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28.5 元
定價
:NT$ 171 元優惠價
:87 折 149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論述「祖宗之法」在宋代的發展與變化,雖以北宋前期為重心,實則闡明兩宋君臣因時事變異,選擇祖宗言行,做出不同的解釋和利用的過程,既塑造可供仿效的祖宗形象,也為其為政施治的護身符。作者以豐富的資料,精練的文字、嚴謹的態度,深度挖掘宋朝祖宗之法話語背後的涵意與事實之間複雜多變的關係,有敍述,有分析,有議論,不僅是理解宋朝政治特性的主要線索、整體把握宋代政治發展的主要課題,更是近年來對宋代政治與文化透析最深、最具創見的學術專著,值得深思細讀。
作者簡介
鄧小南
1950年6月生於北京,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現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多年從事中國古代史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宋史,中國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婦女史。
1950年6月生於北京,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現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多年從事中國古代史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宋史,中國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婦女史。
目次
序引:問題的提出
一、 關于政治史研究:以宋代為例
(一)“問題意識”:政治史的研究導向
(二)過程·行為·關系:政治史討論的對象
(三)學術創新:學人永遠的追求
二、關于宋代的“祖宗之法”
(一)“祖宗之法”:宋代政治史的核心問題
(二)“做法”與“說法”
三、關于本書的基本內容
(一)本書希望討論的問題
(二)本書的篇章安排
第一章 家法與國法的混溶
——“祖宗”與“祖宗家法”
一、“奉宗廟社稷,承祖宗休烈”:兩漢時期對于“祖宗”的尊崇
(一)“宗廟社稷”與“尊祖敬宗”
(二)“漢家故事”與“祖宗之制”
二、“祖宗之法,期于慎守”:唐、五代時期對于“祖宗成規”的強調
(一)“念爾祖宗,寧我宗社”
(二)“祖宗成式,修舉罔墜”
(三)“但遵故事,合舉成規”
三、“祖宗法度,乃是家法”:“正家之法”與趙宋的“祖宗家法”
(一)宋人對于李唐史事的反思
(二)從“保守門戶”到“嗣守祖宗基業”
(三)“祖宗家法”:帝王的“家事”與“國事”
第二章 走出五代
——十世紀中原王朝統治人群的轉變
一、五代宋初統治人群中民族色彩的淡出
(一)五代時期的民族混溶
(二)民族色彩的淡出與“胡/漢”語境的消解
二、走向再造:十世紀前中期的文臣群體
(一)重“流品”與抑“浮薄”
(二)“崇尚”與“蕩滌”
(三)“文士”與“吏能”
(四)交匯與再造
三、導向的確立:“欲武臣讀書”與“用讀書人”
(一) 宋初對于“讀書”的提倡
(二)關于“宰相須用讀書人”
(三)關于“事業付之書生”
(四)文武兼長與文武分途
第三章 “事為之防,曲為之制”
——太祖、太宗的創法立制與“祖宗之法”基調的形成
一、“變家為國”:北宋初年政治格局的形成
(一) 從軍閥到君主
(二)重建集權:從收兵權開始
二、波折中的調整:北宋初期的政治中樞
(一)宋初的“二府”與“廢坐論之禮”
(二)走向外朝:宋初的樞密院及其長官
三、“事為之防,曲為之制”:宋代“祖宗之法”的實質
(一)“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的提出
(二)重在防范“內患”的防弊之政
第四章 從“保祖宗基業”到“守祖宗典故”
——真宗朝的過渡
一、“祖宗法制具在”與“務行故事”
(一)并非順暢的皇位交替
(二)遵先朝成憲,守“祖宗基業”
二、后澶淵時代與“神道設教”
(一)再受“符命”:“天書”與“圣祖”
(二)“神道設教”:殊尤之瑞與治世之災
三、“務行故事”原則的確立
(一)抵觸與困惑
(二)“典故所無不可聽”
第五章 “祖宗之法”的正式提出
——仁宗朝前期
一、 “祖宗法不可壞”
(一)“遺詔”與“遺誥”:乾興與明道
(二)“祖宗法”的明確提出
二、 故事、《圣政》與《寶訓》
(一)《寶訓》、《圣政》的修纂
(二)《寶訓》、《圣政》的基本體例
(三)進讀與闡論:對于故事的“發明”
三、從“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一)“皇王之道”與“君臣之際”
(二)“比隆漢唐”與“稱說三代”
(三)從“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第六章 概覽:“祖宗之法”對于兩宋政治的影響
——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一、“法祖宗”與“不足法”:北宋中后期的朝政風波
