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優惠價
:87 折 303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文依“綜合式研究方法”和“解脫詮釋學”的方法,以唯識古學與今學的比較為中心,對攝論學派進行整體的研究。我們利用電腦檢索《大正藏》,并且整理日本佛教文獻與敦煌遺書中的攝論學派資料,發現靈潤、道基、智凝的著作,考察攝論學派的發展史跡。
我們對真諦的思想定位為“從始人終之密意”,在虛妄與經驗層面,則是純正的瑜伽行派的“阿黎耶識緣起”,則是屬于“始教”;在轉依的果位上,其主張“相性融即”、“智如不二”與護法一玄奘系所主張“相性永別 ”、“智如為二”明顯不同,則是具有“終教”的特點。真諦的思想是妄心派向真心派的過渡,是一種“中間路線”,但是其基本立場仍然是瑜伽行派。真諦的“識界”并非是《起信論》的真妄和合識,但是真諦的佛學思想最終必定能夠走向《起信論》,這是其思想的內在必然發展趨勢。
在心識論方面,真諦繼承“一種七現”的“一心論”而提出“一意識論 ”,主張阿陀那識即是染污意;唯識今學強調別體別用的“諸識差別”,區分阿陀那識與末那識的不同。真諦從種識不分的立場,主張種子是假而無體,阿黎耶識是實而有體;而種子的相續即是阿黎耶識的相續,而不承認種子生種子。護法一系從諸識差別的立場,主張種子與阿黎耶識都是實有的;建構了種子生種子的異時因果與種生現、現熏種的同時因果。
在影像門唯識方面,唯識古學從“無相唯識”的立場出發,主張分別為因,虛妄為果,虛妄分別通依他性與分別性,強調“識境同一”的,層心理結構。唯識今學從有相唯識”的立場,強調虛妄與分別不同體,分別為能緣的依他起,虛妄為二取的分別性,因此必須有兩層心理建構,所以“虛妄分別”只是指依他性。唯識古學以“虛妄分別顯現”詮釋影像門唯識理論,世親依“識轉變”建立了整個唯識體系。在認識論,唯識古學強調心識生起時,心識無義但顯現為義,或“似現為義”,顯現即是執取;唯識今學強調心識與心識所顯現的影像是“有所得”,凡夫執“似義”為義”,于是現起分別性。
在三性三無性思想,真諦是繼承與綜合“塵識理門”與“染凈通門”的三性思想,而唯識今學是繼承“情事理門”的思想,從而有不同的展開。真諦與安慧都以八識為能分別,而護法則強調第六識、第七識為能分別;而且,護法主張見分、相分同屬依他性,真諦、安慧則無此義。真諦以分別性、依他性無所有而所呈現的同一無性,即是真實性,因此三性是一;護法系主張于依他性上遠離分別性,即是真實性,因此三性彼此有分際,不可混同。唯識今學強調“假必依實”的“他性空”,分別性是“無”,而不否定依他性,所以分別性是“空”,而真實性是“空性”,因此“空”與“空性”是有絕對區別的。真諦是站在“性相融即”的立場,主張“空”是否定的對立同一,分別性無相、依‘他性無生都加以遣除,空與空性是同一的。同時,真諦主張分別、依他同一無性即真實性,堅持“一切諸法同一無性”,三性為安立諦,三無性為非安立諦,三性同時也是三無性。而唯識今學強調“三無性不離三自性”,這是在三性之外說三無性,二者不能相即。唯識古學主張二重二諦,窺基則主張四重二諦。
真諦在果報黎耶、種子黎耶之外,提出“解性黎耶”、“阿摩羅識”,通過淡化如來藏“我”的色彩,融攝如來藏與阿黎耶識兩系,解決瑜伽行派的內在矛盾與困境。從解脫論來說,阿摩羅識即是境智無差別、智如合一、如如智、轉依;從實踐論來說,建立“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或“正觀唯識”)的實踐次第。
在佛性思想方面,唯識今學主張“五性各別”與“密意一乘”,提出“ 理佛性”與“行佛性”;真諦主張“一性皆成”與“究竟一乘”。
在轉依思想方面,唯識今學重視轉依的認識論意義,其思想的重點在于 “所依轉變”;強調種子與阿黎耶識都是實有的,所以轉舍與轉得的“轉變 ”,正是阿黎耶識的體之“用”的變化,而其體并沒有變化。真諦的“中間路線”在轉依思想上有所體現,他一方面以聞熏習來闡明認識論意義的轉依,即減舍雜染習氣,增長聞熏習,即是所依轉變;另一方面,真諦以解性黎耶、阿摩羅識、四德種子等,來詮釋存在論意義的轉依,即轉阿黎耶識為阿摩羅識,這是自我存在的基體的全然的改變狀態。
