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專門介紹通信線路維護知識的實用技術書籍,書中重點介紹了光電纜基本知識、光電纜接續與測試技術以及線路障礙的查找和檢修方法,并詳細介紹了通信線路維護工作的基本任務、管理技術及維護維修考核指標等。對有關的線路建筑物和線路維護安全操作技術也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本書注重實際操作,其內容具有可操作性,可供從事通信線路工程和維護的技術管理人員以及線務員在日常工作中參考。
目次
第1章 通信網線路基本結構
1.1 通信傳輸系統的一般結構
1.2 通信線路網分級
1.2.1 骨干網線路
1.2.2 本地網線路
1.2.3 寬帶用戶接入網線路
1.3 通信線路網發展趨勢
1.3.1 數字式光纖通信傳輸系統現狀
1.3.2 光纖通信發展趨勢
1.3.3 光纜線路維護將直接面向用戶
第2章 通信線路維護工作的基本內容
2.1 通信線路維護基本要求
2.1.1 維護界面和基本任務
2.1.2 線路設備定期維護項目和周期
2.2 通信線路維護的技術管理
2.2.1 基本技術檔案和資料的(程序化)管理
2.2.2 通信線路維護質量分析及考核
2.2.3 通信線路設備編號
2.2.4 通信線路資源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管理
2.3 線路巡視及對外施工配合
2.3.1 日常巡護
2.3.2 對外施工配合
2.4 包線員、巡視員作業規范
2.4.1 包線員、巡視員職責
2.4.2 包線員日常巡查工作的主要內容
2.4.3 巡視員日常巡查工作的主要內容
2.5 通信線路障礙應急搶修
2.5.1 應急搶修的一般流程和要求
2.5.2 應急搶修原則及時限要求
2.5.3 與應急搶修有關的其他問題
2.6 通信線路設備大修
2.6.1 線路設備大修原則
2.6.2 線路設備大修范圍
2.6.3 線路設備大修周期
第3章 安全技術規程與防護
3.1 一般維護工作的安全
3.2 登高作業
3.2.1 登高
3.2.2 坐吊板
3.3 在電力線附近作業
3.4 在人手孔內作業
3.5 工器具及儀器儀表使用
3.5.1 噴燈
3.5.2 梯子
3.5.3 發電機
3.5.4 電錘
3.5.5 射釘槍
3.5.6 某些使用交流電源的工具使用注意事項
3.5.7 OTDR及熔接機等貴重儀器儀表使用注意事項
3.6 儲氣瓶(罐)
3.7 有害氣體預防
3.7.1 有害氣體預防方法
3.7.2 幾種主要有害氣體特征
3.8 通信線路設備防雷電
3.8.1 通信線路雷擊或電擊障礙現象
3.8.2 全塑電纜的屏蔽和接地作用
3.8.3 防雷電、屏蔽和接地間的關系
3.8.4 全塑電纜防雷電規定
第4章 通信管道維護
4.1 管道基礎知識簡介
4.1.1 管道段結構
4.1.2 人手孔
4.1.3 通信管道與其他設施的距離
4.2 管道維護的技術管理
4.3 管道工程的竣工驗收
4.4 管道常見故障情況
4.5 管道的日常維護和維修
4.5.1 管道日常巡視
4.5.2 對外施工配合
4.5.3 管道故障修理
4.5.4 管道人手孔檢查清理
第5章 架空線路維護
5.1 架空線路的桿線材料
5.1.1 電桿
5.1.2 線材
5.2 架空線路的有關規定
5.2.1 桿距及埋深
5.2.2 架空線路安全系數的取定
5.2.3 架空線路負荷區劃分
