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基礎實驗教程 第三版 I(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國家精品課程配套立體化教材
ISBN13:9787030220561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滕利榮
出版日:2021/08/10
裝訂/頁數:平裝/350頁
版次:3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在加強基本技術和基本方法介紹的同時,注重各門實驗技術和實驗方法的合理綜合,注重實驗內容與科研、生產和實際應用的密切聯系,體現基礎與前沿、經典與現代的有機結合。共設49個實驗項目。 本書按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免疫學等實驗內容分為五篇,每篇從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創新性實驗三個層面設置實驗項目,每個實驗項目按相關理論知識、目的要求、實驗原理、材料與器材、實驗步驟、實驗結果、注意事項、思考題等進行了系統編排。每門實驗課程內容后,設有設計創新實驗,列出選題范圍和要求,并在附錄中列出設計創新實驗實施程序及要求。 本教材是高校生命科學實驗教學和教學改革急需的教材,也可作為生命科學科技工作者的工具參考書。為大中專院校生命科學相關專業和非生物學相關專業的師生、科研、企事業單位的人員提供參考。
目次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植物生物學實驗
實驗一 植物組織、器官的結構觀察
一 植物組織的結構觀察
二 被子植物營養器官的結構觀察
三 被子植物繁殖器官的結構觀察
實驗二 植物理化性質的測定
一 植物組織水勢的測定(小液流法)
二 植物呼吸強度的測定(小籃子法)
三 葉綠素的提取及性質測定
四 種子發芽率的快速測定
實驗三 種子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
實驗四 設計創新實驗
第二篇 動物生物學實驗
實驗一 動物解剖及形態觀察實驗
一 眼蟲及草履蟲觀察
二 蛔蟲解剖及橫切片觀察
三 蝗蟲外形及內部解剖
四 鯉魚外形及內部解剖
五 蟾蜍外形及內部解剖
六 家雞外形及內部解剖
七 家兔外形及內部解剖
實驗二 動物機能實驗
一 呼吸運動調節
二 心搏的觀察、描記及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
三 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制備及骨胳肌收縮性質的觀察
四 蛙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以及心電與心肌收縮的時相關系
五 神經干的動作電位、傳導速度及興奮性測定
六 反射弧的分析
七 小腦受傷動物運動功能障礙的觀察
八 大腦皮層運動機能定位
九 血壓調節
十 去大腦僵直
實驗三 人體機能檢測實驗
一 人體心音聽診
二 人體血壓和肺活量測定
三 人體血型的鑒定
實驗四 設計創新實驗
第三篇 微生物學實驗
實驗一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觀察及保藏
一 常用培養基的制備、滅菌
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及培養技術
三 細菌的形態觀察
四 細菌細胞的生理生化反應
五 大腸桿菌生長曲線的測定
六 放線菌、霉菌和酵母菌的形態觀察
七 微生物的測微技術
八 微生物菌種的保藏
實驗二 厭氧菌的培養技術
一 用厭氧袋法培養丙酮丁醇梭菌
二 厭氧罐培養法
三 針筒厭氧培養法
實驗三 細菌細胞數量的測定
一 直接計數法
二 光電比濁計數法
三 平板菌落計數法
四 多管發酵測定法
五 干重比色測定法
實驗四 微生物誘變及突變株的篩選
一 紫外線與亞硝基胍的誘變效應
二 抗藥性突變株的篩選
三 酵母菌營養缺陷型的篩選
實驗五 昆蟲病毒多角體的染色與觀察
實驗六 大腸桿菌噬菌體的分離、純化及效價測定
實驗七 動物病毒的雞胚培養
實驗八 抗菌肽效價的生物測定
實驗九 乳酸發酵與乳酸菌飲料的制備
實驗十 響應面法優化大腸桿菌的發酵條件
實驗十一 利用微生物快速測定儀對微生物進行分類
實驗十二 細菌的藥敏試驗——紙片擴散法
實驗十三 柯赫法則——病原接種與致病性證實實驗
實驗十四 葡萄球菌的分離與鑒定
實驗十五 設計創新實驗
第四篇 細胞生物學實驗
實驗一 徒手切片、裝片、涂片的制作及細胞結構的觀察
一 徒手切片的制作及植物細胞觀察
