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15(三)凌晨網頁進行維護,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新譯金剛經(二版)
滿額折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新譯金剛經(二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79213
促銷優惠
2025國際書展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套書優惠】
85128903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意為「憑藉金剛一般堅固鋒利的大智慧到達涅槃彼岸」,是歷來傳誦最廣的大乘經典之一,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都把它當成主要的習誦經典。不僅因為它內容精鍊,譯文流暢,易於記誦流傳,同時它既是大乘般若學說的入門途徑,又是般若學說的最深堂奧,啟示了獲得大智慧、度脫生死此岸的最高境界。本書採用鳩摩羅什的漢譯本,配合富有理趣和文學意味的經文,加上淺顯易懂的注釋和翻譯,書後並附有《心經》及《金剛經》玄奘譯本以供對照,使讀者透過古代宗教經典的外在形式,汲取人類文明的精華,體會永恆的智慧和真理。

作者簡介

徐興無(注譯者) 男,1964年7月19日生,江蘇揚州人。1987年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該系古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課程,1990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該專業攻讀博士學位課程,1993年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留聘南京大學中文系,在古代文學專業任教。1997年聘為副教授。2000年7月至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擔任訪問學者,2001年7月回國。2002年擔任副系主任。2003年聘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中國古代文學。

導讀(節錄) 三、《金剛經》的題意、結構和主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名稱,據《金剛經》中的記載,出自釋迦牟尼之口:「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作為大乘般若類的經典,其名稱中的「般若」一詞的涵義相當豐富和抽象,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理論的核心範疇之一。按通俗的譯法,「般若」可與「智慧」一詞相當,但般若絕不等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智慧,它往往被尊稱為「摩訶般若」(大智慧)或者「妙智妙慧」。在佛教看來,世俗凡夫的智慧不過是輕薄的小聰明或者是愚妄,因為這種智慧屬於經驗的世界,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呈現出的認識境界。這個經驗世界的時空並非實有,故而在此世界中呈現的和認知的一切現象也非實有,而是幻象,這種認知是有限的、有條件的,用《金剛經》的話說,就是「住」(執著),它畢竟不是對世界的全面把握,是虛妄的見識。而般若則是超越了經驗世界的認識境界,它的認識對象是「空」、是「實相」,而這兩個詞又僅僅是姑且被假借來指代形而上的世界本體的符號罷了,因為根本不存在一個叫做「空」或「實相」的東西,一切存在的本體或者自性是而且只能是「無」。從這個角度出發,大乘般若學稱般若為「實相般若」。般若本身,是一種能夠照徹本體的認識境界,這種境界是本體的外在呈現,是修大乘行的人們體證實相本體時所達到的修行境界,從這個角度出發,大乘般若學稱般若為「觀照般若」或「境界般若」。般若是如此的形而上,因此一切符號都無法徹底表達般若,甚至一旦用了符號來表達,就將般若的形而上意義破壞了,故而從根本上說,般若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用禪宗的話說,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為了開悟迷妄的眾生,使他們見性成佛,必須借助一定的符號作為接引眾生的工具,要用語言演說佛法,用文字傳播佛法,用美術、音樂展現佛法。因此,要修習般若,就必須有體證般若的途徑,從這個角度出發,大乘般若學將般若經典等般若的符號載體稱為「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如《大般若經》卷四七八〈實說品〉中佛所說的那樣:「我當發起一妙音聲,遍滿十方無邊世界,隨諸有情心心所法勝解差別(眾生所知的境界),為說種種微妙法門,令獲利多。」由於上述深廣的涵義,般若一詞被譯經家列入「不翻」之例,直接音譯為「般若」。「波羅蜜」一詞,梵文音譯又作「波羅蜜多」,意為「度」或「到彼岸」。佛教認為生死為此岸,一切眾生由於愚妄而造業,因而不能擺脫生死輪迴。而在證悟般若之後,就超脫了這種輪迴,度脫了煩惱的苦海,到達了不生不死的涅槃彼岸。佛教中將度脫眾生的一切修行和願力如布施、戒、忍、精進、般若等等都稱為波羅蜜,故有「十波羅蜜」、「六波羅蜜」之說,《華嚴經‧十地品》說波羅蜜:「譬如船師,常以大船於河流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眾生,無有休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波羅蜜船於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眾生,無有休息。」而在所有的波羅蜜之中,又以般若波羅蜜為根本的波羅蜜,即以大智慧將眾生從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禪宗六祖慧能讚美「般若波羅蜜」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無住、無去、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將大智慧到彼岸,打破五陰煩惱塵勞,最尊、最上、第一。讚最上乘法,修行定成佛。」(《壇經》第二十六節)「金剛」,指金剛石,梵文音譯「●日囉」、「跋折羅」。在這裡,金剛是般若的形容詞,即以金剛的堅固不壞之體,比喻般若的永恒與真實;以金剛的尖銳鋒利之用,比喻般若對一切愚妄迷惑的摧破能力。不過,這只是稟承了中觀學說的羅什譯本的理解。而稟承了瑜伽行學說的玄奘譯本,則將金剛理解成像金剛石一樣難以斷除的無盡煩惱,故將般若視為能切斷金剛石的銳利無比的大智慧,譯成《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如果按照羅什譯本的題目:《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則其題意為:憑藉金剛一般堅固鋒利的大智慧到達涅槃彼岸。梁代的昭明太子蕭統,曾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但佛經有著通行的分段方法,一般說來,佛經的結構由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大部分組成。序分包括佛說經的時間、地點、對象和原由等內容。正宗分包括了經文的主體。流通分包括了聽眾和後世的眾生對佛所說法的信奉。佛經本來不分段落,這種三分佛經文本的方法叫作「科判」,由東晉高僧道安發明,後來印度瑜伽行派高僧親光撰寫的經論傳到中國,他也將《佛地經》分為「教起因緣」、「聖教廣說」、「依教奉行」三部分,與道安的分法不謀而合,故而佛教將道安的分法稱為「彌天(道安的別號)高判,今古同遵」。《金剛經》中,自首句「如是我聞」至「洗足已,敷座而坐」為〈序分〉;自「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為〈正宗分〉;自「佛說是經已」至「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為〈流通分〉。《金剛經》的主旨,就是佛對須菩提長老所提出的問題的回答。須菩提問釋迦牟尼:「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這裡的「住」,有「存在」、「住留」之意,須菩提在問:如果世間有善男子和善女子發願修習菩薩乘,追求無上正等正覺,他應當以何種方式存在?他的精神境界又是什麼樣子?佛的回答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即菩薩的存在方式就是徹底、完全地對一切呈現出來的現象毫無執著,因而無條件地救度眾生。佛又回答:「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由此觀之,菩薩的精神境界是一種超越了外在相狀、超越了人我界限、超越了計較救度效果的大悲大憫和大智大勇。菩薩乘以獻身真理和無條件地救度眾生作為自我解脫的先決條件,同時,菩薩乘的修習者也只有通過無條件布施這條唯一的途徑來體證菩薩的精神境界。整個《金剛經》都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對話,體現了大乘佛教興起時的思想特徵。

目次

導 讀
序 分 一
正宗分一 九
正宗分二 六九
正宗分三 九七
流通分 一三九
附 錄
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一四五
二、《金剛經》玄奘譯本標點 一五五
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鳩摩羅什譯本標點 一九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13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