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優惠價
:87 折 131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該書從學者個人際遇、學術交游、師友傳承等方面入手,了解學術作品從醞釀到成品的過程,并深入學人心靈深處,體味他們獻身學術研究的執著與艱辛,從人物命運入手來談西北史地學。并且,區別于以往贊頌歌曲式的研究,本書側重于對于學術發展內在動力的探討,靜然地感受這一學派學術輝煌燦爛的另一面。
作者簡介
郭麗萍,1967年生于山西襄汾,北京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學士、山西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碩士,北京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博士。2003年至20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現為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歷史教研室副教授,主要從事晚清史研究,已發表相關論文二十余篇。
目次
序
導言
第1章 輪廓初現:疆域拓展與西北著作出現
一 最初的印象:行紀、日記、雜記
二 “絮廣輪”與“陳圭臬”:輿圖、方略、圖志
三 文獻中的西北:前代史志的回溯
第2章 絕域與絕業:西北方志類著作的修撰
一 “事宜”、“事略”、“識略”:乾嘉時期的新疆地方修志活動
二 祁韻士的貢獻
三 徐松的收獲
附表 徐松新疆實地考察活動詳情表
第3章 “顯學”之勢:道光初年的西北研究盛況
一 徐松的際遇
二 龔自珍的“天地東西南北之學”
三 “顯學”局面的形成
第4章 重回文獻:西北研究之重心移轉
一 徐松的學術追求
二 沈垚治學中的“變”與“不變”:回向書齋還是走向現實
三 張穆與西北研究有關文獻的發掘整理
第5章 再談經世:學以致用的努力
一 沈垚對“技”與“學”的反思
二 顧炎武的榜樣意義
三 武功方略與“悉夷”“制夷”
第6章 走向終結:三部代表作的問世
一 集成之作:《蒙古游牧記》
二 殷鑒之作:《元史新編》
三 承襲與轉變之間:《朔方備乘》
第7章 同光余聲:學術史的延續與衍變
一 收藏、整理、刊印:徐松等人的著作在晚清士人中的流傳
二 新萼、繁花、果實:同光年間蒙元史地研究之成就
三 邊徼、界務、輿圖:經世致用命題的轉換
尾聲
后記
征引文獻與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出版后記
導言
第1章 輪廓初現:疆域拓展與西北著作出現
一 最初的印象:行紀、日記、雜記
二 “絮廣輪”與“陳圭臬”:輿圖、方略、圖志
三 文獻中的西北:前代史志的回溯
第2章 絕域與絕業:西北方志類著作的修撰
一 “事宜”、“事略”、“識略”:乾嘉時期的新疆地方修志活動
二 祁韻士的貢獻
三 徐松的收獲
附表 徐松新疆實地考察活動詳情表
第3章 “顯學”之勢:道光初年的西北研究盛況
一 徐松的際遇
二 龔自珍的“天地東西南北之學”
三 “顯學”局面的形成
第4章 重回文獻:西北研究之重心移轉
一 徐松的學術追求
二 沈垚治學中的“變”與“不變”:回向書齋還是走向現實
三 張穆與西北研究有關文獻的發掘整理
第5章 再談經世:學以致用的努力
一 沈垚對“技”與“學”的反思
二 顧炎武的榜樣意義
三 武功方略與“悉夷”“制夷”
第6章 走向終結:三部代表作的問世
一 集成之作:《蒙古游牧記》
二 殷鑒之作:《元史新編》
三 承襲與轉變之間:《朔方備乘》
第7章 同光余聲:學術史的延續與衍變
一 收藏、整理、刊印:徐松等人的著作在晚清士人中的流傳
二 新萼、繁花、果實:同光年間蒙元史地研究之成就
三 邊徼、界務、輿圖:經世致用命題的轉換
尾聲
后記
征引文獻與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出版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