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在一篇篇的短文中,傳達出作者以其獨特的看法表達對臺灣時政、教育、環保...等問題的關懷,及對知識分子所應盡之責的提醒,透過此書,希望這一代青年能有嶄新的認識──身在臺灣,應珍惜臺灣,改善臺灣並積極建 設臺灣,進而思考中國未來、中華民族前途。藉由此書,希望給讀者另一種不同的啟示,思索我們應走的路。
作者簡介
保 真
原籍北京市,民國四十四年生於臺灣省嘉義市,成長於臺灣。自十八歲起開始寫作投稿,作品都是散文與小說。保真自臺灣的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後,再分別得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碩士及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的博士學位,目前在他的母校中興大學森林系任教。結集出版文學作品的有:小說集《水幕》、《尋人記》、《森林三部曲》、《邢家大少》;散文集《歸心》、《鄉夢已遠》、《孤獨的旅人》、《兩盆常春藤》、《生命旅途中》、《種一棵希望的樹》。曾先後在臺灣獲得五四文藝獎章、中國時報文學獎、湯清基督教文藝獎、金鼎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
序
憂患中有喜樂──爸爸八十歲
父親今年八十歲,我自己四十歲,父親年齡正好是我的一倍,從個人一家一己的觀點看,也是人生道上彌足珍貴的紀念,頗有感懷。
少時初讀白先勇的《臺北人》,書中扉頁寫著︰「獻給先父先母以及他們那個憂患重重的時代」。這句話特別吸引我的,就是「憂患重重」四個字。憂患,既是對客觀環境的描述,也是自我主觀心情的寫照。在烽火亂世裏,依然有十里洋場,仍舊有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有道是今宵有酒今宵醉,這種心境就不能說是「憂患重重」了。
我的父親也是成長於一個「憂患重重」的時代:父親出生於故都北京,自幼喜歡繪畫,但是那段歲月正是中國遭受日本侵略壓迫最深的時期。十年前父親曾在〈抗戰勝利四十周年回顧與深思〉一文中,回憶當北伐軍抵達北京,北京各級學校舉行雙十國慶遊行,經過東長安街日本使館區,一群日本小孩在鐵絲網後以中國「三字經」向遊行隊伍叫罵,使遊行學生無比憤慨,父親就是遊行學生的一員。
父親既是成長於日本侵華時期,與當時許多熱血青年一樣,很自然的激起了投筆從戎的念頭,十八歲時搭火車離鄉前往杭州筧橋,報考航空學校,立志為中國「造飛機」!抗戰前夕,父親與前後期同學獲選赴美留學,學習航空工程,回國後參加「航空研究院」,在四川成都正式開始「造飛機」。當時的物質條件極差,父親後來在〈中國的第一架木竹飛機〉一文中,追憶當時在航空研究院熬夜設計飛機,累了只有吃一匙砂糖以提神。支撐父親他們的那股力量,就是所謂的民族情操吧!在那個憂患重重的時代,那是何等自然的情感與信念。反過來說,一個能自然激發個人民族主義情操的時代,才稱得上是「憂患重重」的時代。
去歲我與雙親同遊北京,一天傍晚車經繞城的外環道路上,我們突然看見車窗外遠遠矗立著的前門城樓。落日餘暉中,古老的城樓與現代的立體高架道路相對映,這座三千年歷史名城經歷了我們民族多少滄桑歲月。近十多年來,父親先是與家母小民女士合作,一寫一畫,畫了不少故都北京生活的圖畫,後來自寫自畫的作品也頗為可觀。父親說他畫的這些都是「檔案藝術」,亦即要為中國的歷史(大自建築,小至日常生活)留下記錄。當我在北京親睹那座夕陽中的城樓,心中了然其實父親藉畫作表達的戀舊懷念,並非一座城門、一座角樓、箭樓,而是自己曾在那座城裏度過的憂患歲月。原來個人的生命雖然極其渺小,卻能如此與一個時代及一段歷史相溶相合。