二 腸系膜裝片的制備及脂肪細胞的染色觀察
三 血細胞涂片的制備及細胞形態觀察
四 活體染色及線粒體、液泡系的觀察
五 細胞內酸性蛋白質和堿性蛋白質的規察
實驗二 石蠟切片的制備及細胞的染色觀察
一 石蠟切片的制備
二 細胞內多糖的PAS反應
三 DNA的Feulgen反應
四 Brachet反應——細胞內DNA、RNA的顯示
實驗三 細胞器的熒光標記技術
一 熒光顯微鏡觀察口腔上皮細胞
二 細胞骨架的熒光標記
三 紡錘體的免疫熒光標記
四 利用脂質體的轉染技術對HeLq細胞中重組GFP進行觀察
實驗四 電鏡制片技術
一 超薄切片的制備
二 掃描電鏡樣品的制備
實驗五 免疫肢體金技術
實驗六 植物組織及細胞的培養
一 植物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分化
二 植物細胞的懸浮培養
三 原生質體的分離、融合與培養
實驗七 動物細胞的培養
一 貼壁細胞的傳代培養
二 小鼠胚胎細胞的原代培養
三 細胞的融合
四 細胞凍存與復蘇
實驗八 細胞的分離與鑒定
一 細胞器的分級分離
二 玉米線粒體的分離與觀察
三 葉綠體分離及離體葉綠體對染料的還原作用
實驗九 細胞生理性質實驗
一 細胞膜透性觀察
二 巨噬細胞吞噬現象的觀察
實驗十 細胞凋亡相關實驗
一 細胞凋亡的形態學觀察
二 凋亡細胞的碘化丙啶(PI)排斥分析法
三 細胞群染色體DNA斷裂的測定
實驗十一 利用RT-PCR技術檢測HeLa細胞中B-actin的表達
實驗十二 新生大鼠心臟細胞的分離和培養
實驗十三 哺乳動物早熟染色體凝聚誘導
實驗十四 設計創新實驗
第五篇 免疫學實驗
實驗一 淋巴細胞功能檢測
一 淋巴細胞的分離和計數
二 T淋巴細胞功能檢測——轉化試驗
三 B淋巴細胞功能檢測——溶血空斑試驗
實驗二 NK細胞功能檢測
實驗三 抗體的制備——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一 抗原的制備和純化
二 動物的免疫
三 免疫血清的分離和純化
四 血清抗體效價的測定
實驗四 抗體的制備——單克隆抗體的制備
實驗五 抗原抗體反應——凝集反應
直接凝集法測血型抗體效價(示范教學)
實驗六 抗原抗體反應——沉淀反應
一 單向免疫擴散(single immunodiffLlsion)
二 雙向免疫擴散(doLlble immtmodiffusion)
三 免疫電泳(immlmoelectrophoresis)
實驗七 抗原抗體反應——補體介導細胞毒實驗
實驗八 免疫標記技術——ELISA(間接法)
實驗九 免疫標記——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實驗十 免疫標記——免疫印記雜交技術
實驗十一 細胞因子檢測技術
實驗十二 設計創新實驗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玻璃儀器的洗滌及各種洗滌液的配制
附錄2 培養基的常規配制程序
附錄3 微生物學實驗試劑和溶液的配制
附錄4 微生物學常用染液的配制
附錄5 微生物學實驗常用培養基的配制
附錄6 細胞生物學培養基劑配制方法
附錄7 細胞生物學實驗試劑配制
附錄8 設計創新實驗程序與要求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植物生物學實驗
實驗一 植物組織、器官的結構觀察
一 植物組織的結構觀察
二 被子植物營養器官的結構觀察
三 被子植物繁殖器官的結構觀察
實驗二 植物理化性質的測定
一 植物組織水勢的測定(小液流法)
二 植物呼吸強度的測定(小籃子法)
三 葉綠素的提取及性質測定
四 種子發芽率的快速測定
實驗三 種子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
實驗四 設計創新實驗
第二篇 動物生物學實驗
實驗一 動物解剖及形態觀察實驗
一 眼蟲及草履蟲觀察
二 蛔蟲解剖及橫切片觀察
三 蝗蟲外形及內部解剖
四 鯉魚外形及內部解剖
五 蟾蜍外形及內部解剖
六 家雞外形及內部解剖
七 家兔外形及內部解剖
實驗二 動物機能實驗
一 呼吸運動調節
二 心搏的觀察、描記及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
三 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制備及骨胳肌收縮性質的觀察
四 蛙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以及心電與心肌收縮的時相關系
五 神經干的動作電位、傳導速度及興奮性測定
六 反射弧的分析
七 小腦受傷動物運動功能障礙的觀察
八 大腦皮層運動機能定位
九 血壓調節
十 去大腦僵直
實驗三 人體機能檢測實驗
一 人體心音聽診
二 人體血壓和肺活量測定
三 人體血型的鑒定