5.2.4 電桿編號
5.2.5 架空線路與其他線路和建筑物的隔距
5.3 架空線路日常維護工作的基本內容
5.3.1 架空線路竣工驗收和管理
5.3.2 架空線路的巡視
5.3.3 架空線路的維修整治
5.3.4 架空線路防盜
5.3.5 架空線路防護和安全維護操作
第6章 直埋線路維護
6.1 直埋(光纜)線路的維修整治
6.1.1 直埋(光纜)線路埋深要求
6.1.2 直埋(光纜)線路的地面維護
6.1.3 直埋(光纜)線路的石標整治
6.2 直埋線路防雷
6.2.1 直埋線路遭受雷擊的情況
6.2.2 直埋光電纜防雷區域的確定
6.2.3 直埋光電纜線路防雷標準
6.2.4 直埋光電纜線路防雷方法
第7章 通信電纜
7.1 全塑對稱電纜結構
7.1.1 纜芯
7.1.2 屏蔽層
7.1.3 外護層
7.2 全塑電纜規格程式
7.2.1 基本單位
7.2.2 子單位
7.2.3 對超單位
7.2.4 對超單位
7.2.5 其他結構、線序和色譜
7.2.6 全塑電纜端別
7.3 全塑電纜型號及表示方法
7.4 通信電纜的電氣特性
第8章 電纜接續
8.1 電纜芯線接續
8.1.1 全塑電纜芯線接續的一般規定
8.1.2 扣式接線子接續法
8.1.3 模塊接續法
8.2 全塑電纜接頭封合
8.2.1 全塑電纜接頭護套及封合的技術要求
8.2.2 全塑電纜接頭護套的型式代號和規格
8.2.3 常用全塑電纜接頭護套型號規格
8.2.4 全塑電纜接頭護套安裝操作
第9章 電纜線路測試
9.1 電纜測試的基本內容及測試的一般要求
9.1.1 電纜測試的基本內容
9.1.2 電纜測試的一般要求
9.2 通信電纜芯線常見障礙及其產生的原因
9.2.1 通信電纜芯線常見障礙
9.2.2 電纜線路障礙產生的原因
9.3 電纜線路障礙測試步驟
9.4 直流電阻和工作電容測試
9.4.1 環路電阻測試方法
9.4.2 不平衡電阻測試
9.4.3 電纜屏蔽層連通電阻測試
9.4.4 線對工作電容測試
9.5 利用兆歐表測試電纜線路絕緣及判斷電纜障礙性質
9.5.1 QZ3兆歐表使用注意事項
9.5.2 線路絕緣電阻測試
9.5.3 電纜芯線障礙測試
9.6 電纜障礙的脈沖反射測試法
9.6.1 脈沖反射法測試原理
9.6.2 發射脈沖形狀的選擇
9.6.3 對脈沖反射波形的理解
9.7 電纜線路障礙脈沖測試儀T-C02
9.7.1 儀器的用途與特點
9.7.2 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9.7.3 儀器面板說明
9.7.4 T-C02測試使用
9.7.5 T-C02脈沖測試儀的使用經驗
9.7.6 智能電橋測距技術
9.8 電纜障礙綜合測試儀T-C300
9.8.1 T-C300的功能與特點
9.8.2 T-C300的技術指標
9.8.3 T-C300的結構
9.8.4 T-C300電纜障礙綜合測試儀的測試應用
9.9 電纜對號測試
9.10 接地電阻測量
9.10.1 接地電阻的額定值
9.10.2 用ZC-8型接地電阻測量儀測量接地電阻
第10章 本地網電纜線路維護
10.1 電纜線路設備維護要求
10.1.1 電纜線路維護的一般要求
10.1.2 電纜線路維護的技術管理
10.1.3 電纜線路主要維護指標及測試要求
10.1.4 有關配套設備的維護要求
10.1.5 電纜線路障礙修復要求
10.2 用戶主干電纜線路充氣維護
10.2.1 充氣維護一般要求
