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具有結構受力合理及結構延性與抗震性能好的優點,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結構設計的有關問題,包括:半剛性連接的概念、定義、形式與受力特征,端板式半剮性連接受力性能與主要性能參數的確定方法,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設計要求、實用分析方法、抗震設計方法及其制作與安裝要求。本書實用性強,可供建筑結構設計人員、有關研究人員、大學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參考。
目次
第1章 概論
1.1 鋼框架結構梁柱連接類型
1.1.1 剛接、鉸接和半剛性連接的受力性能
1.1.2 剛接、鉸接和半剛性連接的典型構造
1.2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結構優越性
1.3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研究與應用現狀
1.3.1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試驗研究現狀
1.3.2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理論研究現狀
1.3.3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設計方法研究現狀
1.4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2章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設計基本要求
2.1 端板連接形式與構造要求
2.2 結構布置
2.2.1 柱網布置
2.2.2 主梁、次梁及支撐布置
2.3 構件形式與構造要求
2.3.1 梁
2.3.2 柱
2.3.3 普通鋼支撐
2.3.4 屈曲約束支撐
2.3.5 梁柱節點
2.4 結構作用
2.4.1 作用分類
2.4.2 樓面活荷載
2.4.3 溫度作用
2.4.4 風荷載
2.4.5 地震作用
2.5 結構設計要求
2.5.1 結構承載力驗算要求
2.5.2 結構變形驗算要求
2.5.3 結構設計應考慮的荷載效應組合
第3章 梁柱端板連接節點受力性能
3.1 M-θ關系模型
3.1.1 線性模型
3.1.2 多項式模型
3.1.3 β樣條模型
3.1.4 冪函數模型
3.1.5 指數函數模型
3.1.6 Eurocode3建議的連接彎矩一轉角關系
3.2 抗彎承載力
3.2.1 組合節點的開裂彎矩
3.2.2 節點可能的失效模式
3.2.3 節點中各組件承載力的確定
3.2.4 負彎矩作用下組合節點的抗彎承載力
3.2.5 正彎矩作用下組合節點的抗彎承載力
3.3 初始轉動剛度
3.3.1 確定半剛性連接節點初始轉動剛度的組件法
3.3.2 各組件剛度的確定
3.3.3 負彎矩作用下半剛性連接節點的初始轉動剛度
3.3.4 正彎矩作用下半剛性連接節點的初始轉動剛度
3.4 轉動能力
3.4.1 組合節點承受負彎矩作用
3.4.2 組合節點承受正彎矩作用
3.5 M-θ滯回模型
3.5.1 折線形滯回模型
3.5.2 曲線形滯回模型
3.6 節點性能的試驗驗證
3.6.1 試件設計
3.6.2 量測內容
3.6.3 加載程序和裝置
3.6.4 材性試驗
3.6.5 試驗現象
3.6.6 試驗結果與分析評價
3.6.7 結論
3.7 算例
3.7.1 設計條件
3.7.2 抗彎承載力
3.7.3 初始轉動剛度
3.7.4 轉動能力
3.8 連接節點抗剪承載力、端板焊縫計算及構造要求
3.8.1 連接節點抗剪承載力
3.8.2 端板連接焊縫驗算
3.8.3 構造要求
第4章 豎向荷載作用下半剛性連接鋼框架設計
4.1 梁撓度驗算
4.1.1 引言
4.1.2 鋼框架組合梁的剛度
4.1.3 框架梁撓度方程
4.1.4 非線性連接彎矩-轉角關系的線性簡化
4.1.5 算例驗證
4.2 梁承載力驗算
4.2.1 半連續設計方法
4.2.2 組合梁塑性彎矩承載力
4.2.3 連接極限設計轉角
4.2.4 設計程序
4.2.5 算例
4.3 柱承載力驗算
4.3.1 柱內力分析
4.3.2 柱承載力驗算要求
4.3.3 框架柱的計算長度
4.4 試驗驗證
4.4.1 試驗目的
4.4.2 試驗框架設計和制作
4.4.3 測量內容
4.4.4 加載程序和加載裝置
4.4.5 試驗現象
4.4.6 試驗結果
4.4.7 試驗結果與理論、現有規范比較
4.4.8 結論
4.5 算例
4.5.1 設計條件
4.5.2 結構驗算
第5章 水平荷載作用下半剛性連接鋼框架設計
5.1 結構層間變形驗算
5.1.1 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節點特性
5.1.2 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側移的簡化計算方法
