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大學是什麼?」相信這是今年大學錄取率又創下86%的新高時,每位大學新鮮人都想問的問題。在講求專業化和競爭力的台灣社會,大學到底該不該順應潮流而成為製造「專家」的機器?還是應該秉持著重博雅教育和性格塑造的傳統?到底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所謂的「知識人」?你知道導致今日學術界人文與科學壁壘分明的問題出在哪裡嗎?大學教育到底該著重研究還是教學?想知道哈佛大學培養全人的「核心課程」是什麼嗎?這些問題你都可以在《大學之理念》得到解答。
除了上述的議題外,書中亦特別針對台灣「通識教育」實踐上所遭遇的困難有精闢的見解。在英美等國被視為培養全人的「開胃食品」;在台灣卻被大學生視為輕鬆的「營養學分」。作者就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實踐通識教育「三沒有」(沒有人願意去管;沒有教授願意去教;沒有學生肯花精神去聽)的困難,提出解決的方法。他認為要使此問題獲得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使通識教育受到尊重。一旦通識教育受到尊重,亨譽崇隆的教授就會願意教,而學生也自然會重視了。
本書就大學之起源、理念、性格及其問題作一詳盡而完整的闡述。不但從時間的縱軸-自歐洲中古的大學談到今日的現代大學的發展,也從空間的橫軸談英、美、德、中各地大學的理念與問題,出版二十年來讀者絡繹不絕,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 精采摘錄
這個《大學之理念》的修訂版,我刪去了原版的七篇文字,新增加的也是七篇,其中附錄《四十年來的中大》一文,是我以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身份,為紀念中文大學成立四十周年而寫,也是為一間中國人創辦的現代大學作一見証。── 修訂版序
大學為社會之一份子,它與社會間心理上的高門危牆應該拆除,但它必不可在「當前」與「實際的」問題之壓力下,放棄或影響到它探求真理,造育人才的「長遠」而「根本」的使命。──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現代大學的源頭是什麼?那是西方的中古大學,往往很多人認為西方中古是一個黑暗時期,過去的許多歷史學者都這樣講,不過現在很多人不認為西方中古是那麼黑暗的了。── 人文教育在現代大學中的位序
通識教育與博雅教育不同,但二者也有相通處。嚴格言之,前者整合之著眼點在「人」,後者的整合之著眼點在「識」...──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
中國大陸、台灣與香港這三個華人社會,以及以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在跨向二十一世紀之前夕,在現代化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發展。── 現代性、全球化與華人教育
▼ 目錄
修訂版序 活絡「知識經濟」的源頭活水
自序
1 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2 二個文化的對壘與技術人文主義--對劍橋教育的一些觀察
3 「二個文化」談到通識教育--由施諾爵士之死說起
4怎樣才算是一個「知識人」--豈只是哈佛的迷惑
5大學的世界精神--為「新亞書院龔雪因先生訪問學人計劃」之成立而寫
6 蔡元培先生象徵的學術世界--蔡元培先生新墓碑落成有感
7卓越之追求--蔡明裕先生為新亞設立基金有感
8 成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並迎錢先生返新亞講學
9科學、社會與人文--記與李約瑟先生的一次談話
10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11 學術自由、學術獨立與學術倫理
12 人文教育上現代大學之位序
13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
14 現代性、全球化與華人教育
15 全球化與大學教育的國際維度--賀逢甲大學創校四十周年校慶
16 在世紀之交談大學之理念與角色
附錄 四十年來的中大
除了上述的議題外,書中亦特別針對台灣「通識教育」實踐上所遭遇的困難有精闢的見解。在英美等國被視為培養全人的「開胃食品」;在台灣卻被大學生視為輕鬆的「營養學分」。作者就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實踐通識教育「三沒有」(沒有人願意去管;沒有教授願意去教;沒有學生肯花精神去聽)的困難,提出解決的方法。他認為要使此問題獲得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使通識教育受到尊重。一旦通識教育受到尊重,亨譽崇隆的教授就會願意教,而學生也自然會重視了。
本書就大學之起源、理念、性格及其問題作一詳盡而完整的闡述。不但從時間的縱軸-自歐洲中古的大學談到今日的現代大學的發展,也從空間的橫軸談英、美、德、中各地大學的理念與問題,出版二十年來讀者絡繹不絕,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 精采摘錄
這個《大學之理念》的修訂版,我刪去了原版的七篇文字,新增加的也是七篇,其中附錄《四十年來的中大》一文,是我以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身份,為紀念中文大學成立四十周年而寫,也是為一間中國人創辦的現代大學作一見証。── 修訂版序
大學為社會之一份子,它與社會間心理上的高門危牆應該拆除,但它必不可在「當前」與「實際的」問題之壓力下,放棄或影響到它探求真理,造育人才的「長遠」而「根本」的使命。──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現代大學的源頭是什麼?那是西方的中古大學,往往很多人認為西方中古是一個黑暗時期,過去的許多歷史學者都這樣講,不過現在很多人不認為西方中古是那麼黑暗的了。── 人文教育在現代大學中的位序
通識教育與博雅教育不同,但二者也有相通處。嚴格言之,前者整合之著眼點在「人」,後者的整合之著眼點在「識」...──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
中國大陸、台灣與香港這三個華人社會,以及以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在跨向二十一世紀之前夕,在現代化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發展。── 現代性、全球化與華人教育
▼ 目錄
修訂版序 活絡「知識經濟」的源頭活水
自序
1 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2 二個文化的對壘與技術人文主義--對劍橋教育的一些觀察
3 「二個文化」談到通識教育--由施諾爵士之死說起
4怎樣才算是一個「知識人」--豈只是哈佛的迷惑
5大學的世界精神--為「新亞書院龔雪因先生訪問學人計劃」之成立而寫
6 蔡元培先生象徵的學術世界--蔡元培先生新墓碑落成有感
7卓越之追求--蔡明裕先生為新亞設立基金有感
8 成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並迎錢先生返新亞講學
9科學、社會與人文--記與李約瑟先生的一次談話
10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11 學術自由、學術獨立與學術倫理
12 人文教育上現代大學之位序
13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
14 現代性、全球化與華人教育
15 全球化與大學教育的國際維度--賀逢甲大學創校四十周年校慶
16 在世紀之交談大學之理念與角色
附錄 四十年來的中大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