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序
引 言
張素貞
一、出色的小說
在晚清的小說界,李伯元堪稱
是個有心人。他的小說多種,除了熟為人知、專意暴露官僚政治的官場現形記以外,還有庚子國變彈詞、海天鴻雪記、李蓮英、繁華夢、活地獄、文明小史、中國現在記等等。其中以文明小史最為重要,這是一部出色的小說,具體映現了一個變革動亂的維新時代,不但呈露當時官場對新學與新政的態度,還相當深入地刻畫了當代人物新舊思想的衝突。全書涵蓋面頗廣,包羅各階層正反忠奸各樣各色人物,所描寫的地帶,也包括湖南、湖北、吳江、蘇州、上海、南京、北京、日本、美國。時代背景則是維新風潮洶湧,戊戌變法之後幾年的光景。它採用諷刺與幽默的筆調,在藝術造詣上,並不比官場現形記遜色,由於它不僅止於單向的譴責,而是兼融各種諷諭詼諧的筆法,論評家甚而認為文明小史更能代表李伯元的小說成就。
文明小史最初與劉鶚的老殘遊記一樣,是發表在李伯元自己主編的繡像小說上,共有六十回,逐日連載,逐回配有插圖,約四十萬字。光緒卅二年(西元一九○六年),文明小史出單行本,別號南亭亭長,原名寶嘉的李伯元也在這年死於癆病。時間距離光緒廿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維新變法已有八年。這部反映維新時代種種人物事態的小說一度絕版,因而評論的人也不多,然而事實俱在,它確實填補了維新到革命的一段歷史。文明小史的鋪寫方式,與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近似,用某一個人物的事蹟為重心,敘到後來,由一個相關人物牽引展開另一段故事,如此蟬聯貫串,構成長篇;若是割裁開來,也可以成為獨立的短篇小說。因為文明小史寫作的焦點集中在描繪維新風潮中各種人物的動態,因此,人物的個性儘管相異,倒也不覺得渙散。值得一提的是,文明小史的寫作技巧已略有突破,或許是受了些西洋小說影響而有別於傳統小說吧!譬如:作者描摹聶慕政的故事,先由行刺事件說起,再倒敘補足,最後交代結果,前後迭經三、四回(第三十五回至第三十八回)。人物登場藉前段故事中心人物的見事眼睛敘出,最後用一般老百姓的評論結尾,這些都有講究之處。有些小說人物登場與前文毫不相干,像吳江的賈氏兄弟,完全是另起一筆,作者寫他們在上海茶樓看到許多「文明人物」的維新形貌,由賈氏兄弟轉到上海富翁花千萬,也是突開生面,然而隨後關涉到的兩個文明世界混混魏榜賢與劉學深,卻是茶樓賈氏兄弟所見人物,於是兩段獨立的情節便有了繫聯的關紐。
二、維新與革命
凡事都是積漸緩成的,事態的發展,總有些微小的徵兆可尋。世界的風潮,國家的未來,是作者所關心的,新政與新學或許可以拓展出一個文明世界吧?「這一干人,且不管他是成是敗,是廢是興,是公是私,是真是假,將來總要算是文明世界上一個功臣。」(楔子)懷著寬和而又諧謔,李伯元寫成了文明小史。
小說家對於事物的觀照,往往影響小說情節的安排;從小說人物的描寫,也可以判斷作者對當代政治環境的理解程度。李伯元與劉鶚及撰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吳趼人一樣,贊同平和的維新運動,卻不主張激烈的流血革命。他筆下的維新人物,往往是稍微學到一點皮毛,便目空一切,滿口新名詞,信口胡吹,剪髮洋裝,做了假外國人;提及革命的,大致止於時髦詞彙,較嚴肅的便是對官僚實行暗殺。