10.2.2 自動充氣系統
10.2.3 充氣系統日常維護的主要內容
10.3 電纜氣壓監測系統
10.3.1 監測系統工作原理
10.3.2 監測系統技術規范
10.3.3 傳感器安裝要求
10.3.4 氣壓監測系統常見障礙處理
10.4 電纜漏氣障礙查找
10.4.1 曲線查漏方法原理
10.4.2 氣壓曲線法查漏情況分析
10.5 配線分線設備維護
10.5.1 電纜配線的基本知識
10.5.2 主干電纜配線
10.5.3 配線電纜配線
10.5.4 電纜分線設備及交接箱的安裝
10.5.5 電纜交接設備維護要求
10.6 電纜線路設備大修
10.6.1 電纜線路大修基本情形
10.6.2 電纜換段注意事項
10.6.3 電纜換段操作步驟
第11章 通信光纖與光纜
11.1 光纖結構及類型
11.1.1 光纖結構
11.1.2 光纖分類
11.2 光纖的結構參數
11.2.1 幾何參數
11.2.2 折射率分布
11.2.3 數值孔徑(NA)
11.2.4 模場直徑
11.2.5 截止波長
11.3 光纖的傳輸特性
11.3.1 損耗特性
11.3.2 光纖的色散特性和帶寬
11.4 國際電信聯盟ITU-T建議的標準光纖
11.4.1 G.652光纖
11.4.2 G.653光纖
11.4.3 G.654光纖
11.4.4 G.655光纖
11.4.5 G.656光纖
11.4.6 單模光纖的波段劃分
11.4.7 G.651多模光纖
11.4.8 ITU-T標準光纖的適用范圍和性能參數比較
11.5 新型光纖展望
11.6 光纜的結構、材料與光纜的制備方法
11.6.1 光纜結構
11.6.2 光纜材料
11.6.3 光纜制備方法
11.7 光纜的主要特性
11.7.1 光纜的損耗特性
11.7.2 光纜的機械特性
11.7.3 光纜的環境性能
11.8 光纜分類
11.8.1 按光纜纜芯結構劃分
11.8.2 按光纜的敷設方式劃分
11.9 光纜型號與規格
11.9.1 光纜的型式代號構成
11.9.2 光纖規格代號構成
11.10 光纜端別與芯線色譜
11.10.1 光纜端別
11.10.2 光纖芯線色譜
11.11 室內光纜
11.11.1 室內光纜分類
11.11.2 室內光纜結構
第12章 光纖接續與測試
12.1 帶狀光纜接續的有關問題
12.1.1 光纖帶的接續方法
12.1.2 光纖帶的幾何尺寸不一致對接續的影響
12.1.3 光纖帶邊緣光纖受擠壓對接續的影響
12.1.4 單芯光纜成帶接續
12.1.5 光纖帶對單芯的接續
12.1.6 不同芯數的光纖帶之間的接續
12.2 光纖冷接子接續
12.3 接頭盒里余長光纖的盤放
12.4 對光纜接頭盒性能要求
12.5 光纖的活動連接
12.5.1 光纖活動連接器
12.5.2 光纖活動連接器常見問題
12.5.3 光纖活動連接對傳輸的影響
12.6 光纖接續監測
12.6.1 一般情況下的光纖接續監測
12.6.2 成端尾纖接續監測
12.7 利用光纖的彎曲來識別光纖的測試
12.7.1 OTDR利用光纖彎曲損耗識別光纖的測試
12.7.2 紅光發生器識別光纖的測試
12.8 光纖線路的全程測試
12.8.1 全程光纖背向散射信號曲線測試
12.8.2 光源光功率計光纖全程傳輸損耗測試
12.8.3 OTDR測試長度對障礙定位參考的分析
12.9 單模光纖彎曲損耗
12.9.1 單模光纖彎曲損耗分析
12.9.2 在1 310nm和1 550nm波長區光纖彎曲損耗的測試實驗