(一)從“慶歷新政”到“熙豐新法”
(二)從“更化”到“紹述”
二、“我朝家法,遠過漢唐”:南宋時期對于“祖宗家法”的尊崇
(一)“紹祖宗垂創之基”
(二)“本朝家法,遠過漢唐”
(三)“乞復舊典以彰新化”
三、附談“祖宗之法”的詮釋與“祖宗”形象的塑造:從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一)對于“祖宗之法”的主觀詮釋
(二)“道理最大”說的提出及其闡發
(三)兼談宋人對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結語:對于“祖宗之法”的再認識
一、“祖宗之法”與宋代政治
(一)穩定至上:“祖宗之法”的中心目標
(二)防微杜漸:“紀綱”與“和氣”
二、虛實之間:再談“說法”與“做法”
(一)宋人的“本朝”史觀
(二)被尊崇與被利用
贅語
參考書目
出版后記
一、 關于政治史研究:以宋代為例
(一)“問題意識”:政治史的研究導向
(二)過程·行為·關系:政治史討論的對象
(三)學術創新:學人永遠的追求
二、關于宋代的“祖宗之法”
(一)“祖宗之法”:宋代政治史的核心問題
(二)“做法”與“說法”
三、關于本書的基本內容
(一)本書希望討論的問題
(二)本書的篇章安排
第一章 家法與國法的混溶
——“祖宗”與“祖宗家法”
一、“奉宗廟社稷,承祖宗休烈”:兩漢時期對于“祖宗”的尊崇
(一)“宗廟社稷”與“尊祖敬宗”
(二)“漢家故事”與“祖宗之制”
二、“祖宗之法,期于慎守”:唐、五代時期對于“祖宗成規”的強調
(一)“念爾祖宗,寧我宗社”
(二)“祖宗成式,修舉罔墜”
(三)“但遵故事,合舉成規”
三、“祖宗法度,乃是家法”:“正家之法”與趙宋的“祖宗家法”
(一)宋人對于李唐史事的反思
(二)從“保守門戶”到“嗣守祖宗基業”
(三)“祖宗家法”:帝王的“家事”與“國事”
第二章 走出五代
——十世紀中原王朝統治人群的轉變
一、五代宋初統治人群中民族色彩的淡出
(一)五代時期的民族混溶
(二)民族色彩的淡出與“胡/漢”語境的消解
二、走向再造:十世紀前中期的文臣群體
(一)重“流品”與抑“浮薄”
(二)“崇尚”與“蕩滌”
(三)“文士”與“吏能”
(四)交匯與再造
三、導向的確立:“欲武臣讀書”與“用讀書人”
(一) 宋初對于“讀書”的提倡
(二)關于“宰相須用讀書人”
(三)關于“事業付之書生”
(四)文武兼長與文武分途
第三章 “事為之防,曲為之制”
——太祖、太宗的創法立制與“祖宗之法”基調的形成
一、“變家為國”:北宋初年政治格局的形成
(一) 從軍閥到君主
(二)重建集權:從收兵權開始
二、波折中的調整:北宋初期的政治中樞
(一)宋初的“二府”與“廢坐論之禮”
(二)走向外朝:宋初的樞密院及其長官
三、“事為之防,曲為之制”:宋代“祖宗之法”的實質
(一)“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的提出
(二)重在防范“內患”的防弊之政
第四章 從“保祖宗基業”到“守祖宗典故”
——真宗朝的過渡
一、“祖宗法制具在”與“務行故事”
(一)并非順暢的皇位交替
(二)遵先朝成憲,守“祖宗基業”
二、后澶淵時代與“神道設教”
(一)再受“符命”:“天書”與“圣祖”
(二)“神道設教”:殊尤之瑞與治世之災
三、“務行故事”原則的確立
(一)抵觸與困惑
(二)“典故所無不可聽”
第五章 “祖宗之法”的正式提出
——仁宗朝前期
一、 “祖宗法不可壞”
(一)“遺詔”與“遺誥”:乾興與明道
(二)“祖宗法”的明確提出
二、 故事、《圣政》與《寶訓》
(一)《寶訓》、《圣政》的修纂
(二)《寶訓》、《圣政》的基本體例
(三)進讀與闡論:對于故事的“發明”
三、從“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一)“皇王之道”與“君臣之際”
(二)“比隆漢唐”與“稱說三代”
(三)從“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第六章 概覽:“祖宗之法”對于兩宋政治的影響
——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一、“法祖宗”與“不足法”:北宋中后期的朝政風波
(一)從“慶歷新政”到“熙豐新法”
(二)從“更化”到“紹述”
二、“我朝家法,遠過漢唐”:南宋時期對于“祖宗家法”的尊崇
(一)“紹祖宗垂創之基”
(二)“本朝家法,遠過漢唐”
(三)“乞復舊典以彰新化”
三、附談“祖宗之法”的詮釋與“祖宗”形象的塑造:從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一)對于“祖宗之法”的主觀詮釋
(二)“道理最大”說的提出及其闡發
(三)兼談宋人對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結語:對于“祖宗之法”的再認識
一、“祖宗之法”與宋代政治
(一)穩定至上:“祖宗之法”的中心目標
(二)防微杜漸:“紀綱”與“和氣”
二、虛實之間:再談“說法”與“做法”
(一)宋人的“本朝”史觀
(二)被尊崇與被利用
贅語
參考書目
出版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