小說中的維新黨領袖安紹山,廣東南海人,中過舉人,上萬言書,做過欽用主事,成立維新會,後來被參劾革職,逃往日本,又轉往香港,分明是維新變法的知名人物康有為的形象。作者藉安徽撫臺聘請的顧問官勞航芥的造訪,介紹他住處的隱祕性,刻畫他的形貌談吐。他自比「海外孤臣」,見了訪客,有「君門萬里,聞鼓吹而傷心」的感慨,寫來頗令人同情;他成了國事犯之後,有人恭維他膽識俱優,他倒招搖起來,以便斂錢愚人(第四十六回)。作者把人物的優劣短長,誇張謔化,卻是意象鮮活,引人入勝。
安紹山的高足顏軼回,有人說是影射梁啟超的。這種推論不無道理:安紹山與孔子排行都是老二,所以小說中他的暗號是「難末土」;顏軼回與孔子高足顏回的姓名近似,書中提及他故作姿態,寫文章時而轉抄,誇張虛飾,雖說有些嘲諷的味道,但鋪論「無形的瓜分」,倒也頗有睿見。顏軼回認為外國人如今專在經濟上著力,「直要使中國四萬萬百姓,一個個都貧無立錐之地,然後服服貼貼的做他們的牛馬,做他們的奴隸。」(第四十六回)透視當代中國次殖民地的地位,擔憂在經濟侵略之下,中國人要永遠淪為貧弱的奴隸,這是很有見解的。他並且囑咐勞航芥當了顧問官,條約要搞熟,參酌公理公法,總要爭個平等,這也是一般小說中維新人物所沒有的膽識。大抵而言,李伯元在文明小史中對康梁的描繪,能兼顧多層面的性質,比起同時代黃小配的大馬扁、宦海升沉錄相同的題材,在處理上周延客觀得多,可說具備了好小說的基本條件。
在第三十五至三十八回,李伯元描繪了個血性漢子聶慕政,他的姓名令人想起史記刺客列傳中的聶政,大約作者有意點明他暗殺清廷大員的事蹟吧!他行刺雲南總督的行徑,與革命烈士吳樾等人近似,不過小說中的刺客全憑血氣衝動,並且以喜劇收場來增強趣味性罷了。當聶慕政在日本受到新的規程限制,被日警遣送回國,他羞憤投海,這情節與革命烈士陳天華感憤國事,在日本投海自殺,也頗多符合,只是陳烈士謀慮而動,留書致意,更見深刻罷了。由這些描摹,足見李伯元相當關懷時事,也能善用題材。
大體而言,「革命」一詞在文明小史中所蘊含的意義是表象的、模糊的,像劉齊禮回應父母說:「割掉辮子,將來革命容易些。」(第四十二回)其實也是似是而非的話。以他的表現:不向太守下跪,閱讀自由新報,充其量不過學著外國學堂一般學生的作法,何嘗就是革命黨人?
文明小史中的人物,有些標榜文明,僅僅是在外表上剪去辮子,換上西服,滿口新名詞而已,其實對於如何維新以求文明,根本沒有什麼真正的認識,更遑論了解譚嗣同、陳千秋等人崇高的理想。像南京制臺的公子沖天,由日本回國,「打算運動老頭子」,「我想叫他做唐高祖,等我去做唐太宗。」(第五十六回)南京武備學堂總辦余日本的兒子余小琴,由東洋歸來,一副日本新派打扮,父親都不認得他了,父親要他養了辮子改了服飾再去拜客,他啐了一口,說:「你近來如何越弄越頑固,越學越野蠻了?這是文明氣象,你都不知道麼?」又說:「論起名分來,我和你是父子,論起權限來,我和你是平等。」臨被勸走的時候,還跺著腳,咬牙切齒地說:「家庭之間,總要實行革命主義才好。」(第五十六回)這些言詞頗聳人聽聞,但兩個貴公子除了在莫愁湖吟詩邂逅,意氣風發,很富戲劇性,其後的種種倒沒什麼出色之處。他們上館子,逛妓院。沖天「維新的是表面,守舊的是內容。」看父親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便羨慕不已,怪自己「為什麼放著福不享,倒去做社會的奴隸,為國家的犧牲呢?」(第五十七回)余小琴則兜攬起買賣官職的工作,真是中了施家奴才的話:「現在的人,無論他維新也罷,守舊也罷,這錢的一個字總逃不過去的。」(第五十八回)
三、官怕洋人