第13章 OTDR原理及測試中的一些問題
13.1 OTDR測試原理
13.1.1 OTDR測試光纖線路的一般工作原理
13.1.2 OTDR測試光纖線路的光學原理
13.2 OTDR幾個測試參數的設置
13.3 OTDR的動態范圍和有效動態范圍(可用動態范圍)
13.3.1 動態范圍
13.3.2 有效動態范圍(可用動態范圍)
13.4 OTDR的盲區
13.5 OTDR的衰減死區
13.6 光纖線路中的菲涅爾反射
13.7 幻峰(Ghost)問題
13.8 OTDR測試光纜成端接頭損耗
13.9 OTDR測試光纖接頭損耗出現正增益問題
13.10 查處系統障礙時OTDR測試光纖鏈路與光端機的相互影響
13.11 OTDR測試光纖長度及誤差分析
13.11.1 折射率偏差引起的長度誤差
13.11.2 OTDR測量長度時的固有誤差
13.12 OTDR測試基本步驟
第14章 光纜線路維護
14.1 光纜線路維護的技術管理
14.1.1 光纜及其光纖的技術管理
14.1.2 用戶光纜接入及管理
14.1.3 光纜線路傳輸互保管理
14.2 備用光纖的定期不定期測試
14.2.1 備用光纖測試的重要性
14.2.2 光纖損耗維護指標
14.2.3 備用光纖測試方式
14.3 光纜線路竣工驗收
14.3.1 竣工文件審查
14.3.2 驗收測試
14.3.3 線路查看
14.3.4 光纜交接箱檢查
14.3.5 其他方面
14.3.6 匯總
14.4 光纜線路的維修整治和大修
14.4.1 維修整治
14.4.2 光纜線路的換段大修
14.5 光纜線路障礙查修方法
14.5.1 光纜線路障礙特點及定位方法
14.5.2 全阻障礙查修
14.5.3 系統障礙查修
14.5.4 隱含的斷纖障礙查修
14.5.5 架空光纜線路纖芯障礙查修
14.5.6 光纜阻斷光纖接續損耗控制
14.5.7 光纜線路維護與機務傳輸維護的關系
14.5.8 光纜線路障礙查找處理流程圖和時間記錄
14.6 干線光纜線路維護作業規范
參考文獻
1.1 通信傳輸系統的一般結構
1.2 通信線路網分級
1.2.1 骨干網線路
1.2.2 本地網線路
1.2.3 寬帶用戶接入網線路
1.3 通信線路網發展趨勢
1.3.1 數字式光纖通信傳輸系統現狀
1.3.2 光纖通信發展趨勢
1.3.3 光纜線路維護將直接面向用戶
第2章 通信線路維護工作的基本內容
2.1 通信線路維護基本要求
2.1.1 維護界面和基本任務
2.1.2 線路設備定期維護項目和周期
2.2 通信線路維護的技術管理
2.2.1 基本技術檔案和資料的(程序化)管理
2.2.2 通信線路維護質量分析及考核
2.2.3 通信線路設備編號
2.2.4 通信線路資源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管理
2.3 線路巡視及對外施工配合
2.3.1 日常巡護
2.3.2 對外施工配合
2.4 包線員、巡視員作業規范
2.4.1 包線員、巡視員職責
2.4.2 包線員日常巡查工作的主要內容
2.4.3 巡視員日常巡查工作的主要內容
2.5 通信線路障礙應急搶修
2.5.1 應急搶修的一般流程和要求
2.5.2 應急搶修原則及時限要求
2.5.3 與應急搶修有關的其他問題
2.6 通信線路設備大修
2.6.1 線路設備大修原則
2.6.2 線路設備大修范圍
2.6.3 線路設備大修周期
第3章 安全技術規程與防護
3.1 一般維護工作的安全
3.2 登高作業
