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本從煤炭性質入手,以煤炭分類為主線,闡述煤炭利用過程中如何選擇和開發潔凈、有效利用途徑的專著,為讀者在中國煤炭資源、性質及分類到有效和潔凈利用工程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重點論述中國煤炭資源的特性、煤巖組成及其特點、煤質分析、煤的分類和評價方法,并針對不同種類煤的特性,分析了煤對各種轉化利用的適應性,闡明了煤性質與分類對焦化、燃燒、氣化、液化及對環境影響的指導作用,進而論述了煤分類學在煤利用工程中的應用。 本書可供從事煤田地質勘探、煤炭生產及煤炭利用(如冶金、電力、化工、建材、環保)的技術人員以及物資和外貿等方面的科技人員、管理干部和有關高等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陳鵬,男(1934.11.2),江蘇江陰人。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分院博士生導師,教授。1956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后就讀北京電視大學數學系;20世紀80年代初赴美國,在俄亥俄大學化學系及猶他大學燃料工程系作訪問學者,進修2年。現任神結集團煤制油公司專家顧問組成員,兼任神華集團煤制油公司專家顧問組成員,兼任國際煤碳巖委員會(ICCP)委員和國際標準化組織(SC5)委員及“化工學報”、“煤炭轉化”期刊編委,“燃料化學黨報”編輯委員會顧問,并任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化學工程聯合(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浙江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先后獲獎9次,其中“煙煤黏結指數測定方法”和“煤巖學煉焦配煤方法研究”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煤炭的分類研究”等7項成果分別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此外獲發明專利2項,出版合著、專著5本,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本書第一版獲2004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目次
1 緒論
1.1 20世紀煤化學進展回顧
1.2 煤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中國煤炭資源的特點、分級及13個大型煤炭基地
2.1 煤的生成:成煤作用及煤的系列
2.2 中國煤炭資源分類和分級
2.3 中國煤炭資源儲量和特點
2.4 13個大型煤炭基地
3 煤的巖相組成與特性及其分類
3.1 煤顯微組分及其分類
3.2 鏡質組平均反射率
3.3 反射率分布圖
3.4 中國煤巖相組成特點
3.5 煤巖參數對加工工藝的影響及“煤巖相化學”
4 煤炭的組成、性質及檢測
4.1 煤的化學組成與性質
4.2 煤中礦物質與有害元素
4.3 煤的孔結構
4.4 煤的物理性質與工藝性質
5 煤炭分類
5.1 分類研究的歷史沿革
5.2 中國煤炭分類的完整體系
5.3 中國煤炭分類
5.4 中國煤炭編碼系統
5.5 中國煤層煤分類
5.6 中國煤分類體系的工程意義
5.7 國際煤炭分類
5.8 主要產煤國家的煤炭分類
5.9 最新國際煤分類標準(ISO 11760:2005)
6 煤分類學在燃燒工程中的應用
6.1 煤燃燒的基本原理
6.2 煤階的影響
6.3 化學組成和性質
6.4 物理機械性能
6.5 煤巖相組成及其性質
6.6 評定燃燒特性的有潛力的分析技術
7 氣化工藝與煤質
7.1 概述
7.2 氣化工藝分類
7.3 氣化工藝特點與煤質
7.4 影響煤成漿性的煤質因素
7.5 煤炭地下氣化
8 煤分類學在焦化工程中的應用
8.1 煤階的影響
8.2 化學組成和性質
8.3 物理性質與工藝性質
8.4 煤巖相組成和性質
8.5 評定煤結焦性能的有潛力的分析技術
8.6 煙煤黏結現象的化學解釋
8.7 煉焦技術的未來和當前面臨的問題
9 液化工藝與煤質
9.1 概述
9.2 煤液化與化學制品
9.3 直接液化工藝對煤質的要求
9.4 巖相組成和性質
9.5 具有潛力的分析技術
10 煤和煤利用過程中的有害物質及其防治
10.1 概述
10.2 煤中有害元素的分布、遷移及防治
10.3 煤利用過程中的致癌化合物
10.4 煤中硫和SO2排放及其防治
10.5 排放CO2的封存及利用
附錄1 煙煤分類用煤(洗煤)性質及其煉焦所得焦炭結果
附錄2 煙煤分類煤樣(大樣的浮煤)的分析結果
附錄3 煙煤分類煤樣(小樣)的分析結果
附錄4 無煙煤分類煤樣的分析結果
附錄5a 褐煤分類煤樣的分析結果
附錄5b 褐煤分類煤樣煤質特征綜合表
附錄6 國際標準ISO 15585硬煤-黏結指數測定方法 2006 01 15第一版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版后記
1.1 20世紀煤化學進展回顧
1.2 煤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中國煤炭資源的特點、分級及13個大型煤炭基地
2.1 煤的生成:成煤作用及煤的系列
2.2 中國煤炭資源分類和分級
2.3 中國煤炭資源儲量和特點
2.4 13個大型煤炭基地
3 煤的巖相組成與特性及其分類
3.1 煤顯微組分及其分類
3.2 鏡質組平均反射率
3.3 反射率分布圖
3.4 中國煤巖相組成特點
3.5 煤巖參數對加工工藝的影響及“煤巖相化學”
4 煤炭的組成、性質及檢測
4.1 煤的化學組成與性質
4.2 煤中礦物質與有害元素
4.3 煤的孔結構
4.4 煤的物理性質與工藝性質
5 煤炭分類
5.1 分類研究的歷史沿革
5.2 中國煤炭分類的完整體系
5.3 中國煤炭分類
5.4 中國煤炭編碼系統
5.5 中國煤層煤分類
5.6 中國煤分類體系的工程意義
5.7 國際煤炭分類
5.8 主要產煤國家的煤炭分類
5.9 最新國際煤分類標準(ISO 11760:2005)
6 煤分類學在燃燒工程中的應用
6.1 煤燃燒的基本原理
6.2 煤階的影響
6.3 化學組成和性質
6.4 物理機械性能
6.5 煤巖相組成及其性質
6.6 評定燃燒特性的有潛力的分析技術
7 氣化工藝與煤質
7.1 概述
7.2 氣化工藝分類
7.3 氣化工藝特點與煤質
7.4 影響煤成漿性的煤質因素
7.5 煤炭地下氣化
8 煤分類學在焦化工程中的應用
8.1 煤階的影響
8.2 化學組成和性質
8.3 物理性質與工藝性質
8.4 煤巖相組成和性質
8.5 評定煤結焦性能的有潛力的分析技術
8.6 煙煤黏結現象的化學解釋
8.7 煉焦技術的未來和當前面臨的問題
9 液化工藝與煤質
9.1 概述
9.2 煤液化與化學制品
9.3 直接液化工藝對煤質的要求
9.4 巖相組成和性質
9.5 具有潛力的分析技術
10 煤和煤利用過程中的有害物質及其防治
10.1 概述
10.2 煤中有害元素的分布、遷移及防治
10.3 煤利用過程中的致癌化合物
10.4 煤中硫和SO2排放及其防治
10.5 排放CO2的封存及利用
附錄1 煙煤分類用煤(洗煤)性質及其煉焦所得焦炭結果
附錄2 煙煤分類煤樣(大樣的浮煤)的分析結果
附錄3 煙煤分類煤樣(小樣)的分析結果
附錄4 無煙煤分類煤樣的分析結果
附錄5a 褐煤分類煤樣的分析結果
附錄5b 褐煤分類煤樣煤質特征綜合表
附錄6 國際標準ISO 15585硬煤-黏結指數測定方法 2006 01 15第一版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版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