5.1.3 算例驗證
5.2 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
5.2.1 引言
5.2.2 框架整體側移極限承載力驗算
5.2.3 水平荷載作用下組合梁的驗算
5.2.4 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柱的驗算
5.3 試驗驗證
5.3.1 試驗目的
5.3.2 試驗概況
5.3.3 試驗結果及分析
5.3.4 試驗結果與規范、理論比較
5.3.5 試驗結論
5.4 算例
5.4.1 設計條件
5.4.2 經濟性比較
第6章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抗震設計
6.1 多遇地震下抗震計算
6.1.1 結構自振周期的確定
6.1.2 結構阻尼比的確定
6.2 罕遇地震下半剛性連接鋼框架彈塑性位移計算
6.2.1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彈塑性地震反應分析模型
6.2.2 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彈塑性地震位移參數分析
6.2.3 彈塑性層間位移增大系數
6.2.4 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彈塑性位移工程實用計算
6.3 罕遇地震下屈曲約束支撐半剛性連接鋼框架彈塑性地震位移計算
6.3.1 屈曲約束支撐
6.3.2 屈曲約束支撐半剛性連接鋼框架體系
6.3.3 屈曲約束支撐鉸接框架性能
6.3.4 罕遇地震作用下彈塑性地震位移簡化計算
6.4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
6.4.1 試驗目的
6.4.2 試驗模型
6.4.3 材性試驗
6.4.4 試驗方案
6.4.5 試驗結果
6.4.6 理論分析與試驗結果對比
第7章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制造與安裝
7.1 制造與安裝需注意的問題
7.2 墊板對梁柱端板連接節點性能的影響
7.2.1 試驗方案
7.2.2 試驗現象
7.2.3 試件連接彎矩-轉角曲線測試結果
7.2.4 螺栓的變形
7.2.5 總結
第8章 設計示例
8.1 框架設計截面初選
8.2 五層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設計示例
8.2.1 設計資料及結構布置
8.2.2 荷載和內力計算
8.2.3 組合梁屬性計算
8.2.4 豎向荷載作用下構件驗算
8.2.5 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共同作用下構件驗算
8.2.6 節點設計
8.3 結構經濟性評價
附錄:梁柱端板連接組合節點性能參數表
1.1 鋼框架結構梁柱連接類型
1.1.1 剛接、鉸接和半剛性連接的受力性能
1.1.2 剛接、鉸接和半剛性連接的典型構造
1.2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結構優越性
1.3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研究與應用現狀
1.3.1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試驗研究現狀
1.3.2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理論研究現狀
1.3.3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的設計方法研究現狀
1.4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2章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設計基本要求
2.1 端板連接形式與構造要求
2.2 結構布置
2.2.1 柱網布置
2.2.2 主梁、次梁及支撐布置
2.3 構件形式與構造要求
2.3.1 梁
2.3.2 柱
2.3.3 普通鋼支撐
2.3.4 屈曲約束支撐
2.3.5 梁柱節點
2.4 結構作用
2.4.1 作用分類
2.4.2 樓面活荷載
2.4.3 溫度作用
2.4.4 風荷載
2.4.5 地震作用
2.5 結構設計要求
2.5.1 結構承載力驗算要求
2.5.2 結構變形驗算要求
2.5.3 結構設計應考慮的荷載效應組合
第3章 梁柱端板連接節點受力性能
3.1 M-θ關系模型
3.1.1 線性模型
3.1.2 多項式模型
3.1.3 β樣條模型
3.1.4 冪函數模型
3.1.5 指數函數模型
3.1.6 Eurocode3建議的連接彎矩一轉角關系
3.2 抗彎承載力
3.2.1 組合節點的開裂彎矩
3.2.2 節點可能的失效模式
3.2.3 節點中各組件承載力的確定