晚清小說暴露官場怯弱腐敗的不少,其中在光緒卅三年(西元一九○七年)小說林社刊行的冷眼觀,作者八寶王郎曾借一封信說出一個循環公例:「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又怕皇上,若再屈抑民氣,必致將來使洋人一無所怕,那就要實行瓜分手段了。」在這之前,李伯元寫文明小史,已把「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的概念鋪寫得相當淋漓盡致。小說由守舊的湖南開場,顯然有意要與其後敘寫的維新的湖北上海做個襯比,呈現新舊思想的殊異。湖南的「民風強悍」,具備了衝突的基本因素,拓展開來,熱鬧詼諧,極具戲劇效果。
起首五回裡,以永順知府柳繼賢做主線,寫他有意興革,鼓勵應試童生在詩賦之外再報考策論,預備從優敘用;正欲考武秀才的時候,有地保來報,某店小二摔破洋人的茶碗,柳知府罵說:「你知道,弄壞了外國的東西,是要賠款的嗎?」他吩咐停考,專意去侍候外國人,「一心只想籠絡外國人,好讓上司知道說他講求洋務。」(第一、二回)那些應考武科的童生,多數年少,喜歡鬧事,現今知府巴結洋人,弄得他們考不成,歸不得;又聽說洋人是礦師,開礦會破壞風水,在好事的武舉人鼓動之下,鬨到洋人投宿的客店,掌櫃放了洋人逃命去。洋人改換中國服裝,又被鄉下人當做強盜捆綁了扛進城裡。礦師抱怨民風不好,要求賠償行李,嚴辦滋事的武舉人,而鄉紳又為了替武舉人求情,而聯袂請見。
作者塑造柳繼賢這個角色,堪稱面面俱到,寫得有血有肉。雖然取材於一個洋磁茶杯,暴露他對洋人的怯弱;但也寫他愛護讀書人,不准凌辱沒有詳革功名的舉人:也寫他體恤老百姓,不願責罰無辜的鄉下人。他原想巴結洋人,後來卻被逼得橫著一個丟官的念頭,倒也頗見真性情。
永順府的民風強悍,也表現在繼任知府擅設釐捐的事件上。新任傅知府雷厲風行,不僅濫捕書生,誣栽罪名;而且癡心妄想,營設釐卡,百姓連一疋布、兩斤肉都會沿途被捐走,終於與捐局的人發生衝突,引起暴動,弄得商店罷市,民家關門。亂民還鬧到衙門去,要求撤去捐局,當時的知府真的怕百姓了。
官的威權,在晚清依然很大,但是由於國勢削弱,割地賠款,官怕了洋人,威信早被洋人扯得粉碎。有許多教士常常為了袒護教民,無視於官僚的架勢,大踏步上衙門「保」人。「保」的時候聲色俱厲,動輒以「國際交涉」四字作為威脅,做官的人為了顧全前程,往往息事寧人,屈服了事。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有不少頑劣百姓託庇教會勢力為非作歹,文明小史中倒有無辜百姓受冤,教士仗義救人的事蹟。
永順的傅知府冤枉幾個文會的秀才「聚眾會盟,謀為不軌」,發票逮捕。僥倖脫逃的劉伯驥寄宿到鄉間一座廟宇裡,結識廟後中華打扮,中國學問淵博的教士,彼此投契。劉秀才感染風寒,和尚勢利,劉秀才投奔教士,和盤托出被冤屈的經過。教士醫好他的病,借給他一套尺寸相近的西裝保暖,兩人設法去營救那些秀才,「一個外國人,扮了一個假中國人,一個中國人,扮了一個假外國人,彼此見了好笑。」(第八回)作者不僅用和尚與教士來象徵親者反疏、疏者反親的冷暖人情,而且編構這樣滑稽的畫面來增強喜劇的效果。教士進了衙門,假說有經手未完事件,立刻逼著放人。他拒收知府的禮物,親自護送那些秀才到上海租界去。李伯元藉著教士的熱忱,一方面烘襯中國官場的黑暗與人情冷淡,一方面把教士寫成冤苦百姓的救星,租界成為避難的桃源。在中國境內要如此這般靠洋人來保護、來伸張正義,豈不是一大諷刺?作者的巧思,確實值得深玩。
另一段教士救人的故事是有關義士行刺昏官的事件。熱血沸騰的聶慕政,恨陸夏夫任雲南總督時「借外國兵來殺中國人」,放槍行刺,失手被捕。多虧朋友奔波,應允入教,請來黎教士搭救。教士憑幾句話就為他洗脫了罪名,用縣太尊的大轎抬出去,直讓路人議論紛紛,說「犯罪也要犯得好,你不看見那姓聶的,一會兒套上鐵索,一會兒坐著大轎。列位如若要犯罪,先把靠山弄好了才好。」(第三十八回)細心品味這些話,喜樂之餘,又會有些酸楚感吧!