攝論師由于受地論學派的影響,以“一心二門”來詮釋心識論;而且以真妄、體用、本末等思想來理解三性,出現兩種形態的三性思想。我們認為,“九識”說是北地攝論師所提出的。攝論師逐漸背離了瑜伽行派的立場,而與“真常唯心”系合流,強調以佛性為中心,以“佛性”詮釋“十勝相” ,完全是以如來藏緣起來解讀《攝論》,這是攝論學派中國化的核心體現。
最后,我們指出真諦的“染凈二分依他”是“立體式”的理解,分別性與真實性的轉換是非連續的;而《起信論》強調平面式的“一心二門”,阿黎耶識與法身之間的轉換是連續的,這是二者的不同。同時,我們發現佛教存在論是一種“過程存在論”,一切存在建構于“過程”與“關系”中,如來藏、阿黎耶識、法身、法界等都是一種動態的存在,而不是“批判佛教” 所說不變、無差別的“基體”,這些絕對觀念是與“空性”緊密相連的。
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整理、發現一批攝論師的著作與零星資料;在方法論上,提出“綜合式研究方法”與“解脫詮釋學”,以阿黎耶識緣起、影像門唯識、三性三無性、佛性、一乘、三乘等思想為中心,對唯識古學與唯識今學進行比較研究。本文指出,真諦的思想是妄心派向真心派的過渡,是一種“中間路線”,但是其基本立場仍然是瑜伽行派;而且在重視經驗內省以及心理分析的詮釋模式下,唯識今學的發展則是必然的。同時,本文以語言哲學、存在哲學、現象學對唯識思想進行現代詮釋,對“批判佛教”進行很好的回應。
我們對真諦的思想定位為“從始人終之密意”,在虛妄與經驗層面,則是純正的瑜伽行派的“阿黎耶識緣起”,則是屬于“始教”;在轉依的果位上,其主張“相性融即”、“智如不二”與護法一玄奘系所主張“相性永別 ”、“智如為二”明顯不同,則是具有“終教”的特點。真諦的思想是妄心派向真心派的過渡,是一種“中間路線”,但是其基本立場仍然是瑜伽行派。真諦的“識界”并非是《起信論》的真妄和合識,但是真諦的佛學思想最終必定能夠走向《起信論》,這是其思想的內在必然發展趨勢。
在心識論方面,真諦繼承“一種七現”的“一心論”而提出“一意識論 ”,主張阿陀那識即是染污意;唯識今學強調別體別用的“諸識差別”,區分阿陀那識與末那識的不同。真諦從種識不分的立場,主張種子是假而無體,阿黎耶識是實而有體;而種子的相續即是阿黎耶識的相續,而不承認種子生種子。護法一系從諸識差別的立場,主張種子與阿黎耶識都是實有的;建構了種子生種子的異時因果與種生現、現熏種的同時因果。
在影像門唯識方面,唯識古學從“無相唯識”的立場出發,主張分別為因,虛妄為果,虛妄分別通依他性與分別性,強調“識境同一”的,層心理結構。唯識今學從有相唯識”的立場,強調虛妄與分別不同體,分別為能緣的依他起,虛妄為二取的分別性,因此必須有兩層心理建構,所以“虛妄分別”只是指依他性。唯識古學以“虛妄分別顯現”詮釋影像門唯識理論,世親依“識轉變”建立了整個唯識體系。在認識論,唯識古學強調心識生起時,心識無義但顯現為義,或“似現為義”,顯現即是執取;唯識今學強調心識與心識所顯現的影像是“有所得”,凡夫執“似義”為義”,于是現起分別性。
在三性三無性思想,真諦是繼承與綜合“塵識理門”與“染凈通門”的三性思想,而唯識今學是繼承“情事理門”的思想,從而有不同的展開。真諦與安慧都以八識為能分別,而護法則強調第六識、第七識為能分別;而且,護法主張見分、相分同屬依他性,真諦、安慧則無此義。真諦以分別性、依他性無所有而所呈現的同一無性,即是真實性,因此三性是一;護法系主張于依他性上遠離分別性,即是真實性,因此三性彼此有分際,不可混同。唯識今學強調“假必依實”的“他性空”,分別性是“無”,而不否定依他性,所以分別性是“空”,而真實性是“空性”,因此“空”與“空性”是有絕對區別的。真諦是站在“性相融即”的立場,主張“空”是否定的對立同一,分別性無相、依‘他性無生都加以遣除,空與空性是同一的。同時,真諦主張分別、依他同一無性即真實性,堅持“一切諸法同一無性”,三性為安立諦,三無性為非安立諦,三性同時也是三無性。而唯識今學強調“三無性不離三自性”,這是在三性之外說三無性,二者不能相即。唯識古學主張二重二諦,窺基則主張四重二諦。