3.2.1 登高
3.2.2 坐吊板
3.3 在電力線附近作業
3.4 在人手孔內作業
3.5 工器具及儀器儀表使用
3.5.1 噴燈
3.5.2 梯子
3.5.3 發電機
3.5.4 電錘
3.5.5 射釘槍
3.5.6 某些使用交流電源的工具使用注意事項
3.5.7 OTDR及熔接機等貴重儀器儀表使用注意事項
3.6 儲氣瓶(罐)
3.7 有害氣體預防
3.7.1 有害氣體預防方法
3.7.2 幾種主要有害氣體特征
3.8 通信線路設備防雷電
3.8.1 通信線路雷擊或電擊障礙現象
3.8.2 全塑電纜的屏蔽和接地作用
3.8.3 防雷電、屏蔽和接地間的關系
3.8.4 全塑電纜防雷電規定
第4章 通信管道維護
4.1 管道基礎知識簡介
4.1.1 管道段結構
4.1.2 人手孔
4.1.3 通信管道與其他設施的距離
4.2 管道維護的技術管理
4.3 管道工程的竣工驗收
4.4 管道常見故障情況
4.5 管道的日常維護和維修
4.5.1 管道日常巡視
4.5.2 對外施工配合
4.5.3 管道故障修理
4.5.4 管道人手孔檢查清理
第5章 架空線路維護
5.1 架空線路的桿線材料
5.1.1 電桿
5.1.2 線材
5.2 架空線路的有關規定
5.2.1 桿距及埋深
5.2.2 架空線路安全系數的取定
5.2.3 架空線路負荷區劃分
5.2.4 電桿編號
5.2.5 架空線路與其他線路和建筑物的隔距
5.3 架空線路日常維護工作的基本內容
5.3.1 架空線路竣工驗收和管理
5.3.2 架空線路的巡視
5.3.3 架空線路的維修整治
5.3.4 架空線路防盜
5.3.5 架空線路防護和安全維護操作
第6章 直埋線路維護
6.1 直埋(光纜)線路的維修整治
6.1.1 直埋(光纜)線路埋深要求
6.1.2 直埋(光纜)線路的地面維護
6.1.3 直埋(光纜)線路的石標整治
6.2 直埋線路防雷
6.2.1 直埋線路遭受雷擊的情況
6.2.2 直埋光電纜防雷區域的確定
6.2.3 直埋光電纜線路防雷標準
6.2.4 直埋光電纜線路防雷方法
第7章 通信電纜
7.1 全塑對稱電纜結構
7.1.1 纜芯
7.1.2 屏蔽層
7.1.3 外護層
7.2 全塑電纜規格程式
7.2.1 基本單位
7.2.2 子單位
7.2.3 對超單位
7.2.4 對超單位
7.2.5 其他結構、線序和色譜
7.2.6 全塑電纜端別
7.3 全塑電纜型號及表示方法
7.4 通信電纜的電氣特性
第8章 電纜接續
8.1 電纜芯線接續
8.1.1 全塑電纜芯線接續的一般規定
8.1.2 扣式接線子接續法
8.1.3 模塊接續法
8.2 全塑電纜接頭封合
8.2.1 全塑電纜接頭護套及封合的技術要求
8.2.2 全塑電纜接頭護套的型式代號和規格
8.2.3 常用全塑電纜接頭護套型號規格
8.2.4 全塑電纜接頭護套安裝操作
第9章 電纜線路測試
9.1 電纜測試的基本內容及測試的一般要求
9.1.1 電纜測試的基本內容
9.1.2 電纜測試的一般要求
9.2 通信電纜芯線常見障礙及其產生的原因
9.2.1 通信電纜芯線常見障礙
9.2.2 電纜線路障礙產生的原因
9.3 電纜線路障礙測試步驟
9.4 直流電阻和工作電容測試
9.4.1 環路電阻測試方法
9.4.2 不平衡電阻測試
9.4.3 電纜屏蔽層連通電阻測試
9.4.4 線對工作電容測試
9.5 利用兆歐表測試電纜線路絕緣及判斷電纜障礙性質
9.5.1 QZ3兆歐表使用注意事項
9.5.2 線路絕緣電阻測試
