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財經文存(精)
滿額折
財經文存(精)
財經文存(精)
財經文存(精)
財經文存(精)
財經文存(精)
財經文存(精)
財經文存(精)
財經文存(精)
財經文存(精)

財經文存(精)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78 元
優惠價
90250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為財經論文選集,包括為中國時報撰寫的社論,及發表於中央日報與聯合報的短文,評論民國五十九年到六十六年間,有關臺灣的經濟發展、農業、工業、財政、金融與物價、貿易、教育與科技、社會建設等問題,在觀念、理論、制度、政策等方面所提出的解釋與建議;為作者的理論修養與實際經驗的結合,並含有作者對建設一個現代經濟強國的理想,適合於關心臺灣經濟問題的各階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王作榮

湖北漢川人,民國八年生。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碩士 ,范登堡大學經濟發展研究所碩士 。曾任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參事兼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處長、顧問: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工業研究組組長。現任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著有《貨幣、外匯與經濟發展》、《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選集》、《當前臺灣經濟問題》。

 

一、
 
以下是我自民國五十九年二月至六十六年二月整七年期間,為中國時報撰寫的約四百篇社論中,所選出的一百三十二篇社論,另六篇為在中央日報與聯合報署名發表的短篇文章。凡在觀念、理論、制度、政策寄方面有所闡發與建議,比較具有長期價值的社論,均挑選在內,或可供政府官員、學術界、及社會人士的參考。國家處境日益艱難,這本集子的內容主要係分析當前的急迫問題,並提出具體建議。有關方面如能仔細閱讀,深信必有助於若干重大問題的解決,開創一個新的局面。書生報國,如此而已。
 
二、
 
將這裏所選的文章與在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選集及當前臺灣經濟問題兩書中所選的文章連串起來看,便可知道我對於臺灣的經濟發展有一整套的看法。所有這三本集子中的文章從縱的方面來說,前後是一貫的;從橫的方面來說,彼此是一體的。這一整套看法的思想來源可追溯至我的小學時代。所以假如我的這一套與其他人士的意見不一致,那並不是我有意如此,而是堅守我的想法。至於我的這一套是否正確,則當由時間與事實來證明,
 
我深信現在正在逐漸證明中,將來歷史將更會為我的這一套作證。現在朝野上下都很注意韓國的經濟發展的成就,我國的攷察團充滿漢城街頑,一如幾年以前壅塞東京道上一樣,其實韓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策略,所採取的發展路線,甚至政府辦事應有的態度,以及對研究與策劃的重視,並沒有超過我這幾本集子的內容,讀者不難細按。
 