真諦在果報黎耶、種子黎耶之外,提出“解性黎耶”、“阿摩羅識”,通過淡化如來藏“我”的色彩,融攝如來藏與阿黎耶識兩系,解決瑜伽行派的內在矛盾與困境。從解脫論來說,阿摩羅識即是境智無差別、智如合一、如如智、轉依;從實踐論來說,建立“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或“正觀唯識”)的實踐次第。
在佛性思想方面,唯識今學主張“五性各別”與“密意一乘”,提出“ 理佛性”與“行佛性”;真諦主張“一性皆成”與“究竟一乘”。
在轉依思想方面,唯識今學重視轉依的認識論意義,其思想的重點在于 “所依轉變”;強調種子與阿黎耶識都是實有的,所以轉舍與轉得的“轉變 ”,正是阿黎耶識的體之“用”的變化,而其體并沒有變化。真諦的“中間路線”在轉依思想上有所體現,他一方面以聞熏習來闡明認識論意義的轉依,即減舍雜染習氣,增長聞熏習,即是所依轉變;另一方面,真諦以解性黎耶、阿摩羅識、四德種子等,來詮釋存在論意義的轉依,即轉阿黎耶識為阿摩羅識,這是自我存在的基體的全然的改變狀態。
攝論師由于受地論學派的影響,以“一心二門”來詮釋心識論;而且以真妄、體用、本末等思想來理解三性,出現兩種形態的三性思想。我們認為,“九識”說是北地攝論師所提出的。攝論師逐漸背離了瑜伽行派的立場,而與“真常唯心”系合流,強調以佛性為中心,以“佛性”詮釋“十勝相” ,完全是以如來藏緣起來解讀《攝論》,這是攝論學派中國化的核心體現。
最后,我們指出真諦的“染凈二分依他”是“立體式”的理解,分別性與真實性的轉換是非連續的;而《起信論》強調平面式的“一心二門”,阿黎耶識與法身之間的轉換是連續的,這是二者的不同。同時,我們發現佛教存在論是一種“過程存在論”,一切存在建構于“過程”與“關系”中,如來藏、阿黎耶識、法身、法界等都是一種動態的存在,而不是“批判佛教” 所說不變、無差別的“基體”,這些絕對觀念是與“空性”緊密相連的。
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整理、發現一批攝論師的著作與零星資料;在方法論上,提出“綜合式研究方法”與“解脫詮釋學”,以阿黎耶識緣起、影像門唯識、三性三無性、佛性、一乘、三乘等思想為中心,對唯識古學與唯識今學進行比較研究。本文指出,真諦的思想是妄心派向真心派的過渡,是一種“中間路線”,但是其基本立場仍然是瑜伽行派;而且在重視經驗內省以及心理分析的詮釋模式下,唯識今學的發展則是必然的。同時,本文以語言哲學、存在哲學、現象學對唯識思想進行現代詮釋,對“批判佛教”進行很好的回應。
作者簡介
圣凱,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蒼南縣,1990年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平興寺出家。在中國佛學院、南京大學修學佛法12年,獲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懺法、唯識、如來藏、凈土、南北朝佛教學派等思想的研究及講授,發表相關學術專著五本、論文數十萬字。愛好文學,將詩意的語言與佛法的智慧融為一體,與社會大眾廣結法緣。
目次
序一 惟儼
序二 賴永海
引論:研究史與方法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史的回顧
三、“綜合式研究方法”和“解脫詮釋學”
第一章 傳承歷史與文獻考證
第一節 真諦的生平與譯著
第二節 攝論學派傳承史
第三節 攝論學派現存文獻
第四節 結語
第二章 識體與八識
第一節 一種七現與八識現行
第二節 阿陀那識與末那識
第三節 阿黎耶識的成立——具有認識論意義的存在論
第四節 種子與熏習
第五節 真妄與心識——攝論師的心識思想
第六節 結語
第三章 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