文明小史不僅寫教士救人,大快讀者之心,還借教士之口來批判中國的官員。如:「你們中國官的脾氣,不睡到上午,是不會睡醒的。」(第九回)又如黎教士指責錢縣尊說:「我曉得你們中國官場,你推我推,辦不成一樁事,只想敷衍過去,不干自己就完了。……撫臺問起,只說我來把他領去的就是了。他要不答應,我合你們政府裡說話,橫豎沒得你的事情。」(第三十八回)這個蒙恩賞過二品頂戴的黎教士,幾句話把各個關紐都疏通了。像這樣外國人特權干涉內政,嚴格說來是很不通情理,也夠令人氣憤的,但讀者為著他搭救了純樸的血性漢子,難免會有慶幸之感,直覺教士理直氣壯,為百姓舒一口怨氣!我們不能不敬佩作者運用委婉的筆法達成譴責吏治的目的,是如此不露痕跡。
事實上,作者也常利用官僚的自白來顯現官場推諉畏葸的惡習,諸城錢縣令論到中國積弱,不能得罪駐紮境內的外國統兵官,說:「如今中國的地土,名為我們中國的,其實外國要拿去算他的,也很容易。能夠敷衍著,不就做他們的領土,已是萬分之幸了,還好合他們講理嗎?」(第三十八回)老州縣狡猾,打算按月送統兵官一筆錢,名為軍餉,讓富戶分攤,結果外國統兵官不肯收錢,卻答應約束兵丁不隨意滋事。問題解決了,錢最後落入錢縣令的腰包,他還把功勞往上報。作者寓意諷刺,很耐人玩索,尤其外國統兵官的知禮守法、負責認真與中國官僚的好大喜功、貪婪推託恰成反比,細心的讀者不難領會到弦外之音,這是文明小史的成就之一。
四、改革的警覺
文明小史中,也鋪寫維新風潮所遭遇的舊思想阻力,這是任何蛻變時代必有的現象,寫來入情入理。有人主張恢復八股,認為教忠教孝,自有好處(第三十四回),有人自認八股場中出來的,豈可忘本?(第三十二回)江寧的康知府竟然查禁新書,以免維新黨藉來講平等自由,教壞少年人,甚至學起秦始皇的故伎,把搜來的新書焚燬。(第四十二回)
但是,小說中所反映的當代人物思想,對於維新自強也有相當的警覺。「朝廷……很有幾個識時務的大員,曉得國家所以貧弱的緣故,由於有利而不能興。」(第二回)魏榜賢鼓勵大家去聽演說,以為至少能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也組織團體,聯絡一心,不敢瓜分中國。(第二十四回)金道臺議論開創銀行,更顯現維新人士確有高見。政府募債籌款只要有信用,發放公債可以從事各種福利事業;而金融問題也宜統一籌畫,由國家統一鑄造銀圓,發行鈔票,以求通用無阻。鑄造技巧也得考究,以防盜鑄假造。(第四十八回)這些觀點既符合經濟利益,又實際可行,毫不託空,一掃某些維新人物大放肆言的弊病。
此外,第二十一回記敘上海富翁遺願興學,寫來誠摯感人。「花千萬」的綽號給人印象深刻,雖然辦學的不一定都是一流人物,也有藉此得名轉入官場逐利的,但開辦學堂終究是維新事業,讀者自然樂觀其成。書中多次提到「不纏足會」,理論關係到「保種強國」(第十九回),是婦女運動的一大進步。鈕逢之也有新式婚姻自主的構想。(第三十九回)書中人物嘴裡讚美天足,看了小腳照樣勾魂攝魄,在轉型的社會中,人性複雜,往往難得心口如一,文明小史的選材正好周遍地反映了當代社會的景象。
