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200 元優惠價
:90 折 180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現代散文作者層出不窮、名家迭起;但對散文理論的闡發與批評系統的建立,除一些零星敘述外,似乎並不受重視。本書目的,即在嘗試對當代散文作品作抽樣分析,期能進一步建立完整的理論系統。
朱自清、琦君、余光中、季季、白辛、劉靜娟、余中生、黃坤堯等名家或新秀之作,本書均有涉獵:或論其風格、或析其單篇;舉凡作者思想情感與作品字質結構,皆在批評中剖現應有的光度。這是作者對散文奉獻的一分心力;也是散文國度裏,一朵期待秋實的蓓蕾。
作者簡介
鄭明娳
文學博士。曾獲一九七六年中國文藝協會文藝論評獎,一九七八、七九年教育部研究著作獎,一九八七年中興文藝文學評論獎、新聞局優良學術著作獎助,一九八八年國家文藝文藝理論獎、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一九九二年中山文藝散文創作獎等。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著有《葫蘆,再見》、《現代散文》、《現代散文縱橫論》、《現代散文類型論》、《現代散文構成論》、《現代散文現象論》等。
序
代序──談鑑賞散文的方法
許多人喜歡讀散文,特別欣賞散文中情景交融的美感。但大部分的讀者只憑自己的性向去欣賞,還不能靠理性的分析去鑑賞。以朱自清的散文來說,一位樂觀型的欣賞者必然較喜歡「春」中欣欣向榮的氣象。但憂鬱型的欣賞者,也許會更傾心於「背影」裏的蕭瑟境界。尤其當讀者的境況與文中所敘述的相同時,更引發了感同身受,深獲我心的共鳴,便會更加偏愛。但這,究竟不是對文學有興趣的人所應持的態度──做一個鑑賞者,他雖然也有自己主觀的喜好,但仍能很公允的評鑑出散文的優劣高低來。
散文寫景的最高境界是「狀難言之景,如在目前」,寫情的最高境界是「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一個鑑賞者會告訴你:「春」是在「狀難言之景」,「背影」是「含不盡之意」。理由是:「春」是一般人常寫的題材,但卻是最難寫得好的題材。因為它的材料太廣泛,主題太抽象,既不易表達,也很難組織。「背影」是述通常的父子之情,本最易落入俗套,作者卻能使天倫情感擴大無限。一個鑑賞者還會告訴你作者如何來「狀難言之景」,「含不盡之意」;比方,「春」通篇擬人化,賦春天以人類的生命力,使人倍感親切。此外新鮮活潑的句法、明白親切的行文、變化奔放的文氣、生動韻律的節奏技巧便是它勝人一籌的地方。當然,鑑賞者也不能對「春」及「背影」的缺點視而不見。
因此,鑑賞散文的任務便是,先發掘出高妙成功的作品,指出它是在「狀難言之景」還是「含不盡之意」,甚至「申透闢之理」?或者兼而有之?其次指出它「狀」到什麼程度,「含」到怎樣的飽和點,「申」到如何的境地?再指出作者是用怎樣的方法達到這種效果。一個鑑賞家甚至還能從作品中看出作者創作的潛力、應走的方向,並預期他努力後可能會有的成果。
我個人十分肯定現代散文是一片尚未十分開發的沃土,散文的風貌可以擴大無限,這些都有待創作者努力。至於讀者,也該放寬自己的視野,磨練自己的眼力,享受文學的瑰寶。初入門的人,要想辨別散文造詣的高下程度,作者使用的特殊技巧,除了平時必須多讀作品,從中軒輊領略外,還須涉獵理論知識,了解一些必要的條件。然而,目前書肆中既缺少理論堅實、系統完整的散文論著,文壇又乏有心人對散文讀者的引之導之。筆者沉潛於散文的歷史既不夠悠久,摸索的理論復未能堅深。然而,蜀中大將既不肯出,故特將自己冥想的一愚之得提出,冀能拋磚而引玉。
