上證明是有效的,所談的是無意識的移情過程,也就是說,孩提時候對權威人物的感覺,我們往往會將之轉嫁到現實權威人物身上,如此一來,不僅扭曲了現實的權威,同時也造成我們與權威之間的對立。問題來了。這種把我們對父母──尤其是對父親──的感覺轉嫁或轉移到現實權威身上的傾向,對於那個無法以感覺體驗到的至高權威,以及對其形象我們又將造成什麼樣的扭曲?如果此說成立,我們便必須留意,我們對上帝的概念──無論其為不信者所反對的那個上帝,或是信仰者所敬拜的上帝──基本上,是以歷史中所揭示的那位造物主為基礎,而不是以我們因心理扭曲所造成的形象為根據。

我們也必須留意,受造者自有缺陷,行為多有可議之處,無論是聖經中的人物、鋃鐺入獄的電視佈道人,或對兒童性侵的神職人員,我們都不當以人的錯誤來想像或評判上帝。凡人皆有錯。對井邊求寬恕的女子,拿撒勒的耶穌溫厚以待,給予赦免,對心口不一的宗教領袖卻嚴厲以對。
 
人們往往扭曲了上帝,或自己造神,有的時候還是一個無愛而有恨的神,正因為如此,以致於人類假神之名行非神之事──甚至恐怖主義的行為──千百年來史不絕書。人類這種自己造神的傾向使我們明白,為什麼十誡的第一條誡命就是:「除我之外,你不可以有別的神」。
 
對父親懷有強烈的負面感受,影響所及,佛洛伊德與路易斯對上帝也持負面心態。皈信之後,路易斯就對這種傾向嚴加看管,他寫道:「上帝之於我,其概念並非來自於神,必須一次又一次地予以打碎。祂親手打碎自己的偶像。祂是徹底的反偶像崇拜者。此一打碎的行為豈不正是祂存在的象徵?一切真實皆是偶像的否定。」
 
佛洛伊德與路易斯都同意,上帝之問的解答與我們的人生關係至大。因此,我們必須親身檢驗其中的種種跡象,不妨以舊約與新約作為一個開始。然而,路易斯也提醒我們,跡象就在我們的身邊:「上帝之存在,我們可以忽視,但卻無從逃避。這世上祂無所不在。祂各處行走,無名無姓。正因為如此,令人難以辨識。真正該做的是不可忘失,事實上,是要清醒,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2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