儘管作者對於維新風潮中的人物,充滿了戲謔與嘲弄,他本人卻是個溫和的改革派,這可以由小說的起結看出來。第一回姚士廣老先生給柳繼賢的贈言是:「我們有所興造,有所革除,第一須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最後一回,他寄望於一位尚稱廉潔,雅好書畫,做事有原則,能「秉公委缺」的滿州大員──平正,能興利除弊。試看李伯元為他取名「平正」,便知道他期盼興革的手段是要平和而正直的了。姑不論李伯元的觀點是否正確,溫和的改革是否能解決當代的問題,改革的欲求無疑是當代風潮的反響。作者用酣暢的文墨,諷刺諧謔地為後人勾勒了維新變革時代的種種景象,無論如何,是令人感佩的。
考 證
張素貞
李伯元,名寶嘉,別號南亭亭長,文明小史的作者也正是官場現形記的作者。李伯元是江蘇上元人,民國以後上元撤廢,併入江寧縣。他生於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年少時,擅長制藝與詩賦,以第一名入學,後來由於多次赴秋闈鄉試,沒考中舉人,就斷絕了求取功名的意願。他到上海,創辦指南報;不久,又別創遊戲報,善於寫嬉笑怒罵的文章,一時頗有名氣。接著他又辦繁華報,內容記載詩詞小說之外,並為倡優做起居注,當時頗為風行。最後數年,他主編繡像小說,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年)死於癆病。死時四十歲,無子,由伶人孫菊仙替他籌辦喪事,用來報答繁華報對他的讚揚吹捧。
李伯元所寫的小說,除了備受矚目的官場現形記之外,有庚子國變彈詞四十回,海天鴻雪記二十回,李蓮英一本,活地獄三十九回(吳趼人與茂苑惜秋生合力續至四十三回),中國現在記十二回,最重要的還有文明小史六十回。其他因用筆名,不可考的仍然很多,吳趼人曾經替他作傳。他生前曾被推薦應經濟特科,不肯遷就,當時一般論者都認為難得。
文明小史最初與劉鶚的老殘遊記一樣,是發表在李伯元自己主編的繡像小說上,共有六十回。它逐日連載,逐回配有插圖,共約四十萬字。光緒三十二年,文明小史出單行本,他也在這年病死,時間距離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已有八年。這部反映維新變革種種人物事態的小說一度絕版,因而評論的人不多,但事實俱在,它確實填補了維新到革命的一段歷史。那些維新風潮中的人物,階層不同,個性迥異;種種事態,可驚可疑,可笑可恨,可敬可佩。作者都用一個共同的時代環索繫聯了起來,魄力不能不算大,文筆酣暢自然,或幽默詼諧,或諷刺嘲弄,時而又莊嚴敬謹,總隨著小說情節揮灑自如。
文明小史的寫作在官場現形記之後。官場現形記除了尖銳的諷刺,還具有相當成分的譴責意味。文明小史鋪寫的幅度較廣,對於人性採取多方面的呈現,兼顧到永恆性與特殊性,因而藝術成就比官場現形記要來得高。官場現形記裡所揀擇的材料,有些是實有其事,作者耳聞目睹的事實。文明小史中的維新黨領袖安紹山,廣東南海人,中舉中進士,上萬言書,做過欽用主事,成立維新會,後來逃往日本,又轉到香港,分明是戊戌變法的知名人物康有為的形象。小說裡強調他住處的穩祕性,自比「海外孤臣」,見了訪客,有「君門萬里,聞鼓吹而傷心」的感慨,寫來頗令人同情;卻也寫他成了國事犯之後,有人恭維他的膽識俱優,他倒招搖起來,以便斂錢愚人。(第四十六回)把一個人的優劣短長,加以誇張謔化,卻是意象鮮活,引人入勝。