一篇經得起考驗的散文,所表現的層面必然很多,讀者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鑑賞。以下提供幾個基本的方法:
(一)主題的把握 也許有人會說,散文的主題意義極明顯,何必再探討。其實不然。即以新文學早期朱自清的「背影」來說,以今日一般人眼光看它,不免文字平淡,意露旨明。但作者仍用了不少曲折的手法來強調主題,粗心人不察,便只得父子送別浮光掠影的印象。即以色調的搭配而言,全文固是淹沒在灰喑的色調之中──用以配合送別的凄涼背景。至於幾個著眼的顏色字,「黑色」出現三次,「青色」兩次,「紫」、「朱紅」各一次。黑與青都是冷色,正跟全文「奔喪、失業、慘澹、別離」的氣氛協調。至於紫色跟朱紅色,前者是指父親給他做的高貴紫毛皮大衣,後者是指父親辛苦攀爬去買的上等「朱紅橘子」。紫、朱紅都屬紅色,紅色代表熱情、溫暖。此處便用來象徵父愛。做父親的把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一股腦兒」的動
作,也同時意味了父愛是毫無保留,「一股腦兒」的給兒子了。此外,「背影」這題目就有豐富的主題含義:人子在父親面前往往排斥關懷、愛心,卻常常在父親背後──面對背影時,才無阻礙地感受接納。因此,「背影」成了父愛的象徵,具有永恆而普遍的意義。
在七十年代的今天,散文所表現的內容與形式,又較朱自清時代為廣大復雜。固然一些信手寫來,直抒胸臆的作品仍佔大多數,但已有許多作家嚐試將主題以更曲折的方式呈現,也是事實。因此,對主題意識的挖掘實不宜掉以輕心。
(二)辭藻的修飾 散文辭藻之需修飾,要比小說、戲劇更重要。把修辭技巧做一分析歸納是最基本的功夫。以白辛「輕歌」片段為例:
「……這著實是個單純得令人想醉的地方,像顆不亮的星子,默默的嵌在黛藍無邊的天幕一般,悄悄地落在嘉南平原上,誰都不會注意它的存在,但是誰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多少變動的年代,多少光燦的歲月,在它的沉默中過去,那些,對它來說,都只是一絲清風,一片薄陽,它就是那麼一個樣子,樸拙得不想,也不願改變自我。所以,當我踽踽在小鎮時,常常幾疑自己是淡雲、是落葉,在飄泊的逆旅中,當我心力已疲,步履已艱,它是我唯一不再需要思想,不再需要惶恐,可以任意歇息行腳的地方。」
在這兩百字中,作者參用著譬喻、類疊、對偶、錯綜、映襯等修辭手法。在譬喻修辭中一用明喻,一用隱喻;在類疊修辭中,或用疊字,或用類字;在對偶句法中,則單句對與句中對交換使用。以下再詳細說明:
「像顆不亮的星子」把小鎮比喻成星星,是明喻;「幾疑自己是淡雲、是落葉」,省去喻詞「像」只用繫詞「是」,所以是隱喻。這裏「不亮」用以形容鎮小而樸素,「淡雲、落葉」用以自比,才能配合小鎮的風格,所以那才是作者「可以任意歇息行腳的地方。」以上的譬喻可以說富於聯想又切合情境。又「是淡雲、是落葉」兩「是」字又形成類字。「誰都不會注意它的存在,但是誰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及「樸拙得不想,也不願改變自我」也都是類字,能有重複的節奏。其間「默默、悄悄、踽踽、常常」等柔和的疊字適時出現,又增加文章委婉的氣氛。「多少變動的年代,多少光燦的歲月」及「心力已疲,步履已艱」是對偶句法中的單句對,「一絲清風,一片薄陽」則是句中對。散文中多用對偶排比的句子,可以收典麗之效。後面「不再需要思想,不再需要惶恐,可以任意歇息行腳的地方」前二句否定,後一句肯定,又形成錯綜修辭格,能在整齊中求變化。「單純得令人想醉」,濃的東西才能使人醉,單純竟能使人欲醉,這又是映襯格中的反襯法。諸如此類,鑑賞者要去發掘作者修辭的技法,及其技法的成敗效果。
