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0-1/26最高享89折優惠別錯過!
清代玉器之美
滿額折
清代玉器之美
清代玉器之美
清代玉器之美
清代玉器之美
清代玉器之美
清代玉器之美
清代玉器之美
清代玉器之美
清代玉器之美

清代玉器之美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0 元
優惠價
79308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玉器文化的發展,淵遠流長,從女媧補天神話中的五色玉石,漢中山靖王的金縷 玉衣,唐天子封天禪地的玉冊,明代巧匠臻至化境的玉器雕刻,到清代而達到最高峰-- 無論在選材、雕工、設色、創意上皆集各代之大成。 本書即以「清代玉器之美」為題,深入淺出地探討玉器的製作與藝術鑑賞。除略述清 以前玉器的發展、清代玉器的文明、玉器形式結構之美外,並探析玉器內容涵義之美,玉 器美的要素及特徵。 書中所介紹的玉器賞心悅目,除了以海峽兩岸故宮所典藏的玉器為主,尚包括民間的 收藏;同時以乾隆御製詩為線索,尋找清宮玉器所蘊涵的美的蹤跡。希望透過本書圖文並 茂的介紹,能使每一個人如同堅貞、溫潤的玉一樣,表現出謙謙君子、溫文儒雅的風範。

作者簡介

 宋小君

遼寧省遼中縣人。1948年生於瀋陽市,屬八旗中的鑲黃旗。曾就讀於基隆女中,香港珠海書院中文系,新亞研究所文學碩士。論文為《清代玉器美學之研究》。早年喜愛珠寶及玉器,曾經營珠寶玉器達三十年,對玉器尤為鍾愛,認為玉器非僅是賞心悅目的珍寶,也兼具有生命與靈氣。

 代序──一片冰心玉世界

一、溫潤堅貞,含蓄和光,是玉的內涵,也是中國人的美德
 
中國是個賞玉、佩玉、愛玉的民族,玉的內涵,具有溫潤堅貞、含蓄和光的特徵;同時,中國人以玉比德、比君子,具有溫潤堅貞的性情,含蓄和光的才德,象徵了中國人具有玉一般的內涵和美德。
 
周代《詩經》中,便有許多與玉有關的故事,例如《衛風‧木瓜》,敘述一對戀人,男子投給女子一個木瓜,女子回報以一塊赤色的佩玉,不僅是投桃報李,而是投報以貴重的禮品,表示以心相許,以示永愛不渝。《詩經》中是以女子的口吻唱的,其中首章的歌詞是: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又《詩經‧召南‧野有死麇》中,記載一位獵人,將獵物贈與所思暮的女子,並三番兩次地對她表示真情,在歌詞中,用「有女如玉」,讚美女子的美。這是中國文學中,第一次用玉來形容女子的美。自此以後,「玉人」一詞,不僅是製玉的人,也是俊男美女的通稱。
 
二、古代以玉祭天地,以應人神的感召,達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玉是天地間的美石,外表粗糙未開磨的為璞石,開割後內在的部分為玉石,這是天地賜與人類的寶石,中國人最早發現玉石的珍貴,用玉作為佩飾,用玉作為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的供品。
 
在上古時代,人類使用石器作為工具,是為石器時代。其後,商周時期,玉器便與中國人結下不解之緣,用玉做成充耳、珩璜、衝牙、瓊琚之類,配以龍紋、朱雀紋、黼紱紋等圖案作為佩飾,男女可用,以效玉的溫潤和堅貞。就如《詩經》中所說的: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女曰雞鳴〉)
 
又:
 
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著〉)
 
首段是妻子送佩玉給丈夫的詩句,後段是親迎時,新娘要新郎在門屏等她,看到他佩著白色的充耳和華麗的衣服。
 
大件玉器的使用,是天子公侯們用來向天地祈福的祭品,用圓形的蒼璧以祭天,用八方形的黃琮以祭地,用上圓下方的圭璧以祭日月星辰。以玉禮拜天地,酬謝天地生生化育的德澤,以佑社稷,以臨百姓。因此,中國人認為玉是天地間賜給人們的最佳禮物,用玉酬謝天地,以應人神的感召,以達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三、玉代表中國文化,儒家用玉佩玉以養德,道家食玉臥玉以長生,今人賞玉重玉,為愛,為美,為避邪,為保值
 
玉在中國,象徵多種涵義,女媧補天的神話,說明了人間情天難補的真諦,因此《紅樓夢》以這個神話作為全書的開端;《韓非子》中和氏璧的故事,說明了懷才不遇的遭遇,幸好後來遇到明主,雖被識貨,但雙腳已被刖掉。《史記》中記載,趙國得到一塊和氏璧,秦王脅迫趙王交出和氏璧,並誑以將十五城換取此璧,因而使人聯想到懷璧有罪、因財得禍的道理。幸好藺相如周旋得法,將價值連城的玉,完璧歸趙,這是一段歷史上真實的故事,記載秦王為爭奪一塊美玉,險些引起一場殘酷的戰爭。
 
漢代以傳國璽做為權位的象徵,漢武帝的弟弟中山靖王劉勝和他的妻子竇綰,死後用玉棺殉葬(即河北滿城出土的金縷衣),以為可以永生或再生。儒家是以用玉、佩玉以養德,仿效玉的溫潤,外表與內斂均具含蓄之美;道家教人食玉、服寒石散,以為可以養生、長生,甚至用玉棺、玉匣埋葬,以為可以登入仙域。然而,民間用玉,大都與情愛或鑑賞有關,或為定情的信物,或為家人作為傳家之寶,或是把玩鑑賞之用。歷代玉工巧思,使頑石含情,玉石生輝,所琢磨的玉器藝品,成為中國人的最愛,既可玩賞,又可傳達情意,形成中國人特有的玉文化,因而有關玉的故事,歷久傳誦不絕。
 