文明小史中安紹山的高足顏軼回,有人說是影射梁啟超的。安紹山與孔子排行都是老二,他的高足與孔子高足顏回的姓名近似,書中所敘經歷也與梁啟超有相同之處,雖說有些嘲諷的味道,說是影射梁啟超,大抵還接近。顏軼回提及「無形的瓜分」,有相當難得的睿見:
從前英國水師提督貝斯弗做過一篇中國將裂,是說得實實在在的。他們現在卻不照這中國將裂的法子做去,專在經濟上著力。直要使中國四萬萬百姓,一個個都貧無立錐之地,然後服服貼貼的做他們的牛馬,做他們的奴隸,這就是無形瓜分了。(第四十六回)
透視當代中國次殖民地的地位,怕永成經濟上的奴隸,這是有見解的。他並且囑咐勞航芥去安徽當顧問官,條約要搞熟,參酌公理公法,總要爭個平等,這也是一般小說中維新人物所沒有的膽識。
以康梁為題材的,有黃小配的大馬扁十六回,主觀憎惡之情,使作者把許多惡劣事蹟附會到小說角色上去;黃小配的宦海升沉錄第六、七回也寫維新運動的事,態度與大馬扁相近。比較之下,李伯元描摹人物還是較為周延客觀,具備了好小說的基本條件。
文明小史的小說人物,有些部分與官場現形記選材近似,顯見作者對於某些見聞印象特別深刻,對於某些題材格外珍愛。譬如:官場現形記的毛維新,取意是「冒維新」,單是背誦江寧條約,以為在南京做官綽綽有餘(五十三回);文明小史是維新斷代史,像這樣略知皮毛,似是而非、矇混度日的不在少數。只是毛維新的事蹟寫得露骨,文明小史則在許多角色身上時時呈現假冒維新的狀況。官場現形記裡的梅颺仁,諧音是「媚洋人」。文明小史的柳繼賢投帖去拜謁意大利礦師,還約他衙門裡住(第二回),活脫就是梅颺仁巴結荷蘭提督(第五十五回)的翻版。文明小史的教士救人(第十回、第三十八回),與官場現形記裡教士仗義為張軍門的姨太太爭取權益(第五十回)的取材酷似。文明小史的外國統兵官溫文有禮,不接受錢縣尊的錢財,與官場現形記裡荷蘭兵船提督的造型(第五十五回)也很接近。官場現形記裡有王書辦替人進場應考做鎗手(第五十六回);文明小史中也有金子香在候補熟人中找槍(同鎗)手(第二十四回)。官場現形記的冒得官(名如其人)犧牲女兒的美色來保全自己的功名(第三十回);文明小史的黃世昌也憑靠妻子的美色得以晉升(第五十九回)。
在第三十五至三十八回,李伯元描繪了個血性漢子聶慕政,他的姓名令人想起史記刺客列傳的聶政,大約作者有意點明他暗殺清廷大員的事蹟吧!他行刺雲南總督的行徑,與革命烈士吳樾等人近似,不過小說中的刺客全憑血氣衝動,並且以喜劇收場來增強它的趣味性罷了。當聶慕政在日本受到新的規程限制,被日警遣送回國,他羞憤投海,這情節與革命烈士陳天華感憤國事,投海自殺,也頗多符合,只是陳烈士謀慮而動,留書致意,更見深刻罷了。
文明小史的結構,一般說來,最後幾回較為鬆散,但是外國語彙的參用,梁啟超新詩的吟誦(第五十六回),美國華工禁約的提及(第五十二回),都具備了相當的時代性。紐約華人街一座樓房,門上釘著一塊黑漆金字的小橫額,意思是:「此係華人住宅,外國人不准入內」,竟是妓女陪笑的場所,被引入的新客,直覺著「這不是來尋樂了,是來尋苦了。」(第五十二回)若是比照上海租界公園的牌子:「中國人與狗不准入內」來說,與其說是作者詼諧,無寧說是作者的嘲弄背負了沉重的歷史性的屈辱感呢!