3.2.4 負彎矩作用下組合節點的抗彎承載力
3.2.5 正彎矩作用下組合節點的抗彎承載力
3.3 初始轉動剛度
3.3.1 確定半剛性連接節點初始轉動剛度的組件法
3.3.2 各組件剛度的確定
3.3.3 負彎矩作用下半剛性連接節點的初始轉動剛度
3.3.4 正彎矩作用下半剛性連接節點的初始轉動剛度
3.4 轉動能力
3.4.1 組合節點承受負彎矩作用
3.4.2 組合節點承受正彎矩作用
3.5 M-θ滯回模型
3.5.1 折線形滯回模型
3.5.2 曲線形滯回模型
3.6 節點性能的試驗驗證
3.6.1 試件設計
3.6.2 量測內容
3.6.3 加載程序和裝置
3.6.4 材性試驗
3.6.5 試驗現象
3.6.6 試驗結果與分析評價
3.6.7 結論
3.7 算例
3.7.1 設計條件
3.7.2 抗彎承載力
3.7.3 初始轉動剛度
3.7.4 轉動能力
3.8 連接節點抗剪承載力、端板焊縫計算及構造要求
3.8.1 連接節點抗剪承載力
3.8.2 端板連接焊縫驗算
3.8.3 構造要求
第4章 豎向荷載作用下半剛性連接鋼框架設計
4.1 梁撓度驗算
4.1.1 引言
4.1.2 鋼框架組合梁的剛度
4.1.3 框架梁撓度方程
4.1.4 非線性連接彎矩-轉角關系的線性簡化
4.1.5 算例驗證
4.2 梁承載力驗算
4.2.1 半連續設計方法
4.2.2 組合梁塑性彎矩承載力
4.2.3 連接極限設計轉角
4.2.4 設計程序
4.2.5 算例
4.3 柱承載力驗算
4.3.1 柱內力分析
4.3.2 柱承載力驗算要求
4.3.3 框架柱的計算長度
4.4 試驗驗證
4.4.1 試驗目的
4.4.2 試驗框架設計和制作
4.4.3 測量內容
4.4.4 加載程序和加載裝置
4.4.5 試驗現象
4.4.6 試驗結果
4.4.7 試驗結果與理論、現有規范比較
4.4.8 結論
4.5 算例
4.5.1 設計條件
4.5.2 結構驗算
第5章 水平荷載作用下半剛性連接鋼框架設計
5.1 結構層間變形驗算
5.1.1 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節點特性
5.1.2 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側移的簡化計算方法
5.1.3 算例驗證
5.2 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
5.2.1 引言
5.2.2 框架整體側移極限承載力驗算
5.2.3 水平荷載作用下組合梁的驗算
5.2.4 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柱的驗算
5.3 試驗驗證
5.3.1 試驗目的
5.3.2 試驗概況
5.3.3 試驗結果及分析
5.3.4 試驗結果與規范、理論比較
5.3.5 試驗結論
5.4 算例
5.4.1 設計條件
5.4.2 經濟性比較
第6章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抗震設計
6.1 多遇地震下抗震計算
6.1.1 結構自振周期的確定
6.1.2 結構阻尼比的確定
6.2 罕遇地震下半剛性連接鋼框架彈塑性位移計算
6.2.1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彈塑性地震反應分析模型
6.2.2 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彈塑性地震位移參數分析
6.2.3 彈塑性層間位移增大系數
6.2.4 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彈塑性位移工程實用計算
6.3 罕遇地震下屈曲約束支撐半剛性連接鋼框架彈塑性地震位移計算
6.3.1 屈曲約束支撐
6.3.2 屈曲約束支撐半剛性連接鋼框架體系
6.3.3 屈曲約束支撐鉸接框架性能
6.3.4 罕遇地震作用下彈塑性地震位移簡化計算
6.4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
6.4.1 試驗目的
6.4.2 試驗模型
6.4.3 材性試驗
6.4.4 試驗方案
6.4.5 試驗結果
6.4.6 理論分析與試驗結果對比
第7章 半剛性連接鋼框架制造與安裝
7.1 制造與安裝需注意的問題
7.2 墊板對梁柱端板連接節點性能的影響
7.2.1 試驗方案
7.2.2 試驗現象
7.2.3 試件連接彎矩-轉角曲線測試結果
7.2.4 螺栓的變形
7.2.5 總結
第8章 設計示例
8.1 框架設計截面初選
8.2 五層半剛性連接組合鋼框架設計示例
8.2.1 設計資料及結構布置
8.2.2 荷載和內力計算
8.2.3 組合梁屬性計算
8.2.4 豎向荷載作用下構件驗算
8.2.5 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共同作用下構件驗算
8.2.6 節點設計
8.3 結構經濟性評價
附錄:梁柱端板連接組合節點性能參數表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