(三)意象的塑造 散文中,作者必然會呈現大大小小的意象以烘托主題。然而意象的塑造有精有粗,有朦朧而美也有曖昧而醜的。像李覓「我還沒見過長江」中:
「一葉扁舟划游在我的眸中,呼吸淡水河鬱鬱的空氣。」
上句的意象如換成另一形式便不討好:
「我看到淡水河上划著一葉扁舟。」
塑造類此精緻的意象,可用的方法很多,像「我的心遂還原為鼓風爐中的一支哀歌」(?弦:「芝加哥」)是用轉品手法,「尋找我頰邊失落的顏色」(張秀亞「幻思篇」)是用婉曲法以道出人已年老。此外,利用活字來點眼也最能塑造鮮明的意象。
關聯全篇主旨的大意象尤不可忽略。以季季「你底呼聲」來說;全文主旨在寫作者與「寫作」的姻緣。「你」便是指「寫作」這件事,作者十六、七歲便受寫作的吸引、招喚而迷戀上創作。全文並未點破二者的關係,但從文中的許多意象可以綰合出「寫作」的面貌來:當作者初試寫作時,便是「你底呼聲」第一次的招喚:「一種像是命定的感動,緩緩在我內心昇起。」表示「命中註定」。「我開始在紙上描繪你,在我走過的人生的每一角落,搜尋你底影像。」是直指「寫作」的關鍵之一。「我仍然夜夜在紙上描繪你底臉孔。」作者專在夜間寫作,這是關鍵之二。「空無所有中,你底呼聲卻更高昂,更堅韌,更不可動搖。」指作者放棄了戀愛、婚姻,而寫作意志更堅強。在作者驚見「你」底形象時,「你底雙足裸露,血跡斑斑。你說你從天涯的盡頭涉足而來……」是指示作者寫作的路須辛苦跋涉。「還要懂得過濾和層次,不要同時把所有的色澤都塗在我臉上。」是對作者寫作的指示。將以上總總片斷綰合起來,便可肯定出「你」的形象,與在這篇文章中的主題意義,這是鑑賞者必須補綴串連的工夫。
(四)感官的複製 包括各種惑覺器官的接納與移就。即在散文中多方引起各種感覺器官的感應,或使感官間錯綜移屬,產生豐富的感覺性。以朱自清的「歌聲」為例:
「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著些潮濕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
「涓涓」本用來形容水流的樣子,此處卻用來形容風,不但有流動的姿態──予視覺感受,更有聲音──涓涓狀風聲,予聽覺以聲音。「花香」已予人以嗅覺的感受,但著一「餓」字便形象化,又給人以柔弱微細的感覺。此外,「潮濕」予人以觸覺,「草叢的氣息」、「泥土的滋味」予人以味覺、嗅覺的感受。像這樣多方刺激讀者的感覺器官,能加強讀者的印象與領會。「歌聲」通篇都在發揮這種技法。
(五)氣勢的蓄積 古人寫作散文,特別重視「蓄勢」,所謂轉換的筆法、逐段的翻瀾、遞轉、段逼深一段,無非都在蓄勢與造勢。到了尾段,戛然收筆,便有千鈞之力,破空而來。現代散文也有人注意到它的妙處了。以余光中「蒲公英的歲月」為例:
「蒲」文主旨在表現作者的中國意識。不僅有心繫故國的繾綣,且有擔當宇宙的雄心,前者用以蓄勢,後者在文尾發揮得淋滴盡致。
在蓄勢上,作者從三方面下手:首先呈現自己蒲公英般的歲月,次則強調對舊大陸之情,末則舖陳孤寂之感。二十年前作者從中國大陸逃到臺灣,而後三度前往新大陸。形體便像蒲公英,任風一吹,便飛向四方,來回在新大陸與島嶼之間。就是不能回到舊大陸。在形體上,舊大陸日遠,新大陸日近,但心情正好相反。由此引渡到對舊大陸之情:只能遙望與懷念;一次在金門,一次在勒馬洲,都有沉痛的刻劃。在這徒喚奈何之際,作者仍抱著希望:「因為有詩的時代就證明至少有幾個靈魂還醒在那裏,」而相信詩人以如椽之筆可以打倒邪惡。豈料,由此一轉而進入孤寂之境,早期慷慨赴義般的詩友,紛紛退出戰場,只剩自己孤軍奮鬥,這是一層寂寞。另外還有一層寂寞,在邀尋新知音、戰友的失敗上。碧瞳人的外國佬固不能同情作者的感情,連生於臺灣長於臺灣的青年,也不能與作者共鳴,這是對黑瞳人的失望。這三個層次是一個遞進一個的。在經過寂寞的過濾之後,在這三個層次的蓄勢之後,作者終於逼出了舍我其誰的義憤:他是中國的。「他吸的既是中國的芬芳,在異國的山城裏,亦必吐露那樣的芬芳,不是科羅拉多的積雪所能封鎖。」因此全文的尾段最具千鈞之勢:
「他以中國的名字為榮。有一天,中國亦將以他的名字。」
神迴氣合,結束堪稱有力。
(六)蘊藉的筆力 辭藻的修飾、感官的複製,乃至結構章法、韻律氣勢都較有跡可尋,或可力強而致。但蘊藉的筆力,則需內飲的涵養與純青的火候。以琦君的「髻」為例:
「髻」是寫父親娶了美麗時髦的姨娘,而使母親哀怨一生。寫「怨」而能蘊藉,實在不容易。但琦君處理得非常好,完全是中國儒家「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分寸。
「髻」的蘊藉,全從對比中襯出。由兩個女人的頭髮下筆。作者生母的頭髮是「烏油油的柔髮卻像一匹緞子似的垂在肩頭,微風吹來,一綹綹短髮不時拂著她白嫩的面頰。」同時順便帶出母親是近視眼,「瞇縫眼兒的時候格外的俏麗。」並認為父親見此,必會為她買一對亮麗的水鑽髮夾。事實上,父親不但沒帶回水鑽髮夾,反帶回一位壓倒性勝過母親的姨娘。她的「皮膚好細好白」,「一頭如雲的柔髮比母親的還要烏,還要亮。」梳的髮式都是最新型的。之後,大小太太的冷戰是必然的,作者卻全從「髻」下手。母親的髻是老太太才梳的飽魚頭,似乎故意要跟姨娘的新式「橫愛司髻」別消極的瞄頭。母只在七月初七洗頭,姨娘卻一個月裏洗好多次頭。姨娘的頭髮「香風四溢」,母親的卻不免「有點兒難聞」。這其間,母親最具體的冷戰行動是拒用姨娘的餽贈。她把姨娘送的一對翡翠耳環「收在抽屜裏從來不戴,也不讓我玩。」另外一瓶三花牌髮油被「高高擱在櫥背上,」並說:「這種新式的頭油,我聞了就泛胃。」她從不正面批評、拒絕姨娘,只做消極的退避,既表現了她的怨,又刻劃了她的容忍美德。可惜,消極冷戰的結果,使母親失去從前豐潤亮麗的臉容,使自己愈遠離丈夫。
使「髻」文有更豐富蘊藉美的還是最後三段。作者前邊寫母親與姨娘,一直用對比的方法。但最後卻由「異」轉入「同」。在父親去世後,「母親和姨娘反而成了患難相依的伴侶,母親早已不恨她了。」姨娘不但心靈上接近了大太太,外表打扮也跟她大同小異了,兩人能化干戈為玉帛,還是要靠大太太的寬宏胸襟。
末段更寫作者能承母志,也有寬懷慈心,使蘊藉美更深一層。作者與姨娘遷來臺灣,相依為命,姨娘當年如雲的青絲,只剩了一小把,且夾有絲絲白髮。但這一轉眼也成了過去,姨娘的骨灰早已寄存在寺院中。「髻」所造成的風雲,早已停止,雖然人生的愛、憎、貪、癡曾那麼震撼人心。在這篇不慍不火的文字中,是蘊藏著怎樣深厚的情感與悟解!
(七)完整的結構 只要是藝術品,都會有它完美的架構,散文也不例外。不論是寫時間的遞變、或空間的轉換、或景緻的層面、或情感的起伏,在脈落上都要有次第層面。就各個層次而言,起承轉合、抑揚頓挫,也不外幾項名目,但要巧妙搭配,自成機杼,使全文血脈流通、骨節靈活,一氣呵成,並不容易。落花生的「白楊樹」便是結構與其他關鍵搭配極成功的例子:
「白」文一面歌詠白楊樹筆直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一邊呼應到中華民族奮力向前、屢躓屢起的特質。通篇不過一千三百字,但層次分明,結構嚴密。
全文分九個小段。開頭以一句成段:
「白楊樹實在不是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
破題非常直截了當。明明是「起」,但第二段偏不「承」。反而先大力描寫黃土高原高大廣邈的特色。在顏色上,只有黃色──黃土,及綠色──麥田,形成單調的感覺。在這單調中,第三段猛然推出像哨兵似的樹木,使作者「驚奇地叫了一聲!」到第四段,才告訴你那就是白楊樹!