作者對於當代西化有名無實寓意諷刺。西方人講究衣飾整潔,要著西裝,學得地道,該勤於換洗。像官場現形記裡的傅二棒槌,「夏天一天要換兩套,冬天亦是一天一身,換下來的拿去重洗。」(第五十六回)雖說是誇張了些;而文明小史裡著洋裝綽號「元帥」的人,無分冬夏,只此一身,在上海茶樓上,還摸了一隻白蝨,往嘴裡送(第十六回),比起傅二棒槌的矯枉過正,這就分明挖苦得厲害了。讀者如果想想晉代王猛見桓溫,「捫蝨而言」,也許作者辛辣的筆意,可以讓人深省。
楔 子
做書的人記得:有一年坐了火輪船在大海裡行走,那時候天甫黎明,偶至船頂,四下觀望,但見水連天,天連水,白茫茫一望無邊,正不知我走到那裡去了。停了一會子,忽然東方海面上現出一片紅光,隨潮上下,雖是波濤洶湧,卻照耀得遠近通明。大家齊說:「要出太陽了!」一船的人,都鬨到船頂上等著看,不消一刻,潮水一分,太陽果然出來了。記得又一年,正是夏天午飯才罷,隨手拿過一張新聞紙,開了北窗,躺在一張竹椅上看那新聞紙消遣。雖然赤日當空,流金鑠石,全不覺半點歊熱,也忘記是甚麼時候了。停了一會子,忽然西北角上起了一片烏雲,隱隱有雷聲響動,霎時電光閃爍,狂風怒號,再看時,天上烏雲已經布滿。大眾齊說:「要下大雨了!」一家的人,關窗的關窗,掇椅的掇椅,都忙個不了。不消一刻,風聲一定,大雨果然下來了。諸公試想:太陽未出,何以曉得他就要出?大雨未下,何以曉得他就要下?其中卻有一個緣故。這個緣故,就在眼前。只索看那潮水,聽那風聲,便知太陽一定要出,大雨一定要下,這有甚麼難猜的?做書的人,因此兩番閱歷,生出一個比方,請教諸公:我們今日的世界,到了什麼時候了?有個人說:「老大帝國,未必轉老還童。」又一個說:「幼稚時代,不難由少而壯。」據在下看起來,現在的光景,卻非幼稚,大約離著那太陽要出,大雨要下的時候,也就不遠了。何以見得?你看這幾年新政新學,早已鬧得沸反盈天,也有辦得好的,也有辦不好的,也有學得成的,也有學不成的。現在無論他好不好,到底先有人肯辦,無論他成不成,到底先有人肯學。加以人心鼓舞,上下奮興,這個風潮,不同那太陽要出,大雨要下的風潮一樣麼?所以,這一干人,且不管他是成是敗,是廢是興,是公是私,是真是假,將來總要算是文明世界上一個功臣。所以,在下特特做這一部書,將他們表揚一番,庶不負他們這一片苦心孤詣也。正是:
謗書自昔輕司馬,直筆於今笑董狐,
腐朽神奇隨變化,聊將此語祝前途。
欲知書中所言何事,且聽初回分解。
目次
總 目
引 言
考 證
插 圖
回 目
楔 子
正 文
回 目
楔 子
第一回 校士館家奴談歷史 高陞店太守謁洋人
第二回 識大體刺史講外交 惑流言童生肇事端
第三回 礦師踰牆逃性命 舉人繫獄議罪名
第四回 倉猝逃生災星未退 中西交謫賢守為難
第五回 通賄賂猾吏贈川資 聽攛撥礦師索賠款
第六回 新太守下馬立威 弱書生會文被捕
第七回 捕會黨雷厲風行 設捐局癡心妄想
第八回 改洋裝書生落難 竭民膏暴吏橫徵