9.5.3 電纜芯線障礙測試
9.6 電纜障礙的脈沖反射測試法
9.6.1 脈沖反射法測試原理
9.6.2 發射脈沖形狀的選擇
9.6.3 對脈沖反射波形的理解
9.7 電纜線路障礙脈沖測試儀T-C02
9.7.1 儀器的用途與特點
9.7.2 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9.7.3 儀器面板說明
9.7.4 T-C02測試使用
9.7.5 T-C02脈沖測試儀的使用經驗
9.7.6 智能電橋測距技術
9.8 電纜障礙綜合測試儀T-C300
9.8.1 T-C300的功能與特點
9.8.2 T-C300的技術指標
9.8.3 T-C300的結構
9.8.4 T-C300電纜障礙綜合測試儀的測試應用
9.9 電纜對號測試
9.10 接地電阻測量
9.10.1 接地電阻的額定值
9.10.2 用ZC-8型接地電阻測量儀測量接地電阻
第10章 本地網電纜線路維護
10.1 電纜線路設備維護要求
10.1.1 電纜線路維護的一般要求
10.1.2 電纜線路維護的技術管理
10.1.3 電纜線路主要維護指標及測試要求
10.1.4 有關配套設備的維護要求
10.1.5 電纜線路障礙修復要求
10.2 用戶主干電纜線路充氣維護
10.2.1 充氣維護一般要求
10.2.2 自動充氣系統
10.2.3 充氣系統日常維護的主要內容
10.3 電纜氣壓監測系統
10.3.1 監測系統工作原理
10.3.2 監測系統技術規范
10.3.3 傳感器安裝要求
10.3.4 氣壓監測系統常見障礙處理
10.4 電纜漏氣障礙查找
10.4.1 曲線查漏方法原理
10.4.2 氣壓曲線法查漏情況分析
10.5 配線分線設備維護
10.5.1 電纜配線的基本知識
10.5.2 主干電纜配線
10.5.3 配線電纜配線
10.5.4 電纜分線設備及交接箱的安裝
10.5.5 電纜交接設備維護要求
10.6 電纜線路設備大修
10.6.1 電纜線路大修基本情形
10.6.2 電纜換段注意事項
10.6.3 電纜換段操作步驟
第11章 通信光纖與光纜
11.1 光纖結構及類型
11.1.1 光纖結構
11.1.2 光纖分類
11.2 光纖的結構參數
11.2.1 幾何參數
11.2.2 折射率分布
11.2.3 數值孔徑(NA)
11.2.4 模場直徑
11.2.5 截止波長
11.3 光纖的傳輸特性
11.3.1 損耗特性
11.3.2 光纖的色散特性和帶寬
11.4 國際電信聯盟ITU-T建議的標準光纖
11.4.1 G.652光纖
11.4.2 G.653光纖
11.4.3 G.654光纖
11.4.4 G.655光纖
11.4.5 G.656光纖
11.4.6 單模光纖的波段劃分
11.4.7 G.651多模光纖
11.4.8 ITU-T標準光纖的適用范圍和性能參數比較
11.5 新型光纖展望
11.6 光纜的結構、材料與光纜的制備方法
11.6.1 光纜結構
11.6.2 光纜材料
11.6.3 光纜制備方法
11.7 光纜的主要特性
11.7.1 光纜的損耗特性
11.7.2 光纜的機械特性
11.7.3 光纜的環境性能
11.8 光纜分類
11.8.1 按光纜纜芯結構劃分
11.8.2 按光纜的敷設方式劃分
11.9 光纜型號與規格
11.9.1 光纜的型式代號構成
11.9.2 光纖規格代號構成
11.10 光纜端別與芯線色譜
11.10.1 光纜端別
11.10.2 光纖芯線色譜