四、清代為玉器的黃金時代,累積前朝治玉的經驗,加以和闐白玉的開採,滇緬翠玉的增輝,痕都斯坦(印度)玉的入貢,無論玉材玉工,均臻至一時之盛
 
歷代玉器之發展,由平面浮雕到立體雕,到清代可謂玉器的黃金時代。無論玉材的取得,玉工的雕工設計,均超越各時代,由於清代皇室的愛好玉器,使玉器的製作達到顛峰的水準。乾隆皇帝愛賞古玉,加以乾隆年間回疆玉田的開採和闐白玉;其後慈禧太后喜愛翠玉,因而滇緬的翠玉流行,玉色增輝;甚至痕都斯坦玉的入貢,使薄雕、鏤空雕、嵌鑲雕等玉雕技巧,開拓玉雕的新境界。
 
漬代玉器的實物,今分別陳列或蒐集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在圖書方面,有《中國玉器全集》,李久芳主編,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篇》,商務印書館出版,《故宮鼻煙壺》,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出版,《清代玉雕藝術》,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等。其次,民間收藏的清代玉器也不少,但流散在民間,不易見其全豹。
 
每次參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對院內陳列的玉器,流連觀賞不已,尤其對清代的「翠玉白菜」、「白玉苦瓜」、「肉形石」等玉雕藝品,都會怦然心動,讚賞人間玉石之精美,雕工的巧思,已達天然、神思、巧刀渾然一體的境地。
 
五、《清代玉器之美》與是書作者的心路歷程
 
一九九三年秋,我應香港珠海書院之聘,擔任該校中文系所客座教授,當時宋小君女弟正在珠海書院畢業班肄業,她喜愛文學和美學,對詩歌和武俠小說很熱愛,同時她的興趣很廣,閱歷多,語言能力很強。有一次,他們夫婦邀我一同去參觀香港第十屆國際珠寶展,地點在灣仔,才知道她對玉器和珠寶相當在行,因為他們夫婦倆從事玉器和珠寶的工作已有二十幾年的經驗。後來好幾次在香港廣東道去看玉市,她告許我有關辨別玉器的訣竅和珠寶鑑別的簡易方法。難怪以前我只是喜愛玉而不得其奧秘,每次買到的竟然是啞玉,不然就是玉皮或染色的贗品。
 
我們也曾論及中國人對玉器的鑑別,不像西方對珠寶的鑑定採用科學方法,用等級和量化來區分類別。然而玉質的良劣瑕瑜,往往憑肉眼的列斷,主觀的鑑定,沒有使用西方枓學化的量化和等第的區分。但想想,中國畢竟是中國,西方畢竟是西方,中國人的文化背景和思惟方法不同,中國人對玉器的鑑定,也如同中藥針灸、氣功一樣,是神祕的、抽象的,要用心靈去感受、去接觸,它的美,不是機械化、科學化可以去衡量的,這是行之數千年經驗的累積,與中華文化的特質相應合。
 
次年,她考取香港新亞中文研究所,要我指導她的論文,她的藉貫是瀋陽,又是鑲黃旗的後裔,她想以「清代玉器美學之研究」為論文的題目,並以臺北、北京兩地的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玉器,以及清代帝王所寫的御製詩作為重要的文物資料,透過美學原理來構思,由於她的鍥而不舍和努力,終於完成這篇論文。
 
如今,承蒙東大圖書公司劉振強董事長之不棄,將此書予以出版,為顧及廣大讀者的需求,將學術文章趣味化,以增強可讀性,因此改名為《清代玉器之美》,並大量配以圖片,以增加實物的鑑賞。希望借宋氏的著述,使愛玉的同道,共同切磋,以光大我國玉文化的特色和領域,是所企盼。是為序。
 
邱燮友

目次

代序──一片冰心玉世界/邱燮友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清以前玉器的發展(上古時期~1644清開國)
 第一節 上古時期~春秋戰國(上古~206B.C.)
 第二節 漢魏晉南北朝(206B.C.~581)
 第三節 隋唐五代宋(581~1279)
 第四節 遼金元明(907~1644)
清代玉的文明(1644~1911)
 第一節 清代初期玉器之發展(順治~康熙,1644~1722)
 第二節 清代中期玉器之發展(雍正~乾隆,1723~1795)
 第三節 清代後期玉器之發展(嘉慶~宣統,1796~1911)

第四章
清代玉器形式結構之美
 第一節 動物類
 第二節 植物類
 第三節 山水人物類
 第四節 文房四寶類
 第五節 文人雅集類
 第六節 廟堂供器類
 第七節 服飾器具類

第五章
清代玉器內容涵義之美
 第一節 請音之美──雙關語之美
 第二節 象徵之美
 第三節 情意之美

第六章
青代玉器美學之要素
 第一節 選材之美
 第二節 雕工之美
 第三節 創意之美

第七章
清代玉器美學的特徵
 第一節 玉材之美
 第二節 歷朝審美觀念
 第三節 清代玉器與美學的關係

第八章
結 論

主要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08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