第九回 毀捐局商民罷市 救會黨教士索人
第十回 縱虎歸山旁觀灼見 為魚設餌當道苦心
第十一回 卻禮物教士見機 毀生祠太尊受窘
第十二回 助資斧努力前途 質嫁衣傷心廉吏
第十三回 不亢不卑難求中禮 近朱近墨洞識先幾
第十四回 解牙牌數難袪迷信 讀新聞紙漸悟文明
第十五回 違慈訓背井離鄉 誇壯遊乘風破浪
第十六回 妖姬纖豎婚姻自由 草帽皮靴裝束殊異
第十七回 老副貢論世發雄談 洋學生著書誇祕本
第十八回 一燈呼吸競說維新 半價招徠謬稱克己
第十九回 婚姻進化桑濮成風 女界改良鬚眉失色
第二十回 演說壇忽生爭競 熱鬧場且賦歸來
第二十一回 還遺財商業起家 辦學堂仕途借徑
第二十二回 巧夤緣果離學界 齊著力丕振新圖
第二十三回 為游學枉道干時 阻翻檯正言勸友
第二十四回 太史維新喜膺總教 中丞課吏妙選真才
第二十五回 學華文師生沆瀣 聽演說中外糾纏
第二十六回 入會黨慈母心驚 議避禍書生膽怯
第二十七回 湖上風光足娛片晌 官場交際略見一斑
第二十八回 戕教士大令急辭官 懼洋兵鄉紳偷進府
第二十九回 修法律欽使回京 裁書吏縣官升座
第三十回 辦刑錢師門可靠 論新舊翰苑稱雄
第三十一回 名士清談西城挾妓 幕僚籌策北海留賓
第三十二回 請客捐貲刁商後到 趁風縱火惡棍逞凶
第三十三回 查閉市委員訛索 助罰款新令通融
第三十四回 下鄉場腐儒矜祕本 開學堂志士表同心
第三十五回 謁撫院書生受氣 遇貴人會黨行兇
第三十六回 適異國有心嚮學 謁公使無故遭殃
第三十七回 出警署滿腔熱血 入洋教一線生機
第三十八回 脫罪名只憑片語 辦交涉還仗多財
第三十九回 捐紳富聊充貪吏囊 論婚姻竟拂慈闈意
第四十回 河畔尋芳盈盈一水 塘邊遇美脈脈兩情
第四十一回 北闕承恩一官還我 西河抱痛多士從公
第四十二回 阻新學警察鬧書坊 懲異服書生下牢獄
第四十三回 誇華族中丞開學校 建酒館革牧創公司
第四十四回 辦官報聊籌抵制方 聘洋員隱寓羈縻意
第四十五回 柔色怡聲待遊歷客 卑禮厚幣聘顧問官
第四十六回 謁志士如入黑獄 送行人齊展白巾
第四十七回 黃金易盡故主寒心 華髮重添美人回意
第四十八回 改華裝巧語飾行藏 論圜法救時抒抱負
第四十九回 該晦氣無端賠貴物 顯才能乘醉讀西函
第五十回 用專門兩回碰釘子 打戲館千里整歸裝
第五十一回 公司船菜單冒行家 跳舞會花翎驚貴女
第五十二回 聞禁約半途破膽 出捐款五字驚心
第五十三回 風光在眼著書記遊 利慾薰心當筵受騙
第五十四回 改稟帖佐雜虛心 購機器觀察快意
第五十五回 險世界聯黨覓錙銖 惡社會無心落圈套
第五十六回 閱大操耀武天津衛 讀絕句訂交莫愁湖
第五十七回 聲東擊西傻哥甘上當 樹援結黨賤僕巧謀差
第五十八回 善鑽營深信老奴言 假按摩巧獻美人計
第五十九回 論革命幕府縱清談 救月蝕官衙循舊例
第六十回 一份禮聳動骨董名家 半席談結束文明小史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