從個人的角度看,父親常說自己是處在兩代夾縫中的「父親」,做孩子尚是老時代的爸爸有無上權威之時;等自己做了父親,已是孩子至上,爸爸成了孩子的玩伴。就像父親寫作時的筆名「喜樂」,父親是一位「最懂得怎樣讓自己喜樂的人」(這是母親大人說的)。孩子升學、考試,父親從來沒有操過心。每逢我們孩子念書麻煩的問題,父親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隨他們大自然」;生活上若遇見困難,他就說︰「不行,腦筋停擺了!」當然,這也是父親另一個角度的寫照。不過,我自己總感覺從父母雙親傳承而得的,是他們那個時代「憂患重重」的民族情懷,我特別引以為傲為榮。
過去一年多在《青年日報》副刊撰寫「靜夜鐘聲」專欄,每周一篇所寫的主題大抵除了農業、教育、文學、宗教信仰、書評等等之外,還有就是國家民族正氣的「憂患意識」。
說到「憂患意識」,我從不諱言雖然身處於歌舞昇平的時地,自己仍然有濃厚的憂患意識,因為我感覺在富裕的表象下,近年來臺灣社會潛藏著茫然的失落與空虛,失去的是人倫禮數、傳統價值、社會公義,以及民族情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現在我將「靜夜鐘聲」及近年來寫的其他散文,合編一書《寒冬聽天方夜譚》出版,權當爸爸八十歲紀念。如果我對自己寫的短文還有幾許敝帚自珍之感,那不是說自以為文藻有多麼華麗,理念有多麼正確,而是冀望後人讀到這本小書時,設若書中所說的一切對後世讀者有如天方夜譚一般不易體會,讀者會說︰這個保真啊,對於他所處的時代,真是有著「憂患重重」的情感。
是以這樣的喜悅心情,將這本書獻給親愛的爸爸。
目次
我最憐君中宵舞──《寒冬聽天方夜譚》序言/李宜涯
憂患中有喜樂──爸爸八十歲/保 真
輯 一
保真論保真
蜀道通時只有龍
寒冬聽天方夜譚
綺麗黃金葛
不畏浮雲遮望眼
梅雨季二三事
方寸之間談集郵
那年聖誕在茵雅家
閒談風水氣運
走在星宿海的邊緣
祈禱的意義
為愛祈福
問君能有幾多愁
你讀過尼采嗎?
零丁洋裡嘆零丁
起望衣冠神州路──為建軍七十年致黃埔師生
吉光片羽見氣節
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銅駝荊棘之嘆
孤績誰復論
輯 二
暮鼓晨鐘又一年
未曾許諾的玫瑰園
教育的目標
疲憊的大學校園
募款與大學經營
大原則與小問題
三比七這個比例
遴選領導人才
保育、文化、消費
春雨如油
農業前途的人文關懷
農業政策要有遠見定見
輯 三
好散文的要素
讀一本書
舊書新箴
宿命論新詮
滔滔亂世中的知識分子
請珍惜《孫子兵法》
宗教與人類希望
現代讀書會
朝鮮半島的詩魂
鳥兒唱的是什麼歌?
輯 四
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
修憲時節憶適之先生
長城外面是故鄉
甲午詩章哀國運
中日恩怨未了債
日本情結宜速退
為眷村說句公道話
媒體的語言
新社區意識
中產階級與人文意識
婦女選民的終極目標
林青霞在美結婚
憂患中有喜樂──爸爸八十歲/保 真
輯 一
保真論保真
蜀道通時只有龍
寒冬聽天方夜譚
綺麗黃金葛
不畏浮雲遮望眼
梅雨季二三事
方寸之間談集郵
那年聖誕在茵雅家
閒談風水氣運
走在星宿海的邊緣
祈禱的意義
為愛祈福
問君能有幾多愁
你讀過尼采嗎?
零丁洋裡嘆零丁
起望衣冠神州路──為建軍七十年致黃埔師生
吉光片羽見氣節
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銅駝荊棘之嘆
孤績誰復論
輯 二
暮鼓晨鐘又一年
未曾許諾的玫瑰園
教育的目標
疲憊的大學校園
募款與大學經營
大原則與小問題
三比七這個比例
遴選領導人才
保育、文化、消費
春雨如油
農業前途的人文關懷
農業政策要有遠見定見
輯 三
好散文的要素
讀一本書
舊書新箴
宿命論新詮
滔滔亂世中的知識分子
請珍惜《孫子兵法》
宗教與人類希望
現代讀書會
朝鮮半島的詩魂
鳥兒唱的是什麼歌?
輯 四
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
修憲時節憶適之先生
長城外面是故鄉
甲午詩章哀國運
中日恩怨未了債
日本情結宜速退
為眷村說句公道話
媒體的語言
新社區意識
中產階級與人文意識
婦女選民的終極目標
林青霞在美結婚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