三、
 
最後,我要感謝中國時報董事長佘紀忠先生及中央日報社長楚崧秋先生,聯合報社長劉昌平先生允許我選印原本屬於報杜財產的這些篇短文,使這些短文有與讀者見面的機會。
 
王作榮
六十六年二月十四日 於臺北

目次


壹 經濟發展
一 我們對基本經濟政策的看法
二 如何開發人力資源
三 解決人力供需失調的途徑
四 經濟發展的基本策略應是該在進步中求安定
五 外交逆境中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與發展前途
六 如何加強經濟建設以自存自強
七 用經濟進步來抗拒國際逆流(聯合報)
八 立即採取有力經濟措施適應當前情勢
九 現在是經濟平等與經濟發展並重的時候了
十 新閣在經濟發展方面應採取的基本策略
十一 如何使經濟發展升段(中央日報)
十二 如何在加速經濟發展中求穩定(聯合報)
十三 政府旳經濟政策目標在於全體人民的經濟利益
十四 經濟發展與經濟穩定
十五 我們需要迎頭趕上的經濟發展
十六 現階段經濟方面應有的做法─經濟穩定、經濟發展、經濟平等
十七 我們要具有堅強的經濟盟與國防力量
十八 以創新精神迎接歷史的新階段
十九 六年經濟計劃的意義與做法(中夬日報)
二○ 十項建設計劃完成後的政府投資方向
二一 把握時機、一舉躍進成為現代經濟國家
貳 農業與土地資源
二二 如何解決當前的農業問題
二三 農業現代化與耕者有其田
二四 糧食局易長談糧政
二五 農業產銷制度亟須改進
二六 糧食政策應採取機動
二七 農業現代化聲中的土地政策
二八 我們需要一個正確的糧食政策
二九 我們對農業基本政策的看法
三○ 新土地政策亟待確立
三一 建立全面性的土地政策
三二 擴大農埸經營規模推行機耕的重要性
三三 我們主張增設農業部
參 工業
三四 工業發展環境應作全面檢討
三五 欣聞部份國營事業開放民營
三六 請迅速確定健全的車工業政策
三七 從福特投資計劃談汽車工業政策
三八 加速投資的有效途徑
三九 工業才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流
四○ 欣見國營事業將移轉民營
四一 積極輔導中小企業
四二 建立自力成長的工業生產體系
四三 中小企業的困難與解決途徑
四四 整頓公營事業的關鍵所在
四五 為什麼不拿出一套辦法來發展汽車工業
四六 論造船廠大鋼廠的經營
四七 改進公營事業必須具有的觀念與做法
肆 財政、金融與物價
四八 銀行利率、必須降低
四九 建立正確的物價穩定觀念
五○ 配合經濟發展需要,澈序改草金融
五一 是認真建立資本市場的時候了
五二 農業金融制度、必須澈底更新
五三 六期四年計劃應有的利率與工資政策
五四 我們對平抑物價上漲的幾項建議
五五 穩定當前物價的基本觀念與對策
五六 與孫運璿部長談長期穩定物價問題
五七 建立短期資金市場的起點
五八 如何從經濟方面打擊囤積抑平物價
五九 干預股市難獲效果
六○ 當前工商業困難的原因與解決途徑
六一 貿易逆差與機動調整匯率
六二 評「今後台灣財經政策的研討」兼陳我們的看法(一)關於浮動涯率問題
六三 評「今後合灣財經政策的研討」兼陳我們的看法(二)貨幣市場、利率與物價
六四 評「今後台灣財經政策的研討」兼陳我們的看法(三)財稅政策
六五 評「今後台灣財經政策的研討」兼陳我們的看法(四)長期經濟發展
六六 對當前物價問題應有的認識與態度
六七 請接受調整性的通貨膨脹
六八 在國際經濟危機中的應付之道(中央日報)
六九 用國家力量協助工商界克服危機
七○ 利率與匯率宜在短期內予調整
七一 從豆油取消限價談限價政策
七二 從韓幣貶值談肆應當前經濟危機之道
七三 沉痛談銀行整頓
七四 我們對國內油價政策的看法
七五 再論當前的金融政策
七六 改造金融機構的時機
七七 對中小企業銀行的期望
七八 讓經濟發生應有的調整功能
七九 論平準基金的操作
八○ 現階段的經濟情勢與對策
八一 國家資源不容浪費──以大朋機械公司為例說明處理個案之途徑
八二 與蔣碩傑院士談利率政策
八三 續談台灣的利率政策
八四 再論黃金政策應予檢討改變
八五 如何運用超額外匯準備
八六 合會改制為中小企業銀行
八七 解決當前銀行放款的死結
八八 中央銀行的地位問題
伍 貿易與對外經濟關係
八九 我們對外來投資應有旳態度
九○ 管制進口物資制度何去何從
九一 澄清對當前國際經濟變局的看法
九二 對無邦交國家經濟關係應該制度化
九三 從長期觀點談中美經濟關係
九四 從基本觀點澄清出超問題
九五 建立大貿易商應有的態度
九六 通盤檢討貿易業務以迎接經濟發展的新境界
九七 中日貿易逆差短期內不可能平衡
九八 現在是建立強大商船隊最好的時機
九九 請立即整頓航運事業
一○○ 從汽車開放進口與牛肉限制進口談經濟政策
一○一 對日貿易應有的看法與做法
陸 教育與科技
一○二 加強職業教育‧突破技術瓶頸
一○三 國科會應有的作法
一○四 配合經濟發展需要改革教育與科技制度
一○五 引進新技術以衝破經濟發展旳瓶頸
一○六 如何培育一株中國科技之樹
一○七 將教育與經濟發展連在一起──請進行我國教育史上第二次重大改革
一○八 我們對國科會工作計劃的看法
一○九 發展科技必須要立即著手做的幾件事
一一○ 現在應該是我們的科技爆炸時代
柒 民生主義與社會建設
一一一 重新解釋節制資本
一一二 逐步推行社會福利措施全面實現民生主義
一一三 逐步推行社會福利措施旳第一步──欣聞政府將改進國民住宅的興建
一一四 我們對建立公務人員年金制度的看法
一一五 調整勞工基本工資宜慎重其事
一一六 興建國民住宅是一個組織與運用的問題
一一七 我們對於年金制度的主張
一一八 接受外人及國內大財團投資的範圍問題
一一九 政府措施和觀念革新雙管齊下保護消費者利益
一二○ 消滅貧窮計劃與現代社會福利制度
一二一 政府須著手解決行的問題
一二二 辦好社會福利的幾個要件
一二三 向實現民生主義的目標邁進
一二四 為做好興建國宅工作再向政府進言
捌 國際經濟
一二五 世界貨幣危機解決期近
一二六 取消黃金兩價制的意義與影響
一二七 當前的世界經濟問題與經濟新秩序
一二八 國際經濟合作前途甚難樂觀
一二九 歐洲共同巿場國家的貨幣危機
玖 其他
一三○ 萬博給與我們的啟示
一三一 認識和參加這一劇烈變動的時代
一三二 如何衝破現局(聯合報)
一三三 重振尹仲容作風
一三四 擴大利用大專服役學生從事基層建設
一三五 正本清源革新社會風氣
一三六 維持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平衡
一三七 綠化台灣
一三八 我們再度呼籲建立完整的文官制度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0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