「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遍的一種樹,然而實在不是平凡的一種樹!」
又是一單句成段,不但遙遙呼應首段,在層次上又比第一段深一層;除了介紹它的「不平凡」外,又舉出它的「普遍」特性,這兩點特質,正好在後文綰合中國民眾的特質。回頭再看第二、三段的作用,顯然是在章法上求變化;第一段白楊樹已呼之欲出,第二段偏使它隱下去,這是「吞吐」手法,第三段還來個「擺盪」,直是先聲奪人。這兩段完全是為白楊樹的出現做舖路工作。
第五段仔細介紹白揚樹,作者每一筆雕鏤都有它的用意在:「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榦,筆直的枝。」「它所有的椏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那怕只有碗那樣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白揚樹的每一種姿態都足以象徵中國民眾的特質,但並未點明。第六段又以單句出現:
「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遍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不但再度迴應前文,且是對白楊樹做一肯定的結論。因此第七段便很自然的把白楊樹與中國民眾聯結一起:「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這宛然象徵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盪,用血寫出中國抗戰歷史的那種精神。」第八段是將樹與人做個總歸納。第九段以短句收束:
「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白」文中一、四、六、九段互相呼應,簡潔有力,使全文充滿節奏感。尤其尾段再濃縮,餘波盪漾不已。
再看「白」文的層次;前六段重點在寫景物的氣象,第七段由風景過渡到民眾的精神氣象。第八段統一景物與人民。第九段則一語雙關,表面在讚美白楊樹,骨子裏是在讚美中國的民族性。在樹與人的比較上,作者把握兩者的共同性:普遍而不平凡。所以能契合無間。
「白楊樹」全文氣宇軒昂,文字緊湊有力,各段照應完密,實為不可多得之作。
(八)韻律的錘鍊;音樂,只能利用聲音表現節奏美;圖畫,只能利用形象表現繪圖美;而文學,卻能兩者兼俱。尤其是韻文中,對韻律的錘鍊,已多爐火純青的傑作。這實基於中國文字,一字一音,造字之初又是「聲義同源」,同聲音的字,意義大多相近。因此最適宜表現聲音節奏美。現代散文也不應放棄這優越的條件,鑑賞者也不能忽略這方面的享受。試看余光中的「鬼雨」:
「今夜的雨裏充滿了鬼魂。濕漓漓,陰沉沉,黑森森,冷冷清清,慘慘凄淒切切。」
「鬼雨」是寫喪子之痛,全文充滿悲悼之情。這一句用「濕漓漓、陰沉沉、黑森森」連著九個平聲字。一般而言,平聲字給人的感覺是「哀而安」,其中陰平聲是「低而悠」,這九個字的重點在「濕、陰、黑」上,都是陰平。再看用「濕漓漓」而不用「濕答答」、「濕津津」、「濕浸浸」等,便是因「答、津、浸」等字昔調較響亮,跟全文氣氛不配合。再看余光中「蒲公英的歲月」:
「大悲劇之後山色猶青著清朝末年的青青,而除了此岸的鷓鴣無辜地咕呼彼岸的鷓鴣……」從山「青」銜接到「清」朝,語意、聲音雙綰。「青」字聲音的重複便是在強調山水的無知,極具國破山河在的悲涼。下句以幾個「鴣」音字來強調「無辜地咕呼」的意思,正象徵作者無奈的呼告。這一句除了聲音重複外,「無、咕、呼」還具有雙聲疊韻的音樂性。前半句又暗用典:「無情最是臺城柳」,所以能典麗而悲涼。
中國文字的雙聲疊韻最富音樂性,現成的連綿字已是取之不盡。而非連綿字造成的雙聲疊韻,作者更應用在不經意處來強化效果。鑑賞者便要從這些不經意處尋得蛛絲馬跡。
鑑賞散文的角度當然還不止這些。以上所舉的幾個項目在細節上也有值得特別探討的。像章法一目,還可以注意筆法的抑揚、頓折、宕開、戛收、遞轉、翻瀾等等。創作既無定法,鑑賞也當隨機應變。我們相信一個散文作者能發人所未發,固是偉大的創作;而一個散文鑑賞家如也能見到別人所未見的優劣點,也是一項偉大的藝術。
(六十七年四月幼獅月刊)
目次
代序
論朱自清的散文
從朱自清的「匆匆」談散文的節奏美
從余光中的散文理論看其作品
從「蒲公英的歲月」談余光中的中國意識
從余光中「聽聽那泠雨」談散文的感覺性
評余光中「地圖」的結構
評季季的「夜歌」
許季季「你底呼聲」
談琦君散文
評劉靜娟散文
從「公車世界」談諷刺散文
評介黃坤堯「舟人旅歌」
評余中生散文集
評介白辛的散文
祈評白辛的「西窗外」
附錄
談散文選集的編撰
評介王鼎鈞「講理」
後記
論朱自清的散文
從朱自清的「匆匆」談散文的節奏美
從余光中的散文理論看其作品
從「蒲公英的歲月」談余光中的中國意識
從余光中「聽聽那泠雨」談散文的感覺性
評余光中「地圖」的結構
評季季的「夜歌」
許季季「你底呼聲」
談琦君散文
評劉靜娟散文
從「公車世界」談諷刺散文
評介黃坤堯「舟人旅歌」
評余中生散文集
評介白辛的散文
祈評白辛的「西窗外」
附錄
談散文選集的編撰
評介王鼎鈞「講理」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