第一節 唯識無境與虛妄分別——以概念史與語言學的考察為中心
第二節 識轉變與因果同時、異時
第三節 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
第一節 三性思想的詮釋——語言論、認識論與存在論的視角
第二節 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
第三節 唯識與中觀
第四節 體用真妄與兩重唯識觀——攝論師的三性思想
第五節 結 語
第五章 解性黎耶與阿摩羅識
第一節 “界”之詮釋與解性黎耶
第二節 智慧種子與道后真如
第三節 阿摩羅識與本覺
第四節 結 語
第六章 五性各別別與一性皆成
第一節 佛性與種性——以概念史與語言學的考察為中心
第二節 五性各別與理佛性、行佛性
第三節 一性皆成與佛性、如來藏
第四節 方便與真實——瑜伽行派的一乘思想
第五節 三種佛性與真實勝乘——攝論師的佛性、一乘思想
第六節 結語
第七章轉依與涅檠
第一節 轉依與種子、真如
第二節 所依轉變與轉變所依
第三節 轉依與涅檠
第四節 結 語
第八章 攝論學派與中國佛教
第一節 三法輪與四教——攝論學派的判教思想
第二節 攝論學派與隋唐佛教
第三節 民國年間新舊唯識之論爭
第四節 結語
結論:比較與詮釋
——以唯識古今學、如來藏與唯識交涉為中心
一、文獻的發現與方法論的創新
二、唯識古學與今學的比較
三、唯識與如來藏——經驗立場與超越立場的不同
四、從唯識走向如來藏——攝論學派的中國化
五、“批判佛教”與“解脫詮釋學”的詮釋
六、攝論學派的現代詮釋
參考文獻
專家推薦
后記一
后記二
序二 賴永海
引論:研究史與方法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史的回顧
三、“綜合式研究方法”和“解脫詮釋學”
第一章 傳承歷史與文獻考證
第一節 真諦的生平與譯著
第二節 攝論學派傳承史
第三節 攝論學派現存文獻
第四節 結語
第二章 識體與八識
第一節 一種七現與八識現行
第二節 阿陀那識與末那識
第三節 阿黎耶識的成立——具有認識論意義的存在論
第四節 種子與熏習
第五節 真妄與心識——攝論師的心識思想
第六節 結語
第三章 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
第一節 唯識無境與虛妄分別——以概念史與語言學的考察為中心
第二節 識轉變與因果同時、異時
第三節 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
第一節 三性思想的詮釋——語言論、認識論與存在論的視角
第二節 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
第三節 唯識與中觀
第四節 體用真妄與兩重唯識觀——攝論師的三性思想
第五節 結 語
第五章 解性黎耶與阿摩羅識
第一節 “界”之詮釋與解性黎耶
第二節 智慧種子與道后真如
第三節 阿摩羅識與本覺
第四節 結 語
第六章 五性各別別與一性皆成
第一節 佛性與種性——以概念史與語言學的考察為中心
第二節 五性各別與理佛性、行佛性
第三節 一性皆成與佛性、如來藏
第四節 方便與真實——瑜伽行派的一乘思想
第五節 三種佛性與真實勝乘——攝論師的佛性、一乘思想
第六節 結語
第七章轉依與涅檠
第一節 轉依與種子、真如
第二節 所依轉變與轉變所依
第三節 轉依與涅檠
第四節 結 語
第八章 攝論學派與中國佛教
第一節 三法輪與四教——攝論學派的判教思想
第二節 攝論學派與隋唐佛教
第三節 民國年間新舊唯識之論爭
第四節 結語
結論:比較與詮釋
——以唯識古今學、如來藏與唯識交涉為中心
一、文獻的發現與方法論的創新
二、唯識古學與今學的比較
三、唯識與如來藏——經驗立場與超越立場的不同
四、從唯識走向如來藏——攝論學派的中國化
五、“批判佛教”與“解脫詮釋學”的詮釋
六、攝論學派的現代詮釋
參考文獻
專家推薦
后記一
后記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