實驗四 設計創新實驗
第三篇 微生物學實驗
實驗一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觀察及保藏
一 常用培養基的制備、滅菌
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及培養技術
三 細菌的形態觀察
四 細菌細胞的生理生化反應
五 大腸桿菌生長曲線的測定
六 放線菌、霉菌和酵母菌的形態觀察
七 微生物的測微技術
八 微生物菌種的保藏
實驗二 厭氧菌的培養技術
一 用厭氧袋法培養丙酮丁醇梭菌
二 厭氧罐培養法
三 針筒厭氧培養法
實驗三 細菌細胞數量的測定
一 直接計數法
二 光電比濁計數法
三 平板菌落計數法
四 多管發酵測定法
五 干重比色測定法
實驗四 微生物誘變及突變株的篩選
一 紫外線與亞硝基胍的誘變效應
二 抗藥性突變株的篩選
三 酵母菌營養缺陷型的篩選
實驗五 昆蟲病毒多角體的染色與觀察
實驗六 大腸桿菌噬菌體的分離、純化及效價測定
實驗七 動物病毒的雞胚培養
實驗八 抗菌肽效價的生物測定
實驗九 乳酸發酵與乳酸菌飲料的制備
實驗十 響應面法優化大腸桿菌的發酵條件
實驗十一 利用微生物快速測定儀對微生物進行分類
實驗十二 細菌的藥敏試驗——紙片擴散法
實驗十三 柯赫法則——病原接種與致病性證實實驗
實驗十四 葡萄球菌的分離與鑒定
實驗十五 設計創新實驗
第四篇 細胞生物學實驗
實驗一 徒手切片、裝片、涂片的制作及細胞結構的觀察
一 徒手切片的制作及植物細胞觀察
二 腸系膜裝片的制備及脂肪細胞的染色觀察
三 血細胞涂片的制備及細胞形態觀察
四 活體染色及線粒體、液泡系的觀察
五 細胞內酸性蛋白質和堿性蛋白質的規察
實驗二 石蠟切片的制備及細胞的染色觀察
一 石蠟切片的制備
二 細胞內多糖的PAS反應
三 DNA的Feulgen反應
四 Brachet反應——細胞內DNA、RNA的顯示
實驗三 細胞器的熒光標記技術
一 熒光顯微鏡觀察口腔上皮細胞
二 細胞骨架的熒光標記
三 紡錘體的免疫熒光標記
四 利用脂質體的轉染技術對HeLq細胞中重組GFP進行觀察
實驗四 電鏡制片技術
一 超薄切片的制備
二 掃描電鏡樣品的制備
實驗五 免疫肢體金技術
實驗六 植物組織及細胞的培養
一 植物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分化
二 植物細胞的懸浮培養
三 原生質體的分離、融合與培養
實驗七 動物細胞的培養
一 貼壁細胞的傳代培養
二 小鼠胚胎細胞的原代培養
三 細胞的融合
四 細胞凍存與復蘇
實驗八 細胞的分離與鑒定
一 細胞器的分級分離
二 玉米線粒體的分離與觀察
三 葉綠體分離及離體葉綠體對染料的還原作用
實驗九 細胞生理性質實驗
一 細胞膜透性觀察
二 巨噬細胞吞噬現象的觀察
實驗十 細胞凋亡相關實驗
一 細胞凋亡的形態學觀察
二 凋亡細胞的碘化丙啶(PI)排斥分析法
三 細胞群染色體DNA斷裂的測定
實驗十一 利用RT-PCR技術檢測HeLa細胞中B-actin的表達
實驗十二 新生大鼠心臟細胞的分離和培養
實驗十三 哺乳動物早熟染色體凝聚誘導
實驗十四 設計創新實驗
第五篇 免疫學實驗
實驗一 淋巴細胞功能檢測
一 淋巴細胞的分離和計數
二 T淋巴細胞功能檢測——轉化試驗
三 B淋巴細胞功能檢測——溶血空斑試驗
實驗二 NK細胞功能檢測
實驗三 抗體的制備——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一 抗原的制備和純化
二 動物的免疫
三 免疫血清的分離和純化
四 血清抗體效價的測定
實驗四 抗體的制備——單克隆抗體的制備
實驗五 抗原抗體反應——凝集反應
直接凝集法測血型抗體效價(示范教學)
實驗六 抗原抗體反應——沉淀反應
一 單向免疫擴散(single immunodiffLlsion)
二 雙向免疫擴散(doLlble immtmodiffusion)
三 免疫電泳(immlmoelectrophoresis)
實驗七 抗原抗體反應——補體介導細胞毒實驗
實驗八 免疫標記技術——ELISA(間接法)
實驗九 免疫標記——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實驗十 免疫標記——免疫印記雜交技術
實驗十一 細胞因子檢測技術
實驗十二 設計創新實驗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玻璃儀器的洗滌及各種洗滌液的配制
附錄2 培養基的常規配制程序
附錄3 微生物學實驗試劑和溶液的配制
附錄4 微生物學常用染液的配制
附錄5 微生物學實驗常用培養基的配制
附錄6 細胞生物學培養基劑配制方法
附錄7 細胞生物學實驗試劑配制
附錄8 設計創新實驗程序與要求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