11.11 室內光纜
11.11.1 室內光纜分類
11.11.2 室內光纜結構
第12章 光纖接續與測試
12.1 帶狀光纜接續的有關問題
12.1.1 光纖帶的接續方法
12.1.2 光纖帶的幾何尺寸不一致對接續的影響
12.1.3 光纖帶邊緣光纖受擠壓對接續的影響
12.1.4 單芯光纜成帶接續
12.1.5 光纖帶對單芯的接續
12.1.6 不同芯數的光纖帶之間的接續
12.2 光纖冷接子接續
12.3 接頭盒里余長光纖的盤放
12.4 對光纜接頭盒性能要求
12.5 光纖的活動連接
12.5.1 光纖活動連接器
12.5.2 光纖活動連接器常見問題
12.5.3 光纖活動連接對傳輸的影響
12.6 光纖接續監測
12.6.1 一般情況下的光纖接續監測
12.6.2 成端尾纖接續監測
12.7 利用光纖的彎曲來識別光纖的測試
12.7.1 OTDR利用光纖彎曲損耗識別光纖的測試
12.7.2 紅光發生器識別光纖的測試
12.8 光纖線路的全程測試
12.8.1 全程光纖背向散射信號曲線測試
12.8.2 光源光功率計光纖全程傳輸損耗測試
12.8.3 OTDR測試長度對障礙定位參考的分析
12.9 單模光纖彎曲損耗
12.9.1 單模光纖彎曲損耗分析
12.9.2 在1 310nm和1 550nm波長區光纖彎曲損耗的測試實驗
第13章 OTDR原理及測試中的一些問題
13.1 OTDR測試原理
13.1.1 OTDR測試光纖線路的一般工作原理
13.1.2 OTDR測試光纖線路的光學原理
13.2 OTDR幾個測試參數的設置
13.3 OTDR的動態范圍和有效動態范圍(可用動態范圍)
13.3.1 動態范圍
13.3.2 有效動態范圍(可用動態范圍)
13.4 OTDR的盲區
13.5 OTDR的衰減死區
13.6 光纖線路中的菲涅爾反射
13.7 幻峰(Ghost)問題
13.8 OTDR測試光纜成端接頭損耗
13.9 OTDR測試光纖接頭損耗出現正增益問題
13.10 查處系統障礙時OTDR測試光纖鏈路與光端機的相互影響
13.11 OTDR測試光纖長度及誤差分析
13.11.1 折射率偏差引起的長度誤差
13.11.2 OTDR測量長度時的固有誤差
13.12 OTDR測試基本步驟
第14章 光纜線路維護
14.1 光纜線路維護的技術管理
14.1.1 光纜及其光纖的技術管理
14.1.2 用戶光纜接入及管理
14.1.3 光纜線路傳輸互保管理
14.2 備用光纖的定期不定期測試
14.2.1 備用光纖測試的重要性
14.2.2 光纖損耗維護指標
14.2.3 備用光纖測試方式
14.3 光纜線路竣工驗收
14.3.1 竣工文件審查
14.3.2 驗收測試
14.3.3 線路查看
14.3.4 光纜交接箱檢查
14.3.5 其他方面
14.3.6 匯總
14.4 光纜線路的維修整治和大修
14.4.1 維修整治
14.4.2 光纜線路的換段大修
14.5 光纜線路障礙查修方法
14.5.1 光纜線路障礙特點及定位方法
14.5.2 全阻障礙查修
14.5.3 系統障礙查修
14.5.4 隱含的斷纖障礙查修
14.5.5 架空光纜線路纖芯障礙查修
14.5.6 光纜阻斷光纖接續損耗控制
14.5.7 光纜線路維護與機務傳輸維護的關系
14.5.8 光纜線路障礙查找處理流程圖和時間記錄
14.6 干線光纜線路維護作業規范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